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按照中德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江西行动学习子项目执行办公室的统一安排,4月18日~21日,第二分课题“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课题组核心和外围成员随培训班赴青海省,针对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及青海湖开发治理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以厅纪检组长罗小彰带队的分课题组,包括催化师省委党校高莉娟副教授一行共5人,通过讲座、座谈会、对口交流及现场考察等方式对青海省省情、环境保护、实施行动学习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
此次调研过程历时4天,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为有效促进行动学习,使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为我省所用,分课题组撰写了此次青海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情学习(一)青海省情在青海省调研考察学习期间,通过讲座、学习、交流和考察,对青海省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1、自然地理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全省均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30 mm。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省具有典型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其中东部季风区主要为湟水河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1/6,西部干旱区主要为柴达木盆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其余为青藏高原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2。
而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即是青海湖,因此造就了多样独特的美丽青海湖。
青海湖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突出优势。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地理位置为36°15′N~38°20′N,97°50′E~101°20′E之间,海拔3194~5174m。
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考察报告应青海省政府的邀请,5月4日至10日,我们参加了2009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郁金香节,出席了青海省江西商会成立大会,并对青海湖、黄河源头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短短几天里,我们先后到了西宁市、海北州、果洛州、海南州、黄南州、海东地区,行程两千多公里,所到之处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海拔达4680米。
通过现场考察、听取当地领导情况介绍、走访牧民家庭和与青海省环保厅同志座谈,我们由衷敬佩青海人民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我们所看到的青海是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色的大草原、野生动植物的宝库。
青海为了全球近30亿人口的饮水安全,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们采取了许多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一些做法与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青海省基本情况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国土面积72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为4.9%,大部分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
天然草地面积3646.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5%;可利用草地面积3160万公顷,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其中:外流河多年平均年产水总量611亿立方米,本省年耗水量占水资源量的2.1%,年向下游地区输水量占水资源量的97.9%。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统称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也是高原生物基因资源的宝库。
全省辖六州、一市、一地,共有46个县(区、行委)。
总人口554.3万人,共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6%。
青海以资源富集著称,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其中54个矿种矿藏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氧化锂、锶、电石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氯化钾、玻璃用石英岩、石棉、芒硝、镁盐10种矿种居全国首位。
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畜牧业、野生动植物、风能、太阳能、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1)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摘要: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是全球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
在高寒、高海拔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历史变迁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诸多独特的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野生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总体生态,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种保存、科学研发探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意义。
Pick to: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Qinghai province is the only large global high altitude wetland ecosystem,is the Yangtze river the birthplace of the Yellow River,Lancing river three rivers In cold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high altitu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long history,the region formed a number of unique wildlife species to adapt to the plateau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se species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ecological plateau, is also a im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ne pool,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ave speci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关键字: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湿地生态系统水生动物牦牛资源保护Key words: in the northeast Qinghai Tibet,plateau in Qinghai province ,Yak resource conservation ,wetland ecosystem of aquatic animals一、青海省主要生物资源(一)青海省水生动物资源青海水生野生生物资源分布情况青海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体资源较为丰富,江河湖泊水域面积共有136。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青海湖流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祁连山脉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具有独特和多样化的复杂生态系统。
近些年,青海湖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文中阐述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以及主要的应对措施,对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对策一、青海湖概况青海湖地处青海湖盆地,位于南祁连早古生代裂陷槽、青海南山晚古生代一中生代复合裂陷槽和中祁连地块这3个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是一个新构造断陷湖,湖面面积4265.3km2,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
