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及要求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6b187f15f0e7cd185253682.png)
压铸模具制造过程执行标准及要求1文档:此标准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模具制造商,对压铸模具制造,结构,及标准.1.1在模具制造完成后,技术部门应提供模具试样书,模具组装图,模具零件图五份及软盘一份(模具备份).2.模具制造:2.1全部模腔,使用600号油石抛光,全部模腔表面粗糙度0.2以上.2.2:全部模腔应倒角或倒角以保证无尖角或刃边(零件特殊要求除外).2.3点火花加工痕迹不须全部抛掉.2.4:全部模芯使用最小600号油石沿轴向抛光并经表面氮化处理硬度HRC44-46,氮化处理深度0.1㎜以上.2.5全部模芯位置度按图纸要求,模芯和模芯空间隙0~0.02㎜。
2.7:出特殊要求外,所有的型腔镶块都应至少有100㎜的封料长度或以设计图纸为准.2.8:侧抽芯与模腔配合精密,防止毛刺及飞边产生.2.9:模具分型面应配合紧密,合模机上红粉配合,结合部分应大于60%以上动模和定模的平行度应不大于0.05/200㎜.2.10:动模和定模大镶块应高于模框架0.05~0.1根据模具检查标准确定.2.11:各模板的边缘应倒角3×45°安装表面光洁平整不应有的螺钉,销钉,毛刺,和磕碰伤等痕迹.螺钉凹下部分应封堵.2.12:模具厚度符合压铸机设计要求,定模应大于80㎜以上,动模100㎜以上. 2.13:所有滑动及动做部分要求,在正常压铸模温下正常工作,应灵活平稳,配合间隙良好.2.14:除特殊需要外,模具上不许有焊接.2.15:模具主装验收合格后分型面及动做部分应涂抹防锈油.浇口套应用干净棉丝封堵.3.模具绘图:3.1:模具图纸设计后应需要客户确定后生产.3.2三维及二维模具设计图纸需经研讨,确认,批准后进行投入生产.主要内容如下:模具结构设计确认:浇排系统,顶出机构,冷却水位置,滑块等.设计图纸及尺寸确认:压铸机和模具相关性确认.模具制造计划安排确认.提出修改工作计划,修正书等.模具各接口规格.客户标准及要求确认.客户向我提供的企业标识的制作及位置和尺寸确认.4.模具材料:4.1:对客户要供应商提供材料化学分析报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相关检查报告及相关文件。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0c45cbd7f1922791788e841.png)
外发模具技术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模具使用厂家对模具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模具质量,规范生产节约质量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质量部负责外发模具的质量检验,制造部协助质量部做好外发模具的质量控制。
一、模具外观要求模具表面无油污、灰尘、无裂纹,无夹砂,模具外部标识牌齐全,并装在明显处。
模具的固、移模气室壁应有加力筋。
模具压边尺寸(宽不低于20mm,厚不低于22mm) 二、模具尺寸要求整体模具外形尺寸:K1214尺寸1490*1300mm,后窗尺寸1400*1200mm;K1418尺寸1890*1500mm,后窗尺寸1780*1380mm。
后封板使用材质:铝合金型材(国标6061)。
凸模厚度不低于12mm,凹模厚度不低于16mm。
紧固后封板的螺丝,螺丝位置最大中心距为120-130mm。
三、模具吊环、外接口要求模具使用吊环规格为M20,K1214整体模具要求4个,K1418整体模具要求4个。
每个吊环必须用M20螺母锁紧,然后将吊环和螺母用焊机焊死。
蒸汽、水冷、排水口的数量及规格(固、移模分半)。
1寸和1.5寸管古要求全丝或者两头带丝。
水冷管数量固模和移模为各2个,尺寸为1寸;蒸汽管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进气口必须装制不锈钢防护网进行防护。
排水口数量为:K1214固模和移模1.5寸各4个;K1418固模和移模1.5寸各6个。
四、模具顶针筒、料枪口要求K1214/K1418料枪为50*30“德式”料枪,料枪限位厚度20mm。
法兰螺栓M8X60,布置为三角型,配备螺母(国标M8)。
标准顶针盘为ф40X5或ф30X5,顶针杆径为ф12。
黄铜棒采用ф22*ф12规格,预留可调长度合理(不低于15mm),筒套完好无缺。
顶杆和料枪之间无干涉,螺栓孔与料枪法兰孔完全吻合,安装畅顺。
螺栓从背板内部往外安装,模具压板与模具接管无干涉。
五、模具密封要求固移模合模处采用Φ8圆形空芯硅胶条,斜面对接,高出平板1-1.5mm(安装时硅胶条自然伸展,不能有拉伸安装),模具四边各处转角为圆角过渡,整条密封槽的起点与结束点不允许定在模具外部,密封槽深6.5mm,槽口部宽7.5mm,槽底宽8mm;六、模具其他要求1、后档板:K1214模具后挡板数量不少于三处,K1418不少于4处,避让宽度不小于80mm。
模具技术标准最新版本
![模具技术标准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f5fd13524de518974b7d24.png)
壳体与风
±
门
拨杆与风
±
门
拨杆与拨
±
盘
三: 模具的总体要求
参考模具协会的标准,本公司依照以下要求。
大量生产模〔250,000— 1,000,000模或以上〕,具体要求如下:
1.要有详细模具构造图。
2.准确的散件图。
3. 用Mold-flow软件模拟模具注塑过程、注射分析、压力分布及温度分布,以确定最好的入水位置、流道尺寸、疏气位置等。
4.模胚的A、B板及通腔背板均用28Hrc硬度的钢材;〔内采用镶嵌模腔〕。
5.上、下模及镶件使用硬度为48Hrc或以上的钢料,所有移动的零件应使用硬钢,而且必须有限位及定位锁。
6.模具尽可能自动断水口。
如可能,尽量使用潜水、细水口、香蕉型水口、并要考虑热流道的可行性。
7.模具设计应具备最大限度的冷却,上、下模肉高温度点应该个别地冷却。
8.顶出方法应尽可能使流道与产品自动掉下,防止运用屡次顶出方法。
9.模具应能够全自动生产,大的零件应能够轻松取出。
10.顶针板必须有导向柱,顶出限位,以及模具支撑柱。
11.安装浇口定位环应与塑机尺寸匹配
12.非天侧处有油缸装置,必须有油缸立柱。
13.模具装配后的闭合高度以及安装局部的配合尺寸,顶出形式、开模距离等均符合客户使用的。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3130a7bc281e53a5802ffac.png)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得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得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得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
2mm得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 RC58~62、料厚大于等于1。
