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升初语文常考必考知识大集结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平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拼音《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 如:①按音序排列汉字②写出相应的大小写字母③补充音节④判断对错韵母(24个) ①“er”是卷舌韵母,不和任何声母相拼,单独为汉字注音②韵尾是“n”的为前鼻音韵母,韵尾是“nɡ”的为后鼻音韵母声调(4种) 阴平(一声) 用“”标阳平(二声) 用“”标上声(三声) 用“”标去声(四声) 用“”标ɑ母出现不放过,没有ɑ母找o、e;i、u并列标后面,单个韵母不必说;i上标调去掉点,轻声不标就空着。
以“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 ’)隔开隔音符号( ’)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í’ǎo(皮袄) 不加隔音符号就成了piǎo(漂)二、字形字义偏旁是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江”中的“氵”和“工”①查字典,填空②判断对错③根据偏旁理解字义间架结构基本知识象形:描画事物形状(如:目)指事:象征性符号(如:上)会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如:林)形声:形旁加声旁(如:惊)有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②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字。
如:唐—糖,和—合学过的同音字,要能够辨析它们的意义,熟悉它们常和什么字连用如“澡”与水有关,①给具体语境中的汉字选择恰当的解释②根据义项造句(1)音序查字法:①确定音序和音节;②在《音节表》中找到音序,再找到音节;③按音节后对应的页码在正文中找字(2)部首查字法:①确定部首,数出部首笔画数;②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及所在页码;③在《检字表》中找到该部首;④按除部首外的笔画数找到该字;⑤按该字对应的页码在正文中找字三、词语有的词语只有一个意思,有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词语的辨析近义词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辨析往往从以下方面进行:①范围大小。
如“辽阔”所指的范围比“宽阔”大②感情色彩。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总结(小升初专用)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总结(小升初专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汇总一、拼音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韵母24个分为单韵母、复韵母、特殊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五类:单韵母(6个):ɑ o e i u ü复韵母(8个):ɑi ei uiɑo ou iu ie üe特殊韵母(1个):er前鼻韵母(5个):ɑn en in un ün后鼻韵母(4个):ɑnɡ enɡ inɡ onɡ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g以上字母必须能按顺序默写2、声调:分为四声。
标调歌:“有a不放过,无a找o、e ,i、u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5、易混淆的字母:b—d p—q ei—ie un—ün ui—iu i—y u—w u—ü t—f m—n n—h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 词语辨析: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异义词等的辨析,如“夏天”和“盛夏”、“爱国”和“热爱国家”等。
2. 成语、谚语和俗语:常见的成语、谚语和俗语的理解和应用,如“井井有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
3. 古诗词:常见的古代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如《岳阳楼记》、《范文正公说辞》等。
5. 文学常识:文学作品的作者、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等。
6. 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7. 文化常识: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如端午节、牛郎织女传说等。
8. 词语释义: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根据文章中的描述,推测词语的意思。
9. 表达能力: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提问、回答问题或写作。
以上是部分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学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关注和复习这些内容。
另外,对于解题技巧和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重要知识点汇总PPT课件

叁 句子
句子
对子歌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 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 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关于天气的谚语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关于团结的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
句子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猪鼻子插葱——装象
词语
其他成语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满载而归、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沉默不语、 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举世闻名、 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
反义词
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 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 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 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 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温饱、索取—奉献 真诚—虚假、冷漠—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
1-6年级重要知识点最全汇总
讲师:代用名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概要:1、汉语拼音2、字3、词语常见成语4、关联词语5、句子一、句子的构成二、变换句式三、修改病句四、扩句和缩句五、排列句子六、标点符号6、修辞7、古诗词8、精美句子仿写10例9、阅读10、习作一、字母表AɑBbCcDdEeFfGɡOoPpQqRrSsTtUuVvWwX某YyZz二、声母(共23个)以下为详细内容▼1、汉语拼音Hh Ii Jj Kk Ll Mm Nn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某 zh ch sh r z c s y w 注:zh ch sh r属于翘舌音,z c s属于平舌音。
