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与保健措施

合集下载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简介:教师是需要常常使用嗓音的职业,因此保护和保养嗓音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师的嗓音保健和发声技巧,帮助教师提高声音的韵律和表达力,保持嗓音的健康。

一、嗓音保健: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保持身体健康:及时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避免过度使用喉部。

3.喝足够的水:喉部需要足够的水分来保持滋润,每天饮用充足的水量可以防止声带干燥。

4.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对喉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

5.避免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喉部黏膜,建议避免食用过多。

6.放松喉部:定期进行喉部放松训练,例如发出"哈"的声音,帮助减轻喉部压力。

二、发声技巧:1.呼吸训练:教师应当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用腹部肌肉控制呼吸,而不是用胸部。

深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加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

2.发声姿势:教师应保持正确的站姿,挺胸抬头,放松颈部和肩膀。

使用腹部肌肉发声,而不是用喉部或咽部。

3.训练发音和发声:教师应定期进行发音和发声训练,如练习清晰的发音和正确的音调。

可以参加口语培训班或请教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4.控制音量和节奏:教师需要学会控制音量和节奏,根据需要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速度。

不要用过大的力气讲话。

5.注重声音的质感:教师可以通过为自己的声音增加一些个人特色,如改变音调、改变音色、加强共鸣等,使声音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三、日常注意事项:1.避免大声喧哗和长时间连续讲话。

2.在嗓音疲劳时,休息片刻,并用温水漱口。

3.不要过度使用喉部,注意调整呼吸和发声的平衡。

4.注意声音的维护和保护,不要剧烈用力咳嗽或清喉。

5.做嗓音保养操:例如舌头上下左右擦拭牙齿、缓慢大声唱歌、嘴巴做放松舌头的运动等。

总结:教师是嗓音使用频率较高的职业,因此保护嗓音十分重要。

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适量的锻炼和娱乐等,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嗓音的健康。

论职业教师的嗓音与嗓音保护

论职业教师的嗓音与嗓音保护

论职业教师的嗓音与嗓音保护嗓音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形象传播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患嗓音病的比例居高不下,嗓音病不仅影响了教师口语的表达效果,降低了教学的效率,还危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因此,我们要了解嗓子的生理特点、发声原理,并在平时注意爱护嗓子。

而作为教师更要注重课前准备、课后护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一、发声生理在全面讲述嗓音保护前,我们必须对声带生理构造以及发声原理有一个初步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

1.发声器官的结构通俗的比喻,我们可以把人的嗓子比作一把乐器,而且是比世界上任何乐器都要敏感、细腻、独特和无与伦比的乐器。

一般来说,乐器结构主要有三部分: 动力部分、振动部分和共鸣部分。

如二胡的琴弓是动力部分,琴弦是振动部分,琴筒是共鸣部分。

在人的发声器官中,呼吸器官(包括肺、横隔膜和腹肌)属于动力部分,喉部声带属于振动部分,口腔、咽腔和鼻腔属于共鸣部分。

2.声音的特性从声学上来说,声音有四个特性: 音高、音强、音色和音值。

(1)音高。

大家都知道,声音是弹性物体机械振动的传播,音高是由物体振动次数多少决定的,振动次数越多,音就越高。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人的发音总音域频率在64~1024Hz,约四个八度。

