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的爱——论仁爱与兼爱之相通相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仁爱和兼爱出发点相通: 爱民 孔家儒学的核 心 是“仁 ”,孔 子 说“仁 者 爱 人 ”。 为什么 要 爱 人? 原 因 之 一 是 因 为 当 时 的 社 会,天、 帝、神 灵 至 上,主 宰、支 配 人 类 的 命 运,为 了 讨 好 天、 帝、神 灵,许 多 人 不 被 当 作 人,而 是 被 看 作 与 马、牛、 羊 、鸡 、猪 、狗 等 一 样 ,作 为 牺 牲 被 宰 杀 、被 火 烧 、被 沉 河、被活埋。原因之二是,世 道 衰 微“礼 崩 乐 坏 ”,统 治者和诸侯、大夫、陪臣之 间“僭 越 ”不 断,由 此 引 起 的战争也不断。普 通 百 姓 在 战 争 中 流 离 失 所,生 命 因此受到涂炭。面 对 这 样 的 社 会 现 实,当 时 有 文 化 的士大夫阶 层 都 曾 对 此 进 行 过 深 层 次 的 思 考,“诸 子思想的 出 现 就 是 为 了 对 付 这 个 问 题 ”[3]48 。 而 在 这些思想中,影响 最 大、流 传 最 广 的,就 是 孔 子 的 仁 学思想。 当然,墨家 的 兼 爱 思 想 也 以 其“普 遍 性 ”和“平 等性”而被 广 为 认 同,但 它 的 出 发 点 同 样 也 是 为 了 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墨子·兼爱 ( 上) 》开篇 即说: “圣人以治天 下 为 事 者 也,不 可 不 察 乱 之 所 自 起。当察乱自何起,起 不 相 爱。”又 说: “若 使 天 下 兼 相 爱 ,国 与 国 不 相 攻 ,家 与 家 不 相 乱 ,盗 贼 无 有 ,君 臣 父 子 皆 能 孝 慈 ,若 此 ,则 天 下 治 。 … … 故 天 下 兼 相 爱 则治,相 恶 则 乱。 故 子 墨 子 曰: ‘不 可 以 不 劝 爱 人 者 ,此 也 。’” 孔子与墨 子 虽 然 没 有 生 活 在 同 一 时 期 ② ,但 他 们 都 属 于 春 秋 那 个 动 荡 、混 乱 时 代 的 人 ,同 样 都 曾 亲 身 经 历 、亲 眼 目 睹 了 普 通 老 百 姓 因 战 乱 而 悲 苦 的 生
二 、爱 无 差 等 ,方 式 、过 程 不 同 之前所引 胡 适 “墨 家 的 爱,是‘无 差 等 ’的 爱, 孔门的爱,是‘有差等’的爱的”观点,实际上 代 表 了 20 世纪以来学术界主流观点,许多人据此将“兼爱 ” 界定为普遍 的、平 等 的 爱,而 将“仁 爱 ”界 定 为 维 护 宗法血缘关系、重视社会 等 级 的“有 差 等 ”的 爱。 这 其实是一种误解,是 将 范 围、程 度 等 同 于 方 式、方 法 的误解。 ( 一) 仁爱: 因循人 的 本 性,由 近 及 远,由 亲 及 疏 的渐进式的爱 不 错 ,儒 家 的 仁 爱 是 由 亲 亲 之 爱 向 外 推 扩 ,由 亲 人而家 庭 而 社 会 而 国 家 而 天 下,但 这 只 是 一 种 对 “爱人”方 式、方 法 由 近 及 远 的 描 述,并 不 能 由 此 断 定“爱 人 ”的 范 围 、程 度 也 是 由 近 及 远 、由 亲 及 疏 的 。 有子 曰: “其 为 人 也 孝 弟 …… 君 子 务 本,本 立 而道生。孝弟 也 者,其 为 仁 之 本 与?”( 《论 语 · 学 而》) 子曰: “弟子,入 则 孝,出 则 弟,谨 而 信,泛 爱 众 而亲仁。”( 论语·学而》) 子曰: “修己以敬。…… 修 己以 安 人。 …… 修 己 以 安 百 姓。” ( 《论 语 · 宪 问》)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 从“孝悌”到“爱人”,从“修已”到“安 人”,孔 子 对“仁爱”所做的这种顺乎自然的推扩,使“仁爱 ”所 指向的对象有所变化。“孝 悌 ”针 对 的 是 特 殊 对 象, 而爱人针 对 的 是 普 遍 对 象。 那 么,他 是 怎 么 由“孝 悌”、“亲亲”而“泛爱众 ”而“爱 人 ”的 呢? 答 案 是 孔 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孔子曾说“吾道 一 以 贯 之”。曾参曰: “夫 子 之 道,忠 恕 而 已 矣。”( 《论 语 · 里仁》) 什 么 是“忠 恕 ”? 朱 熹 说: “尽 己 之 为 忠,推 己之为恕。”