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部分作业的提示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PPT)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的关系
反应进行的方向与ΔH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但也有很多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进 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
1.熵的概念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 有序 转变为 无序 ,体系的混乱度 增大 。体系的混乱度常用熵来 描述,熵的概念是表示体系的混乱或无序 程度的物理量,其符号为S。熵值越大,体系的 混乱度 越大。
1、N2(g)+3H2(g)=2NH3(g) 2、2C(s)+O2(g)=2CO(g) 3、CaCO3=CaO+CO2(g)
△S<0 △S > 0 △S>0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 (1)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 不同 。 (2)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种物质不同 状态时熵 值大小为S(g) > S(l) > S(s)。 (3)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 大 。
(1)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2)符号:S 单位:J•mol-1•K-1
反应熵变:生成物的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1)符号:△S (2)表达式:△S =S(生成物) –S (反应物) (3)正负判断: ①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S>0,熵增加反应 ②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熵减小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熵变大小:
谢 谢!
归纳总结
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2.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ΔS>0)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3.复合判据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来自3适用判据应注意的问题:
(1)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要结合△H和△S, 利用△H-T△S

化学选修4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共83张PPT)

化学选修4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共83张PPT)

例1、正误判断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 的反应热( )
常数表达式为Kp= pNp22N·pH33H 2。
三、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
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的含义 ①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
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
mA(g)+nB(g) ⇌ pC(g)+qD(g)
c始/mol·L-1 a
b
c转/mol·L-1 mx
nx
c平/mol·L-1 a-mx b-nx
0
0
px qx
px qx
K=a-mpxxpm··qbx-q nxn
Hale Waihona Puke 2、明确三个量的关系 (1)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思考: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何关系?
H2(g ) + I2(g) ⇌2HI(g),根据平衡时的数据分析出中的规律。

起始时浓度mol/L

c0 (H2)
c0(I2)

新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新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3.(2020·兰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的现象一定非常明显,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正误判断
(1)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2)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不同,气态时最大( √ ) (3)熵增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4)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发生( × ) (5)过程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发生的速率( × )
归纳总结
焓变(ΔH) <0 >0 <0 >0
√D.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焓判据能够说明放热反应为自发反应
2.下列对熵变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食盐溶于水中:ΔS>0 B.炭和氧气反应生成CO(g):ΔS>0
√C.气态水变成液态水:ΔS>0
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6.(2020·日照调研)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 +74.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能自
2.熵变与反应的方向 (1)熵、熵变的概念
S
混乱程度
ΔS
(2)熵值大小 ①体系的熵值:体系的混乱程度 越大,体系的熵值就 越大 。 ②同一物质的熵值:S(g)>S(l) > S(s),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部分作业的提示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部分作业的提示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 (A ) Q =0,W =0,ΔU =0,ΔH =0 (B ) Q ≠ 0,W ≠0,ΔU =0,ΔH =Q (C )Q =-W ,ΔU =Q+W ,ΔH =0 (D ) Q ≠ W ,ΔU =Q+W ,ΔH =02.体系的性质有广延性质和强度性质,下列哪一组均属广延性质 (A )T ,V ,H ,U ; (B )U ,S ,G ,H ; (C )S ,H ,G ,T (D )S ,T ,V ,G 。

3.在下列反应中,r m ΔH 等于AgBr(s)的f m ΔH 的反应是 (A ). Ag+ (aq) + Br- (aq) → AgBr (s) (B ). 2Ag (s) + Br 2 (g)→2AgBr (s)(C ). Ag (s) +12 Br 2 (l) → AgBr (s) (D ) Ag (aq) +12Br 2 (g) → AgBr (s)4.若某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体系的内能增加,则所需的条件是:①封闭系统 ②不做体积功和其它功 ③恒压 ④恒温(A )①和②; (B )①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

5.一般来说,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熵值较小? (A) 分子数较多; (B )气体的量增加; (C) 分子对称性增加; (D )固体物质液化。

