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井技术在浏阳河隧道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物探综合测井在矿山竖井勘察中的应用

物探综合测井在矿山竖井勘察中的应用

296物探综合测井在矿山竖井勘察中的应用吴高权,李贵博(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七队,湖南 长沙 410129)摘 要:竖井作为矿山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施工前应对其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而物探综合测井作为竖井勘察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结合其他方法,可以为竖井勘察提供参数,指导设计及施工。

本次物探综合测井主要有水文测井、声波测井、井温测井及放射性检测;通过物探综合测井为划分岩性剖面、判断含水层、划分岩体类别、获取孔内井温及放射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物探;综合测井;竖井;勘察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7-0296-2收稿日期:2019-07作者简介:吴高权,男,生于1987年,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勘察。

物探综合测井作为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环境变化引起的较大成果误差或错误,在勘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孙中科等[1]在地铁勘察中应用了物探测井方法,较好的解决了一些工程地质问题;宋启文[2]、薛念周[3]通过实践,运用物探测井准确判定了含水层信息;谭春亮等通过钻探+物探测井技术,在覆盖区填图的运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物探测井取得的成果,本文以甲乌拉矿山竖井勘察项目为例,对物探综合测井的应用及成果进行介绍,为今后的竖井勘察工作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拟建矿山竖井设计深度945m,钻孔距井筒中心位置约15m,钻孔深度约950m,综合测井深度为10m-947m。

根据勘察结果,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Q)人工填土层、砾质粉质黏土层,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J 2tm)安山岩、凝灰岩,燕山晚期英安玢岩(γb 53)、闪长玢岩(δu 53),海西晚期花岗岩(γ43)组成;各个岩性互层出现,局部深度可见构造破碎带。

本次物探测井采用数字综合测井,所使用的仪器及设备是河北力时力拓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PSJ-2数字综合测井仪,测井工作采集的数据包括:三侧向电阻率(LL3)、自然电位(SP)、天然伽玛(GR)、井温(TME)、声波时差(SON)、声幅(SOR)等参数;上述参数均为全孔连续测量,采样间隔为0.05m,测井速度不大于8m/min,所有参数都有是在提升电缆时连续记录的。

综合物探在长沙地铁4号线过湘江段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在长沙地铁4号线过湘江段勘察中的应用

972022年5月上 第09期 总第381期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 引言在地铁隧道勘察中,查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围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分布特征以及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为地铁隧道施工工法的选择、洞身掘进方法、支护和衬砌类型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单一物探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受探测深度、电磁干扰、地形条件等因素,因此在勘察中常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1],利用不同的物性差异相互佐证,结合钻探资料,以提高物探资料的准确性。

本文以长沙地铁4号线过湘江段为例,根据物探工作目的及任务,选择最优的测线布置方式以及物探方法,通过实际验证,确定最优的物探组合方法,以期解决地铁施工中的地质问题。

1. 工程概况长沙地铁4号线过湘江段位于长沙地铁4号线阜埠河路站-湘江南路站区间如图1所示,区间线路呈东西向展布,线路西起阜埠河路站,沿阜埠河路展布,在里程K31+700~K32+850段横穿湘江,东至湘江南路站,结构底板埋深约14.40m ~40.20m,两岸地貌单元属湘江一级阶地,地面标高一般在30m ~45m。

图1 拟建区间卫星照片根据区域资料,该段发育二里半压性断裂(F35),出露于岳麓山东坡边缘,呈N20°E 延伸,倾向南东,断裂两端被第四系掩盖,全长约4km。

截切最新地层为三迭-下侏罗统岩层,北西盘之岳麓山向斜东翼已被该断层破坏,于左家垅附近断面倾向南东,倾角约40°,并见与断裂平行之石英斑岩脉,与其伴生的还有爱晚亭扭断裂。

2. 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勘探区西部地处岳麓山向斜东南翼,有一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断层斜贯;东部位于杨泗庙―观音港向斜北西翼,亦有一规模较大北东向断层斜贯;受断层的影响,湘江过江段局部可能存在小规模的断层。

第四纪以来本区新构造运动是以垂直差异运动为主,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升降,现今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岗地和冲积平原为特点。

浏阳河隧道情况介绍.

