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可打印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f209b4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1.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可打印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的物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
2. 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繁殖、应激性。
3. 生物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等。
3. 细胞的功能:物质的进出、能量的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分裂等。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3. 呼吸作用:生物体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1. 生长的概念:生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2. 发育的概念:生物从幼体到成熟体的过程。
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营养、环境等。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通过遗传物质(DNA)传递。
2. 基因的发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提出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3. 进化论:物种不断变化,适应环境,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
六、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的组织:导管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
3. 植物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水分吸收、营养物质的运输。
七、动物的分类与特征1. 动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生理、生态等特点进行分类。
2.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有无脊柱。
3. 动物的生理功能:运动、捕食、繁殖、感觉、排泄等。
八、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 营养的概念: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素。
3. 七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九、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5259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5.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一、细胞与生物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细胞的结构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营养摄取、生长和繁殖等。
4. 细胞的分裂主要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5. 细胞器是细胞内负责特定功能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生物种群的基因信息在繁殖中的传递和变异。
2. 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3. 测定染色体是确定生物遗传信息的一种方法。
4.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DNA片段。
5.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选择和突变等。
三、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1. 生物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等级别。
2. 动物根据体内脊椎骨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3. 植物根据是否具有维管束分为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两类。
4. 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纲,具有昆虫翅膀和六足等特征。
5.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生物的生态与环境1. 生态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2.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包括气候、土壤、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4.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生物间的转移和转换。
5. 污染和破坏是对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58242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1.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
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等。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减少,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人类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这个美丽家园中。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在平日的研究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熟悉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糊口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初中生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21f8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3.png)
初中生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2.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
4.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体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主要通过DNA实现。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为双螺旋,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氨酸)组成。
3.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4. 进化是生物种类逐渐改变的过程,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驱动。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和开花结果等阶段。
2.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3.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能量来源的基础。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传播和受精过程产生新个体。
四、动物的生理与行为1. 动物的生理活动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运动和神经调节等。
2. 动物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它们负责接收外部信息。
3.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是遗传决定的,后者是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
4. 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以及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
五、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4.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导致物种灭绝等。
六、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baac1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c.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展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2〕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构造: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处: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外表: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根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进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局部:消费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局部: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络起来的序列。
初中生物知识点考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d285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0.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考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 生长与分裂:细胞通过分裂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的载体。
- 基因的概念: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染色体的组成: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遗传物质的载体。
2. 遗传方式:-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性别遗传:XY和XX的性别决定机制。
3. 进化论:- 物种的概念:具有共同特征的生物群体。
-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 自然选择: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三、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如植物。
- 消费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如细菌、真菌。
2.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杂。
- 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但生物量大。
-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防洪等功能。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 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入侵物种等。
-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生态恢复等。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支持植物体。
- 茎:输送水分和养分,支撑植物体。
- 叶: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花:生殖器官,负责繁殖。
2. 植物的生长周期:- 种子的萌发:需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全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0d35b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5.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全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 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常见的生物分类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细菌界、真菌界等。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2.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
3. 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逐渐演变过程。
4. 物种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实现的。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表现。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到形成新的种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3.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六、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由多种组织和器官构成复杂的系统。
2. 人体的八大系统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3. 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摄取营养、呼吸、排泄、循环、运动、调节和生殖等。
七、健康与疾病1.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 疾病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的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3. 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
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7c7d8d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8.png)
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够繁殖后代,如种子的萌发、母鸡下蛋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分类。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 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因为山上温度低,桃花开花晚。
- 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吃羊。
- 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图解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92315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c.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及图解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 动物细胞:缺少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和线粒体等。
2.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3.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4.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五界系统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并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分裂传递给子代。