6.在标准条件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6 kJ·mol-1,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5kJ·mol-1,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 (A ). -789.1 kJ·mol-1 (B ). 0 (C ). +1.9 kJ·mol-1 (D )-1.9 kJ·mol-17.25℃时NaCl 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6 mol·L -1,若在1L 水中加入1 mol NaCl ,则 NaCl (s) + H 2O (l) → NaCl (aq)的(A ). ΔS > 0,ΔG > 0 (B ) ΔS > 0,ΔG < 0 (C ). ΔG > 0,ΔS < 0 (D ). ΔG < 0,ΔS < 0 8.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A ). Li (g) (B ). Li (s) (C ). LiCl·H 2O (s) (D ). Li 2CO 3 (s) 9.下列反应中,r m ΔS 值最大的(A ). C (s) + O 2 (g) → CO 2 (g) (B ). 2SO 2 (g) + O 2 (g) →2SO 3 (g)(C ). CaSO 4 (s) + 2H 2O (l) → CaSO 4·2H 2O (s) (D ). 2NH 3 (g) →3H 2 (g) + N 2 (g) 10.下列热力学函数中数值不为零的是:(A )f m ΔH (Cl 2,g);(B )f m ΔG (Br 2,l);(C )f m ΔG (Hg,l);(D )m S (H 2,g)。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反应速率快的一定是自发进行的2.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它适用的条件是()A.温度、压强一定 B.压强一定C.温度、体积一定 D.体系中物质的状态一定3.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石墨)+12O2(g)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D.MgCO3(s)===MgO(s)+CO2(g)4.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

9 kJ·mol-1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面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6.有A、B、C、D四个反应: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________K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K时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

能力提升7.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减小的过程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8.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9.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10.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ΔH>011.已知100 kPa、298。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解: (1)解法
ΔrGm={ΔfGm(CaO)+ΔfGm(CO2)}-ΔfGm(CaCO3) ={(-604.03)+(-394.359)-(-1128.79)} kJ· mol-1 =130.40 kJ· mol-1>0
在298.15K、标准态下, 分解不能自发进行。
(2)解法
ΔfHm/(kJ· mol-1) -1206.92 -635.09 -393.509 Sm/(J· mol-1· K-1) 92.9 39.75 213.74 ΔrHm=[ΔfHm(CaO)+ΔfHm(CO2)]-ΔfHm(CaCO3) ={[(-635.09)+(-393.509)]-(-1206.92)} kJ· mol-1 =178.32 kJ· mol-1 ΔrSm=[Sm(CaO)+Sm(CO2)]-Sm(CaCO3) =[(39.75+213.74) - 92.9] J· mol-1· K-1 =106.6 J· mol-1· K-1 ΔrGm(298.15K)=ΔrHm(298.15K)-TΔrSm(298.15K) ΔrGm=[178.32-298.15×106.6×10-3] kJ· mol-1 =130.4 kJ· mol-1>0
熵是描述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
物质(或体系) 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越大 符号:S 单位: JK-1
在0K时,一个纯物质的完美晶体, 其组分粒子(原子、分 子或离子)都处于完全有序的排列状态, 混乱度最小, 熵 值最小。——热力学第三定律。 把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值规定为零 S0(完整晶体,0K)=0
ΔrGm(T) = ΔrHm(T)- TΔrSm(T) ≈ ΔrHm(298.15K)- TΔrSm(298.15K)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要点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要点
规定:单质的ΔfGmB(T) =0, ΔfGmB(H+,aq,T) =0
2.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某一温度下,各物质处于标准状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吉 布斯函数的变化。 符号:ΔrGm(T);单位:kJ.mol-1
通式: ΔrGm(T)= ΣBνBΔfGm,B(T)
3.298.15K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
(1)利用△fGθ(298.15K)计算 △rGθ(298.15K)=Σ{△fGθ(298.15K)}生成物
- Σ{△fGθ(298.15K)}反应物 (2)利用△Hθ(298.15K)和△Sθ(298.15K)计算 △rGθ(298.15K)=△rHθ(298.15K)- 298.15△rSθ(298.15K)
186.264 205.138
ΔrHm(298.15K)=-74.81+0-(-238.66)=163.85kJ.mol-1 ΔrSm(298.15K)=205.138×1/2+186.264-126.8=162J.mol-1.K-1
根据吉-亥方程ΔrGm(T)≈ΔrHm(298.15K)-TΔrSm(298.15K) 反应自发进行, 要求ΔrGm(T) <0 , 那么 ΔrHm(298.15K)-TΔrSm(298.15K)<0, T>ΔrHm(298.15K)/ΔrSm(298.15K) =1011.42K(984.27℃)
这些过程的特点可归纳为:能量下降, 即过程自发地趋向能量最低状态。 自发过程不能逆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判据是什么? 是“ΔH <0 自发”吗?
1. 反应的焓变
例1 C(s)+O2(g) → CO2(g)
ΔrHm= -393.5kJ.mol-1<0

