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df6f7f561252d380eb6e49.png)
第一章信息在人们的交流中产生,信息的传播手段由当时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决定。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和文字的出现。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和普及。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
香农:信息论创始人。
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
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量。
数据要经过加工处理才有意义,才包含信息量。
消息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包含在消息中的抽象的量。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是物理量。
信息包含在消息中,在通信系统中通过信号进行传递。
信息的主要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度量性。
信息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狭义信息论(经典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引进噪声理论)、广义信息论(语音识别、指纹识别)。
信息科学:研究对象:信息,研究内容:信息哲学层、基础理论层、技术应用层(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四基元):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微电子技术核心: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
信息量和概率有关。
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
图灵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36年《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中提到图灵机,图灵机是实现自动计算的理论模型,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通用理论模型。
图灵机中的带子相当于存储器,控制器相当于程序。
1950年《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设想)。
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能够由图灵机来实现计算。
计算:加法计算、排序、数据加密。
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
符号串的变换规则就是算法。
科学计算研究领域:算法、可计算性的研究、可计算的软硬件设计。
最根本的研究问题:“能行问题”(可计算和不可计算问题)。
不可计算的函数没有算法。
数制:计数的规则。
位权:某一数位上的价值。
windows的“计算器”工具可以对整数进行数制转换。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八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
1Byte=8bit。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a9bfe22783e0912a2162afd.png)
(4) 生物计算机:生物计算机主要是以生物电子元件构建的计算机。科学家发现,蛋白质 有开关特性,用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制成集成电路,称为生物芯片。使用生物芯片的计算 机称为蛋白质电脑,或称为生物电脑。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 电脑的10亿倍。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 度也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
(2) 超导计算机:超导计算机是使用超导体元器件的高速计算机。所谓超导,是指有些物质在 接近绝对零度(相当于-269摄氏度)时,电流流动是无阻力的。1962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 逊提出了超导隧道效应原理,获得诺贝尔奖。用约瑟夫逊器件制成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约瑟夫逊 计 算机,也就是超导计算机,又称超导电脑。这种电脑的耗电量仅为用半导体器件制造的电脑 所耗电量的几千分之一,它执行一个指令只需十亿分之一秒,比半导体元件快10倍。日本电气 技术研究所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完善的超导电脑。
(1) 智能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智能电子计算机,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 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 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 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1991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推 出了一种大容量并行处理系统,用528台处理器并行进行工作,其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320亿 次浮点运算。
微型机又称个人计算机或PC[PC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计算机
能独立运行、完成特定功能的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不需要共享其他计算机 的处理、磁盘和打印机等资源也可以独立工作。PC,即玩家负责控制的登场人
物。PC是“玩家控制角色”(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 ]机,广泛应用
信息的五次革命
![信息的五次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1d5a906fc4ffe473368abd2.png)
从古代以来的信息有人类从一代的日子,在海洋生活的信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是语言的创造。
大约10万年前,发生在人类向猿猴期的转变。
人类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信息交流的语言。
第二是写作的发展。
大约五千年前在原始社会的结束。
使得人类信息可以存储在单词中以传播要传播的信息。
第三是造纸印刷期间,封建社会。
扩大信息交流,使人类文明能够迅速传播。
第四是通信技术的应用,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
大大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缩短心脏信息的时间和空间跨度。
第五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20世纪中叶。
改变人类处理信息的手段,打破人类的大脑和2个感觉器官处理信息的使用能力。
人类历史上地6次信息革命
![人类历史上地6次信息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1177897bb4cf7ec4afed07d.png)
人类历史上的6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这次信息革命是解决信息分享。
因为发明了语言,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不再是一只猿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而是可以把众多的猿认知与理解收集起来,分享给大家,这样大大提升了猿对世界的认知,也加快了猿的进化速度,这也是人类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解决信息可以记录,信息如果不能记录,所有的信息是稍纵即逝的,靠人脑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记忆,也难以传承。
所以必须需要记录。
文字的出现,根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础。
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纸和印刷术解决信息远距离传输。
信息只能近距离传输,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就慢,印刷术的出现,让信息可以大量的远距离的进行传播,加快了文明的发展速度,发展较快的文明,用更快的速度向其它地方进行渗透,各种文明也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第四次信息革命:无线电的发明解决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
虽然纸和印刷术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的传播,但是它效率低,速度慢。
能不能让信息相隔很远距离能实时传输,这是近代信息革命的课题。
无线电的发明,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电报、广播让全球的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
能力也大大加强。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的出现解决远距离的多媒体的传输。
电报和广播这类信息,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它信息量小,媒体形式单一,主要是以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也非常简短。
人类渴望实时多媒体的传输。
电视终于出现,电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物,同时它信息量大,媒体形式丰富,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今天最主流的媒体平台,大大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模式。
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成为双向交互的传输。
要让多媒体的信息传输从广播、电视这种单向的平台转为双向交互,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出现。
当代最有创造性的信息技术就是互联网,它不仅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的传输,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也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高二信息技术
![高二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a3697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9.png)
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T)是主要用 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 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信息技发明和使用。
02
01
03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 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 、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
和应用。
03
CATALOGUE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网络的定义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 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 其相互联系。
网络的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 类,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 网和广域网。
网络协议与网络设备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 NetBEUI协议等。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是计算机的核心部 件。
输入设备
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 计算机中。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 结果输出给用户。
计算机软件分类
系统软件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用于管理计 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
04
05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 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
及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 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 于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 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PPT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729a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f.png)
