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方式差异(详细)

合集下载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思想的差异

西医:注重局部分析,强调 疾病与病因的直接联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注重 调理和预防
西医:注重对症治疗,强调 药物和手术的直接效果
整体观念:注重 人体内外环境的 整体平衡
辨证论治:根据 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治疗
治未病:预防为 主,未病先防
养生保健:注重 生活方式和饮食 习惯的调整
西医注重科学 实证,强调客 观观察和实验
验证
西医注重疾病 诊断和治疗, 强调病因和病
理机制
西医注重药物 和手术治疗, 强调药物的疗 效和手术的安
全性
西医注重预防 医学,强调疾 病的预防和健
康管理
诊断方法:中医注重整体观,西医注重局部观 治疗方法:中医注重调理,西医注重对抗 疗效评价:中医注重长期效果,西医注重短期效果 医患关系:中医注重医患沟通,西医注重医患合作
阴阳五行:中医理 论的基础,强调人 体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
整体观念:注重人 体各部分的相互联 系和整体功能
辨证论治:根据病 人的症状、体征、 舌象等综合判断病 情,制定治疗方案
养生保健:注重预 防疾病,强调饮食 、起居、运动等生 活习惯对健康的影 响
科学主义:强 调科学方法和
实证研究
生物医学模式: 以生物医学为 基础,注重疾 病诊断和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推拿、拔 罐等疗法在现代 医学中的推广
中药现代化:中 药的现代化研究, 如中药成分分析、 中药药理研究等
中西医结合:中 西医结合在现代 医学中的发展, 如中西医结合治 疗肿瘤、心血管 疾病等
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西医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西医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文源:快乐印吧中医和西医有很大的区别:西医是针对很多人身体的平均水平,而中医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比如血压高的问题,西医认为只要到了一百四就是高血压;但如果有的人高压一直是一百四,偶尔去医院一量,医院就说他高血压,让他降血压,反而会造成他身体很不舒服,所以所谓的指标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是西医根据大量正常人群中有关实验测定数据来划定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人个性化指标。

西医也说: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每长十岁血压脊柱会相应的增高;根据中医理论是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气血水平低了,要通过加压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身体。

在中医看来,只要血压不太高,人体的自保功能会发挥正常作用;但是西医就认为应该给你降血压。

章老师总结,人体健康首先是人本身有修复系统,人本身自己身体就有各种自救功能,健康是根据你的心态和饮食起居来定的。

你想要健康: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经常熬夜,不能经常玩手机和电脑,这样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系统正常运化,所以人必须要跟着天气变化而来定夺自己的习惯。

冬季是一年当中的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也是一时。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晚上八九点钟很困,有些年龄大的看着电视就已经睡着;还有一部分人在晚上十一点就醒过来,醒了以后肚子饿了就吃夜宵。

从西医来说,胆汁开始分泌,人就会有食欲,其实这个时候吃东西是一种病魔的表现。

为什么晚上十一点醒来?因为子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子时生阳气,这一时刻人体的阳气又处于生发点状态,此时的阳气应该细心养护,所以一时一定要睡的很沉。

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达到排毒养颜的效。

有些人误认为:我今天晚上加晚班,明天早上能不能晚点起床?晚起是不是就对身体没有多大的损伤呢?章老师告诉你们:一定有损害!中国传统养生就是认为:晚上是养阴的时候应该睡觉的,太阳一升起来,人体的阳气是和天地之间的阳气一起起来的。

如果整个上午你都没有起床在睡觉,你等于自己憋住了自己的阳气,久而久之也会对身体有影响,你的阳气永远起不来,你就等于不顺其自然,你没有跟着天地的气机走,也会造成身体的病变,损害健康。

中西医差异原因

中西医差异原因

第一,人的来源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人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是有位神仙,在须弥山选择了一处藏风闭气的洞穴,垒起一座炉鼎,注入金木水火土五气精华,合化至一年将满时,在鼎内炼成了二个“仙丹”,取出后发现,一个是“阳象婴儿”,一个是“阴形姹女”,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祖先。