三、韵母(共24个)1、单韵母(6个)aoeiuü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3、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ün 前鼻韵5个ɑnɡ enɡ inɡ onɡ 后鼻韵4个4、卷舌韵母(1个)er注:韵母ü除了和声母n、l相拼不能省略两点外,跟别的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某ū(虚)、yǔ(雨)。
四、声调符号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
用“ˉˊˇˋ”表示。
注:标调的方法口诀:有a一定先标a;无a再标o或e;然后轮到i、u、ü;i、u并列标在后。
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五、整体认读音节(共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ue yin yun ying yuan六、变调①“一、不”单念或位于词末(词末不受后读音节影响),以及“一”作为序数、基数时,不发生变调。
读原调如:统一第一偏不就不②在非去声前的“一、不”念去声如:一根一生一同一举一心不说不忙不想不多不行③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致一队一个不会不够不变④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歇一歇谈一谈来不来走不走2、字一、笔顺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
部编版六下语文小升初知识汇总之基础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六下语文小升初知识汇总之基础知识点大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大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要点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如海鸥hǎi 'ōu 二、的方法: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g 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全文可编辑
语文常考集结必考知识大部编小升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考/高考的胜利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拼搏出来的。
而在学生们拼搏的路途中,老师是指路人、掌舵人,老师引领的方向对了,学生们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全文可编辑word小升初语文新题型
一、汉字世界
1、根据古字“”猜猜它的意思:
“囧”这个字给你学习上的启发是:
2、对下面的字,选一组,说说你的发现。
旮——旯
戒——戎
由——甲
械——贼
二、下面的字都是本册要学会的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介绍这些字的主要特点:
1、凹()
2、莞()
3、囚()
4、嗡()
5、薪()
根据古今字和字义,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些字的思考:
1、仁()
2、删()
3、灾)(
word全文可编辑
4、闻()
5、秉()
三、读诗句或成语,任选一个写想象到的画面。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黄)(
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草)(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D )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E、)(F、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
、G 愚公移山卫填海、H精)
(
一碧千里I、银装素裹)(
程门立雪J、入木三分
)(
锋陷阵、冲负荆请罪K)(
垂头丧气翩翩起舞、L.
word全文可编辑
()
2、结合本学期学过的2篇课文,谈谈你对“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理解。
()
3、结合本学期学过的2篇课文,谈谈你对“奉献”这个词语的理解。
()
4、结合本册课文中你学过的古诗,谈谈你对童年的感受。
()
5、结合2篇课文,谈谈你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理解。
()
6、结合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看法。
()
7、一句话点评《草原》的作者。
()
8、一句话点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
()
9、一句话点评《三国演义》的作者。
()
10、一句话点评《西游记》的作者。
()
11、一句话点评《金钱的魔力》的作者。
()
12、一句话点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作者。
()
四、古今阅读参考题
1、《晏子使楚》选段
人教版课文:
word全文可编辑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晏子春秋》原文: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
“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题目1:你觉得《晏子春秋》里的原文跟我们课文相比,有什么特点?
题目2、读原文,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中楚王是个什么样的态度,而晏子又是怎么样反击的呢?
2、《将相和》选段
人教版课文: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
word全文可编辑
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题目1:你觉得《史记》里的原文跟我们课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题目2:根据课文和你对原文的理解,请你用白话文翻译一下下面这句话:“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鉴赏 4
1、《白杨》一课父亲的话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冬阳童年骆驼队》里面小英子的童年和我们现在的童年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word全文可编辑
3、《杨氏之子》一课中杨氏子的回答固然很妙,你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吗?
4、《桥》这一课中老支书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老支书的儿子临阵脱逃,你觉得这个人物怎么样呢?
5、《将相和》一课中,你喜欢廉颇还是蔺相如?试着说出你的理由。
6、《景阳冈》中武松奋起神勇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而另一位梁山好汉李逵也曾杀死四只老虎,但人们称武松为“打虎英雄”,却并不这样称赞李逵。
为什么?
7、《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固然神机妙算,但是你觉得《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鲁肃和周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