4mm得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得凹模采用镶块式、●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得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得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得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得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
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得乙方提供得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模具加工精度国标标准
![模具加工精度国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ad63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8.png)
模具加工精度国标标准模具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工具,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规范模具加工行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国标标准,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对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一、标准概述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是为了确保模具的制造和验收符合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制定的。
这些标准涉及到模具的设计、制造、检测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为模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主要标准内容1. 设计阶段在模具设计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工艺要求,合理选择模具结构,确保模具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和维修便利性。
2. 制造阶段在模具制造阶段,国标标准对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加工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加工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工艺流程需要合理安排,以保证模具各部分能够达到要求的精度。
此外,对于模具的关键部位,如型腔、浇口、冷却通道等,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其精度和质量。
3. 检测阶段在模具检测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检测工具和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可以分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种,检测工具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进行选择。
检测标准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要求,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 维修阶段在模具维修阶段,国标标准规定了维修流程、维修标准和维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维修人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以便对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总之,模具加工精度的国标标准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具的制造和验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f3b8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4.png)
模具设计标准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模具设计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模具设计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通用技术条件》(GB/T 1173-1995)、《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条件》(GB/T 14466-1993)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尺寸公差、表面质量、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保证模具质量和制造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次,模具设计标准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
比如,在设计塑料模具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成型工艺、材料收缩率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
在设计金属模具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强度、热处理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承受产品的成型压力和使用寿命要求。
另外,模具设计标准还需要注重模具的易制造性和维修性。
