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称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一. 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它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和家庭使用。

本实验旨在探索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准确性。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电子秤- 不同质量的砝码- 不同质量的物体2. 实验方法:- 将电子秤放置在平坦的台面上,确保它的稳定性。

- 将砝码一个一个地放在电子秤上,并记录每个砝码对应的秤读数。

-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并记录每个物体对应的秤读数。

三.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能够观察到以下结果和数据分析:1. 砝码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加砝码的质量时,电子秤的读数逐渐增加,与质量成正比。

- 不同的砝码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相同质量的砝码对应的读数略有差异。

2. 物体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中不同物体的质量和对应的读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子秤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来源,例如物体的形状不规则、电子秤的精度等。

四. 讨论1.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电子秤通过感应物体质量对秤盘产生的微小弯曲而测量质量。

当物体放在电子秤上时,感应器会测量秤盘的微小弯曲程度,进而转化为数字显示的质量值。

2. 误差来源:- 砝码实验中的误差可能源于砝码本身的质量不准确,以及电子秤精度的限制。

- 物体实验中的误差可能源于物体形状的不规则性,以及电子秤的测量精度。

3. 提高准确性的措施:- 使用质量准确的砝码进行校准,以降低砝码实验中的误差。

- 在物体实验中,尽量选择形状规则的物体,以减少误差来源。

- 定期校准电子秤,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准确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秤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准确性。

电子秤作为一种常见的计量工具,在商业领域和家庭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成绩:姓名:学号:组别: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与实验三相同,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传感器实验箱(二)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实验一中的步骤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3-1全桥接线,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200V或-0.200V。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000V。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5.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4-1。

表4-1电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6.误差:0% 非线性误差:0%五、实验注意事项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实验数据,绘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秤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环境因素和实验器材的校正不准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

通过多次校正,调节变位器可消除或减少误差。

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增加相形放大电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成绩:姓名:学号:组别: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2. 掌握电子秤的校准和误差分析。

3. 提高对电子秤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电子秤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将物体重量转换为电信号的测量仪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1. 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秤盘上,通过秤盘的弹性变形,将物体的重量传递到传感器上。

2. 传感器将物体的重量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处理等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 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在电子秤的显示屏上,即为物体的重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子秤2. 标准砝码3. 待测物体4. 电脑(用于数据记录与分析)四、实验步骤1. 将电子秤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台面上,确保电子秤处于工作状态。

2. 使用标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校准,确保电子秤的初始读数准确。

3.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秤盘上,读取电子秤的示数。

4. 记录下待测物体的重量数据,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5.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电子秤的误差。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标准砝码校准数据:- 标准砝码重量:100g- 电子秤示数:100.2g- 校准误差:0.2g2. 待测物体实验数据:- 待测物体重量:50g- 电子秤示数:49.8g- 实验次数:5次- 平均值:49.96g3. 误差分析:- 绝对误差:0.04g- 相对误差:0.08%六、实验结论1. 电子秤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2. 通过标准砝码校准,可以减小电子秤的初始误差。

3.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秤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心得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电子秤的放置稳定性,避免因台面不平导致误差。

2. 实验前应对电子秤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在进行多次实验时,应注意记录数据,以便分析误差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八、注意事项1. 电子秤应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台面上,避免因台面不平导致误差。

2. 避免将电子秤放置在高温、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

测试信号实验——电子秤标定报告

测试信号实验——电子秤标定报告

静态标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称的称重原理;2、掌握测试系统的定标方法;3、掌握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称重原理: 利用传感器的应变特性, 传感器将感受到的力或力矩的变化转变成变化的模拟信号。

该模拟信号经放大调理电路, 再经采样转变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 由CPU运算后, 根据键盘指令及程序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上。

2、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 采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测试系统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静态测试, 得到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函数关系。

三、实验步骤1、将电子称、电源和万用表连接成测试系统;接通电源后, 预热1分钟, 然后进行预平衡调试, 并使得在无外加载荷的情况出为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步加载荷, 共10级, 利用示波器和数字表读出输出电压信得到加载过程结果;然后, 从大到小, 逐级卸载, 直至为空载, 利用数字万用表读出输出电压信号加到卸载过程结果;2、重复步骤3和4, 得到5组加、卸载结果;关闭电源, 拆卸连接线, 将相应实验器材放置原位。