3. 进化是生物种类和基因频率在长时间内的变化过程。
4.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基因的生物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圈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2.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和。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途径。
4.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由细胞构成,分为组织、器官、系统不同层次。
2.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收。
3.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4. 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 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膀胱等,负责排除体内废物。
七、健康与疾病1.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 疾病是机体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状态。
3. 预防疾病应注重个人卫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a354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2.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表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胞的发现历程。
3.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
- 线粒体:能量工厂,进行呼吸作用。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特有。
-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4.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加。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
2. DNA和RNA:遗传信息的载体,结构和功能。
3. 基因的发现和作用: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4. 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遗传物质的载体。
5.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6. 进化论: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2. 光合作用:植物制造食物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植物能量的释放。
4. 植物的繁殖:- 有性生殖: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 无性生殖:分裂、萌芽等方式。
5. 植物的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四、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结构: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动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摄入和能量的获取。
3. 呼吸和循环系统:氧气的获取和废物的排除。
4.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生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5. 动物行为学: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五、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2.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功能。
3. 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4. 人体健康的生物学基础:营养、运动、休息和心理健康。
5.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六、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特征和生存方式。
3. 微生物的作用:在自然界和工业上的应用。
最全面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1c18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0.png)
最全面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3.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些结构。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基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生物。
2. 植物界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主要通过DNA实现。
2. 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改变的过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3. 物种形成通常涉及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和遗传变异。
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种子的萌发、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叶的形成和花的开放。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生长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体成长和性成熟。
2. 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3. 动物行为包括觅食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会行为。
七、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八、微生物与人类健康1.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有些则可能导致疾病。
2.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3.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2e0aaf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d.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最新最全)初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最新最全)1. 细胞的组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的稳定。
- 细胞质:包含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参与物质的合成和代谢。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储存遗传信息。
3.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 無絲分裂:通过裂殖错配、裂殖出芽等方式进行。
4. 遗传基因的传递- 染色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
- 基因: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 代表性遗传定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染色体遗传定律。
- 基因突变:由于基因序列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遗传变异。
5.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生物学特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 生物分类:按照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进行分门类别。
- 生物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 生物灭绝:某个物种在自然界中灭绝。
6.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 植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7.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内外分泌系统:控制动物的体内平衡和生长发育。
- 动物的繁殖: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8. 生态系统-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 群落:由多个共生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
- 食物链:描述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
- 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
9. 人体健康-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 疾病预防:保持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
- 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以上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包括细胞的组成和功能、遗传基因的传递、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b93a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2.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细胞和细胞器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3. 细胞核的功能: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4. 细胞壁的作用:提供支持和保护细胞。
5. 线粒体的功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6. 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7. 液泡的功能:储存物质,调节细胞内压力。
8. 中心体的功能:参与细胞分裂。
9. 高尔基体的功能:合成和包装物质。
10. 核糖体的功能:合成蛋白质。
1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遗传、自由组合、分离和再组合)。
2. 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4.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
5. 基因的作用:控制特征的遗传。
6. 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7. 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8.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9. 生物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
10. 自然选择的影响:适应环境、形成新物种。
三、生物分类与演化1. 生物分类的意义:方便研究生物、整理物种信息。
2. 动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解剖、发育等相似性。
3. 分类系统:属、门、纲、目、科、属、种。
4. 哺乳动物的分类:主要分为原始哺乳类、有袋类和胎盘类。
5. 鱼类的分类: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
6. 昆虫的分类:分为昆虫纲和节肢动物门。
7. 植物的分类:主要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8. 古生物化石的意义:揭示生物的进化历史,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9. 生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胚胎发育、相似结构、地理分布等。
四、生态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2.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7e21ce43323968001c928d.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3)耳和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音调、响度、音色: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9b66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a.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总结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细胞的基本知识1.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3.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和RNA。
2.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3. 进化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物种起源。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四、动物的生理功能1.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
2. 呼吸系统:肺和呼吸道。
3. 消化系统:口腔、胃、小肠、大肠。
五、生态系统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循环。
3.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六、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结构: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系统。
2. 免疫系统:防御机制和免疫反应。
3. 健康生活: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
七、生物技术与应用1. 基因工程:基因的剪切、拼接和转移。
2. 克隆技术:生物体的无性繁殖。
3.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
八、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 生物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物种恢复、环境治理。
九、实验技能与方法1. 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和组织。
2. 实验操作:提取DNA、制作细胞涂片。
3. 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记录和解释。
十、科学探究方法1.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起点。
2. 制定计划:实验设计和方法选择。
3. 收集证据:观察、实验、调查。
4. 分析结果:数据整理和结论得出。
5. 表达交流:科学报告和讨论。
