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良好人文底蕴、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毕业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一)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二)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五)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八)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九)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十)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十一)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十二)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知识目标(一)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二)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富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临床医学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麻醉学人才。

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广适应的能力和发展潜质。

能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

精神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及扎实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院、防疫部门、血站、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及企业工作的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医学技术高水平人才。

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满足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较大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初步具备创新精神、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医学进步环境的临床医师。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国际视野,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学科骨干。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中南大学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2.专业知识要求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地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3.工作技能要求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医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具备系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医学课程(1)生物学(2)生物化学(3)解剖学(4)发育生物学(5)遗传学(6)病理学(7)免疫学(8)药理学(9)微生物学(10)流行病学(11)生理学(12)影像学2.临床医学课程(1)内科学(2)外科学(3)儿科学(4)妇产科学(5)眼科学(6)耳鼻喉科学(7)皮肤科学(8)精神病学(9)放射医学(10)康复医学3.医学实践课程(1)临床实习(2)病例讨论(3)临床技能培训(4)医学科研三、培养模式1.系统授课: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学生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

2.临床实习:学生在合作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与实际的病人接触,并参与临床医学工作。

3.病例讨论:学生根据临床案例,与教师进行讨论,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医学科研:鼓励学生参与小型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方法和途径1.视频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一些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实验教学:增加临床医学实验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剖、检查等实际医疗技能。

3.临床实习:学生通过到合作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与临床医生共同工作,亲身参与临床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加临床经验。

4.临床技能培训:学生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课程,学习临床技术操作,如手术操作、急救技能等。

五、实践教学在医学实践课程中,学生将参与临床实习和科研项目,通过病例讨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病例讨论课程中,学生将与教师一起分析临床案例,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施方案1.安排专业教师授课,提供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

2.与合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参与临床工作。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初步具备创新精神、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医学进步环境的临床医师。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国际视野,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学科骨干。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五年制本科)一、培养目旳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防止医学和临床医学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旳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定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旳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热爱医药卫生事业,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医学事业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旳精神。

2、知识能力具有较宽厚旳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旳基础医学理论,一定旳防止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旳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旳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具有较强旳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对人类疾病旳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旳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旳诊治和急、难、重症旳处理措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掌握防止医学旳基本知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基本技能;理解中医学旳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和平常旳听说能力;具有较强旳计算机应用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旳理念,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旳精神,具有较强旳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

3、人文素质具有较广泛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旳内在联络,养成良好旳文化修养、优良旳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举止文明、尊师重道;热爱医学、尊重生命,具有良好旳医学伦理观念和医患沟通能力。

4、身心素质理解体育和军事旳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旳基本技能,到达国家规定旳体育锻炼合格原则;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对旳旳自我意识、自控能力和良好旳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有良好旳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健康旳体质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三、修业年限五年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课时毕业总学分:261.5分,课内总课时4214课时,其中:核心课:126学分,占总学分旳48%,课内总课时数为2643课时。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富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临床医学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麻醉学人才.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广适应的能力和发展潜质。

能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

精神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及扎实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院、防疫部门、血站、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及企业工作的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医学技术高水平人才。

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满足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较大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涵盖了医学教育和实习培训。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培养计划:
第一年:
- 基础医学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学生将学习
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过程。

- 临床技能课程:包括基本护理技能和医学术语学习。

- 病例分析:学生将了解不同疾病的病例研究,以及病例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年:
- 病理学课程:学生将学习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特点。

- 微生物学课程:学生将学习微生物的种类、特性和与疾病相
关的微生物学知识。

- 临床技能培训:学生将进行实际的临床技能培训,如急救技术、实验室技术等。

第三年:
- 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课程:学生将学习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
和治疗原理。

- 临床实习:学生将进入医院进行实际的临床实习,与医生和
患者直接接触,观察和参与实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第四年:
- 内科学、外科学课程:学生将学习内科和外科的常见疾病和
诊断治疗方法。

- 临床实习:学生将继续进行医院的临床实习,加深自己的临
床经验和技能。

第五年:
- 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专科学课程:学生将学习
不同专科领域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 临床实习和科研:学生将继续进行医院的临床实习,并开始
进行一定的科研工作,参与医学研究项目。

这只是一个示例性的培养计划,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略微差异。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医学健康服务的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本专业代码:10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初级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的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知识目标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3.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2.设置时间:1986年3.学科门类:医学4.专业代码:100201K5.学制及授予学位:五年医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三、“三导向”人才培养要求(一)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具有为卫生事业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诊疗工作,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和医际关系;4.具有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能力。