作业题解(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作业题解(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2.反应PCl5(g) ⇌ PCl3(g) +Cl2(g)在523K和 1.01325×105Pa下达平衡时,其分解百分率为80%,求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12.解:设开始时PCl5为1mol PCl5(g) ⇌ PCl3(g) + Cl2(g)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1 0 0
KC
x / 152
2
11. 在某温度时,反应 CO (g) + H2O(g) ⇌CO2(g)+ H2(g) 的Kc=1.0, 问2mol CO与多少 mol H2O(g) 在密闭容器中反 应,才能使50%(摩尔分数)的CO转变为CO2 。
解:设有x mol H2O(g),设密闭容器体积为V dm3。 CO (g) + H2O(g) ⇌ CO2(g) + H2(g) 起始浓度/ mol· dm-3 2/V x/V 0 0 平衡浓度/ mol· dm-3 1/V (x-1)/V 1/V 1/V 1 1 c(CO2 ) c ( H 2 ) KC V V 1 x 1 c(CO ) c( H 2O ) V V 1 1.0 x 1 解得: x 2.0mol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和程度习题解答
• 1.不用查表,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 (1) O2(l), O3( g), O2(g) • (2) K(s) , KCl(s) , Na(s) • 解:(1)S(O3,g)> S(O2,g)> S(O2,l) • (2) S(KCl,s)> S(K,s)> S(Na,s)
=(-635.09 ) +(-393.50 ) - (-1206.92 ) =178.33 kJ· mol-1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体系趋向于取得最低能量。 2)体系趋向于取得最大混乱度。
例如:一盒排列整齐的积木从高处落下,一 方面它会从高处下落,使系统势能降低;另一方 面它们会变得混乱无序,系统混乱度增加。 即一个过程除了自发的向体系能量减少的方向 进行,还自发的向着体系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那么,用什么物理量来衡量体系的混乱度呢? 这就是熵(entro876年吉布斯在康乃狄格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论多相 物质的平衡》的第一部份,这篇论文于1878年完成,由此 奠定了化学热力学的基础。 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在统计力学方面,他写了《统计 力学基本原理》(1901),将热力学建立在了统计力学的基础 之上,对统计力学有着永久性的影响,今天人们仍在学习它。
再根据吉布斯公式:
G298 H 298 T S298
178.83 298 160.5 10 3 130.48KJ mol1
★ 如果反应温度不是298K,该如何计算呢? 一般情况下,温度变化对焓变和熵变的影响可以忽略,而都用 298K时的焓变和熵变数据代替,但公式中的T 不能再代298K,而 应代题目所要求的温度。
(二)化学反应的熵变
1.熵 (S ) 熵是体系内部质点混乱度的量度。熵值越 大,混乱度越大。物质变化的趋势是向熵增加的 方向进行。 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一定状态的物质和整个 体系都有各自的确定的熵值。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它的熵值就越大。熵是一种状态函数。只与变 化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自然界中一切变化的方向,除了倾向于能量最 低状态外,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倾向于取得最大 的混乱度。
以此推断其它离子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参考书附录中第三列就是常见物质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的值。测定温度为298K。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 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高中化学  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 高温
D. 2CO(g)====2C(s)+O2(g)
3.(2016·天津高考节选)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 已知: H2(g)+A(l) ==B(l) Δ H1 O2(g)+B(l)== A(l)+H2O2(l) Δ 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 H2(g)+O2(g)== H2O2(l)的Δ H < 0(填“>”、“<” 或“=”)。
结论:△H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但自发反应不一定要△H < O
焓变只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方向 是不全面的。
[探讨]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与蔗都能溶 于水,它们溶解的过程与焓变有关么?这些过程 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能自发 进行?
3.反应熵变
(1)符号:△S
( 2 )表达式:△S = S总和(生成物) – S总和(反应物)
( 3 )正负判断:
①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S>0,熵增加反应 ②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熵减小反应
【思考与交流】
火柴散落、墨水扩散过程混乱度如何变化? 从混乱度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 【归纳与总结】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 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是反应
共同点: △H<0 焓减小 放热反应 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4)NH4HCO3(s)+CH3COOH(aq)= CH3COONH4(aq)+CO2(g)+H2O(l) △H=+37.3 kJ/mol (5)碳酸钙分解(高温下自发)
CaCO3 (S) = CaO(s)+ CO2(g)

