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简介——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

合集下载

林木的树种改良与选育技术

林木的树种改良与选育技术

林木的树种改良与选育技术林木的树种改良与选育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林科技研究领域。

通过改良和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树种,可以提高林木的生产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林木的树种改良与选育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树种改良的目标和方法1. 目标:树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林木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改良目标,比如提高木材产量、改善木材质量、增加纤维素含量等。

2. 方法:树种改良的方法主要包括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基因改良。

自然选择是指根据植物的自然特性和生存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个体作为父本,培育优良后代。

人工选择是通过人为干预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培育出更加优质的树种。

基因改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植物的基因进行修改,增加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或者改善其性状。

二、选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 遗传资源收集与评价:选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和评价各种植物的遗传资源。

通过搜集全球各地的野生种源和引种资源,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筛选出具有良好性状的种质资源,为后续的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2. 种子处理与繁育:种子处理是选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除杂、淘种等处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萌发率。

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通过不同的繁育手段,提高繁育效率,并保持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

3. 杂交育种与有性系选育: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授粉,将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性状的株系进行杂交,培育出新的株系,称为杂种。

有性系选育则是通过对同一株系的个体间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更加稳定性状的新株系。

这两种方法可以增加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创造出更具优势的树种。

4. 分子标记与基因改良: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遗传水平上对植物进行评价和筛选。

比如利用分子标记筛选抗病虫害基因、抗逆性基因等,为后续基因改良工作提供依据。

基因改良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对植物的基因进行修改和调控,增加树种抗逆性和适应性。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林木遗传育种是一级学科林学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主要是利用林木遗传学基础理论和林木改良技术,对林木进行改良和培育新品种。

2、专业培养目标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本专业意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林木遗传育种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林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系统和坚实的林木遗传育种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身体健康。

3、专业方向01森林遗传学02生物技术03良种选育04分子遗传与基因组学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二、就业前景林木遗传育种是林学的带头学科,因为“种质”是营林生产的内因,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在林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林木良种的选择已成为林业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传统的林木育种方法结合现代的生物技术来培育新品种已成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三、就业方向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种苗培育、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营造管理、经济林栽培、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林业生产和管理工作。

该专业学生就业职位一般在各大高等院校、林业研究机构、林业局、林业站等。

四、推荐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五、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似专业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六、课程设置(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有:公共学位课: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第一外国语基础理论学位课:1.矩阵论2.多元统计分析3.生物化学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1.细胞遗传学2.数量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分子遗传学5.林木遗传改良。

创新林木细胞工程技术 助推良种繁育产业革命

创新林木细胞工程技术 助推良种繁育产业革命

12中国农村科技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设的基石。

由于林木寿命长、进入开花结实的“育龄”晚,林木育种周期长,良种生产和供应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人工林发展速度。

为解决需求量大,尤其是难以用常规种子快速繁殖的林木良种的供应,加速林业产业发展,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研究团队为此倾注了18个春秋。

18载栉风沐雨 破难关18年前,正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如火如荼兴起的年代。

施季森教授研究团队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以及动物‘干细胞’可调控理论,提出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即“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的创新,改变林木种苗传统繁殖方式,实现“给我一个细胞,还您一片森林’的林木种业产业革命的目标,并以常规技术繁育效率低,种苗社会需求量大的胞胚胎发生和植株高效再生技术,实现林木种苗产业化的项目。

新兴的细胞工程种苗繁育技术,迅速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结出了令人瞩目的硕果。

在2017年1月9日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林木良种细胞工程繁育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常,优良品种的“原种”或杂交产生的杂种胚的数量是有限的,但从杂种胚分离的体细胞在离体人工培养条件下可高效“自我增殖”、长期保存利用。

如此,有限的“祖系胚性细胞”通过项目的创新技术和工厂化规模设施的不断扩增,演变为无数个甚至是海量的“子系种胚”细胞,并沿着如“祖系胚性细胞”经历过的“种胚”途径,发育成无数“人造种胚”,进而培育成一批批茁壮的苗木和参天大树。

这一技术体系的创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132017年3月总第262期了6个多月,占地5000平方米、年产2000万株细胞工程种苗的高洁净度现代化细胞工程中心、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国内外技术设备最先进、产能最大的细胞育苗中心落成投产;又3个月后,第一批杂交鹅掌楸细胞工程种苗从生产线上下线进入智能温室炼苗。

