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是什么

新闻事实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主要依据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

1、新鲜性;

2、重要性,判断重要性的主要标准:(1)影响性(2)显著性(3)反常性;

3、接近性:(1)地理上的接近性;(2)职业的接近性;(3)性别的接近性;(4)年龄的接近性;(5)心理的接近性;

4、趣味性。

二、确定采访选题的原则是什么

采访选题,即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到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确定采访选题,就是明确具体的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确立具体的采访活动的特定角度。

原则有:

1、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

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发展的辩证统一;

3、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辩证统一。

三、新闻线索有什么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即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者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特点:1、简略,概括;2、不可靠;3、属于直观感觉的东西。

新闻线索来源:

1、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

2、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

3、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

4、从各业务部门的局面材料中来;

5、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6、从各种广告以及气象预报中来;

7、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四、确定采访选题在运作方法上要注意些什么

1、从有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2、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3、从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主要注意其新奇性、社会性、受众性、精致性。

五、新闻采访为什么要强调做好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有些什么要求

采访准备:记者为采集新闻材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意义:

1、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有助于记者缩短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

3、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要求:

1、平时准备,一是理论、政策上的准备;二是知识上的准备;三是业务技能上的准备;四是情况的准备。

2、临时准备,(1)要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2)要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3)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4)要认真制订切实可靠的采访计划;(5)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六、新闻采访策划在运作中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1、要坚持策划“创意”的科学性。在新闻采访策划活动中,记者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对采访报道内容的选择、表现、评价等方面,这些都必须以尊重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记者科学地运筹帷幄的结果。

2、要坚持策划报道“导向”的正确性。新闻采访策划活动中要坚持导向的正确性,最集中、最关键的就体现在所策划报道的新闻主题的确定上。新闻主题合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合乎掌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就是导向正确。

3、要坚持策划报道“火候”的把握性。新闻采访策划的对象,一般都属于重大的新闻题材,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或者感兴趣的敏感话题。生活中的这些题材容易引起群众的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

火候把握,从政策依据上讲,表现为一种口径;从对所报道事实的整体认知上讲,表现为一种基调;从截取和评价事实的着眼点上讲,表现为一种角度;从对事实的表述和语言氛围上讲,表现为一种分寸;从传播事实的载体上讲,表现为一种形式;从事实发生与传播的时差上讲,表现为一种时机;从事实信息的传播密度上讲,表现为一定的报道数量。

七、新闻访问中,记者的提问应注意些什么

1、要问得自然,是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一方面要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还要注意问题要在交谈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出;

2、要问得合适,指提问的目标指向,应是向对象提出只有他本人回答才最合适的问题;

3、要问得关键,是指提问的内容,首先应注意提的问题要具体,还应注意提的问题要问到节骨眼上,要问到要害处,还应注意提的问题要能拨动对象的心弦;

4、要问得有策略,是指提问的战术,既要围绕访问目标,昼按照事先准备好问题,依逻辑顺序先后提出,避免东拉西扯;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机智,要因人因事因具体情况而异,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方法,掌握好提问策略。还要注意对于一些敏感问题、棘手的问题,提问时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

5、要问得简明,指提问的表达形式,既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

八、正问法、迂回法、反问法、设问法各自的含义是什么运用中有些什么要求

1、正问法:也叫开门见山法,是记者直接从正面提出问题,请对象作答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对领导干部、社会名流、以及其他性格开朗、比较健谈者,或者是与记者熟悉的人。

2、迂回法:也叫侧问法,指记者从侧面入手,或者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容无关的问题,以引发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对付不善于谈话

的人;或者是见了记者就很紧张、感到拘束的人;或者是有思想顾虑、不愿交谈的人。对于不善于言谈和不习惯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可以从他最熟悉、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问起。

3、反问法:也叫激将法或故意错问法。指记者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对方,激化其情绪,使其不吐不快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那些虽然健谈但有思想顾虑而不愿谈的对象。

注意:

1)态度要诚恳,有礼貌,不要使对象有故意嘲弄他的错觉;

2)反话、错话的来源要避免引自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以免对象因生气而迁怒于记者或者具体的第三者。

4、设问法:也叫内含结论法,或叫自发式。指记者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或者明知故问,以使对方放松戒备,或引发对方思考、回答,从而获得或证实原已初步掌握但又没有肯定的情况。这种方式适用于有情况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谈的人。

注意:设问是在事先对某一情况或问题已有所了解,只是为了证实或者是由于缺乏有说服力的事实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九、作访问记录时,为什么要记事不忘记“识”

访问记录,就是记者对新闻访问活动中采集的各种材料的记载。新闻访问活动中的“识”,是指那些有关理念性的材料,是要求记者在作访谈记录时,不光要认真记录所见所闻的东西,还要十分注意记录下访问对象的思想观点,其对问题和事件的分析与认识,以及记者本人的思考、联想、评价等。记录下这些“识”,对记者更好地认识、把握客观事物,提炼新闻主题,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利。

十、针对访问对象的不同态度,记者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

1、访问对象乐意接受访问而又善于同记者交谈:

记者应以“热”对“热”,注意倾听,尽量使对方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以便让其谈出更多有价值的材料。同时,记者也要注意冷静分析,充分估计到同样“热情”的态度后面,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

2、访问对象愿意接受访问,但不大善于言谈:对于性格内向、气质抑郁、理解表达能力较差的,记者要有耐心,同时要十分注意谈话技巧,所提问题要小,要具体,便于对方理解、回答;要从与对方生活接近的事物谈起,经过多次反复交谈达到访问的目的。对于文化水平低、见识不广的,记者要注意言谈举止上尊重对方,以消除其接待记者采访时的紧张感,并以轻言细语帮助对方思考和回忆,力戒紧催紧问,使谈话阻塞。

3、访问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对于性格原因的不愿接受采访的,记者应用拉家常、闲聊天的办法,逐渐同对方混熟,启发、诱导其打开话匣;也可以请访问对象熟悉的朋友、亲戚一起来谈,借助他人的作用来弥补,缩短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思想认识上存在顾虑的,要注意分析、判断其思想顾虑的症结所在,以对症下药。

十一、对访问对象的心理控制手段有哪几种各有些什么作用

1、示范:记者将对于对象的态度、行为要求,用自身的态度、行为表现出来,以影响对方作出同样的反应。诚恳、适度地自我表露,是访问中最有利访问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示范行为,是控制对方行为的一种最自然、最有力的手段。它不但创造了一种友好信任的气氛,导致对方作对等的自我表露,而且有时比言辞说服更有力地解除对方的疑虑与顾虑

2、强化:即记者借助社会赞同或社会反对,来增强或者抑制、消除访问对象某种行为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