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总结

在等温变化过程中:
G G2 G1 ( H 2 TS 2 ) ( H1 TS1 ) ( H 2 H1 ) T ( S 2 S1 ) H-TS
G H TS
(Gibbs Helmholtz 方程)
Gibbs函数变与变化过程方向

在恒温恒压和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自发性可以用ΔG判断:
H2(g)+1/2O2(g)=H2O(l)
f Hm /(kJ mol1 )
0
0
-285.8
r H m 285.8kJ mol1
放热、自发反应,但是反应速率很慢,难察觉
例2.3 试计算反应2NO(g)=N2(g)+2O2(g)的标准焓变。
解:对于题给反应,查表可得 2NO(g)=N2(g)+O2(g)
r Sm vi Sm(生成物 ) - vi Sm(反应物 )

2NO(g)=N2(g)+O2(g)
r S m (298K ) vi S m (生成物 ) - vi S m (反应物 )
[Sm ( N 2 , g ) Sm (O2 , g )] 2 S m ( NO, g )



注意:
1) 气体计量系数增加的反应,熵增;气体计量系数减小的反应, 熵减;气体计量系数不变的反应,熵变值总是很小的。 2) 凡涉及气体计量系数变化的反应,压力对熵变有明显影 响,所以压力条件必须强调。 3) 温度对化学反应熵变的影响不大,因为物质的熵虽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但当温度升高时,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熵都随之增大,
ΔG= ΔH-TΔS
类型 放热 ΔH – – – 吸热 + + ΔS + T 任意温度 T<Tc T>Tc 任意温度 T>Tc T<Tc ΔG 自发性 – – + + – + 正向自发 正向自发 逆向自发 逆向自发 正向自发 逆向自发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反应熵变与反应进行方向(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S。

单位:J··。

(2)体系趋向于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这叫做熵增原理,也是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3)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

即S(g)>S (l)>S(s)(4)方程式中气体计量数增大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

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在温度。

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为: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注意:(1)为负,为正时,任何温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为正,为负时,任务温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习题一】(2018春•集宁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B.熵减小的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C.△H<0的反应可能自发进行D.△H>0的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解答】解:A、熵增大△S>0,当△H>0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能是非自发进行;在高温下可以是自发进行,故A错误;B、熵减小的反应△S<0,当△H>0的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B错误;C、△H<0的反应,△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D、△H>0的反应,△S>0,高温下反应可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C。

【习题二】(2017秋•平顶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据此分析.【解答】解:△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A、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自发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实现,故B正确;C、反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故C错误;D、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故D错误;故选:B。

《普通化学》第2章作业题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普通化学》第2章作业题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0 -393.50
S298⊖/J·K-1·mol-1 52.3 5.740 51.55 213.64
ΔH298⊖ = 0 - 393.50 - (-580.7 ) - 0 = 187.2 kJ·mol-1 ΔS298⊖ = 51.55 + 213.64 - 52.3 - 5.740
= 207.15 J·K-1·mol-1
= 204.28 J·K-1·mol-1
ΔG ⊖
2021/1/14T
=
ΔH298⊖-
TΔS298⊖
<
0

T
H
298
S
298
580 .7 1000 204 .28
2843 K
(2)
SnO2 (s) + C(s) ≜ Sn(s) + CO2 (g)
ΔfH298⊖ /kJ·mol-1 -580.7 0
ΔGT⊖ = ΔH298⊖ - TΔS298⊖ < 0 ⇒
T
H
298
S
298
187.2 1000 207.15
903.7K
2021/1/14
(3)
SnO2 (s) + 2H2(g) ≜ Sn(s) + 2H2O(g)
ΔfH298⊖ /kJ·mol-1 -580.7
0
0 -241.82
S298⊖/J·K-1·mol-1 52.3 130.574 51.55 188.72
= 39.75 + 213.64 - 92.9 = 160.49 J·K-1·mol-1 T=298 K时, ΔG⊖ = ΔH298⊖ - TΔS298⊖
= 178.33 - 298×160.49×10-3 = 130.50 kJ·mol-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作业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作业含答案

