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

合集下载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部团结战斗、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它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革命英雄主义,不仅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突破了时空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长征中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无穷动力。

80年前举世闻名的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

80年后的今天回顾80年前中央红军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这首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应该具有特殊的意义。

1934年10月,因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军事上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里程碑,46年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遵义会议是这样说的:“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并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

这一伟大壮举,留给了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的精神坐标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退出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途经14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34年10月开始,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等4支部队,先后在4个不同时间、从4个不同地点出发,进行长征。

图为位于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的长征出发纪念园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

1934年11月27日开战的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惨烈、最悲壮的重大战役,中央红军折损3万多人,由最初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弹尽被俘、在被敌人抬去请功途中壮烈牺牲。

图为陈树湘雕像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后,毛泽东等决定火速夺占泸定桥。

5月29日,22位勇士突击队员冒着守敌燃起的熊熊烈火冲向对岸,最终占领了泸定桥,用“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了红军的最终胜利。

上图为泸定桥,下图为泸定人民支援红军的背夹长征途中,红军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上图为布满沼泽的若尔盖草地,下图为红军翻越雪山用过的物品:脚码子、棕背心、皮帽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秦为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那么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是什么山,经过的充满死亡陷井的草地又在哪里?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叫夹金山。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市宝兴县,这里是通往著名的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说来也巧,夹金山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大雪山,平均海拔4500余米,主峰高达4930米,山顶终年积雪。

当地流传“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歌谣。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雪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和雪的世界。

风雪刺得红军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在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又缺医少药,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在长征期间,夹金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看夹金山风景,恶劣的气候让国名党军队的飞机大炮在此都无用武之地,“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就是夹金山留给红军最深刻的感受。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旖旎的自然风光,晶莹的雪峰,构成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水画卷。

,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湖泊明净,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如今大雪山早已没有当年那般令人胆寒,很多游客对夹金山的美景倒是赞不绝口。

纪念红军长征 主题班会

纪念红军长征 主题班会

纪念红军长征主题班会一、引言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震撼世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保卫革命力量和探索中国革命前进道路的伟大行动。

长征历经千山万水,艰难险阻,不畏艰险,不辞劳苦,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多次失败的武装起义和反动统治的残酷镇压,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

红军被迫进行战术退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长征的背景是国共内战的激化,华夏大地陷入了无尽的战争和动荡之中。

三、长征的目的和意义红军长征的目的是为了保卫革命力量,寻求革命生存发展的出路,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长征的意义在于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坚定革命意志和顽强斗志的军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四、长征途中的艰辛红军长征是一次艰难险阻的行军,红军面临着严重的物资匮乏、天气恶劣、地形复杂以及敌人的疯狂追击。

红军士兵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正义事业,坚守革命信念。

五、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不仅歼灭了大量敌人,还催生了一大批优秀军事指挥人才。

红军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新的突破,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自己的正确路线和政治主张,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长征的经验和启示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是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这是任何一支军队取得胜利的基础;其次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斗志;最后是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决策,确保行动的有效性和胜利的可能性。

七、纪念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红军长征不仅仅是单纯的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明确今天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路线,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生动实践,它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八、结语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同时,我们要永远怀念那些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为他们默哀,向他们致敬。

演讲稿 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300字

演讲稿 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300字

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300字长征是革命历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今年恰逢红军长征80周年。

值此之际,大家都在热议长征的话题,那么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怎么写?红军长征300字稿子怎么写?下面整理了关于红军长征的演讲稿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300字篇1读了《长征》的故事,我心情很激动,红军战士能么坚强,什么困难都不怕,他们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候,红军们连饭都吃不到,挖野菜、吃树皮,实在太饿了,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衣服,鞋带还有皮带等东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但是他们不畏艰难,爬雪山、过草地、渡过水流蹿急的江河。

顽强的与敌人作斗争,有的冻死、有的永远的被埋在草地下、有的淹死在江河中......最后终于胜利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

听了长征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平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时候不想吃就倒掉,想想简直太浪费了。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学习,向红军学习,发扬他们的精神。

关于红军长征的稿子300字篇2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

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

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

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

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

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

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们为他煮的鱼汤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

长征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

长征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

长征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发展的凯歌。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奇迹,其特有的魅力像一部最完美的革命神话,突破了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铸就了具有鲜明特征的长征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是一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革命乐章;长征是敢向青天邀日月、敢把惊涛当暖水的肝胆豪情。

