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通用五篇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通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3d7d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b.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通用五篇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1期中考式也已经结束,学生成绩已经揭晓,我看过物理试卷后感觉整体情况不是很难,学生应该能做,但考下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此对我在物理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地反思为今后能更好进行教学。
存在的不足:1、时间安排的不太合理。
前面的热学部分耗费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电学部分的教学时间过紧,课堂上一味地赶进度,根本不管学生的感受,简直是囫囵吞枣。
2、时间紧,进度快,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教学,课堂练*及课后作业的反馈都没跟得上去,也就是说,学生做题很少。
3、本学期教学内容增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没能做及时的调整,造成有时措手不及。
4、客观原因是没有复*。
今后的打算:1、科学制定每周计划:制定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明确本周教学内容和要求。
有了计划的引导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深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物理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
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效果。
3、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要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要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物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4、练*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要进行合理精选,练*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物理思维,且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
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
5、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5d18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8.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同学们要养成在考试结束后对本次考试做反思总结的好习惯,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提供一份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一起来看看吧!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一)整体总结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
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
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
建议同学们问自己几个问题:1.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2.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反之。
),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3.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下文将进行更详细论述)。
(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
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
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
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
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
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
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
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
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
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
英语错了一道考察冠词的单选题,那你是不是对冠词这部分知识就没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不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处赶紧补上呢?如果又是应付了事,下次一定还会出问题。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a754348bd63186bdebbc51.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一、考试范围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三物理必修1、2,选修3-1到恒定电流部分。
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试题相对比较基础,但高的三学生对上述这些知识理解的不深,物理方法不不清楚,有的题目考虑得不够全面以至于丢分。
二考察重点本次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突出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物理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察.。
由于参考了2012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所以该试卷的总体难度不大,但选择题相对较难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选出物理能力较强的学生。
但解答题,难度较小区分度较差。
三试卷结构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12小题48分;第二部分为实验题3小题共16分;第三部分为计算题3小题36分,满分100分。
全卷力与运动部分的题目46分,功和能部分题目22分电学部分的题目28分物理方法部分的题目4分,题目的覆盖面较大分配比例较合适。
四、考试结果我校物理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应届生上段有效率几乎为100%,仅一人未上段,高段平均分比同类校高8分多,与高二期末的10分相比有所下滑。
五、考试结果分析和同类校相比,我校物理考试成绩与期末相比较为正常,虽与期末的10分相比有所下滑,但本次试卷难度较期末有所增加.应届生上段有效率较高二期末有大幅度提高,说明重点生抓的较好。