大学专业介绍

大学专业介绍

南京林业大学专业介绍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原林学系)是南京林业大学的骨干学院。

长期以来,学院秉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林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8个本科专业和林学专业下的3个专业方向。

有生态学、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遗传学、微生物学等14个博士点学科,16个硕士点学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有林学、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林学、生物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下设6个系和1个综合分析中心,17个校级实验室,4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室。

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省级生态定位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30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百万人才”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3人,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林业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5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

近十年,共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类毕业生6000余人,现在读博士、硕士和本科生2500余人。

目前,学院正承担着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部省级等课题200多项。

林木种质创新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林木种质创新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林木种质创新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张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十班)摘要: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在林木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少,如何保护现有的林木与开发新的林木的种类是我们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关键词:种质资源;繁殖;创新;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而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木材产品、果品、花卉、药材和工业原材料的要求,趋向优质、高效和多样化。

林产品市场需求日趋多样,迫切需要对现有树木进行不同功能的定向培育和遗传改良。

因此,需要保存、评价、利用和储备多样化的可供选择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所有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理应放在国家战略优先地位。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林木种质资源学科是一门以研究林木遗传资源收集、评价、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主的集植物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学科。

主要从事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保存与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是以林业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科学的、系统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研究于1991年开始。

中国林科院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是国内最早的林木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原为林业研究所的遗传育种二室, 1978年中国林科院恢复时林业研究所就设有此研究室,1997年科研机构改革时改建为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室。

近20年来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先后承担林木种资源方面的国家攻关、科技部条件基础建设平台项目,国家948项目、社会公益项目等各类项目多项;“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参加“主要树种种质资源库建立技术研究”、“重要树种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和“重要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专题的研究,1999、2000、2001年中国林科院连续得到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的资助,开展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编目与利用的基础研究工作,从2004年至今一直参加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林学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林学专业

一、简答题1、新世纪林业发展的六大重点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3)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5)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2、林木结实大小年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

大年消耗营养多,影响当年的花芽分化,次年的新枝梢生长,结果枝减少。

(2)内源激素不平衡,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不平衡。

(3)环境因素的影响。

3、种子调拨的原则。

(1)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

(2)若本地种子不足,可适当从邻近气候、土壤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调进种子,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3)由于植物一般对高温高湿的适应性比对低温干旱的适应性强。

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

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2°;在经度方面,调拨范围不应超过16°。

(4)地势海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山区垂直方向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的差异不宜过大,一般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调运的范围比相反方向大,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5)采用外来种源时最好先进行种源试验,成功后才可以大量调拨种子4、种质资源的分类。

(1)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择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2)外地种质资源:指由国内不同气候区域或其他国家引进本地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3)野生种质资源:是指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植物。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指经人工杂交和诱变产生的变异类型。

5、采穗圃概念及其分类。

采穗圃: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采穗圃分类:(1)根据建圃材料经过选择鉴定的情况,采穗圃分初级采穗圃和高级采穗圃(2)采穗圃可按提供繁殖材料分为接穗采穗圃和插穗采穗圃6、种子园概念及其分类种子园: 由人工选择的优良无性系(从一共同的细胞或植株繁殖得到的一群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细胞或植株)或子代家系(经过子代测定后所选择出的优良子代)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林木种子的场地。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林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
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
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
林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
森林培育家具设计与工程林业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
植物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森林工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经济管理
校重点一级学科(15个)
哲学生物学艺术学机械工程建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博士点学科(10个)
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制浆造纸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硕士点学科(23个)
土壤学环境科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计算机应用技术。

南林树木学考试重点

南林树木学考试重点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绪论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或称“观赏树木”,是指适合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园林树木的功能:1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2调节空气、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3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功能;4园林树木的经济效益园林四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树木的资源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色突出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中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与种质多样性以及中国园林树木在世界各地园林中的广泛栽培与应用,赋予了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世界的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原产于中国的树木.自16世纪以来,我国大量的园林植物被引种到西方,成为西方园林造景的重要材料,同时,丰富的种质资源也极大地促进了新品种的培育.(看书吧,书上废话多)中国特有植物:特有属:银杏属、水杉属、银杉属、金钱松属、水松属、白豆杉属、金钱槭属、通脱木属、腊梅属、珙桐属、杜仲属、青钱柳属、拟单性木兰属、青檀属、银鹊树属、文冠果属、喜树属、秤锤树属、香果树属特有种:银杏、牡丹、梅花、腊梅、夏腊梅、金花茶、珙桐、喜树、水杉、银杉、金钱松、猥实、白皮松、黄山松、香果树、金钱槭、文冠果、青杄、水松、榧树、佛肚竹、鹅毛竹、毛白杨、云南山茶总论1。

