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宽仁厚爱》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华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主题班会PPT模板
守信故事
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 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 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 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 乐意把书借给他。
根一树变春
木根立法秋
头三威。战
搬丈信当国 到长,时时
商
北的推处, 门木进于秦 ,头改战国
树孩的和了盛询他了思来的百是
,子儿盘你顿问一我量了两子美
也,子托的开。顿的,,棵的国
不我说出树始当。树“非樱时第
愿宁:。回哭他”,如常桃候一
听 你 说
愿 失 去
“ 我 好
父 亲
! ” 答
了 起 来
问 儿 子
他 父
我 度 要
果 我 查
生 气 。
树 。 他
, 砍 掉
位 总 统
。
。
第四章
守信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历史悠久 的文化,也有许多传统美德……
第一章
谦虚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历史悠久 的文化,也有许多传统美德……
孔
子
么说住说玩一张周春
向 孩
?:我:,个。游秋 ”“们“挡孩一列时
老的你住子天国期
子
人车不了在,,, 家!该他路他宣孔
学 习
,”在们当们传子
您 看 这 是 什
孩 子 指 着 地 上
路 当 中 玩 , 挡
的 去 路 , 孔 子
中 堆 碎 石 瓦 片
看也对坚 诚是他守 信一人诚 谦种诚信 虚谦信, 有虚是便 礼的做是 貌行人在 的为的坚 谚。一守 语下种世 、面最间 格我基最 言们本美 警一的的 句起礼品 吧来貌质 。看,,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 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 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 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 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 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 乐意把书借给他。
根一树变春
木根立法秋
头三威。战
搬丈信当国 到长,时时
商
北的推处, 门木进于秦 ,头改战国
树孩的和了盛询他了思来的百是
,子儿盘你顿问一我量了两子美
也,子托的开。顿的,,棵的国
不我说出树始当。树“非樱时第
愿宁:。回哭他”,如常桃候一
听 你 说
愿 失 去
“ 我 好
父 亲
! ” 答
了 起 来
问 儿 子
他 父
我 度 要
果 我 查
生 气 。
树 。 他
, 砍 掉
位 总 统
。
。
第四章
守信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历史悠久 的文化,也有许多传统美德……
第一章
谦虚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历史悠久 的文化,也有许多传统美德……
孔
子
么说住说玩一张周春
向 孩
?:我:,个。游秋 ”“们“挡孩一列时
老的你住子天国期
子
人车不了在,,, 家!该他路他宣孔
学 习
,”在们当们传子
您 看 这 是 什
孩 子 指 着 地 上
路 当 中 玩 , 挡
的 去 路 , 孔 子
中 堆 碎 石 瓦 片
看也对坚 诚是他守 信一人诚 谦种诚信 虚谦信, 有虚是便 礼的做是 貌行人在 的为的坚 谚。一守 语下种世 、面最间 格我基最 言们本美 警一的的 句起礼品 吧来貌质 。看,,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 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 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六年级品德第一单元ppt课件ppt课件
3. 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何改进。
详细描述
2.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总结反思: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 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相互 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 要性,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指导其在现实生活中 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单元重难点解析
重点
让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分类及其 具体内容。
03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诚信的后果
详细描述
2. 分析这个行为对 其他同学和自己的 影响。
总结词:缺乏诚信 会导致信任破裂和 不良后果。
1. 描述一个学生在 考试中作弊的例子 。
3. 强调诚信在生活 中的重要性。
案例二:团队合作的力量
详细描述
2. 分析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和如何克服。
总结词:团队合作可以战胜困难 ,实现共同目标。
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隐私 、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歧 视弱势群体等。
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只有尊重他 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 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同时,尊重他人 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基石之一。
以某个校园欺凌事件为例 ,讲述主人公因为不尊重 他人而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引申到个人 生活中,说明尊重他人对 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 要性。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2.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总结反思: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 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相互 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 要性,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指导其在现实生活中 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单元重难点解析
重点
让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分类及其 具体内容。
03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诚信的后果
详细描述
2. 分析这个行为对 其他同学和自己的 影响。
总结词:缺乏诚信 会导致信任破裂和 不良后果。
1. 描述一个学生在 考试中作弊的例子 。
3. 强调诚信在生活 中的重要性。
案例二:团队合作的力量
详细描述
2. 分析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和如何克服。
总结词:团队合作可以战胜困难 ,实现共同目标。
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隐私 、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歧 视弱势群体等。
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只有尊重他 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 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同时,尊重他人 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基石之一。
以某个校园欺凌事件为例 ,讲述主人公因为不尊重 他人而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引申到个人 生活中,说明尊重他人对 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 要性。
详细描述
3心包万物(课件)-山东友谊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
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 没有不仁爱的,没有不恭敬的,不与他人相争,心
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 胸如同天地包容万物那样广大,如此,贤能的人就
广大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会尊崇他,不才不正之人也会亲近他。 通“包”
想一想
???