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必要性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所具有重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一、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代表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特有性。
二、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器,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部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高原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它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也是保护青海省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河湟谷地生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三、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气温变化:环湖地区1958~2002年的45年间,气温呈上升趋势。
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对周围的农田、草场、道路及农牧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草地生态退化四、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的原因4.1自然原因4.1.1区域气候的冷、暖干变化有关晚第四纪青海湖环境演化研究表明,虽然青海湖地区的古气候呈波动变化,但总体变化趋势趋于向冷干方向发展。
根据青海湖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资料序列,划分了流域近600年来气候的冷暖干湿期,并认为青海湖流域10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暖偏干为主要趋势。
4.1.2入湖水量减少,湖水量长期负均衡现状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降水补给15.57亿,地下水补给4.01亿,总补给为34.93亿,湖区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年均亏损4.37亿。
青海省贵南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和建设对策
87 万 公 顷 草 原 完 全 失 去 了利 用 价 值 。 由于 草地 退 . 5
化 ,全县 每 年 累计损 失 牧草 总量 53 4 千 克 ,按利 0 万
用 率 6 %计 算 ,相 当 于 73 个 羊 单 位 全 年 的饲 草 0 .万
1 . 万公 顷 ,重度退 化及 “ 土滩 ”46 万公顷 ,有 07 7 黑 . 7
型 的高原 大陆性 气 候 ,年平 均 气 温 21 ,年平 均 日 . 照时 问 277h 2 ,无 霜期 一 般为 3 ~ 6d 7 8 ,牧 草生 长 期
在 10 8 0 ~10 d之 间 。 年 降 水 量 3 09~ 8 . m 之 5 . 4 46 m 间 ,明显地 由东南部 及南 部 向西 北部递 减 。境 内共 有 大小河 流 数百 条 ,主要水 系 年平 均流 量达 1 . , 8 m / 15 s 地表 水 、地 下水 不 足 ,但水 质较 好 ,适 于 人畜 饮 用 。 贵 南 县 土 地 总 面 积 64 2×1 m ,其 中 草 地 面 积 .3 0h 42 4X 1 m ,占全 县土地 总 面积 的 6 . .8 0 h 66 %,可利 用
恶化 ,草 场退 化 、沙 漠化 程 度 加重 ,草 畜矛盾 突 出 , 不仅严 重影 响当地 的生态 安全 ,而且 制约畜 牧业 的可
草 原退 化 、沙 化 ,草地 生 产 力 急 剧下 降 ,沙 尘 暴 猖
獗 , 自然 灾 害频繁 ,草原生 态环境 向着 不利 草原 生态 ,不仅 可 以改善
20 第 期 总 1 期 草业 与畜牧 0 年 8 第7 1 7
穴 ,挖 掘草根 ,推土成 丘 ,破坏草皮 ,造成土地 塌陷 与水土 流失 。轻则 地表千疮 百孔 ,杂 草丛生 ,使 草地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一项全面保护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法规,旨在加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本情况、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优秀的省份之一。
青海省地势复杂,由高山、高原、湖泊和河谷等地形构成,属于典型的旱区。
青海省拥有大面积的草原、湖泊和森林资源,同时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
尽管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治理,青海省生态环境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二、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本情况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是青海省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该条例共分为八章、六十条,内容涵盖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监测和预警、环保行政管理、生态环境责任追究、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法律责任等。
三、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该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要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2、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条例规定,应加强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建立可靠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完善环保行政管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完善环保行政管理,实现环保行政职责的有序执行。
条例规定,必须建立环保行政管理制度,严格、公正地执行环保行政程序,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青海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青海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代桂礼摘要:青海地处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生态植被十分脆弱。
目前全省沙化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6%。
黄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全省平均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1.046亿吨,全省沙漠化的面积平均每年以13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治理对策1.水土流失概况青海省地处"三江"发源地,总面积72.1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4万km2,占46%.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自然条件严酷;地质结构复杂;坡耕地多;林草覆盖率低;过度开垦.由于水力、风力和冻融侵蚀交错,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一半;河流径流减少,湖泊萎缩,“中华水塔”水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青海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9.44%,其中东部农业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该地区面积的59.62%;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土地沙化和草原退化呈加剧之势,全省沙漠化面积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增加,“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地退化面积达1165.13公顷,并以每年2.2%的速度继续退化。
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在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和小灶火、共和盆地的共和县、环青海湖地区北部的刚察以及青南高原北部的兴海5个沙漠化典型地区选点设立了沙丘GPS定位点,发现5个地区的沙丘均发生了明显的水平移动和垂直变化。
其中,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小灶火,其高度降低2米,共和降低0.5米,其余地区降低1米;水平移动距离最大的是兴海,达到27.1米,冷湖水平移动1.6米,其余在9~10.7米之间。
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功能逐年降低,90%以上的沼泽地干涸,河流径流减少以至断流,湖泊萎缩以至消失。
青海境内的黄河1988~1996年9年间年均来水减少23.3%,共计少来水22亿立方米。
玛多县1000多个小湖泊干涸消失。
龙羊峡水库多年达不到设计蓄水位,每年少发电24亿度。
青海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信息2008年第27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上接第308页)6.管理措施6.1制定循环图表,保证正规循环,各工序用时考核。
