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28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课件: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a7c8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0.png)
返回导航
02
合作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进程
情境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史料实证]
史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
国共产党工作的着重点。……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实行认真的改革;
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
返回导航
(3)改革深化: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 改革。
返回导航
2.对外开放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深__圳__、珠海、汕头、厦门设 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全方位对外开放: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 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 格局。
返回导航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实践突破 ①农村:_家__庭__联__产__承__包__责__任__制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农 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②城市:按照逐步扩大_国__有__企__业__经__营__自__主__权___、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返回导航
(3)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①时间:_1_9_9_7__年7月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1_9_9_9__年12月20日,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②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__统__一__大__业__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02
合作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进程
情境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史料实证]
史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
国共产党工作的着重点。……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实行认真的改革;
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
返回导航
(3)改革深化: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 改革。
返回导航
2.对外开放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深__圳__、珠海、汕头、厦门设 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全方位对外开放: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 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 格局。
返回导航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实践突破 ①农村:_家__庭__联__产__承__包__责__任__制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农 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②城市:按照逐步扩大_国__有__企__业__经__营__自__主__权___、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返回导航
(3)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①时间:_1_9_9_7__年7月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1_9_9_9__年12月20日,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②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__统__一__大__业__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6cba5c0b4c2e3f572763d8.png)
7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五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 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8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 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2)三个没有变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原因: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排在世界70多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 属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34
案例分析:从中美贸易战看中国核心技术的落后
28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再满足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习近平“7.26重要讲话” 八个更:人民需求的新期盼
软需要
硬需要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更好的教育
共同富裕
更稳定的工作
人的全面发展
更满意的收入
社会全面进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9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以人民为中心
获得感
10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பைடு நூலகம்
美丽中国
11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 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12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五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 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8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 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2)三个没有变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原因: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排在世界70多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 属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34
案例分析:从中美贸易战看中国核心技术的落后
28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再满足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习近平“7.26重要讲话” 八个更:人民需求的新期盼
软需要
硬需要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更好的教育
共同富裕
更稳定的工作
人的全面发展
更满意的收入
社会全面进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9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以人民为中心
获得感
10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பைடு நூலகம்
美丽中国
11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 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12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同步课件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课件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8e5ef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7.png)
(二)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1、背景:2019年6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 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 2、对策 (1)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 暴制乱,恢复秩序
(2)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 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 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 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标志着我国扶贫方式的重大 转变。
2、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实现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两大战略思想和理念的提出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年11月,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已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共嬴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学习要求: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综 合国力方面的伟大成就;了解新时代我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所采取 的对策;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和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
1、背景:2019年6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 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 2、对策 (1)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 暴制乱,恢复秩序
(2)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 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 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 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标志着我国扶贫方式的重大 转变。
2、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实现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两大战略思想和理念的提出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年11月,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已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共嬴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学习要求: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综 合国力方面的伟大成就;了解新时代我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所采取 的对策;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和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a3b16d4b73f242326c5f26.png)
变质. ▪ 长期执政的党如何防止腐败的滋长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既得利益集团.
18
▪ 江泽民同志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 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 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 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的问题。”
▪ 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
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 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 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 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 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 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 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 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精神文明、领导和依靠 力量、“一国两制”等一系列基本观点,回答的是如 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9
▪ 失误:
▪ 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很短暂,因而不去划分阶段,急于 向共产主义过渡。
▪ 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 “泛政治化”、轻易以群众方式发动全国运动。
10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
▪ 工业:1958年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4%, 其中工业增长了66.1%。精密仪器、钢铁生产、石油供给自 给率大大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大得多, 这就是全面跃进了一大步。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 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和制度基础。”—————《十七大报告》
成既得利益集团.