浏阳河隧道情况介绍.
Ⅴ Ⅴ 下穿浏阳河段
工 程 地 质 特 征 围岩级别
里 程
该段基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岩石 多为强~弱风化岩,岩层多为软岩。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2.98~24.4MPa。
Ⅳ Ⅴ

DⅡK1565 +755 DⅡK1566 +220


DⅡK1568 +360
浏阳河隧道南端地质纵断面示意图
DⅡK1569 +028
开挖5部 初期支护与临时支护Ⅵ 开挖7部 初期支护Ⅷ 拆除临时支护 施作仰拱Ⅸ 仰拱填充 二次衬砌Ⅹ
CRD法施工步序图(横断面)
11 12
四、其它问题
1、土建工期业主要求24个月,扣除进入 正洞前的时间(竖井3个月、斜井8个月),采 用机械开挖的长度为3895m,其中斜井进入正 洞向北工作面843m,15个月内要开挖完,月 进度要求达到90m。 2、根据开挖尺寸大小,要考虑机械作业 空间。
4
5 6
破碎锤开挖核心土
开挖2部台阶 施作2部洞身初支、临时仰拱 开挖3部台阶
1
隧 1330cm
1348cm
2 3
道 中 线
400cm
7
8
施作3部洞身初期支护
510cm
1500cm
1部开挖面积41.7m2,2部开挖面积59.5m2, 3部开挖面积61.6m2。(全162.8m2)
每循环进尺1.5m,每天2个 循环。开挖时间第一台阶 150min/循环,出碴40min; 第二台阶140min/循环,出 碴50min。
15
CD法施工(纵断面)
1.5m 超前小导管
二次衬砌 20~25m 7 20~25m 2
40~45m 仰拱 11 40~45m

综合勘察方法在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勘察方法在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勘察方法在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摘要]: 九里庄隧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九里庄与韩家岭之间,在既有沈大高速公路金州隧道西侧,隧道全长4320m。

隧道最大埋深237米。

进口至出口为5‰的上坡,是哈大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

九里庄隧道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一座越岭双线隧道,设计时速为350km/h。

因为山势陡峻,岩石裸露,没有上山的道路,勘探设备不易进场。

但是,九里庄隧道有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而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察工作必须细致进行,否则满足不了设计的需要,后经多方讨论,最终地质勘察采用了综合勘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九里庄隧道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阐述了九里庄隧道地质综合勘察的方法、作业程序及其效果。

[关键词]:九里庄隧道地质综合勘察1、地质概况  隧道地区处于胶辽台隆北部构造剥蚀区,区内地势中部较高,东西两侧相对较低,隧道区东约4km为金州湾,西南约2km为金州第四系断陷盆地。

地貌特征为北北东向展布的线状山脊,山脊宽缓,两侧坡角约30°~35°。

最大海拔标高302m,相对高差250m,隧道拉坡线标高45~67m,为低山丘陵区。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均为寒武系(∈)地层,隧道洞身所遇地层岩性复杂,其中有石灰岩、泥质条带石灰岩、页岩夹石灰岩、石灰岩与砂岩互层、粉砂岩、页岩等。

隧道区内地表覆盖层很薄且分布零星,基岩大部裸露。

仅在出口段有较厚的覆盖层。

断裂形迹主要成形于早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期,断裂较发育,按断裂走向可分为近EW向,NE-NNE向、NW向三组,其中以NE-NNE 向断裂最为发育,区内规模较大、对洞身有影响的断裂仅有九里庄断裂。

九里庄断裂:为由NW向转为近EW向的弧形断裂,该断裂在202国道九里庄收费站南30米处有出露,该破碎带宽约2~5m,有挤压片理和断层泥组成,断层面向西南倾斜,倾角陡立,断裂具明显的压扭性。

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摘要:综合物探测井方法能够满足再生能源的需求,在进行地质找煤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各项能源探测力度,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对此,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综合物探测井方法的高效利用,加强煤资源开发力度,发挥综合物探测井方法作用的同时,还能促进地质找煤目标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地质找煤;应用分析综合物探测井方法时国家制定节能政府内容,改变传统能源替代方法,能够充分发现煤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地质找煤资源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在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合理化采用综合物探井方法技术,其在地质找煤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作用是相当巨大的,这非常符合当前我国深层找煤的高难度技术需求,也能进一步挖掘煤矿生产区域剩余价值,体现技术方法应用高效率。