就一个人的音域而言,一般就是两个八度,好嗓子两个半八度左右。

人的声带发声和音高关系是:声带长、厚和张力低,则发声音调低;声带短、薄和张力强,则发声音调高。

(2)音强。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源振动振幅大小决定的。

声学上用声压级来表示,单位为分贝(dB)。

人耳刚刚能听到声音的强度声压级定为零分贝。

声音加强到振耳发痛时声压级为120分贝。

人声的强弱,首先与气息有关。

气息强,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其次,音强与共鸣腔有关。

共鸣腔越大,腔体结构质地越硬,则声音越强。

以口腔为例,嘴张得越大,口腔肌肉绷得越紧,则声音越响。

浅谈教师嗓音病的发病与预防保健

浅谈教师嗓音病的发病与预防保健
一 目 噙

浅 谈 教 师 嗓 音 病 姜 的 楠 发 病 与 预 防 保 健
( 大同卫校 , 山西 大 同 0 3 7 0 0 4 )
语 言是人类 交流 的重要 工具 , 嗓音的好坏直接影 响着语言
大喊 大叫。 出现症状也不 注意声带的休 息。如此滥用嗓音的后 果, 使声带不堪重 负, 出现不 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 甚至失声。
病率为 4 6 . 6 %[ 2 1 。2 0 0 9年 , 江西吉安 市对 1 6 4 2名 中小学教 师进 行嗓音疾病检 查 , 患病率在 4 8 . 9 6 % 目 。杨晓锋 等人在 对 2 0 0 9名 四川 省大 中专 院校及 中小学、 幼儿 园教 师的嗓 音病抽样 调查 中, 有 1 1 8 6人患病 , 占被调 查教 师总数的 5 9 . 0 1 %[ 4 1 。2 0 1 0年青
2 . 3 职 业环境 影响 教 师常处于不 良工作环境 ,如教 室
人 数 过 多、 空 气 干燥 、 卫 生 条件 差 , 尤 其 是 板 书 时的 粉 尘 , 对 教
的表 达能力。嗓音病是指人 体发音器官的结构和 形态、 发 音功
能及发 出声音的异 常状 态, 当嗓音 的音量 、 音调 、 音质 、 声音持
岛市中小学、 幼儿教 师嗓 音现状调 查 显示 , 教 师嗓 音不适 症状
的发生率 为 6 1 . 3 9 % 目 。 以上 数 据 充分 说 明 , 教 师 嗓 音 病 的 发 病 率
畅。其次 , 讲课 中注意声量 , 切 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 , 需要 大
声说 话可以使 用扩音器来帮助。还要注意用嗓的 劳逸结合 , 一 般 连续说话 不要超过一 个半 小时。感 冒后或 出现声嘶后尽量少 说话 , 要让声带充分休 息。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嗓音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使用嗓子进行语音工作而引起的一系列喉咙不适或病变。

广大教师作为长期从事语音工作的群体,往往容易受到嗓音职业病的困扰。

本文将探究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

广大教师的工作本质决定了他们需要长时间使用嗓子进行语音教学。

教师不仅需要讲课,还需要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使用语音。

长时间的语音使用会使嗓子疲劳,容易引发嗓子不适。

教师工作中经常需要扩大嗓音,使得嗓子受到过大的负荷。

教室中的噪音和庞大的学生人数,使教师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听清自己的讲解,不得不扩大嗓音。

长期扩大嗓音,容易导致声带张力过大,出现声带劳损。

教师批改作业和讲课时常需要说话或讲解的次数较多。

教师每天需要面对很多学生,不仅要进行教学,还需要进行评语批改等工作。

这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嗓子。

频繁的说话和讲解容易导致声带过度疲劳,增加嗓子受损的机会。

教师的工作环境也会影响嗓音健康。

许多教室的噪音较大,不利于教师的声音传播。

为了使学生听清讲解,教师往往会努力提高嗓音的音量,这会使得嗓子更易受损。

某些教师办公室的空气湿度较低,缺乏湿润,容易导致声带干燥,增加嗓音职业病的发生。

许多教师在面对嗓子不适时,容易忽视和延迟治疗。

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时间紧张,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医生;许多教师忽视了治疗的重要性,往往选择自行调理或忍受疼痛,这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主要有:长时间使用嗓子进行语音工作、扩大嗓音过大、频繁使用嗓子、不良的工作环境以及忽视治疗等。

为了减少嗓音职业病的发生,教师们需要关注嗓子的保养,注意控制声音的大小和频率,并及时求医治疗。

学校和单位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教师的嗓音保健意识。

浅论教师的嗓音训练及嗓音保健

浅论教师的嗓音训练及嗓音保健

浅论教师的嗓音训练及嗓音保健
嗓音保健
嗓音的好坏对以嗓音为职业的教师尤为重要。

记得我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戏说乾隆》中的春喜扮演者*淑娜。

她以前是个女高音,可是由于用嗓不当,只能改行做演员。

所以为保护自己的嗓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嗓音护理
1、经常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合理营养,正常的作息规律。

