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专项练习
唯物论专题训练答案.doc
唯物论专题训练答案1、【答案】c【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界物质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受到自然的惩罚,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观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2、【答案】C【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A、D两项观点错误;物质具有可知性,B项错误;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所以选C项。
3、【答案】A【解析】选A④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不符合题意。
4、【答案】C【解析】选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为C。
5、【答案】D【解析】选D材料从人类的自然演化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产生的客观性;B错误,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都具有客观性。
A、C与材料无关。
6、【答案】B【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变化的观点。
“公”意为无私无我,体现的是价值观念;“能” 意为实干苦干,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日新月异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
“繁星纵变” 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答案为B。
7、【答案】D【解析】选D洛阳城的兴衰承载着千古兴亡,即洛阳城是千古兴亡这一运动的载体,答案为D。
8、【答案】B【解析】选B两者都承认运动,但把运动的主体看成是绝对精神和概念,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9、【答案】C【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世界,①③符合题意;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
10、【答案】D【解析】选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唯物论练习
唯物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主观能动性D.普遍性2.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襄阳三桥、五桥开通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十八届三中会通过关于改革的若干决定⑤思维规律⑥辩证唯物主义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③⑤⑥D. ②③⑤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
下列要素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①地理环境②人口因素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④人类思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4.下面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启示我们( )A.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5.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6.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下列诗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D.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7.下面这幅漫画主要说明了(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C.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深层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联系8.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9.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完整版唯物论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复习唯物论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2021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特别重视情报工作,实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依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找寻敌方单薄环节,灵巧调换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挣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神秘在于①重视检查研究,依照不停变化的状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谛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擅长在瞬间万变的战场局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 ②④D. ③④〔2021上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丛林变为了延绵不停的“秃顶山〞。
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葱翠的浩大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谋事在人的气派掌握事物展开规律,预示生态变化的趋向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遇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尊敬客观规律根基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2021课标Ⅱ23〕?韩非子·说林上?记录:一年春季,管仲跟从齐桓公去打仗,冬季返回时迷失了路。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边跟着,果真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
以下看法正确的选项是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重点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表达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究竟都源于实践A.①③B. ①④C.②③D. ②④〔2021课标Ⅲ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域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跟着人员交往、文化沟通的增加,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应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应伦敦的阴冷天气和城市风采;“开函喜动色,清楚是君容〞反应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愉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能够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实质上是人的反应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应者就不行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本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1 江苏26〕俗语说:“人闲百病生。
唯物论习题
哲学生活唯物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 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5.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
这说明正确的决策()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7.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唯物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唯物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客观存在性C. 客观规律性D. 客观必然性答案:A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被感知和认识。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它决定了物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 意识的本质是()A. 物质的反映B. 物质的创造C. 物质的属性D. 物质的转化答案:A解析: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基础。
3.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意识B. 物质C. 精神D. 理念答案:B解析: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被感知和认识。
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答案:A解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二、多项选择题1. 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包括()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C.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D.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答案:ABC解析: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 物质的特性包括()A. 客观实在性B. 客观存在性C. 客观规律性D. 客观必然性答案:ABC解析:物质的特性包括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性和客观规律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被感知和认识。
物质具有客观规律性,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秩序。
三、判断题1. 唯物论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答案:正确解析:唯物论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练习题
例题1
南方某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了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生物 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策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 经达到4500多美元,成为我国第一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
该市的做法体现了辨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这一道理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解题思路:看——题目要求1、辨证唯物论,2、什么道理(原理和方法论)3、材料 中如何体现 想——唯物论的知识体系(有什么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连——把材料中心与唯物论连接,找准切入点——根据。。。制订。。。 从而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反映出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 (1)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办事情要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市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 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该市正确 的经济发展策略,推动了该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体现了意识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 (2)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 自觉选择性。省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制 定周密的计划体现了这一点。 ②意识对改 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的生 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周密的计划 ,武警官兵和民众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取得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即体现了这一点 。
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极端 天气频现、印尼火山喷发引发大面积地震、海啸…… 材料2:2010年初冬时节,黑龙江发生大范围暴雪天气,交通受阻,人 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受到极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省领导亲 临第一线指挥,制定周密的计划,广大武警官兵和民众充分发扬吃苦耐 劳的战天斗地精神,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我们应怎样看待自然灾害,做好预警 自救工作?(6分) (2)说明材料2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6分)
唯物论专项练习
《哲学常识》唯物论练习题一、客观题部分(共50分)1.(07山东卷)“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08江苏卷)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3.(08海南卷)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4.(08全国卷I)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表明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06江苏卷)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6.(06政治广东卷)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