植物分类简史:人类分类系统时期-—自然分类系统时期—- 系统发育分类时期2.植物分类等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分类等级有:界、门、纲、目、科、族、属、组、系、种、变种、变型12个主要等级,各等级之下设“亚界"、“亚门"等次要登记;P8~93。

种、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定义及其字母表示:错误!种(species):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也是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包括形态学种和生物学种形态学种:划分依据是植物的形态差别和地理分布;定义: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并占据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类群;生物学种:出自同一祖先、遗传物质相同的一群个体.错误!亚种(subspecies):形态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并具有较大范围地带性分布区域的变异类型.○,3变种(variety):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变异居群,但没有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林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林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林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林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提升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林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法。

一、林木科学研究的内容林木科学研究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种质资源与种子技术: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是林木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林木种子的特性和品质,可以选择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种子繁殖和繁育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林木生长与发育的机理: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植物内部的营养代谢和激素调控等内部因素。

通过研究林木的生长与发育机理,可以优化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3.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病虫害是限制林木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机理,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技术,以减少林木的损失和提高林木的健康状况。

4.林木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通过人为干预林木的遗传基因,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抗病性和适应能力。

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的精确改造,可以创造出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新品种,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林木不仅仅是个体生物,它们组成了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研究林木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林木对于土壤、水源和气候等环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林木技术创新的方法为了推动林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如下所示:1.实验研究:通过设置科学严谨的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因素对林木生长和发展的影响,从而探索其机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实验研究可以使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实验法等方法,从小尺度的实验室到大尺度的自然条件下进行。

林木育种技术介绍林木育种和改良的最新成果

林木育种技术介绍林木育种和改良的最新成果

林木育种技术介绍林木育种和改良的最新成果林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树种,进而改良和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林木育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林木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林木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林木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和交配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父本树种,培育出具有所需性状的代表后代。

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父本树种:根据目标性状的需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本树种作为育种材料。

这些性状可以包括生长速度、木材质量、抗病虫害能力等。

2. 评估后代:根据育种目标,对后代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育种材料。

评估可以通过测量树高、胸径、伐期等指标来实现。

3. 广泛杂交:为了增加遗传变异和多样性,广泛进行杂交,使后代拥有更好的适应性和优势性状。

4. 选育和繁殖: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选育和繁殖。

这包括利用有性繁殖方式如播种、嫁接以及无性繁殖方式如离体培养等。

二、林木育种的最新成果近年来,林木育种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1. 新品种培育:通过遗传改造和筛选,研究人员培育出一批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快速生长、高抗病虫害力和优质木材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 抗逆性改良: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林木的抗逆性。

通过选择耐旱、耐寒、耐盐碱等性状,成功培育出多种耐逆品种,提高了林木的适应能力。

3.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和遗传工程等手段被用于林木种质资源的优化和改良,加速了育种进程。

4. 高效选育方法:针对传统育种方法时间耗费长、投入大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高效的育种方法。

如利用遗传标记辅助选育、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优化选择等方法,大大减少了育种周期和成本。

林木种质创新的重要性

林木种质创新的重要性

林木种质创新的重要性摘要: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林业种质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木种质资源创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种质资源又称森林植物遗传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创新、管理与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及今后林业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林木种质创新种植资源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多样化开发、利用林木种质创新对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所起的作用;繁衍、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经济利益,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工程。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不仅是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认识,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保护林木种质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业。

要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放、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木种质资源的清查,摸清家底,尽快制定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利用名录,是保护利用的基础,通过对林木种质资源创新的分类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积极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以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南方省市林木种苗业,因其在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及利用、经济发展、思想认识、市场开发等多方面的共同性,有许多合作交流的内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建立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以形成南方省市林木种苗交流的特色。

通过交流,加强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寻求最佳结合点,加大联合研发力度,实现资源就地保护、原地开发、异地发展、各地共享,服务于种苗发展,服务于林业建设。