长征是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乐观主义,构成一幅的历史画面;长征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再次迸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华。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通向繁荣富强之路!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赞歌,一首胜利凯歌,一首惊天地泣鬼魂的歌!长征是一幅画:一幅山水风情画,一幅人物肖像画,一幅二万五千里历史画!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终怀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

长征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要青年一代永记长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八年级上册: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及重大战役

八年级上册: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及重大战役

精心整理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原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鄂西与红3军会师,3军恢复二军团番号,共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七军团长征从1934年9月到11月,起点是中央苏区,终点是闽浙赣苏区。

十军团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点是赣东北,至皖南伏击国民党军王耀武部,遭到白军猛烈反击,伤亡惨重;随后在皖南怀玉山遭到白军围歼,除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围外,余部全军覆灭。

25军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点是大别山,经湖北、河南、陇东,终点是陕北,与当地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

四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川陕苏区嘉陵江畔,经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终点是陕甘苏区;其中9军、30军和由中央红军五军团改编的5军组成西路军,在到达陕甘苏区前的宁夏战役中西渡黄河,经宁夏、甘肃、青海,在消灭了总数超过自己的马家军部队的同时,先后于1936年12月、1937年1月和3月遭到马家军的歼灭性打击,残部于1937年4月到达新疆,是最后一支结束长征的红军部队。

重要历史事件:强渡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后投入2.4团2师4团在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在江界河用竹筏强渡乌江未成功。

入夜后,4团再次强渡乌江,第3连连长毛振华率4名战士登上北岸。

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

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

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那你知道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欢迎大家阅读。

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篇【1】长征是革命历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因为要挽救革命危机,实行了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从1934年10月正式开始了!在长征期间,最艰苦的要数爬雪山,过草地了,战士们不光要在国民党从地上到空中的围追堵截,走一路打一路,还要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走过草地、爬过雪山。

在草地上没有路标,战士们倒下的身躯就是路标,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吃人”的泥潭,可战士们硬是以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顽强地走过了草地,一路上到处是倒下的战士。

在雪山上是零下二三十度,因为太冷了战士们必须动起来,如果不动的话,循环的血就会停止流动,你将被冻死在这冰山上,每天战士们都要八、九个人挤在一床薄被上,脚趾露在薄被外面,早上你一起床,脚和手已经坏死,一走路,你发现自己的脚趾断了。

就这样,到了胜利会师时,20万人只有5万余人了!我知道战士们身边的环境是多么苦!我们美好时光来得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建设好祖国,报答红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幸福和平的生活!长征故事演讲稿300字篇【2】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

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

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

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

长征每章读后感

长征每章读后感

长征每章读后感1934年,面对内外困难,红军不得不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震撼世界的壮举。

长征中,红军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艰难险阻,但是他们坚毅不屈,团结一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红军长征记》、《在湘江北岸》、《突围》、《瑞金失守》等章节中,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感悟艰难困苦下的人性光芒。

在《红军长征记》中,我们知道了红军在口粮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草鞋皮和一点玉米磨面制成了红军馍,用这个粗饷养活了一路前行的红军。

这加深了我对中国革命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理解和认识。

尽管红军身处逆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动摇,而是发扬了拼搏、坚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从而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另外,在《在湘江北岸》一章中,罗瑞卿率领的一支红军在长征中奋勇突围,成功挺进一百多里地后,为了保护群众,决定分散行动。

这让我深刻领悟到革命胜利的不仅只有军队作战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全民的团结和伟大的创造性。

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红军和老百姓相互扶持和协作,举办文艺演出警醒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仰,这是远离家园生活的红军所创造的美好记忆。

在《突围》一章中,红军面临着极端恶劣的天气和无法数目的敌军阻挡,但他们不愿被敌人俘虏,不愿让自己的战友白白牺牲,于是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突围。

这让我感悟到勇气和毅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我们应该努力拼搏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在《瑞金失守》一章中,红军无论如何也没有 despair,即使面临敌人的攻击和暴力杀戮,也没有屈服和妥协。

这让我明白一个真理:革命是一个始终如一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我们都要坚持毅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

长征的胜利证明了革命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也为今后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的杰出篇章。