科学的食物养生。

2、说话节制,可以使用身体语言和学生交流
3、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状态,增强发声器官的积极协调能力
4、消除嗓音卫生的不利因素,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
5、积极进行嗓音锻炼,加强发声肌肉群的能力。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病问题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嗓音职业病,已经成为不少教师面临的严重问题。

在课堂上长时间讲课、批改作业,面对各种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许多教师患上了嗓音职业病。

那么,为什么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呢?本文将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自身保护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工作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嗓音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学校,教室的环境设施不尽人意,存在着噪音过大、空气质量不佳等问题。

老旧的教室墙壁和地面无法隔绝外界噪音,导致教师在讲课时需要提高音量,长时间使用过大的声音会对嗓子造成伤害。

一些学校的课室内通风设施不完善,空气不流通,导致教师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呼吸道受到刺激,也容易患上嗓音职业病。

二、工作强度教师的工作强度也是导致嗓音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备课、批改作业、参加会议等。

特别是在上课时,教师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说话,课时集中,容易导致嗓子疲劳。

由于教师长期面对学生,讲话又需要大声、清晰、有感染力,因此嗓子的负荷非常大,容易引发嗓音职业病。

一些学校的考核制度和升迁机制也对教师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追求教学效果的忽视了教师嗓音健康的保护。

三、自身保护教师自身保护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嗓音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忽视了自己的嗓音健康。

在课堂上,由于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说话,有些教师为了提高上课效果,会不自觉地加大声音,不顾自己的声带健康。

一些教师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嗓音健康造成伤害,例如熬夜、过度喝酒、不注意饮食调理等。

这些行为会削弱声带的抵抗力,造成嗓音职业病的易感性增加。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工作环境问题,学校的环境设施不尽完善,导致教师长时间面对噪音和空气污染。

其次是工作强度问题,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长时间高强度的说话容易导致嗓子疲劳。

最后是教师自身保护问题,有些教师忽视了自己的嗓音健康,加大了患上嗓音职业病的风险。

教师用嗓

教师用嗓

教师用嗓的现状及一些常见病症(基础篇一)教师用嗓与其他用嗓工作者相比具有特殊性,其一,用嗓量大,以每天上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秒钟吐字两个计算,教师上课发声器官需要做21600次伸张运动;其二,用嗓力度、强度大,教师为使教室内每名学生都听到,必须要用相当大的声量;其三,用嗓连续时间长,教师每节课用嗓时间平均在30-40分钟,有时还要连上2-3节课;其四,教师没进行过发声训练,发声方法不正确。

这使得很多一些老师患有不同程度的嗓音病。

影响了正常教学,有的教师因为声音嘶哑发不出声,不得不离开讲台。

保持嗓音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不是靠补、养,而是防止声带发生病变,通常则要防止声带受到刺激和过度疲劳。

从医学的角度看,受刺激和疲劳也属于一种病变。

造成声带病变、受刺激和产生疲劳的因素很多,大致如下:1、带病变(1)慢性病变带长小结,声带长息肉,声带肥厚,闭合不完全,慢性咽炎,以及神经性的一些症状等等。

造成的原因:从发声角度讲,用声过量,讲话过多;讲话用声的习惯不科学;在感冒发烧之后声带有炎症的状态下,仍然过量用声;女性在经期过量用声等等,长期不注意,会产生病变。

预防护治疗:平时应对上述可能引起病变的各种因素引起注意,并加以排除,以防疾病产生;出现病兆后,要注意让声带休息,请有经验的嗓音专家检查和治疗;学习正确的发生方法。

(2)临时病变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发烧、气管炎、扁桃腺炎等,引起声带炎症。

预防护治疗: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度疲劳意气抵抗力减弱。

生病时除找医生治疗外,应噤声或少说,说时尽量轻言细语,多多休息。

2、声带受刺激声带受刺激主要是通过呼吸及饮食渠道造成的。

(1)饮食刺激据调查和经验证明,下列食物对嗓音有不利的影响,如酒、葱、蒜、烟、花生、葵花子、臭豆腐、肥肉和过咸的食品,辣椒、酱豆腐、大油、甜食、香椿菜、韭菜、蒜苗、羊肉、虾、醋、芥末等。

