中国历代皇帝列表(新全)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一)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二)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昭帝刘弗陵。
(三)汉朝(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等。
(四)魏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
(五)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等。
(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
(七)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八)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
(九)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等。
(十)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等。
(十一)元朝: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等。
(十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十三)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等。
以上是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的一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历史资料和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顺序表(完整版)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顺序表(完整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期间共产生了422位帝王!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1——201,共15年,历三帝,嬴姓)1,秦始皇(嬴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12年2,秦二世(胡亥),被赵高所杀,3年3,子缨,斩杀赵高,1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1,汉高祖(刘邦)——大汉开国皇帝,12年2,汉惠帝(刘盈),7年3,少帝(吕后专政),8年4,汉文帝(刘恒),23年5,汉景帝(刘启),16年6,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建元,54年7,汉昭帝(刘弗陵)——中兴之主,始元,13年8,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本始,25年9,汉元帝(刘奭),初元,16年10,汉成帝(刘骜),建始,26年11,汉哀帝(刘欣),建平,6年12,汉平帝(刘衎),元始,5年13,汉孺子(刘婴),居摄,3年新朝(王莽夺权,公元9年——25年,共17年)1,新始祖(王莽),始建国,15年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东汉(公元25——220,共196年,刘姓,历十四帝)1,光武帝(刘秀),建武,33年2,汉明帝(刘庄),永平,18年3,汉章帝(刘炟),建初,13年4,汉和帝(刘肇),永元,17年5,汉殇帝(刘隆),延平,1年6,汉安帝(刘祜),永初,19年7,汉婴帝(刘懿),即位二百余天后因病去世8,汉顺帝(刘保),永建,19年9,汉冲帝(刘炳),永加,1年10,汉质帝(刘缵),本初,1年11,汉桓帝(刘志),建和,21年12,汉灵帝(刘宏),建宁,22年13,汉少帝(刘辩),光熹,5个月14,汉献帝(刘协),初平,32年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学家是以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魏(公元220年——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注: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是皇帝,但名义上还是汉臣,后子曹丕追尊为魏武帝1,魏文帝(曹丕),黄初,7年2,魏明帝(曹睿),太和,13年3,魏齐王(曹芳),正始,14年4,高贵乡公(曹髦),正元,7年5,常道乡公(曹奂),景元,6年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1,昭烈帝(刘备),章武,3年2,后主(刘禅),建兴,41年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1,大帝(孙权),黄武,31年2,会稽王(孙亮),建兴,7年3,景帝(孙休),永安,7年4,乌程侯(孙皓),元兴,17年西晋(265——316,共51年,历四帝)1,晋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2,晋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晋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4,晋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东晋(317——402,共104年,历十一帝)1,晋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2,晋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3,晋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4,晋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5,晋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6,晋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1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1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皇帝顺序表大全!(收藏)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皇帝顺序表大全!(收藏)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
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下面,小编整理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唐尧:约公元前2200年-约公元前2140年黄帝:约公元前2140年-约公元前2060年少康:约公元前2060年-约公元前2005年多奇:约公元前2005年-约公元前1960年大禹:约公元前1960年-约公元前1900年鲧:约公元前1900年-约公元前1840年禹:约公元前1840年-约公元前1799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约公元前1675年-约公元前1646年太丁:约公元前1646年-约公元前1625年仲康:约公元前1625年-约公元前1600年相: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590年苞:约公元前1590年-约公元前1587年桀:约公元前1587年-约公元前1567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成王:约公元前1042年-约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1020年-约公元前996年周昭王:约公元前995年-约公元前977年周穆王:约公元前976年-约公元前922年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年-约公元前900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厉王:约公元前878年-约公元前84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828年-约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约公元前781年-约公元前771年周平王: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720年周桓王:约公元前719年-约公元前697年周庄王:约公元前696年-约公元前682年周和王:约公元前681年-约公元前676年周始平王:约公元前675年-约公元前66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660年-约公元前6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约公元前685年-约公元前643年春秋五霸之一:鲁庄公:约公元前652年-约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约公元前636年-约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约公元前650年-约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卫庄公:约公元前672年-约公元前662年秦穆公:约公元前659年-约公元前621年秦共公: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秦桓公:约公元前608年-约公元前577年秦武公:约公元前576年-约公元前544年秦康公:约公元前544年-约公元前521年秦昭公:约公元前520年-约公元前508年秦穆公:约公元前507年