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文本解读(简)
苏教版第八册15课《鸟语》说课稿
![苏教版第八册15课《鸟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8a6b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6.png)
苏教版第八册15课《鸟语》说课稿教材解析:《鸟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热情,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朗读,欣赏课文中那清新欢快的语言,想像蕴含在文本中的那一幅幅富有情趣、相乐融融的画面,达成这样的情感目标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
但是对于鸟儿真的有语言吗?课文中的“我”真的能“听懂”鸟语,与鸟儿交谈吗?怎样才能成为鸟儿的“知音”?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如果简单以爱鸟来诠释显然是不够深入细致的。
细读课文,其实不难发现,课文中的“我”之所以能和布谷鸟无拘无束对话,喜欢听喜鹊的叫声而天天盼着喜事降临,是因为我不仅爱鸟,而且知鸟、懂鸟——知鸟儿的习性,懂鸟儿生活的环境,是用自己的心在感受“鸟语”。
所以才会与鸟儿的交谈中忘记上学的时间,听到鸟儿的催促丝毫不敢疏忽怠慢,在与鸟儿的交往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我”与鸟儿之间建立了一种纯真的情意!而鸟儿的语言是丰富的,小作者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作者从鸟儿动人的形体语言中“听”出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篇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读着就很喜欢,那么清新、活泼,充满着童真与雅趣。
你看文中“我”和布谷鸟的对话:“布谷布谷”“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 一问一答,真是有情有韵,这样的语言学生如何不喜欢,怎能不入心呢!而文中最后一段文字,句式整齐而有力量,读着又另有一番味儿。
另外,文中不仅文字变换多味,标点也特别丰富,引号、省略号、感叹号……给阅读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
《鸟语》说课稿
![《鸟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23d2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4.png)
《鸟语》说课稿引言概述:《鸟语》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是由鸟类发出的声音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意义。
本文将从鸟语的特点、鸟语的分类、鸟语的功能、鸟语的研究和鸟语的保护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鸟语的特点:1.1 鸟语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鸟类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有的鸟语高亢激昂,有的鸟语柔和婉转。
1.2 鸟语的复杂性:鸟语不仅包括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还有一些特殊的鸟类音效,如鸟类的鸣叫声、啄木鸟的敲击声等。
1.3 鸟语的表达能力:鸟语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如警示同伴、吸引异性、宣示领地等。
二、鸟语的分类:2.1 按照音调分类:鸟语可以分为高音调、低音调和中音调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的鸟类通常具有各自独特的音调特点。
2.2 按照节奏分类:鸟语可以分为快节奏和慢节奏两种类型,快节奏的鸟语多见于猎食或者警示行为,慢节奏的鸟语多见于求偶或者宣示领地行为。
2.3 按照音效分类:鸟语可以分为鸣叫声、啄木鸟敲击声、鸟类摹仿声等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鸟类会发出不同的音效来传递特定的信息。
三、鸟语的功能:3.1 声纳定位:一些鸟类通过发出特定的声音来感知周围环境,利用声纳定位来捕食或者避免危(wei)险。
3.2 社交交流:鸟语是鸟类之间进行社交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鸟语可以传递警示信号、求偶信号、领地宣示等信息。
3.3 繁殖行为:鸟语在鸟类的繁殖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鸟语来吸引异性、宣示领地以及协调育雏行为。
四、鸟语的研究:4.1 鸟语的录音与分析:科学家通过录音设备对鸟语进行录音,并通过分析鸟语的音调、节奏等特征来研究鸟语的规律和意义。
4.2 鸟语的语法研究: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分析鸟类的语音行为,探索鸟语是否具备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规则。
4.3 鸟语的进化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鸟类的鸟语特点,研究者可以了解鸟语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变和适应性发展。
五、鸟语的保护:5.1 保护鸟类栖息地: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是保护鸟语的基础,通过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障鸟类的生存和繁衍。
四下第15课鸟语
![四下第15课鸟语](https://img.taocdn.com/s3/m/1dab08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5.png)