上述食品可使嗓子发干、口渴、痰多、糊嗓,歌唱时嗓子发木、发紧、发堵、发闷、出现劈音转音,甚至声哑失音。

教师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

教师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
言习惯等
预防措施:保持 正确的发音姿势、 定期进行嗓音检 查与训练、避免
过度用嗓等
症状:声音嘶哑、喉咙疼痛、 咳嗽等
原因:长时间说话或大声说 话导致声带疲劳
预防:适当休息、喝水、使 用麦克风等辅助工具
治疗:禁声休息、药物治疗、 雾化时间连续讲 话,尽量每节课安 排短暂的休息时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嗓 子 的 重 要 性
常见嗓音问题及原 02 因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 03 法
04 嗓 音 保 健 技 巧
应对突发嗓音问题 05 的 措 施
教师保护嗓子的长 06 期 规 划
嗓子的重要性
嗓音是教师传递知识的重要工具
良好的嗓音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嗓音状况影响教师的自信心和工 作积极性
教师可以泡一些 润肺的茶水,如 胖大海、菊花、 绿茶等,有助于 清咽润喉,缓解 嗓子不适。
在饮食方面,教 师应尽量保持清 淡,少吃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免刺激嗓 子。
避免食用辛辣、 油腻、过甜、过 咸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饮用碳酸饮 料、咖啡、浓茶 等刺激性饮品。
饮食应以清淡、温润 为主,多食用滋润嗓 子的食物,如梨、百 合、胖大海等。
定期进行嗓音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嗓音问题,保持嗓音健康。 合理使用嗓子:避免长时间连续讲话,给嗓子充分的休息时间。 保持充足的水分:多喝水,保持嗓子湿润,避免干燥。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保持身体健康。
练习深呼吸,有 助于放松声带和 减轻喉部压力
掌握正确的发声 技巧,避免过度 用嗓和声带疲劳
教师保护嗓子的长期规划
定期进行嗓音训练 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保持适当的音量和语速 避免长时间连续讲话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但与此教师嗓音职业病问题也日益严重,很多教师常常感到嗓子干燥、嗓音沙哑,甚至引发喉部疾病。

那么,为什么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长时间的高强度说话教师是需要长时间高强度说话的职业,尤其是在课堂上,要保持一整节课不停地说话,时间长了会对嗓子造成一定的损伤。

再加上一些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秩序,还要提高音量,导致嗓子更容易受损。

二、长期处于尘埃和噪音环境许多学校的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着尘埃和噪音,这些都会对教师的嗓子造成伤害。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难免会导致嗓子不适。

三、心理压力大教师这个职业,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家长的压力等等,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会导致身体各个方面的不适,包括嗓子的不适。

四、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教师工作繁忙,生活规律比较混乱,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长期如此也容易导致嗓子不适。

一些教师长时间在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下,更容易患上喉部疾病。

五、缺乏正确嗓音保护知识很多教师缺乏关于嗓音保护的正确知识,对于如何正确说话、如何保护嗓子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在长期说话的工作中,会导致嗓子不适。

六、嗓音职业病预防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对于嗓音职业病的预防意识并不强,认为只要多喝点水就行了,对于更加深层次的保护嗓音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长时间工作之后,嗓子就会出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应该从自身出发,学会正确保护嗓音。

如何正确保护嗓音呢?一、合理安排说话时间在工作中,合理安排说话时间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管理,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避免一直说话不停。

可以适度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减轻嗓子的负担。

二、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在课堂上要提高语音技巧,保护嗓音。

适当调整语言音量和语速,避免过度使用嗓子。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1. 引言1.1 教师的嗓音职业病介绍教师的嗓音职业病是指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由于频繁讲课和大声说话而导致声带受损或出现声音问题的一种职业病。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作为长时间进行口头表达的职业群体,更容易受到嗓音职业病的影响。

教师的嗓音职业病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声带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身体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对于教师的嗓音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保障教师的声带健康和工作能力。

1.2 对教师嗓音问题的重视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嗓音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教师作为从业人员,嗓音是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对教师嗓音问题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困扰,一方面是因为嗓音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个良好的声音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传达知识。