要把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作为林木种苗工作的第一要务,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出发,加强市场调研,下大力气开发利用生态性状好、经济价值高的新、优品种。

国家一流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国家一流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同年被批准组建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评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2010和2014年连续2次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

学科下辖“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3个二级学科和“家具设计与工程”、“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新能源科学与技术”3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与科研平台。

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以及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注重产学研合作,先后建设了数百个校外教学科研实训实习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科驻企业研究中心、学科与行业发展战略联盟。

学科现共有成员206名,其中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人,国外特聘教授6人,教授64名,其中45岁以下教授13名。

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2.2%。

学科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特聘教授9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5个。

学科一贯注重人才培养。

作为林业工程学科主要支撑的木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艺与设备)、森林工程和林产化工4个本科专业分别被确立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以及特色专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木材科学与技术学会认证的本科专业。

近3年来,学科国家一流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与加拿大UBC 合作办学已先后培养硕士生540名,博士生73名,选派50名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出国进修率达100%。

国家一流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国家一流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国家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佚名
【期刊名称】《林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3(8)1
【摘要】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源于中央大学森林系,由梁希(1883--1958)先生开创。

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先后涌现出张景良、陈桂陛、区炽南、程芝、张齐生等一批学术大师。

学科下设“木材科学与技
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和“家具设计与工程”“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三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拥有3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林业工
程学科评定等级为A+,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双一流”周期评估以第一档次滚动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页数】2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简介
2.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简介
3.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育种学科——国
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十五”重中之重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4.南京林业
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5.国家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学概论 第5章 林木遗传改良

林学概论  第5章 林木遗传改良

措施,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称为驯化。驯化的另一涵义 是野生树种变为栽培树种,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造林树 种都是已经驯化的树种。
加拿大和北京地区的主要气候指标
纬度 年均 温度 (℃ ) 1月平 均温 度( ℃) 0~-20 -4.7 7月平 均温 度( ℃) 16~24 26.1 绝对 最低
地理 分布
•我国对划分种子区的树种,采种后要分别种批,填写采地 标签,包括种批号、树种、产地、种子区、种子亚区、采种 日期、签证人和签证日期和签证机关等项目。 •所谓种批,指在一个县(旗)范围内采集的,属于同一树 种,立地条件、林分年龄和采种时间也大致相同的种子; •产地,指产种林分或母树所在的县。
油松
樟子松
征集、评价、利用
研究、掌握 采用适当的 审 定
2.良种选育传统途径:引种、种内变异选择、杂交育种 2.1种质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 繁殖材料。
本地种质资源
外地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
人工创育的种质资源
野生的种质资源
(一)创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2.1.1种质资源
的重要性
(二)选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
( )
二 降 水 和 湿 度
降水量和湿度是决定自然界植被类型的 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引进树种成败的因素。 雨量的不同季节分配型,称为雨型。雨 型与引种成败有一定关系。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一定比例的昼夜交 替,即所谓光周期现象。不同植物对光周期的要 求是不同的,只有在适宜的光周期作用下,树木
2.5.3种源试验的方法
种源试验:指将来自同一树种不同种源的群体样 本放在一起,在选定的地点所进行的对比栽培 试验。 (1)种源试验的目的

【2020考研】——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考研情况分析及经典专业问题问答

【2020考研】——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考研情况分析及经典专业问题问答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分析001林学院09070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参考书目专业课资料612:初试复习资料和服务;模拟卷三套811:初试复习资料和服务;模拟卷三套经典问答1、这个专业怎么样?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难考吗?难度一般,但是报考人数在增加,所以难度也有所增加3、参考书在哪里买呢?淘宝网、当当网等都可以买,但是也要关注,参考书目可能会增加或改变4、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实习时间比较多,学硕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还是看自己偏向工作还是更深入学习了5、专业课的书目和其他学校一样么?有重复的么?不一样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材,如果你觉得专业课复习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购买我们机构的复习资料配套使用。

6、初试报录比是多少啊?18年是1:3左右7、这个专业每年南林内定本校的人数占多少?外校考难度大不大?内占人数倒不知道占多大比例,外校考生难易程度得看分数线和招生人数,如果招生人数低于5人这个专业难度还是有的8、专业课大概需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去年他们平均大概考了多少分?过国家线基本上可以,但是越高排名越前,优势越大,你报我们机构,我们专业课是针对性辅导的,我们成立针对专业的教研组进行该专业教学研究的,辅导老师一般为该专业老师或者教授推荐的有过辅导经验的研究生团队组成。