一、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基本分析综合物探测井方法是结合综合物质物理学特点,在配合相应的先进仪器实现对地质各类物质资源参数的有效测量,并能通过数据观看到物质探测值。

物质探测值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层物质特征外,同时还能为探测人员提供地质剖面服务。

不仅如此,还能充分分析各区域地质特点,做好多方地质信息的连接服务,以此帮助技术人员做好各地层物质的分析工作,尤其是对地质特点以及物质特点方面,能够对地质构成进行准确判断,以此获取各地层内丰富的煤资源。

可以看出,综合物探测井技术能够结合各类物质资源特性提出相应评价依据,对地层进行勘测的同时还能给出合理的探测结果,为人们呈现出科学合理的测绘探测线数据,以此作为后期分析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同时还能对地层物质性质及数量进行准确分析,能够在整体地质找煤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相关物理参数的偏差值。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会对后期的地质煤资源开发带来负面影响,对各种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对此,积极提升相应的测量方法水平,不仅可以突破地质找煤中的难点问题,同时还能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让工作人员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以此促进我国地质找煤方法的良好发展[1]。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摘要】井下综合物探技术是一种在防治水中广泛应用的有效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井下综合物探技术的原理,包括其使用的仪器和方法。

然后探讨了该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监测、工程地质和水资源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还分析了该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前景和重要性,指出其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潜力。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情况,还可以为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井下综合物探技术,防治水,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监测,工程地质,水资源调查,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中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物质的电磁波、声波和重力场等多种参数进行综合测量和分析,能够准确地找出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和规律。

在防治水领域,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预防地下水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资源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探测,为水文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范围和储量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地下水监测、工程地质和水资源调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井下综合物探技术在防治水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井下综合物探技术的原理井下综合物探技术是一种通过地下岩层的不同物理特性来探测和识别地下水、地下水文地质结构、地下岩层裂隙等信息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地震波、电磁波、重力场和磁场等多种物理方法,通过探测仪器将相应的物理信号发送至地下,再通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来推断地层的结构和性质。

测井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分析

测井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分析

测井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一、测井技术发展自1927年发明测井以来,测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模拟记录阶段模拟记录的特点:采集的数据量小,传输速率低。

使用的主要测井方法:声速(纵波)测井、感应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配备井径、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测井。

2、数字测井阶段与之相应的测井方法有双感应-八侧向、双侧向-微球形聚集测井、三孔隙度测井(声速测井、中子孔隙度测井、补偿密度测井)再加上井径测量、自然伽马测井、自然电位测井,称之为常规“九条曲线”测井。

3、数控测井阶段除一般的常规测井外,已增加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岩性密度测井、碳氧比能谱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这些新的测井方法,可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扩大了测井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用测井资料评价油(气)层及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4.成像测井阶段随着勘探和开发更复杂、更隐蔽的油气藏发展,对测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成像测井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二、测井主要应用1、测井的概念采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沿井身(钻井剖面)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称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

地球物理特性如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及中子特性等。

2、测井的优点测井是研究岩层地质特性的间接方法,它与其它录井方法相比,具有许多重要优点,主要是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

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采集到大量的测井信息,而且这些资料是在岩层的自然条件下测量的,这就更接近于岩层的真实情况。

三、水文地质勘探的概况水文地质勘探是水文勘探技术工作者为了了解某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来开发利用相关资源而开展的科学探究工作。

水文地质勘探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普查和勘探,普查是综合性的,水文地质勘探是在已用普查方式探明地下水的分布后对特定区域水文资源的深入调查,服务于专门目的,如从居民安康考虑,对区域内供水水文的调查,采矿时对矿床水文地质的勘探等。

而我国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对于水文环境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专业性的软件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的勘探,为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文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测井资料在试井中的应用

测井资料在试井中的应用

测井资料在试井中的应用摘要:为了使得油井的储层特点被充分的分析和掌握,需要综合分析和利用所得到的测井曲线,并对测井的情况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在试井设计的过程中使得有关油井的厚度以及渗透率等参数被充分使用,这样可以使测试方案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使试井的解释方法和解释模型的建立更加的全面。

测井资料;试井;应用1、测井质量在试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1.1 利用测井资料对试井的目的层位置进行确定完善的测井资料可以为试井的位置确定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而测井资料中的各种参数包含测井的厚度、当前地层的渗透率以及地层的孔隙度等类型的参数。