从哲学上看A.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B.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D.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7.(08四川卷)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
唯物论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复习唯物论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6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2.(2016上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
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3.(2016课标Ⅱ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6课标Ⅲ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6江苏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
哲学常识唯物论练习题
哲学专题一辩证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事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综合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具有()A.依赖于人的思想的主观性B.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C.依赖于人的思想的客观实在性D.不能为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3、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4、下列说法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上帝创世说B.万物是理念的影子C.理在事先D.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外之理5、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
这种观点是说()A.自然界是天地创造的B.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C.天地是万物之源D.世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6、下列说法能体现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是()A.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神话故事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形D.抽象的反映脱离客观世界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花儿也在点头,我们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在哭。
“移情”的观点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形成的主观印象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有正误之分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到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GDP 增长8%。
这表明()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根本特性B.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C.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就能无所不能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决定作用9、三国时,曹操率军讨伐张绣。
夏日炎炎,人马干渴,为了调动士兵的斗志,曹操挥鞭一指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酸又甜,快走啊,翻过山岭就可以吃梅子了”。
高二政治唯物论练习及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唯物论练习及参考答案唯物论这一内容出现在高二思想政治必修四的课本当中,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唯物论练习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唯物论练习一、选择题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在地下沉睡了数亿年之后,中国西部的天然气首次“远离家乡”向东穿行,并将“长途跋涉”600公里,奔向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回答1~2题1、专家们形象地指出,中国天然气的源头在西部,而市场在东部。
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正是西气东输工程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
从哲学上看,这一重大能源调配决定产生,说明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C.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D.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天然气的功效,实现能源供求新的平衡2、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建设者很重视保护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要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C.承认世界的本质D.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
据此回答3~4题3、中共中央强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是因为A.正确的思想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4、以下能体现求真务实哲理的有①物质决定意识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发改造世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
回答5-6题5、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这是要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D.写出好文章6、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在一起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之本。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
高二哲学生活唯物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0年美国热播大片《盗梦空间》中的主人公认为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只要依靠思维的力量就可以建造城市,就可以穿越时空。
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是错误的,它认为存在决定于思维C.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是错误的,它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观点符合唯物主义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4.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具有不可知性D.物质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些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一切顺从自然7.“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无规律可循8. “相信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这个观点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该脱离知觉主体9.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薄弱,科教事业较落后。
政治必修四唯物论练习题
政治必修四唯物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C. 物质与意识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 物质与意识相互转化,相互依存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A. 物质B. 意识C. 运动D. 存在3.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 天地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B. 存在即被感知C.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 万物皆备于我4. 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B.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C. 物质是可分的D. 物质与意识相互转化二、多项选择题5. 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是: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 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包括: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7. 下列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是:A.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D.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三、判断题8.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9.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1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四、简答题11. 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3.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论述题14.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5.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说明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选择题专项训练
《唯物论》专题训练一、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
据此回答1-3题1、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D )A人对自然物属性的认识程度B人的本身能力的大小C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B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改造自然物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3、下列选项中,包含有世界的本质问题合理思想的有( C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2)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3)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4)生命是“造物主”的力量的表现A(1)B(1)(2)C(1)(2)(3)D(1)(2)(3)(4)4、基督教宣称,上帝耶和华居住在天国;佛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有一个佛居住在西方极乐世界;道教也认为,玉皇大帝领导的众神居住在天宫。
现代电子天文望远镜已经能使我们观察到36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也没有发现天国在哪里。
相反,现代天文学证明:每一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起源、变化与灭亡的过程,那些遥远的星球和地球都具有同样的化学元素和同样的运动规律。
这表明( B )A上帝及其天国离我们太遥远B天和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C宇宙天体都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星球D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很少5、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A)(1)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3)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1)(2)(3)B(1)(2)(4)C(2)(3)(4)D(1)(3)(4)6、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D )A所有物质现象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200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威胁,专家提醒,“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练含解析
②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创建性是成功改造世界的条件
③科技的不断发展助推人类思维与智能思维的有机融合
④科学探究要求不断变更事物属性以满意人类自身须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学问。“北京8分钟”以相约北京为主题,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表演,并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约,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创建性,这是成功改造世界的条件,②正确;“北京8分钟”,短短8分钟,浓缩了中国机器人行业近20年的努力,凝合了科研团队的艰苦付出。这表明科研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正确;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没有思维,③说法错误;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实践活动变更不了事物的属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A.运动是无条件的、肯定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 用。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加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动手的方式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实力而获得的,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7、(2024年高考天津卷)霍金以其“ 黑洞理论”著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缘由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试验所证明。这说明( )