9、我是跨考的,考上的几率大吗?跨考的话,你的专业课要好好复习,如果你自己搞不定,我们这边对该专业有一定研究,可以帮助到你,这样你会轻松很多。

10、我现在还不知道哪所学校比较好?1.南京林业大学11、排名怎么样?好考吗?在江苏,南林这个专业排第一,难度还是有的12、有辅导班吗?报名在哪儿报啊?辅导班怎么报名啊?有辅导班的,可以在南林考研网上报名,也可以来南林报名,主要是针对南京林业大学专业考研进行的相关辅导。

看你想报哪个班次的辅导班。

13、专业课在哪儿查到?首先推荐你可以去我们本校官网南林研究生院,其次可以在我们南林考研盒子上查到14、专业课如何复习?专业课还是建议早点复习,早做准备,自学或者报辅导班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0834 风景园林学学科(中文)名称:风景园林学学科(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学科概况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研究室,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其所著《造园学概论》、《中国造园史》、《园冶注释》等是风景园林学学科的经典论著。

1956年创建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

1990年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该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设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点,后经国家学科目录调整,并入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

2006年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点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全国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十。

2011年风景园林学学科获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7年园林专业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科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依托学科设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生态建筑研究所、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所、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园林植物研究所五个研究机构。

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专任教师中70%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毕业生组成。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聘请齐康院士为兼职教授,刘滨谊教授等五人为兼职博士生导师,另聘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

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33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学术骨干等多人,形成了一支精干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队伍。

随着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本学科毕业的研究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我国城镇环境的整体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5年已培养博士32人(包括越南博士留学生1人),硕士284人,现有在读博士生21人,硕士生324人。

2023大学_南京林业大学的专业介绍

2023大学_南京林业大学的专业介绍

2023南京林业大学的专业介绍南京林业大学优势专业有:南京林业大学专业有哪些:1、森环院:森环院是学校资格最老的学院了,里面的老师都很牛的,学院里最强的、资格最老的专业是林学,近几年又多了个生态学,全国排名名列前茅,但是这两个专业的就业比较差,适合走学术派;2、园林院:园林院是从森环院分出去的,自然也很强,其中园林专业每年都是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每年这个学院出国、就业得很强,全国排名在第二位浮动,近年来有赶超北林、成为老大的趋势;另外园林的其他两个专业也很强,总体来说,这应该是南林目前最强的学院了。

3、经管院:经管的农林经济管理也是很强的,在全国的排名也在前列,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林业经济管理更是全国第三,但这个专业和林学有点类似,注重研究,缺少应用;4、木工院:因为学院的名字,这个学院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最抗拒的学院,不过这个学院真的很强,里面的`木材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国家是数一数二的,就业也很不错,毕竟这个专业在全国都很稀缺,物以稀为贵;5、轻工院:轻工院是学校最有“钱途”的学院,奖学金神马的每年都是羡煞旁人,造纸专业的就业率每年都奇高无比,专业排名基本是省内第一、全国前五的样子;6、化工院:轻工是从化工分出去的,所以现在化工院的实力下降的比较多,不过化工院的林产化工专业还是很强的,在全国的排名位于前列,不过这个专业的就业质量比较低,基本得进工厂,女孩子不太适合;7、家具院:这个学院比较奇特,属于旁门左道型的,不过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家居设计专业,貌似全国就没几个学校开的,自然它的排名也好得多;8、其他专业:学校还有一些比较不错的专业,土木的给排水、人文的汉语言文学、艺术院的一些设计专业在省内都是比较出色的。

南京林业大学专业排名:有林业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首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简介——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江苏省重点学科——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学科简介本学科利用高新生物技术和系统生态理论,充分发挥苏北的光热水土资源,培育了以杨树新品种为基础、杨木加工利用为龙头的江苏杨树产业。

使昔日风起飞沙满天、碱花片片的苏北大地致富脱贫,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如今,苏北大地,一片片杨树林郁郁葱葱,杨树防护林纵横交错,绵延数百公里,道路绿树成荫,一望无际。

苏北农村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这一切都是由我学科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将选育出一大批杨树优良品种,在苏北农村,大力推广的结果。