然而,在使用这些参数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这些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对试井所带来的影响。

利用测井的曲线,可以分析得到试井的目标层,并大致的确定其位置,利用微电极曲线的状态,分析夹层的位置,在计算油井的有效厚度的过程中,需要把所得到的夹层厚度减去,从而达到测井的目的参数,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确定当前油层的界面测井资料中所体现的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此时的电阻率测井的数值会有较为明显的减小显现,而在水油截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其中原来的深入的电阻率大于中层的电阻率大于浅层的电阻率,其特性会变成相反的情况,也就是浅层的电阻率最大,这样便能更加直观地确定油气水截面的情况,从而得到该地层的油气厚度。

这样不单可以提高试井在拟合过程中的工作量,还可以更好地确保解释结果的精确性。

该地层的结构呈现鼻状,且该地的油井位于地层的顶部,在建立魔心的过程中,该油层的厚度以及其水油的边界是一组相互影响的参数,因此,在拟合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具有较多的解释。

根据测试曲线进行分析,泥岩基线偏移是所测量层位两侧的自然电位曲线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且根据图示分析可以发现,在1 953.6的位置,其测井的电阻率曲线交叉并变小,根据各方面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油水的截面位置是1 963.6的位置,得到的油层厚度大概是6.6m。

浏阳河隧道技术特点及安全质量监控

浏阳河隧道技术特点及安全质量监控

浏阳河隧道技术特点及安全质量监控王登浩1 工程概况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是我国铁路第一条下穿城市的市内隧道,该隧道工程起于长沙市潇湘西路南侧,穿越京珠高速与长永高速立交的牛角冲互通立交,通过长沙开发区的厂区密集群、学校与民房区后下穿浏阳河,终于机场高速南侧。

隧道起始里程DIIK1560+785,终止里程DIIK1570+900,隧道全长10115m,是武广客运专线最长隧道。

隧道设计最大纵坡为20‰,辅助坑道施工为3个竖井、1个斜井。

隧道施工条件差,工期紧,是铁路施工风险较高的隧道.2 工程特点[1 ] [2 ]2。

1 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2。

1.1人工填土。

沿线多有素填土、杂填土,堆积时代较新,多结构疏松,松散~稍松,工程性质差且不稳定。

最大填土厚度达13.9米。

2.1。

2 红层溶洞及裂隙溶洞水。

DIIK1561+700~DIIK1562+875段溶洞多为半填充至全填充,含承压水。

DIIK1565+790~DIIK1566+303小溶洞较密集。

2。

1。

3 不均匀风化.DIIK1562+050~DIIK1562+875段为风化槽谷,DIIK1565+140~+575为全风化地段,风化最大深度达53。

6米,施工时易造成坍塌失稳。

2。

1.4穿越高速公路和建筑物较多。

浏阳河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长永高速、长沙机场高速;穿越市内重要街道有京珠西辅道、开元西路、经贸西路、西霞路、海华路等;在DIIK1568+666~DIIK1569+028段下穿浏阳河河底;隧道上方既有厂房和住宅较多。

2。

2施工风险高浏阳河隧道由于是下穿市内的城市地下隧道,隧道埋深浅,地表建筑物多,地面公路车流量大,对隧道施工的变形控制要求严格,隧道变形控制不好容易引起地表建筑物沉陷和裂缝。

且隧道下穿浏阳河河底,施工风险较高.2。

3 施工技术新、施工工法全浏阳河隧道防水设计采用全包防水[ 3 ]理念,隧道防水板采用自粘式防水板,除DIIK1565+743~DIIK1567+097段采用纵向排水外,其余地段全部采用全包防水。

毕业设计总体设计---隧道

毕业设计总体设计---隧道

1隧道概况1.1工程概况1.1.1隧道工程位置浏阳河隧道位于长沙市东部,捞刀河以南,止于黎托乡平阳村。

线路从星沙镇至彭家港的潇湘路附近起,隧道下穿星沙镇物流场、京珠高速公路、长永高速、星沙镇市区、长沙市远大路、人民东路、浏阳河、机场高速公路,于黎托乡平阳村出地面。

