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犯罪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犯罪与打击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犯罪与打击](https://img.taocdn.com/s3/m/68c5e9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2.png)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犯罪与打击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
无论是个人数据泄露、网络侵权,还是网络诈骗、网络恶意软件,都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安全与稳定,我们亟需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网络犯罪的打击。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类型、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未来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类型1. 网络犯罪的定义和分类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犯罪类型包括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等。
2.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行为,它给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应该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使用强密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等。
3. 网络诈骗的手段与对策网络诈骗作为一种社会性犯罪,其手段繁多、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学习如何辨别和防范各种网络诈骗手段,例如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点击链接等。
4. 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及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包括盗用他人作品、侵犯商标权等,给相关行业和个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信誉受损。
为了打击网络侵权行为,我们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版权保护机制,同时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二、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与进展1. 法律手段的运用与完善国家应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立法工作,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网络犯罪的打击机制。
2. 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应用在打击网络犯罪的过程中,技术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3. 合作与共享信息资源网络犯罪具有跨地域、跨国家的特点,因此,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此外,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之间也应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三、未来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与防范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网络犯罪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也将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网络犯罪讨论发言稿范文
![网络犯罪讨论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c8528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3.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网络犯罪这一重要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网络犯罪的看法及防范措施。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1. 犯罪手段多样化: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从传统的网络诈骗、黑客攻击,到现在的网络赌博、网络盗窃等,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2. 犯罪范围广泛:网络犯罪不仅涉及个人,还涉及企业、政府等各个领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 犯罪成本低:网络犯罪成本低廉,一些犯罪分子只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作案,给打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1. 侵犯个人隐私:网络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 财产损失: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犯罪活动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 社会秩序混乱:网络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网络安全环境。
4. 信任危机:网络犯罪事件频发,导致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下降,影响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防范网络犯罪的措施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广大网民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企业和政府应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4. 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等群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素养。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网络安全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总之,网络犯罪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大隐患。
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犯罪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在此,我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构建和谐、安全、美好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7c030e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5.png)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指在互联网上实施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包括网上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社会上一种特殊的现象。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最有知识和技术的一群人,他们掌握的信息和技术比其他群体更为丰富。
由于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一些大学生开始涉足网络犯罪,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了许多危害。
大学生网络犯罪可能给自身造成严重后果。
有些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赌博,结果导致财产损失和因逃债而被追债者追打等;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盗窃他人账户的方式,获取他人财产,可是一旦被警方发现,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追责。
大学生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诈骗,不仅伤害了被骗者,也破坏了社会的公信力;一些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制作淫秽信息,破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还有一些大学生通过网络散布谣言,制造社会恐慌,扰乱了社会秩序。