如果教师的嗓音出现问题,比如声音嘶哑、沙哑等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甚至引起学生的不适和厌烦。

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教师嗓音问题的重视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生涯。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入,长时间高强度说话成为家常便饭。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嗓音保护意识,长期以来就会受到嗓音职业病的困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教师嗓音问题的重视不仅关乎教学效果,更关乎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健康。

2. 正文2.1 长时间高强度说话长时间高强度说话是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口头表达和交流,长时间高强度说话会导致声带过度疲劳,容易造成声带损伤和声音问题。

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用大声清晰的声音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往往需要连续多节课的授课,使得声带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这样长时间的高强度说话会使声带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声带疾病和声音失常。

浅谈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与保健措施

浅谈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与保健措施

浅谈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与保健措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近年来,嗓音作为教师的一种职业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减少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发生,需要我们找出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从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目前状况入手介绍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嗓音问题需要掌握科学的用嗓知识和日常嗓音护理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现状;影响因素;保健措施嗓音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歌唱者、演员、播音员、教师以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们,如售票员、推销员、公关人员等都非常重要[1]。

随着社会的发展,声音在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音功能紊乱的影响并非表面的,可对生活的质量和工作产生影响,失去了说话和发音的功能会使一个本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人面临职业限制。

在对声音有特殊要求的职业中,教师是令人关注的人群,有文献报道大约3%~9%[2]的人都会有一些嗓音问题,而职业教师占所有嗓音病例的16%~18%[3]。

1 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很多人向往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职业,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

全国各大师范类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分配已将众多的教师送上了讲台,开始了他们责任重大的、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在备受人们尊重的同时,教师难免要经受上课时久站的疲劳和长期用嗓子而导致的病痛,前者在今天的课堂上允许教师坐着授课来加以避免,可后者则是教师的职业病,无法减少。

教师在工作中几乎每一刻都离不开使用嗓子,但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和歌唱家不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久而久之成为嗓音问题[4]。

患者经常出现声音嘶哑并且咽喉疼痛,音色晦暗不清的情况,即使小声说话也会感到嗓子疲劳,也就更无法再进行持久的讲话。

教师如何护嗓用嗓子

教师如何护嗓用嗓子

教师如何护嗓用嗓师如何用嗓子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需要用到嗓音,且往往会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只用不养或只用不练,或者其他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本人作为一名教师,深感作为教师的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本人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提升教师嗓音质量和提供嗓音的保养方法方面出一些力。

一、教师的嗓音质量教师在嗓音的使用上(与其教育方法不相关的),主要会遇到在音量和持久力上的问题,如果再能注意到口齿清晰、音色悦耳两个方面那就更好了。

因为本课题的局限,现定义如下为教师嗓音质量良好的标准:教师的嗓音的音量要能使授课教室的每一角落都能听清楚您所讲的内容;在持久力方面要能够胜任每天2-3节课的讲课任务。

在此基础上追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和音色悦耳。

二、提升嗓音质量的策略就当前情况说,教师在发声技术上或多或少都存有着不准确的地方。

要提升其质量首先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设法纠正,并授其科学的方法实行训练。

掌握了准确的发音方法以后,提升嗓音质量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只要经过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三、影响嗓音质量的原因1. 器官原因因为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实行医学治疗而后再学习准确的发声方法。

2. 发音方法错误一般人说话最常采用的是胸式呼吸,而这种呼吸的优点是呼气的优点是呼气比较灵活,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气量小,呼吸器官参加的运动比较消极,最有活力和最能使呼吸、发音取得力量的横隔膜没有参加到整个运动过程中,从而失去了音量的支点。

用这种呼吸常有讲响时感到胸闷,声带因为无适量的气流冲击而增加摩擦等现象。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工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职业病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嗓音职业病。

很多教师都面临着嗓音疲劳、声音沙哑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本人的健康,更影响了教学效果。

那么,为什么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呢?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一、长时间高强度的说话教师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高强度说话的职业,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备课、与同事交流,都需要不断地用声音表达。