自北向南依次穿过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芙蓉区东岸乡、雨花区黎托乡等。

1.1.2隧道建设规模浏阳河隧道工程范围10115m,暗洞段长9935m,全隧道共设置三座竖井及一座斜井,隧道建设规模见下表1-1表1-1 浏阳河隧道建设规模表类别里程长度(m)备注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隧道建筑长度DIIK1560+785 DIIK1570+900 10115 隧道长度DIIK1560+785 DIIK1570+720 9935分段情况进口明挖暗埋段DIIK1560+785 DIIK1560+914 129洞身暗挖段DIIK1560+914 DIIK1561+500 586洞身明挖暗埋段DIIK1561+500 DIIK1562+860 1360洞身暗挖段DIIK1562+860 DIIK1569+650 6790DIIK1568+666-DIIK1569+028段下穿浏阳河出口明挖暗埋段DIIK1569+650 DIIK1570+148 498 下穿机场高速出口暗挖段DIIK1570+148 DIIK1570+200 52出口明挖暗埋段DIIK1570+200 DIIK1570+720 520出口引道敞开段DIIK1570+720 DIIK1570+900 1801.2自然地理概况1.2.1交通浏阳河隧道从长沙市东侧穿越长沙盆地浏阳河地区,经过星沙镇和黎托乡,区内交通发达,京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城区公路等纵横交错。

表1-2 浏阳河隧道地貌分区序号1 2 3 4 5 6里程范围DIIK1560+785~DIIK1562+330DIIK1562+330~DIIK1563+080DIIK1563+080~DIIK1564+550DIIK1564+550~DIIK1565+270DIIK1565+270~DIIK1567+170DIIK1567+170~DIIK1570+900地貌单元剥蚀低丘区(II b)垄岗间谷地区(I c-1)岗地化高阶地(I c)垄岗间谷地区(I c-1)岗地化高阶地(I c)浏阳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区(I2)高程范围59.17~66.78m43.15~59.62m44.51~59.72m38.60~41.83m42.37~62.65m25.92~46.52m平均66.78m 52.88m 50.71m 40.62m 52.83m 33.89m1.2.2区域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气东输隧道勘察中的效果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气东输隧道勘察中的效果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气东输隧道勘察中的效果[摘要]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直接进行隧道工程建设将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预防施工过程中的由不良地质现象引发的事故,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隧道线路周围的断层位置及产状、地层岩性分界情况等进行勘察,进而指导地质钻探工作有目的的进行,为隧道开挖过程避开各种地质危害提供依据,保障施工安全。

通过对隧道待观察路段的地质地貌分析,通过甑选对比,并根据勘察任务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地震折射法和EH4进行综合勘察。

[关键词]地震折射法EH4 隧道1引言隧道勘察是西气东输工程基础建设工程勘察中的关键部分,地质条件复杂,给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查明隧道穿越地段隐伏断裂、构造破碎带、基岩埋深及风化带厚度;洞口及洞身不良地质、特殊地质现象;隧道勘察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和分布等地质特征,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地震折射波法和EH4,相互验证分析,以便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2综合物探方法2.1地震折射波法浅层折射波法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

当穿过波速不同的介质的分界面时,波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产生折射。

当下层介质的波速大于其上层介质的波速时,在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情况下,折射波将会沿着分界面以下层介质中的速度“滑行”。

这种沿着界面传播的“滑行”波也将引起界面上层质点的振动,并以折射波的形式传至地面。

通过地震仪测量折射波到达地面观测点的时间和震源距,就可以求出折射界面的埋藏深度。

采用双重观测系统,道间距5.0m,偏移距约80~150m(现场确定),每个排列115m,每个排列采用包括左近炮、右近炮、左远炮和右远炮共四炮的双重相遇观测系统,采用多次叠加技术。

在现场试验和记录对比分析基础上,确立了采集参数。

仪器记录方式为高切500Hz ,记录长度为512ms,采样率为0. 25ms。

多次锤击叠加。

2.2 EH4属于可控源与天然源相结合的一种大地电磁测深方法。

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测量精度分析及方案优化

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测量精度分析及方案优化

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测量精度分析及方案优化周建军;谯生有;刘光辉【摘要】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3#竖井一井定向的工程实例,介绍了竖井一井定向测量作业的一般技术方法和流程,详细论述了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允许误差的估算方法和实施方案的优化,竖井长距离开挖正洞高精度贯通的实现,为同类工程定向测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期刊名称】《测绘技术装备》【年(卷),期】2009(011)002【总页数】4页(P41-43,29)【关键词】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误差估计;方案优化【作者】周建军;谯生有;刘光辉【作者单位】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6;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6;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跨河隧道竖井定向测量是跨河隧道工程常用的测量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导线法、钻孔投点法、联系三角形定向法、陀螺经纬仪定向法等。