模具的设计应尽量简化结构,减少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模具的易损件应设计成易更换的结构,以便于维修和更换,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模具设计标准还应考虑到模具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采用标准零部件和标准结构,以便于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最后,模具设计标准还需要注重模具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模具时,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模具制造和使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模具的使用安全。
总之,模具设计标准是保证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其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模具设计标准,才能够设计出质量可靠、工艺合理、使用安全的模具,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注塑模具技术指标
![注塑模具技术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739c5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d.png)
注塑模具技术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塑模具技术指标:1. 模具钢材:模具的钢材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高质量的模具钢材应当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韧性。
常见的模具钢材包括H13、718、P20等。
2. 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应当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
同时,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塑料熔体的流动性,保证注塑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模具精度:模具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
高精度的模具能够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4. 浇口设计:浇口是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进入模具的关键通道。
合理的浇口设计能够减少注塑压力和塑料熔体的浪费,提高产品的质量。
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应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控制模具温度的重要设备。
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减少注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清洁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6. 顶出系统:顶出系统是帮助产品从模具中脱出的关键设备。
顶出系统的设计应当合理,能够保证产品顺利脱出,同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
7.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是帮助排除模具内的空气和塑料熔体中的气泡。
合理的排气系统设计能够减少产品中的气孔和气泡,提高产品的质量。
8. 维修保养:模具的维修和保养是保证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润滑、检查和维修,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注塑模具技术指标涵盖了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投入。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491685a0116c175f0e489e.png)
压铸模具技术标准一、衬模1、型芯全部在位并适当固定,型芯与型芯孔间隙在0.02~0.04mm。
2、所有型芯使用最小600号油石轴向抛光并经表面氮化钛处理,粗糙度为0.2。
3、电火花痕迹必须全部抛掉。
4、型腔全部使用最小600号油石抛光,粗糙度为0.2。
5、型腔应倒角或倒圆以保证无尖角或刃形处零件(特殊要求除外)。
6、贵司标识按图纸要求制作。
7、衬模应作真空淬火处理,硬度HRC46±1;并对所有经过热处理的部件逐一进行检查,并出据热处理检验证明。
8、在粗加工及电火花加工后应进行消应力回火,并且在真空淬火后进行至少3次的消应力回火。
9、非回转体型芯必须有定位;10、除特殊规定外,所有的型腔镶件都应至少有30~50mm的封料长度。
11、衬模厚度(不包括型腔)为100,保证在整个模具寿命内无对压铸有影响的变形。
12、动静衬模分型面应闭合紧密,并有足够的封料长度大于80,以防止钻铝及飞边产生。
13、动、静衬模应高出模框表面0.05mm。
二、冷却系统1、模具的冷却系统按客户提供的初始方案设计。
2、ø12以上型芯都应有点水冷却系统。
3、点冷却结构按渝江提供的图纸制作,各部分水管必须在位,水管螺纹为NPT1/4=18。
4、水管可自由拆卸。
5、所有水管及水管孔都应根据要求标识“IN”或“OUT”。
6、所有水管及水管孔之间单面间隙应至少1mm(特殊情况除外)。
7、水管和油管经过压力测试(0.5Mpa以上),管路通畅,无泄漏。
8、浇口套和分流锥应设有冷却系统。
9、管路和接头尽可能的情况下不要影响模具安装和拆卸。
10、使用集中进水和集中出水,并在各分支管路设有阀门,集中进水集束放在操作者侧,集中出水集束放在操作者对侧,与设备接口使用NPT3/4-14管螺纹,并提供4对标准快换接头。
二、浇注和排溢系统1、要求根据压铸机设计使用一体化压室。
2、浇注系统应具有面积逐渐减小的特证。
3、浇道应至少用400#的油石抛光,并具有5。
冲压工程模标准
![冲压工程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f9d3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5.png)
冲压工程模标准
冲压工程模具的标准主要涵盖了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压工程模具标准:
1. ISO 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模具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