由此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观念、阴阳调和,有追求自然的本能。

西方人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据说上帝一手创造他们时,还隐藏了大量的秘密不让他俩知道。

由此他们非常热衷于探索上帝的秘密,为了能看清一切事物,不惜偷吃“禁果”。

对天地的观念淡薄,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对深入细微的研究感兴趣。

第二,受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中医学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医学伦理,以此为基础来阐述和理解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西医学吸收了古希腊的元素论、原子论,并把它转化为医学理论,以此为基础来理解和阐明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

由于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人们无法突破整体,进行微观或部分的研究,因此医学也是注重整体研究、临床研究的。

但即使在此时,中西医整体观的内涵仍然不同。

第三,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组合而成的,是可分的,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热衷于走实验研究的道路。

比如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周围电子组成,原子核可以分中子和质子。

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成一座长达3km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最终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这就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喜欢越分越细,内容却越来越多。

同样是水,中国人认为水是上天的造化,与世无争。

它很有志向,又那么有智慧,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懂得拐个弯委屈自己,总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奔向大海不回头”,它为而不争,至柔却至刚。

中国人本能的追求顺从于天,强调事物的自然和阴阳属性。

第四,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研究对象及思路的不同比如SARS(非典)来了。

浅谈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浅谈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 5.还原观不同。 • 西医贯彻着还原论的“实体”观,按照原子论,是要“还”到 “原子”来认识;中医按照系统论,是要“还”到“混沌未分的 统一体”来认识,“整体”才是本源性的最终说明。
三、中西医对疾病、人体认识的差异
• 对疾病的认识不同 分类
医学模式 病因病机 诊断特点 治疗原则 哲学思想
西医
• 三大奇迹:从未中断的古代文明 • 仍未融合的科学 • 至今仍在应用的科学体系
• 三大难题:中西医不可通约 • 中医学时间理论问题现代科学无法解释 • 中医学走向世界无轨道可接
• 2、中西医差异的扩大
• 从公元5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 国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下,中医 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中医理论沿着《内经》和《伤寒论》所开 辟的道路,进一步贯彻和发挥了元气论为核心的思想观点,进一 步丰富发展了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 系,辨证论治体系走向成熟,脉学、病因学、病机学、证候学、 针灸学等理论日益健全。逐步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了朴素的系统论思维,学术思想上的中医特色正式形成。
• 3.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不同。
• 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和事物的本原是个统一体,事物从 本原上就是不可分解的,部分始终是作为整体内的部分而存在, 不可分解性是事物整体性的本质。西方原子论的“组合”观认为 人的整体可分为部分,再把各部分分解为更加细小的部分,直至 分解到其本原――“原子”。
• 4.运动的源泉不同。 • 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事物运动的动力源泉在本原的内部,内 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阴阳交而生物”,由此构成了内源的矛盾运动和事物的千变万 化。西方原子论强调原子不可分、没有内部矛盾。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学习的本质就是“复制”。

一个复制方法和思维的过程。

古今医家概莫能外,凡有成就或称之为“得道”者都是复制的同一个《内经》思维,而更多未“得道”的医家复制的则是个人思维。

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因其源头统一,只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而有分别,但核心本质却没有分别。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中医虽博大,但精深处却为一。

所以我们在进一步学习之前要更彻底地过滤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去非是的思维,无论什么“仙方秘术”,只要不是究竟之学,都需要舍弃。

我们不是因为知识不够多而不能尽得《内经》之奥,而是知识太多、太杂阻碍我们进入,或因某些秘术有一定的效果使自己陶醉其中。

我个人认为:学习最大的痛苦就是知识间的互相碰撞,费劲心力地获得很多知识,可知识间却相互矛盾,并各自有理,死死纠缠于得到的知识非常痛苦,这种纠结的痛苦难以形容。

所以需要我们轻装上阵,轻松地没有过多要求地学习经典,这就是快乐的开始。

下面我们继续领悟经典的智慧。

攻玉之石学而不思则罔,当我们在阅读中医经典过程中,常会出现瓶颈,其实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调整方向,不能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沿着西医指的方向走中医的道路,这样削足适履肯定学不好中医。