四下第15课鸟语15 鸟语一、重点字音:陶冶.勤.劳无拘.无束傻.话怠.慢喜鹊.嗓.音公冶长犒赏增添矫健二、重点字形:陶冶.怠.慢喜鹊.安.慰.疏忽..通晓....拘束三、词语解释:呢喃软语:形容燕子的叫声又指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泛指女孩子的撒娇时的声音或雏燕嗷嗷待哺的声音。
现在指恋人贴着耳朵讲话.。
无拘无束:拘:限制束:约束。
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
翩翩飞翔:形容举止洒脱地飞疏忽怠慢:疏忽怠慢不是成语。
如果合在一起应解释招呼客人不周到,对人不尊敬四、课文知识1.《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的交流,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这句话中的“公冶长”意思是:懂鸟语的专家。
作者最喜欢和布谷鸟对话,在对话中我知道了要勤劳刻苦。
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声像在报喜:“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作者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便以“知音”自居。
他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五、拓展知识1.有关“鸟”的成语:一石二鸟小鸟依人倦鸟归还倦鸟归巢笨鸟先飞惊弓之鸟鹤立鸡群2.AABC式成语:勃勃生机沾沾自喜翩翩起舞井井有条洋洋得意3.和“春夏秋冬”结构相同的词语:酸甜苦辣琴棋书画亭台楼阁阴晴圆缺4.无()无():无忧无虑无法无天无影无踪无边无际无依无靠、无声无息5.一()一():一唱一和一板一眼一心一意一张一弛一来一去一收一放6.如()如():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如泣如诉7、有关“鸟”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鸟语》说课稿
![《鸟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89d8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6.png)
《鸟语》说课稿引言概述:《鸟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由鸟类使用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鸟语的特点、鸟语的分类以及鸟语的意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鸟语》这一主题。
一、语言的起源1.1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或者动物用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系统。
1.2 语言的起源理论:有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语言是通过进化逐渐发展起来的。
1.3 鸟类的语言:鸟类的语言起源于它们的生存需求和社交行为,是通过进化逐渐形成的。
二、鸟语的特点2.1 音调:鸟语通常以特定的音调和节奏组成,不同的音调和节奏传达不同的信息。
2.2 音素:鸟语由一系列的音素组成,每一个音素都有特定的含义。
2.3 语法结构:鸟语的语法结构简单而灵便,通常由一系列的音素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
三、鸟语的分类3.1 地域分类:不同地区的鸟类发展出不同的鸟语,以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
3.2 种类分类:不同种类的鸟类使用不同的鸟语进行交流,以满足不同的社交需求。
3.3 季节分类:在不同的季节,鸟类的鸟语也会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繁殖和迁徙需求。
四、鸟语的意义4.1 生存意义:鸟语匡助鸟类在寻觅食物、避免危(wei)险和寻觅伴侣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4.2 社交意义:鸟语匡助鸟类在社交行为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维持社会秩序和群体结构。
4.3 种群意义:鸟语有助于鸟类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总结:《鸟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具有语言的起源、鸟语的特点、鸟语的分类以及鸟语的意义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鸟语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鸟类的生活和行为,也有助于人类对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鸟语》-精品文档
![《鸟语》-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adf46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0.png)
04
鸟语的应用场景
野生动物保护
监测环境污染
鸟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通过观察鸟类可以监测 环境污染程度,为环境保 护提供依据。
生态修复
通过引入鸟类等野生动物 ,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
保护食物链完整性
鸟类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 位置,保护鸟类可以保护 食物链的完整性,维护生 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旅游
观鸟旅游
很多地方的鸟类资源丰富,吸引了很多观鸟旅游者前往观赏,促 进了地方旅游的发展。
生态教育
通过组织观鸟活动等生态旅游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自然环境 和鸟类生态,提高生态意识。
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普及
通过观鸟等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 意义,提高保护意识。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02