2. ISO 14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模具制造企业的环境管理。
3. GB/T 5226.1-2002《冲模零件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冲模编制及内容》:规定了冲模的编制和内容的基本要求。
4. GB/T 5226.2-2002《冲模零件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冲模图样》:规定了冲模图样的表示方法和内容。
5. GB/T 522
6.3-2005《冲模零件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冲模的分类和代号》:规定了冲模的分类和代号的编制原则。
6. ISO 9001:针对模具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以上标准提供了关于冲压模具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指导。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可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适用于冲压工程模具的相关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遵循当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模具制作通用标准
![模具制作通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537e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0.png)
模具制作通用标准一、设计1、提供给Donnelly确认的图纸上,需包含有组立图、材料表、油压回路图等。
2、所有的图纸都需采用第三角法。
3、图纸上的所有尺寸及标准零件都以公制标示。
4、模具开始备料及加工前,需由Donnelly工程部确认图面。
但是图面的确认并不能免除模具制造厂的责任。
5、在模具组立图上,必须清楚表示以下的各个细节:(1)品名(2)成品的材料(3)材料的缩水率(4)模具最大的尺寸,包括突出的零件(5)最大的顶出行程(6)模具的重量(7)使用机台的吨数(8)钢材的材质及硬度(9)进胶点(10)顶针的位置、数量及尺寸(11)成品的分模线(12)水路的位置及进出口编号(13)吊模孔(14)夹模的位置及尺寸(15)模具的强回机构(16)定位环的尺寸(17)顶出孔的数量、位置及尺寸(18)灌嘴的尺寸(19)成品倒勾脱离机构的形式、行程及安全保护装置(20)采用成品档案的版本号(21)模具的定位和导向装置6、成品的材料及缩水率由Donnelly工程部提供及确认。
7、模具的分模线不可以在成品的外观面上,如果是因为成品本身的因素,需经Donnelly工程部的书面确认。
8、顶出机构的设计是不能采用喷脱模剂的方法。
9、进胶点的位置不可以在成品的外观面上,并要保证有良好的充填。
在适当的位置需有排气槽,避免包风。
10、有行位的模具在行位底部和压座上必须加做耐磨块。
11、所有的模具必须做模具铭牌。
在模架每块板的天则的右角必须打上我司的模具编号。
12、模具出货时,模具厂必须提供最新并且包括有组立图、所有零件的2D及3D的电子图档及打印好的模具组立图一份。
其版权为Donnelly所有,不得私自提供给其他的使用者。
二、钢材的材料及热处理1、依下列表格的要求选用模仁的材料2、滑动件,包括滑块、侧护板、耐磨板、斜顶、斜顶导向块等,其表面都必须氮化处理或采用淬火处理;需相互摩擦的同材料零件必须有HRC3-5度硬度差。
3、在模仁和其它零部件的侧面必须有钢材的名称及硬度的记号,如下图:4、如果需要补焊,需得到Donnelly工程部的书面同意。
模具技术标准
![模具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e274b0d4d8d15abf234e15.png)
17.模板(镶块)工艺倒角应均匀,上下模板应平齐,洞口按标准倒角。
18.成型部位转接圆弧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下表规定执行:
基本尺寸(mm)
6
6-18
18-30
30-120
120
极限偏差
凸圆弧
0
-0.012
0
-0.18
0
-0.25
0
-0.40
2.钢材应尽可能选取预硬钢材,及热处理用钢材;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采用不同公司的钢材;(例:P20、718HH、618HH)。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型腔零件需采用不锈钢制作(例S136、S136H、420S、420H等),否则其成型表面应采取防腐处理(例:表面钝化、电镀等)。
4.成型对模具表面易磨损的塑料时,型腔零件硬度应不低于HRC46,否则型腔表面应进行表面硬化(如氮化)处理,其硬度应高于HV600。
19.模板端面适当处要设有吊环孔,(单板20kgC以上)以便吊装模具。
20.动定模板及顶板、支架两端与模具A、B主板相齐。
六:脱模角度
1.成型部位未注角度和锥度公差按表面的规定,锥度公差按锥体母线的长度决定,角度公差按角度短边长度决定;按下表规定执行:
锥度母线角度短边长度
6
6-18
18-50
50-120
----------------有限公司模具技术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注塑模具的设计公差要求、零件的枝术要求、总装技术要求、验收规则和标记、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模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一:注塑模具的收缩率-
1.收缩率系指塑胶制品冷却固化经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间之误差百分比,可依ASTM D955方法测得。在塑胶模具设计时,须先考虑收缩率,以免造成成品尺寸的误差,导致成品不良。以下列举几项常用塑胶原料之收缩率比较。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47fad59bb4cf7ec4afed0ef.png)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