从学生的答卷可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很不透彻,对基本规律运用不熟练,物理方法不是很了解.2、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本次考试有些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题的分析方法在平时的概念、规律教学及习题讲评中经常出现,但有相当部分同学学得很死,无法把旧方法应用到新情境中.3、解答题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层次不分,想到哪写到哪,许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甚至没有文字叙述4、学生计算能力很差不会利用数学规律求物理的极值问题二、教学启示这次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9fa0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7.png)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调查(物理)试卷满分:100时长:6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答案在最后)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5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可以不同B.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必定在同一平面内C.导航系统所有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导航系统所有卫星中,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的,周期越小2.如图所示,足球场上,守门员会戴着厚厚的手套向水平飞奔而来的球扑去,使球停下,关于此过程守门员戴手套的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减小球的平均作用力B.增大手受到球的冲量C.球受到的动量变大D.使球的加速度变大3.如图所示,以v0=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的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垂直地撞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按g=10m/s2考虑,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偏转角为60°B.物体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C.物体飞行的时间是6sD.物体下降的距离是15m4.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
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小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x,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小物块在小车上滑行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为f F LB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 F xC .摩擦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为f ()F L x -+D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 L x +5.共享电动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某共享电动车和驾驶员的总质量为100kg ,电动车的额定功率为500W 。
若电动车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沿直线行驶,行驶中最大速度为5m/s ,假定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
扬州市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扬州市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e92b9d6529647d272852ff.png)
扬州市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略偏难,切近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够考查出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试题选材新颖,贴近生活,有时代气息,部分试题有创新,整体有很好的区分度,对下一步高三物理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得分情况来看,江都市抽样均分为57分。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特点及学生做题情况第一项.选择题1~9题,分值31分,均分19.025 ,得分率61.37%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病例:学生对选择题3、6、9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加之对能力要求较高,最差的学生选择题得分为0。
今后教学中宜采取的对策:加强对选择题的训练,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对试卷本题的评价:总体感觉是选择题难度较高,学生得分差距较大。
第二项.填空题第10题,分值:10分,均分5.5,得分率55%得分较好的情况及最佳答案:⑴将带有打点计时器一端的木板提高,平衡f;⑵橡皮筋的伸长量不变;⑶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获得的速度的平方与拉力所做功成正比。
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病例:表述不准确,实验原理不清,如:1.橡皮筋与小车的距离不变2.速度与w成正比3.换用光滑木板今后教学中宜采取的对策:1.实验原理要讲评清晰,语言表述要准确,应采用一些物理术语。
2.书上实验一定要演示,有条件的学生亲自动手做。
对试卷本题的评价:一道较为简单的实验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
第11题,分值:10分,均分4.4,得分率49%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病例:1.说理不清,找不出错误。
2.分压式电路图不会画。
3.实物图的连接问题较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正负极、开关无法控制整个电路。
今后教学中宜采取的对策: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训练对试卷本题的评价:本题对学生实验能力要求较高,题目较难。
第12题,分值:12分,均分7.43,得分率62%得分较好的情况及最佳答案:第一、二空得分较高,说明学生运用牛顿运动规律解决基本问题能力较好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病例:第三空临界速度的分析错误,直接导致第三、第四空的失分。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3cad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4.pn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物理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值为10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是测量打点纸带位移的部分照片(交流电源的频率50Hz)。
根据照片可知()A.计数点2的读数应记录为9.00cmB.计数点2的读数应记录为9.0cmC.计数点1和2之间的位移是9.00cm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秒【答案】A【解析】【详解】AB.最小分度值是0.1cm,所以计数点2的读数应记录为9.00cm,故A正确B错误;C.计数点1和2之间的位移是坐标之差,小于9.00cm,故C错误;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50.02s0.1s故D错误。
故选A。
2.电梯下降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出现超重现象的时段是()A.从20.0s到30.0sB.从30.0s到40.0sC.从40.0s到50.0sD.从50.0s到60.0s【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v-t图像可知,在20.0~30.0s过程中,电梯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电梯处于失重状态,在30.0~40.0s过程中电梯匀速下降,电梯既不超重也不失重,40.0~50.0s过程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电梯处于超重状态,50.0~60.0s过程中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故选C。