我们应该感谢西医,因为正是有了西方医学对中医学的冲击,中医才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西医的冲击下,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自大,不再固步自封。

图拼世界中医与西医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现在西方人士一直沿用笛卡尔的治学方法来观察世界,这种方法就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每个人研究一个小问题,待小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后,再考虑大问题,这样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就产生了现在的西医思维。

西医将人体结构分解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八个系统,一个医生只研究人体的某一个系统,这样他就可以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无限深入,成为专一系统的专家。

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领域越分越细,很多医生穷极一生只研究人体某一系统的某一小部分的某一小方面,最后也会成为专家。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思维体系。

西医主要依靠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知识,强调治疗疾病的根本在于调节和修复身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机能。

中医则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调理身体内外环境,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医强调基于科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治疗等。

中医则采用较为自然的疗法,包括针灸、推拿、草药和饮食调理等。

虽然两种医学思维体系存在诸多差异,但在实践中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例如,现代中医疗法已经开始借鉴西医的技术和理念,而西方医生也在学习和应用一些中医技术。

总的来说,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都为人类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两者存在差异,但在不同的疾病和治疗方法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因此,医学界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以推动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 1 -。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还反映在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本质的理解上。

中医的思维方式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局部的病变,而是整个身体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例如,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不仅仅是指心脏的生理功能,还包括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状态。

一个人的情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心理因素,还可能与心脏的气血运行有关。

在诊断疾病时,中医采用的是望、闻、问、切的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倾听患者的声音、气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触摸患者的脉搏等,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这种诊断方式注重的是个体的特异性和动态变化。

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治疗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药的使用讲究的是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药物的组合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

针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这些治疗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扶正祛邪”,即增强人体自身的正气,排除病邪,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相比之下,西医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分析和还原。

西医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西医将人体分解为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通过实验和研究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西医在诊断疾病时,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如 X 光、CT、核磁共振、血液化验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病变部位和病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但这种诊断方式有时可能会忽略患者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

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化学药物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调节生理功能。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肖小芹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4(10)3
【摘要】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其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文从东西方人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出发 ,探讨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思维特点 ,并就中医学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总页数】3页(P2-4)
【关键词】医学哲学;思维方式;中医学;西医学
【作者】肖小芹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1
【相关文献】
1.从“司外揣内”看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J], 史俊
2.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 [J], 孙晓凌;汪北华
3.从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成因 [J], 冯亚洪
4.从《骆驼祥子》英译本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J], 张亚婷
5.从中西医学的特点看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差异 [J], 杨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比较——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比较——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比较——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中医源于中华文化,西医源于西方文化。

尽管共同致力治疗疾病、康复身心,但是,由于哲学思想不同、基础理论不同,两者分属不同体系。

这里,通过引用、概括、提炼、整合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对中医与西医在思维方式上作一比较。

1. 西医:重分,元素论思维;中医:重合,系统论思维西医认识问题是从宏观到微观,越来越小,最终局限于某个部位、某一节点乃至某一元素。

西医重分,分解是其根本。

分开来看,越分越细。

越分,事物越加支离破碎;越分,事物距离本质越远。

在解决问题上,其必然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

中医认识问题是从微观到宏观,越来越大,最终上升到全局层面、整个系统。

中医重合,整合是其根本。

合起来看,越合越活,合到最后融为一体,逼近“真实世界”。

这是因为,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系统。

在解决问题上,其必然是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考量: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

根据中医理论,眼睛有病治肝,耳朵有病治肾,鼻咽有病治肺,口腔有病治脾。

更多情形,则是在更大系统中求解,包括:人的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西医在方法上是解剖的、实验的、实证的、统计的、微观的,在联系上仅仅注重有形联系,它更适合单系统单因素简单性情景。