18
▪ 江泽民同志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 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 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 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的问题。”
▪ 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
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 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 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 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 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 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 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 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精神文明、领导和依靠 力量、“一国两制”等一系列基本观点,回答的是如 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9
▪ 失误:
▪ 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很短暂,因而不去划分阶段,急于 向共产主义过渡。
▪ 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 “泛政治化”、轻易以群众方式发动全国运动。
10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
▪ 工业:1958年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4%, 其中工业增长了66.1%。精密仪器、钢铁生产、石油供给自 给率大大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大得多, 这就是全面跃进了一大步。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 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和制度基础。”—————《十七大报告》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47a3092e3f5727a5e962b2.png)
10%。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
技实现重大突破。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25
世界银行专家组曾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 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 才能取得的成就。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 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一成就是我们这 个时代最令人注目的发展。”
由于中国在 80 年代、90 年代大规模减少贫 困人口,因此世界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在 90年 代逐渐下降。90 年代中国对世界的减贫贡献 大体是190%。
29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 大国。1980 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低于美国、前 苏联、日本,居世界第四位,略比印度高一 点。1990年中国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 日本之后,高于俄罗斯、印度。2000年中国 提高到第二位,排在美国之后。(胡鞍钢 2004)
30
31
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全面崛起的非西方国家 中国是唯一实现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到世界强
1415共产主义16特色与马恩设相比与苏联比与1978年之前的中国比实现效果17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中国怎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9指导东方落后大国的社会主义20三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3发展的需要现在和未来21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2
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就意味着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 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种社 会制度,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 一。
技实现重大突破。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25
世界银行专家组曾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 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 才能取得的成就。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 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一成就是我们这 个时代最令人注目的发展。”
由于中国在 80 年代、90 年代大规模减少贫 困人口,因此世界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在 90年 代逐渐下降。90 年代中国对世界的减贫贡献 大体是190%。
29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 大国。1980 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低于美国、前 苏联、日本,居世界第四位,略比印度高一 点。1990年中国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 日本之后,高于俄罗斯、印度。2000年中国 提高到第二位,排在美国之后。(胡鞍钢 2004)
30
31
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全面崛起的非西方国家 中国是唯一实现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到世界强
1415共产主义16特色与马恩设相比与苏联比与1978年之前的中国比实现效果17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中国怎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9指导东方落后大国的社会主义20三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3发展的需要现在和未来21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2
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就意味着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 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种社 会制度,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 一。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ppt(28张PPT)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ppt(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2afe5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1.png)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约七十年的红旗悄 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在此之前两年多时 间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历 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 片红色已成为旧迹。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力
社 量的壮大 会 主 义 的 苏联的发 发 展与改革 展 与 挫 东欧剧变与 折 苏联解体
பைடு நூலகம்
1949年,经互会成立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没有取得成效 →直接导致解体
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牛刀小试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 话辞职。
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 了旗杆。
苏联(社)
俄罗斯(资)
实质: 社会制 度改变
影
响: 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
两极 格局(1955-1991) 的 终结
苏联(1922-1991)
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苏联解体的含义是什么?请分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启示: 认识: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 ④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建设必须要 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 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2.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力
社 量的壮大 会 主 义 的 苏联的发 发 展与改革 展 与 挫 东欧剧变与 折 苏联解体
பைடு நூலகம்
1949年,经互会成立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没有取得成效 →直接导致解体
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牛刀小试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 话辞职。
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 了旗杆。
苏联(社)
俄罗斯(资)
实质: 社会制 度改变
影
响: 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
两极 格局(1955-1991) 的 终结
苏联(1922-1991)
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苏联解体的含义是什么?请分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启示: 认识: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 ④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建设必须要 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 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 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2.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
课件4: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4: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7885b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2.png)
5.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背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2)时间: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内容: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定 (4)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1984
1987
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 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 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7
1999
中国政府同葡萄 牙政府签署了中 葡联合声明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 使主权,中华人民 共和国澳门特别行 政区正式成立
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 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 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 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邓小平发表 南方谈话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 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3.改革开放的推进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到 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 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 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 经济体。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改革开放进程
1.改革开放的起步 (1)经济体制改革 ①定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 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悼词
(2)成果: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 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 等也恢复了名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精品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2506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3.png)
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 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
典型例题
2.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 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 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 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 “八二宪法”( )
A.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改革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 (2)城市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进行综合试点。 (3)理论突破: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重大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4)深化经济改革: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提 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大力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从沿海到沿江, 从沿边到内陆, 多层次、多渠道 、多种形式的全 方位对外开放的 新格局
二、改革开放进程
3.目标与成果 (1)目标: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 步推进。 (2)成果:到2010年,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典型例题
7.为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典型例题
2.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 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 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 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 “八二宪法”( )
A.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改革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 (2)城市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进行综合试点。 (3)理论突破: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重大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4)深化经济改革: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提 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大力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从沿海到沿江, 从沿边到内陆, 多层次、多渠道 、多种形式的全 方位对外开放的 新格局
二、改革开放进程
3.目标与成果 (1)目标: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 步推进。 (2)成果:到2010年,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典型例题
7.为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9b04d56529647d272852f5.png)
(三)、我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 国
1、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 1)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
民经济体系
2)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 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 快发展,
4)教育医疗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5)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6)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2、影响: 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 答案可以遵循,
2,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 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 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
我国一五计划
时间:1953年到1957年 特点:1.集中力量优先 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 重工业。2.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 顾。3.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同时,兼顾其他。4.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 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5.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成就: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 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 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 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 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4、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 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 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 大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