-约公元前502年秦共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501年秦桓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477年秦襄公: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467年秦声公:约公元前466年-约公元前450年秦出公:约公元前449年-约公元前441年秦元公:约公元前440年-约公元前426年秦哀公:约公元前425年-约公元前409年秦悼公:约公元前408年-约公元前386年秦赵公:约公元前385年-约公元前375年秦简公:约公元前374年-约公元前369年秦孝公:约公元前368年-约公元前338年秦恭公:约公元前337年-约公元前311年秦昭襄王: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约公元前306年-约公元前251年秦庄襄王: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秦嬴政(始皇帝):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惠景帝刘启:公元前187年-公元180年孝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157年孝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孝武帝刘贺: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安帝刘祜:公元73年-公元48年恭帝刘宏:公元47年-公元33年章帝刘启:公元32年-公元5年和帝刘肇:公元4年-公元公元2年殇帝刘志:公元2年-公元公元1年宣帝刘询:公元公元1年-公元5年光武帝刘秀:公元公元25年-公元57年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霍光:公元144年-公元144年宣帝刘弘: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冲帝刘炳:公元146年-公元146年开元帝刘歆: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敬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8年光帝刘科:公元189年-公元190年东安王刘绥:公元191年-公元188年孝安王刘保:公元188年-公元234年文帝刘备:公元235年-公元251年文帝刘芳:公元252年-公元254年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公元240年-公元251年蜀汉: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刘氏夫人:公元263年-公元264年吴国:孙策: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孙权:公元252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291年-公元301年晋穆帝司马衷:公元302年-公元316年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3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应帝司马邺: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45年-公元348年东海王司马越:公元348年-公元349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49年-公元352年安帝司马徽:公元352年-公元355年治平三年:公元360年-公元364年乐安王司马炽:公元364年-公元366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7年-公元371年景帝司马文: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宁帝司马继宗:公元372年-公元373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公元396年孝庄帝司马元顼: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孝武帝司马恢:公元419年-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隆: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符: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宋少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前廢帝刘昱: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宋后廢帝刘昙: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勃勃: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宣帝萧詠:公元550年-公元551年南陈:陈宣帝陈顗:公元555年-公元560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60年-公元589年北魏:魏文成帝拓跋濬: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元帝拓跋绍: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240年-公元251年魏文帝拓跋洪: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260年-公元26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265年-公元290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291年-公元307年魏废帝拓跋洋:公元307年-公元310年魏恭帝拓跋衍:公元310年-公元311年魏殤帝拓跋悛:公元311年-公元318年木真(拓跋猗盖):公元307年-公元318年魏武帝拓跋珪:公元318年-公元336年魏惠帝拓跋颢:公元336年-公元349年魏愍帝拓跋浚:公元349年-公元365年魏献文帝拓跋濬:公元365年-公元372年北海王拓跋亶:公元373年-公元377年元恒:公元377年-公元377年安平王拓跋余:公元377年-公元396年北府王拓跋岩:公元397年-公元398年魏顯詐称帝:公元399年-公元400年魏帝拓跋嗣纂:公元399年-公元409年北部䖍爾干甫:公元399年-公元411年魏献文帝南广:公元409年-公元410年北海王拓跋领:公元410年-公元414年魏穆帝拓跋邈:公元409年-公元425年魏熙事拓跋嗣誉:公元425年-公元430年莫贺朱:公元430年-公元435年魏仁文帝拓跋惠:公元430年-公元451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52年-公元465年魏明元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471年-公元500年北魏末帝拓跋燾:公元471年-公元499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500年-公元501年北海王拓跋洪:公元502年-公元531年东魏帝:公。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顺序表(完整版),给孩子收藏!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顺序表(完整版),给孩子收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据资料显示,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秦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西汉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东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西晋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十六国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在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北魏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中国历代皇帝_列表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一、先秦时期1.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2.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3. 楚汉争霸时期,分别有楚怀王、汉王刘邦等称帝。