以上是对初中生物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生理功能、生态系统、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框架。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2c0b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9.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不含消化酶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初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6217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1.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分化、繁殖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 细胞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第二部分:生物的营养与代谢1. 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口腔、胃、小肠、大肠的作用3. 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4. 能量转换:ATP的生成与利用第三部分: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2. 细胞分化:细胞特化、组织形成3. 生物的生长:细胞增多、细胞增大4.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发育、成体发育第四部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DNA、基因2.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3. 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4. 遗传与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第五部分:生物的适应与环境1.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3. 生态平衡: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 生物的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方式第六部分: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 生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2. 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3. 生物的进化历程: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4. 物种的形成:隔离、基因流第七部分: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科学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2. 细胞工程: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3. 发酵工程:微生物发酵、生物制药4.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第八部分:生物与人类生活1. 食品安全:食品污染、食品安全检测2. 疾病与健康:遗传病、传染病、慢性病3. 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4.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能源、生物制药以上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内容和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太全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太全了!](https://img.taocdn.com/s3/m/4cf46dbc0b4c2e3f56276373.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 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生物初中全部知识点总结
![生物初中全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0ab6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c.png)
生物初中全部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组织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3. 细胞的生物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分化。
4. 组织器官:植物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的组织器官、人体的呼吸器官、循环器官、消化器官、排泄器官。
二、生物遗传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基因。
2. 遗传材料的携带者:染色体、DNA、RNA。
3.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连锁性状、自由组合规律。
4. 遗传变异和进化:突变、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
三、生物进化1. 进化观点的历史: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2. 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生物形态、生物化石、生物分子。
3. 进化的过程: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适应性进化。
四、生物分类1. 分类的基本概念:同一类生物的共同特征、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 分类的原则:形态分类、系统分类、进化分类。
3. 生物界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古菌界、双歧杆菌界。
五、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 植物的生长:分生组织、分裂、分化、伸长、分化。
3. 植物的发育: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六、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1. 动物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
2. 动物的生活习性:哺乳动物的哺乳方式、鸟类的飞翔、鱼类的呼吸、昆虫的变态。
七、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位、生物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
3.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维护、生态环境的监测。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到细胞组织、生物遗传、生物进化、生物分类、植物生长发育、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生态系统等内容。
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抚慰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环境要素:6、生物对环境的顺应和影响: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致全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用单位。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造和观察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造和观察15、细胞膜的功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18、细胞经过火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红两个,随后,细胞质分红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构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构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构成组织。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23、只需一个细胞的生物体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构成的缘由: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衍。
24、病毒的外形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
第三单元27、区分稀有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8、区分稀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30、种子萌发的条件31、种子萌发的进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求),胚根打破种皮,构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构成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流的窗口。
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协作用:38、植物的呼吸作用第四单元39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用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流的场所是胎盘输卵管——受精的场所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用也清楚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求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程口腔糖类末尾消化的地方唾液淀粉酶胃蛋白质末尾消化的地方胃蛋白酶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46关注食品安全。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流:48血液的成分和功用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用血管种类概念和功用管壁动脉送血离心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静脉送血回心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流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50心脏的结构和功用(P68图)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55尿液的构成和排出进程。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构成: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用: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用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抚慰、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
58.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汗腺内分泌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2)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理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作用症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垂体生长激素促进骨的发育,调理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胰岛胰岛素调理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惹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构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61. 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卵生。
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维护。
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
如:虾、蟹、水蚤等62. 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经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敏。
4、靠可以分泌黏液、不断坚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6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兴隆;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顺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兴隆,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兴隆。
64.空中飞行的动物:65.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66.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分行为和学习行为: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六单元68.细菌的外形结构和生殖方式69.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70.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7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7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73 植物分类比较外形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动物分类比较外形结构、生理功用。
74、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种。
分类单位越大,包括生物类别越多,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则相反。
75、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生物多样性面临要挟的缘由: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最有效措施是树立自然维护区。
77、维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树立自然维护区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展开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集体的进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进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进程1、青蛙发育进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海洋,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佐呼吸。
招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缘由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需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干上陆。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招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才干下降。
出现畸形蛙的缘由:水遭到污染。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进程1、鸟卵的结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维护作用,卵白——营养和维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进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经过生殖和发育而完成的;2、性状:生物的外形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人体稀有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窝。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可以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断,DAN上有许多基因。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二、生殖进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三、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