文中论述了“泛爱泛敬,不与人争,心 包万物”的品德,你是如何理解的?
儒家的社会公德观是“约之以礼”,恭敬谦 让。荀子倡导的“泛爱泛敬、不与人争、心包万 物”,既是一种生活准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关系,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
点睛
君子修身立德,讲仁爱,尊礼义,时刻 保持谦让,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 一样,这样的话,全天下的人都会对你心 悦诚服,四海之内也到处都有你的朋友。
为了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建立理想社会,孔子率领弟子们风尘仆仆,周游列 国十四年,游说国君,实行仁政,推行王道。孔子“仁以为己任”,哪怕在陈蔡绝粮 之际,他依旧不怨天,不尤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胸怀天下,心胸像天地一 样宽广,是万世之楷模。唐朝著名画家、“画圣”吴道子称赞孔子说:“德侔天地, 道冠古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一单元 敦厚 3 心包万物
知识回顾
泰山乔岳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 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_泰__山__乔__岳_之 身,__海__阔_天__空__之腹,和__风__甘_雨__之色,_日__照__月_临__之
目,__旋__乾_转__坤__之手,磐__石__砥__柱_之足,_临__深__履_薄__之 心,__玉__洁_冰__清__之骨。”
在儒家文化中,以“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为圣人。其中,孔子集往圣之大成,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主题班会优质课件:孝悌仁爱ppt课件
One day, the boy came back to the tree and he
looked sad. “Come and play with me,” the tree
asked the boy.
有一天,男孩來到樹 下,看起来有点伤心
樹說:「來啊,孩子 来我的樹下玩耍吧!」
“I am no longer a kid, I don’t play around trees anymore.”The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Ate the apples, 吃吃蘋果,
Grab on to the tree branches to swing,
抓著樹枝荡秋千,
收集她的叶子, 把叶子編成皇冠, 扮成國王。
Collect the leaves from
the tree to make into a crown,act like
boy replied, “I need money.”
「我不是小 孩子了,我不要和樹玩 耍。」男孩 說。「我需
要錢。」
“Sorry, but I don’t have money...but you can pick all my apples and sell them. So,
you will have money.” The boy grabbed all the apples
小学班会:《宽容包容一家亲》主题班会PPT课件
法和需求 - 提供支持和帮助 - 互相理解和体谅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感恩珍惜 - 感谢家人的爱和辛勤付出 - 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 增强亲人间的情感连促进友谊和和谐 - 宽容包容能够消除彼此之
间的隔阂和误会 - 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真挚
的友谊
宽容包容的意义
培养社会责任感 - 学会宽容包容,能够更好地融入社
小学班会:《宽容 包容一家亲》主题
班会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班会主题解读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宽容包容的意义 总结
引言
引言
主题:宽容包容一家亲 目标:培养学生宽容包容的品 质,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引言
背景: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环,宽容包容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班会主题解读
班会主题解读
主题解释:宽容是指理解并接 纳他人的不同之处;包容是指 容纳并接纳多样性 学会宽容包容可以帮助我们与 同学、家人相处更加融洽
培养宽容包容 的方法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理解差异 - 接纳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 对异质性持开放态度 - 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见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积极倾听 - 学会倾听家人和同学的想
会 - 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积极分子
宽容包容的意义
增进家庭和睦 - 宽容包容是家庭和谐氛围
的重要保障 - 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
持和理解
总结
总结
强调宽容包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和包容态度
总结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增进班级 友谊和社区和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感恩珍惜 - 感谢家人的爱和辛勤付出 - 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 增强亲人间的情感连促进友谊和和谐 - 宽容包容能够消除彼此之
间的隔阂和误会 - 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真挚
的友谊
宽容包容的意义
培养社会责任感 - 学会宽容包容,能够更好地融入社
小学班会:《宽容 包容一家亲》主题
班会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班会主题解读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宽容包容的意义 总结
引言
引言
主题:宽容包容一家亲 目标:培养学生宽容包容的品 质,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引言
背景: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环,宽容包容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班会主题解读
班会主题解读
主题解释:宽容是指理解并接 纳他人的不同之处;包容是指 容纳并接纳多样性 学会宽容包容可以帮助我们与 同学、家人相处更加融洽
培养宽容包容 的方法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理解差异 - 接纳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 对异质性持开放态度 - 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见
培养宽容包容的方法
积极倾听 - 学会倾听家人和同学的想
会 - 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积极分子
宽容包容的意义
增进家庭和睦 - 宽容包容是家庭和谐氛围
的重要保障 - 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
持和理解
总结
总结
强调宽容包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和包容态度
总结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增进班级 友谊和社区和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学会宽容》PPT—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优质课课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宽容是什么?