四、实验仪器电子称1台万用数字表1个电源1台五、实验结果1.标定曲线的绘制①实验数据列表: 加卸载过程标定曲线:① 2.标定系数及标定误差计算标定系数:标定曲线的斜率即灵敏度为1K 3.2443Uk==②定误差:标定曲线表达式:① 3.测试系统误差计算:某物体质量m=2.431kg, 电子称示数mo=2.448kg, 电压值U=3.225。

②最小二乘误差:③滞误差:综合误差:直接代数和:方和根:4、软件实现结果:将质量用电压的函数表示, 在labview中编程, 框图如下图示:。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本质上是一种天平,但它以电子方式显示物体的质量或重量。

电子秤具有物流
装卸和质量检测过程中精确测量货物重量及实现自动位移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体育。

本次实验主要操作电子秤,通过测量实物,验证电子秤的准确性。

实验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物品:实验室可以提供称量工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需要称量的物件,本
次实验使用的物体是金属样本。

2. 校准电子秤:在使用前,首先根据厂家说明书,确认电子秤校准参数。

然后按照
说明将电子秤校准到最佳状态,才可以获得最精确称量结果。

3. 进行称量:将物件放置在电子秤上,开始进行称量操作,当重量数值达到稳定后,记录结果,完成一次称量。

4.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称量操作完成后的每个物件的重量结果,按要求将称量结果
进行总结,以备后续查询参考。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称量结果比看似重量严格控制,实物质量变化细微,电子秤仪器
显示精度、准确性较高,在称量过程中,重量数值明显稳定,再加上操作方法简单,在称
量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比较少,大大提高了称量精度,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证明了电子秤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物流装卸及质量检测货量计
算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后实验可以逐渐拓展至更多的实际环境,来检验电子秤的更
多应用场景。

模拟电子秤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秤仿真实验报告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模拟电子秤仿真设计学生姓名樊益明专业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班级计控班学号20113079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二○一三年四月模拟电子秤设计报告一、设计原理及要求设计原理:电子秤系统设计框图大致如图1所示:图1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设计要求:1、要求单价由键盘输入;2、重量的精度能够达到十分之一千克;3、按键有提示音;4、有去皮的功能;二、主要硬件及仿真软件硬件:(一)、ADC0832ADC0832 是一种8 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

由于它体积小,兼容性,性价比高而深受单片机爱好者及企业欢迎。

图2.1为ADC0832在Proteus中的逻辑符号图2.1 ADC0832逻辑符号芯片接口说明:CS片选使能,低电平芯片使能;CH0 模拟输入通道0,或作为IN+/-使用。

CH1 模拟输入通道1,或作为IN+/-使用。

GND 芯片参考0 电位(地)。

DI 数据信号输入,选择通道控制。

DO 数据信号输出,转换数据输出。

CLK 芯片时钟输入。

Vcc/REF 电源输入及参考电压输入(复用)。

单片机对 ADC0832 的控制原理:正常情况下 ADC0832 与单片机的接口应为 4 条数据线,分别是 CS、CLK、DO、DI但由于 DO 端与 DI 端在通信时并未同时有效并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 DO 和 DI 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使用。

(见图 3.6)当 ADC0832 未工作时其 CS 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禁用,CLK 和DO/DI 的电平可任意。

当要进行 A/D 转换时,须先将 CS 使能端置于低电平并且保持低电平直到转换完全结束。

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同时由处理器向芯片时钟输入端 CLK 输入时钟脉冲,DO/DI 端则使用 DI 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

在第 1 个时钟脉冲的下沉之前DI 端必须是高电平,表示启始信号。

在第 2、3 个脉冲下沉之前 DI 端应输入 2 位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其功能项见表 1。

用电子秤测量宠物体重实验报告

用电子秤测量宠物体重实验报告

用电子秤测量宠物体重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子秤来测量宠物的体重,以了解宠物的健康状况和控制饮食。

实验装置
- 宠物(猫或狗)
- 电子秤
- 笔和纸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电子秤,并确保其功能正常。

2. 将宠物放置在电子秤上,并记下宠物体重。

3. 将宠物从电子秤上取下,并将电子秤重置为零。

4. 提供适当的食物给宠物,如猫粮或狗粮。

5. 在一段时间后,将宠物再次放置在电子秤上,并记录宠物体重。

数据记录与分析
根据实验步骤中所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比较宠物在不同时间点的体重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宠物的健康状况和是否需要调整饮食。