生态旅游发展
学习鸟语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自然风光和
生物多样性。同时,生态旅游也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鸟类生存环境改善
通过学习鸟语,我们可以了解到鸟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未来,我们需
了解鸟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观 察和理解鸟类的行为和生态习性
。
通过学习鸟语,人们可以更加深 入地了解鸟类是如何通过声音来 传递信息的,这对于保护和研究
鸟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学习鸟语还可以增强人们 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02
鸟语的种类与特征
鸟语的分类
鸣叫声
歌声
咕噜声
尖叫声
鸟类通过不同的鸣叫声来传达各种信息, 如求偶、警告、防御等。根据鸣叫声的特 点,可以将鸟类分为多种类别,如夜莺、 画眉、鹦鹉等。
小学四年级《鸟语》语文教案解读
![小学四年级《鸟语》语文教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1c5d12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5.png)
小学四年级《鸟语》语文教案解读《鸟语》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描写鸟儿的欢声笑语,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此诗选自秦观的《洛阳女儿行》之中,也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解读这篇文章呢?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鸟语》,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秦观及其代表作品。
2.品味诗歌,通过字句、意境、节奏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内容文章描述了鸟儿欢快的行动和歌声,再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孩童游戏的场景,表现出整个自然世界的欢腾和生机。
2.方法(1)阅读课:在课堂上集体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和意境,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语言分析:对生词和词语进行解释,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如描写手法、语言韵律等。
(3)画面展示:结合文本,通过PPT或课件,展示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4)发挥想象:通过启发思维或提供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诗歌。
三、教学步骤1.导入让学生看几张关于鸟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谈论鸟儿的特点和行为。
2.讲解背景简单介绍秦观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
并简单介绍此诗歌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3.朗读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
4.分析诗歌对生词和词语进行分析解释,如“芳草”、“重门柳”等。
同时分析诗歌的韵律、语言特点和诗意。
5.画面展示结合课文中的描写,通过PPT或课件展示相关的画面,让学生体验诗歌中的生动形象。
6.情境练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作文来诠释诗歌。
四、作业1.课后复习课文,并逐字逐句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和《鸟语》类似的自然美景,并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画面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和作业来评价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帮助和指导。
15、鸟语
![15、鸟语](https://img.taocdn.com/s3/m/6b340670011ca300a6c3901b.png)
15、鸟语教材简析:本文主要讲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课文语言活泼,结构清晰,教学时,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
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和感悟鸟语的“丰富”,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爱鸟之情。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抓住“我”对鸟的爱鸟之情,尝试着让学生经历“我”的经历,感受“我”的感受,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之情,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
搜集一些鸟的图片。
生字卡片、光盘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当你只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头脑中产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鸟儿会说些什么话?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是什么话呢?……)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4)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投影出示并朗读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鸟语赏析
