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老师公开课教案--《长亭送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建国老师公开课教案--《长亭送别》
教学园地
10-10 1944
:
阅读课“问题教学策略”课例
学生面对新文本,一定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才会诱发追问,当一个个的阅读疑惑,一个个的阅读障碍被排除后,学生才真正意义上贴近或理解了文本,因而获取了文本的精神内核、文本的思想价值。就阅读课教学而言,问题有两个来源途径,一是老师备课过程中的预设,课堂上教师把预设好的问题向学生发问,问题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似乎也就完成了;另一个是学生自己发问,学生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与其他同学讨论、与老师展开对话,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两个不同的“问题”途径,体现了两个不同的教学取向。老师把预设好的问题向学生发问,我认为是“老师牵,学生走”的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是缺失的。况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学生的疑惑,是不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里恐怕还不好定论。但如果问题一旦是学生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一定是学生最想解决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是“先放手,后引导”的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同的学生阅读背景不同,阅读层次也不一样,这样,放开手脚来提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肯定会五花八门,有的可能深,有的可能浅;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是普遍性的关注。这里,需要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个取舍、归并、整合的过程,应该把最有思考价值的、最有效度的问题遴选出来。
学生提不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怎么办?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着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收集学生问题的同时,自己也要提出一些能触及文本深处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打通理解文本的渠道。
学习《长亭送别》,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独立走进文本,提出自己的阅读疑惑和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前,我共收集到了101个问题,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取舍、归并和整合。这节课我将把整合后的问题,返还给学生,同学们以相互讨论、师生共同参与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题目长亭送别
授课时间 2007年4月12日下午授课人:安工大附中徐建国
教学目标
梳理学生的阅读思路,打通走进文本的渠道,以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阅读疑惑。
通过对唱词的分析,捕捉人物情感;体会崔莺莺鄙薄功名、追求自由的爱情观。
教学设想
《长亭送别》是元杂剧《西厢记》中最著名的一折戏,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
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阅读疑难,老师筛选同学们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
欣赏优美的唱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心理、分析崔莺莺“爱情不应附丽于名利”的爱情观,是本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播放古曲《凤求凰》,以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这一爱情佳话为例,引入课题。
(导入部分,我计划用上2到3分钟的时间,把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经过说清楚,他们可谓是追求爱情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爱情典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这个事例导入新课,不仅仅是激趣,更重要的是留下悬念。)
二、屏幕显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全班共51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提出了问题,共收集到101个问题,现将问题(部分)罗列如下:
语言
1、感觉这篇文章,儿化韵比较多,这是为什么?(李楠)
2、文中有不少地方间接应用了古诗词,为什么不直接使用?(金蔚霖)
3、文中化用了不少古代有名的诗句,不用原句,而是化用,为哪般?(孙佩)
3、【叨叨令】中使用了排比句和叠词,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胡传雯娟)
4、文章中采用了不少佳句熟语,起到怎样的作用?(吴天成)
内容
1、【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四曲中都有写景的内容,为什么要写景?(赵静)
2、【端正好】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有没有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起到某种暗示作用?(吴天成)
3、通过唱词与对白,故事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邵英杰)
人物
1、崔莺莺送别张生,情绪有波澜,有起伏,这个起伏的过程是怎样的?(柏芸)
2、一般说来,古代女子送自己的心上人去远方,总会精心打扮自己,而崔莺莺就是一个例外呢?(袁杰)
3、离别前,崔莺莺正告张生:“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多少让人感觉到崔莺莺对张生有些不信任,这里面有没有信任危机?(申莹
和夏婷)
4、崔母逼迫张生赴京赶考,按理说崔莺莺出自相国家庭,家里不缺钱花,崔母为什么要逼张生进科出仕呢?(夏婷)
5、崔莺莺对爱情是怎么看的?
其它
1、“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此句中的“土”和“泥”是什么意思?(陈思远)
2、每段唱词前方框中的内容代表什么?(王佩)
3、“红把酒科”这些句中的“科”是什么意思?(李雯)
三、老师取舍、归并、整合同学们的问题
(一)老师先来回答几个常识性的问题
1、这折戏每曲开始前的方框文字,例,【端正好】、【脱布衫】等指的是什么?
明确:它们是宫调的名称,古代分声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声为主的调式称为调。以七声配合十二律,共得八十四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表演艺术,因为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各种故事,故称“诸宫调”。诸宫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金及南宋,至元代渐趋衰亡。现存的诸宫调有《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本和《西厢记诸宫调》全本。
2、唱词中,用了不少儿化韵,这是为什么?
明确: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是大都(今北京)人。儿化韵是北京方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北京人,他的创作语言肯定会受到家乡方言的影响,就像楚国的屈原,他的辞赋带有浓重的“楚地方言”;现代著名剧作家老舍的语言带有浓重的京味。当然,文中的儿化,也有为了押韵的需要。
3、“做到见夫人科”“旦长吁科”“红把酒科”这些句中的“科”是什么意思?
明确:“科”又称“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等舞台提示。
(二)老师屏幕呈现经取舍、归并、整合过的问题,供全班同学思考
1、【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四曲中都有写景的内容,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写的是什么景,抒的是什么情?
2、崔莺莺的母亲要求张生科举入仕,张生因赴京赶考而不得不暂时告别崔莺莺。张生的无奈,崔莺莺的忧伤,崔母全然不顾,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观念?文中哪里有体现?
4、崔莺莺有忧愁,她忧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表达得没这么完善,但作为老师完全可以在保留基本题干的前提下,作一些调整或补充。问题经过这样的整合,再返还给学生思考、讨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五、老师明示自己的阅读追问(自己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