如果宠物体重在一段时间内增加,可能暗示其饮食过量或缺乏运动,需要控制饮食;如果宠物体重在一段时间内减少,可能表明其饮食不足,需要增加摄入量。

结论
通过使用电子秤测量宠物体重,我们可以定期监测宠物的健康状况。

根据体重变化,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控制饮食或调整宠物的生活方式。

这有助于保持宠物的健康和幸福。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心得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心得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心得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电子秤设计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设计流程和实验步骤,通过手动设计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电子秤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实验,掌握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和相关工程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基本的电子秤设计原理和实验操作,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的背景和目的,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

正文部分包括电子秤设计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

结论部分总结了实验的心得体会,并给出了设计优化的建议,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整体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

1.3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验,深入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电子秤的设计和调试技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对电子秤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优化设计的建议,为今后的电子秤设计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电子秤设计原理电子秤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和电路来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

其设计原理主要基于应变片传感器和电桥电路的原理。

应变片传感器是电子秤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是利用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的特性来实现测量。

当物体放在电子秤上时,应变片传感器受到物体的重力作用产生微小的形变,这种形变将会导致电阻值的微小变化。

电子秤通过测量这种微小的电阻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重量。

电桥电路则是用来测量应变片传感器的微小电阻变化的电路。

它由四个电阻组成的桥路,当应变片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微小变化时,电桥电路会产生微小的电压输出。

通过放大和转换这个微小的电压信号,电子秤就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单片机电子秤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秤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秤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

通过该电子秤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重量信息。

该电子秤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稳定可靠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以及家庭使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的目的是: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2.掌握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搭建一个实际可用的单片机电子秤原型。

二、实验原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应变传感器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最终将重量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本次实验我们所使用的器材和仪器有:1. 一个单片机开发板;2. 一个称重传感器;3. 一个液晶显示屏;4. 杜邦线、电阻等其他所需元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硬件电路。

根据电子秤的原理图,将单片机开发板、称重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进行连接。

2. 编写单片机程序。

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包括采集传感器数据、数据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 烧录程序。

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开发板上。

4. 调试测试。

将一个已知重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观察液晶显示屏上的重量数据是否与实际重量相符。

5. 优化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子秤的灵敏度、响应速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

该电子秤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的特点,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并将重量数据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单片机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搭建一个实际可用的单片机电子秤原型,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我们提高了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这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单片机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摘要:电子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带来了方便。

本文介绍一种电子秤的设计,包括全桥电路,放大电路的选择和软件的数据采集和标定过程,其中包括电子秤界面的设计。

软件编程部分采用的是visual basic 6.0,来实现接收测量(标定)和显示功能。

通过多次数据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关键字:电子秤传感器放大电路 visual basic 6.0 任务分析:在硬件部分设计实现连接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要求根据选择的传感器输出范围,将信号放大到数据采集量程范围(0-5v),滤波后输入数据采集卡,输出信号要准确稳定。

软件部分设计数据采集程序,并调试通过,最终经过标定后可以准确的实时显示被测物的质量。

设备要求: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zk-6测控电路板中u16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智能直流电压表(精度在mv),5v直流电压源,计算机,vb6.0,pci数据采集卡(vbtest6011),导线若干。

硬件设计:本实验是由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和三运放高工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共同构成硬件部分。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

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应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

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r/r)e=kεe。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

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又称测量放大器、仪表放大器等。

它的输入阻抗高,易于与各种信号源相匹配。

它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及输入偏置电流小,并且漂移小,稳定性好。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秤
设计实验报告
1.实验功能要求
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器处理,通过HX711在数码管显示压力数据在数码管。

2.实验所用传感器原理
原理:
上下表面各有一个应变片,每个应变片内有两个压力电阻,四个电阻组成全桥式电路(提高测量精度)。

将应变片粘贴到受力的力敏型弹性元件上,当弹性元件受力产生变形时,应变片产生相应的应变,转化成电阻变化。

如右图所示电桥电路,力引起的电阻变化将转换为测量电路的电压变化,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数值,再通过换算即可得到所测量物体的重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过程
将电子秤大致能划分为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 转换部分组成。

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

此外添加了一个过载、欠量报警提示的特殊功能。

5.
6.如图2-1(上图为本系统的设计图)
为了方便程序调试和提高可靠性,程序设计采用自上而下、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把总的编程过程逐步细分,分解成一个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每个模块都能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实现某
个具体的功能。