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得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得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得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得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料厚大于等于1、4mm得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得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得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得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得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得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得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得乙方提供得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f20f2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f.png)
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1. 精度要求,模具装配需要保证各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以确保模具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
这包括了零件的尺寸精度、
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 表面处理要求,模具装配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如
研磨、打磨、镜面抛光等,以确保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满
足要求,同时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
3. 装配工艺要求,装配工艺是模具装配的关键,需要根据零部
件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合适的装配工艺,包括装配顺序、装配方法、装配工装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材料要求,模具装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模具零部件
的材料和装配用的胶粘剂、润滑剂等材料,以确保模具的使用性能
和寿命。
5. 检测要求,模具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以
确保模具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包括尺寸测量、装配间隙、运
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要求。
总的来说,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包括精度要求、表面处理要求、装配工艺要求、材料要求和检测要求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这
些要求进行装配,才能保证模具的质量和性能。
模具设计工业标准
![模具设计工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e54a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模具设计工业标准1. 引言模具设计是工业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模具的设计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模具设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工业界普遍采用一系列的模具设计工业标准。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模具设计工业标准,并对其内容和应用进行解析。
2. 国际标准2.1 ISO 9001ISO 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项质量管理标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于模具设计工业而言,ISO 9001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包括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过程控制等。
遵循ISO 9001标准,可以确保模具设计的质量和一致性。
2.2 ISO 14001ISO 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在模具设计工业中,通过遵循ISO 14001标准,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3 ISO 45001ISO 45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标准。
在模具设计工业中,按照ISO 45001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和控制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3. 国家标准3.1 GB/T 1234-2014《模具设计基本要求》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模具设计基本要求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模具结构、尺寸和公差、材料选用、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这一标准,可以确保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2 GB/T 16749-2018《模具设计与制造》该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要求,包括模具结构、加工工艺、材料选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4. 行业标准4.1 JIS B 0111-2019《模具结构》该标准是日本工业标准化国际化协会制定的模具结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模具结构的基本要求,包括模具结构的命名、尺寸和公差、加工精度等。
平伟模具技术标准及接头规范
![平伟模具技术标准及接头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5010ee1a37f111f1855b96.png)