2.1化学反应的方向【练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B.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D.水往低处流是自发过程2.下列对熵变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食盐溶于水中:0S ∆> B.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0S ∆> C.气态水变成液态水:0S ∆>D.3CaCO (s)受热分解成CaO(s)和2CO (g):0S ∆>3.在图①中A 、B 两个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

若将中间活塞打开,两种气体分子立即都占有了两个容器(如图②)。

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此过程是体系从混乱程度小向混乱程度大变化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4.在298K 和101KPa 时,25222N O (g)4NO (g)O (g)+;Δ56.7kJ /mol H =+,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是熵减反应 B.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C.是吸热反应D.是放热反应【练能力】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H ∆>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224232Ba(OH)8H O 2NH Cl BaCl 2NH 10H O 0H ⋅++↑+∆>,该反应在常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C.322Al(s)6HCl(aq)2AlCl (aq)3H (g)0H ++∆<,该反应在常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D.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条件 6.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3SO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333SO s SO 1SO g S S S >>⎡⎤⎡⎤⎡⎤⎣⎦⎣⎦⎣⎦B .()()()3122KClO s 2KCl s +3O g =77.6 kJ mol H -∆-⋅,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 .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D .反应()()()2C s +CO g 2CO g 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是该反应S ∆的影响为主8.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 跟NO 发生反应: 222NO(g)+2CO(g)N (g)+2CO (g)Δ<0H ,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0,Δ<0H SB. 该反应Δ<0,Δ>0H SC. 该反应在低温下更易进行D. 已知该反应K 值很大,由此可推测该反应即使没有催化剂反应速率也很快 9.已知:A(s)B(g)2C(g) 0H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10.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

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1.能量判据(焓判据)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热 反 应
△ H< 0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问 题 与 思 考
在日常生活中,由长期积累的经验而总结得到 一条经验规律→能量判据(焓判据):体系趋 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 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H<0)。
思考:是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 反应都是放热的呢? 不是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
寻找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我们已经知道工业上可以用焦炭还 原氧化铁得到金属铁: 高温 3C +2Fe2O3 4Fe+3CO2 但是金属铝冶炼时,却是用电解熔 融氧化铝的方法: 电解 2Al2O3 Na AlF 4Al+3O2 能不能也用焦炭还原氧化铝得到金 属铝呢? 高温 3C +2Al2O3 4Al +3CO2 ?
反应是否自发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2KClO3(s)==2KCl(s)+3O2(g)
△S = 494.4 J· mol-1· K-1
CaCO3(s) = CaO(s)+CO2(g)
△S (298K) = 169.6 J· mol-1· K-1
反应是否自发确实还与温度有关
小结: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 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 放热还是吸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 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7、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D )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4NO2(g)+O2(g) △H=+56.7kJ/mol C. (NH4 )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 D.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

必修四_ 第二章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必修四_ 第二章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组巴 东 三 中 高 二 化 学 备 课
本章知识点组成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反应进行的方向
水总是自发地由 高处往低处流
T2 > T1 Q
P2 > P1 气体
h2 > h1 液体
墨滴 扩散
根据以上几个例子,思考什么 是自发过程?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 自发进行的倾向,------- 焓(△H)判据
练习1
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 ① C(金刚石、s)+O2(g) =CO2(g) △H1=-395.41kJ/mol ② C(石墨、s)+O2(g) = CO2(g) △H2=-393.51kJ/mol 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Company Logo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的方向
共同影响
知 识 总 结
温度
影响因素: 反应焓变 反应熵变
吸热
放热
熵增
熵减
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熵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
4、熵变和熵增原理
• (1)熵变(△S)∶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的变化戒物 质状态的变化,因此存在着熵变。 • △S=S产物-S反应物 • 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 应,熵变一般都是正值( △S >0),为熵增加的反 应。 • (2)在不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 的熵增大,这个原理叫做熵增原理。该原理是用来判 断过程的方向的又一个因素,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微观本质,掌握熵增原理及其应用。

2. 学会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可能性与可能性大小。

3. 培养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熵增原理,掌握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熵增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案例等。

2. 准备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演示。

3. 准备相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4.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准备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掌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方向的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步骤:1. 引入课题: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对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方向并不是唯一的,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化学反应方向的概念: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方向的概念,包括焓变、熵变等概念。