特别是在大班课上,教师需要用比较大的声音让整个教室都能听到自己。

而在面对调皮的学生或者是课堂纪律不好的情况时,则更是需要动用更大的声音来维持课堂秩序。

长时间高强度的说话会对嗓子造成很大的负荷,导致声带疲劳,从而出现嗓音职业病。

二、环境噪音教师的工作环境通常都是学校或者幼儿园,这些地方往往噪音比较大。

尤其是在食堂、操场等地方,常常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导致教师需要更大的声音来进行说话。

这样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说话,会使嗓子负担更加沉重,增加嗓音职业病的发病风险。

三、情绪压力教师是一个高度情绪化的职业,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对学生和工作。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或是面临压力较大的教师来说,情绪的不稳定也会影响到嗓音的健康。

情绪过度激动会导致声带过度运动,造成声带的疲劳,从而引发嗓音职业病。

四、缺乏科学的声音保护很多教师认为嗓音职业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也忽略了声音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没有科学的保护方法,比如正确的说话姿势、讲话节奏等,反而在领导讲话、开会等情况下频繁用力地说话,加重了嗓子的负担。

长期下来,嗓音自然就会受到损害,导致嗓音职业病的发生。

五、生活习惯和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也是导致嗓音职业病的重要因素。

比如熬夜、饮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对声带造成伤害,加速嗓音职业病的发生。

干燥的环境也容易影响嗓音的健康,导致声带干燥、声音沙哑等问题。

教师嗓音防治工作总结

教师嗓音防治工作总结

教师嗓音防治工作总结教师嗓音防治工作总结一、引言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声音是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高声教学,教师嗓音常受到损伤。

为了保障教师健康和提高教育质量,嗓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总结教师嗓音防治工作。

二、调查分析通过对本校教师的嗓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教师嗓音疲劳现象普遍存在。

2.教师嗓音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嗓音干涩、低沉等问题。

3.缺乏嗓音保护意识,对于嗓音健康缺乏关注。

三、原因分析1.长时间高声教学,声带易受损伤。

2.缺乏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训练。

3.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精神负担重。

4.大声咳嗽和说话,对声带造成负担。

5.缺乏嗓音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四、防治措施根据以上原因分析,我们制定出以下防治措施:1.提高教师嗓音保护意识,定期进行嗓音检查。

2.开展嗓音保护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

3.教师应正确使用呼吸和发声技巧,避免损伤声带。

4.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5.推广使用教学设备,如公共音响系统,减少讲话的声音强度。

6.教师应避免大声咳嗽和说话,尽量保护声带。

7.定期开展教师身心健康活动,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

五、实施效果经过一年的嗓音防治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师的嗓音疲劳现象有所减轻。

2.教师嗓音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声音更加清晰、响亮。

3.教师对嗓音保护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积极参与嗓音保护活动。

4.教师工作压力有所减轻,身心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六、经验总结1.嗓音防治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2.培训和复习嗓音保护知识应定期进行。

3.定期进行嗓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教师应注重日常嗓音保护,避免无谓的大声咳嗽和说话。

5.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避免教师过度使用嗓音。

6.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减轻压力,提高体质。

七、展望嗓音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我们会继续加强教师嗓音保护工作,提高教师嗓音健康水平,为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嗓音保健作业

嗓音保健作业

学号: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与保健措施院系名称:音乐学院年级班别:音乐本xx班姓名:任课教师:2012年06 月摘要:教师的嗓音训练与保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现代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授课,而声音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交流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嗓音病变高发群体的教师队伍当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科学的嗓音保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拥有良好和持久的发声机能,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现状保健措施嗓音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歌唱者、演员、播音员、教师以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们,如售票员、推销员、公关人员等都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声音在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音功能紊乱的影响并非表面的,可对生活的质量和工作产生影响,失去了说话和发音的功能会使一个本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人面临职业限制。

在对声音有特殊要求的职业中,教师是令人关注的人群,有文献报道大约3%~9%的人都会有一些嗓音问题,而职业教师占所有嗓音病例的16%~18%。

一、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有很多的教师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四川省经过调查发现:34.5%的教师患有职业病,据一些卫生部门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有7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或患病状态。

其中,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前四位的疾病。

日理常生活中,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多食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食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并减少教师职业病的发生。

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很多人向往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职业,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