为了防止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我们首先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
大学应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
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宣传和预防,向大学生普及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
我们还应该加强监管和打击。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离不开网络环境的支持和纵容,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涉犯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加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提高大学生的违法成本。
我们还应该加强社会支持和帮助。
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涉足网络犯罪,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支持。
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帮扶和引导,提供合适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机会,让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加强监管和打击,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力争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建设和谐有序的网络社会。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4a7623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e.png)
漫谈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面临着网络犯罪的威胁。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犯罪这一问题展开漫谈,探讨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参与网络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安全意识:由于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
2. 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大学生在涉及网络犯罪时对法律不够了解,从而容易因为不懂法律而犯罪。
3. 缺乏自我约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从而可能从事网络犯罪活动。
大学生网络犯罪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对于社会而言,大学生网络犯罪造成社会安全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对网络环境的信任度,甚至威胁国家的网络安全。
对于个人而言,参与网络犯罪不仅会破坏自己的道德观念,也可能会因此被打入社会的“黑名单”,给自己的前程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网络监管能力。
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
大学生本身也应该提高警惕,自觉抵制网络犯罪行为,不为所欲为、不轻信陌生人的诱导,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网络安全。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大网络监管和打击力度,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网络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在网络世界里健康、积极地交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防范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be23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1.png)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防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等。
而网络安全防范则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防止网络犯罪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现状以及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欺诈行为,常见的有虚假购物网站、假冒银行网站、网络兼职诈骗等。
犯罪分子通过制作虚假网站或发送虚假信息,骗取他人的财产或个人信息。
2. 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网络非法获取他人的财产或信息。
常见的网络盗窃行为包括黑客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取商业机密等。
这些行为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重大的社会影响。
3. 网络侵犯个人隐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盗取个人账号、发布他人隐私信息等手段,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这不仅对个人造成了心理和经济上的伤害,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性1. 保护个人隐私网络安全防范可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和滥用。
个人隐私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保护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2. 维护社会秩序网络安全防范可以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网络犯罪的发生。
网络犯罪不仅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了损失,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可以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3. 保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防范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犯罪不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国家形象的受损。
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对于保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安全防范的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网络安全防范的基础。
个人和企业应该了解网络犯罪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611dfc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2.png)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盗窃等。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
1.网络诈骗: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网络购物或资金交易,实施非法盈利活动。
2.黑客攻击:利用漏洞,对他人电脑进行非法访问、篡改、破坏等行为。
3.网络侵权: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复制、销售侵权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网络盗窃:利用网络手段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网上支付密码、个人身份证等。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个人和企业安全,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黑客攻击可能导致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瘫痪,网络诈骗可能损害个人财产和信誉。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加深人们对网络网络犯罪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安全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2.技术防范: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必要时采取加密、防火墙、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防范攻击。