5.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7.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8.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9.在追求准确的诊断或疗效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二)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一、学制五年制本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初步的医疗服务能力,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协调发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科学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三、基本要求遵循注重素质,强化技能,面向临床,多元发展的宗旨,培养良好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职业素质,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和医疗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医学道德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基本的伦理和法律意识;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二) 较广泛的社会人文、行为心理科学知识基础,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基本的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康复医学、传染病及祖国传统医学知识。

(三) 初步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较强的临1/ 6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管理和应用能力;身心健康,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

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六、专业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的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精神医学等。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得二级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本专业代码:10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得初级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得医疗实践,保证她们有适当得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与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得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良好得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得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得态度、知识与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得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与驱除患者得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得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得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与配合诊疗计划得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得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与合理使用有限资源得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得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与接受继续教育得重要性。

6、树立正确得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就是得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得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得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她医师得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得健康利益作为自己得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与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得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得发现做出贡献得意识。

10、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得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与自身得权益。

知识目标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与社会科学得有关知识与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未来得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得正常结构、功能与心理状态。

3、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得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得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得重要性。

临床医学 五年 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 五年 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五年培养方案一、入学初体验(大一学年)1. 基础医学知识大轰炸。

这个阶段就像是给你一本超级厚的武功秘籍,只不过是医学版的。

首先要学的就是人体解剖学,想象一下,你要把人体当成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每个器官、每块骨头都是这个机器的零件。

老师会拿着各种模型,在课堂上比划着,这是心脏,就像一个强力的泵;这是肺,像两个不停换气的小气球。

咱们可不能把这些知识学混了,不然就像把汽车的发动机当成方向盘一样可笑。

除了解剖学,还有生理学。

这门课就是告诉你这些零件是怎么运作的。

为什么心跳会有节律?为什么呼吸会自动调节?这就好比研究汽车发动机是怎么烧油、怎么转化成动力的。

上课的时候得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后面治病救人的基石。

2. 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预防针。

学医可不光是掌握技术就行,还得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正确的道德观。

医学伦理学这门课就像给我们打预防针,防止我们在未来的行医路上走歪路。

老师会讲很多故事,比如说面对绝症患者是该说实话还是隐瞒病情,就像在道德的天平上权衡利弊。

我们得学会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做一个有温度的未来医生。

3. 实验室里的小菜鸟到熟练工。

实验课可是很有趣的部分,但一开始大家都是小菜鸟。

做生理学实验的时候,看着那些仪器和小白鼠,心里有点发毛。

但是慢慢就会发现,通过这些实验能亲眼看到那些书本上的理论变成现实。

比如测量小白鼠的血压、观察神经的传导,就像在探索一个微小的医学世界。

从手忙脚乱地摆弄仪器,到最后能够熟练地完成实验操作,这个过程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小胜利。

二、渐入佳境(大二大三学年)1. 疾病知识的海洋畅游。

到了大二、大三,就开始深入学习各种疾病了。

病理学就像是疾病的“侦探学”,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变化来找出疾病的蛛丝马迹。

比如说,看到癌细胞长得奇形怪状,就像一群入侵身体的小怪兽。

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怎么从正常细胞中把它们识别出来,就像在人群里找出伪装的坏人一样。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英文名称1.专业代码:100201K2.英文名称:Clinical Medicine二、专业介绍临床医学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5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5年。

2019年获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专业教师213人,其中高级职称172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硕士生导师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名医名师7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拥有设施完善的临床技能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一对一”导师制与“精英式”培养为特色,旨在打造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1】,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备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2】;具有初步的临床实践能力【目标3】、终身学习能力【目标4】和科研及创新能力【目标5】;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目标6】,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目标7】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四、毕业要求本专业本科毕业生通过学习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接受医学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理论知识1.1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的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1.2能够应用医学等科学知识处理个体、群体和卫生系统中的问题,以与大健康、全周期的需求对接。

1.3能够描述生命各阶段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中南大学五年制临床、麻醉、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终期考核方案

中南大学五年制临床、麻醉、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终期考核方案

第一部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一、考核设计
考核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急诊医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 学,共设 10 个考站,总分 100 分。其中 4 个标准化病人考站,6 个非标准化病人考站。
二、考核方案与大纲
考核分标准化病人站考核(占 70%)和非标准化病人站考核(占 30%)两部分。 (一)标准化病人站考核
1.考核方案
标准化病人站考核内容和分值
标准化病人或考官评分
学 科 站数
问诊
考生任务 问诊综 体查
体查综
分值
内容 合表现 内容 合表现
内科 1




