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说课稿(获奖)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1000字《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以及表面张力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2)懂得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压强;(3)能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水面、墙壁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学过密度、压力的知识,对于这些概念已有初步认识,并且也学过较多的相关实验,如实验室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地球的重力实验。
此时,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实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全面理解液体的压强、表面张力的概念以及其相关计算公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索和热爱。
三、说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及其对压强的影响;(3)实验: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
(1)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液体的压强概念及实验目的;(2)讲授:介绍液体的压强概念、计算公式、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影响;(3)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自操作,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4)巩固和拓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对压强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
四、说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爆米花冒险、戴裁缝机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液体的压强概念。
2. 讲授(30分钟)(1)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及其对压强的影响;(3)使用实验仪器——测压管进行实验、使用计算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
3. 实验(40分钟)(1)布置实验任务:使用测压管测量不同液体的压强并计算;(2)讲解实验流程:液体准备、测压管使用、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3)学生实验操作:完成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压强》说课稿5篇
《压强》说课稿5篇《压强》说课稿模板1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一. 说教材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3.教学资源:1.多媒体及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三.说学法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2.新课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对于这两个重点概念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压力的概念我是这样建立的,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上的两幅图的作图,实物投影,学生纠错,总结出共同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且在描述关系的时候始终是控制某一个因素不变的,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但现在如果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变化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来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类似于速度的定义的建立.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化解的:用了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物体对齐分开放,上面搭上一块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码,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三合板发生了形变,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压力的作用,教师继续提问,那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师举例,比方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体还会给水平面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学生可以很快得到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在这个地方顺势提问:是不是压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比方说擦黑板,用手压着黑板擦,手给黑板擦一个压力,黑板擦要压黑板,这时候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松,板擦由于重力作用会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压力并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继续回到实验上面来,用手将三合板的一端缓缓抬起,观察三合板的形变程度,学生一眼看出形变变小了,引导学生得出此时压力的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得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压力大小并不都等于重力的大小.考虑完大小,还要再考虑一下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本课的难点之二压强概念里面的物理意义以及压强计算,在介绍完压强的公式以后,紧接着介绍压强的单位Pa,同时指出压强的单位是符合单位N/m2,这样在描述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0.5Pa的物理意义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对计算一定要强化解题格式的规范.另外,本节课对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需要,自己从老师所给的器材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并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然后一起总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完整回答相关结论.到了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课堂反馈的题目里面我主要解决的是受力面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对于课堂反馈的内容实物投影,学生自纠.五.说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环节与环节过度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细化处理.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课时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板书设计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压力的大小②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3. 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1n/㎡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f一定时,s增大,p减小;s减小,p增大s一定时,f增大,p增大;f减小,p减小《压强》说课稿模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 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四.说课堂教学设计㈠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㈡讲授新课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3.什么叫压强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㈢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㈣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㈤板书设计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五.压力和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压强》说课稿模板3这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的压强之后,再学的气体压强.本堂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气压强的存在;2生活中的大气压强及应用;3.马德堡半球实验.朱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和课堂设疑,还有学生的分组讨论,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大气压的存在实例和通过大气压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利用大气压的重要应用.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朱老师用课本中的覆杯实验引入,大胆地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质,也就是在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让学生自己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从而引出了大气压的概念.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从单纯的观察到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度更广,学生的专注程度大大提高.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为什么纸没有掉下来?〞〝是不是因为水吸引了纸片,所以没有掉下来?〞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大家用桌上的仪器,设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并用大气压知识来解释.〞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比如说,朱老师用〝魔术〞:将矿泉水的空瓶加了热水,再倒掉后盖紧瓶塞,使瓶子变形;还有用嘴吸纸杯,吸管喝饮料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实用性.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四.意见和建议1.在学生实验中,可否用透明的塑料杯代替纸杯,可以使学生看清杯中是否还有空气.2.教师在讲解时,没有将〝大气压〞讲解清楚,〝大气压〞到底是〝大气压强〞还是〝大气压力〞这个基本概念.3.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时,如果先让一位女同学来拉,再让班里力气大的2个男同学来拉,可能反差的效果会更明显.4.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教师的语速过快,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压强》说课稿模板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基本知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的公式,能用压强共识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二.新课引入滑雪时,我们要穿上宽大的滑雪板,不穿滑雪板,我们不可能在雪地上飞驰.这是为什么呢?三.新课教学1.压力基础知识滑雪板对雪有力的作用,图钉对墙面有力的作用,滑梯上的小孩对滑梯有力的作用. 问:从力的作用效果考虑,这些力有什么共同点. (都对接触面有挤压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力称作压力.压力是重力吗?(不是,压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压力: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例如:书上的两幅图.蝉的口器穿破树皮,骆驼在沙漠上留下脚印,都是压力作用的效果. 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两分钟时间阅读实验部分,之后回答黑板上的问题.甲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丙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与压力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呢?这时压力大小不同,作用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压强定义式:P?FS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P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单位物理意义: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压力③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例如:钉子要尖锐,斧头要锋利,啄木鸟的嘴很尖,小孩没能把图钉压入墙里面大人能压进去. 减小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力③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例如:大型拖拉机用履带代替轮胎,在很薄的冰面上走时要把多余东西扔掉.《压强》说课稿模板5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的前提条,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三.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
