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a5c2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1.png)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之一、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然后,评估项目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接下来,评估项目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最后,将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得出项目的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或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 效益-费用比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效益-费用比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与成本效益分析不同,效益-费用比分析将项目的效果作为评估指标,而不是收益。
在进行效益-费用比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效果指标,例如,减少的疾病负担或提高的教育水平。
然后,评估项目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接下来,评估项目的效果,例如,每减少一个疾病负担需要多少成本,或者每提高一个教育水平需要多少成本。
最后,计算出项目的效益-费用比,从而判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效果评估(Impact Evaluation)效果评估是一种定量评估方法,用于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
在进行效果评估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然后,采集项目实施前后的数据,包括影响因素、中介因素和结果指标。
接下来,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准确测量项目的效果。
最后,利用评估结果,判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4.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评估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风险因素和概率。
然后,评估每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计算出风险的概率和损失。
接下来,将不同风险因素的概率和损失进行综合,计算出项目的综合风险指标,例如,风险值或风险权重。
第三章A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A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697329af45b307e871970c.png)
1.现金流入 2.现金流出流量 3.净现金流量 4.累计净现金流量
解:公式见p40
p1 (6 1)
200 5.4(年) 500
经济含义:反映项目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 指标,它通过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快慢评价 方案的优劣。
投资者比较关注,但并不意味着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 经济性,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 益。
公式为
多个有投资差异的方案比选
首先将各方案按照投资额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逐一两两相互比较,每次放弃一个
增量投资分析
追加投资回收期 追加投资收益率
最后留下来的即是最优方案。
某公司选购A或B两种建筑机械,同样满足施 工生产需要。A方案投资5万元,年经营费用 1.5万元;B方案投资3万元,年经营费用1.8万 元。若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应选择哪个方 案?
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
例:某新建项目总投资65597万元,两年建设,投产后 运行10年,利润总额为15534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56681万元,自有资本金总额为13600万元,国家投资 13600万元,其余为国内外借款。试计算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P41
解:
15534010 100% =23.7% ① 投资利润率 = 65597
投资收益率R
难于确定,限制了该指标的使用。
定义:是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总额与 投资总额的比值。 年净收益额或年
平均净收益额
投资收益率 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利润率 R=Ha/Ko×100%
A R 100% I 总投资(所括建设投资、建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doc 18页)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doc 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8526a059eef8c75ebfb3a7.png)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doc 18页)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法(单选)、动态评价法及不确定评价法三类。
这三类评价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我们从下图中总体把握各类评价法:这么多的评价方法,靠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种方法均有计算应用,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照例题练习、做习题,力争掌握每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3.358≤,故方案在经济上合理,可以采纳。
二、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之比。
计算公式:%1000⨯='K H R ma取舍条件: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 :c aR R ≥',则方案可取。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差额投资回收期:在不计算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方案比投资小方案节约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计算公式:0201010200C C K K C K p a '-'-='∆∆=(0102K K >) 202101101202Q C Q C Q K Q K p a '-'-=(12Q Q ≠)简单的说,就是两方案的投资差额比上两方案的年经营差额,算出来的是投资差额的回收期。