所谓“尽 己 ”即“己 之 所 欲,施 之 于 人 ”, 也即“己 欲 立 而 立 人,己 欲 达 而 达 人”( 《论 语 · 雍 也》) ,意思就是说,我自 己 有 个 什 么 欲 求,总 要 想 着 别 人 也 有 这 样 的 欲 求 ,要 满 足 自 己 的 欲 求 ,也 要 想 着 使别人也能满足这样的欲求。所谓“恕”是“己 所 不 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即我自己不愿意别 人这样对待我,我 也 不 要 这 样 对 待 别 人。 所 以 胡 适 说孔门爱人,“重在‘推恩足以保四海 ’的推字 ”。这 是十分妥贴 的,就 是 说,由 亲 情 之 爱 上 升 至 人 类 之 爱,重要的是如何 推 己 及 人,将 情 与 理、差 异 性 与 普 遍 性 结 合 起 来 ,使 人 人 都 能 感 受 到 爱 。
进入近、现代 社 会,关 于 儒 墨 胡 适 有 一 段 评 价: “孔门说仁虽是 爱 人,却 和 后 来 墨 家 说 的‘兼 爱 ’不 相同。墨家 的 爱,是‘无 差 等 ’的 爱,孔 门 的 爱,是 ‘有差等’的爱。……墨家重在‘兼而爱之 ’的兼字, 儒家重在‘推 恩 足 以 保 四 海 ’的 推 字,故 同 说 爱 人, 而性质截然 不 同。”[2] 98 这 就 是 说,儒 家 的 仁 爱 是 由 亲 情 之 爱 上 升 至 人 类 之 爱 ,重 要 的 是 如 何 推 己 及 人 , 将 情 与 理 、差 异 性 与 普 遍 性 结 合 起 来 ,使 人 人 都 能 感 受到仁爱。墨家的 兼 爱 是 一 种 普 遍 的 爱,是 一 种 超 越血缘的限制,不分 亲 疏 远 近 和 身 份 等 级 的 贵 贱 高 低,一律人己等视,爱 他 人 如 爱 自 己,爱 他 人 的 亲 人 犹如爱自己的亲人的普遍的无差别的爱。胡适先生 的 这 一 评 价 ,在 学 界 广 为 流 传 ,许 多 人 把 它 当 作 儒 墨 对立的论据,而 笔 者 认 为,“兼 ”与“推 ”只 是 方 式 不 同,而最终目的则相同: 爱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30 卷 第 5 期 2010 年 9 月
·哲学研究·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 &Soc. Sci. Edit. ) Vol. 30 No. 5 Sep. 2010
无差别的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论仁爱与兼爱之相通相融
由此 我 们 可 以 说,由 亲 亲 之 爱 层 层 向 外 推 扩 达 到“泛爱众”,是一个自然 而 然 的 过 程,因 为“孝”与 “泛 爱 众 ”本 质 上 都 是“爱 人 ”,但 由 于 人 首 先 是 一 种 情 感 动 物 ,情 感 的 发 展 必 须 具 有 自 己 的 依 托 和 过 程 , 因此表现为从家庭 到 家 族,再 到 国 家,最 后 涵 盖“天 下”、层层外推的“爱”的同心圆的不断 推 展。所 以, 牟宗三说: “博 爱 是 从 上 帝 而 来,孔 子 的 仁,则 从 自 己的生命而来 。”[4]45
收稿日期: 2010-05-26; 收修日期: 2010-07-15 基金项目: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孔子仁学思想及现代意义研究( 2008BZX003) 作者简介: 张改娥( 1968-) ,女,河南安阳人,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硕士,研究方向: 哲学。
·18·
张改娥: 无差别的爱
活 ,继 而 先 后 提 出“仁 爱”、“兼 爱 ”之 说 ,并 为 改 变 这 种 社 会 现 状 四 处 奔 走 。 由 此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仁 爱 也 好,兼爱也罢,他们 的 出 发 点 是 相 同 的: 都 是 为 了 让 人们 互 相 关 心、爱 护,息 战 罢 兵,过 平 静、安 宁 的 生 活 。 但 不 可 否 认 的 是 ,他 们 在 爱 人 的 方 式 、方 法 上 是 不同的。
张改娥