全国各大师范类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分配已将众多的教师送上了讲台,开始了他们责任重大的、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在备受人们尊重的同时,教师难免要经受上课时久站的疲劳和长期用嗓子而导致的病痛,前者在今天的课堂上允许教师坐着授课来加以避免,可后者则是教师的职业病,无法减少。

教师职业病预防之保护嗓音

教师职业病预防之保护嗓音

教师职业病预防之保护嗓音第一节教师常见喉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一、嗓音疲劳(一)概念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

(二)临床表现轻度嗓音疲劳多出现在连续发声时间较长以后,感觉嗓音不清爽,讲话稍微沙哑,口咽干燥。

检查声带有轻微充血,闭合良好。

休息一天即可恢复。

重度嗓音疲劳出现在连续发音或大声说话或歌唱之后,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咽喉干燥,或有痰而咳不出,但无感冒或咽喉炎症状。

休息两三天就能恢复。

(三)病因病理嗓音疲劳是因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在脑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休息较少时连续用嗓,或受寒冷刺激后,容易发生嗓音疲劳。

这些因素如果在嗓音发生疲劳后久不消失,则成为嗓音疾病的病因。

(四)治疗轻度嗓音疲劳一般不需就诊,休息两三天即可恢复。

由于教师课时紧、教学任务重,也可用胖大海、沙参、石斛之类的中药泡茶饮服。

重度嗓音疲劳则应服中药制剂或黄氏响声丸,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之类的药物以加强营养。

(五)预防保健(1)用嗓应量力而行,避免用嗓过度,若出现嗓音不清,就应当注意休声。

(2)在嗓音疲劳时尤其要注意气候冷暖变化,防止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

(3)用嗓后宜饮热茶,忌冷饮,亦忌辛辣或过咸的饮食及烟酒刺激。

(4)在喉部做一些保健按摩,比如上下轻按人迎穴,每次数十下,每日1~2次,可促进气血流通,消除嗓音疲劳。

二、急性喉炎(急喉喑)(一)概念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发此病。

此病常发于冬春季及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

以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而得名。

(二)临床表现咽喉部发痒,或有烧灼感,或有疼痛感,发音变粗涩、低沉,声音嘶哑,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完全失音。

个别患者有发热、畏寒。

有时伴有咳嗽、多痰、咽部干燥、异物感。

喉镜检查声带有充血或水肿。

若为发声过度引起者,声带往往是部分充血;有时可见声带黏膜下出血;肿胀变厚,发声时不能闭紧,表面有黏稠分泌物。

教师嗓音保护与训练

教师嗓音保护与训练

早晨清嗓三步曲
第一步:发气泡音 第二步:练口腔肌肉 第三步:做咀嚼哼鸣
(三)修复声带病损三步骤
1. 按摩(揉、抠、掐) 2. 无声练习(张嘴、伸舌、深呼吸) 3. 张大嘴轻声发“æ”音 或“a”音
音量与音高适中,避免大声喊叫
以最自如的音域和力度表达出内容与情感的 层次,才能给人以美感,嗓子不易出毛病。
二、正确的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
(一)遵循整体协调均衡用力的发声原则 (二) 注意音量与音高适中,避免大声喊叫 (三) 用笑的 在笑的 和 上发声
笑的状态 笑的位置
腰腹部发力控制气息, 而不是胸、肩、喉使劲
如果发挥想象,感觉呼吸空间扩展到骨盆底部甚 至到双腿和双脚,这时肺脏就会做出有效反应,大大 扩充其容量。尤为重要的是,想象着呼吸进入并充满 骨盆底、髋关节窝和大腿等这些部位,就能刺激更深 处的无意识的呼吸肌肉组织,并将心智与骶神经丛的 重要能量资源联结起来。想象的力量,若是使用得当,
就可以在更深层级上激励呼吸系统,并加强 嗓音的功能而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1. 按摩(揉、抠、掐) 2. 无声练习(张嘴、伸舌、深呼吸) 3. 张大嘴轻声发“æ”音 或“hæ”音
1.按摩喉部(揉、抠、掐)
功效 方法
防治咽喉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帮助开嗓清音,恢复声带疲劳 增强发声机能,提高嗓音质量
1.按摩喉部(揉、抠、掐)
功效 方法
按揉舌骨、喉结、气管 抠松甲舌两骨间的空隙 点掐人迎、水突穴位
教师嗓音训练及保健
专题讲座
相关医学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教师嗓音异常和喉部病 变的比例在23.1%-88%之间。
学校教师“ 教师职业“
”。
(董贞吟)
”。
(张均超)
彭莉佳.教师嗓音训练与保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