取舍条件:e a P P <,方案2优;e a P P >,方案1优。
当两上比较方案年产量不同时,以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来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也就是每个费用均除以相关的产量,再行计算。
特别是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比较选优。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Pa<Pc 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多方案比较:(1)按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列,投资小在前面;(2)依次进行替代式淘汰,留下方案最优。
差额投资收益率: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ae9c32a6c30c2259019ee1.png)
• 当iˊ<in时,投资额小、收益小的方案优于 投资额大、收益大的方案。
• 当iˊ>in时,投资额大的方案优于投资额小 的方案。
• [例11] 某工程有两 个方案可供选择, 有关数据如表4-4 所示。
• (1)计算两个方案差 额内部收益率;
• 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斥方 案间的收益相同。
• 计算费用法的优点是:在经济分析对比范 围内,变二元值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 营成本两个经济因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 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它既可衡量各方案 的相对差异,又可衡量各方案的实际计算 费用水平。
• 综上所述,用静态评价法评价方案简便、 直观。其缺点是:①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 命的差异;②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期内 费用、收益变化的情况;③未考虑各方案 经济寿命期末的残值;④未考虑资金的时 间价值。
3.2.1.1 净现值(NPV)法
• 净现值是指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 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 值之和。它是反映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获利 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 如果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 益率的经济效果,则方案可取;如果NPV=0,说 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水平, 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可取;如果 NPV<0,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一般不可 取。在多方案比较时,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 当可供选择的方案其实现的功能相同,且 只知其现金流出,而不知其现金流入时, 可用未来值成本法作方案比较。此时,具 有最低未来值成本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2.3 内部收益率(IRR)法
第3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3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a0bff4f705cc1755270979.png)
例:已知两个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280
万元,方案乙投资为880万元,年经营成本300万元。如果基准收 益率为8%,周期寿命均为10年,甲方案残值为400万元,乙方案 残值为100万元,试用年费用法选择方案。
【答案】:方案甲 【解析】: 甲方案: Z甲=RcK0+C0=0.08×1000+280=360 乙方案: Z乙=RcK0+C0=0.08×880+300=370.4 Z甲=360<370.4=Z乙 故选择方案甲
( K 02 K 01 )
两个比较方案年总经营成本
(Q2 Q1 )
Q 为年产 量
基准投资回收期
取舍条件: Pa<Pc,方案2优;Pa>Pc ,方案1优。 多方案比较: (1)按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列,投资小在前面; (2)依次进行替代式淘汰,留下方案最优。 差额投资收益率: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差额投资回收期和差额投资收益率只能用以衡 量方案的相对经济性,而不能反映两方案自身的经 济效益。
【答案】 i1 10 %:
NPV1 120 (50 25)( P A ,10 %,10 )( P F ,10 %,2) 20 ( P F ,10 %,12 ) 120 25 6.144 0.8624 20 0.3186 18 .8366 i2 14 %: NPV2 120 (50 25)( P A ,14 %,10 )( P F ,14 %,2) 20 ( P F ,14 %,12 ) 120 25 4.946 0.769 20 0.208 20 .7532 i0 i1 (i2 i1 ) 10 % 4% | NPV1 | | NPV1 | | NPV2 |
第3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3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cb042c0066f5335a812113.png)
第3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例1 为保证某种产品的产量达到计划标准,现有三种基本建设投资方案:方案Ⅰ是改建现有工厂,其一次性投资为 2545万元,年经营成本 760万元;方案Ⅱ是建新厂,一次性投资3340万元,年经营成本670万元,方案Ⅲ是扩建现有工厂,其一次性投资4360万元,年经营成本650万元。
若该企业要求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0年,试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选优。
解:三方案投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Ⅰ、Ⅱ、Ⅲ。
P a(Ⅱ-Ⅰ)=△K0/△C0=(3340-2545) /(760-670)=8.83(年)<P c=10(年)∴Ⅱ方案比Ⅰ方案好,淘汰Ⅰ方案。
P a(Ⅲ-Ⅱ)=△K0/△C0=(4360-3340) /(670-650)=51(年)>P c=10(年)∴Ⅱ方案比Ⅲ方案好,淘汰Ⅲ方案。