3.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有关操作必要的是()A.轨道左端略抬高用以平衡摩擦力B.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C.牵引小车的细线调整至与导轨平行D.释放小车后立即接通打点计时器【答案】C【解析】【详解】AB.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只要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即可,不需要补偿阻力,也不需要满足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要求,故AB错误;C.实验时必须通过调节轨道左端的滑轮让细线和轨道平行,以保证细线拉力保持不变,故C正确;D.实验中为了打点稳定,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小车,故D错误。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52072fccbff121dc368305.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⒈成绩统计:考试人数561人,最高93分,80分以上15人,占2.67%,60分以上165人,占29.41%,40分以下198人,占35.29%。
平均分48.8,三十三中学籍学生平均分52。
(详细统计见附表)⒉试题评价:第一卷为单选题,10小题,40分,期望得分值为28分,即70%得分率,实测平均分为26.2,与期望值基本一致。
第二卷为非选择题,60分,期望值为32分,实测值为22.6,与期望值有较大差别,主要是第⒒、⒓两实验题得分较低,与期望值差了近7分。
从而导致整卷分数偏低。
其他小题的得分率与事先估测基本相近。
全卷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全校平均分与近年高考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基本持平,但难度略大。
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⒒⒓两实验题得分过低,说明实验是学生失分的主要点。
一是学生对实验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缺少系统训练。
另外从一、二卷差别还可看出,学生对基础内容(单选题)的分析与理解掌握较好,但对于综合推理与计算的试题(实验及综合计算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整完成试题的能力很弱。
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时紧,堂内教师讲解多,学生练习少,学生出现错误改正的机会不多。
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还很欠缺,应重点加强。
三、物理课下午课节太多,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许多班早晨只有两节,下午包括辅导已达五节,下午一个班经常上两节物理课,第二节效果太差)。
四、个别不上高三的老师,在高一阶段只图短期上课轻松,而缺乏三年的统筹设计与安排,尤其是缺乏应有的思维深度训练,甚至有意绕开一些教学中的思维难点,导致这些班的学生现在很难适应高三教学,学习吃力。
五、几次分班不均衡导致各班差别很大,比如高三(12)班。
另外尽管高三(5)班平均分与及格人数均排在第一,但本次及格的24人中,有23人为原高一时本班同学,而以后陆续插入的15人只有一人及格。
六、一些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在长时间内影响着本年级的物理教学,本年级长时间内很难依照高考规律进行教学,与社会上的通行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差距。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71857f4b73f242336c5f66.png)
2、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试题注重了对中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进行考查,如选择题题,实验题;同时更注重 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目突出了理论 联系实际同时也考察了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规律; 该试卷不仅仅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 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还考察了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误区和盲点。对我们高三复习工作中 存在的一些问题有警示作用——永远不要丢掉教 材。要立足于教材,对知识要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和整合,并把它变成最终的能力。
六、对尖子生的培养方法
对165班尖子生已从上周开始训练高考题:对 各省市的高考题进行适当的删减让尖子生做, 并对其一一进行辅导。训练其思维和解题的速 度。
谢谢 思密达
四、教师教学反思
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也是今后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改掉的问题,本 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中折射出我们高三教学中 存在着问题,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存在不足,一些应重点关 注和理解的物理规律在教学训练不够。在仅剩 的213天中,我更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解读 教材,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好 教学的重、难点。
2017-11-6
分析内容:
一、试卷总体分析 二、我校各班物理学科情况对比 三、典型错误分析 四、教师教学反思 五、学生今后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对尖子生的培养方法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思通博格公司出的物理试卷突出了对高中 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物理思想和物 理方法的考查,能体现学生的物理素质和能力, 对中学物理高考之前复习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同时也使得我们一线教师发现了一些教育教学 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 本次试卷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复习到的题只有2 题。本次试题的主要特点有:
高三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bb1c5758fafab069dc02db.png)
高三期中物理试卷分析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试卷形式符合今年新的高考方案的要求,第一类是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第二类是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空2分,第三类为计算题共3大题。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题型符合新高考,新方案,新命题思路的要求。
整张试卷满分100分.试卷信息量大,材料多,题型新颖又不失其基础性,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考查功能。
但在试卷难度分布,难度设置都偏向简易,但是学生得分率并不高。
题型题号考点难易程度选择题1超重、失重中等2摩擦力、弹力易3万有引力、向心中等力4机械能守恒易5平抛运动易6摩擦力与运动中等7行星运动中等8矢量、标量易填空题9行星运动易10弹性势能的探究中等计算题11平抛运动易12行星运动易13平抛,动能定理中等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学生答卷情况分析:选择题方面的典型错误:对力学知识和运动学知识的结合问题学生做的不是很好,不能够很好的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去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对圆周运动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熟练。
学生从问题入手逆向思维的品质不够。
填空题方面的典型错误:对于行星的运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能很好地掌握。
计算题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对运动过程分析出现错误,导致列方程失误;对动能定理掌握不熟;对题意分析不清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题无所适从。
三、教学建议<一>、目标明确,扎实教学1、立足基础,着眼能力①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②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③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④高考所要考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并不是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的超越能力。