(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在先秦诸学中,墨学与儒学被世人同尊为显学。但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孔子的仁 爱 与 墨 子 的 兼 爱 是 两 种 不 同 的 爱 。 文 章 认 为 ,仁 爱 与 兼 爱 ,他 们 的 出 发 点 相 同 ,最 终 的 目 的 也 相 同 , 只 是 过 程 不 同 ,即 所 谓 殊 途 同 归 也 。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殊途同归 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0964( 2010) 05-0018-04
正因 为 仁 爱 来 自 人 的 生 命,是 发 自 人 内 心 的 真 实情感的流露,所 以,他 需 要 一 个 由 近 及 远、由 亲 及 疏 的 渐 进 的 过 程 ,并 不 需 要 外 力 来 推 动 。 而 且 ,这 种 情 感 一 旦 产 生 ,瞬 间 并 没 有 程 度 上 的 亲 疏 之 别 ,唯 有 真情的流露而已。 后 人 以 范 围、程 度 的 亲 疏 来 理 解 “仁爱”这 是 一 种 误 解 和 偏 见,如 果 追 根 溯 源,我 们 会发现墨家学 派 是 始 作 俑 者。 《墨 子 · 非 儒 ( 下 ) 》 载: “儒者曰: ‘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 亲 疏 尊 卑 之 异也。其礼曰: 丧,父母三年; 妻、后子三年; 伯父、叔 父、弟 兄、庶 子 其; 戚 族 人 五 月。若 以 亲 疏 为 岁 月 之 数,则 亲 者 多 而 疏 者 少 矣,是 妻、后 子 与 父 同 也。 若 以尊卑为岁 月 数,则 是 尊 其 妻、子 与 父 母 同 而 亲 伯 父、宗兄而卑子也,逆孰大焉?”“亲亲有术 ”即“亲亲 之杀”,“术”与“杀 ”声 近 而 字 通。“亲 亲 有 术,尊 贤 有等”这句话与《中 庸》“亲 亲 之 杀,尊 贤 之 等 ”文 句 非常近似,内涵也趋于雷 同。 一 般 认 为《中 庸 》作 者 是子思,因此《非 儒》所 针 对 的“儒 者 曰 ”,实 际 上 是 战国子思之儒,而 非 孔 子 原 生 儒 家。 研 究 与 分 析 孔 子思想,应 以《论 语 》文 本 为 立 论 基 础。 但 是 翻 遍 《论语》,你也 无 法 找 到 支 持“爱 有 差 等 ”论 点 的 材 料。与此相反,却可以翻检 出 许 多 证 明 孔 子“仁 爱 ” 为人类普泛之爱的证据。
“道千乘之 国,敬 事 而 信,节 用 而 爱 人,使 民 以 时。”( 《论语·学而》) 以德治国,博爱大 众,不 违 农 时。“弟子,入 则 孝,出 则 弟,谨 而 信,泛 爱 众,而 亲 仁。”( 《论语·学而》)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必 也圣乎! ”( 《论语 · 雍 也》) “出 则 弟,谨 而 信 ”是 对 全社会做出的道德许诺,“泛 爱 众 ”已 超 出 了 狭 隘 的 爱亲范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被称为“圣 ”,当是 仁爱的最高境界。怎么能说仁爱是在爱的范围和爱 的情感程度上是有远近亲疏之分呢? 只能说在施爱 的过程中,仁爱在 方 式、方 法 上 有 一 种 由 近 及 远,由 亲及疏的过程而 已。 这 种 过 程,只 不 过 是 人 的 本 性 的 自 然 流 露 ,并 没 有 外 力 来 影 响 。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孔 子的仁爱思想在二 千 多 年 的 中 国 文 化 传 承 中,才 能 被 大 众 广 为 接 受 ,至 今 仍 有 影 响 。
在先 秦 诸 学 中,墨 学 与 儒 学 被 世 人 同 尊 为 显 学,“世之显学,儒、墨 也 ”[1]269 。 墨 子 出 身 工 匠,曾 受业于儒学 ① ,因不认同 儒 家 的 仁 爱 思 想,对 儒 家 采 取有保留的批评态度,在肯 定 孔 学“当 而 不 可 易 ”的 同时,提出了“兼 爱 ”的 主 张。 兼 爱 论 的 提 出,以 其 普遍性、彻底性、平 等 性 的 特 质,迅 速 吸 引 世 人 的 眼 光,取得社会的广 泛 认 同,一 时 蔚 为 风 潮,正 如 荀 子 所言“礼乐息 灭,圣 人 息 灭,墨 术 行 ”,以 致 出 现“杨 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 墨”( 《孟 子·滕文公( 下) 》) 的局面,儒家学派遭遇到空前严 重 的 挑 战 ,从 而 形 成 历 史 上 有 名 的“儒 墨 之 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