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竞赛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至12月初,组织报名,辅导过程。 12月中旬,组织协调参赛事宜 1月初,参加北京市物理学会年会,交流经验。
辅导模式
在10月至12月每周固定时间,公开上辅导课, 每位教师负责一部分内容:
同时分组辅导,每位老师负责一组,在课余时 间进行辅导,主要针对往年试题。
经验总结
通过参加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提升年轻教师教学辅导能力。 增强与其他高校间联系。 开阔学生和教师视野。
既要考察学生对课内学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察 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的原则命题。因此,命题将不拘于教学大纲,也不 受教材限制,原则上不出专门的实验题,但注意理论联 系实际,不出偏题和繁琐题。本次竞赛原则上用一套考 题,但限制各组考生的做题范围(具体规定由试卷说 明)。
大学物理竞赛总结
负责人: 杨健
一 、物理竞赛概况 二、我院参加此竞赛情况 三、经验和总结
竞赛概况:
北京物理学会和北京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自1984 年起, 每年举办一届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 经北京物理 学会和北京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第十三届理事会讨论决定, 将 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更名为全国部分地区大 学生物理竞赛
报名对象及分组
(1)报名对象:
A. 凡是北京物理学会会员单位院校的2009级大学本科生均可报名, B. 当年选修大学物理课的非2009级大学本科生,参赛资格由各院校审
核。 C. 所在院校必须已经交纳2010年度北京物理学会会费。
(2)竞赛按下列五个组分别报名:
A. 物理类组(包括普通物理课不少于180学时的其他专业); B. 非物理类A组(大学物理课课时少于180学时,第一批录取院校); C. 非物理类B组(大学物理课课时少于18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非第一批录取院校); D. 文科、经管类组(物理课不超过80学时)。 E. 农学、林学、医学类专业组
现存主要问题
辅导重基础,没有套路,盲目性大。 竞赛学生系、班分布不均衡,部分班级无人参
加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致使学生学习极化现象严重。 与其他竞赛时间接近,分散学生复习精力。 参赛规模仍需扩大,但不能盲目扩大。应有个
合适的参赛比例。 学校奖励措施实施不及时。
指导思想
举办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物理教育的改革,适应科技发展, 培养 创新精神。
参赛学生均以个人身份参加,每个学生只有一次 参赛机会,不代表所在学校,不公开参赛者的竞 赛成绩,也不搞学校之间的评比。
命题原则
竞赛将按照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第1 届竞赛仅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 自第2届起陆续扩 大到天津、上海两市和河北、山西等省, 基本上采取使用 同一份试卷同时考试、各地分别阅卷评奖的模式.但是, 这 一模式没有坚持下来, 有的院校、甚至整个地区逐渐退出 了竞赛. 目前, 参与这一竞赛活动的除了北京外,还有上海。 我院自2008年以来至今参加了自第25届至27届北京赛区 的比赛。
奖励办法 按照五个组分别评出特等、一、二、三等
奖的获奖者,对获奖者授予获奖证书;在参 赛院校中评团体奖,并授予团体奖证书。
我院参赛情况
2008年12月14日我院组织20名同学参加第25届 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1人、 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获奖率25%
2009年12月22日组织37名同学参加第26届全国 (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2人、二 等奖7人、三等奖9人,获奖率47%
2010年12月12日组织36名同学参加第27届全国 (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7人、二 等奖7人、三等奖8人,获奖率61%
第27届物理竞赛获奖分析
北京赛区非物理类B组奖项比例
我院参赛学生获奖情况
组队和竞赛过程
上学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培养有潜力 学生。
9月,准备并组织学院大学物理竞赛。根据学院竞赛成绩 结合平时表现选定参加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 的同学。
辅导模式
在10月至12月每周固定时间,公开上辅导课, 每位教师负责一部分内容:
同时分组辅导,每位老师负责一组,在课余时 间进行辅导,主要针对往年试题。
经验总结
通过参加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提升年轻教师教学辅导能力。 增强与其他高校间联系。 开阔学生和教师视野。
既要考察学生对课内学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察 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的原则命题。因此,命题将不拘于教学大纲,也不 受教材限制,原则上不出专门的实验题,但注意理论联 系实际,不出偏题和繁琐题。本次竞赛原则上用一套考 题,但限制各组考生的做题范围(具体规定由试卷说 明)。
大学物理竞赛总结
负责人: 杨健
一 、物理竞赛概况 二、我院参加此竞赛情况 三、经验和总结
竞赛概况:
北京物理学会和北京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自1984 年起, 每年举办一届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 经北京物理 学会和北京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第十三届理事会讨论决定, 将 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更名为全国部分地区大 学生物理竞赛
报名对象及分组
(1)报名对象:
A. 凡是北京物理学会会员单位院校的2009级大学本科生均可报名, B. 当年选修大学物理课的非2009级大学本科生,参赛资格由各院校审
核。 C. 所在院校必须已经交纳2010年度北京物理学会会费。
(2)竞赛按下列五个组分别报名:
A. 物理类组(包括普通物理课不少于180学时的其他专业); B. 非物理类A组(大学物理课课时少于180学时,第一批录取院校); C. 非物理类B组(大学物理课课时少于18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非第一批录取院校); D. 文科、经管类组(物理课不超过80学时)。 E. 农学、林学、医学类专业组
现存主要问题
辅导重基础,没有套路,盲目性大。 竞赛学生系、班分布不均衡,部分班级无人参
加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致使学生学习极化现象严重。 与其他竞赛时间接近,分散学生复习精力。 参赛规模仍需扩大,但不能盲目扩大。应有个
合适的参赛比例。 学校奖励措施实施不及时。
指导思想
举办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物理教育的改革,适应科技发展, 培养 创新精神。
参赛学生均以个人身份参加,每个学生只有一次 参赛机会,不代表所在学校,不公开参赛者的竞 赛成绩,也不搞学校之间的评比。
命题原则
竞赛将按照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第1 届竞赛仅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 自第2届起陆续扩 大到天津、上海两市和河北、山西等省, 基本上采取使用 同一份试卷同时考试、各地分别阅卷评奖的模式.但是, 这 一模式没有坚持下来, 有的院校、甚至整个地区逐渐退出 了竞赛. 目前, 参与这一竞赛活动的除了北京外,还有上海。 我院自2008年以来至今参加了自第25届至27届北京赛区 的比赛。
奖励办法 按照五个组分别评出特等、一、二、三等
奖的获奖者,对获奖者授予获奖证书;在参 赛院校中评团体奖,并授予团体奖证书。
我院参赛情况
2008年12月14日我院组织20名同学参加第25届 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1人、 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获奖率25%
2009年12月22日组织37名同学参加第26届全国 (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2人、二 等奖7人、三等奖9人,获奖率47%
2010年12月12日组织36名同学参加第27届全国 (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获一等奖7人、二 等奖7人、三等奖8人,获奖率61%
第27届物理竞赛获奖分析
北京赛区非物理类B组奖项比例
我院参赛学生获奖情况
组队和竞赛过程
上学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培养有潜力 学生。
9月,准备并组织学院大学物理竞赛。根据学院竞赛成绩 结合平时表现选定参加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 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