2、突出主干,抓好重点运动学:①匀变速运动;②自由落体运动;力学:1)物体的受力分析2).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的应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动能定理的应用。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结果解析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结果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3115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1.png)
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结果解析总体分析本次高中物理期中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领域,难度适中,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总体来看,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有所差异,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但在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展示上仍有待提高。
各题型分析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但在细节理解和区分度较高的选项上,部分学生存在误判。
建议学生在复时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填空题填空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的应用和记忆。
整体表现来看,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部分涉及复杂计算和单位换算的题目上,仍有部分学生出现失误。
建议学生在平时的练中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注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实验题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但在设计实验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上,部分学生仍有欠缺。
建议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积极参与,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计算题计算题是本次考试中难度较高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理解题意和建立物理模型上存在困难,导致计算过程出现错误。
建议学生在复时加强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建议和措施针对本次考试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效果:1. 强化概念理解:学生应加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提高计算能力:学生在平时的练中应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加强单位换算的训练。
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应积极参与,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 解决问题策略:学生应学会分析复杂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 加强复和辅导: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能够对学生的物理有所帮助,期待学生在接下来的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7b3a5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b.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分析在本次高三物理期中考试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首先,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不足。
在选择题中,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例如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将力和加速度联系起来。
在填空题中,对于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也存在错误,如将牛顿与千克混为一谈。
其次,学生在物理公式的应用上存在问题。
在解答题中,学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公式,例如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学生对于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够熟练,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
再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实验题中,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导致实验步骤混乱,实验结果不准确。
在计算题中,学生在列方程时,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代入和计算,导致答案错误。
此外,学生在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方面也有所欠缺。
在考试中,部分学生由于解题速度慢,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题目,影响了整体成绩。
同时,由于计算不准确,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强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 提高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物理公式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解题效率。
4. 加强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通过限时训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提高解题速度。
同时,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答案的准确率。
总之,通过本次期中考试的分析,我们应更加重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f745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b.png)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物理试卷难度适中,基本没有难题偏题。
我所任教的高三(5)班B率为49%,高三(9)班B率为2.1%,D率为29.8,要师生进一步努力。
现从各题得分情况、错因以及各班基本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第1题为物理学史题,强化班平均得分为2.2分,普通班为1.6分。
应该说学生平时不大重视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将类似题目归纳起来,发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这类题目的得分率。
第2题为图像问题,该题较为简单,得分率较高。
在高考中该类题目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我们平时教学中加以重视。
应用物理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关键是搞清图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或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全面系统地看懂图象中的“轴”、“线”、“点”、“斜率”、“面积”、“截距”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同时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问题,也可借助于图像解决,在教学中要建立这种利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3题得分率也不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应该是一个难点,平时应关注曲线运动问题,注意力与运动分析相结合。