建新厂为最优方案。
例2 已知两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40万元,年产量为80件;方案乙投资为165万元,年经营成本27万元,年产量为60件。
基准投资回收期P t=3年。
请选出最优方案。
解:计算各方案单位产量费用甲方案k甲/Q乙= 200/80 = 2.5万元/件C甲/Q乙= 40/80 = 0.5万元/件乙方案k乙/Q乙= 165/60 = 2.75万元/件C乙/Q乙= 27/60 = 0.45万元/件则差额投资回收期P a:P a =(2.75-2.5)/0.5-0.45)=5(年)因为:P a>P c 即(5年〕>(3年)所以:应选择单位产品投资小的甲方案,故方案甲为优。
例3 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甲项目投资2000万元,年收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500万元;乙项目投资3000万元,年收人1500万元,年经营成本sin万元。
若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试(1)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分析方案的优劣;(2)如果两个方案的寿命期均为4年,试用投资回收期法评价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解:两方案每年的净收益分别为:A方案:1000-500=500(万元)B方案:155-800二77(万元)(1)两方案的差额投资期:P a(B-A)=(3000-2000)/(700-500)=5(年)<P c =6年)所以投资大的B方案较优。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85775e0b1c59eef8c7b4e3.png)
按净现值指标大小排列,若资金有限额则采用净现值率和净
第 三
现值法结合,经过反复试算来得到最佳方案。
章
经 济
在现值法中,标准收益率的选定有两个原则:
效 益
以贷款筹措资金时,投资的基准收益率应高于贷款利率
评 价
(一般高5%)
的 基
自筹资金投资时,不需利息,基准收益率应大于等于贷
本 方
款的利率。
法
工
第二节 动态评价方法
第
三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
章
经 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
济
效 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
益
评
最后,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
价
的 对经济性,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
基
本 方 法
工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程 Eg :已知两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1500万元,年经营成本400万元, 经 年产量为1000件;方案乙投资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360万元,年产 济 量为800件。基准投资回收期P-c=6年。试选出最优方案。
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即
第 三
章
经
济 效
益 评
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 ,
价 的
Ra''≥Rc则方案可取。否则,不可取。
基
本 方 法
工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程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经
济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
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
济 效
t——现金流量发生的年份序号;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资料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6f5b712f60ddccda38a095.png)
Pa ﹥Pc,选择投资额小的投资方案.
例题:P43 例3
多个方案下的比较
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 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 再两两比较选优。
例:
方案
1
2
3
投资K(万元)
100 120 150
年净收益(万元) 20
30
45
评价
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称为差额投资收益率Ra.
1 、市内路桥:5.8%(4.5-7.5)% 2、 地铁轻轨:5%(3-8)% 3 、给水:6.7%(5.2-8.2)% 4 、污水:4.9%(3.9-6.7)% 5、垃圾:4.7%(3.3-7)% 十四、 国防业:4.5%(4-5.5)%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识记: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含义 领会: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应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 收益率Rc ,
Ra≥Rc则方案可取 ,否则,不可 取。
基准投资收益率Rc与基准投资回收期 Pc之间关系密切,一般可以认为二者互 为倒数,即:Rc=1/Pc
我国现行基准投资收益率
一、高新技术产业
1、 电子信息:23.7%(17.9-30)% 2 、生物医药:24.3%(18.3-29)% 3、 光电机:20.7%(16-25)% 4 、新材料:19.3%(15-25)%
九、建材:13.7%(10-19.7)%
十、能源: 1、石油:11.3%(15.3-8.7)% 2、煤炭:8%(6-12.5)% 3、电力: A、 火电:11%(8.8-153)%
B 、水电:8.3%(5.7-12.3)% C 、核电:9%(7-11)%
十一、机械加工:10.8%(9.3-13)% 十二、邮电:9.3%(6-13.3)% 十三、市政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1ca7c4bb4cf7ec4afed02a.png)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劳动收益类指标 1)、产品数量:包括商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和销 售收入 ①商品产值=(成为商品的成品数量+半成品数量)× 出厂价格+来料加工价值+工业性作业收入 ②总产值=商品产值+来料加工的来料产值+(期末在 制品余额价值—期初在制品余额价值) ③净产值 a、生产法:工业净产值=总产—各种物质消耗价值 b、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其他属于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费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根据指标的性质分为