目前全省杨树总面积175026公顷,总蓄积量近4800万m3,每年上市的商品材近400万m3,直逼华东木材大省福建。

目前全省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30多家,加上乡镇企业数以千计,均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生产胶合板、细木工板、多层板、贴面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年销售总额达92.28亿元,产品销售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美国和中东地区。

当前江苏省的胶合板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这在江苏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形成了个颇具规模的新兴产业——杨树产业,并成为苏北各县的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除此以外,本学科在宜、溧山区和宁镇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杉木、马尾松、枫香和马褂木等良种,对繁荣山区经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主要研究内容①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杨树新品种;②本学科与营林、木材工业、林产化工等学科交叉渗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板种,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③对全省32个杨树基地县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在淮阴、宿迁、徐州、盐城等市建立杨树良种繁育基地,形成市—县—乡(镇)良种推广体系;并在各市营造大面积的示范试验林,进行定向培育。

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培育杨树,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使农民迈上致富路,实现小康。

④结合江苏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需要,培育一批以城市绿化、美化为目标的观赏树种和花卉新品种,如红叶枫香、马褂木和石蒜等。

注:◆学科方向简介林木遗传改良主要研究内容1.高产优质美洲黑杨新品种选育。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期间,又选育出了6个杨树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抗病能力强的优点,已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与此同时从美洲黑杨南部天然分布区收集了大量的优良种源和家系,拓宽了遗传基础,提供了一批新种质。

由于杨树优良品种的推广,为江苏省创建了一个支柱性的新兴产业—杨树产业,促进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苏北地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目前江苏省人造板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在江苏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杉木多世代改良。

在60年代本学科提出了种内杂种优势利用和良种繁育体系的研究,在福建营建了全国第一个杉木种子园,“九五”期间由科技部认定了“杉木第三代遗传改良”成果,在国内尚属首例。

通过杉木多世代改良,初步实现了福建等南方各省区杉木生产良种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了全国整个林木育种的进程。

3.马尾松材性遗传变异与制浆造纸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阐明了马尾松材积生长、木材性状与纸浆产量及纸浆性能之间的关系,选出了一批生长快,纸浆得率高,纸浆性能好的优良种源。

4.木材性状的早期测定研究。

林木生长周期长,突破林木重要性状的早期测定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学科在杨树木材性状早期测定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制成功了先进的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为木材性状早期测定提供先进手段。

通过对杨树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组成的12个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和遗传相关分析,确定了较为理想的选择年龄和选择性状。

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是:在重视产量育种的同时,更要深入开展木材品质和抗性育种研究,争取在“十五”期间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杨树、杉木和马尾松等树种的优良品种家系。

林木基因组本方向的主要内容1.发表了我国第一张林木遗传图谱。

利用RAPD标记和单株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2.利用RAPD标记和响叶杨(P. adenopoda Maxim)×银白杨(P. alba L.)的F1群体,按“拟测交”的作图策略,分别构建了响叶杨和银白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作图群体为82个单株(包括双亲)。

试验结果获得了326个分离位点和7个3∶1分离位点。

3.目前国内外所构建的林木遗传图谱密度普通偏低,大多数图谱的标记在300个以下,精度不高,影响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因此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是林木基因组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美洲黑杨×欧洲黑杨)×美洲黑杨的三交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现已获得1000个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性别分化、木材密度等性状的基因定位。

4.杉木遗传图谱构建取得了重要进展。

利用特殊亲本组合F1代构建了有100个左右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

在两个特殊性状杂交组合88个个体中发现143个特异性标记。

根据杉木遗传框架图谱,对杉木生长和形态性状的QTL相关进行了探索,发现分枝、树高等性状存在相关的QTL。

5.构建了尾叶桉和细叶桉RAPD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

尾叶桉的连锁图谱包括16个连锁群,共129个标记;总图距1741.3cM;细叶桉连锁图谱也包括16个连锁群,96个标记,总图距992.1cM。

对尾叶桉和细叶桉的苗高,分枝数目QTLs进行了定位和分析。

6.林木遗传作图新理论的研究。

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图谱(QTL图谱)源于近交物种。

但是林木为异交物种,其遗传负荷较高,大多数有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现象,因此林木要象近交物种那样利用近交系所产生的分离群体进行QTL作图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研究提出林木复杂性基因定位的新策略,即通过对分子标记与潜在的QTL之间连锁不平衡的分析,可为QTL的高解析度定位提供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是:构建“双高”遗传图谱,即高密度高解析度,进而开展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与此同时,开展EST计划,为构建林木物理图谱创造条件。