3.政策法规防范:制定网络犯罪防范政策和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四、网络犯罪在全球范围的应对
随着网络犯罪活动越来越普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加强合作,构建网络犯罪应对的全球网络安全体系。
例如,美国在2009年成立了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以应对其国内和外部的网络犯罪活动。
总之,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加以防范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的全球体系。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3106b6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7.png)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全球性威胁。
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给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针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和危害,我国逐步完善网络犯罪方面的刑法规定。
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网络犯罪包括多种类型,如利用计算机破坏信息系统罪、网络侵入罪、网络诈骗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等。
这些罪名罚则渐趋完善,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主要是采用刑事手段予以打击。
针对网络犯罪,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面前,我们对于网络犯罪的危害认识还远不够充分。
为了防止自己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泄露密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要加强监管。
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应当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机制,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比如加强对于网络交易的监管、打击非法网络贷款、对于儿童色情进行严格打击等。
最后,要加强法律的规制。
制定严格的网络犯罪法律,给犯罪分子通报清晰的警示信息,并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
同时,也要在实际操作中加大力度,对于网络犯罪行为展开全面、深入的打击。
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我国放弃了许多传统的刑事打击方式,例如限制自由、间谍罪等,而采取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例如网络追踪、协同作战、加密解密技术等。
这不仅能够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打击效率,同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已成为了全球性威胁,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法律的规制、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率,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 理解与应对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 理解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adf702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7.png)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理解与应对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理解与应对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威胁。
网络犯罪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的犯罪行为,包括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
在刑法中,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犯罪类别。
本文将从理解网络犯罪的背景和特点、网络犯罪的种类以及应对网络犯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背景和特点网络犯罪的出现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迅速,然而,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更多的机会。
网络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匿名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隐匿身份,很难被追踪和定罪。
2. 跨地域性:网络犯罪可以无视地域的限制,犯罪分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不同地方进行犯罪活动。
3. 高效性:网络犯罪可以迅速传播,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很难立即阻止和追捕。
二、网络犯罪的种类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网络犯罪:1. 网络盗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非法获取他人的财产信息或者账户密码,然后进行非法操作获取利益。
2. 网络欺诈:包括虚假交易、网络传销、网络诈骗等形式,通过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和欺骗他人。
3. 网络侵犯个人隐私: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非法获取、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4. 网络色情:包括发布、传播和贩卖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侵犯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5. 网络谣言:指的是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实的信息,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
三、应对网络犯罪的措施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犯罪形势,国家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和传播:1.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网络犯罪的定义、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以便对网络犯罪进行打击。
2. 加强警方和执法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和执法机构对网络犯罪的侦查和打击能力,增加对网络犯罪的投入力度。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961474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1.png)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什么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匿名性:网络犯罪的执行者可以通过伪装IP地址、使用匿名网络或者通过他人的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难以追踪身份。
犯罪分子可以在网络上使用虚假的身份进行犯罪活动,增加了犯罪行为的隐蔽性。
2.跨境性:网络犯罪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不受地域限制。
犯罪分子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渗透到目标网络进行破坏、盗窃等犯罪行为。
这种跨境性使得定位和追踪犯罪分子变得更加困难。
3.利益驱动:网络犯罪往往是为了获得私利而进行的。
这种利益可以来自于经济方面,例如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等;也可以来自于政治、军事等方面,例如网络间谍活动、网络攻击等。
网络犯罪的执行者通常以获得物质或者非物质利益为目的。
4.大规模性:网络犯罪可以通过自动化工具、恶意代码等手段对大量的目标进行攻击。
例如,病毒、木马程序等可以迅速感染大量计算机,对其进行控制或者盗取信息。