![鸟语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0c76dab14e852458fb57e9.png)
《鸟语》赏析
作者:黄明山
《鸟语》这篇文章以鸟的叫声为线索,通过“记忆的天空”,写了乡村的鸟语、音乐中的鸟语和林中的鸟语,表达了“留住鸟声”这一含义深刻的主旨。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在用修辞手法的方面,如“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云雀叫声的醇美,同时也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优美的乡村风景画:初夏时节,云雀的叫声满天荡漾,田野上小麦抽穗扬花,整片农田丰收在望。
本文中描写云雀飞出的一段,抓住了云雀速度快的特点,运用“射出”这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云雀的动作写得惟妙惟肖,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鸟声入题,抓住其悦耳动听、润物无声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的鸟语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鸟语是大自然的天籁,曾经抚慰我们祖先的灵魂,滋养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生活。
而现在鸟鸣声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城市里,基本上听不见鸟鸣了,我们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让鸟声继续荡漾,“滋润或者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留住鸟声”这一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鸟语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月华如水,鸟语沐之。
”。
鸟语第一课时分解
![鸟语第一课时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11bb91a1c7aa00b52acbc8.png)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 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 ),爱听它们 的(歌声和软语 )。
我多想做一 个 通晓鸟语的“公冶长” 啊!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 聊聊聊天聊,天结为好友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 趣事趣,事也是也很快意快的意。于是,我便经常试探 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一、比一比,然后再组词。 冶( ) 雀( ) 怠( ) 治( ) 鹊( ) 抬( )
嗓( ) 拘( ) 慰( ) 噪( ) 苟( ) 尉( )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组成成语。
例:无(拘)无(束)
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
无( )无( )
燕子
布谷
喜鹊
呢喃软语 亲切啼叫 充满深情
勤劳刻苦 喜事到家 希望安慰
第一段(1)“我”从小就爱鸟,爱看鸟,爱听 鸟语。 第二段(2-3)公冶长的故事吸引了“我”, “我”想通晓鸟语。 第三段(4-11)“我”与布谷鸟交谈、倾听喜鹊 报喜以及从鸟儿们丰富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 的道理。 第四段 (12)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 语Fra bibliotek公冶长
说傻话
疏忽怠慢
无拘无束
嗓音 应验 矫健
公冶长
说傻话
疏忽怠慢
无拘无束
嗓音 应验 矫健
公冶长
说傻话
疏忽怠慢
无拘无束
嗓音 应验 矫健
公冶长
说傻话
疏忽怠慢
无拘无束
嗓音 应验 矫健
燕子
布谷
喜鹊
呢喃软语 亲切啼叫 充满深情
《鸟语》阅读及答案
![《鸟语》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5d9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1.png)
《鸟语》阅读及答案《鸟语》阅读及答案「篇一」【原文】空山鸟语郭枫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呜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③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项上鸣叫。
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进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
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④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及早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
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
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⑤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竞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鸟语阅读答案(优秀4篇)