压强说课稿(优秀)
压强说课稿(优秀)一、说教材压强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生产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知识是一个较大的综合内容,建立在研究了力及其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
掌握压强知识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生活现象,也为后面研究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以及高中研究气体性质打下基础,对整个章节以及高中物理起到引领和铺垫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章书中研究了力学的初步知识,对力和力的作用效果有了一定的掌握。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研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究性试验和控制变量法,但是通过试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在教学中应注重研究方法的引导。
有些学生会认为压力就是由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干扰。
因此,需要着重加强学生对压力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压力、物体受力面积的概念,掌握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②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的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②在压强概念的研究中,研究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等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物理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研究活动的兴趣,提高研究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概念及其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压强概念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本节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提倡研究的多样化,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为观察对比、讨论交流,自主合作、试验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2018-2019】液体压强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篇一: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内容,《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的观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2.演示器材: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一个、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U型管压强计一套、烧杯、水、2个塑料瓶、水槽、红色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U型管压强计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大气压强》的一等奖说课稿
《大气压强》的一等奖说课稿《《大气压强》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气压强》的一等奖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设计思想】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压强说课稿范文
压强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压强》。
一、说教材1、《压强》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和面积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压强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公式的使用;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压强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应用压强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和问题解决法。
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器材和教具,如扁平的小塑料薄片、天平、书籍、木块等。
通过实验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压强的概念。
同时,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地呈现教材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知课堂开始前,我将给学生一个场景——一个人躺在针尖上。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认识到体积对承受力的影响。
然后,我将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针尖能承受人体重。
在学生的猜测和探究中,我引出了压强的概念,并对压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环节二、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压强,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通过在不同面积上放置相同质量的书籍和木块,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压强,并引导学生发现面积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探究式教学
讲授法
说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
教法
类比法
3讨论归纳法
1对比提问 学法 4应用实际
2试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问题:平时我们踩在厚厚旳雪 地里脚很轻易就陷下去了,而有了 宽宽旳滑雪板,运动员滑雪脚不会 陷入雪地。为何?同学们观察过自 己旳书包带子没,是宽点好还是窄 点好呢?为何?(本问题,在新课 结束前让学生讨论,以到达学以致 用,前后呼应。)
☀过程与措施: (1)学习观察压力旳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旳有关原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
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
(2)乐于用压强旳知识处理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旳问题。
3、教学重、难点
☀教学要点:压强旳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旳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旳原因,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压强 概念旳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旳能力。所以探 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原因旳试验为本课旳要点。
2❤新课教学
压力旳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激趣引入主题。
压力旳学习:总结出共性。一、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二、压
力旳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F F
F
压强旳教学:这是本节课旳教学要点,让学生经过自主探
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旳原因,对压强形成概 念。
☀1》探究压力旳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旳关系。
∞∵∴∞∵∴∞∵∴∞∵∴∞∵∴∞∵∴∞∵∴∞∵∴∞∵∴∞ (1)建立问题:提出猜测,探究活动旳关键在于让学生 有质疑并提出猜测,而学生猜测应建立在已经有经验上, 应有所根据。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旳猜测,设计了两个 小试验。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一等奖说课稿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一等奖说课稿《初三物理《认识压强》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三物理《认识压强》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的获奖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的获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说课内容——初中物理压强单元的教学设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让我们共同审视教材内容。
压强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生理解力学现象的关键。
本单元主要围绕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展开。
通过对固体和液体压强的区分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压力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应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压强的概念,如滑雪板的设计原理。
其次是知识讲解,详细阐述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是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完成实验,验证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
最后是总结与拓展,通过讨论和习题巩固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在评价与反思环节,我将通过课堂观察、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学生参与度是否足够等,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总之,通过对压强单元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能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与各位共同探讨教学之道。
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液体的压强》,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说说这节课,请各位多指教。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及处理: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
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
第一节课时,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
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教学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用废矿泉水瓶和气球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压强压强说课一等奖