平伟模具技术标准及接头规范一、定位圈1、外径要求600T-650T设备的模具:Φ200mm;800T-1200T设备的模具:Φ250mm;1600T-4000T设备的模具:Φ315mm。
2、高度35mm,要求下沉10mm,外凸25mm。
3、与注塑机射嘴接触的模具定位圈R面﹥R20。
二、热流道系统1、温控箱接头1)、规格要求:采用24针J型接头,接头形状及接线方式如下图:2)、放置要求:安装在模具反操作侧上方;为保证模具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插座不易被撞坏,模具上所有插座必须加做保护装置。
2、顺序阀接头1)、规格要求:电接头采用同温控箱一样的接头,为便于区分,采用24针母接头,安装在温控箱接头同一位置。
接头形状及接线方式如下图:2)、气动接头采用内径φ10的快速接头。
3、电磁阀:安装在模具操作侧中上方。
4、冷却水采用集成块将多组冷却水串联,进、出水接头采用2个内径Φ12的快速接头。
见下图:三、冷却系统1、接头规范1)、380T以下设备的模具水嘴采用内径为φ10或φ12的气动快速接头,见下图:规格要求有:3/8Xφ10;3/8Xφ12;1/4Xφ10;1/4Xφ12。
2)、380T以上(含380T)设备的模具水嘴采用铜快速接头,见下图:集成块进、出水采用中压自锁公接头,规格要求有以下3种:M33X2(A20,NPT1’);φ1“;φ1/1/2“。
2、安装要求:冷却系统需加隔水片时,隔水片要求为铜片;冷却水嘴周边应有足够的避空位,以便安装;用于连接各水路的串连水管必须紧贴于模具,不允许掉在模具外形尺寸之外。
1)、380T以下设备的模具冷却水外观示意图如下:模具操作侧此类接头采用内置式直头水嘴将冷却水串模具反操作侧根据水路复杂程度及流程决定可以分为1进1出、2进2出、3进3出等;与注塑设备连接的接头必须用内置式快速接头;冷却水嘴须标进出水及序号标记。
2)、380T以上(含380T)-2000T设备的模具要求集成快装,即定模一组水、动模一组水,采用分水盘集中供水,进出水采用规格为M33X2(A20,NPT1’)中压自锁公接头。
模具通用技术要求
![模具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029eed24028915f804dc221.png)
常州远方活塞制造有限公司C H A N G Z H O U Y U A N F A N G P I S T O N C O.,L T D文件类型:文件编号:文件版本:模具技术要求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编制校对审核版本号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名日期批准技术要求1、应用范围此技术要求仅适用于模具。
2、模具制作依据铸造工艺图、图纸或三维图形。
如按图纸自制的三维,需经本公司审核认可。
2.1 模具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应符合3D文件要求。
2.1.1模具形位公差应符合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2.1.2 工件形体与装配定位基准的位置极限偏差为±0.2mm。
2.1.3 铸造模具加工表面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陷。
非加工表面不得有缩孔、裂纹和任何穿透性缺陷,不得有影响结构强度的密集气泡存在。
2.1.4 模具锐角除工艺要求外必须倒钝R1~R2,不得存在飞边、毛刺或划痕,影响起模完整性。
2.1.5 模具工作表面表面粗糙度Ra≤1.6。
2.1.6 底板、芯盒投产时要一次性成型做出,不允许补、贴或焊接。
2.2配合2.2.1芯头与芯座间隙配合,间隙除工艺要求外,一般为1~2mm/单边。
2.2.2 芯盒定位销定位准确,拼合起来不能有错位。
2.2.3 芯盒把手和锁紧装置配齐,把手设置要方便操作,锁紧装置要求锁紧效果好,灵活方便。
2.2.4 活块与芯盒主体配合时应无间隙,且利于活块放置与抽取,并留有起模把手。
2.2.4 射芯模按本公司现有设备配作,要求模样开合运行平稳。
3、模具制作材料模具制作材料应保证模具尺寸的稳定和模具使用寿命。
芯盒、外模、托板材料采用铸铝,型板、芯盒刮砂面覆板材料采用球铁。
4、模具强度要求4.1 外模、芯盒主体壁厚不能小于15mm,受力部位厚度应大于25mm。
在保证壁厚、结构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芯盒和外模重量应尽量减轻。
模具应根据强度要求均匀分布加强筋,以防模具变形。
4.2 型板厚度不得小于20mm,箱把部位应加强,起模震箱部位壁厚不小于40mm或用其他方式加固。
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773b0c40029bd64793e2c02.png)
模具技术要求一.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1.拉延、成形类模具●外板件拉延序凸模、凹模及压边圈使用GGG70L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内板件凸模、凹摸及压边圈使用MoCr铸铁,淬火硬度HRC50-55。
特殊情况下须渗氮或TD处理(模具图纸会签时确认)。
●变形剧烈及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350MPa)的制件应采用整体镶Cr12MoV;淬火硬度要达到HRC58—62。
●基体采用HT300。
采用键槽与螺栓链接。
●GGG70L铸件厂:天津虹岗或长城精工或经甲方认可的同等铸造品质铸造厂。
2.冲裁类模具●普通板料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7CrSiMnMoV 或ICD-5),淬火硬度HRC55-60;料厚大于1.2mm的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料厚大于等于1.4mm的镶块采用波浪刃口。
●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
●所有凹模镶块、废料刀均采用背托,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凸模可采用整体结构。
●模具基体采用HT300。
3.翻边、整形类模具●中大型模具凹模镶块原则上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料厚大于1.4mm的凹模采用镶块式。
●零件料厚小于或等于1.2mm,材料可选用MoCr/7CrSiMnMoV;零件料厚大于1.2mm 的采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应取得甲方工艺认可,具体以会签为准)。
●普通板料的制件凸模可采用合金铸铁,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HRC50;高强度板的制件采用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HRC58-62;如采用分体或镶块式基座(底板)可采用HT300的材料。