施工中抓住凿岩爆破、装岩运输和永久支护这些关键工序,抓凿岩速度和爆破质量(多机上墙、激光定向)、装岩运输的速度和永久支护的质量(挂线喷浆)。
6.2加强机电和通风管理,使辅助工作不占用施工作业时间。
机电影响计时签证,经济核算。
6.3充分利用作业空间多工序平行作业,缩短循环时间。
掘进班工作面打眼、安装锚杆与出矸平行作业,喷浆班墙部安装锚杆与后段喷浆平行作业。
挖砌水沟与喷浆平行作业,移耙斗机与打眼平行作业。
6.4施工中为平行作业创造条件,如打下部眼前倒矸,尽快清干工作面矸石。
施工中注意工序的衔接配合,如移耙斗机前,要完成耙斗机前方墙体的支护。
7.结语白坪矿主斜井施工,采用施工机械化配套布置,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科学组织了大断面大坡度斜井掘进快速施工,创造了全岩施工月进115m 的单进速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张慧](上接第310页)2.4.4对钻孔的要求:①掏槽眼按“表图1”设置,其间距误差和眼底距误差都不大于5cm ;②辅助眼眼口间距、行距误差不大于5cm ;③周边眼误差不大于5cm ,眼底不超出开挖轮廓线3cm;④炮眼深度误差不大于5cm 。
3.光爆施工情况整个井筒工程按照上述技术要求,掘进过程中未出现片帮及其他情况,顺利施工到竣工,成形较好。
采用此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是①创造高效、优质工程。
超欠挖在~+5之间,成形好,符合光面爆破标准要求;工程以提前工期5天,创优良工程,顺利结束。
②快速掘进。
由于使用了光爆技术,排矸量达到最少,砼支护浇灌量达到最省,从而缩短了单循环时间实现了快速掘进。
此工程连续三个月超百米,其中2006年8月份创造140m 的记录;③井筒围岩不受破坏,大大提高了支护性能。
4.结论立井光面爆破技术对优质、高效、安全工程有保证,同时对围岩不产生裂隙影响,保持了围岩原有稳定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青海省海东市关于湟水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治理
青海省海东市关于湟水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治理湟水河是青海省海东市的母亲河,也是海东市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为了改善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母亲河,海东市政府决定对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湟水河两岸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治理对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湟水河两岸生态环境的现状湟水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祁连山脉,河流蜿蜒曲折,流经海东市多个乡镇,最终注入青海湖。
湟水河的两岸地区地势起伏,植被丰富,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1.水土流失严重:湟水河两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农业耕作方式落后,土地资源长期以来受到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湿地生态受损:湟水河流经的部分地区存在湿地生态系统,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水质污染严重:湟水河在流经城镇和村庄时,受到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严重污染,河流水质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4.生态恢复需求迫切:湟水河两岸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恢复,以保护湟水河母亲河,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系统破坏:湟水河两岸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破坏,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水土流失加剧:湟水河两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和滥用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4.生态环境恢复措施不力:长期以来,对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不够到位,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1.加强湟水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好湟水河两岸的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湿地植被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2.严格控制湟水河两岸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推行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好湟水河两岸的土地资源。
3.加强对湟水河水质的监测和治理,控制当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净化湟水河的水质。
对青海生态保护的认识 -回复
对青海生态保护的认识-回复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海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青海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青海生态保护。
首先,青海政府主导了一项名为“绿化青海”的大规模生态工程。
该生态工程旨在增加青海的森林覆盖率和草地覆盖率,并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通过植树造林和固沙种草等措施,青海的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和恢复,草地生态得以修复。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青海的生态环境,还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其次,青海政府加强了对青海湖的保护。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青海省的重要生态资源。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加强了对青海湖周边的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
限制沿湖建设,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行湖岸带生态恢复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青海政府还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青海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藏羚羊、雪豹等珍稀物种。
政府加强了对这些物种的保护和监管,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偷猎和走私等违法活动。
此外,政府还鼓励并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工作,通过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
最后,青海政府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青海省的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鼓励农民和牧民采用节水、节能和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
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总之,青海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继续加强对青海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和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整体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青海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青海湖水位下降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青海湖水位下降生态保护形势严峻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海。
然而,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给湖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水位下降的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是青海湖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青海省的降水量明显减少,而蒸发量却在增加。
这使得青海湖的补给水源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其次,人类活动也是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
青海湖周边的城市和农田的水需求日益增长,大量的水资源被抽取供给这些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农业用水。