各种方法在采用的仪器、技术路线、成果精度、适合具体的作业环境、作业效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显然,成果精度高、作业效率高、适合具体工程环境的作业方案是方案优化的主要指标。

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实现竖井长距离开挖正洞高精度贯通工程实例,介绍了跨河隧道竖井一井定向允许误差的估算方法和实施方案的优化,可为同类工程提供误差估计、方案优化等方面的借鉴。

浏阳河隧道贯通工程是武广客运专线的一部分。

具体作业竖井为浏阳河隧道3#竖井,该竖井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中心里程为DⅡK1568+395,井深51.03 m,设计横向净长16.8 m,纵向净宽8.0 m,南距出口1.26 km,北距斜井口约1.8 km。

为实现隧道贯通,利用3#竖井向北开挖正洞约969 m,向南开挖正洞约496 m。

方案优化首先考虑技术方案本身采用的方法的可行性,即工程的作业环境是否与技术方法之间存在冲突。

舍弃不可行的方案后,对可行的方案再进行比较,找到最优方案作为最终实施方案。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运用探析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运用探析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运用探析摘要: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在多个社会领域内都发挥了重要功能,在矿产勘察、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勘察、公路勘察、铁路勘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矿产勘察中利用综合物探技术,可以辅助地层和矿体的划分活动顺利进行,运用到工程勘察中,可以采集物性参数,测定有关数据信息。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显著功能,对其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的研究成为业内技术人员的关注要点。

关键词:综合物探;测井技术;运用1研究背景及意义20世纪70年代,地浸采铀作为一种先进采冶技术被我国引进并应用至今。

近年来,由于我国大部分铀矿床碳酸盐含量较高、矿石渗透性及品位较低,所以生产周期短、投入成本少、环境污染小的地浸开采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具有特有的优势。

地浸采铀是一种通过注入井将浸出剂送至目的矿层,利用化学反应将铀元素浸出后形成浸出液,再从抽出井抽至地表送水冶工序进一步处理得到合格铀产品的方法。

在整个循环工艺中,抽井、注井的施工是地浸采铀的前端关键过程,其成井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矿山的浸采效益。

在套管安装阶段,若钻孔封孔质量不好,在注浆阶段水泥浆封堵过滤器或水泥浆渗漏至周围岩层,则会导致浸出剂无法进入矿层造成浪费;在溶浸开采阶段,则会导致浸出液串层,污染地下水的同时还会造成浸出液的流失。

以上问题均表明钻孔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采区的浸采效果,还将影响矿山企业的生产投入、环保质量及经济效益,因此对地浸钻孔固井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浸钻孔固井质量检测是判定钻孔成井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检测范围主要为套管和水泥环第一界面检测和水泥环与地层第二界面检测,可以检测出套管与水泥环、水泥环与地层的胶结情况,套管外水泥环是否存在空洞或者串层,以及套管是否破裂等问题,同时还能判断过滤器段不同渗透性能的岩层对浸出剂的接受能力、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及工作状态等多种信息。

2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运用2.1声波测井声波测井的原理是借助测量井壁介质声学特性的方式,对井壁地层地质特性进行研究,进而了解井眼工程状况。

浏阳河隧道穿越风化槽谷施工技术

浏阳河隧道穿越风化槽谷施工技术

浏阳河隧道穿越风化槽谷施工技术作者:彭友权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12期彭友权(中铁四局五公司江西九江 332000)摘要: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全长10.1km,为我国首条穿越地下城区的特长特大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暗挖洞身段采用三竖井一斜井的施工方法。

本文通过浏阳河隧道2#竖井穿越风化槽谷的施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意见,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风化槽谷动态分部台阶法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47-031 工程概况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全长10115m,施工里程为DK1560+785~DK1570+900,其中暗洞段长9935m,全隧道共设置三座竖井及一座斜井。