投资回收期 时间性指标 借款偿还期 净现值 项目评价指标 价值性指标 净年值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率 投资收益率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比率性指标
三、静态评价指标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效益指标称为静态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Pt)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 的时间,全部投资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又包括流动资金投资。其 表达式如下: Pt Σ(CI-CO)t=0 t=0 式中:Pt―――――静态投资回收期;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若NPV<0 则适当使io继续减小
IRR=i1+
NPV1 NPV1+ | NPV2|
(i2-i1)
推导过程如下: 根据几何原理:∵ΔABE∽ΔACD ∴AB/AC=BE/CD 也即:NPV1/[NPV1+|NPV2|]= (IRR’-i1)/(i2- i1) 从而: NPV1 IRR=i1+ (i2-i1) NPV1+ | NPV2|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271fef4afe04a1b071de6a.png)
第二节 动态评价方法 工 程 二、未来值法(了解) 经 未来值法是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所 济 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
第 三 章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的 基 本 方 法
后根据未来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 实际应用时,未来值法依不同的情况分为净未来值法和 未来值成本法。
除以相关的产量,再行计算。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工 程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经 特别是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 济
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比较选优。
第 三 章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的 基 本 方 法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 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 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 最后,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
第 三 章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的 基 本 方 法
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
一般以年为单位,从建设年开始算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பைடு நூலகம்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工 程 (一)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经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容易理解,在有现金流量表 济
要选择一种或两种来进行计算,在多方案比较时十分方便, 只需算出各方案的计算费用,最后取计算费用值最小的就是 最优的。注意,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 之间的收益相同。一般在题中指明各方案达到同一需求水平。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工 程 Eg :建为保证某种产品的产量达到某一水平,有3个建厂方案:方案I是 经 改建现有工厂:其一次性投资K01=2545万元,年经营成本760万元;方案 济 II是建设新厂:一次性投资K02=3340万元,年经营成本;方案III是扩建
3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3经济效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7eaebdb14e852459fb5710.png)
17
3.2.2、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要素及其燃料 外购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费 其它费用 利息支出
折旧费 摊销费
经营成本 不属于现金流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费
2019/11/13
工程经济学
18
3.2.3、成本费用
年经营 成本
t 0
t
投资 金额
⑵实际应用公式
累计到第T-1年的净 现金流量
增长的贡献(如下表)。并提出成长会 计(growth accounting,1962,1967
)理论。
增长因素
引起的增长率(%)
总生产要素投入
1.82(其中劳动1.32 ,资本0.50 )
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 1.59(其中知识进展 0.92,资源配置 0.30,规模经济 0.36,其他0.01)
国民收入增长
5.6 -79.5 13.2 29.1 35.7 11.9 38.7
应纳税所得额 5.6 0
0
0
0 10.4 38.7
28
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税后利润 减:没收、滞纳金、罚款 减: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五年不足以弥补时) 减:盈余公积金(扣除前两项后的10%) 减:公益金(扣除前两项后的5%) 减: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3.3.3.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1.概念 投资回收期法亦称投资返本期或投资偿还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工程项目从开始投资(或 开始生产或达产),到全部投资收回所经 历的时间。
2.计算公式 ⑴理论公式
投资回 收期
年收益
现金 流入
现金 流出
Pt
CI
3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3经济效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1902be0242a8956bece479.png)
3.2.3、成本费用