此外,过度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湖滨开发等人类活动也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位下降的问题。
二、青海湖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青海湖水位下降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湖水的减少导致湖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威胁。
青海湖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许多珍稀鸟类依赖湖泊的湿地来繁衍生息。
然而,水位下降使得湿地面积减少,鸟类的栖息地变得稀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其次,水位下降导致湖区湿地的退化和土壤盐碱化的加重。
湖泊水位下降后,原本被水淹没的湿地变得干燥,湿地植被枯萎,土壤变得干燥和贫瘠。
同时,湖泊水位降低还会导致湖区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最后,水位下降对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青海湖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饮水和灌溉水源,但水位下降导致供水量减少,给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困难。
此外,水位下降还影响了湖泊旅游业的发展,减少了游客的到访量,对当地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湖泊水资源。
加大对湖泊周边城市和农田的水资源分配的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湖泊水源的抽取。
其次,推行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湿地恢复工程,增加湿地的面积,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湖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好的栖息条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近年来,青海省的环境生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因此,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大。
青海省的环境现状一、水资源青海省水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青海省的地下水资源严重衰竭,面临着供需矛盾和水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青海省存在大量的湖泊和河流,但由于过度放牧、污染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原因,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下降,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二、空气质量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西北风带的主要过境区域,因此,青海省的空气质量直接受到周边区域的影响,是我国大气环境非常脆弱的一个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青海省的排放物越来越多,空气污染严重。
特别是在冬季,煤炭的燃烧使得PM2.5浓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空气质量下降得非常严重。
三、生态破坏青海省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高原生态、湖泊生态、河流生态等等。
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青海省生态破坏严重。
特别是在采煤、采矿、养殖等领域,大量的资源被破坏和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四、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方面,青海省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过度的狩猎和动物被盗猎等原因,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绝灭。
当然,青海省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若是不加以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的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五、气候变化青海省的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极为严寒。
最近的气温变化明显,连年的旱涝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省内局部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活,加重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结青海省的环境生态现状呈现出严峻的形势,青海省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生态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青海省政府多措并举,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应对其环境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共同致力于将青海省打造成一个美丽的“生态高地”。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报告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摘要: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环青海湖区域对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在对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湖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现状恶化之因及其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字:青海湖;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1.青海湖自然状况介绍1.1概况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东部,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
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
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
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流域总面积为29778平方公里,现辖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和刚察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有20个乡(镇),6个国有农牧场。
据2006年底统计,湖区内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民族共10.28万人,少数民族占70%,其中农牧业人口7.85万人,非农牧人口2.4万(含城镇1.89万人),人口密度为3.05人/平方公里。
1.2气象状况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2.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
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1.2.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 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青海湖流域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青 海湖 流域 地处 青 藏 高 原东 北 部 , 我 国最 大 的 是 内陆咸 水湖 , 照行政 区划 , 海湖 流域 隶属 于青 海省 按 青 海 北藏 族 自治州 的 刚察 县 与 海晏 县 , 西蒙 古 族 藏 族 海 自治州 的天 峻县 与海南 藏族 自治州 的共 和县 管辖 。整
铁 媛
( 青海省海北州草原工作站 , 西海,12 0 800 )
中 图 分 类 号 :8 1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7 5 (09)204 -2 10 -9 0 2 0 0 -0 90
1 青 海湖 被 约 占流 域 面积 的 2 。天 然 可 ar ) n % 利用 草地 实 际 载畜 量 平 均 2 1羊 单 l/ m 。牲 畜 数 . " h  ̄ 量是 解放 初期 的 的 2 7倍 。长 期 以来 , . 由于 受 干 旱缺 水、 垦 、 开 超载过 牧 等 自然 因素 及 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 , 致 使青 海湖 流域 的草 原生 态 、 被严重 恶 化 , 植 已对全省 草 地 生态 、 会经 济 和社会发 展 带来 了极 大危害 , 社 严重影 响到 畜牧业 经济 的 可持续 发展 。 2 青 海湖 流域 草原 生态环 境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21 草地退 化 . 2 0世纪 7 O年代 以来 , 气候 变 化 和 受 人 为活 动 的影 响 , 青海 湖 流域草 地不 断退 化 , 对优 良 相
个流域地势高寒 , 干旱少雨 、 阳辐射强烈、 太 气温 1差 3 大 。平均 气 温 一1 5~ 一4 6 , 太 阳 辐 射 量 6 9 0 . .℃ 年 4 .