二、汉朝1.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2.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3.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4.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5.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6.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7.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8.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9.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10.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1年)11.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6年)12. 汉孺子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三、新朝1. 建兴帝王莽(公元8年—公元23年)四、玄汉1.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五、东汉1. 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2. 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3. 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4. 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5. 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6. 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7. 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8. 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9. 质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10. 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11. 灵帝刘宏(公元167年—公元189年)12. 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六、三国时期1. 魏国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明帝曹叡(公元226年—公元239年)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2. 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3. 吴国大帝孙权(公元222年—公元252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8年)景帝孙休(公元258年—公元264年)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公元280年)七、晋朝1. 西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1年)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2. 东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9年)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九、南北朝1. 南朝(1) 宋孝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3年)文武帝刘义隆(公元423年—公元453年)孝武帝刘骏(公元454年—公元464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明帝刘彧(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2)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明帝萧鸾(公元493年—公元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3)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豫章王萧棟(公元552年—公元555年)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4) 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文帝陈蒨(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宣帝陈顼(公元568年—公元582年)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2. 北朝(1)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年—公元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南安王拓跋余(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孝武帝元修(公元532年—公元534年)(2)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3) 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恭帝元廓(公元554年—公元557年)(4) 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年—公元559年)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武成帝高湛(公元560年—公元561年)后主高纬(公元561年—公元577年)幼主高恒(公元577年)(5)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公元559年)明帝宇文毓(公元559年—公元560年)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十、隋朝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8年)恭帝杨侑(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十一、唐朝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公元649十一、唐朝(续)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公元705年—公元710年)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公元710年)武则天(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唯一的女皇帝,建立周朝,后复辟唐朝)睦宗李重茂(公元710年)景龙帝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即唐玄宗)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公元806年)宪宗李纯(公元806年—公元820年)穆宗李恒(公元821年—公元824年)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7年)文宗李昂(公元827年—公元840年)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昭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哀帝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十二、五代十国1.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公元907年—公元912年)末帝朱友贞(公元912年—公元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3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6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2.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公元934年)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南吴太祖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烈祖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高祖杨隆演(公元908年—公元921年)睿帝杨溥(公元921年—公元937年)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47年—公元948年)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48年—公元978年)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5年)嗣王王延翰(公元925年—公元926年)康宗王昶(公元926年—公元935年)。
中国历史皇帝简表(全)