《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索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 探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索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探索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索、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
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准备】PPT课件、气球、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砝码、海绵等。
【教学过程】辅助环节 【板题导入】前置补偿之一:1.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作用面是被压物体表面。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标出垂直号)。
请同学们尝试作出压力及物体重力示意图。
2.压力大小1.惟独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比如:F =G象 F=G杯+G水F= GA+GB2. 固体传递压力:如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60N,则尖对墙的压力也为60N。
前置补偿之二:【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提问:脚印说明了什么?脚印的大小和脚印的深浅哪个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生:脚印是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的反映。
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不是脚印的大小而是脚印的深浅即地面的凹陷程度。
师:回答很好。
师:下面我们做两个关于压力作用效果的小实验,请注意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明显。
探索之一:用手掌和一手指一起挤压气球,保持气球静止。
思量:(1)气球摆布两边受力相同吗?气球摆布两边形变相同吗?(2)加大用力又有什么发现?探索之二:用手指压如图铅笔的两端,保持铅笔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节。
压强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主线,它既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以学生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趣为目的,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能比较压力和重力。
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理解压强的概念,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
2)会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实验,会用定性的方法分析物理问题,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2)初步认识物理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具备知识角度来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有一些的生活积累,又有前面学习弹力的基础,他们对压力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理解不透彻;对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有一点感性体验,但对其印象不深刻;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
从学生的实验能力角度来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用实验探究来揭示物理规律,对于分析问题采用的方法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像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学生都知道一些,但比较浅显,需要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加深和强化。
依此,我确立本节课的重点: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的目的只是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有效的学习,但它不能占有或替代学生的经历和完成学习的过程,以此思想,确立了教师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
1、教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2、学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比较归纳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
●设计思路: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对压强这节课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减,调整,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
我设计将压强这样抽象、符号性概念的学习放在相应情景的感知性学习活动和动作性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通过故事设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将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理解压力,区别压力和重力;第二环节: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三环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第四环节:建立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公式。
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导入新课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有一日来到污泥国境内,只见满地黑泥,不见任何道路通行。
呆子八戒不知好歹,一步迈了进去,黑泥马上浸到了八戒的腰部,八戒大喊“猴哥救命”,只见悟空拔下一撮猴毛,喊一声“变”,变出一样东西救出了八戒,并且师徒四人靠这样东西安全度过了污泥国。
大家猜,悟空变出了什么?
良好的引入是新课成功的一半,先有心动才有行动,它能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理解压力
在我们的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压力的教学这一环节,我增设这一部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完这节课后,常常将压力和重力混淆,因此我通过复习重力引入压力,将压力和重力进行区别。
二是教学的需要,学好压力,便于更好的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这一环节我没有采用常规的三种情况的比较,我设计这一实验:一锯条和磁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锯条从水平、到倾斜、再到竖直的过程,压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变化?重力呢?从而得到压力和重力没有必然的联系。
指导学生从锯条变弯的程度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变化,这是转换法的运用,这个实验也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必要的环节。
我准备了几个实验。
1、视觉体验:观看影片《十面埋伏》中的片段,削尖的竹子,深深的插入土地,给学生留下了强烈视觉冲击。
2、操作实验:
1)准备两个气球,找一名大力气男生,上来压破气球,学生感觉很费劲。
再找一小个女生,上来用针扎破气球,轻而易举。
2)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都来体验,用手压铅笔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
到这里,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刚才的体验,你们认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就自然的过渡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个环节。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我觉
得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二是和相关因素到底有什么关系?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先确定相关的因素,再寻找与相关因素间的定性关系。
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前面学习的基础也比较熟悉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步骤了,不需要面面俱到,本节课我把探究的重点放在猜想假设、设计和展示实验环节!
1、猜想假设: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猜想: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可能和力的作用点有关,可能与被接触物体的材料、硬度……在这里,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的猜想,同时老师和学生一道挖掘猜想中的合理因素。
让学生思考如何研究这类问题,即一个量可能涉及到和几个量有关,学生马上能反应和回答出控制变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
2、设计实验:
在这里我没有单一的选择教材中的实验小桌等器材。
而是准备多样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切好的铅笔、烧杯、水、冰块、大块海绵、天平、细沙、橡皮泥、细绳、钩码、钢尺、大白纸、气球、压强小桌、矿泉水瓶等。
这里面许多是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用它们做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我觉得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展示实验成果:
学生在实验时,我就用照相机,录下几组学生的实验过程。
接着通过投影仪当堂展示,并请对应组的同学补充说明实验过程。
这种当堂展示的形式,能极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表述也能再现学生的思维,体现物理方法的运用。
如:压强小桌:特点实验直观、效果明显。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和物体状态有关:用了天平,控制了变量。
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最后,我通过演示和讲解短片中的实验,师生共同得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压强概念的形成
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那么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前面大量学习经验的积累,再上升到物理符号,抽象内容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水平。
1、首先让学生知道物理中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单,我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
3、此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速度和密度的定义,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压强的定义。
4、在此基础上,将前面的定性研究,现结合公式作定量的分析,得到正、反比例图像,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压强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5、通过举例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观看影片《南极大冒险》中的片段,在这个短片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博士为何会落入冰水中?为何是选择雪橇狗去救博士?为何雪橇狗会是放低身体,匍匐着前进呢?(让学生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解释上述问题)
●学生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尽量收集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板书设计: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3、单位:Pa 1Pa=1N/m2
六、说课综述:
我个人认为,物理教学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所设计的许多环节的都以此为出发点,先激发学生乐学,再引导学生善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生成性的过程,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所以本节课许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思想,不能是老师强行灌输,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生成。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