700 Jc 年 日照 时数 297~ 9 h平 均年 降 0 .K /m , 0 300 ; 水量 2 10~ 7 . m 9 . 5 9 O m不 等 , 平均 蒸 发量 约 在 l3 0 年 0
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摘要介绍了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未来治理保护对策,以期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恶化原因;治理对策;青海三江源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这里作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了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寒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进程加速,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更加严重,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
1 三江源生态环境现状1.1 草地退化和沙漠化程度日益严重据统计,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目前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 000万公顷,占区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4%;沙化面积达253.33万公顷;荒漠化平均增加速度由20世纪70~8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
1.2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年平均输沙量分别达到8 800万吨和1 300万吨。
1.3 源头水量逐年减少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了27%、24%和13%,黄河上游连续7年出现枯水期,1997年源头首次出现断流。
1.4 草原鼠害严重目前,最严重的地区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0%以上,鼠害使本已十分脆弱的高原高寒自然生态面临毁灭的边缘。
2 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关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无论是法学学者还是其他自然学科学者均曾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并得出较多理论成果。
但是,综合各家学说及理论成果,其恶化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历史成因,二是自然条件客观原因,三是人为因素。
青海省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岸 总长 3 2公里的 2 个大小滑坡 ,百年有效塌方量 1 2 . 亿立方米 ,平均每年 210万立方米 。据拉 曲 O6 3 0 站观测 ,茫拉河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24吨 / 2 平方公 里 ,多 年 平 均 输 沙 量 3. 吨 ,多 年 平 均 含 沙 量 8 4万
3 7千 克 / . 8 立方 米 。
关 键 词 :共 和 盆 地 ;生 态环 境 ;治 理 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1 . 8 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4 3 2 o )6 0 1 - 2 6 3 8 0 (o 80 — 0 7 0
青海 省共 和盆 地位 于青 藏高 原东北 隅 ,由于受 全 球气候 和青 藏 高原特 殊 的气候 条 件及 人类 活 动因素 的 影 响 ,近些 年来 ,共 和 盆地草 地 退化 和 土地 沙漠化 程
21 退化草场 面积逐年增加 ,退化程度 日趋加剧 .
23 土地 沙漠化 不断扩展 蔓延 , 土地沙漠化 面积达 16 . 2 7万公顷 ,占盆地 总面积的 9 %。其 中严 重 沙 漠 化 土地 面积 为 1.8万公 顷 ,强 2 O 2
烈 发 展 中沙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土地 6 万公 顷 ,正在 发展 中沙 漠化 .1 5
任
千克,按 6%的利用率计算 ,相 当于 6 3 0 . 万个羊单位 1 全年的饲草量 。由于草场产草量严重下降 ,许多草场 呈现荒漠景象, 牲畜个体I能也随着草场的退化而下降。 生
2 水 土流 失面积扩 大 ,侵蚀 程 度 日趋 严 重 . 2
编 辑
陈
琴
收 稿 日期 :2 0 — 6 2 070— 8
风速 ≥5 6 /,起 沙风 速 的 累计 时 间可 达 1 1.h ~ s m 7 。 8 1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
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
据统计,中度以上退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
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
与198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
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早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
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
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
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
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裸露,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
浅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资源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湿地。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现状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该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湿地、无污染的湿地草甸、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植被等。
然而,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被过度开发。
这不仅导致湿地退化和水位下降,还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水污染问题:农业和工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进入水体,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不仅危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也对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生态失衡: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和过度开发等人为活动导致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失衡。
土地退化、草原退化和野生动物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三、存在问题在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后,可以看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由于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3.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三江源地区的自然水资源有限,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对策为了解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情况分析
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情况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素有“中国屋脊”之称。