中国历史皇帝简表(全)西周时期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 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3年)- 周成王 (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 周康王 (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 周昭王 (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 周穆王 (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2年)- 周共王 (公元前921年-公元前900年)- 周懿王 (公元前899年-公元前892年)- 周孝王 (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78年)- 周夷王 (公元前877年-公元前842年)- 周厉王 (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 周宣王 (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周幽王 (公元前781年-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19年)- 周桓王 (公元前718年-公元前697年)- 周襄王 (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 周顷王 (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78年)- 周闵王 (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51年)- 周景王 (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 - 周悼王 (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7年) - 周敬王 (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9年) - 周元王 (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 周贞定王 (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86年) - 周哀王 (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72年) - 周思王 (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45年) - 周襄王 (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1年) - 周顷王 (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19年) - 周匡王 (公元前518年-公元前510年) - 周定王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76年) - 周献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69年) - 周简王 (公元前468年-公元前441年) - 周灵王 (公元前440年-公元前433年) - 周景王 (公元前432年-公元前421年) - 周悼王 (公元前420年-公元前402年) - 周敬王 (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75年) - 周元王 (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68年) - 周贞宣王 (公元前367年-公元前321年) - 周敬宣王 (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07年)- 周考王 (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82年) - 周威烈王 (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56年)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 秦二世 (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 汉惠帝 (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 汉高后 (公元前187年)- 汉文帝 (公元前186年-公元前157年) - 汉景帝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 - 汉武帝 (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汉昭帝 (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汉宣帝 (公元前73年-公元前48年)- 汉元帝 (公元前47年-公元前33年)- 汉成帝 (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 汉哀帝 (公元前6年-公元公元前1年) - 汉平帝 (1年-5年)- 汉赵王 (5年-7年)- 汉更始帝 (23年-25年)- 汉王莽 (公元8年-公元23年)新朝 (公元9年-公元25年) - 新王莽 (公元9年-公元23年)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 汉光武帝 (公元25年-公元57年) - 汉明帝 (公元58年-公元76年) - 汉章帝 (公元77年-公元88年) - 汉和帝 (公元89年-公元105年) - 汉殇帝 (公元106年)- 汉安帝 (公元107年-公元125年) - 汉顺帝 (公元126年-公元144年) - 汉冲帝 (公元145年)- 汉桓帝 (公元146年-公元167年) - 汉灵帝 (公元168年-公元189年) - 汉献帝 (公元190年-公元220年)魏 (220年-265年)- 魏文帝 (220年-226年)- 魏明帝 (227年-239年)- 魏齐王 (240年-254年)- 魏孝文帝 (255年-265年)蜀 (221年-263年)- 蜀汉丞相刘备 (221年-223年) - 蜀汉丞相刘禅 (223年-263年)吴 (222年-280年)- 吴代王孙权 (222年-229年) - 吴帝孙权 (229年-280年)晋 (265年-420年)- 晋武帝 (265年-290年)- 晋怀帝 (290年-291年)- 晋愍帝 (291年-300年)- 晋元帝 (301年-317年)- 晋成帝 (317年-323年)- 晋康帝 (323年-325年)- 晋穆帝 (325年-357年)- 晋哀帝 (357年-364年)- 晋孝武帝 (364年-396年)- 晋安帝 (396年-419年)- 晋孝武帝 (420年)南朝中国 (420年-589年) - 南齐 (479年-502年)- 南梁 (502年-557年)- 南陈 (557年-589年)北魏 (386年-534年)- 魏道武帝 (386年-409年)- 魏明元帝 (409年-424年)- 魏太武帝 (424年-452年)- 魏文成帝 (452年-465年)- 魏宣武帝 (465年-471年)- 魏明元帝 (471年-499年)- 魏太和帝 (499年-515年)- 魏景明帝 (515年-528年)- 魏孝昌帝 (528年-530年)- 魏 just (530年-534年)北朝北中国 (439年-589年) - 北齐 (550年-577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隋 (581年-618年)隋朝 (581年-618年)- 隋文帝 (581年-604年)- 隋炀帝 (605年-618年)唐朝 (618年-907年)- 唐高祖 (618年-626年)- 唐太宗 (626年-649年)- 唐高宗 (649年-683年)- 唐睿宗 (684年-690年)- 唐神宗 (705年-710年)- 唐中宗 (712年-756年)- 唐敬宗 (805年-820年)- 唐文宗 (824年-840年)- 唐武宗 (841年-847年)- 唐怀宗 (855年)- 唐宪宗 (860年-873年)- 唐僖宗 (873年-888年)- 唐明宗 (888年-926年)- 唐烈祖 (907年-911年)- 唐敬宗 (916年-924年)吴越 (904年-978年)- 吳越国王錢鏐 (907年-932年) - 吴越国王钱氏 (932年-978年)南唐 (937年-975年)- 南唐敬宗李煜 (937年-975年)北宋 (960年-1127年)- 宋太祖 (960年-976年)- 宋太宗 (976年-997年)- 宋真宗 (997年-1022年) - 宋仁宗 (1022年-1063年) - 宋英宗 (1063年-1067年) - 宋神宗 (1067年-1085年) - 宋哲宗 (1085年-1100年) - 宋英宗 (1100年-1127年)北宋 (1127年-1279年) - 宋欽宗 (1127年-1162年) - 宋高宗 (1189年-1194年) - 宋理宗 (1194年-1224年) - 宋宁宗 (1225年-1235年) - 宋理宗 (1224年-1264年) - 宋度宗 (1276年-1279年)南宋 (1127年-1279年) - 宋高宗 (1127年-1162年) - 宋孝宗 (1162年-1189年) - 宋光宗 (1189年-1194年) - 宋宁宗 (1224年-1224年)- 宋理宗 (1224年-1264年) - 宋度宗 (1274年-1278年)元朝 (1271年-1368年) - 元太祖 (1271年-1294年) - 元成宗 (1294年-1307年) - 元仁宗 (1308年-1311年) - 元英宗 (1312年-1320年) - 元泰定帝 (1321年-1328年) - 元文宗 (1328年-1329年) - 元仁宗 (1329年-1332年) - 元英宗 (1333年-1368年)明朝 (1368年-1644年) - 明太祖 (1368年-1398年) - 明成祖 (1398年-1424年) - 明仁宗 (1424年-1425年) - 明宣宗 (1425年-1435年) - 明英宗 (1435年-1449年) - 明代宗 (1449年-1457年)- 明英宗 (1457年-1465年) - 明宣宗 (1465年-1487年) - 明孝宗 (1487年-1505年) - 明武宗 (1505-1521年)- 明世宗 (1521年-1567年) - 明神宗 (1567年-1572年) - 明光宗 (1572年-1620年) - 明宪宗 (1621年-1627年) - 明穆宗 (1627年-1644年)大顺王朝 (1644年)- 李自成 (1644年)清朝 (1644年-1912年) - 清顺治帝 (1644年-1661年) - 清康熙帝 (1661年-1722年) - 清雍正帝 (1722年-1735年) - 清乾隆帝 (1735年-1796年) - 清嘉 (1796年-1820年)- 清道光帝 (1821年-1850年)- 清咸丰帝 (1851年-1861年)- 清同治帝 (1862年-1875年)- 清光绪帝 (1875年-1908年)- 清嗣德帝 (1908年-1912年)临时政府 (1912年)-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1912年)大正维新 (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912年) - 袁世凯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李圆铭 (1912年) - 黎元洪 (1913年-1916年)- 冯国璋 (1916年)- 段祺瑞 (1917年-1922年)- 黎元洪 (1922年-1923年)- 杨宇霆 (1923年)- 黎元洪 (1924年)- 段祺瑞 (1924年-1926年)- 孙中山 (1926年)- 蔡锷 (1926年)- 唐继尧 (1926年)- 阎锡山 (1926年)- 魏遵贤 (1926年)- 鲁望龙 (1926年-1927年)- 陈宝琛 (1927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蒋介石 (1927年-1949年)。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电子版本