红军长征资料

红军长征资料

红军长征资料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但是,为什么要举行长征?红军为什么能够胜利地完成这个伟大的壮举?其中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一党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统治。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中央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一九三二年十月的宁都会议,根据六届四中全会的错误纲领,污蔑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改变了中央根据地正确的党的领导和军事领导。

到一九三三年初,临时中央因为白区工作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遭受严重损失,而迁入中央根据地,更使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

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纪录片《长征》告诉我们发生在80年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是一部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供大家参阅!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篇1长征,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

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

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

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

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

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篇2看了纪录片《长征》后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写过的那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发生在80年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是一部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

这本书主要讲述红军战士之间的战友之情,书中也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故事,但讲的是他们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经历。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的意义重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精神三个方面。

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队伍和武装,挺过敌人的重重封锁,转移战场,转变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敌后的战略行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历时两年多,行程将近2万5千里,越过了十几条大江大河,穿越了十几座雪山草地,经历了数百次激烈战斗,最后胜利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行动。

长征是一次艰难卓绝的战役,是一次极具牺牲精神的伟大壮举。

在长征中,红军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环境,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长征途中,饥饿、疾病、凶恶的自然环境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给红军的长征增加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

然而,红军官兵在艰难险阻面前,始终保持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韧不拔地走完了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是一次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壮举,是一次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

在长征中,红军官兵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斗志,他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最终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行动。

长征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壮举,它不仅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也改变了世界军事史的格局。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一次伟大的传奇,它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中,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长征是一次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壮举,是一次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

在长征中,红军官兵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斗志,他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最终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行动。

长征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壮举,它不仅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也改变了世界军事史的格局。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一次伟大的传奇,它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中,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赞美长征的句子

赞美长征的句子

赞美长征的句子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里程碑。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世界革命的胜利。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次对敌人的顽强斗争,更是一次对困难的顽强抗争。

在长征中,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了无数次的厮杀和生死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打击,更是对敌人的强烈震撼。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是一次对敌人的顽强斗争。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但他们始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持不懈地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将士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的理想,捍卫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谱写了革命史诗中永恒的篇章。

长征是一次对困难的顽强抗争。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艰苦的环境和严峻的条件,但他们始终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打倒,顽强抗争,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世界革命的光辉成就。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次对敌人的顽强斗争,更是一次对困难的顽强抗争。

长征的胜利,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激励着我们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

长征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长征,永远值得我们赞美和纪念!。

关于长征的资料简介

关于长征的资料简介

关于长征的资料简介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那么你知道红军长征了多少公里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长征的资料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军长征多少公里红军长征是12500公里。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即12500公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重要的会议转折点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的追击,被迫开始长征。

从瑞金出发,翻雪山、过草地,困难重重,艰险万分,经过14个省,全程约二万五千里,最终于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宣告结束。

红军长征的意义1、通过红军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后感600字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后感600字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读后感600字长征,是一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是一次举世震惊的征途,堪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1933年10月,南京发动了第五次剿共战争,但由于红军的领导人的指挥失误,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于是,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就此开始。

在征途中,将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争,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各部队。

他们开进和顺利的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单从时间上看,你会发现,不过区区一年,不过如此,但红军却徒步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那些环境相当艰苦,他们没有充足的食物果腹,没有好的住所,遮风挡雨,他们风雨来雨里去,以草为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在行军。

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的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长征。

“长征”这条路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铺出来的。

在长征途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但没有一个人放弃,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他们浴血奋战,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敌人设下的关卡。

他们用行动与生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又可歌可泣的赞歌。

长征中最为出名的就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飞夺泸定桥。

当时30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不惧危险的爬到了沸腾的河流上,紧紧的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

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着的慢慢爬行的前进的红军射击。

同红军在一起读书笔记摘抄

同红军在一起读书笔记摘抄

同红军在一起读书笔记摘抄
《同红军在一起》是一部深入描述红军长征历史的书籍,以下是关于此书的读书笔记摘抄:
1. 长征,这个震惊世界的壮举,以气吞山河的气概,粉碎了上至蒋介石下至地方军阀的所有企图,使长征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雄心壮志的象征。

2. 在长征的历程中,红军面对了严寒、酷暑、饥饿、缺水等各种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

3.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精神洗礼。

在长征中,红军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力量,这些品质成为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