网络犯罪的规模通常比传统犯罪更大,危害也更加严重。
5.快速性:网络犯罪的执行速度很快,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自动化工具、漏洞扫描等手段快速攻击目标。
与此同时,网络犯罪也可以快速传播,例如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传播病毒。
这种快速性使得网络犯罪的危害更加迅速且难以控制。
6.复杂性:网络犯罪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复杂性,常常采用高级技术手段进行攻击。
例如,使用多层加密、漏洞利用等手段隐藏攻击行为。
犯罪分子还可以利用多个网络节点进行攻击,使追踪和定位变得困难。
7.多样性:网络犯罪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犯罪行为,例如网络钓鱼、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
这些犯罪行为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根据不同的攻击目标和手段进行选择。
网络犯罪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球性、高风险的犯罪活动。
为了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意识,加强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大全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945e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d.png)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网络犯罪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包括计算机入侵、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犯个人信息等。
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
2. 特点:网络犯罪具有以下特点:隐蔽性强、跨地域性强、作案手段灵活、犯罪对象广泛、危害性大等。
二、网络犯罪的种类及特点1. 计算机入侵:是指未经授权或者超出授权侵入计算机系统的行为,目的是获取、篡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或者妨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进行欺诈的行为,如虚假招聘、虚假贷款、虚假投资等,骗取他人财物。
3. 网络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在网络上的信息资料、财物等行为。
4. 网络侵犯个人信息: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收集、存储、处理、利用、传输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5. 网络侵权行为:包括侵犯知识产权、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行为,给他人带来经济损失。
6. 网络暴力行为:指在互联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恶意侮辱、传播恶意信息等行为,给他人造成精神伤害。
7. 色情及非法信息传播:指通过网络传播、交易、发布非法色情、淫秽物品、非法出版物等内容的行为。
8. 网络赌博:指通过网络进行赌博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以上是网络犯罪的一些典型种类,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网络犯罪形式。
三、网络犯罪的危害分析1. 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困扰。
2. 财产损失: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
3. 社会稳定:网络犯罪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4. 国家安全:一些网络犯罪活动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https://img.taocdn.com/s3/m/140b6b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0.png)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给社会安全和个人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
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网络犯罪的形式与特点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或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隐蔽性强、跨境性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执法手段往往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性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网络犯罪直接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网络犯罪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性发展,阻碍了信息社会的进步和规范化。
因此,加强网络犯罪打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网络犯罪法律法规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明确网络犯罪行为的界定、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加强网络安全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各国之间也建立了相关的执法合作机制,加强跨国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活动。
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除了法律法规的支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
加强网络防火墙建设、加密技术运用、网络监测与检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水平,防范和打击各类网络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
社会共治,形成打击网络犯罪合力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公民个体都应当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严禁参与任何网络犯罪活动,自觉维护网络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173a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d.png)
网络犯罪知识点总结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变得越来越猖獗,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防范网络犯罪,以下是一些网络犯罪的知识点总结。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通过编造虚假信息,以欺骗方式获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牟取利益的犯罪活动。
网络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虚假购物网站、非法集资、网络赌博等。
2. 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以非法手段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包括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侵犯名誉权等。
3. 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盗取他人的财物、信息或者资源的行为。
包括网上盗刷信用卡、恶意篡改他人网页等。
4. 网络恶意攻击网络恶意攻击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数据或者网络设备进行攻击,造成损害的行为。
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钓鱼、DDoS攻击等。
5. 网络色情网络色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材料的行为。
包括网上色情网站、色情视频、色情图片等。
6. 网络敲诈网络敲诈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他人进行恐吓、威胁,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包括网络勒索病毒、网络敲诈勒索等。