南宋(1127-1276年)
1.宋高宗赵构:1127-1163年; 2.宋孝宗赵昚(shen):1163-1190年; 3.宋光宗赵惇(dun):1190-1195年; 4.宋宁宗赵扩:1195-1225年; 5.宋理宗赵昀:1225-1265年; 6.宋度宗赵禥(qi):1265-1275年; 7.宋恭帝赵显:1275-1276年。
10. 明孝宗朱祐摚(cheng):1488-1506年; 11.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2年; 12.明世宗朱厚熜(cong):即嘉靖,1522-1567年; 13.明穆宗朱载垕(hou):1567-1573年; 14.明神宗朱翊(yi)钧:1573-1620年;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1621年; 16.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8年; 17.明思宗朱由检:1628-1644年。
清朝(1616-1912年)
1.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7年; 2.清太宗皇太极:1627-1644年; 3.清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年; 4.清圣祖康熙玄烨:1661-1722年; 5.清世宗雍正胤禛(zhen):1722-1735年; 6.清高宗乾隆弘历:1735-1795年;
明朝(1368-1644年)
1.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9年; 2.明惠帝朱允炆:1399-1402年; 3.明成祖朱棣:1402-1425年; 4.明仁宗朱高炽:1425-1426; 5.明宣宗朱贍(dan)基:1426-1436年; 6.明英宗朱祁镇:1436-1450年; 7.明代宗朱祁钰:1450-1457年; 8.明英宗朱祁镇:1457-1465年; 9.明宪宗朱见深:1465-1488年;
西晋(265-317年)
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中国古代559位皇帝大盘点,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名称,值得收藏
中国古代559位皇帝大盘点,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名称,值得收藏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商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春秋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战国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秦朝: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西汉:汉高祖(刘邦) 惠帝(刘盈) 前少皇帝(刘恭) 后少皇帝(刘弘) 文帝(刘恒) 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 昭帝(刘弗陵) 宣帝(刘病已) 元帝(刘奭) 成帝(刘骜) 平帝(刘衎) 孺子(刘婴) 东汉:光武帝(刘秀) 明帝(刘庄) 章帝(刘炟) 灵帝(刘宏) 献帝(刘协) 西晋: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废帝(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十六国: 蜀(成汉):武帝(李雄) 哀帝(李班) 幽公(李期) 昭文帝(李寿) 末主(李势) 前赵:高祖(刘渊) 昭武帝(刘聪) 隐帝(刘桀) 刘曜后赵:明帝(石勒) 海阳王(石弘) 武帝(石虎) 谯王(石世) 彭城王(石遵) 义阳王(石鉴) 赵王(石祗) 前燕:文明帝(慕容煌) 景昭帝(慕容儁) 幽帝(慕容暐) 前秦:景明帝(苻健) 厉王(苻生) 宣昭帝(苻坚) 哀平帝(苻丕) 高帝(苻登) 苻崇前凉:昭王(张寔) 成王(张茂) 文王(张骏桓) 王(张重华) 威王(张祚) 冲王(张玄靓) 悼公(张天锡) 后秦: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兴) 姚泓后燕:武成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 太上帝(慕容超) 北燕:冯跋冯弘后凉:懿武帝(吕光) 灵帝(吕纂) 建康公(吕隆) 南凉: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辱檀) 西凉:武昭(王李嵩) 后主(李歆) 永建(王李恂) 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楗) 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磐) 末王(乞伏暮末)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 昌秦王(赫连昌) 平原王(赫连定) 南北朝: 宋: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孝武帝(刘骏) 废帝(刘予业) 明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准) 齐:高帝(萧道成) 武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梁:武帝(萧衍) 简文帝(萧纲) 元帝(萧绎) 敬帝(萧方智) 陈:武帝(陈霸先) 文帝(武帝侄) 废帝(陈伯宗) 宣帝(文帝弟) 后主(陈叔宝) 北朝-魏:道武帝(拓拔珪) 明元帝(拓拔嗣) 太武帝(拓拔焘) 南安王(拓拔余) 文成帝(拓拔浚) 献文帝(拓拔弘) 孝文帝(拓拔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后废帝(元朗) 出帝(元修)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文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拔廓) 北朝-齐: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幼主(高恒) 北朝-周: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静帝(宇文衍) 隋:文帝(杨坚) 炀帝(杨广) 恭帝(杨侑)唐: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武曌) <从新即位: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温王(李重茂)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拀)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太祖朱温郢王朱友珪末帝朱友贞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帝李嗣源愍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隐帝刘承祐后周太祖郭威世宗郭荣恭帝郭宗训十国-前蜀: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 后蜀: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吴:太祖(杨行密) 烈祖(杨渥) 高祖(杨隆演) 睿帝(杨溥) 南唐:烈祖(李昪) 元宗(李景) 楚: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留王(马希崇) 闽:闽太祖(王审知) 闽太宗(王延均) 闽康宗(王继鹏) 闽景宗(王延义) 和帝(王延政) 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文献王(高从海) 贞懿王(高保融) 贞安王(高保勗) 德仁王(高继冲) 南汉:襄帝(刘隐) 天皇大帝(刘岩) 殇帝(刘玢) 明孝皇帝(刘晟) 惠帝(刘鋹) 吴越:武孝王(钱鏐) 文穆王(钱元瓘) 忠献王(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倧) 忠懿王(钱弘俶) 北汉:汉世祖(刘崇) 孝和皇帝(刘钧) 少平皇帝(刘继恩) 英武皇帝(刘继元)宋-北宋: 太祖(赵匡胤) 太宗(赵匡义) 真宗(赵恒) 仁宗(赵祯) 英宗(赵曙) 神宗(赵顼) 哲宗(赵煦) 徽宗(赵佶) 钦宗(赵桓) 南宋:高宗(赵构) 孝宗(赵眘) 宁宗(赵扩) 理宗(赵昀) 度宗(赵禥) 恭帝(赵显) 端宗(赵昰) 端宗(赵昺)元:太祖(铁木真) 太宗(窝阔台) 定宗(贵由) 宪宗(蒙哥) 世祖(忽必烈)成宗(铁木耳)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英宗(硕德八刺)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阿刺吉八) 文宗(图帖木尔) 明宗(和世) 宁宗(懿磷质班) 顺帝(妥欢帖睦尔)明: 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祐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骢)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清:太祖(努尔哈赤) 太宗(皇太极) 顺治帝(福临) 康熙帝(玄烨) 雍正帝(胤祯) 乾隆帝(弘历) 嘉庆帝(喁琰) 道光帝(绵宁) 咸丰帝(奕宁) 同治帝(载淳) 光绪帝(载恬)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部分注音)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jiǎo]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zhuān xū]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kù]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gǔsǒu)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sì]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zhuó]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jiōng]第15任姒廑[jǐn]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jiān]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打印,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中国历代皇帝排名顺序表
