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有所不同,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更具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收有三名学生,其中李斯和韩非子1是其入室弟子。荀子最为突出的观点是人生来就是可恶的,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想法相反。在荀子的作品中时常能发现他性恶论的观点。《劝学》作为《荀子》2一书的首篇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世人对荀子的《劝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优美的文字,简洁的表达,有力的例子,恰当的比喻。文章开篇突出中心思想“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对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其后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揉使之然也”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通篇文章,作者从两大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是怎么学,二是学什么。
学者文人为什么如此厉害,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何异能,而是他们懂得运用外界事物使自己能力变强。如“顺风而呼”“而闻者彰”。既然君子是因为“善假于物也”才成为“君子”的,那么我们如何去学呢?接下来荀子就讲述如何学。首先环境因素。荀子举出大量例子阐述环境对君子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君子应“居必择乡”,与文人雅士相处。其次学习要谨慎。树木长成深林了惹来砍伐,长的茂盛了招来从鸟投宿。所以就算说明也会招来祸害,做事情也会受到侮辱,君子处世要保持谨慎。再者,学习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若如“蟹六跪而二螯”般学习,则只能寄托他人,毫无成果。
至于学什么的问题,荀子在文章有所提及。一是学《诗》、《书》、《礼经》等经典著作。只有一步步学习积少成多才能“终乎为圣人”。二是向老师学习。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懂得《礼经》、《乐经》等经典的深意,能传授学生更深入更具体的内容。荀子认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效仿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事理。三是学习礼法。荀子认为“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一定要是合乎礼仪之道的事情才能去做,这样才是君子所为。
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诵读群书并融会贯通,效仿良师多多实践,做到有德行、有操守,“夫是之为成人”。
1李斯和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荀子》由我国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著作,为荀子本人的思想。其思想集当时诸子百家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荀子《劝学》中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采用大量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劝告读者锲而不舍、专心一致地学习,表达出荀子的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荀子的《劝学》我们可以分析出他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荀子要求教育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要结合实际,用身体感受外界事物,思考外界与书本中的差异。荀子认为与其独自长时间的思考不如实践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一思想正好与我国当代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不谋而合。教育要在生活中体验获取才能更好地感悟。正如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3中提到“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社会即学校”。尽管荀子的教育观并不全与陶先生相同,但生活、实践对教育的影响他们是肯定的,《劝学》第二段有所反映此观点,而陶行知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终》4一文中表达了实践的重要性。此外荀子提倡人要善于学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的物是指所有外界事物。君子就是善于借助外界之物使之成为君子,借助书本学习知识,借助老师提高素质。这里要求人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二)教育内容的选择
1、学习经典著作,从《诗》、《书》开始到《礼经》结束
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尽管在部分观念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对礼乐教育有很重的要求。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流传下来经典名著,如《诗》、《书》、《尚书》、《春秋》等,且荀子对教育方式要求循序渐进,“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一步步积累“终乎为圣人”。
荀子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不能停滞,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不断升华,最终变“善”。这一观点源于他的“性恶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如果不依靠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社会将会大乱。而他对教育内容的作用也有所解释:“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尚书》是记录了政事,《诗经》是人们抒发的感受,《礼经》是各种条例的总纲。学生学习不同的经典接受不同方面的知识。荀子认为《礼经》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学的,故要以学习好其他经典为前提,才能学习《礼经》。每种经典都有自己的特色:《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乐舞,《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
2、学习师长的知识
《诗》、《书》、《礼》、《乐》有条理,很经典,却总归不够全面的,而“学莫便乎近其人”,向良师学习是最便捷的方法。良师知识全面,对知识有独特的看法,有崇高的理想,而且通达事理,向良师学习穷究圣人的智慧,终能成长。“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既不效仿良师,又不好好学习礼法,只是读杂书,终生也只是一名平庸的书生而已。
3内容选自《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原载《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1934年2月16日
4内容选自《乡教丛讯》第2卷第1期1928年1月15日
另一方面荀子十分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他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3、学习礼法
顺应当时统治者对礼的重视,荀子同样认为人要受礼的约束社会才能和谐;作为儒家学派的一份子,儒家提出在仁、礼、义下教化人,荀子接受此观点,在此基础上强调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在人性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性,即动物的本能。它实际上是各种欲望,荀子认为若顺从性的要求,人就会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陷,天下大乱。伪,即后天的教育。在知识、道德的教育下使人从恶变为善。因此荀子提出人不断学习,并用礼法约束人恶的行为。他指出圣人天生也是恶的,但他知道性的恶,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之成为圣人。
在荀子的《王制》一文中提到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懂得礼仪。“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义),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荀子要求教育要涉及第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原因。
(三)“君子贵其全”的教育目标
何为“全”?在《劝学》中我们知道,“全”即完全,完美。“全”即能够全面彻底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百发失一”不是全,“千里跬步不至”不是全。为何荀子在教育上追求“全”。这又要结合荀子对人性的观点。荀子认为只有君子“全之尽之”才能做到在权利欲望前不动邪念,在人多势众中不会屈服,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如此才能达到《王制》中所提的和谐社会。如何才能做到完美无缺的德行?这就要“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通俗来说,就是诵读全书并能将它们融会贯通,思考并探讨问题,向良师学习,去除自身不好的习惯,做符合礼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如此坚持不懈终能达到完美的人。与实践相联系,荀子“全”的思想与当代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少许相似,他们同样要求学生博学,吸取多方面的知识,也要求学生在思想道德良好。有所区别的是他们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不同,他们要求的程度不同,他们服务的对象不同。
(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文章中心是:“学不可以已”。作者不说学习要坚持不懈,而说学习不能停,这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文的中心思想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终身学习”荀子在文章通过正反例来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好的马一跳也不过几米,而劣马坚持行走终能去到千里之外;不用心去做,坏木头也不会断,而有恒心,坚硬的石头也能雕刻。人也一样,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就;没有一直学习,就不能成为完美的人。荀子的终身学习理念告诉世人只有坚持不怠地吸收知识,才能成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