青海省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西北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青海省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对青海省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情况进行分析,为青海省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一、青海省森林资源的现状青海省地势较为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这些因素限制了青海省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生长。
截至目前,青海省森林面积约为49.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省内东南部的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地和部分较低的丘陵地带,其中以高山针叶林为主,针叶树种有青海冷杉、青稞松、魏氏云杉等,还有少量的阔叶树种如榆树、杨树等分布在山地的谷口和河谷地带。
1. 高山多、面积小: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绝大部分地域都处于高原和山地,使得森林资源分布较为零散,造成青海省森林面积相对较小。
2. 具有生态保护功能:青海省的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对于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对于青海省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维护地方气候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尽管青海省森林资源面积较小,但其物种多样性却较为丰富。
青海省的森林资源拥有大量的植物物种,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对于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海省的森林资源主要用于木材、资源、生态旅游等方面。
木材资源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加工等领域,资源主要用于药材、食用菌等方面,生态旅游资源则主要用于开发旅游景区、户外运动等方面。
青海省还将森林资源用于草畜经济中,发展林下经济,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
尽管青海省的森林资源有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青海省的森林资源。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存在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青海简介»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下面这些是来自周华坤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的描述•天然植被破坏严重•草场大面积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源减少,河湖萎缩•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渐趋贫乏•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环境污染趋于加重以下信息摘自:《青海地理》作者:张忠孝1.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侵蚀程度日趋严重青海省受风、水、冻融侵蚀的土地面积3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6.4%,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受侵蚀面积的35.3%。
黄河流域是全省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7.5%。
省内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1.8kg/立方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4万吨,年侵蚀模数650.6t/平方千米。
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越来越高。
内陆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5%。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全省轻度侵蚀面积约占50%,中度侵蚀面积约占29.9%,强烈侵蚀面积约占20.1%。
近年来,东部和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危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水平。
水土流失危害极大,一是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仅湟水流域每年损失耕地9000亩;二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全省300万亩浅山耕地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养分20万余吨;三是沟壑纵横,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大量泥沙的淤积导致地表坎坷不平,影响水利设置正常发挥作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调。
2. 土地沙化日趋严峻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合计占全省面积的18.7%,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
目前,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3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
据1959年调查,全省沙漠化面积5.97万平方千米,而1977年为7.90万平方千米,年均递增1.66%。
据1994年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普查,全省沙漠化面积年均递增2.14%。
据相关研究资料推测,全省沙漠化面积在2030年将扩大到15.5万平方千米,全省将有1/5的土地面积被沙漠覆盖。
沙漠化的加剧,使省内一些地区生态趋于恶化,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
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共和盆地大约有500吨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3. 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重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
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草场最为严重,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较,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80%,载畜量下降了30.86%。
退化草地分为“黑土滩”型、沙漠化型和毒杂草型3种,其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333万平方千米,占退化草地面积的33.94%,“黑土滩”区植被消失,地表裸露,沦为无畜牧价值的裸地,主要分布在青南玉树、果洛、黄南三州及祁连山地西部、海南州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依海拔3700米以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
沙漠化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青南高原部分地区,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海拔3000~3800米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温带荒漠、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高寒草原等生态类型的草地上。
其中共和盆地最为严重,沙漠化面积126.69万平方千米,约占共和盆地土地面积的91.9%。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19.96%,主要发生在温带草原和高寒草甸类草地上,狼毒等毒草比例大幅上升,如贵德芨芨草天然草地,据1981~1996年统计,毒草比例由0.3~上升到7.5%,产草量降低了73.27%,毒草比重上升了24倍。