通过讲解这些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方向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 讲解熵变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熵是衡量混乱度的物理量,而熵变则是衡量物质系统混乱度变化的物理量。

我将通过实例讲解熵变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熵增加的反应更容易进行。

4. 课堂讨论与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方向,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实验。

讨论部分,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分析它们进行的方向。

实验部分,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溶解、结晶等,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方向。

5. 总结与反馈: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反应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本节课的疑问和收获,以便于进行反馈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 (A ) Q =0,W =0,ΔU =0,ΔH =0 (B ) Q ≠ 0,W ≠0,ΔU =0,ΔH =Q (C )Q =-W ,ΔU =Q+W ,ΔH =0 (D ) Q ≠ W ,ΔU =Q+W ,ΔH =02.体系的性质有广延性质和强度性质,下列哪一组均属广延性质 (A )T ,V ,H ,U ; (B )U ,S ,G ,H ; (C )S ,H ,G ,T (D )S ,T ,V ,G 。

3.在下列反应中,r m ΔH 等于AgBr(s)的f m ΔH 的反应是 (A ). Ag+ (aq) + Br- (aq) → AgBr (s) (B ). 2Ag (s) + Br 2 (g)→2AgBr (s)(C ). Ag (s) +12 Br 2 (l) → AgBr (s) (D ) Ag (aq) +12Br 2 (g) → AgBr (s)4.若某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体系的内能增加,则所需的条件是:①封闭系统 ②不做体积功和其它功 ③恒压 ④恒温(A )①和②; (B )①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

5.一般来说,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熵值较小? (A) 分子数较多; (B )气体的量增加; (C) 分子对称性增加; (D )固体物质液化。

6.在标准条件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6 kJ·mol-1,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5kJ·mol-1,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 (A ). -789.1 kJ·mol-1 (B ). 0 (C ). +1.9 kJ·mol-1 (D )-1.9 kJ·mol-17.25℃时NaCl 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6 mol·L -1,若在1L 水中加入1 mol NaCl ,则 NaCl (s) + H 2O (l) → NaCl (aq)的(A ). ΔS > 0,ΔG > 0 (B ) ΔS > 0,ΔG < 0 (C ). ΔG > 0,ΔS < 0 (D ). ΔG < 0,ΔS < 0 8.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A ). Li (g) (B ). Li (s) (C ). LiCl·H 2O (s) (D ). Li 2CO 3 (s) 9.下列反应中,r m ΔS 值最大的(A ). C (s) + O 2 (g) → CO 2 (g) (B ). 2SO 2 (g) + O 2 (g) →2SO 3 (g)(C ). CaSO 4 (s) + 2H 2O (l) → CaSO 4·2H 2O (s) (D ). 2NH 3 (g) →3H 2 (g) + N 2 (g) 10.下列热力学函数中数值不为零的是:(A )f m ΔH (Cl 2,g);(B )f m ΔG (Br 2,l);(C )f m ΔG (Hg,l);(D )m S (H 2,g)。

11.已知f m ΔH (N 2O 4,g)=9.2kJ·mol -1,则N 2O 4生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 2(g)+2O 2(g)→N 2O 4(g) ,r m ΔH =9.2kJ·mol -1; (B)N 2(g)+2O 2(g)→N 2O 4(g),r m ΔH =-9.2kJ·mol -1; (C)O 2(g)+12N 2(g)→12N 2O 4(g),r m ΔH =-9.2kJ·mol -1; (D)2N 2(g)+4O 2(g)→2N 2O 4(g),r m ΔH =18.4kJ·mol -1。

12.已知298K 时,反应2N 2O 3(g)→2N 2(g)+3O 2(g)的r m ΔG =-278.8kJ·mol -1,则该温度下的f m ΔG (N 2O 3,g)是(A)278.8kJ·mol -1;(B)-278.8kJ·mol -1;(C)139.4kJ·mol -1;(D)-139.4kJ·mol -1。