本设计按任务模块划分的程序主要有初始化程序、主程序,A/D转换子程序、显示子程序、键盘处理子程序。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的重量测量设备。

它通过传感器将物体的重力作用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子电路进行处理和显示。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秤原型,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秤原型,深入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2. 掌握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3. 学会使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4.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准确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秤原型。

二、实验原理电子秤主要由传感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显示装置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电子秤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它能够将物体的重力作用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应变片式传感器和压阻式传感器。

应变片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应变量来间接测量物体的重量,而压阻式传感器则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重量。

2. 模拟电路: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是微弱的模拟信号,需要经过模拟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模拟电路通常由运放、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组成。

3. 数字电路:经过模拟电路处理后的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电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计算。

数字电路通常由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4. 显示装置:最终的测量结果通过显示装置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常见的显示装置有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屏。

三、实验步骤1. 选择传感器:根据实验要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压阻式传感器。

2. 搭建模拟电路:根据传感器的特性和信号处理要求,设计并搭建一个合适的模拟电路。

该电路应包括运放、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

3. 进行校准:在实验开始前,需要进行传感器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通过已知质量的物体来调整电子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 搭建数字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和设计要点,设计并搭建一个合适的数字电路。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并探究影响电子秤测量结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子秤是利用称重传感器将物体的重力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A/D 转换等处理后,最终以数字形式显示物体的重量。

称重传感器通常采用电阻应变式,其电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并经过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就可以得到与物体重量相对应的电信号。

三、实验器材1、电子秤一台,精度为 01g。

2、标准砝码若干,质量分别为 10g、50g、100g、200g、500g。

3、待测物体若干,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以及书本、铅笔等文具。

四、实验步骤1、电子秤的校准接通电子秤电源,等待其预热稳定。

按下“校准”按钮,将电子秤置于零位。

依次放置标准砝码 10g、50g、100g、200g、500g,检查电子秤的显示值是否与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相符。

如有偏差,根据电子秤的说明书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准确。

2、测量标准砝码的质量依次将标准砝码 10g、50g、100g、200g、500g 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的显示值。

每个砝码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选择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以及书本、铅笔等文具作为待测物体。

将待测物体逐个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的显示值。

每个待测物体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将测量得到的标准砝码和待测物体的质量数据记录下来。

计算每个测量值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误差。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标准砝码测量数据|砝码质量(g)|测量值 1(g)|测量值 2(g)|测量值 3(g)|平均值(g)|标准偏差(g)|相对误差(%)||||||||||10|998|1002|1000|1000|002|000||50|4995|5005|5000|5000|005|000||100|9990|10010|10000|10000|010|000||200|19980|20020|20000|20000|020|000||500|49950|50050|50000|50000|050|000|2、待测物体测量数据|待测物体|测量值 1(g)|测量值 2(g)|测量值 3(g)|平均值(g)|标准偏差(g)|相对误差(%)||||||||||苹果|15020|15000|15010|15010|010|007||香蕉|8050|8030|8040|8040|010|050||橙子|12080|12050|12060|12060|015|050||书本|35020|35000|35010|35010|010|003||铅笔|1020|1000|1010|1010|010|099|六、实验结果分析1、从标准砝码的测量数据可以看出,电子秤的测量值与标准砝码的实际质量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电子秤的准确性较高。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电子秤设计
一、引言
1. 实验背景:介绍电子秤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实验目的:说明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3. 实验原理:概述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和工作过程。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装置:列举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设备。

2.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传感器的安装和与信号处理部分的连接。

3. 数据采集:说明实验时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包括物体质量的测量值和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

三、实验结果
1. 数据处理:对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包括计算和记录测量误差,绘制质量和电压信号之间的关系图表。

2. 结果分析:通过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给出电子秤的测量准确性和灵敏度的评价,并讨论可能的改进措施。

3. 实验结论: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并得出对于电子秤设计的结论,提出建议。

四、实验总结
1. 实验心得:详细叙述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对电子秤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 实验改进:指出该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 参考文献:列出本实验报告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这样按照上述格式完成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可以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电子秤,学习和掌握测量质量的基本方法,并了解电子秤的结构及其原理。

本文将从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实验前的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包括电子秤、试管、导管、蒸馏水等。

其次应检查电子秤是否正常工作,校正仪器的零点。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清洁检查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