中医在方法上是整体的、经验的、实践的、人文的、宏观的,在联系上既注重有形联系更注重无形联系,并将有形联系和无形联系贯通起来思考,它更适合多系统多因素复杂性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借助先进仪器,西医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例如经络,人活着的时候有,人死了的时候就没有了。

因此,西医在实验室里解剖尸体,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经络的。

中医既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西医重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才、专科,在组织形态上是集成化的医院。

中医重合,在人才培养上注重通才、全科,在组织形态上是个体化的诊所。

中医根据系统论整体观来开方配伍,此即“君臣佐使”。

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四、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
在掌握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习和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如中医和西医对某些疾病的共同认识 和处理方法;
2、学习和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技术,如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针灸和理疗 联合使用等;
3、培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处理复 杂病例;
4、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的理论和技术,为医学科 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 力
临床实践和科研是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 践,可以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科研, 可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和启示。因此,应注重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 思维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中医辨证施治思维是中医的核心和灵魂。在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时, 必须注重学习中医辨证施治思维,掌握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具体而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中医辨证施治的要点和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2、学习中药的性味归经和配伍原则,了解中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学习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掌握其适应症和操作方法; 4、通过临床实践,逐步提高对中医辨证施治的运用能力。
3、价值观
中医治疗疾病时,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理机体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西医 则更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倾向于使用药物和手术等干预手段。
三、中西医思维差异的临床案例
以感冒为例,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治疗时着重于祛邪外出,调 理气血,提高机体抵抗力。而西医则更病原体的检测和清除,常采用抗生素或 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中西医思维差异

中西医思维差异

中西医临床思维的差异【摘要】中医和西医源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两者相互包容,兼容并取,并无贵贱之分。

中医诊断目前面临着西医的巨大冲击。

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思考并展望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以提高中西医诊断水平,促进中医现代化。

【关键词】诊断学;中西医思维研究当前中医学科的划分就与古人思想差异很大,所以到底中医是什么,还根本没搞清楚,怎能去跟西医比较。

按照古人的思想,中医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划分中,应包括,中医天文学,中医生态学,中医人文学,三种学问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天,地,人三种学问。

天文就是研究六十甲子纪年中,天体运转对人体的影响,比如古代以一百八十年为一个三元甲子,太阳系会出现,日月,金水木火土成一直线的排列的自然天象,也就是尧典中所载的以齐七政[1]。

我们设想假如,天体运行的磁场对人体作用真很大的话,那么在一百八十年里,每个行星运转的位置不同,对人体的生理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是中医天文学应发展的学科,应当深入的研究自然环境变化,以及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影响。

中医人文学,主要是研究中医中蕴含的人文的哲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内经上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和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那么不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生理变化呢?也是需要我们做大量研究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动物模型的研究上,还是要以中为本。

1中医与西医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中医追求的是道,西医追求的是真理。

道法自然,道是自然很接近的,那么真理是从自然中来的,当然范围比道小,那么中医比西医范围大得多了。

在中西对自然和世界认识不同的情况下,以西医思路,来指导中医的发展是对中医偏面狭隘的认识。

现在科学很发达,但关于人体质,仍有很多难题无法解释,中国人跟西方人的体质的巨大差别的,西药就一定更适合中国人吗?内经云,西方人肉厚,药多用毒,可见西方之药,对于国人体质是偏于毒药的,长期应用的药物依赖跟,副作用时期不可回避的事实,以西方的方法研究,中医不就要就要变成毒药中医了?当前的科技水平,中药仍是不可复制的.中药的研究只能提炼,还无法生产,这种情况在清朝就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的对比1. 中医和西医优劣对比,希望能尽可能多的列出中医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和慢性病、虚弱性疾病;西医擅长治疗急性疾病。

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注重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西医偏重于局部,有机械论的观点。

中医擅长保健和预防,注重食疗,提倡“治未病”,所谓“防微杜渐”;西医基本上都是治疗“已成之病”。

中医注重医生自身技能,诊断凭借医生的望、闻、问、切;西医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技,医生通过自己的五官来诊断疾病的功能日渐衰退。