![鸟语阅读答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dba30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f.png)
鸟语阅读答案(优秀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鸟语阅读答案(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鸟语阅读答案篇一散文阅读(20分,每题4分)晨听鸟语马国福1清晨四五点钟的光景,城市还深陷在一场欲望和梦想即将破壳的酣梦中,许多人轻微的鼾声还沉浸在昨夜斑斓的梦境中。
透过阳台,街道旁的绿树上,一群群鸟儿用羽翼隔离这个城市即将开始的喧嚣。
它们纤细的脚趾轻轻落在洋槐树枝新爆出的枝条上,一片片清新的叶子有序排列在枝条两侧,鸟雀像优雅的女子,清晨洗嗽梳妆后坐在琴台前,纤纤玉指落在琴键上,鸟语啾啾,清脆、悠扬,清晨静谧的大幕被这些灵巧的手脚轻轻拉开。
2这些鸟肯定是上帝撒落在城市上空的种子,一粒粒自由散落在单调、僵硬的水泥板块上,借以慰藉城市空间的另一种荒芜和空虚。
鸟儿飞舞、跳跃、鸣啾,它们驮来一缕缕晨曦清风,给喧闹无序拥挤的城市布阵久违的天籁。
风是精通韵律的高明乐师,她高高站在季节的舞台上,指挥一群群鸟雀遵循节令的暗示,在清晨用声音涂抹现代城市被机械、工业、商业瓦解的安宁。
3鸟鸣啾着,街道上还没有车来车往,声音时而婉转,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深沉,时而直白。
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想起古代那些隐居山野的高人。
他们结庐在人境,没有车马喧,守着内心的宁静秩序:锄禾、修竹、菜菊、赏月、饮酒、邀友、作诗,没有尘世功名牵绊,没有人际纷繁争斗,守着一车典籍,几亩薄田,采一束篱笆墙内的黄菊,面向南山、背倚柴门,黄犬相闻,鸡鸭悠闲,放达于山野清风,沉醉于堂屋稼禾,自足于桌上薄酒,几声鸡鸣成笔下平仄,数点雨声研案上古墨,一阙小令作心上天籁,曲曲鸟语解胸中快意,他们的人格尊严稳如南山。
他们内心的道法,因这田园鸡鸣鸟舞而诗意充沛,生命的淡定赖这清风明月愈见境界。
4回到现代,鸟从自然出世、循入城乡入世,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栖息在一方方不起眼的角落。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鸟语、我不是最弱小的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鸟语、我不是最弱小的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be74c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5.png)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鸟语、我不是最弱小的_苏教版苏教版小语四下《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运气味的好文章。
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形,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专门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小孩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尝试如下:一、激发爱好——爱鸟课开始,借助多媒体播放“百鸟争鸣”的场面,以此把学生领进鸟儿的世界,面对如此喧闹的场面,学生怎能无动于衷。
因此,他们也像鸟儿一样不由自主地叽叽喳喳议论开来,现在的情绪表达是他们的主观所需,因此感叹句、反问句等表达强烈感情的话语此起彼伏:“多么可爱的鸟儿呀!”“如何会有这么多鸟儿呢?”“太壮观了!”“鸟儿的鸣叫如何这么好听?”由此可见,鸟儿的形象美已把学生心中的“爱鸟情”激活。
二、引发对话——知鸟在学生对鸟儿已有“好感”的基础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现在也成为小孩们的心声。
“鸟儿”真能表明?我们能否听明白?他们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走进文本。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现在,把课文读通、感知课文内容便是“触及精神需要”,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进行自主、有效的对话。
三、启发性灵——明白鸟有同仁说:小小孩差不多上有灵性的,天生都有专门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方法,尽管他们说不清,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与鸟儿动听的交谈感染着他们,由动听到动心,他们也想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
因此,再次播放百鸟争鸣的音响请学生观赏,并创设让他们表现的空间,即:听后可把自己的收成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出现出来。
在这种“有我之境”中,学生便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进他们曾经经历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们专门的心态倾听鸟语,并将他们的专门的感受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在文中搜索与“我”同感的句段,细细观赏品味;有一位学生谈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这一句时说:“有一次,我考了双百分,放学的路上,喜鹊枝头叫,看起来在说:‘恭喜你呀,恭喜你呀!’因此我认为喜鹊真能给我们带来喜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听鸟语,享受天籁之音——《鸟语》解读及教学构想一、教材分析:我交流的题目是“静听鸟语,享受天籁之音”。
《鸟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从小爱鸟,盼望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鸟相处的和谐,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文质兼美的散文。