二、实验步骤1. 将电子秤放在干燥、平稳、无扰动的台面上,并按下“ON/OFF”开关,打开电子秤。

2. 等待电子秤自检完成后,将需要测量的物品放在电子秤上,并记录读数。

3. 测量完成后,将物品从电子秤上取下,保证其保持干燥和清洁。

三、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试管、导管和蒸馏水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称量试管的质量,得出质量为10.36 g。

接着,我们将导管插入试管中,并将导管朝下,用手指捂住管口,防止水从管口泄漏。

然后将试管放在电子秤上,记录读数。

当读数稳定不变时,即为试管和蒸馏水的总质量。

我们得到的读数为14.33 g。

由此可知,试管和蒸馏水的重量为3.97 g。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子秤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掌握了测量质量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电子秤的测量精度非常高,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外部干扰,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电子秤时,还需要注意称量时的单位和精度。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使用电子秤的方法和准确测量物品质量的技能,也了解了电子秤的结构和原理,这对我们今后的实验研究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电子秤实验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实验报告电子秤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设备,通过电子传感器将物体的重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电子秤,了解其工作原理,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实验器材- 电子秤-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书籍等)- 实验记录表格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电子秤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其显示屏清晰可见。

将实验记录表格准备好,以记录不同质量物体的测量结果。

3.2 测量物体的质量选择不同质量的物体,将其放置在电子秤的称重平台上,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秤的显示稳定。

记录下每个物体的质量。

3.3 探究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探究不同因素对电子秤测量结果的影响。

可以选择以下因素进行实验:- 不同位置的放置:将同一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不同位置,观察是否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不同温度下的测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观察温度是否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不同湿度下的测量: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进行测量,观察湿度是否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观察到电子秤在不同位置放置同一物体时,测量结果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异。

这是因为电子秤的传感器可能在不同位置的读数上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我们发现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测量时,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也可能会有所偏差。

这是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电子秤内部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5. 实验总结与改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精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一些误差来源,如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在进行测量时,尽量将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中心位置,以减少位置误差。

- 在进行实验时,尽量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子秤设计实验】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设计实验】电子秤实验报告【--个人简历制作】便携式电子秤的设计实现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手提电子秤具有称重精确度高,简单实用,携带方便成成本低,制作简单,测量准确,分辨率高,不易损坏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是家庭购物使用的首选。

本次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对便携式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数码显示电路的设计使用方法;掌握模数转换器、仪用放大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提高综合利用多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工程设计与实际装调系统电路的能力。

本次便携式电子秤设计采用箔式电阻应变片E350~ZAA作为传感器,将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差动电路采用INA114来放大微小电压信号,转换电路采用双积分A/D转换器ICL进行A/D转换,显示电路采用LED数码管。

最终实现了将被称重物体的质量显示在数码管上的功能,称重范围为2kg 以内,单位为g。

经过最终测量,所设计制作完成的电子秤称重最大绝对误差为5g,关键词:便携式;电子秤;应变片; 7107一、设计选题及设计任务要求设计选题:便携式电子秤的设计实现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LED数码显示的便携式电子秤,要求如下1.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称重范围为0 ~ 2kg3.测量精度:不低于20克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设计方案:方案一: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电子秤1)原理框图图1-1 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电子秤原理框图2)系统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单片机程序流图称重传感器根据压力的变化提供相应的线性变化的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高精度差动放大器放大。

输入给双积分型模数转换器。

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可直接由单片机以串行方式读入。

单片机选用STC89C52型单片机,P0口定义为输出口,其中P0.0~P0.6输出要显示数据的段码。

P1口中的P1.0~P1.3也定义为输出,显示输出数据的位码。

显示器用动态扫描。

3)该设计方案优缺点a.优点:该系统采用了单片机作为显示模块的驱动电路,具有较好的系统扩展性,在显示压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单片机的其他管脚输出信号以达到的功能的扩展。

avr 编写电子秤实验报告

avr 编写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称设计报告摘要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mega16为控制核心, 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

在设计系统时, 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 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三大部分。

最小系统是Atmega16的最小系统;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czl-a和A/D转换部分hx711模块组成;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 1602液晶显示器, 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以设定单价和预定重量, 使用方便。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 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

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1Kg, 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 可以设定商品的单价和想要的重量, 当超重时, 相应的灯会亮起以警示。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功能齐全, 精度高, 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1.电子秤概述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种计量手段, 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 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 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 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 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 称重技术的研究和衡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