中医是产生于古老、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沃土上的;西医在文艺复兴以后发展迅速,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前,它的理论体系跟中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2. 中医和西医优劣对比和差异西医的长处在于高尖的精密仪器为诊断,绝妙的手术技艺能换心换脑,具有毁灭性的化学药物能较易地杀死真菌。

中医的智慧是巧妙的跟着机体的感觉走,当身体不舒服时,就知道是机体的察觉功能和愈病功能都在起作用,医者再通过一定的辨证论治,就可知道病属何属性,选择机体所需的何种能量给予何种适当的药物。

再高明的中医和西医,都不知道身体是怎样运作的。

西医能看到内脏的图形与指标,中医能知道内脏的功能与属性。

西医重视症状的解决,中医重视症状源头的解决。

西医的短处是内科病,中医的短处是先天病和真菌病。

西医的用药杀病也杀身体,中医的用药尊身体而祛病。

一个头痛发热西医招数是敷冰吊瓶解热药放血,一个头痛发热中医路数是伤寒六经辨证也许有些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而后才定出是用何方药。

3. 中医和西医优劣对比和差异西医的长处在于高尖的精密仪器为诊断,绝妙的手术技艺能换心换脑,具有毁灭性的化学药物能较易地杀死真菌。

中医的智慧是巧妙的跟着机体的感觉走,当身体不舒服时,就知道是机体的察觉功能和愈病功能都在起作用,医者再通过一定的辨证论治,就可知道病属何属性,选择机体所需的何种能量给予何种适当的药物。

再高明的中医和西医,都不知道身体是怎样运作的。

论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四)

论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四)

论中西医学思维⽅式的差异(四)四、中医重⼼悟,西医重理性“⼼悟”是中医学独有的思维⽅式。

何谓“⼼悟”?⼼悟,也称“顿悟”,就是⼈们对于所见到的某⼀个现象或某⼀个实事,⽤⼼去加以细细地揣摩和体悟,突然之间想明⽩了或领悟到其中所蘊含着的深刻的道理,这⼀思维的过程即为“⼼悟”或“顿悟”。

与中医的“⼼悟”或“顿悟”思维⽅式相区别的是,西医在思维的过程中则更注重“理性”,理性思维是西医学思维的⼀个基本特征。

“⼼悟”或“顿悟”的思维⽅式在中医学中是很常见的。

⽐如说,⼈们从盖着盖⼦的⽔壶中⾥⾯的⽔就难以倒出的这⼀现象中,领悟到风寒束肺,肺失宣肃所导致的⽔肿、⼩便不利、甚⾄⼤便闭塞的道理;⼈们从⽔流枯竭、⽔位下降的河流中船只就难以⾏驶的现象中,领悟到温热病热结津枯的便秘症要⽤“增⽔⾏⾈”的⽅法来进⾏治疗。

⼜⽐如,⼈们从巍然耸⽴的⾼⼭上看到流⽔从⾼处顺势⽽下,领悟到肺在⼈体内为⽔之上源;阳春三⽉,春风拂⾯,⼈们看到嫩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随风摆动,伸展、条达、舒畅⽽⽣机盎然,领悟到在⼈体内肝主疏泄。

再⽐如,在脉象的诊断中,⼈们从浮脉在⼈指下的感觉为“如循榆荚”“如⽔漂⽊”的现象中,领悟到浮脉主表;从沉脉在⼈指下的感觉为“如绵裹砂”“如⽯投⽔”的现象中,领悟到沉脉主⾥等等,都是“⼼悟”法在中医思维中的⽣动体现。

“⼼悟”法在中医思维中的⼴泛应⽤,还可以从⼤量中医学古籍的题名中反映出来,如刘完素的《伤寒标本⼼法类萃》、朱丹溪的《丹溪⼼法》、薛⼰的《外科⼼法》、程钟龄的《医学⼼悟》、黄元御的《四圣⼼源》等,从中可以看出,古⼈在医学领域的许多⼼得或者发现,也都是在⼼悟的基础上产⽣的。