中国历代皇帝排名顺序表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
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该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在这之前,所发生的事的年代都是推测的,历史事件是凭借甲骨文,金鼎文和人们的传说来叙说的,断断续续,无从查考,而甲骨文那些记载的也不全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争议很大。
③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
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
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
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汉(前赵)、后赵(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
共有二十国。
⑤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于690年称帝,国号“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也称“南周”。
并自以“瞾”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史称“武周革命”。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
她登位时已经67岁,又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帝王。
直到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⑥“五代十国”指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及继起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
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
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渤海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
由于有些朝代并不是只有一次使用,所以现在的史学家为了有所区别,往往在前面加一些词以示区别,比如五代的时候,梁唐汉晋周前前面都加了一个后字,因为这些朝代以前都出现过,同样的还有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历史上亦称为后金。
我国朝代皇帝在位顺序和年份表
汉明帝刘庄
58年-76年
汉献帝刘协
190年-220年
三国
魏文帝曹丕
220年-227年
蜀汉昭烈帝刘备
221年-223年
吴大帝孙权
222年-252年
西晋
晋武帝司马炎
265年-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
290年-307年
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
317年-322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年-397年
南北朝
宋武帝刘裕
1662年-1722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1736年-1796年
420年-422年齐Biblioteka 帝萧道成479年-482年
梁武帝萧衍
502年-550年
陈武帝陈霸先
557年-560年
隋朝
隋文帝杨坚
581年-605年
隋炀帝杨广
605年-618年
唐朝
唐高祖李渊
618年-626年
唐太宗李世民
626年-649年
武则天
690年-705年(称帝期间)
唐玄宗李隆基
712年-756年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976年
宋太宗赵光义
976年-997年
宋仁宗赵祯
1023年-1063年
宋高宗赵构
1127年-1162年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明成祖朱棣
1403年-1424年
清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
1644年-1661年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我国朝代皇帝在位顺序和年份表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中国历史朝代及在位皇帝列表
12
刘骜
前51-前7
前33-前7
建始
前32-前29
孝成皇帝
统宗(后除)
河平
前28-前25
阳朔
前24-前21
鸿嘉
前20-前17
永始
前16-前13
元延
前12-前9
绥和
前8-前7
15
13
刘欣
前25-前1
前7-前1
建平
前6-前3
孝哀皇帝
太初元将
前56月-8月
元寿
前2-前1
16
14
刘衎
前9-6
前1-公元5
246-302
260-266
景元
260-264
元皇帝
咸熙
264-266
37
蜀汉
221-263(43)
1
刘备
161-223
221-223
章武
221-223
昭烈皇帝
烈祖
38
2
刘禅
207-271
223-263
建兴
223-237
思公、孝怀皇帝
延熙
238-257
景耀
258-263
炎兴
263
39
孙吴
229-280(52)
永初
107-113
孝安皇帝
元初
114-119
永宁
120-121
建光
121-122
延光
122-125
25
7
刘保
115-144
125-144
永建
126-132
孝顺皇帝
敬宗(后除)
阳嘉
132-135
永和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大全
景皇帝孙休:[永安(258--263)]
“文皇帝”孙和(大帝子,末帝父,追封)
末帝孙皓:[元兴(264)甘露(265)宝鼎(266--268)建衡(269--271)凤凰(272--274)天册(275)天玺(276)天纪(277--280)]
八:【晋朝】分西东(265年--420年)共155年,司马姓,历15帝,都洛阳、长安、金陵
五:【秦朝】
1,大秦:统一后(前22l年--前2O7年)共15年,嬴姓,历3帝,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始皇帝嬴政:(前221--前210)12年
二世帝嬴胡亥:(前210--前207)3年
三世帝嬴子婴:(前207)47天
2,西楚:秦亡后(前206年--前202年)共5年,熊姓,历1帝;项姓,历1帝,都彭城
敬王(小甲)子高:36年
元王(雍己)子密:12年
中宗(太戊)子伷:75年
孝成王(仲丁)子庄:11年
思王(外壬)子发:15年
前平王(河亶甲)子整:9年
穆王(祖乙)子滕:19年
桓王(祖辛)子旦:16年
僖王(沃甲)子逾:25年
庄王(祖丁)子新:32年
顷王(南庚)子更:25年
3,玄汉(23年--25年)共3年,刘姓,历1帝,都长安
更始帝刘玄:[更始(23--25)]3年
4,东汉(25年--220年)共196年,刘姓,历14帝,都洛阳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建武(25--55)建武中元(56--58)]34年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永平(58--76)]18年
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前48--前44)永光(前43--前39)建昭(前38--前34)竟宁(前32)]16年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太全了!)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太全了!)| 读史 |ID:dushi818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有品、有趣、有态度。
已开通认证号(ID:dushi918 和 dushi828),欢迎订阅。
写在前面:本文系微信公号读史小编根据中国官方历史资料整理而成。
对于中国的历史,目前是有争议的,按照西方的考古计史,只承认中国从商朝后期开始,之前是否有国家存在,是存疑的。
另外,夏、商、周诸王在位与否及年限有诸多争议,本文仅供参考。