其中2#竖井施工里程为DK1564+232~DK1565+743,施工长度1511m,全部为暗挖施工,该段隧道埋深为40m~50m,围岩分级为Ⅳ~Ⅴ级。

洞身暗段隧道穿越地层多为泥岩、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Ⅳ级至Ⅴ级软弱围岩:地表上方原为凹地、水塘进行回填,人工填土厚度达8m~12m深不等,地层含水量丰富。

隧道洞身主要穿越K2d2、K1d2强至弱风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石膏和泥灰岩,岩体完整性差,均为软岩,易风化、软化。

且岩溶较为发育,岩层破碎,节理发育不均,裂隙水发育,岩层风化极不均匀。

在2#竖井广州端300m处DK1565+120 ~DK1565+250段出现风化槽谷,强风化最大深度达53.6m,已深入至隧道开挖底部。

2 施工难点(1)地质条件差,隧道穿越地层多为泥岩、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五级至六级软弱围岩,且风化不均匀,地下水丰富,开挖断面大,施工中容易失稳,隧道沉降变形难于控制;(2)地表上方为水塘洼地回填,回填土深度8m~12m,现已开发为长沙市隆平高科技园区,隧道沉降过大容易引起地表结构物变形或破坏。

智能监控技术在浏阳河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智能监控技术在浏阳河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23作者简介汪维斌(—),男,3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227479(2010)022*******智能监控技术在浏阳河公路隧道中的应用汪维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Appli ca ti on of I n telli gen tM on itor i ng Techn i que i nL i uyanghe H i ghway TunnelW ang Wei bin 摘 要 应用智能监控技术监视和控制整座隧道的交通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由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引起的各种交通异常情况,实时作出控制和确定实施方案,使损失降到最低。

采用三级网络结构,对隧道智能监控的系统集成化、功能集成化、信息集成化进行研究,并运用综合检测手段、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及处理设施,提高公路隧道内环境、交通参数检测的准确率,协调管理及控制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动作,保证隧道运营安全;利用现场实时数据与历史经验知识相结合,借助专家系统实现控制预案的自动生成,以提高隧道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智能监控 实时控制 实施方案中图分类号:U45912 文献标识码:B1 工程概况新河三角洲位于长沙市主城区北部,南起319国道,北至浏阳河,西临湘江,东到芙蓉北路;目前现状是典型的三类工业区,区内基础设施、公益设施滞后。

长沙市已将新河三角洲的开发列入城市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

新河三角洲的总体景观规划,将与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统一考虑,同时在城市格局的建设上充分协调与老城区的关系,形成周边软质绿化空间、内部硬质城市空间的总体风貌。

湘江大道由南至北穿过湘江二桥后,向右拐进新河三角洲再转向浏阳河下游,沿规划路在横三路口前后下潜,设左偏曲线,以对地面整体规划及景观影响最小的隧道形式下穿浏阳河,浏阳河公路隧道全长114km 。

根据《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 /T D71—200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分级根据隧道长度和隧道交通量两个因素划分为A 、B 、C 、D 四级。

浏阳河隧道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浏阳河隧道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浏阳河隧道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赵勇【摘要】根据大断面浏阳河水下隧道的特点,对隧道纵坡方案、防水型衬砌结构、水下段工程措施、非爆破开挖、疏散定点等比较敏感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水下隧道和浅埋城市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参考.【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12【总页数】4页(P54-56,73)【关键词】铁路隧道;水下隧道;矿山法施工;铣挖法;防水型衬砌;疏散定点【作者】赵勇【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 工程概况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部,起于潇湘西路北侧,下穿京珠高速与长永高速立交的牛角冲互通、厂区、民房区、浏阳河及机场高速路,建筑全长10 115 m,其中,隧道长9 935 m,U形槽引道段长180 m。

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形式,轨面以上内净空有效面积100 m2,开挖跨度约15 m,开挖面积约170 m2。

浏阳河河道宽度约300 m,与线路夹角约50°,为Ⅵ级(2)等航道通航河流,隧址处最高通航水位:H10%=35.82 m。

河段属冲刷-沉积基本平衡型河流,河床由沙石、卵石组成。

隧道工程所在河段属于相对稳定的河段,河段较顺直,河床较开阔,无塌岸。

隧道位于浏阳河河漫滩、一级阶地及高阶地,沿线受城市开发影响,原始地貌已发生极大变化。

隧道穿过的地层主要有表层黏性土淤泥质黏土或软土、砾石类土、砂类土和泥质粉砂岩、泥岩、含砾砂岩等。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碎屑岩类(砂砾岩、砾岩)孔隙~裂隙溶洞水等构成。