中医的“⼼悟”或“顿悟”的思维⽅式实际上是⼀种典型的形象思维。

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们运⽤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外在表现出来的“形象”来进⾏思维的⼀种思维⽅式。

在思维的过程中,“取象”是这种思维⽅式的⼀个显著特征,“取象类⽐”是这种思维⽅式的基本思维⽅法,因此,“⼼悟”或“顿悟”思维的本质其实就是“取象”思维。

东西方医学思维模式比较分析

东西方医学思维模式比较分析

东西方医学思维模式比较分析医学是各个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也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的差异而形成了西医和中医两种主要的学术体系。

本文将对东西方医学思维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差异。

西医作为现代医学的主流学派,以科学理论和研究为基础,强调临床实证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西医的思维模式注重分析和解剖,通过分解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探索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西医的认识方法强调应用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数据的积累来验证治疗的有效性。

西医的治疗常常倾向于使用药物和手术等直接介入的方法,注重症状的缓解和疾病的控制。

与之相对的是中医,中医作为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以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为核心。

中医的思维模式注重辨证论治,通过观察病人的整体表现和病症特点,来辨别疾病的根源。

中医强调平衡和和谐的概念,将疾病视为身体系统的失衡状态,通过调整和激活人体内在的自愈能力来治疗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针灸、按摩等自然疗法,注重疾病的根治和调理身体的整体健康。

从理论上来看,西医强调病因的细分和病理机制的解析,追求科学原理和客观证据的支持。

而中医注重病因的整体性分析和防治观念,以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基础。

西医通过深入研究机体分子层面的变化,揭示疾病的微观机制,并通过药物和手术干预来治疗疾病。

中医则通过观察整体症状和调整身体内在的平衡,以促进人体自身的康复和治愈疾病。

在实践层面上,西医和中医在临床应用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西医注重对症治疗,通过分析病因和症状,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和手术等干预手段来治疗疾病。

西医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于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药物疗效评估方法,以及发展高端的医疗技术和设备。

而中医则更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强调辨证施治和整体调理,在临床实践中更加注重医患关系的沟通与信任。

中医还广泛应用各种自然疗法,如中药、针灸等,以促进患者自愈能力的激活。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东西方医学思维模式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发展的趋势。

从中西医方法及中德语言对比看中西方传统思维方法的差异

从中西医方法及中德语言对比看中西方传统思维方法的差异

从中西医方法及中德语言对比看中西方传统思维方法的差异中国人找中医看病,多喜欢找“老中医”;而我们找西医看病时就很少听说要找“老西医”,为什么?因为中医多依赖“试错法”和经验以及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悟性”,更多依赖的是感性思维;西医多依赖对实体的检测、分解分析,是依据严谨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

中医观察的是事物的现象、意象、表象,研究的是现象层面的规律,传统的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主要依靠医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收集病情资料,运用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通过外在的征象推知内脏的病变,依赖人体的整体输出信息,而不分析分解人体本身,在中国古代几乎见不到人体解剖图。

而西医(用分析分解的思维、利用解剖)观察的是实体、结构和具体位置,研究的是实体层面及内部构成的规律。

基于此,西医建构的是以解剖为主的“实体模式”,中医建构的是“唯象模式”,是采取“司外揣内”的一种“模糊诊断”模型。

东方(中国)人采用了“经验+直觉”的认知方法,即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概念和方法,经过验证后再发展成一些原理,再用这些原理来把握事物的整体,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反复完善形成理论;强调崇尚“悟性”,是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机会主义者;喜欢用比喻、用故事来论证观点,没用对概念进行定义的思维习惯;缺乏分析分解的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习惯。

西方人则多采用另一种认知方法,即“定义+公理+逻辑推理+实证”,建立在分析分解思维和逻辑思维之上,是依据定义、公理和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追究根源、讲究过程;古希腊最早采用了逻辑推理,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这种思维方法仅是理论,说服力还不够,应加上培根的实证主义(实验+推理)方法,其核心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科学方法--先分析分解再组合还原的还原论。