●对于部分易拉毛部位,必要时需进行TD处理。
4.压料(退料)顶出器可采用铸造结构,但应根据其强度要求,决定用铸铁或球铁或铸钢材料(工艺会签时,甲方根据具体结构决定)。
5.其它部件材质及热处理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模具结构及技术要求1.模具结构1.1模具结构采用单动式,原则上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提供的结构式样(模具需满足自动化线要求)。
模具维修技术标准
![模具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f745b983d049649a665826.png)
6.1 型面、压料面的修理 ①拉延、成型型面出现拉毛现象,要对拉毛区域进行研磨、抛光;并对经常出现拉毛的区域进行冷植焊处理。 ②拉延、成型型面出现啃伤现象,对伤坏部位进行补焊处理,并研磨型面达原技术状态;并进行冷植焊处理。 6.2整形、翻边面的修理 ①整形、翻边面出现拉毛、啃伤现象的,与型面、压料面的修理方法相同。 ②整形、翻边发生断裂、开裂的:小的裂纹可以补焊修理,断裂和大纹裂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6.3 导向面的修理 ①导向间隙超过规定值,导板后面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②局部拉毛和磨损的,平磨加工后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6.4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 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与冲裁类模具的修理相同。
8 其它零部件修理的技术标准
8.1 斜楔装置: ① 导滑面接部分不少于70%。 ② 导滑间隙:冲裁类不能超过0.05毫米;成型类不能超过0.1毫米。 ③ 弹簧、弹簧定位杆工作正常。 ④ 滑动面润滑良好,斜契滑动自如。 8.2气动装置: ① 各开关无损伤或变形;气动管路通畅。 ② 控制阀、气动管路和连接部分无松动漏气。 8.3 顶料机构:运转正常。 8.4 废料滑:道畅通无变形、无堵塞;废料盒齐全。 8.5 标记、标识外观: ① 铭牌内容填写齐全,准确,清晰;钢模字印,须准确、清晰、排列整齐。 ② 各部件按要求涂漆. ③ 模板上下平面磕碰伤处修研平整。
3 现场修理
3.1生产现场:若出现小问题或故障,由工装制造车间修理人员到模具使用现场,根据情况修理,恢复模具正常工作状态。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 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3.2 现场修理模具的验收:现场试冲,制件合格,由冲压操作员工和刃、刃口钝化的修理 ①崩刃、啃坏的部位需进行补焊修理,选择与母体材料相近的焊条补焊,补焊必须牢固可靠;刃口钝化的,对刃口面进行平模或手工修磨。 ②模块断裂、开裂、模块刃口强度不够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4.2冲头、镶嵌凹模损坏的修理 ①冲头出现折断、弯曲、啃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圆凹模刃口不允许补焊。 ②镶嵌凹模出现裂纹、刃口损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4.3压料机构、卸料机构损坏的修理 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更换,对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修理;更换的零件要与原零件的型号和规格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的技术标准参考有哪些?
模具行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一种衍生出来的制造产业,说白了,模具就是一种模型,一种用来为厂家批量生产产品的模子。
厂家需要按照这种现成的模型去快速生产产品。
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椅子,勺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保险杠,车灯,中网,塑料件,内饰件等等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
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模具工业的支持。
只要是需要批量生产的产品就离不开模具,至少在最近50年内多离不开。
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行业人士外,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
冲模标准:模架(GB/T2851-2861);钢板模架(JB/T7181-7188);零件及技术条件(JB/T7642-7652);圆凸模与圆凹模(JB/T5825-5830)
塑料注射模标准:零件(GB4169-4170);中、小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6.1-2);大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5.1-15)
压铸模标准:压铸模零件及技术条件(GB4678-4679)
锻模标准:通用锻制模块尺寸系列及计量方法(JB/T5900);金刚石拉丝模具(JB3944-85)
冲模验收技术条件(GB/T14662-93);冲模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8-92);冲模模架技术条件(JB/T8050-95);冲模模架精度检查(JB/T8071-95)。
塑料注射模具验收技术条件(GB/T12554-90);塑封模具技术条件(GB/T14663-93);塑封模具尺寸公差规定(GB/T14664-93);塑料模具成型部分用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057-92);塑料成型模具型面类型和粗糙度(JB/T7781-95)
压铸模验收技术条件(GB8844-88)
辊锻模通用技术条件(ZB/TJ46003-90);紧固件冷镦模具技术条件(JB/T4213-96);冷锻模具用钢及热处理技术条件(JB/T7715-95);热锻成型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5823-91);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具技术条件(JB/T5823-91);硬质合金拉丝模具技术条件(JB/T3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