分子细胞遗传本方向的主要内容1.本学科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短短3年多时间内获得了毛白杨、小叶杨、美洲黑杨×小叶杨、泡桐、悬铃木和桑树等6个树种或杂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林木原生质体培养,将除去细胞壁的单个裸露细胞,即原生质体,使它再生完整的植株,其难度是很大的,过去国内不少研究机构亦进行过林木原生质体培养,但未能将此项研究坚持下去。

在国内唯有我们两个单位通过不断探索,终于在林木原生质体培养领域内取得了突破,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林木原生质体培养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杨树派间的体细胞融合研究,获得了美洲黑杨和青杨、美洲黑杨和胡杨体细胞杂种的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正在进行中。

林木体细胞融合研究,由于林木是异花授粉植物,遗传上高度杂合,限制了林木细胞融合研究,迄今为止,获得体细胞杂种的愈伤组织在国内外还是第一例。

2.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内首次将两种抗虫基因,即苏云菌杆菌毒蛋白质基因(Bt)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同时导入杨树并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株;与此同时,将Bt和蝎毒素基因(AaIt)双价抗虫基因导入杨树亦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防御素基因(NP-I)导入毛白杨获得了抗病的转基因杨树。

林木的抗逆性状改良在林木改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用常规育种方法难于取得成效。

本学科将抗盐基因,即甜菜碱脱氢酶(BAPH)导入美洲黑杨×小叶杨,获得了能耐0.7%NaCl的转基因植株,对开发江苏滩涂及我国西北部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本学科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构建了双价抗病基因,即防御素(NP-I)基因和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基因。

本研究方向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是:进一步改进表达载体提高转化效率,并对林木基因工程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基因沉默等进行研究,以提高研究水平。

同时加快产业化步伐,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林木发育遗传与系统进化本方向的主要内容1.木材形成分子机理与基因调控。

在林木的形成层发生、发育和分化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速生树种的木材发育、特异蛋白质、木质素和纤维素积累分子机理。

2.林木染色体特异区段分析与定位。

利用显微操作仪完成了杉木单染色体的分离和PCR单染色体扩增。

为建立BAC文库及重要基因克隆打下基础。

3.竹类植物开花衰老机制与控制。

木本多年生植物的衰老生物学研究至今仍然是空白。

竹类植物具有与其它木本植物完全不同的开花与衰老过程。

其营养生长的周期达到30年(丛生竹)或60年(散生竹),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可以达到上百年,但一旦开花便衰老死亡。

本研究以竹类植物为材料,探讨多年生木本植物衰老进程和遗传机理。

4.木本植物生殖工程。

开展精细胞、胚囊和卵细胞的分离,精、卵细胞离体融合的研究,并对精、卵和合子细胞进行遗传分析,以及植物双受精的选择性与植物极性形成的遗传基础。

5.系统进化研究。

目前着重研究植物种间协同进化、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的系统发育等重大理论问题。

6.污染胁迫下苔藓的遗传变异,重点研究大气重金属污染对苔藓结构与发育的影响,以及染色体的畸变。

通过研究对竹类植物衰老机理以及树木种间协同进化等领域取得突破。

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是:在对林木的形成层发生、发育和分化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木材发育的机理,为提高人工林木材品质提供依据;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对植物种间的协同进化研究极少,本实验从分子水平上开展这方面研究,争取获得突万破性进展。

群体和数量遗传本方向主要研究有:1.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研究栲树群体的遗传结构,以期获得更多的遗传信息,为栲树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亦为其它树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2.通过DNA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中国栎属树种与欧洲、美洲及非洲栎属树种的群体遗传与进化,以及研究杨属派间、派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3.发展异交物种的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

并利用混合模型对杨树等树种的抗病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研究杨树抗黑斑病性状遗传变异原因和基因作用方式,为杨树等树种的分子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4.林木群体多位点连锁不平衡理论模型研究。

利用多位点分子数据,对多位点效应进行分解,探索林木群体的二阶至多阶连锁不平衡状态,揭示林木群体多位点遗传结构,更深层次揭示林木群体多位点遗传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