宽容是迎接阳光暴雨的天空; 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 宽容是嵌满繁星的美丽夜空; 宽容是夕阳落下时的那片最灿烂的红霞; 宽容是带来甘霖的明媚彩虹 !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自读第13页宽容城里的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静心泉、包容镇、礼让亭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1.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 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 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 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 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2.想象一下,“宽容城”种还 有哪些特殊的文化景点?它能 起什么样的作用?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1.你有过在公交车上 拥挤的情形吗?你是 怎么做的? 2.在生活中,你有宽 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 经历吗?当时你心里 是怎么想的?
×
3.假如因为有第一条虫子,让
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学会宽 容》PPT —小学 道德与 法治学 会宽容 精品课 件1
宽容度测试
以下各项,你认为是这样的,就请说是,如 果你不赞同,就请说否。
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碰到熟人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视而不见最令我难堪。 3.我讨厌和沉默寡言的人一起学习。 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也能博 得喝彩,我听到和看到都很生气。 5.我能原谅对我态度很坏的人。
仁爱ppt精编版
《战国策·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 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 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 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有一天,孟尝君出了个通告,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 帐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在通告上写:“我能 ”。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 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 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 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借约核对完了 ,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烧掉借约,百姓 齐声欢呼万岁。
仁的名言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刘 安
仁爱
——初二一班主题班会
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语出《淮 南子·修务训》:“ 尧 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 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我 西王母 使者,使 蓬莱 ,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 实感盛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盖虽天心 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 嘉靖 之治,意 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容有之 乎!”
六下 学会宽容 第一课时
辨析宽容
1.阅读课本第17页活动园中刘青和董轩的故事。
2.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进行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
(1)刘青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你认为冒犯 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行为可以宽容吗?
(2)想一想,如果董轩的家人不严格要求董轩,而 是纵容他的玩火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 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 有限度、有原则的。
收废品的老人收废品时,不小心 刮蹭到路边的汽车,车上留下一道划 痕。老人不停地自责,留在原地,等 待车主。车主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不 但没有要求老人赔偿,还表示敬佩老 人诚实、勇于担当的精神。
邻居家的橘子熟了,我忍不住摘了 两个,正好被邻居看到。邻居并没有 责怪我,而是提醒我摘橘子时要小心, 不要被树上的刺扎伤了。控制自己的 冲动,暂时不想这件事。
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 的微循环,增进人体健康。当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 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就容易失调,产生血压开 高、心跳加快等反应,还会伴有头晕、心绪烦乱等症状。 而不良心理与生理异常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降低 人体免疫能力,导致疾病的发生。容达宽容、与人为善能 使人身心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维生素”。
《误会》
早年在美国的一个山村,一对年轻人结婚了,不久他的太太有了身 孕,但由于难产,他的太太死了。遗留一子。他忙于生活,又要照顾孩 子,他训练了一条狗,那狗聪明,听话。能帮助主人照顾孩子。有一天 ,主人出门了,这条狗来照顾孩子。他到了外地,因遇大风,第二天才 到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打开门一看,惊呆了,到处是血, 孩子不见了,再看这条狗,满口是血,他以为是狗性发作吃了孩子。大 怒之下,拿刀把狗杀死了。此时他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看到孩子满身 是血从床下爬了出来,他抱起了孩子,看到孩子并没受伤。他很奇怪, 怎么回事呢?这时他再仔细的看了那条狗,狗腿上的肉没了,远处躺着 一条死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他突然明白了,是狗救了小主人。他却 误杀了这条忠实的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 的赞扬。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论语·雍也》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活动广角
1.你对孔子的哪句话感受最深? 2.你知道历史上“将心比心”的仁爱故事吗?