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全省野生动物由于受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1990年统计约有5万余只。
1992年以来,遭捕杀的藏羚羊约在3万只以上。
仅在2003年5月中旬的一次盗猎事件中,遭捕杀的藏羚羊就有700余只,加上母羊腹中的小羊,有上千只藏羚羊死于盗猎分子枪下。
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1987年首次发现并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甘、宁、新等省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觅食竞争加剧、被捕食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仅在青海湖区狭小区域内分布。
据有关部门估算,1994~2005年总数为300只左右,普氏原羚是濒临绝迹的一种珍稀动物。
省内众多湖泊中,天然鱼类资源丰富,但过度捕捞使资源赋存量急剧下降。
县青海湖裸鲤储藏量仅为50年前的10%,几乎到了濒危境地,由于鱼类资源数量锐减,迁徙鸟类生存受到威胁,青海湖鱼鸟共生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由于鸟类数量减少,青海湖畔广袤的草原虫灾不断,加快了草场退化。
川陕哲罗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由于长期以来滥捕,现已濒临灭绝。
分布于海西、果洛的盐湖卤虫资源,由于非法捕捞严重,资源量也大大减少。
5. 水资源不断减少,局部地区严重缺水全省地表水总量的84.6%流入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据黄河源头区1956~1989年间水文实测资料,黄河上游年均流量667立方米每秒,而据1990~1996年实测,年均流量527立方米每秒,因此减少了22.7%。
据水文部门观测,近10年来黄河年均流量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24%,造成黄河下游“水荒”、“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
自1972年发生首次断流以来,至1997年的25年间,黄河总计出现断流69次,特别是1997年出现了汛期断流的情况,断流时间长达228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期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
断流里程越来越长,20世纪70年代为135千米,80年代为179千米,90年代296千米,其中1997年断流长达768千米,接近整个黄河下游的全河长。
1997年的黄河断流导致下游25万平方千米,1亿多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严重困难。
1996年黄河源头去扎陵湖和鄂陵湖首次出现断流,湖水面下降1米左右;1999年夏,笔者在黄河源头区考察时,鄂陵湖出水口处的流量在20 立方米每秒以上,2003年12月,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
黄河源头区4000多个湖泊,现有一半以上已经干涸。
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在西宁段时有断流,给西宁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带来困难。
青海湖自1908~2005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米,平均每年下降13.5毫米,仅2000年1年内就下降了21厘米。
20世纪50年代,鸟岛还是一个完全的岛屿,到了1975年,鸟岛成了三面环水的半岛,2000年开始,鸟岛与陆地连为一体,而且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脱离母体成为第三个子海。
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边为季节河,还湖区沼泽面积减少了约100平方千米,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
6. 城镇地区“三废污染日趋严重”青海省工业和人口集中的西宁、格尔木等一些城镇,“三废”污染日趋严重。
2005年西宁市排入湟水的污水总量达14 227万吨,即平均每天排入湟水河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和生活废水达39万吨,有害有毒污染物20余种,其中以COD、酚、汞、六价铬等最为突出,许多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酚、汞等物质,造成西宁市以下的黄水河段鱼类绝迹,其他生物也寥寥无几。
而灌溉使湟水谷底受到污染的农田面积达30余万亩,对粮、油、瓜果、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005年对西宁市、格尔木市和大通县空气质量检测得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4.13、3.13和6.38,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和日均值均为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和点日均值均超标,总悬浮颗粒物是影响全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05年西宁市降水PH为4.68~7.81,共出现6次酸性降水,酸雨频率为8.7%,为“十五”期间出现平率最高年份。
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对土壤、水体、农产品造成一定污染。
全省各地六六六、DDT残留污染较为普遍,经检测,木业土壤中六六六残留检出率为75%,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71毫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和DDT检出率为88.8%,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6毫克。
7. 次生盐渍化使一部分耕地失去了生产能力不合理的农田灌溉,是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地区次生盐渍化普遍发生。
全省共有盐碱化土地110.3万平方千米,其中柴达木盆地约100.3万平方千米。
目前,柴达木盆地28万多亩农田发生盐渍化。
盐渍化农田的治理改良困难较大,使一部分农田因次生盐渍化弃耕。
1. 世界性气候变化和高原生态的脆弱性环境学家研究认为,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正在向干旱、增温方向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2℃。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气候也在变暖,省气象监测资料显示,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上升超过0.6℃,青南不少地方甚至在1℃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5~6年。
不少地方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
青海乃至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敏感区。
气温的普遍升高,空气干燥,加快了干旱荒漠化进程,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产力水平出现新的变化格局。
青藏高原大部份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青南高原4200米以上,由于水热条件的制约,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植被地带只能发展畜牧业,因产草量低,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海拔2500米一下地形面积狭小,且主要以山地为主,只有在河谷水热条件良好的部分地区,才适合发展河谷农业。
海拔3000~4000米之间地区低温、干旱气候明显,是省内重要的畜牧业和旱作农业区,该区水热匹配较好地段生长高寒性森林、灌丛。
柴达木盆地由于极度干旱,荒漠、戈壁广布。
青藏高原现有的草原、灌丛、森林等植被是在长期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甚至更本无法恢复,青藏奥原生态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
2. 人为因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环境虽严酷、脆弱,但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曾创造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