7. 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侮辱、恐吓、威胁等不良信息,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的行为。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1. 对个人的危害网络犯罪给个人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一方面,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财产损失,甚至身份被盗用,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欺凌、色情信息等会对个人的心理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 对社会的危害网络犯罪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网络犯罪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安全稳定,还破坏了社会的风气和文明。
同时,网络犯罪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安全。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个人和组织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并且学习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9393ec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1.png)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愈发猖獗。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侵权、网络欺诈等。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通过相关的刑法规制来加以约束和惩治。
下面将对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进行浅谈。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多样化和隐蔽性。
由于网络犯罪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的,往往可以在不经他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且嫌疑人常常身份不明,使得侦查和打击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网络犯罪的手段和手法也非常灵活多样,技术含量高,给执法机关的打击工作增加了难度。
网络犯罪的打击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大的执法力量。
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在网络盗窃方面,黑客通过攻击网络系统,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在网络诈骗方面,诈骗分子通过网络虚假宣传、虚假交易等手段欺骗他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在网络色情方面,大量淫秽色情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各国刑法进行规制和打击。
针对网络犯罪,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刑法规定。
以中国刑法为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盗窃、侮辱、诽谤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些刑法规定为处理网络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匿名性和侦查难度大的特点,要想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应当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公约,建立网络犯罪信息交流机制,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组织。
在执法协作方面,各国间应建立相互通报机制,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对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
浅谈如何加强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62dbb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f.png)
浅谈如何加强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论文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论文篇1:《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期,它极大地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引发了的安全隐患。
正确对待网络犯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犯罪的形式网络的犯罪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1.通过网络信息,窃取他人钱财由于电子购物、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的兴起,引起大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业务的电子化。
但是由于监管力度相对比较薄弱,无法全面的进行资金流向的全程追踪,使得不法分子利用系统缺陷,远程侵入个人或者企业的资金系统盗取钱财,这种形式的犯罪严重地损害了个人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2.网络诈骗,引诱犯罪科技的迅速发展,每天人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得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其中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心理进行诈骗,例如抽奖获赠大礼品等诱人的信息。
当人们点击时就会自动的从你的账户中扣除相应的款项,还有一些掺杂犯罪信息,使得一些对法律不熟悉的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更有甚者直接在网络中寻找犯罪同伙。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犯罪的发生。
3.侵入网络系统进行犯罪犯罪分子在受害人无意识的状况下,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计算机信息,进行复制、篡改,从而侵犯了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这种违法形式破坏性大,危害性大。
4.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名誉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广、速度快、隐秘性等特点。
出于种种原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特点散播一些反社会、反人性以及攻击他人的文章或言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5.传播色情信息由于互联网支持图片与视频的传播,使得色情信息在网上大量传播,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他们本身的自制力较差,很容易收到这些信息的影响,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利于社会的监管。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bd6050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f.png)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等等。
这些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网络犯罪的形式与特点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网络诈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虚假宣传或者网上交易欺骗他人,获取非法利益。
网络侵权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包括侵犯知识产权、恶意软件传播、网络黑产等行为。
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犯罪行为也层出不穷。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便捷快速。
网络犯罪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犯罪分子可以轻易地跨越地域界限,进行犯罪活动。
第二,隐蔽性强。
网络犯罪可以匿名进行,难以被发现和抓获。
受害者范围广。
网络犯罪可以一次性对多人实施,造成的危害范围较广。
第四,经济损失大。
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十分巨大,给受害者带来沉重的打击。
刑法规制网络犯罪的主要内容面对网络犯罪严峻的形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