4. 长征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历程。

红军在长征中不断创新、灵活应对,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5. 长征是一次充满牺牲和奉献的历程。

许多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勇牺牲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以上摘抄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书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红军长征的历史经验

红军长征的历史经验

作者: 唐明华
作者机构: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
出版物刊名: 探索
页码: 67-69页
主题词: 毛泽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中央红军;军事指挥;周恩来;历史经验教训;战略方针;右倾分裂主义
摘要: <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也是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要把这些财富挖掘出来为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需认真总结长征的历史经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红军长征历史经验教训是极为丰富深刻的,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长征》背后的故事

《长征》背后的故事

《长征》背后的故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壮举,是我国革命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就是歌颂这一伟大壮举的革命史诗。

1930年至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和根据地革命人民粉碎了蒋介石四次大规模“围剿”,取得了辉煌胜利。

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完成战略转移,并迎接日益高涨的全国抗日高潮,1934年10月,除一部分军队继续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护送主力外,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开始从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长征。

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当时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使红军继续受到损失。

正值革命危急关头,毛泽东等领导人和错误路线作了坚决的斗争后,红军改变了进军方向,开始向敌人兵力薄弱、回旋余地大的贵州进军,争取了主动,大败贵州军阀,飞渡乌江,攻占遵义、湄潭、绥阳、桐梓等城。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的广大党员、干部,对“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

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央红军迂回转战于黔、川、滇边界,围歼大量敌人后,又乘虚向西南挺进,入云南,抢渡金沙江,从此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5月,通过大凉山地区,抢渡大渡河。

6月,翻越过常年积雪的夹金山后,在大维、懋功,与第四方面军一部会师,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共同北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中的思想理论成果1.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思想理论红军长征在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到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935年1月,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开始了毛泽东对全党的领导。

毛泽东的主张和建议成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是中国革命摆脱被动、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在《毛泽东思想史》一书中,将“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逐渐为中国共产党人所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分成五个历史阶段:(一)开始为部分人所认识的阶段;(二)受革命斗争考验和为部分人接受的阶段;(三)军事战略思想为中共全党接受的阶段;(四)为中共全党和共产国际接受的阶段;(五)成为中共全党指导思想的阶段。

红军长征前的十三年零二个月在形成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过程中是处于量变的阶段,红军长征初期的三个月是质变的阶段。

在这三个月中,红军遭受的损失是史无前例的,对于错误与正确的认识迅速深化,对于王明路线进入苏区后,毛泽东被排挤,毛泽东军事思想作战原则被抛弃,军事作战失利的怀疑与不满迅速达到顶点,遵义会议终于完成了质变,确立了毛泽东这个领导核心,形成了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遵义会议上形成的中央领导集体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战胜了敌军,战胜了自然困难,还战胜了党内错误思想的代表,使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得到初步巩固。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进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1935年8月,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新调整中央常委的分工,决定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毛泽东成为党在军事方面的主要领导人。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组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就是中央军委),毛泽东任主席。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改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仍为主席,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在军事工作方面的最高领导人。

在长征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体现于毛泽东思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同时它还体现于党中央集体领导成员共同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

红军长征的胜利改善了毛泽东思想成长的客观环境红军长征前,制约毛泽东理论创作的因素有: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较短,处于实践摸索、积累经验阶段。

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考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已基本形成,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初步巩固,逐渐成为中共中央的核心。

同时红军长征的胜利使整个红军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从研究成果来看,以毛泽东为例,从秋收起义到红军长征,1927年9月至1934年10月,七年时间里,《毛泽东选集》所收录文章有9篇,而1935年10月至1942年10月7年却有59篇之多。

即使到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38年10月3年时间也有16篇。

从写作的内容看,前七年,包括《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等重要著作,虽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铺垫之作,以及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的体现,具有全国性意义,但都是从局部范围内(湘赣边界、红四军)提出的问题。

包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等,则是从全国、全军、全党的高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视野更开阔,更具理论深度。

面对着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长征的挑战,毛泽东从客观事实出发,依据自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贵州的了解,对贵州兵的了解,对中央军与地方军矛盾的了解,适时地提出了向贵州进军的建议,提出了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师的建议,改变在宜宾登陆、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的计划,制定出飞渡金沙的方案、北上抗日的策略。

因此,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在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游击战、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思想,关于战争规律等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正确性。