故事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遇到一名老乞丐,想施舍点钱 给他,但翻遍了所有口袋,竟发现自己连一个铜板也没带,而老 乞丐的手却一直在寒风中伸着,瑟瑟发抖。这使屠格涅夫十分窘 迫,无奈地抽出双手紧紧握住了老乞丐冻僵的手,尴尬地说: “兄弟,对不起,我忘了带钱。”老乞丐抬起头,毫无怨言地说 道:“你叫我兄弟?老哥,你叫我兄弟?这已经是最高贵的礼物 了,我已经感到很幸福。”
孟子(孟轲,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kē,字子舆yú,战国时期邹zōu 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孟”。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 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背诵经典 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经典语句
学“仁”做“仁”
孔子提出“恭(恭敬)、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 惠(慈惠)”,这是达到“仁”的五种品德。 1.你哪一方面做得最好?哪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2.你的同学谁在“仁”的五种品德方面做得最好?
富强 自由 爱国
民主 平等 敬业
文明 公正 诚信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 的赞扬。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八仙人物之一:吕洞宾(吕岩:唐)
不求我住黄金阙què,唯愿人居白玉壶。 愿君不窃饥民禄,随我同酬玉帝恩。
理解内涵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亲近仁义,善待邻邦,是国家的重要政策。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人。”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分享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的收获有哪些?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聆听仁爱故事
蓬莱市在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是传说中的“八仙过 海”的地方,素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蓬莱阁是中国四 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宋朝嘉佑年间,这里有许多古老的 的对联、诗词,翰墨流传,更使蓬莱名扬天下。来到蓬 莱,人们就会想起“八仙”,想起那些美好的传说。
和谐 法治 友善
聆听“仁爱”故事,争做“仁爱”之人
1.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 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 走了。
2.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 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 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
3.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 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 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 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论语·阳货》
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 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 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 护,诚信就会使民众尽心效力,勤勉就能成就功业,慈惠就能很好地役 使别人。”
温馨点击
古人认为能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宅心仁厚。人若不仁,就难以 获得明师与益友,也就得不到真切的帮助。孔子提出“恭、宽、信、 敏、惠”,这是达到“仁”的五条基本原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要想做到这五条,成为仁者,一定要下苦功夫才行。那么, 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怎样相处,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呢?相信第一段选 文已经给了你答案。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来自ù人。----《论语·里仁
pì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论语·里仁》
仁者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pì,可谓仁之方也已。”
赏析:孔子的“恭宽信敏惠”,引导我们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要“恭”,就是言行衣着“庄重”。“庄重”就是言行仪表端庄稳重,落落大方, 彰显大家气质与风范。否则,不仅对自身形象无益,还会让人以为你是一 个不正经的人。这样当然就没有尊重了。 要“宽”,就是要“宽厚”。“宽厚”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品格。做人,要厚道。要 多为别人着想,学会理解和包容。不要尖酸刻薄地老是觉得别人这也不好, 那也不好。 要“信”,就是要“守信用”。“轻诺必寡信。”承诺之前要有思考,承诺之后要 有行动。 要“敏”,就是要勤奋敏捷。不能光说不做,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提 高自己的本领。 要“‘惠,就是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5.仁者无敌。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只有仁人能以大国的地位侍奉小国,所以商汤曾侍奉葛国,文王曾侍奉混夷.)
谈收获
1.学习了本课,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你自己认为学得怎样? 3.本课的三则短文你都能背诵吗?你背得最熟练的是哪一则?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古代的大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都在追求理 想的社会。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的最 高道德规范。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他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 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杨翥zhù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 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 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 兴。
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 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 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 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 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孔圣人 至圣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品诵经典
仁者亲仁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 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使人。”
----《论语·阳货》
感悟经典
1.结合注释和温馨点击理解经典内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经 典语句的感悟。 2.选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边读边悟,感受古典文化的语言魅力。
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
感悟经典 这段短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呢?