一、上古时代(没有权威的在位时间记录)1、炎帝神农氏2、黄帝轩辕氏3、少昊金天氏4、颛顼高阳氏5、帝喾高辛氏6、帝挚高辛氏7、唐尧放勋8、虞舜重华二、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约400余年姒姓,历17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1、宗神夏禹2、帝启 9年4、仲康 13年5、帝相 28年--(后羿篡位40年)6、少康 22年7、帝抒 17年8、帝槐 26年9、帝芒 18年10、帝泄 16年11、不降 59年12、帝扃 21年13、胤甲 21年14、帝孔甲 31年15、帝皋 11年16、帝发 19年17、履癸 53年三、商:约公元前17世纪-约前1046年约600余年子姓,历32王建都:殷(今河南安阳)1、子(商)汤 13年2、太乙 1年3、外丙 3年4、仲壬 4年5、太甲 23年6、沃丁 29年7、太庚 25年8、小甲 36年9、雍己 12年10、太戊 57年11、仲丁 11年13、河亶甲 9年14、祖乙 19年15、祖辛 16年16、沃甲 25年17、祖丁 32年18、南庚 25年19、阳甲 7年20、盘庚 28年21、小辛 21年22、小乙 21年23、武丁 59年24、祖庚 7年26、祖甲 33年27、廪辛 6年28、康丁 8年29、武乙 35年30、太丁 13年31、帝乙 26年32、商纣 52年四、周;分西周、东周,姬姓西周:约公元前l046年--前770年共约400年,历12王建都:镐京(西安)1、武王发 7年2、成王诵 37年3、康王钊 26年4、昭王瑖 51年5、穆王满 55年7、懿王囏 25年8、孝王辟方 15年9、夷王变 16年10、厉王胡 37年--共和时代 14年11、宣王靖 46年12、幽王宫湼 11年。
历史君王列表及年代
光武帝(刘秀)
公元25年-公元57年
汉明帝(刘庄)
公元57年-公元75年
汉章帝(刘炟)
公元75年-公元88年
三国-魏
魏文帝(曹丕)
公元220年-公元226年
魏明帝(曹睿)
公元226年-公元239年
三国-蜀
昭烈帝(刘备)
公元221年-公元223年
后主(刘禅)
公元223年-公元271年
三国-吴
大帝(孙权)
隋炀帝(杨广)
公元604年-公元618年
唐朝
高祖李渊
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太宗李世民
公元626年-公元649年
高宗李治
公元649年-公元683年
(以下省略部分唐朝君王...)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公元976年
宋太宗赵炅
公元976年-公元997年
(以下省略部分宋朝君王...)
元朝
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公元1227年(蒙古帝国大汗)
忽必烈
公元1271年-公元1294年(元朝皇帝)
(以下省略部分元朝君王...)
明朝
太祖朱元璋
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
成祖朱棣
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
(以下省略部分明朝君王...)
清朝
努尔哈赤
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
皇太极
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后金及清朝皇帝)
顺治皇帝
公元424年-公元452年
明帝(萧鸾)
公元494年-公元498年
南北朝-梁
梁武帝(萧衍)
公元502年-公元549年
南北朝-陈
陈武帝(陈霸先)
中国历代皇帝及年表(全集)
中国历代皇帝及年表(全集)中国皇帝100强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上古时代各封建王朝暨各朝皇帝始末一览表(含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盘古氏《元始上真众仙记》电视剧《盘古传说》47级天皇氏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天皇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防五、天灵;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之首;古越族;以木德王天下;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地皇氏姓岳,名鉴,字子元,号文悦;天皇氏之子,人皇氏之父;天皇时代为“五龙”之一;古越族;以火德王天下;治所在今黄河中游的龙门山、熊耳山一带。
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别号居方氏;地皇氏之子;是中国上古神话时期的君主,三皇之三,地皇之后,人皇兴起,兄弟九人,分管九州,经历一百五十世,共在位四万五千六百年。
一说人皇氏即轩辕氏或泰皇。
古越族;以土德王天下;治所在今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
有巢氏有巢氏,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居所的英雄,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
燧人氏(suì)(燧人氏)允婼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三皇之首。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十项发明华胥氏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据说,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
她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
华胥氏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
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山东鄄城)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
太昊伏羲氏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烹饪食物、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创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即由此而来。
伏羲后来被中国神话描绘为“人首龙身”;被奉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
他是华胥氏之子、少典之父、炎帝和黄帝之祖父,是女娲(也称女娲氏)的哥哥兼丈夫,为上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与黄帝同被尊为人文初祖。
在中国神话里,他与女娲一样,也是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
伏羲,男,风姓。
名伏羲,又称伏羲氏、庖羲氏、庖牺氏、宓牺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首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女娲氏(伏羲氏)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他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女娲,凤姓,名女娲,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707——前7653年。
嬟移,女,姓风,名嬟移。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三任帝。
前7653——前7615年师嬟,女,姓风,名师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四任帝。
前7615——前7569年太昊,男,姓风,名太昊,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五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569——前7627年。
昊嬟,女,姓风,名昊嬟。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六任帝。
她的祖辈是四任帝师嬟,父辈是五任帝太昊。
在位起讫: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少昊,男,姓风,名挚,尊称少昊,又称小昊,亦称少昊伏羲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七任帝。
他的祖辈是五任帝太昊,父辈是帝太昊的次子该,也就是史书上说的金天氏。
他的妈妈是女娲氏族的首领,称作皇娥。
在位起讫:公元前7525——前7509年。
嬑节,女,姓风,名嬑节。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八任帝。
前7509——前7481年伏泰,女,姓风,名伏泰。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九任帝。
前7481——前7444年羲暤,男,姓风,名羲暤(hao),为纯血缘伏羲氏传人。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444——前7403年。
印枪,女,姓风,名印枪。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一任帝。
7403——前7361年大庭氏大庭氏,中国远古时代氏族首领名,关于大庭氏的记载有两种说法。
一说大庭氏即炎帝,另一说,大庭氏不同于炎帝。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大庭氏在女娲氏之后,在柏皇氏之前。
属于伏羲氏系统的君主。
伏羲氏系统太昊到无怀氏有十六个君主,神农氏系统从炎帝到帝榆罔八个君主。
新印,女,姓风,名新印,号大庭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二任帝。
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首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姯印,女,姓风,名姯(guang同音代用字)印,号大庭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335——前7271年。
随象,男,姓风,名随象,号大庭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四任帝。
大伏羲氏族大庭氏执政的三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271——前7224年。
