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时间顺序表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一、序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天干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天干的别称与含义: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2天干地支
12天干地支“12天干地支”,又称“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方式,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代。
它据说是由商代皇帝敬六出祖尧所创,他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分别用天干象形文字来称呼,每月再以元、辰、寅、卯、艮、癸、甲、乙、丙、丁、戊、己地支来称呼。
“12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把以“子月”开始的一年分成了十二个月,每个月又以天干地支来命名,其中,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十个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月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一年也就是一个由十二个天干地支组成的循环。
按照“12天干地支”纪年法,一个月应该有24天,但实际上是29或30天,因此,商代皇帝将一年分成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又分成三个月。
这里的月份和季度都是根据每个月月圆月缺的情况来设置的,而每一个季度里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
考虑到每月有29或30天的情况,商代皇帝采取了“十一进而十二减”的办法,将每个季度的月份以11天的间隔排列,使得季度的天数接近日历上的90天,以配合一年中的节气。
从古至今,“12天干地支”纪年法仍在使用。
今天,它仍被广泛的用于纪念活动和传统节日,比如上海著名的“上海十月十三”节日便是以此来祭祀上海城隍爷十月十三日诞辰。
此外,用12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在中国东方文化中经常被用来描绘时间,比如运动健将历史,百家史等。
说到“12天干地支”,要补充的是,它的纪年系统仅作为中国的一种历法使用,它并不能纪录精确的日期,因此,它并未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国家,而在中国大陆,它也在被取代。
“12天干地支”纪元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东方文化留下了深远的足迹。
尽管它正在被取代,但它依然是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计算年月日时天干地支
计算年月日时天干地支
年天干地支:
十天干: 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所需年份的天干=( 公元年数-3 )÷10的余数。
所需年份的地支=( 公元年数-3 )÷12的余数。
如:2022-3=2019, 余数9为壬;2022-3=2019÷12=168余数3,为寅。2022壬寅。
月天干地支:
月天干=年天干×2+农历月份,取尾数。
月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月建寅,二月卯,以此类推。
时辰的天干推算有一个口诀,时天干=日天干×2+时地支-2(因为天干有十个,所以计算出来的数字如果大于10,就要减去10)。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推荐于2017-11-25 15:49:44最佳答案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
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 (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易学入门必知基础知识牢记在心
易学入门必知基础知识牢记在心十二地支的名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的五行子为阳水,亥为阴水,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为阴火,午为阳火,申为阳金,西为阴金,辰戌阳土,丑未阴土。
十二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戌是六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是六阴支。
十二地支与数目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西十、戌十一、亥十二十二地支与方位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西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
十二地支与四季寅卯辰春季,巳午未夏季,申西戌秋季,亥子丑冬季。
十二地支与人体子丑为腿脚,寅亥为腿膝,卯戌为屁股,辰西为两臂,巳申为肩,午未为头面。
十二地支与五脏六腑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
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痰,巳面齿咽小肠肛。
午火心脏并眼比,未土胃脾并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西金咽喉及气管。
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发骨尿道肾。
十二地支与月份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子时(23点~1点) 丑时(1点~3点) 寅时(3点~5点) 卯时(5点~7点) 辰时(7点~9点) 巳时(9点~11点)午时(11点~13点) 未时(13点~15点) 申时(15点~17点)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十二地支的六合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十二地支的六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十二地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的三合申子辰合水局、巳酉丑合金局、寅午戌合火局、亥卯未合木局。
十二地支的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戌未相刑,子刑卯、卯刑子,辰午酉亥自刑。
天干地支纪年
•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 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 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 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 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 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 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 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 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 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 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 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 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 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 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 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 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十二时辰详解
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时 21时—23时 (亥)
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 此已达极点。
• 宋代朱熹写了一首歌诀 帮助儿童来记住八卦的 符号:
• • • •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图衍生自中华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传为伏羲所作。其 中《河图》演化为先天八卦,《洛书》演化为后天八卦。八卦各有 三爻,“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性质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 变化与循环.
不用找了,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在这里,推算年月日时辰很简单!