《孟子》中关于“仁”的名句: 1.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论语·雍也》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活动广角
1.你对孔子的哪句话感受最深? 2.你知道历史上“将心比心”的仁爱故事吗?
故事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遇到一名老乞丐,想施舍点钱 给他,但翻遍了所有口袋,竟发现自己连一个铜板也没带,而老 乞丐的手却一直在寒风中伸着,瑟瑟发抖。这使屠格涅夫十分窘 迫,无奈地抽出双手紧紧握住了老乞丐冻僵的手,尴尬地说: “兄弟,对不起,我忘了带钱。”老乞丐抬起头,毫无怨言地说 道:“你叫我兄弟?老哥,你叫我兄弟?这已经是最高贵的礼物 了,我已经感到很幸福。”
孟子(孟轲,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kē,字子舆yú,战国时期邹zōu 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孟”。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 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背诵经典 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经典语句
学“仁”做“仁”
孔子提出“恭(恭敬)、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 惠(慈惠)”,这是达到“仁”的五种品德。 1.你哪一方面做得最好?哪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2.你的同学谁在“仁”的五种品德方面做得最好?
富强 自由 爱国
民主 平等 敬业
文明 公正 诚信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 的赞扬。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八仙人物之一:吕洞宾(吕岩:唐)
不求我住黄金阙què,唯愿人居白玉壶。 愿君不窃饥民禄,随我同酬玉帝恩。
理解内涵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亲近仁义,善待邻邦,是国家的重要政策。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人。”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分享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的收获有哪些?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聆听仁爱故事
蓬莱市在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是传说中的“八仙过 海”的地方,素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蓬莱阁是中国四 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宋朝嘉佑年间,这里有许多古老的 的对联、诗词,翰墨流传,更使蓬莱名扬天下。来到蓬 莱,人们就会想起“八仙”,想起那些美好的传说。
和谐 法治 友善
聆听“仁爱”故事,争做“仁爱”之人
1.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 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 走了。
2.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 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 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
3.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 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 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 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论语·阳货》
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 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 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 护,诚信就会使民众尽心效力,勤勉就能成就功业,慈惠就能很好地役 使别人。”
温馨点击
古人认为能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宅心仁厚。人若不仁,就难以 获得明师与益友,也就得不到真切的帮助。孔子提出“恭、宽、信、 敏、惠”,这是达到“仁”的五条基本原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要想做到这五条,成为仁者,一定要下苦功夫才行。那么, 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怎样相处,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呢?相信第一段选 文已经给了你答案。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来自ù人。----《论语·里仁
pì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论语·里仁》
仁者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pì,可谓仁之方也已。”
赏析:孔子的“恭宽信敏惠”,引导我们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要“恭”,就是言行衣着“庄重”。“庄重”就是言行仪表端庄稳重,落落大方, 彰显大家气质与风范。否则,不仅对自身形象无益,还会让人以为你是一 个不正经的人。这样当然就没有尊重了。 要“宽”,就是要“宽厚”。“宽厚”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品格。做人,要厚道。要 多为别人着想,学会理解和包容。不要尖酸刻薄地老是觉得别人这也不好, 那也不好。 要“信”,就是要“守信用”。“轻诺必寡信。”承诺之前要有思考,承诺之后要 有行动。 要“敏”,就是要勤奋敏捷。不能光说不做,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提 高自己的本领。 要“‘惠,就是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5.仁者无敌。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只有仁人能以大国的地位侍奉小国,所以商汤曾侍奉葛国,文王曾侍奉混夷.)
谈收获
1.学习了本课,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你自己认为学得怎样? 3.本课的三则短文你都能背诵吗?你背得最熟练的是哪一则?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古代的大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都在追求理 想的社会。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的最 高道德规范。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他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 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杨翥zhù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 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 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 兴。
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 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 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 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 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孔圣人 至圣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品诵经典
仁者亲仁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 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使人。”
----《论语·阳货》
感悟经典
1.结合注释和温馨点击理解经典内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经 典语句的感悟。 2.选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边读边悟,感受古典文化的语言魅力。
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
感悟经典 这段短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呢?
《孟子》中关于“仁”的名句: 1.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