1)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的折旧额相等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每计量单位折旧额相等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残值)/ 额定总工作量 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工作量
20
3.2.3、成本费用
3)余额递减折旧法
多久——投资回收期, Tp或Tp*(Payback Period)。
32
评价指标
比率型
(多快)
价值型
(多少)
外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率 投资收益率
净现值 等效
(特例) 等效
费用现值
净年值
(特例)
费用年值
时间型
(多久)
静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
3.3.3 静态评价方法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收益率法
3.3.2 评价指标类型
1)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 动态评价指标。
2)根据评价指标的属性,分为时间型、价值 型和比率型指标。
经济性指标: 多少——累计收益,如NPV (Net Present Value);
多快——投资效率,如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风险性:
增长的贡献(如下表)。并提出成长会 计(growth accounting,1962,1967
)理论。
增长因素
引起的增长率(%)
总生产要素投入
1.82(其中劳动1.32 ,资本0.50 )
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 1.59(其中知识进展 0.92,资源配置 0.30,规模经济 0.36,其他0.01)
国民收入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每壹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壹节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投资回收期1.含义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计算公式•Σ(CI-CO)t=0(3-1) 式中:现金流入CI—cashinflow现金流出CO—cashoutflow•P 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P t=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3.适用范围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当P t≤Pc,则方案可行;反之P t>Pc,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8年,预计各数据下表所示。
试判断方案是否可行?单位:万元✧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1.含义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和总投资额之比。
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计算公式R`a=H m∕K0×100%3.适用范围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当R`a≥Rc,方案可行;反之R`a<Rc,则方案不可行。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1.含义指于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运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2.计算公式P a=ΔK0/ΔC`0=(K02-K01)/(C`01-C`02)假设:K02>K01;C`01>C`023.适用范围多方案选优。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判断准则当P a<Pc,则取投资额大的方案为好;反之P a≥Pc,则取投资额小的方案为好。
•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则用单位指标法进行比较。
其计算公式见P42。
例2:P43例3:已知某拟建项目的基本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P t=6年,单位为万元。
B—benefic;C—costP a=(K02-K01)/{(B2-C2)-(B1-C1)}=(3000-2000)/{(1500-800)-(1000-500)}=1000/(700-500)=5<6所以:取投资额大的A方案为好。
•多方案比较的步骤按投资额从小到大次序排队,用投资额较小的方案和投资额最小的方案比较,进行替代式的淘汰,比较到最后所保留的方案,便是最优方案。
四、计算费用法1.含义将壹次性投资和经常的运营成本,统壹成为壹种性质相似的费用,且用以对多方案进行比较。
2.计算公式Z总=K0+P C C0Z年=C0+R C K03.适用范围多方案比较。
注意:必须满足方案可比的前提条件:(1)产出相等;(2)寿命相等。
4.]判断准则越小越好。
例4.现有以下三个方案,试用计算费用法比较其优劣。
R c=12%,单位:万元。
方案K CA 200 60B 220 48C 260 42使用该方法注意:1.只计算成本支出和投资,不计算收益,因此比较方案的产出必须相等,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2.只用于多方案比较,不能决定是否合乎录取标准,所以要进行绝对效果评价;3.支出为+,收入为—;4.适用于壹次投资,年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
•静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P45(最后壹段)第二节动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考虑资金时间因素的评价方案。
一、现值法•现值:是指以某壹个特定的时间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
1. 净现值法NPVNetpresentvaluemethod (1) 定义:是指经济方案于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2) 适用范围: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也可用于多方案,但要注意满足多方案比较的可比条件。
(3) 计算公式: • 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公式3-9 •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公式3-10(4)判断准则:NPV ≥0方案可行,反之NPV<0方案不可行。
例5:某工程相目逐年收入和支出如下表所示,i n =10%,试求方案的可行性。
单位:万元受限制。
2.现值成本法PCPresentcost(1) 定义:(2) 适用范围:多方案比较。
前提条件:功能相同、寿命相等。
且只知其现金流出,而不知或不易计算其现金流入。
(3) 判断准则:越小越好。
(4) 计算公式:注意:计算公式的符号和NPV 完全相反。
3.净现值率法(1) 定义:净现值和投资额现值的比值。
该指标说明该方案单位投资所获得的超额净效益。