A.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相识的目的
C.相识的真理性必需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相识的
(完整word)高考真题唯物论专练
(完整word)高考真题唯物论专练唯物论高考真题限时训练一1.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5.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寒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善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
唯物论部分检测题
唯物论部分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C.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
据此回答2~3题2.宇宙空间的构成表明A.宇宙间不一定存在超自然的造物主B.氢是宇宙中最重要的物质C.神创论是荒谬的D.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3.上述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B.劳动在古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4~5题4.有关“本本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本本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②本本主义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③本本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本本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5.本本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原理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不断地加深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A.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C.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D.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和7.人们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承认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利用自然改造自然C.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谁对谁错的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9.“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唯物论测试题
高二哲学第一单元及唯物论部分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1.古今中外,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领域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哲学领域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有人说:“金融海啸充分证明: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要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会导致不可知论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朱熹认为:理生万物,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体现了()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
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这一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B.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规律由人们的悟性规定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其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7.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D.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8.“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物论专题测试卷
唯物论专题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总计20分)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物质范畴?()A.毛泽东思想B.北极极光C.《哈姆雷特》D.剩余价值学说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物质范畴?()A.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B.歌曲《孤勇者》C.人们尚未探索过的沙漠D.师生关系3.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分子、原子等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的哲学派别是?()A.机械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4.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5.认为“世界是上帝意志的产物”属于哪种哲学派别?()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6.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B.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8.“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9.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小题,总计80分)1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物质范畴?()A.周杰伦B.青年时期的马克思C.邓小平理论D.电影《长津湖》E.黑洞F.《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G.血缘关系H.恋爱关系I.生产关系J.观世音菩萨K.商店中正在出售的苹果手机L.歌曲《难忘今宵》M.长江N.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E.物是感觉的复合13.《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的答题模板1.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答题模板(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分析材料典例: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灯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6分)2.运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分析······(1)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结合材料(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
+结合材料(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典例: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1)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2)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3)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3.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问题答题模板(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映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分析材料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分析材料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分析材料典例: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10 分)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或者: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原理②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的信心;④激发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模板——(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分析材料(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结合材料(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分析材料(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分析材料典例: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我国国情,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
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全会立足于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新部署。
(4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4分)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4分)(若考生从“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角度答题,也可酌情给分。
但本问最高得分不超过12分。
)5.材料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类试题的答题模板(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结合材料(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结合材料(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典例: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对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人们曾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于是开始总结经验,逐步转变防灾抗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防灾抗灾工作思路。
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自然灾害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
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请简要说明人们在防灾抗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2分)唯物论主观题强化练习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
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制,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
(6分)(2)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6分)2..我国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分)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
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等12集短片,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节目一播出,反响巨大,好评如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成功之处加以分析。
(10分)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
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
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
(12分)5.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40年前,深圳曾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并渐成高速发展代名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也开始走向全国。
改革创新既是深圳特区的永恒主题,也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地处粤南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使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难: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000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
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说明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 2分)6.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
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