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

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 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

电子秤属于电子衡器的一种, 它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趋势。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电子秤实验报告

电子秤实验报告

60
0.00202 0.00202 0.00202 0.00202 0.00202 -0.00798
80
0.00262 0.00262 0.00262 0.00262 0.00262 -0.00738
100
0.00322 0.00322 0.00322 0.00322 0.00322 -0.00678
得到的曲线比较斜率不变但整体下移了一小段,而第二次测量为它们的过渡阶段。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下一次测量时应变片因为上一次测量产生的形变
还未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导致整组测量数据产生了误差。
2、理论拟合直线与非线性误差
由表 1 可知校准次数 n=60,设 xi 为自变量重量,yi 为因变量电压。可求得
=
9.689
×
10−4
mv/g
迟滞指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用最大输出差值
∆max 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δH
=
±
1 2
·
∆������������������ ������������������
×
100%
由表 1 实验数据求得三组正反行程差,最大值为每次测量的最大输出差值
比值,即:
K
=
������������ ������������
=
������������(������) ������������
=
������‘(������)
由公式可看出它就是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在这里可用理论拟合直线
的斜率代替,因此可得
5、迟滞误差
K
=
0.19378 − 0.00 200 − 0

电子称实验报告

电子称实验报告

电子称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称来了解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实现方法。

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对电子称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原理电子称是一种利用力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

它将物体的质量转化成电信号进行测量,并通过显示屏或计算机等设备输出结果。

电子称主要由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装置组成。

传感器是电子称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物体的质量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传感器有应变式传感器和电磁式传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物体在受力后会发生应变的特性进行测量,而电磁式传感器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测量。

数据处理单元是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

同时,数据处理单元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校准和校正,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显示装置是将经过数据处理的质量值以数字或文字形式显示出来,使操作者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的质量。

常用的显示装置有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Arduino开发板2. HX711称重传感器模块3. 电子秤盘4. 连接线5. 电阻6. 面包板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子称电路:将Arduino开发板和HX711称重传感器模块连接在面包板上,根据连接图将各个引脚连接好。

2. 编写Arduino程序:使用Arduino IDE编写程序,通过HX711库函数读取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动态质量值。

3. 测试称重功能:将待称重物体放在电子秤盘上,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将质量值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4. 校准电子称:使用已知质量的物体进行校准,根据读取到的电信号和物体的真实质量,计算出校准系数,并应用于测量过程中的质量值计算。

5. 优化电子称: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电子称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提高电子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校准,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称。

在测试称重功能时,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电子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质量值基本吻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7 R3
Uic CMRR
GUid CUic
其中,G 是整个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增益:
G (1 2 R 1 ) R 7 R F1 R 3
KC 是整个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增益: KCMRR 是运算放大器 N3 的共模抑制比。
KC