“正是通过惊心动魄的长征风云,全党全军真正认识了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思想,由衷敬服了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思想,把毛泽东推举到党和红军实际的领导核心位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上的指导地位”。

因此,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在遵义会议上反对错误路线斗争的胜利和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也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胜利。

在党内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深受宗派主义、惩办主义之苦,因此他坚决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在这两次斗争中,毛泽东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从而战胜了敌人和自然困难,完成长征。

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中,红军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动员群众,通过扩红,过少数民族地区等等,消除误会,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污蔑宣传、歪曲宣传,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思想,实现了军队打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用实践证明了“单纯军事观点”的错误。

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形成,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其关键性的起点和重要的基础就是长征。

这是长征期间党的建设的最大成就。

红军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且也是毛泽东思想由形成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它以生死考验的方式论证了刚刚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为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创造了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

2. 推动和实行对旧有的政治路线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政治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挫折,宣告了临时中央错误路线的破产。

毛泽东指出的:“遵义会议,实际上变更了一条政治路线。

过去的路线在遵义会议后,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不能起作用了”。

1935年8月5日,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判断:“虽然目前尚未广泛地爆发带有全国性的大的群众斗争,然而这种斗争是普遍地蕴藏着,造成了伟大事变立刻就要到来的形势”。

明确了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党和红军应该更高地举起反日、反帝的旗帜,开展反日、反帝的民族革命。

中共中央在1935年11月13日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和《关于开展抗日反蒋运动工作的决定》,号召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指示各级党组织“必须立即开展反日、反蒋的民族武装自卫运动”,“准备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4年秋,党与陈济棠粤军的谈判,对全党抛弃开展统一战线活动的“左”倾路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发出《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要有下层统一战线,也要有上层统一战线,要和一切抗日反蒋的团体和个人联合起来。

张闻天著文总结了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党不会运用我们前面所说的策略”而遭受失败的教训,告诫全党:“党同样应该善于利用上层的统一战线”,“必须寻找每一可能的同盟者,即使是动摇的、暂时的、不可靠的,大胆推动一切抗日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到前线去”。

3.开展党的内部建设,实行党内新风尚成功树立了党内民主的新风气。

在遵义会议前,临时中央为强制推行“左”倾路线,对凡不积极执行和对之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党内生活很不正常。

这种严重破坏党内民主的做法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紧密相关。

长征途中,在危难关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为挽救红军、挽救革命,与党内错误路线的斗争,实际是向党内的不民主挑战,争取实行党内民主。

遵义会议就是与错误进行斗争和争取党内民主的一个典范。

面对危局,党通过党内民主,更换领导,纠正错误,其意义十分重大。

但更深远的意义是,党内从此形成了民主的风气。

在其后的长征中,在整个延安时期,以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个时期,党内民主一直得到了坚持和发扬。

邓小平指出:“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

”这种民主作风的实行和坚持,保障和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成功恢复和加强了政治局决定党的大政方针的工作机制。

长征途中的通道转兵,实际上开始纠正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甚至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不能参与重大决策等少数人决策的现象。

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的规定,旨在强调和维护政治局的权威和最高决策权。

如关于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和变更,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行动方针,关于反对张国焘的斗争,关于奠基西北的重大行动,关于二、四方面军的北上问题等,都是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党中央继续延续了这样的决策机制。

也就是说,这个在长征路上恢复和加强的党的最高决策机制从此一直延续了下来,它对党的事业、中国革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成功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在党的决策中进行运用。

在长征过程中,随着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形成,随着党的主要领导人思想认识的转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在党的决策中体现。

当发现预想目的地的环境、条件和敌情不适宜建立根据地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拘泥于已定方案,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从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寻找适宜红军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落脚点。

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粉碎了蒋介石一次次“围歼”的计划,摆脱了一次次的危险,避免了损失,最后建立了领导全国革命斗争发展的战略基地,形成有利革命发展的战略态势。

成功提升了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长期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开展工作,凡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活动,大都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或者是请示共产国际批准后进行的。

长征之后,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这一方面逼迫党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自主地去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来自共产国际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指示及其相应产生的各种教条主义的干扰没有了,有利于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

长征途中,党的重大决策,都是党的领导人根据军事形势和面临的实际情况而独立做出的。

因此,毛泽东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这样,就推动了党内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意识的形成,锻炼和提升了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