(按照西方科学的主导观点,任何生物学问题必须在物理和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 ...... )本人业余研究的体会,西方思维方法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拼音文字的诞生,先分析分解再组合还原就是拼音文字的拼写方法。

浅谈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原因及其结合

浅谈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原因及其结合

浅谈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结合肖颖2011级中西临床二班学号:20112201158 联系方式:180******** 摘要: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其基础学科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

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 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进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是创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中医和西医源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两者相互包容,兼容并取,并无贵贱之分。

二者的结合学科更是一个新起之秀,去和将其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论述中医与西医思维的差异,最后简单谈一下如何在中西医结合这个专业中巧妙地运用这两种思维。

关键词:中、西医;思维方式;差异;结合中西医共存、中西医共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现实。

然而中西医两种医学存在巨大的鸿沟,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这些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孰优孰劣呢? 我们有必要进行审思。

众所周知,一门科学的产生,必须要形成一套与该科学相适应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就是指一个学科的整体知识系统,其中包括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概念、原则、定理以及论证这些理论所形成的方法学和知识基础[1]。

所以我们必须找出两者的差异,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有认识它才能给好的发展它。

1.中西医思维的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

西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直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

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指导方法不同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及其深邃的智慧:它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一个人要想健康,他必须法于阴阳,顺应自然。

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其辨证论治的思维基础,超越了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界限。

中医认为:认识一个整体,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以人为核心。

在漫长的岁月当中,中医治愈了无数的疑难杂症,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完整word版)中西医差别

(完整word版)中西医差别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

中医把人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有机生命体。

这个生命体本身有自我防御、自我修复功能。

因此,中医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生命体的潜在能量,发挥人体自身力量来治疗疾病。

而西医则把每一个病症看成具体而微的,仔细研究每一个病症的特点,并针对病因进行直接治疗。

【中西医的差别】中医是临床医学,是中医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创建了‘理'‘法’‘方’‘药’闭合的环形理论,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完善.无论社会怎样进步它的理论体系都不会改变,可变的是不断进步和完善.西医是实验室医学,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

中医所使用的药品完全来自自然,每一味药都是一个复方,很多药品都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一定是主要成份,是以人为试验个体的,然而有毒药品能治病以成为中医的共识,近几年利用剧毒药品砒霜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白血病收到明显的效果,并受到西方国家的青睐和引进。

西医所使用的品药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以鼠为试验个体的,有很多药品有很多毒付反应.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太科学的东西,需要继承和发扬,更需要实事求是评价中医,正确认识中医。

中医的科学性就在于中医本质中最精粹的东西。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实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为那个时代已经开始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由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必然的医学进步。

中医是在她哪个时代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医学模式,中医与西医只是认识疾病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而已。