不用找了,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在这里,推算年月日时辰很简单!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 │ │ │ │ │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 │ │ │ │ │ │ │ │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天干地支次序表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32.33.34.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42.43.44.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52.53.54.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与公元纪年的换算第一种算法: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
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
古代的时间称呼-天干地支(整理版)
古代的时间称呼【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
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
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
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
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
”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
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
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
王不择。
甲子,王乃洮颂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意思是说,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
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
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解释]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
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关于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记时法学习天干地支纪时法首先要知道,每天24 小时中,每2 个小时对应一时辰,共计十二时辰,这十二时辰各自由天干地支所组成,这就是天干地支纪时所使用的元素。
天干地支纪时法规定十二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每天十二时辰与24 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对应西历小时每日子时23:00 每日丑时01:00 每日寅时03:00 每日卯时05:00 每日辰时07:00 每日巳时09:00 每日午时11:00 每日未时13:00 ~00:59时~02:59时~04:59时~06:59时~08:59时~10:59时每日申时15:00每日酉时17:00每日戌时19:00 时~20:59 时每日亥时21:00 时~22:59 时从上表我们得知每天十二个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接下来我们则需要推导出每一时辰的天干是什么,这样才算完成天干地支纪时。
“时”的天干由对照当天的“日干”来推求,推导时辰天干古人早已编成《五鼠遁》歌诀如下: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具体推算方法:如甲子日,天干是“甲”,按照歌诀“甲己还加甲”,那么这天从子时起,子时的天干就是甲,也就是甲子时,接下来就是乙丑时,丙寅时,丁卯时⋯⋯如此排完十二个时辰即可;又如某日是癸卯日,其日干是“癸”,按照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那么这天的子时配天干“壬”,也就是壬子时,癸丑时,甲寅时,乙卯时⋯⋯循序排完十二个时辰便可。
总而言之,如果当天的天干是甲或己,则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时;该日天干是乙或庚的,则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时;天干为丙或辛的日子,则在子时配上戊,为戊子时;丁或壬为日干的,子时为庚子;戊或癸为日干的,子时为壬子。
我们只要知道了子时的天干,其余时辰就可以轻易推导纪日法天干地支纪日法其实比较简单,只是依照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推算下去即可。
天干地支对照表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六十年甲子(干支表)天干地支对照表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英文是 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
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
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
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十二地支古人怎么记录时间和符号?
十二地支古人怎么记录时间和符号?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
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
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地支,也是古代人用来纪录时闸的符号,因为有十二个符号,所以叫做十二支。
这十二个符号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中国人民用十二地攴纪月,月为阴.阴为地。
[1] 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年十二个月,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
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
将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符号,这就是六十甲子。
用甲子循环既可以纪年.又可以纪月,还可以纪日,甚至也可以纪时辰,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则为阳;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则为阴。
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天干为树干,地支为树枝。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折叠代表的时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古代天干地支及记时法总结
天干地支及古代记时法汇总【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肖猪。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刻、更、鼓、点时:指时辰。
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以12地支为名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故以其为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5点。
一点合现在24分钟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更:一夜(10个小时)分五更:19.00-21.00一更,21.00-23.00二更,23.00-1.00三更,1.00-3.00四更,3.00-5.00五更。
关于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及相关知识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及相关知识一、序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的别称与含义: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二、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2)地支
(12)地支一、地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阳支:子、寅、辰、午、申、戌;六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二、地支的由来天干与地支应该是同时产生的。
相传天干地支是黄帝时期的大挠氏所创。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记载:“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
“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考古发现,我们的祖先至少在商朝就有以干支来记时间的记载,从挖掘出来的大量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显示,以天干地支来记载时间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
唐代的李虚中创立了八字算命术,用人的生年生月生日生时算命占卜。
三、地支的性质天干地支是目前现代科学所无法认知的知识,它隐藏着宇宙运动法则的信息,隐藏着人类生命和命运的密码信息,隐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趋势信息。
古人创造天干地支的原意不是用来记载时间,它的真正作用是用来记载天与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能量的运动变化情况,以准确地预测和把握这五种能量运行的盛衰状态和规律特点,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才是天干地支隐藏的最大秘密。
天干是来自天上的木火土金水五种能量,地支是来自地上的木火土金水五种能量。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寅卯携带木的能量,巳午携带火的能量,申酉携带金的能量,亥子携带水的能量,未戌携带燥土的能量,丑辰携带湿土的能量。
它们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遵循着彼此相生或相克的规律。
地上的五种能量是太阳和地球相互作用产生的,它们随着地球自转和围绕着太阳公转而有规律地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变化使得地支的五种能量有序运行。
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每个月份都有一组相应的干支。
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都有一组相应的干支。
月份与时辰对应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在月份,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