例:已知某投资项目的俩个拟建方案数据如下,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其中:i 0=15%,n=5年,单位:万元。
解:NPV A =—3000+(1800—800)(P/A ,15,5) =352.2万元NPV B =—3650+(2200—1000)(P/A ,15,5) =372.64万元 NPV=NPV/K PNPV A =NPV A /K P =352.2/3000=0.1174 NPV B =NPV B /K P =372.64/3650=0.1021 •净现值只是壹个绝对经济效益指标,没有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益。
因此,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不壹定就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
•于确定多方案的优先顺序时,如果资金没有限额,只要按净现值的大小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即可。
当资金有限额时,则采用净现值率法,同时必须和净现值率法壹起使用。
例6:P50例7:对于有几个独立投资项目的项目群。
初始投资有限,壹种挑选项目的办法是:第壹步:计算各项目于基准贴现率下的净现值; 第二步:计算各项目的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第三步:按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第四步:按之上的顺序,首挑净现值和初始投资之比大的项目,然后条次的,直至初始投资不够为止。
试问:按真种方法挑选项目是否能保证最优:为什么?为什么要计算NPVR 指标。
二、 未来值法1. 净未来值法NFVNetFuturevalue NFV=NPV(F/P ,i,n)2. 未来值成本法FCFuturecost FC=PC(F/P ,i,n) 三、 年值(金)法(AnnualEquivalence) 1. 年值法AWAnnualworth AW=NPV(A/P ,i,n)2. 年费用比较法ACAnnualcost AC=PC(A/P ,i,n)•例8:P58*四、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rateofreturn (一)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的优点:考虑了整个使用期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给定壹个贴现率或投资收益率,于此基础上判断可行和否,且没有求出项目实际达到的效益。
内部收益率正好是净现值的补充,它求出的是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IRR )。
而不用事前给定的贴现率。
缺点:不好求实际的收益率。
1. 含义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反映项目总投资支出的实际盈利率。
其经济含义可理解为:工程项目对占用资金的壹种恢复能力。
2.计算公式NPV (i ‵)=∑F (P/F,i,t )=∑F (1+i 0)t =0 内部收益率的具体求法是从净现值计算中得出的。
于计算NPV 时,i 是个重要指标(基准贴现率),NPV 随着i 的增大而减少(F t 不变),反之增加。
所以NPV 随i 变化的函数。
称之“净现值函数”。
例9:某项目期初投资500万元,于项目寿命期10年内,每年净现金流为140万元,则净现值函数为下表所示。
其中:i=15%,n=5年,单位:万元。
NPV 900 581 360 203 87 0 -67 -167 -225收益现值—费用现值=0•IRR的计算方法收益现值/费用现值=1净现值=0收益现值=费用现值具体采用试算法•确定初始值:i1=A/P;•求得试算贴现率的净现值<i1偏大,取i2<i1i1i1NPV(i1)=0→IRR=i1>i1偏小,取i2>i1假如:NPV(i1)>0NPV(i2)<0且|i2-i1|≤0.05则插值。
•直线插值IRR=i1+(i2-i1){NPV(i1)/[|NPV(i2)|+|NPV(i2)|]}例10:i1=12%,NPV(i1)=32.53i2=15%,NPV(i2)=-98.17则:IRR=12%+(15%-12%)·32.53/(32.53+98.17)=12.57 判断准则:IRR≥i n可行;IRR<i n不可行。
优点:不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使用方便;形象直观;缺点:计算麻烦,不是唯壹介。
于进行多方案比较时,不能直接用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的大小来比较。
(因为按方案现金流量总额计算的内部收益率最大,但按基准收益率计算的现金流量总额的净现值不壹定最大。
也就是说,内部收益率且不反映方案的现金流量结构。
)如果用收益率来选择方案时,壹定要用增量投资收益率。
(二)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1.含义:2.计算公式:Σ(F2-F1)t·(P/F,iˊ,t)=0iˊ即增量投资收益率,就是俩个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
3.适用范围4.判断准则当iˊ≥i n时,取投资额大的方案;反之当iˊ<i n时,取投资额小的方案;例11:已知三个方案的各参数下表所示,试比较方案的优劣。
i(%) 25 19.9 21.9•多方案比较的步骤:✧计算IRR;✧按初试投资额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计算iˊ{①NPV>0;②NPV<0③直线插值};✧判断。
表确定型分析指标第三节不确定型分析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由于方案存于不确定性因素,为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经济效益评价的可靠性和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不确定分析:指技术方案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1.定义根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进而选择方案的壹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盈亏平衡分析就是找出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结合的最佳点。
2.基本原理•线性盈亏平衡模型假设:(1)产量=销量;(2)销售收入=单价×销量,S=P×Q;(3)生产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B+VQ;3.基本公式销售收入:S=PQ(或)=PQ-DQD-单位税金生产成本:C=B+VQ利润:I=S-C=(P-V-D)Q-B則:Q O=B/(P-V-D)→盈亏平衡点(保本点)S O=B/(1-V/P-D/P)→盈亏平衡时的销售收入。
例12:某企业要接受壹批订货共500台,用户每台愿出300元,企业的固定费用为5万元,单位变动费用为240元,问企业是否接受这批订货,如果接受,企业盈亏情况如何?如果不接受,问改变什么条件才能使企业接受这批订货?解:已知:Q=500台、P=300元/台、B=50000元、V=240元/台则(1)I=S-C=PQ-(B+VQ)=300×500-(50000-240×500)=-20000元答:如接受订货,企业则亏,亏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