单从读者的角度看这篇课文,课文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情、有趣、有爱。
文中处处透露“我”与鸟之间的和谐相处之情。
对鸟语的猜测与表达,公冶长与燕子对话的小故事,都为文章增加了趣味性。
没有对鸟儿的喜爱,作者就不可能写得有情有趣。
没有对鸟儿的喜爱,也就没有童年与鸟为伍,以鸟为“知音”的快意。
因为这是切身经历的事情,所以作者的语言朴实而真实。
以教师的身份再读这篇课文,文章并不是名家名篇,内容较散,语言也不算多出彩,最能打动人的应该就是“我”倾听鸟语,作出猜想编故事以及人鸟和谐相处的那种美好情感。
作者和鸟儿有着异常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是“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是“喜事快快降临的期盼”,是“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所以他以鸟儿的“知音”自居,能从鸟儿的叫声作出“猜想”,“编织故事”,从鸟儿的身上汲取力量,得到启示,这也正是作者不断成长的表现。
以往学过的课文《雪儿》《珍珠鸟》,这些鸟儿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通人性”,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平等、长久的信任基础上的,所以人和动物才能超越物种的限制,达到真正的和谐。
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却也缺少了在田野、在河边、在乡间小道奔跑嬉戏的乐趣。
加上学生对鸟儿的种类及叫声并不精通,与文中“我”所生活的环境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要想法设法缩小差距,尽量消除陌生感、距离感的同时又能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中年级段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关注这些词句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关键词句,是指课文中能反映主题、概括主要内容、暗示课文的思路、标示句段之间的关系,对课文表情达意至关重要的词句。
《鸟语》一课,我在反复研读后,确定了一个关键词“通晓”作为第一课时的突破点,选择了一句关键句:“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作为第二课时的主线。
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读出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与鸟对话的乐趣。
2.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无拘无束”“疏忽”“倍感亲切”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3.感受人鸟和谐相处的情景,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
“如何与鸟儿交谈,了解鸟语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是本文的重点;“学会想象,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鸟的爱”是本文的难点。
三、教学流程: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首先音乐导入,诗词引路。
语文素养的提升不能单单依靠对文本文字的精雕细琢完成,它需要多方位的积累。
因此,我通过音乐,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对鸟语的憧憬。
进而通过对鸟儿叫声的不同说法并佐以诗词,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进一步激起学生对鸟儿的兴趣,引出课题《鸟语》。
围绕课题质疑,以学生几个关键的问题作为自读的主线。
接着初读课文,运用联系上下文、查词典、结合生活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读流利,理清文章脉络。
即从小爱鸟——盼望交谈,倾听鸟语——猜想明理——人鸟和谐。
最后总览全文,以“通晓”这个关键词作为突破口,提问:文中的“我”真的“通晓”鸟语了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看法。
交流时主要抓住“傻话”、“以‘知音’自居”和“一直没有学会”三处来细细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懂得辩证地看待“我”是否真的“通晓”鸟语这个问题。
文章虽写“我”喜爱鸟儿,但是“我”却并未因此通晓鸟语,所谓通晓,只是“我”基于对鸟儿叫声的揣摩而生发的各种各样的鸟语猜想,进而编织故事,这说明“我”的确与鸟儿却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设想通过三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公冶长与燕子对话的故事,这部分内容犹如引子一般,使“我”对鸟语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既然是引子就要教得轻巧,不能花时太多又要奏效,所以我结合第一自然段内容,开门见山点出关键字“爱”,通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把学生拉入情境,之后直接引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二)引导想象,启发思维,品味“鸟语”,学做“知音”因为作者萌生了和鸟儿对话的愿望,于是,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课件放出大森林中各种鸟儿的画面和叫声)你听到了什么?(出示主线句子: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相机板书“知音”“作猜想”“编故事”与布谷鸟对话,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方式。
首先出示布谷鸟图片,播放布谷鸟叫声,学一学叫声。