第4题是2010年江苏高考卷第3题的变形,考查了物体的平衡。
本题关键是如何在立体图像中分解力,误区在于想找出各力之间的夹角。
第5题这种题目考查了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在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教学中虽然已经讲过不少,但学生独立思考较少,记下来的处理方法也没怎么看,应给学生消化题目的时间。
多选题的得分明显不高,且普通班得分情况与强化班基本相同。
主要原因在于强化班学生容易发生多选,而普通班学生往往只选择一个选项,反而容易得到一部分分值。
对于这种现象,在平时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夯实,也要让学生妹也把握的选项不要多选。
第5题天体运动问题平时已经在课堂上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但由于一部分同学课堂上并没有怎么认真,课后的检查力度也不够导致一部分同学失分。
7、8两题平时也练过,得分率仍偏低,可见课堂上讲解不能快,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以及变式训练,加大课后检查力度。
第9题是选择题中较为复杂的一题,考查了功能关系以及临界点的分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dd97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7.pn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题(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乘坐动车进站,发现电子屏显示的速度由72km/h 变为36km/h 的过程用时10s 。
若把动车进站的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动车停下来还需要行驶()A .100m B.125m C.50mD.35m 2.质量为m 的汽车由静止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汽车牵引力随速度变化的F -v 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与路面间的摩擦力f 保持不变,则()A.速度为1v 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fv B.速度为1v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0F f m -C.汽车加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m 2v v + D.该过程中汽车的最大功率等于0mF v 3.如图,某次小明同学在家中对着竖直墙壁打乒乓球,将球从A 点斜向上击出,球垂直打在墙上的O 点后,反向弹回正好落在A 点正下方的B 点。
忽略球的旋转及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阶段处于超重状态,下降阶段处于失重状态B.球在上升阶段处于失重状态,下降阶段处于超重状态C.球刚离开A 点时的水平速度大于刚到达B 点时的水平速度D.球刚离开A 点时的水平速度小于刚到达B 点时的水平速度4.如图,A 、B 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 、B 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 、B 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A.图甲中A球的加速度不为零B.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gθD.图乙中两球的加速度均为sin5.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汽车匀速向左运动时,物体M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是()A.绳的拉力等于M所受的重力B.绳的拉力小于M所受的重力C.绳的拉力大小逐渐变小D.绳的拉力大小不变6.孔府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采用了瓦片屋顶,屋顶结构可简化为下图:质量为m,半径为R,与水θ=︒。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f6f7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物理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一、本部分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如图所示,铅球放在固定斜面上,用竖直挡板挡住并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对斜面的压力大于铅球所受的重力B.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大于铅球对斜面的压力C.若增大斜面倾角θ,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增大D.若增大斜面倾角θ,铅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2.一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质点E 向y 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 此时向y 轴负方向运动C .质点A 将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D 的振幅为零3.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E 挂有轻质小圆环,另一端G 固定,如图甲所示。
小圆环受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2F F 、共同作用,静止于O 点,如图乙所示。
撤去12F F 、,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小圆环,仍使小圆环处于O 点静止,其拉力为F ,如图丙所示。
做好记录,画出12F F 、和F 的图示,并用虚线把拉力F 的箭头端分别与12F F 、的箭头端连接,如图丁所示。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B.实验中需要记录的信息只有12F F 、和F 的大小C.由图丁可初步猜测F 与12F F 、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关系D.重复多次实验时,每次都必须将小圆环拉至O 点4.如图所示的曲线MN 是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AA '为曲线上A 点处的切线。
质点从B 点运动到A 点所发生的位移为x ,所用时间为t 。
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e69e9a3186bceb19e8bb6a.png)
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命题思想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结合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强调重点骨干知识,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物理思想方法,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次考试用于检测开学来45天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把握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和方向。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一)试卷设置了20道题,14个选择题(其中10道题单项选择,4道题多项选择),2个实验题,4个计算题。
命题范围包括必修一、必修二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二)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图象,相互作用的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运动定律,超重和失重,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描述和动力学分析,万有引力等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
试题重点考查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考查了一些非主干知识,如物理方法和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
