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
第五章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节,并且假想各种游戏情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五、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接纳性原则
六、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在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
2.提供游戏场地、玩具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设物质条件(教师可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主题形象玩具,还需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发展幼儿想象力;教师创设物质条件,可发动幼儿参与)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主题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2.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观察幼儿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原则)
4.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种介入方式:平行介入;合作介入;指导性介入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
游戏结束时做好两件事:收拾玩具和评议游戏。
(三)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常用方式:1.再现游戏内容与行为的评议;2.讨论式评议;3.教师讲评式评议。所有评议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七、各年领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请阅读教材p60~p62。注意比较学前儿童游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
我国学前教育者对表演游戏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性
2.游戏性: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快乐和满足;其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
3.创造性
三、表演游戏的种类
1.幼儿表演
2.桌面表演
3.木偶表演
4.影子戏
四、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
包括:1.舞台、布景;2.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
五、表演游戏的表演技能
1.歌舞、戏剧表演技能:包括歌唱表演技能、形体动作表演技能(包括步态、手势与表情、舞蹈动作等)、语言表现技能。
2.木偶操作技能
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三)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76~p77。比较中班与大班的差别。
第七章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
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二、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包括接插、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和螺旋五种。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任务
1.激发并维持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结构游戏;
2.指导幼儿逐步学习结构技能,培养他们的结构造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耐心的结构态度和从事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组织与指导模式
1.模拟构造
2.命题构造
3.自由构造
(三)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