接着提问:作者听到布谷鸟的叫声,猜想到了什么?现在,你们就是那可爱的布谷鸟,咱们来对话啦!(可以同桌练习,也可以师生互动)适时引导,我们和“布谷鸟”一问一答交谈着,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答就怎么答,自由自在,这种感觉就叫“无拘无束”。
“我”和布谷鸟对话时就是这样的心情,想不想也像作者一样和布谷鸟对话?想象一下对话时的动作、神态展开情境表演。
“空气清新的早晨,我遇见了布谷鸟……”“夕阳西下的傍晚,我遇见了布谷鸟……”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把孩子们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紧接着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生活中谁会催促我们?“疏忽”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疏忽的时候吗?在作者眼里布谷鸟就像是良师益友,贪玩时,布谷鸟在催促(),做作业粗心时,布谷鸟会催促()……听了布谷鸟的话,我在学习上也不敢怠慢了。
可见布谷鸟的叫声催人奋进啊!(板书:催人奋进)和喜鹊对话环节,出示喜鹊图,聆听喜鹊叫声,了解人们喜欢喜鹊的原因。
从喜鹊的声声啼叫声中,作者又猜想到到了什么?你们的生活中,都有过哪些喜事?引读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抓住“倍感亲切”一词,它的意思是非常亲切,更加亲切,是人的一种感觉。
问一问学生,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再顺势引读关联句: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板书增添乐趣)由此看来,作者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啊!以往第七自然段提到的画眉、黄莺、百灵等其它鸟,我的处理方式是一带而过,而把重点放在后面受到的启示和句式仿写中。
这一次我做了调整,抓住了这一段中的“知音”一词。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也像作者一样通过猜想编织故事,做一做鸟儿的“知音”。
在这一环节后及时过渡:听鸟语,作猜想,编故事,真是其乐无穷! 作者很想成为通晓鸟语的公冶长,但是“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美好的愿望往往很难实现,但去实现愿望的过程,却能让我们有很多的收获。
文章中的“我”在亲近鸟儿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呢? 出示获得启示的排比句(前半句,后半句用不同颜色)启发学生思考从不同颜色的句中有什么发现?前面写鸟儿的特点,后面写从中得到的启示。
运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如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同桌合作)。
再抓住“留白”,拓展空间,练习仿写句子:由扶到放,先从文中出现的布谷,喜鹊入手,再让学生自主练习,从()那里,我()……适时过渡:有声的鸟语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无声的语言更能启迪我们深思。
(板书:给人启示)结合板书总结:作者爱鸟不仅因为鸟语催人奋进,给生活增添乐趣,更可贵的是还能给予我们启示。
难怪他从心灵深处发出了感慨——“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板书:好朋友)多可爱的大自然的精灵啊,让我们和鸟儿和谐共处吧。
(三)趣味拓展, 延伸学习总结课文时,播放一组人与鸟,人与其它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并配以轻音乐,“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以鸟为友,就能“通晓”鸟语;以花为友,也许你就能“通晓”花语;以猫为友,也许你就能通晓“猫语”……这些美妙的声音值得我们去自由猜想,去编织故事。
接着出示《珍珠鸟》《雪儿》画面配文字,静静地回味曾经读过的文字,感受人鸟相处的温馨和谐。
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中有爱啊!只要心中有爱,人和动物也能融洽地相处,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收获。
最后我布置了两个作业:1.自主选择阅读巴金《鸟的天堂》《一个真实的故事——徐秀娟》《“中国鸟王”阎福兴》。
之所以选择这三篇文章是因为学生对鸟儿是否真的有语言?究竟有没有人懂鸟语?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中国鸟王”阎福兴》可以让他们释疑。
《鸟语》虽然也是一篇散文,但毕竟不是名家所作,巴金《鸟的天堂》作为名家优秀散文非常适宜孩子们读一读。
徐秀娟为了救丹顶鹤牺牲自己的故事更是人鸟情深的典范,每每读起,心灵都会受到触动。
2.江苏省把每年的4月20日至4月26日定为爱鸟周,结合书后习题第四题: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四、重难点突破:课文四到七自然段是重点段落,也体现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感受。
鸟儿真的有语言吗?课文中的“我”真的能“听懂”鸟语,与鸟儿交谈吗?这是学生理解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去深切地体会“我”与鸟儿的那份亲密无间、心心相通的浓浓的人鸟情是要重点把握的。
我以文中的一个关键句:“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为主线,扣住句子中三个关键词语“知音”“猜想”“编织”让学生明白作者能够和鸟对话,是因为他爱鸟,能从鸟儿的叫声中做出猜想,编织故事。
再辅以三条分线:1. 通过公冶长的故事把学生拉入情境;2. 情境表演、抓关键词、拓展想象编故事进一步与作者拉近距离;3. 趣味拓展, 延伸学习,回忆旧知,启发思维,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深入情境。
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
五、板书设计:15 鸟语爱听鸟语知音作猜想催人奋进增添乐趣给人启示好朋友编故事以上就是我对《鸟语》这篇课文的一些浅见,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