20
外科 1




20
权重
35%
15%
35%
15%
妇产科 1


15
儿科 1


15
权重
70%
30%
合计
70
2.考核大纲 考核范围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急诊医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 等学科,包括: 1)问诊内容:(1)引言和一般项目;(2)主诉和现病史(主要测试 17 项症状:发热、疼痛、 水肿、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咯血、恶心与呕吐、呕血、便血、腹泻、黄疸、消瘦、心悸、惊厥 、 意识障碍、少(多、血)尿和休克);(3 )过去史和系统回顾;(4) 个 人 史 ;( 5) 家 庭 史 ;( 6)初 步诊断。 2)问诊综合表现:
5
中南大学五年制临床、精神、麻醉医学专业毕业终期考核方案及内容大纲
33.淋巴瘤; 34.出血性疾病:概述、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5.血细胞数量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 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36.免疫球蛋白增高; 37.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38.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39.下丘脑垂体病:垂体腺瘤、腺垂体功能减退、中枢性尿崩症; 40.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41.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嗜铬 细胞瘤; 42.糖尿病与低血糖症; 43.风湿性疾病概论; 44.类风湿关节炎; 45.系统性红斑狼疮; 46.骨性关节炎; 47.中毒:总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48.传染病概论:感染与免疫、流行过程、特征、诊断与预防; 49.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50.细菌感染: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性休克; 51.勾端螺旋体病; 52.原虫感染:肠阿米巴病、疟疾; 53.日本血吸虫病。 神经病学 1. 神经病学概论: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脑神经、神经系统检查; 2. 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3. 脊髓病变:脊髓压迫症、脊髓炎; 4. 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5. 帕金森病; 6. 癫痫; 7. 偏头痛; 8. 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 精神病学 1. 精神病学概论:概述、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2.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4.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概述、药物依赖、酒所致精神障碍; 5. 精神分裂症; 6. 抑郁症; 7. 神经症及癔症:癔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8. 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 9. 精神疾病的治疗。 外科学 1.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 衡失调 :水钠 代谢紊 乱、钾 的异常 、代谢 性酸中 毒、代 谢性碱 中毒、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1. 基础医学知识,学生在前期会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

2. 临床医学知识,学生会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
科学、精神科学等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3. 临床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亲身参与临床工作,例
如在医院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从而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和规范。

4. 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
了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5. 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医学科研基本能力,包括文献
检索、论文撰写等科研技能。

6. 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等。

7. 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诊疗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技能。

总的来说,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成为具备扎实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合格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富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临床医学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麻醉学人才。

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广适应的能力和发展潜质。

能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

精神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及扎实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院、防疫部门、血站、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及企业工作的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医学技术高水平人才。

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满足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较大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包括传染病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基本的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能力;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地锻炼身体的能力。

麻醉学专业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较系统的临床医学(包括内、外、妇、儿、传)和麻醉学科学知识,基本的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和熟悉有关的麻醉操作技术能力;具有急救和生命复苏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组织能力;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教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锻练身体的能力。

精神医学专业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包括传染病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基本的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能力;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地锻炼身体的能力。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融洽的医患关系,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团队精神;求是的科学态度,终生的学习观念,积极的创新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扎实的医学检验理论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技能要求较强的医学实验室实践能力,初步的临床咨询能力;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医学信息应用与处理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

护理学专业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评判性思维,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2、知识要求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较系统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学知识,基本的预防保健知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具有较熟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急重症护理操作技术以及专门的监护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安全有效的整体护理;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地锻炼身体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医学类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以及临床技能实验学、通科实习等实践环节。

特色课程:英语系列课程、基础医学创新系列课程、临床技能实验学、集中见习、选修实习等。

麻醉学专业: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麻醉设备学、麻醉解剖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危重病医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以及临床技能实验学、通科实习等实践环节。

特色课程:麻醉学系列课程、临床技能实验学、麻醉学见习及实习课程精神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行为医学与精神卫生学、临床心理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临床技能实验学、通科实习等实践环节。

特色课程:英语系列课程、基础医学创新系列课程、临床技能实验学、集中见习、选修实习等。

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输血学、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毕业论文写作、临床医学实习及医学检验专业实习。

特色课程:英语系列课程、基础医学创新系列课程、医学检验实验系列课程、分子诊断学、毕业论文写作等。

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医学伦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学总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

特色课程: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人际沟通、护理美学、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

四、毕业合格标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五年,学习年限5-7年学位:医学学士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一)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2)预防医学及科研方法5、护理学专业(1)医学基础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的群体健康知识,良好的交流、信息管理、科学思维、自主和终生学习能力,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能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遵循“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原则,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如下基本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2、融洽的医患关系,基本的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观念。

3、积极的创新精神。

4、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二)知识要求1、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坚实的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科学知识。

3、基本的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

4、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三)技能要求1、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安全、有效地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2、初步的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3、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传教育的能力。

4、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

5、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解决医疗问题的能力。

6、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7、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

8、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以及基础医学创新系列课程、临床技能实验学、实习Ⅰ、实习Ⅱ、学位论文等实践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