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弹簧、传送带、斜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等,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像法、假设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
4.设计一些新情境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2、9、14、19题属于新情境问题,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依纲扣本设置难易梯度,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题目中1、2、3、9、14、15、17属于容易题目4、5、6、7、8、9 、11、16、18、19 属于中等难度题目,10 、12、13、20属于较难题目。
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答题卷统计第二卷平均分:23.69 / 31.86(不含零),难度0.41 /0.55(不含零)全卷评均分:51.15,难度:0.51。
江苏高三高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高三高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5cafa0740be1e640e9ab8.png)
江苏高三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力常量 D .法拉第通过实验证实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2.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A .水流速度保持不变B .越接近B 岸水流速度越小C .越接近B 岸水流速度越大D .由于水流速度的变化,将导致小船过河的时间变短3.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 1、OO 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 、O 1、O 2转动,在O 点悬挂一重物M ,将两相同木块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N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 1、O 2始终等高,则( )A .N 变大B .N 变小C .f 变大D .f 变小4.如图所示,O 是一固定的点电荷,另一点电荷P 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 0射入点电荷的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曲线MN ,1、2、3是以O 为中心,R 1、R 2、R 3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且R 3-R 2=R 2-R 1,a 、b 、c 、d 为轨迹MN 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W ab |表示点电荷P 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的大小,|W cd |表示由c 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则( )A .PO 两点电荷电性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B .P 的初速度方向的延长线与O 之间的距离可能为零C .|W ab |=2|W cd |D .|W ab |>2|W cd |5.杂技演员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连续抛出若干小球,小球的初速度均为10m/s ,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 =10m/s 2,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 ) A .4个 B .5个 C .9个 D .10个6.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其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 .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可能不同7.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8.有三个质量相等的微粒A 、B 、C ,从平行板电极左侧中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先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它们落到正极板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它们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极板间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则( )A .微粒A 带正电,B 不带电,C 带负电B .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关系为t A >t B >tC C .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关系为a A >a B >a CD .三个微粒到达正极板的动能关系为E kA >E kB >E kC9.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A 和q B ,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最大动能分别为E kA 和E kB ,则( )A .q A 一定小于qB B .m A 一定小于m BC .v A 一定大于v BD .E kA 一定大于E kB10.(10分)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f =50Hz 。
高三普通班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普通班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863c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5.png)
高三普通班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 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整个试卷注重基本能力考查,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试题的背景材料注重与现代科技事件相联系,答案比较准确~评分标准易于阅卷操作,试题编排顺序较科学,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选拔学生,对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注重基础~突出考查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突出考查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题目特别注重双基。
本次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难度不大~但题量比较大。
一卷满分为42分~平均得分为37.78分~二卷满分为52分~平均得分为44.66分~整卷平均得分为82.44分。
二、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1、审题不细~粗心大意。
例如第3题~题目中说~在一个静电场中~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5班69人中有22人对于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理解为电子没有初速度~而错选了A项,殊不知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只限制了力~而没有限制电子的初速度。
2、基础知识不牢固~不能横向迁移。
知识不熟练~不会横向迁移是本次期中考试中反映出的第二个问题~例如第7题~题目中问在离地高的飞船和低的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那一个飞船具有的重力势能大,有24位同学只知道机械套用重力势能的公式得出的结论是无法确定~就不知道利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来考虑~因此丢了2分。
再如第13道题~只知道当外电阻大于内电阻时~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而不知道把外电阻换位成内电阻~把内电阻当成外电来思考~而漏选A答案~有28位同学丢掉了不该丢的2分。
3、实验及实验操作能力差~尽管原理图能画对了~但就是不会实物连接。