中医是临床医学,难道西医就不是根于临床的?西医用所谓的毒药,难道中医所用的中药就没有毒,砒霜中医也用,这难道是中医的区别?中医发展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有技术获得纯单体化合药物,如果能的话,她也必然会利用纯单体化合物。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是她认识的疾病观点与西医不同,是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配伍用药”观点造成了两者不同的处方用药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西医所用的化学药,只要你专心去用,你大可用中医的理论去运用它,如何配伍运用到临床中,现代医学的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认识,也可用中医整体观去整合,自可对人体更有具体的整体、全面去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方式 的差异
中西医的不同发展道路
2021/3/1
1
理解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 要性
• 中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是千百年来中 国人民与疾病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中医学 的贡献,功不可没。
2021/3/1
2
关于“西医”的概念
• 自从用“手术刀打开中国大门”以后,由西方 医生掌握的医术(医院)就是西医。有了西医, 才有了中医的称呼。在此以前,医就是医。
• 创立中医研究院,兴办中医学院,中医 医院,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医院设中 医科。提倡中西医结合。
• 学术冲突依然存在。互不了解,互相误 解,而互不信任。是正常的现象。
• 门户之见,相互歧视,甚至诋毁,是反 科学的,不顾事实的,也是会反复发生 的。
2021/3/1
6
关于“伪科学”之说
• “伪科学”之说,由来已久。从“废医存药” 的行政命令开始。至今台湾无中医。这个法令 首先损害人民利益,也是严重损害学术发展的。
• 近年来的新版,是“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五 行-不科学”。
• 阴阳五行不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是它的哲 学基础。哲学和科学本不是一个范畴。
•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脏象和经络学说。
2021/3/1
7
解决之道
互相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疗效,是科学态度的 起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了解,理解并掌握是前提。不求甚解,想当然, 就会过度简单化。简单化往往就会曲解问题,
会使问题复杂化, 就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因为 没有共同出发点,没有共同语言。
• 溯本求源。中西医学发展的差异源于哲学思维 的差别。
• 西方人士对中医的接受在于疗效“神奇”。美 国的中医学院及资格考试。
•2021柏/3/1 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对学习中医的态度。
8
最近报道
• 人民日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国中医 科学院获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新近发布了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 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 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C AM)”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与西 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 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 医学的补充。
2021/3/1
13
• 由于道是总的规律,所以掌握了道,就把握了 一切。就可以“一通百通”。这在古代可以行 得通。医学,暦法,风水,占卜………都以阴 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 “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 但是现代的秀才(状元),要学传统医学,就 不容易了。在现代,“一通百通”是不可能的。 物理学或数学专家,不可能自然就是医学专家。
of them at last hit upon the righ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by saying that the primary stuff which
reality is made of is being. Étienne Gilson ]
• Ontology 本体论。“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 ‘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
‘有’是唯一的,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 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 (黑格尔)。
• 范畴学 category(明确的定义),逻辑思维。
2021/3/1
15
基于整体归纳思维而形成的中 医学
• 基于‘功能系统’而形成的脏象学和经 络学。
• 由‘四气’‘五味’而形成的中药学 (本草)。
• 基于‘外感’六淫而形成的外感辨证, 包括所有的传染病(伤寒与温病)。
• 解放前“废医存药”政策,使传统医学 濒临灭亡。中医师改行 。
2021/3/1
4
中医与传统文化
•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 中医所遭遇的命运,也反映中国传统文 化遭遇的命运。
• 理解中医学,就是从一个具体领域的理 论和实践,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1/3/1
5
解放后中医学的复兴
2021/3/1
12
内经中之“道”
• 一阴一阳之为道。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
•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阴平阳秘,则无不治。
• 人身一小天地。 天人合一。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而非 基本理论本身。有人说它不科学,而攻击中医学。其 实它本就不属于科学范畴。那是对本国文化的无知。
•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明显不同是前 者强调《无》,而后者强调《有》。
2021/3/1
11
由《无》产生的结果
• 道: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无)
• 德:一物所以生之原理。 (有)
• 因此,《无》高于《有》。
• 归纳不同事物,寻其共同规律。整体性归纳思 维。
• 暗示与明晰。富于暗示(无)而缺明晰(有)。 因为它不表示任何由演绎推理而来的概念。强 调整体,反对分割。追求共性。
2021/3/1
14
由《有或是》产生的结果
• Being as beings (Aristotle) [the early Greek thinkers successively attempted to reduce nature in
general to water, then to air, then to fire, until one
• 辛亥革命以后,西医学(院)陆续由中国医生 所掌握。特别在解放以后,所有医院均由中国 运营。从那时起,它就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 部分。
• 用“现代医学” 和“传统中国医学”来代替 “西医”和“中医”就更符合我国目前现状。
• 两种医学都是我国服务于人民的宝贵财富。
2021/3/1
3
中西医之争
• 两种医学体系差异巨大,争论不可避免。 反应着两种文化的冲突。
2021/3/1
9
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 基于直觉,概括而形成的归纳思维。 • 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
2021/3/1
10
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
• 在解释宇宙发生等自然现象时,两种哲 学的思维方式,在古代相当近似。
• 中国的五行与古希腊的四元素 (Empedocles)
•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Pithagoras宇宙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