案例1:三名迷恋网络游戏的中学生逃课去网吧打 游戏,怕家长和老师发现,坐汽车到临近镇上的网 吧去玩,他们在网吧玩了三天三夜后,已身无分文, 当他们沿火车道走回家时,又困又饿,竟躺在火车 道上睡着了,正在这时一辆火车疾驰而来,两个中 学生当场被轧死。
案例2:一位迷恋网络游戏的中学生李明(化名), 一天正在网吧里打升级游戏,当他玩得正起劲时, 另一位同龄的中学生王建(化名)不小心碰了一 下他的鼠标,李明随即掏出身上带的水果刀,连 捅王建数刀,导致王建当场死亡。
网络误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据一项调查表明:20-30岁的青年上网率最高,居其次 的是12-19岁的青少年。在上网学生中[烟台调查]62%沉 溺于网络游戏,54.6%泡在聊天室,有些青少年甚至因过分 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 怠,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湖北调查]在上网青少年中, 62.9%的青少年出现了个性化情绪,20%的青少年有情绪 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5.1%的 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虽然我国没有利用网络对青少年 危害的案例的统计,但近三年,通过网络结识了不良朋友而 给学生造成身心危害的事件确明显增多。
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全国青少年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网
络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文 明 公 约》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结束语】:网络是海洋,激情冲浪,快乐至上。 网络是岛屿,扬帆出海,乐在其中。
2.信息技术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由于网络空间的高度自由,网络管理 的不规范,致使大
信息技术课名词解释
![信息技术课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054da2043323968011c92b6.png)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了哪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我们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可以想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也许您不满意这个定义,但这的确是一个又简洁、又具体、又系统、又实用的定义。
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
因此这个定义不但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体系,还摆清了感测、通信、计算机、控制这些概念比较明确、领域比较清晰、大众比较有感性认识的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这4大技术在信息系统中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从技术要素层次上看,它们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
感测、通信、计算机都离不开控制;感测、计算机、控制也都离不开通信;感测、通信、控制更是离不开计算机。
另外,按目前的状况,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4大技术的作用并不在相同层次上,计算机技术相对其他3项而言处于较为基础和核心的位置。
因为正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才带动了整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事实上,在计算机技术产生之前,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就已经产生了。
但那时这些技术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很多操作还需要人工进行。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23dc1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1.png)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从古到今,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的。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它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征。
没有文字,人类文明就不能很好地流传下来。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特征。
它的发明解脱了古人手抄多遍的辛苦,同时也避免了因传抄多次而产生的各种错误。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的。
我们今天能够方便地使用电报和电话与远方的亲友联系,都是靠它来服务的。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出现为特征的。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发射升空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遍布全球,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发达的程度。
现在,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
第一台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
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
该机使用了1500ENIAC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
开机时让周围居民暂时停电。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用今天的标准看,它是那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子管计算机电路作存储器,输入域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2c10e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d.png)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1. 电子制造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革命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原型,即巨型机由于其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和运行速度缓慢而局限在大型公司和科研机构使用。
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微小化和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信息革命的前身。
人们可以利用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制造出成本更低、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这促进了数字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输。
同时,随着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语言的发展,计算机开始逐渐深入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中。
2. 互联网的兴起19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技术发生了一次传播革命。
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受限于时空的限制,有着信息单向性和时间滞后等缺点。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信息传递模式,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和搜索引擎等方式交互沟通,并实现任何地点和时间的信息化交流。
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全球的信息共享和在线教育,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化媒体的飞速发展。
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技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和交流。
随着智能手机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包括应用商店、社交网络和移动支付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开始形成,并成为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要商业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更方便愉快的体验,而且也推动了数字科技在商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4. 大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信息技术的第四次革命,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而不需要直接安装在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上。
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云技术通过汇聚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决策和价值提示,这些数据的价值在新兴业务、营销、风险管理、商业受众以及金融交易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而且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教育等也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_1-12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_1-12](https://img.taocdn.com/s3/m/9e78c02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7.png)
(1
三维地图
虚拟青蛙实验
虚拟驾驶飞机模拟器
(2)语音技术
扩音器
音箱 耳机
(3)智能代理技术
机器人
机器人
机器狗
胃镜1
胃镜2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 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 信息的技术。
任务二:
请同学们看书第6页或通过网络来了 解“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
三次
第
四
次
第
五
次
语言的使用 ——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创造 ——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
时空的限制。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任务一:
请大家网上查阅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 事。同时思考当初人们为什么没有能够 获救,与课本P5获救的资料进行比较。
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1.2 日新1.月2 异日的新信月异息的技信术息技术
学习目标:
1.信息技术的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使知识的积累与传 播更加方便 电报、电话、广播、 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 通讯技术的应用
——将人 类社会推进到了 数字化信息时代。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可视电话 液晶显示器
MP4 条码扫描器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操作界 面
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白 然 1
A
语言
文字
印刷术
电
计算机
1
2
3
4
5五次信息技术革命ຫໍສະໝຸດ 2A语言 1
大约在后巴别塔时代,语言产生。
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3
A
文字 2
公元前14世纪,文字产生。信息的存储和
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4
A
印刷术 3
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近代印刷术产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9
A
计算机 5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
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10
A
生。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5
A
电 电报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6
A
电
电话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
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7
A
电 广播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8
A
电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