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陈大为(1981—),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史与汉语音韵学研究。
《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南京大学文学院 陈大为
[摘 要]《中原音韵》是我国韵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韵书,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学界存在争议的声母和声
调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中可能是舌尖后音,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在《中原音韵》中已经消失。[关键词]《中原音韵》 综述 知庄章 入派三声
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成书于元泰定1324年,这是中国
韵书史上跨时代的一部韵书,它第一次真正地打破了《切韵》以来的韵书撰写模式,撇开传统,纯以实际语音为准考订声韵,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音韵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中原音韵》,国内较为著名的研究者及其著作主要有: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陆志韦《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研究》、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等,国外则以美国学者薛凤生的《中原音韵音位系统》代表目前研究的最高水平。
有关《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结构等情况,目前学界在很多方面都已达成共识,但在声母和声调这两个方面尚存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是对这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各家有代表性的学说的归纳、分析,指出目前《中原音韵》的研究热点,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声母方面关于《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目前的争议主要有:1、 -声母是否存在;2、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合流;3、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该分为洪细两组;4、知章庄三组声母应该拟为舌叶音还是
卷舌音(舌尖后音)。
首先,关于 -声母是否存在的问题,王力先生认为 -作为一个声母已经消失,而罗常培、赵荫堂、陆志韦、杨耐思等先生则认为 -母在《中原音韵》中仍然存在,只是其范围较之中古有所缩小。
目前关于《中原音韵》声母系统最大的分歧则在于对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的分合与构拟音值上。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已经合流的学者有罗常培、赵荫堂、杨耐思、李新魁等,对于中古知庄系二等字与知章系三等字可以在《中原音韵》同一韵部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并不冲突,因为他们给三等字构拟了-i -介音,而二等字则没有i 介音,也就是通过介音的有无来解决声母的冲突问题。陆志韦和宁继福两位先生则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尚未完全合流。不过,即使是认为知章庄三组字已经合流的学者在具体构拟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认为知章庄三组已经合流的学者往往将其音值拟为舌叶音,以便于和-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而认为知章庄三组尚未合流的学者,如陆志韦则把支思韵中的章组字拟为舌尖后音,而将其他韵中的章组字与知三组字一样拟为舌面前音,这同样是为了语音拼合的方便。但实际上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舌尖后音与i 相拼并不是什么困不困难的事,只是习惯与否而已。现代藏语与越南语中都有大量的舌尖后音与-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的例证,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原音韵》中的知章庄三组声母拟为舌尖后音也未尝不可。
至于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分为洪细两类的问题,其实也是与知章庄是否可以拟为舌尖后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陆志韦和王力将支思韵中的章组拟为舌尖后音,将其他韵系中的章组拟为舌面前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陆、王二位先生认为舌尖后音只能与舌尖元音相拼,而不能与舌面元音i 相拼,因此将章组根据韵母的不同分为两类。如果我们认为舌尖后音可以与i 相拼的话,就不存在是否分成洪细两类的问题了。正如宁继福先生在《中原音韵表稿》中所说的那样,虽然他同意陆志韦将章组分为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两类的做法,但他认为这两个音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应当是一个音位。
二、声调方面对于《中原音韵》的声调,目前的争议还是集中在有无入声这一方面。《中原音韵》虽然已不再单列入声一类,而将其派入平、上、去三声中,但周德清却并未将中古入声字与平、上、去声
字的界限彻底打乱,而是将其完整地排在平、上、去三声之后,注
“入声作平声阳”、“入声作上声”、“入声作去声”。特别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对“入派三声”又做了这样的解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不由得使得我们对《中原音韵》中究竟有无入声产生疑问。
对这个问题,学界一般有三种看法:1、入声在实际语言中依然存在。既然周德清本人已经说明“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那么《中原音韵》中所谓的“入派三声”实际上只是为戏曲创作、歌唱的方便而设,只是为“广其押韵”而已。但在实际语言中,入声仍然存在。因此,《中原音韵》的体例还是将入声作为一个整体排列在相应韵系的平、上、去三声后,并未将其与其他三声混在一起。陆志韦先生持这种看法。
2、认为入声作为一个调类仍然存在,但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已经读成与平、上、去三声同一类型的长调。杨耐思、李新魁等学者认为《中原音韵》中的入声当是这种类型。
3、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消失,所谓“入派三声”实际就是“入变三声”,至于周德清所说的“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只不过是说明当时的一些方言中(包括周德清自己的家乡方言)入声仍然存在而已。至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周德清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怕受到一直接受《切韵》系韵书熏陶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批评的说法,自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王力、赵荫堂、宁继福、薛凤生等先生均持这一看法。
我们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存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中原音韵》中入声仍然存在的话,那不管它是否还有塞音韵尾,是否已读为长调,我们都难以解释它为何能够有规律地被派入其他三声。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其调值是一定的,如果为了作曲押韵的方便,硬要将其派入其他声调,那也只能根据调值近似原则派入平、上、去三声中的一个,绝无可能派入三个声调中。陆志韦和李新魁先生认为清入的音高接近上声,全浊入的音高接近阳平,次浊入的音高接近去声,因此可以派入三声中,但我们认为即使入声字依声母清浊的不同在音高上有些许的差异,但这是属于调位变体的范畴,从音位学的角度看,这些变体的差异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要求周德清依据这些调位变体来“入派三声”的话,即使他真的有如此高的审音能力,但作曲者是否会接受这些非自然的语音区别恐怕还是个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原音韵》
中应该不存在入声这一调位,除非我们首先假设元代的入声已经分化出三个调位,否则就无法解释“入派三声”的事实。很明显,这一假设不可能成立,否则,元代的声调就不止是三声或四声的问题,而会是六声,而这与汉语声调的发展规律不符,并且也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
参考文献
[1]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A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 ],1932,2(2).
[2]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M ].商务印书馆,1936.[3]陆志韦.释中原音韵[J ].燕京学报31期,1946.
[4]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6][美]薛凤生.中原音韵音位系统[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
4—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