例如第18道该题有两问~一问是画出原理图~另一问是根据原理图进行实物连接~该题考查的实验及实验操作能力~有18位同学将原理图画错~有34位同学实物连接接错。
这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
4、解题速度慢~因此有许多同学当考试时间还剩15分钟的时间时~还有两道大题没做~因此导致匆匆忙忙做最后两道题~心里素质好一点的同学把第21道题做对了~并且最后一道题还得了一部分分~而心里素质较差一点的同学则不但最后一道第22题没有得分~就是第21题也忙中出错丢掉了部分不该丢的分。
期中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期中高三物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a7b048eefdc8d377ee3205.png)
____年期xxxx物理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州中学展阅____年温州市重点中学8校联考的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试题立意高,设问巧,语言简洁、流畅,灵活而不落俗套,新颖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脱离实际,有一定的难度,在整张卷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给人一股清新的感觉,物理试题共12道,其中客观题8道,主观题4道,满分120分。
由于考试范围——力学的限制,试题重视对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稳定性基础上求新、求变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知识点多,覆盖面广,12个物理题中内容涉及高中物理力学的主干知识,重点考查了双基,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主体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很多题目略做变化,就成了一道质量教高的新题,特别是第25题的设计体现了出卷人独到的设计能力,考查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现随机抽样了两个考场共53份试卷的对错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各题考核的情况如表一所示。
由表一可知,试题易、中、较难比例合适,为34:43:53(约为3:5:4);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2题是实验题,分三项内容,一是仪器的读数方法,二是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重力加速度,考察学生对这一实验本质的把握和理解,蛮有新意的,第三项是考查这个实验的掌握情况,很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明确地对考生提出的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表一(说明:第21题前不久刚给学生做过,故得分率很高,而该题的难易程度仍属难题)2、试题较注重学科内综合,注重知识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强化了学科内的综合,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来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应用的一个既定方向,如第14题、第17题、第21题、第24题均与实际接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都是高中力学中的主干知识,通过问题的考查引导学生从物理情景出发,通过必要的逻辑推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求考生将知识内化后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注重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要求考生有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命题思想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结合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强调重点骨干知识,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物理思想方法,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次考试用于检测开学来45天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把握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和方向。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一)试卷设置了20道题,14个选择题(其中10道题单项选择,4道题多项选择),2个实验题,4个计算题。
命题范围包括必修一、必修二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二)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图象,相互作用的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运动定律,超重和失重,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描述和动力学分析,万有引力等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
试题重点考查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考查了一些非主干知识,如物理方法和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
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弹簧、传送带、斜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等,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像法、假设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
4.设计一些新情境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2、9、14、19题属于新情境问题,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依纲扣本设置难易梯度,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题目中1、2、3、9、14、15、17属于容易题目4、5、6、7、8、9 、11、16、18、19 属于中等难度题目,10 、12、13、20属于较难题目。
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答题卷统计第二卷平均分:23.69 / 31.86(不含零),难度0.41 /0.55(不含零)全卷评均分:51.15,难度:0.51。
四、试题分析1.【说明】答案是D,正答率是76.01%/76.88%(不含零),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以及力和运动的综合认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说明】答案是C,正答率是70.97%/71.78%(不含零),本题主要内容是速度-时间图象、直线运动学。
重点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3.【说明】答案是C,正答率是78.86%/79.76%(不含零),本题主要内容是动态平衡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动态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受力分析。
4.【说明】答案是A,正答率是44.98%/45.49%(不含零),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对运动时间不加判断就代入计算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5.【说明】答案是B,正答率是50.03%/50.60%(不含零),本题主要内容是平衡条件、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说明】答案是D,正答率是45.58%/46.10%(不含零),本题主要内容是圆周运动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对向心力和摩擦力概念理解不清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7.【说明】答案是A,正答率是53.69%/54.30%(不含零),本题涉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考查了传送带模型,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是对小物块的运动不做判断或不会判断。