刑法作为惩治犯罪的基本法律,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的刑事责任,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刑事责任,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的刑事责任等等。
这些规定有力地打击了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
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全面的规制。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规范了网络犯罪行为,并制定了惩治措施。
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要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打击措施。
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监测和侦查。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59ca00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png)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电子设备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以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
本文将就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进行浅谈。
网络犯罪的种类和特点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盗窃、网络敲诈等。
这些犯罪行为大多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或进行交易为手段,具有隐蔽性、跨境性、匿名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给司法机关的打击和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且,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技术手段来规避打击,导致打击难度加大,给处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网络犯罪直接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网络犯罪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网络犯罪还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健康环境,侵害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危害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已成为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多项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诈骗罪等,对网络犯罪行为予以了严厉惩处。
我国还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对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
除了单纯依靠刑事法律手段惩治网络犯罪,我国还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采取了多种综合手段,包括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上,各国也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3165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e.png)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摘要】网络诈骗犯罪是一种虚假手段获取财物的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该行为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安定。
网络诈骗犯罪常用的手段包括虚假网站、诈骗电话、虚假短信等。
为了预防网络诈骗犯罪,个人应提高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加强法律宣传和打击力度,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处罚力度,及时查处和打击网络诈骗活动。
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加强预防和打击,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犯罪现象。
【关键词】网络诈骗犯罪、定义、特点、危害、常见手段、预防措施、打击方式、结论、危害不可忽视、加强预防、加强打击、关键。
1. 引言1.1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网络诈骗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欺骗、诱导和盗取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和跨境性的特点,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隐蔽性高、受害面广、作案手法多样、难以追踪和定位等。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虚假信息、诱导性广告和钓鱼网站等手段欺骗受害人,骗取其财产或个人信息。
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不仅在于直接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受害者信任受损、人身安全受威胁、社会秩序受到破坏等严重后果。
尤其对于老年人和青少年来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目标群体。
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人们应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或来源不明的信息,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和财产。
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制度和技术防范体系,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2. 正文2.1 网络诈骗的定义及特点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欺诈活动,通过虚假信息或欺诈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网络诈骗具有以下特点:网络诈骗犯罪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利用其匿名性和全球化特点进行作案,难以追踪和定位犯罪分子;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多样,包括假冒网站、虚假广告、网络钓鱼等,不易被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扩散性和连锁反应,一旦受害者开始支付财物,犯罪分子会继续进行敲诈,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3d97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b.png)
网络犯罪的种类范文网络犯罪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犯罪种类:1.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包括假冒网站、仿冒品牌、虚假广告、钓鱼邮件等。
诈骗者通常以合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引诱人们提供个人信息或付款,以此获取利益。
2.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他人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非法交易或消费。
网络盗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恶意软件等。
3.网络色情:网络色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下流的信息和图片。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色情网站、色情图片和视频等。
网络色情不仅违法,还对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4.网络恐吓和威胁:网络恐吓和威胁是指利用网络威胁、恐吓或骚扰他人。
这种行为通常以邮件、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应用为平台,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或散布谣言。
网络恐吓和威胁可能导致心理和社交困扰,甚至对受害者的生活和安全产生实质性影响。
5.网络隐私侵犯:网络隐私侵犯是指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这包括黑客攻击、网络监听、数据泄露等。