柏皇氏柏皇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族政权系统所历掌政氏族之一;共历4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西元前7224年——西元前7085年)。
伏显,女,姓风,名伏显,号柏皇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十五任帝,大伏羲氏族柏皇氏执政之首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可塑,女,姓风,名可塑,号柏皇氏。
可塑是帝伏显的侄女,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六任帝。
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191——前7159年。
郁莟,女,姓风,名郁莟,号柏皇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十七任帝。
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三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159——前7143年。
柏皇氏二任帝可塑是她的姑母。
佘蓄,女,姓风,名佘蓄,号柏皇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八任帝。
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最后一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143——前7085年。
她的祖母是柏皇氏二任帝可塑,柏皇氏三任帝郁莟是她的姑母。
象团,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十九任帝。
公元前7085——前7024年(伏羲氏)中央氏象伟,女,姓风,名象伟,号中央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中央氏执政的首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7024——前6990年。
节触,女,姓风,名节触,号中央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一任帝。
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990——前6955年。
伏案,女,姓风,名伏案,号中央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二任帝。
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三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955——前6931年。
曲秦,女,姓风,名曲秦,号中央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三任帝。
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四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931——前6896年。
随秦,女,姓风,名随秦,号中央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四任帝。
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五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896——前6871年。
晁安,男,姓风,名晁安,号伏羲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
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三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871——前6856年。
栗陆氏伏安,女,姓风,名伏安,号栗陆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
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856——前6826年。
起望,女,姓风,名起望,号栗陆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七任帝。
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6826——前6801年。
河圭,女,姓风,名河圭,号栗陆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八任帝。
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801——前6732年伏羲氏圭嬜,女,姓风,名圭嬜(xin),号伏羲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九任帝。
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四任帝。
公元前6732——前6666年骊连氏泰望,女,姓风,名泰望,号骊连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首任帝。
公元前6666——前6631年施公,男,姓风,名施公,号骊连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一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631——前6598年团良,男,姓风,名团良,号骊连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二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598——前6554年冠象,男,姓风,名冠象,号骊连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三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554——前6515年团伏,男,姓风,名团伏,号骊连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四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骊连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515——前6477年赫胥氏伏义,女,姓风,名伏义,号赫胥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五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首任帝。
公元前6477——前6450年娍义,女,姓风,名娍义,号赫胥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六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450——前6415年肆杤,女,姓风,名肆杤,号赫胥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七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415——前6384年归纹,男,姓风,名归纹,号赫胥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八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384——前6367年伏秧,男,姓风,名伏秧,号赫胥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三十九任帝。
大伏羲氏族风姓赫胥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367——前6352年伏羲氏团暤,女,姓风,名团暤,号伏羲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任帝。
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五任帝。
公元前6352——前6323年尊卢氏秦枪,女,姓风,名秦枪,号尊卢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一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首任帝。
公元前6323——前6288年革池,女,姓风,名革池,号尊卢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二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二任帝。
公元前6288——前6254年枪兰,女,姓风,名枪兰,号尊卢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三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三任帝。
公元前6254——前6228年三那,女,姓风,名三那,号尊卢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四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四任帝。
公元前6228——前6196年革兰,男,姓风,名革兰,号尊卢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五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五任帝。
公元前6196——前6178年祝融氏赤禅,女,姓风,名赤禅,号祝融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四十六任帝。
大伏羲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首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