8.【说明】答案是B,正答率是53.81%/54.42%(不含零),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9.【说明】答案是C,正答率是57.55%/58.20%(不含零),本题主要内容是直线运动学及追击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10.【说明】答案是A,正答率是36.03%/36.44%,本题主要内容是物体平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受力分析中整体法和隔离法的。
难度较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11.【说明】答案是AC,正答率是43.43%/43.92%(不含零),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路程和位移,平均速率等直线运动的知识。
12.【说明】答案是CD,正答率是31.45%/31.81%(不含零),本题内容是万有引力与航天问题。
考查卫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的向心加速度以及卫星中的失重,其中卫星和赤道上物体加速度大小的比较,是本题的难点。
13.【说明】答案是BC ,正答率是38.59%/39.03%(不含零),本题内容是斜面上的平抛,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分析综合能力14. 【说明】答案是BD ,正答率是64.45%/65.19%(不含零),主要内容是直线运动学的实际应用。
15.【说明】答案是(1)CD ,(2)F ′,难度系数0.49 /0.65 (不含零)。
第一小题错误表现:多A ,或漏C 。
第二小题错误表现:写成F 或表述不规范将F ′写成O F ′, 主要内容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16. 【说明】答案是(1)220V (2)没有平衡摩擦力(3)0.43,难度系数0.58/0.65(不含零)。
前两问考查学生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
第三小问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不会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本题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分度较好。
17. 【说明】答案是(1)10.8N (2)4.4N 。
难度系数0.55/0.77 (不含零),本题设计的很基础,主要内容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连接体问题。
考查学生静力学的受力分析及正交分解法。
错误表现:不画受力分析图,或受力分析时漏力。
对低分段学生区分度较好。
18. 【说明】答案是(1) L V 3220 ,(2 。
难度系数0.44 /0.55 (不含零),主要内容平抛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本题暴露出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不能摆脱思维定势,把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当成平抛的水平位移来计算,导致得分率较低。
19.【说明】答案是(1)1.25 m/s2,(2)20m,(3)23.14s。
难度系数0.44 / 0.56(不含零),本题联系实际,设计新颖,主要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小问错误表现:不知道汽车转弯向心力的来源,或审题不清,按第一问的速度来求第二问转弯半径,造成错误。
第三小问错误表现:运动学公式掌握不熟练,基本公式记错、理解不到位,导致时间求错。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中等段的学生区分度较好。
20.【说明】答案是(1)0.5 (2)4m/s(3)如图。
难度系数1.81/ 3.88(除零),较难。
主要内容是小物体在长木板上的运动问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多物体多过程运动问题。
尤其是涉及到相对运动问题,难度比较大。
第一小问错误表现:对二者是否发生了相对滑动不加判断就求加速度,还有学生把“小物块开始运动”理解为“小物块相对长木板运动”导致出错。
第二小问错误表现:长木板上表面受摩擦力方向弄错,或不能正确列出二者相对运动的位移关系,对动力学分析掌握的不足,这都导致得分率较低。
本题对高分段的学生区分度较好。
五、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建议(一)答卷中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基本公式记错、理解不到位,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
2.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
如:7、8、19、20题均考查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不少学生出错,说明了对于这些知识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3. 审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如第18题,有学生稀里糊涂把平抛总位移当成水平位移计算。
4. 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遇到力学问题不画受力分析图,解运动学题目不画情景草图,结果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5.解题不规范性。
做计算题没有文字说明的,有不写方程,写综合式、变形式的,一旦答案写错,解题过程的分就少的可怜。
(二)教学建议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它们的变化,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考试方向,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抓好第一轮复习。
2.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在考试中,考生因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不透彻而失分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即使是尖子生也如此,高考物理试卷中有很多题目源于教材,或是经典物理模型试题,它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以物理教材为本”,而不是脱离教材和基础知识去题海中遨游。
第一轮复习的方向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基本技能,提高经典的题目的正确率。
3.抓主干知识,狠抓重要的题型、基本物理方法。
主干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主干知识反复考,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那么怎么抓主干知识呢?这就需要从重要题型、基本物理方法入手,主干知识中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步骤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重要的典型题、基本物理方法为载体,主干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掌握。
4.强调答题规范,在细节上求完美。
解题不规范,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把会做的题做对,把做对的题写清楚,是获得高分的制胜法宝。
在解题训练时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分步解答、及时收获,要写原始表达式,不写连等式,重要的方程、步骤要放在醒目的位置,结果化到最简。
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逐步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
5.注重学生的反思、纠错、总结,提高练习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解题是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途径,学物理必须做题,但不是做的题越多越好,要引导学生养成解后反思的好习惯。
即经过解题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认识,对有关方法的掌握有哪些提高?哪些收获?该题条件、问题可以有哪些变化的情况?通过反思、总结,让学生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增强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横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