不良地质主要有不均匀风化、红层溶洞及裂隙~溶洞水、强富水与透水地层、软土与松软土、软岩、人工填土及红层膨胀土等。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见图1。

图1 浏阳河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单位:m)2 关键技术问题2.1 隧道纵坡方案下穿城市的隧道或水下隧道与一般山岭隧道最大的区别就是纵坡有其特殊性,城市及水下隧道的纵坡一般采用倒人字坡,隧道内排水通常是通过中间的集水井,经排水泵房排出。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刘亮红; 刘亮【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9(038)026【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隧道勘察; 覆盖层; 断裂构造; 地震折射法; 高密度电法; 大地电磁测深法(EH-4)【作者】刘亮红; 刘亮【作者单位】江西省地矿局九0二地质大队新余3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0 引言交通线路勘察中,铁路、高速公路隧道段,查清覆盖层(低速松散层)的厚度,可确定隧道浅埋段的范围;查明隧道洞身段地震纵波波速、可能发育的构造破碎带的位置、产状等,可确定围岩分级;这对于隧道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适当应用地震折射法与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1 隧道工程物探地球物理条件隧道工程物探中,覆盖层是指松散低速层,包括第四系粘土层、全、强风化基岩。

覆盖层纵波平均速度较低,一般在600~1500m/s,弱、微风化基岩纵波速度一般大于2000m/s。

覆盖层与弱、微风化基岩存在较在的波速差异,覆盖层与弱、微风化基岩间也一般存在明显电性差异,具备地震折射法、高密度电法勘察的地球物理前提。

隧道段断裂构造用岩溶等不良地质体发育时,因为基岩破碎至波速明显降低,破碎含水性高而至明显低电性;基岩岩性变化时,岩性分界线两侧往往有明显波速或电性差异。

具备应用地震折射波、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勘察断裂构造等不良地质体及确定岩性分界的地球物理前提。

2 综合物探方法技术2.1 地震折射法地震折射法是地震勘探方法中应用较早、运用较普遍的方法,它是以人工震源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根据折射波到达各道检波器的时间,分析处理后获得地下介质分层厚度、波速等物性参数。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中,当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震波场发生变化,通过人工接收变化后的地震波,经数据处理,解释后即可反演出地下地质结构及岩性。

浏阳河隧道铣挖法工艺试验研究

浏阳河隧道铣挖法工艺试验研究

浏阳河隧道铣挖法工艺试验研究项志敏;苟彪;罗田郎;袁仁爱;郭跃;雷稳宪【摘要】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的施工,就铣挖法这一非爆破开挖方法在浏阳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虽然在国外隧道施工中经验丰富,但在我国铁路隧道施工中尚属首次.为研究该方法在浏阳河隧道施工中的适应性,通过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现场工艺性试验,优化施工机械设备配套选型、施工工艺,并从技术经济层面上进行分析,与钻爆法进行比较,为铣挖法在浏阳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尝试.【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7(000)0z1【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武广客运专线;河底隧道;铣挖法;工艺试验;工况组合;适应性【作者】项志敏;苟彪;罗田郎;袁仁爱;郭跃;雷稳宪【作者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9.11 研究背景浏阳河隧道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一条河底隧道,也是武广客运专线12项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全长10.115 km,浏阳河隧道工期紧、任务重,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围岩所占比例大。

浏阳河隧道施工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1)隧道埋深浅,最大埋深不足70 m,除暗埋明挖段外最小埋深约8 m;(2)地面建筑物多且房屋基础形式薄弱,易变形破坏,地表变形控制要求严;(3)施工风险高,下穿浏阳河河底、机场高速、地表建筑群、互通立交、排水箱涵等敏感地段;(4)隧道开挖断面达150~160 m2,技术标准要求高,设计时速为350 km。

浏阳河隧道设计推荐采用铣挖法开挖,而铣挖法在我国铁路隧道施工中做为主要的开挖设备尚属首次,为了给浏阳河隧道铣挖法开挖的机械设备配套选型及铣挖机在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工作特点以及对铣挖法和钻爆法两种隧道开挖方式优缺点和成本进行分析,中铁一局2006年9月上旬开始在不同地质条件的6座隧道中进行了铣挖法工艺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