网络隐私侵犯不仅违反个人隐私权,还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诈骗和其他犯罪行为。
6.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个人权益的行为。
这包括盗版、侵犯商标权、版权等。
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性使得盗版和侵权变得更加容易,给权益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8.网络赌博和网络赌博诈骗:网络赌博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赌博活动,包括在线博彩、虚拟货币赌博等。
网络赌博诈骗是指利用虚假赌博网站或操纵赌局来骗取他人财产。
9.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目标系统发起攻击,以获得非法利益或对目标系统进行破坏。
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网络钓鱼等。
10.网络实施犯罪:网络实施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统犯罪的行为,如网络抢劫、网络绑架等。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1000字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32cfec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5.png)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1000字
网络诈骗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的诈骗犯罪。
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如电子邮件、互联网博客、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例如假冒他人身份诱骗他人交易,伪造银行帐户及支票,钓鱼邮件等。
网络诈骗主要涉及财物损失、冒充他人骗取他人信息以及恶意使用网站系统等方面。
网络诈骗犯罪一直是社会安全问题,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诚信环境。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惩罚犯罪行为并阻止其进一步发生。
首先,应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
网络诈骗涉及到改变社会的司法秩序,因此有必要改善法律法规,实行刑事惩罚,以此来减少诈骗犯罪的发生。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构建一个网络健康环境,提高网民安全意识。
应加强对网络诈骗信息的监督,健全网络诈骗监管机制,定期组织宣传警示活动,并开展综合打击,以抑制诈骗犯罪的发生。
另外,网民也应该积极防范网络诈骗,不要相信不明知情人提供的信息,不要点击不熟悉的网站连接,以防范网络诈骗。
另外,应增强数字身份保护意识,以及使用安全技术等,避免被欺诈诈骗。
总之,网络诈骗犯罪令人担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惩罚犯
罪行为,同时也要开展宣传警示活动,提高网民安全意识,以防止网络诈骗的发生。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422113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b.png)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网络犯罪包括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网络入侵、网络盗窃等多种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影响和危害、刑法规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它不仅涉及到网络技术,还包括法律、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盗窃他人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制造病毒攻击等。
现代社会已经日益依赖于互联网的使用,而网络犯罪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比如入侵他人电脑后窃取个人信息,诈骗个人财产,影响个人社会信用等。
同时,网络犯罪还可能会波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其危害不可小视。
为了规范网络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已经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首先,我国刑法对涉及网络犯罪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在《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或者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就规定了非法获取或控制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是非法的。
《刑法》还明确规定了涉及到网络诈骗、虚假广告和计算机污染等犯罪行为。
其次,我国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控。
比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机关等对网络犯罪进行了打击和惩罚。
同时,也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优化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
然而,网络犯罪的追踪和打击仍然存在挑战。
一方面,网络犯罪通常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界限不清晰,难以进行调查和打击;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的手段多样,针对性强,一旦发生,危害很大。
对此,应当采取综合手段来加以规制,比如制定相关法律、提高网络监管能力、束缚相关罪犯等。
总的来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为了遏制网络犯罪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精神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犯罪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网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从一种信息沟通工具,逐步成为虚拟网络社会的载体。
与此同时,网络犯罪日益频繁,犯罪形式不断升级,传统犯罪在网络上出现了新的犯罪形式。
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不断强化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犯罪,信息安全,管理监控。
一、互联网的定义及网络犯罪的出现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网络。
二十世纪末,网络时代即将来临的预言已经满城风雨。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真正迈进了网络时代的门槛。
网络人口的惊人增长成为20世纪40年代电视发明以来电子通讯领域最重大的变革。
但是,这种新的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尚未规范,也带来很多法律问题。
各国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素质又参差不齐,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和犯罪对象。
网络犯罪,向整个社会施加着压力。
据统计,1998年美国FBI调查的侵入计算机事件共547件,结案399件;1999年,则调查了1154件,结案912件。
一年之间,翻了一番。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诈欺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商品却收不回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
根据台湾地区和日本国的统计资料,两地网络色情案件均占网络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之间,为最多。
其他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网络诈欺、贩卖非法物品、恐吓与勒索、非法侵入、侮辱与诽谤等。
结果,与网络相关的犯罪丛生。
防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犯罪学、刑法学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一)网络色情和性骚扰目前,色情网站大部分在WWW上,也就是以建立homepage网页,在网页上提供各种色情信息,而建好的网页则通过向各种搜索引擎登记,或者在BBS 和电子论坛Forum上作广告,以及通过向电子邮件用户群发邮件,来达到吸引用户访问网站、浏览网页,从而接受其所提供的服务的目的。