R7 R3

1 CMRR
整个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K CMR
入失调电流及输入偏置电流小,并且漂移小,稳定性好。其共模抑制
比大,能适于在大的共模电压的背景下对微小差值信号进行放大。
图中改变电位器 RF1 的阻值,则可以改变对差模信号的放大倍数;
R5,RF2,R6 用于调零,当 R1=R2, R3=R4,R7=R8 时
则 UO
R7 R3
(1 2 RRF11)Uid
取 n 次采集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量,n 值由用户决定,本实验中 n 值大于 150 时,测量精度在 1%。主要程序如下:
If n < b Then
n=n+1
m = m + (pval1(0) - 1200) * 100 + 6000
Text3.Text = m / n
“已经采集数值平均值”
Text5.Text = n
8
4.30
4.30
4.29
4.29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4.34
4.35
4.33
4.340
10
4.40
4.40
4.38
4.393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秤的输出线性图
由图可知该秤的输出线性很好。
自动采集信号
利用时钟插件自动开启 AD 转换并采集被测值,时间间隔为 500ms,数据存入文本框 text1 中,因为电压随重量变化范围小(硬件 上每 20 克重量物体电压变化约为 0.046 伏),为了增强显示变化效果, 先将 AD 转换值减去一个常数(经试验,1200 较合适)再乘以固定值, 其值为 100,相关程序为 Text1.Text = (pval1(0) - 1200) * 100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 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
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 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 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 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 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 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应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
End Sub
实验总结:
在近一个星期的认真实验动手操作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首先 在实际应用的角度巩固了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其次通过与伙伴的合 作,也锻炼了我的沟通互助方面的能力。还有就是做软件设计的时候 锻炼了我的耐心和冷静的分析的能力。
硬件电路的选取对于我来讲比较简单,在《工程测试》和《测控 电路》中学到的知识刚好可以用到这里;具有挑战性的是 VB 编程(在 线调试),在经过无数次的更改后终于实验成功。
精度控制
转换公式 试验要求将被测量转换为实际物理量,即转换公式。具体计算方
法如下: 本电子称量程为 0g-400g 在此选定 0g、100g、200g 三个点作为试验量,经试验测得 0g 对
应 AD 转换值分别为 2835、2734、2791、2797、2882、2807;100g 对应 AD 转换值分别为 5100、5198、4993、5143、5133、5139;200g 对应 AD 转换值分别为 7514、7517、7463、7340、7667、7537;对应 均值分别为 2807、5117、7506。
mTest = Pci6011_Close(mDevHandle) If mTest Then
mMsg = MsgBox("设备关闭正确", vbOKOnly) Timer1.Enabled = False Else mMsg = MsgBox("设备关闭出错", vbOKOnly) Timer1.Enabled = False End If End Sub
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
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
R/R)E=Kε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 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又称测量放大器、仪表放大器等。
它的输入阻抗高,易于与各种信号源相匹配。它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
设备要求: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ZK-6 测控电路板中 U16 三 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智能直流电压表(精度在 mv),5v 直流 电压源,计算机,VB6.0,PCI 数据采集卡(VBTEST6011),导线若 干。
硬件设计:
本实验是由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和三运放高工共 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共同构成硬件部分。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采集数据”
If Command3.Caption = "开始采集" Then “若点击开始采集按钮,则打
Test = Pci6011_SoftADSetChn(0, 0)
开 AD 转化并采集数据”
Tes = Pci6011_SoftADStart(0)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电子秤实时显示界面:
关键程序
Dim mDevHandle As Long “变量声明” Dim sVersion As String Dim pval2(0 To 128) As Long Dim Test, mMsg, Te, Tes As Boolea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打开设备”
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与操作,我的知识面不但得到了拓展,我的 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此外我还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冷静分 析;懂得了怎样与同学更好的沟通、合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我希 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种实践中来。
“已经采集数值平均值”
Text5.Text = n
“已经采集次数”
Else
Text3.Text = Text3.Text
“采集次数达到后保持不变”
End If
Test = Pci6011_SoftADSetChn(0, 0)
Tes = Pci6011_SoftADStart(0)
Te = Pci6011_SoftADRead(0, pval1(0))
Timer1.Enabled = False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采集平均值转化为实际重量”
Text2.Text = Int(((Val(Text3.Text)-2807) / 2344) * 100) & "g"
End Sub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实际 1
2
3
4
5
6
平均
重量

0g
2835 2734 2791 2797 2882 2807 2807
100g 5100 5198 4993 5143 5133 5139 5117
200g 7514 7517 7463 7340 7667 7537 7506
100g 对应采集变化量为(7506-5117-2807)/2=2344 所以转换公式 G=(x-2807)/2344 x 100g 初次采集被测值存在波动性,如不采取措施将产生较大误差。在 此采用均值法得到平均值作为输入量。具体如下:
mTest = Pci6011_Open(0) If mTest Then
mMsg = MsgBox("设备成功的被打开", vbOKOnly) Else
mMsg = MsgBox("打开设备出错", vbOKOnly) End If
电子秤控制系统实验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关闭设备”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Text1.Text = (pval1(0) - 1200) * 100 + 6000 “当前瞬时采集值”
If n < b Then
n=n+1
m = m + (pval1(0) - 1200) * 100 + 6000
Text3.Text = m / n
次数 1
2
3
均值
砝码
0
3.94
3.94
3.94
3.940
1
3.98
3.99
3.98
3.983
2
4.03
4.03
4.02
4.026
3
4.07
4.08
4.07
4.073
4
4.12
4.13
4.12
4.123
5
4.16
4.17
4.17
4.166
6
4.21
4.22
4.21
4.213
7
4.25
4.26
4.25
4.253
初始化
Text1.Text = 0
Text5.Text = 0
Timer1.Enabled = True
Else
mMsg = MsgBox("软件启动 AD 错误", vbOKOnly)
Timer1.Enabled = False
End If
Else
Command3.Caption = "开始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