13.在298 K ,下列反应中r m ΔH 与r m ΔG 最接近的是 (A). CCl 4 (g) + 2H 2O (g) →CO 2 (g) + 4HCl (g) (B). CaO (s) + CO 2 (g) → CaCO 3 (s) (C). Cu 2+ (aq) + Zn (s) → Cu (s) + Zn 2+ (aq)(D). Na (s) + H + (aq) + H 2O (l) → Na + (aq) +1/2H 2 (g) + OH - (aq)14.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G ,△H ,△S 的符号为 (A )+,-,-; (B )+,+,-;(C )-,+,-; (D )-,+,+。

15.已知-122r m 1MnO (s)=MnO(s)+O (g)ΔH =134.8kJ mol 2⋅-12r m MnO (s)+Mn(s)=2MnO(s)ΔH =-250.1kJ mol ⋅则MnO 2的生成热-1f m ΔH (kJ mol )⋅为(A )519.7;(B )-317.5; (C )-519.7;(D )317.5。

16.下列物质中,f m ΔH 不等于零的是:(A )Fe (s ); (B) Cl(l); (C) C(石墨); (D) Ne(g)。

17.反应CaO (s) + H 2O (l) = Ca(OH)2(s) 在298K 和标准状态下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为自发进行的反应。

那么正反应是(A) r m ΔH >0 , r m ΔS >0; (B) r m ΔH <0 , r m ΔS <0; (C) r m ΔH >0 , r m ΔS <0; (D) r m ΔH <0 , r m ΔS >0。

18.已知f m ΔG (AgCl) = -109.6KJ/mol ,则反应 2AgCl (s) = 2Ag (s) + Cl 2(g)的r m ΔG 为 (A )- 219.2 KJ/mol (B) - 109.6 KJ/mol (C) 219.2 KJ/mol (D) 109.6 KJ/mol 19.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A )体系温度不变; (B )体系不从环境中吸收热量; (C )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 (D )体系内能保持不变。

20.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的是(A )221Ag O(s)2Ag(s)+O (g)2→; (B )23233Fe O (s)+C(s)2Fe(s)+CO (g)22→;(C )242N O (g)2NO (g)→; (D )261266C(s)+6H O(g)C H O (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 . 2 mol Hg(l)在沸点温度(630K )蒸发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为109.12 kJ 。

则汞的标准摩尔蒸发焓m ΔH vap = ;该过程对环境做功W= ,ΔU = ,ΔS = ,ΔG = 。

22.已知25℃时,-1f m 2ΔH (Br ,g)=30.71 kJ mol ⋅,-1f m 2ΔG (Br ,g)=3.14 kJ mol ⋅,则Br 2(l)的标准摩尔蒸发熵为 J·mol -1·K -1,正常沸点为 ℃ 23. 下列过程的熵变的正负号分别是 a. 溶解少量盐于水中,r m ΔS 是 号; b. 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r m ΔS 是 号; c. 液态水蒸发变成H 2O(g),r m ΔS 是 号;d. CaCO 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 2(g),r m ΔS 是 号;24.孤立体系,可逆循环过程的熵变为 ;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

25.有A ,B ,C ,D 四个反应器,在298K 时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如下表所示,则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另两个反应中,温度高于 ℃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温度低于 ℃时可自m /kJ m S /J mol ⋅26.将下物质按摩尔熵值由小到大排列,其顺序为 。

LiCl(s); Li(s); Cl 2(g); I 2(g); Ne(g)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7.根据下面的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在298 K ,标准压力下,用C 还原Fe 2O 3生成Fe 和CO 2在热力学上是否可能?若要反应自发进行,温度最低为多少?Fe 2O 3(s) Fe(s) C(s) CO 2(g)1/kJ mol f m H -∆⋅ -822 0 0 -393.5 1/kJ mol f m G -∆⋅ -741 0 0 -394.411/J mol K m S --⋅⋅ 90 27.2 5.7 21428. 已知:(1)O(g)3N (g)2NH O(l)3H (g)4N 2322+→+;1(1)1011.5kJ mol r m H -∆=⋅(2)O(l)H (l)H N (g)3H O(g)N 24222+→+ ; 1(2)317.3k J m o lr m H -∆=-⋅ (3)O(l)H (l)H N (g)O 21(g)2NH 24223+→+; 1(3)143kJ mol r m H -∆=-⋅ (4)(g)O 21(g)H O(l)H 222+→ ; 1(4)285.8kJ mol r m H -∆=⋅又12(N O,g)82.1kJ mol f m H -∆=⋅,试通过两种途径求3(NH ,g)f m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