(二)贩卖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人体器官在网络上贩卖违禁物品、违禁药品、管制物品或者管制药品,比如枪支、毒品、春药等。
2000年10月12日,台湾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网络跨国订购、走私大麻的案件。
当月9日,台北市一邮局在验关时发现一包由美国旧金山邮寄到台北张姓男子的快件,其中夹寄了近300克大麻,也有少量新兴毒品“power”,其效力和“摇头丸”类似。
经调查,该男子于当月2日上网向美国某知名网站订货,以刷卡付费方式购买大麻,以逃避警方的监视。
(三)销售赃物在网络上以低价出售或者高价拍卖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得来的赃物。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待售的货物,尤其是二手货,其中有一些可能就是犯罪所得的赃物。
2000年11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有两名盗贼窃取了美国总统大选时设在棕榈滩郡的投票机和选票,在拍卖网站ebay上公开拍卖,标价2000美元。
(四)诈欺和传统犯罪一样,网络犯罪中,诈欺也是造成损失较多、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类型了。
美国消费者联盟2000年11月公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消费者因为网络诈欺而损失的金额,1999年每人平均310美元,2000年增加到412美元。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杰罗姆。
杰克逊在进行一番独创性的研究后,在《美国刑法评论》(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1994年春季号上报告了他对一个他称作“诈骗高手”的新犯罪团伙的调查结果。
这些职业小偷通过伪造申请或电子偷窃获取信用卡,然后将它们在国际上流通,以骗取钱财。
这些年轻人在贫困中长大,他们希望过上“好日子”。
他们为自己的欺骗技巧而得意洋洋,甚至狂妄到觉得他们不会被抓住。
的确,在杰克逊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的5年间,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被抓住。
(五)妨害名誉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辱骂他人等行为,侵犯他人权益,妨害他人名誉。
1999年2月,指明网站雅虎的讯息布告栏登载了一则消息,说医师葛瑞罕收受一家泌尿医疗服务公司的回扣,代价是葛瑞罕必须提供议员的泌尿病理报告给该家公司。
消息公布之后,葛瑞罕被迫辞职。
后经查证,该消息来源于曾在该家公司服务的另外一名医师。
葛瑞罕提起网络诽谤诉讼。
美国地方法院判决葛瑞罕胜诉,获赔67万美元。
(六)侵入他人网站、主页、电子信箱入侵他人网站后以指令、程序或者其他工具开启经过加密的档案,均可找到处罚依据。
但是,入侵者在入侵他人网站后并未开启经过加密的档案,或者开启的档案并未经过加密处理,这种行为各国刑法规定较少。
另外还发生入侵后窃取他人档案或者偷阅、删除电子邮件;将入侵获得的档案内容,泄露给他人;入侵后将一些档案破坏,致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无法使用;以及盗用他人上网账号,未经他人同意而拨号上网,而上网所发生的费用则由被盗用者承担,等等。
(七)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散布计算机病毒,十分猖獗。
有些病毒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可能破坏他人的计算机设备、档案。
据国际计算机安全协会公布的《2000年病毒传播趋势报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率从1999年的56%上升到2000年的87%,一举取代通过软盘存储和网络下载的病毒传播途径。
报告同时指出,该年度最具破坏性的病毒。
(八)网络赌博很多国家允许赌博行为或者开设赌场。
因此有人认为在赌博合法化的国家开设网站,该国不禁止,就不犯有赌博罪。
这种意识在设有赌博罪的国家普遍存在。
其实,各国刑法都规定了管辖权制度,一般都能在其本国主权范围内处理这种犯罪。
比如,对人的管辖权,特别是对行为的管辖权,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在一国领域,该国即可管辖。
台湾35岁的林姓男子,曾和妻子、女儿长期担任某基金会的义务工作人员,从1998年7月起,在自家开设“网页广告点石成金术网站”,并且提供赌博网站的超链接,诸如加拿大的“开运城”、“CASINO”等,让上网的人去赌博,而他则从中赚取25%,作为介绍赌博的佣金,至1999年9月17日止,共获利2,700美元。
2000年6月30日台湾高等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7个月。
(九)教唆、煽动各种犯罪,传授各种犯罪方法除了教唆、引诱接触淫秽物品的网站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专业犯罪网站。
有的本身就是犯罪组织所开设,比如各种邪教组织、暴力犯罪组织、恐怖主义组织等。
普通人所开设的专业性的犯罪网站则更多。
比如有一些专门的自杀网站,就曾引起网友相约自杀。
网络上进行煽动危害一国安全的情况也值得关注。
比如,敌视中国国家、政府、人民的网站就为数不少。
在日本,有一个网站,公开宣扬“中国人就是犯罪人”,这和东京都警察部门在2000年向全社会发布的“看到有人像中国人,就报告警察”的宣传品没有什么差别。
德国新纳粹分子也在相关法律并不非常严格的德国邻国,甚至在更远的国家设立网站,通过网络散布种族主义,并组织行动。
三、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均有打击网络犯罪之举,但是贩卖盗版光盘、张贴淫秽图片、入侵他人网站,仍然猖狂。
主要问题是网络犯罪破案率极低。
主要原因是:(一)互联网本身的缺陷Internet的前身ARPANET主要在开发不受战争破坏的分散式网络系统,其目的是要将信息从传递端顺利地传送到目的端,因此资料安全或者网络安全并不是ARPANET当时设计的目的。
这也是目前在Internet上设的商务网站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的原因。
(二)黑客软件的泛滥目前网络上的操作系统以微软的Windows NT及UNIX为主,这些操作系统或者一些软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漏洞,一些人利用这些漏洞设计了一些攻击程序,并上传到网络上到处传播,俯拾即是。
(三)互联网的跨地域、跨国界性互联网本身具有跨地域、国界国性,没有空间限制。
因此,网络色情无法杜绝。
即使禁止了一国的色情网站,也不能有效地将他国的色情网站禁之门外。
网络信息散布迅速,基本上没有时空限制,影响范围极其广泛,层次极其繁多。
而在网上来源网址可以假造,犯罪者身份有可能隐藏起来,加以网络犯罪证据极为有限,其证明力又大打折扣,而且极易被毁灭,所以追诉犯罪的证据问题变得非常关键。
(四)网上商务存在的弊端从各国过去查获的利用信用卡在网站上购买商品的诈骗案例来看,发现这些网站没有采用SET或者SLL的网络付款安全机制,使用者仅需输入信用卡号以及信用卡有效年月两项资料,就可以取代实体商店的刷卡过程。
这两项资料传送到结算中心,要求授权,因为没有刷卡过程,而信用卡号及有效期又可轻易取得,为网络诈骗打开方便之门。
据英国Trading Standard Institute公布的调查显示,25%的网站不安全,黑客可以得到客户的信用卡资料以及其他更多的信息。
同时,还发现网上购物还有交货速度慢,价格昂贵等问题。
该机构还发现,38%的订货无法准时送达,17%的订货没有送到。
(五).互联网性质的不确定性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其性质根本不是传统观念所能涵盖的。
有人认为,在线服务提供人,类似报纸发行人,在网页发布前,推定其已经象传统的出版社那样,审查了要发布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则为其所默认。
有人认为,这种类推非常不妥。
却觉得互联网服务提供人像书店,只是信息的贩卖者,而不承担审查的责任。
在美国,这两种案例都出现了。
但是,其责任却极为不同。
对于书店,美国《诽谤法》给予了极大的保护(Smith v. California,1959)。
有的法院就将这个判例法适用于在线服务提供人,使其责任大为减轻。
(六).司法标准不一许多贩卖盗版光盘的网站或者色情网站合法地开设在法律对此不加禁止的国家。
如果这些网站不触犯所在地国家的法律,即使触犯了他国的法律,服务器所在国既无法处理,也无法提供司法协助。
只有网站内容触犯两国法律,才有合作的基础。
在各国司法标准不一的情况下,打击网络犯罪力不从心。
(七).多数国家对计算机打击不力由于菲律宾黑客的爱虫病毒对全球很多计算机系统造成了重大破坏,菲律宾政府立即颁布了相关法律,严惩计算机犯罪行为。
但是,根据对全世界52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菲律宾是其中唯一一个制定有严格的计算机犯罪法律的国家。
四、关于网络犯罪的对策一个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我们就应该制订规范其合理性的对策。
一种新型犯罪的出现,也为我们的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网络犯罪的出现,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利用综合方面的手段,制定多方面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社会的危害性。
对于网络犯罪的治理,我们必须综合各方面的积极力量进行规范和治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管理对策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依靠的是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就成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