教师嗓门保护工作计划范文

教师嗓门保护工作计划范文

教师嗓门保护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常常要面对长时间的演讲和教学,这就需要他们的嗓子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用嗓,很多教师都出现了嗓子不适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嗓子疾病。

因此,为了保护教师的嗓音,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嗓门保护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状分析教师长时间用嗓的情况很普遍,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在线直播等工作,都需要长时间地讲话。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教师出现了声带疾病、声音沙哑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自身健康,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保护措施1、嗓门保护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嗓门保护的认识,明白自己的声带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要好好保护。

在每场讲课之前,可以通过播放声带保护知识的音频或视频,让教师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声音,如何保护声带等知识,以增强嗓门保护的自觉性。

2、合理安排用嗓时间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用嗓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声音。

每次讲课或进行演讲时,应合理控制时间,避免长时间大声讲话。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减少个人用嗓时间,保护声带。

3、饮食保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嗓门保护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多喝水,保持喉咙的湿润,可以在教学间隙喝一些温开水,或者喝一些养嗓茶。

同时,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注意维护嗓门的健康。

4、声乐训练对于教师来说,经常进行声乐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每天进行简单的唱歌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声带的弹性和韧性,还可以让声音更加柔和、高亢,避免出现嗓音疲劳。

此外,还可以定期进行声带按摩、声带保健操等训练,来改善嗓门状态。

5、规律作息教师的作息时间也需要合理安排,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对声音的保护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不仅可以减轻嗓门的负担,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声带的抗损伤能力。

6、定期体检此外,定期进行声带的体检也是很有必要的。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

广大教师难以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探究首先,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

他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培训,走上了讲授知识的岗位。

与其他行业不同,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由于经常需要讲话,教师的嗓子受到了很多的负担。

由于人体嗓子是非常脆弱的,长时间的讲课、交流容易导致声音疲劳、变声等现象,以致病态声带纤维化、结节形成、难治性喉炎等症状的发生。

因此,教师是否能从嗓音职业病中摆脱与其职业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现代社会嗓子反应了人体的很多状况。

抽烟、喝酒、吃辛辣食物等,都会影响嗓子的健康。

而女性嗓音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在做暴力性的声乐练习或技术练习时。

另外,天气、环境污染、气温变化等自然因素也可能诱发嗓子疾病,给职业嗓音的教师添上了难以消除的账单。

除此之外,对于职业教师来说,他们的工作内容也需要很高的脑力和心理素质。

例如课程制定、授课计划的安排、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提高等,都需要教师的大量思考和劳动。

这种工作方式长时间以来会让教师对于工作产生极大的压力,而大量的压力会促发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嗓音职业病的发生。

据研究人员通过对100名嗓音专家进行了和普通人的两个组对比,结果发现嗓音专家的心理压力水平高于普通人,同时出现呼吸浅盘、喉部紧张等症状。

最后,教师自身对于嗓声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嗓音职业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于嗓声保护的相关措施,追求好的教学效果,却完全忽略了嗓声的健康,不仅导致嗓管沉淀、炎症反复出现,更可能产生心理上的困苦。

综上所述,导致教师无法摆脱嗓音职业病的原因主要有职业特殊性、自然和心理因素、教师对嗓子健康的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

要减少教师职业嗓音疾病的发生,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好嗓子的保养工作,适度控制上述因素的影响,同时注意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缓解,坚持音乐和体育锻炼。

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教师免疫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其职业道路更加健康、稳健、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与保健措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近年来,嗓音作为教师的一种职业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减少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发生,需要我们找出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从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目前状况入手介绍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嗓音问题需要掌握科学的用嗓知识和日常嗓音护理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现状;影响因素;保健措施嗓音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歌唱者、演员、播音员、教师以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们,如售票员、推销员、公关人员等都非常重要[1]。

随着社会的发展,声音在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音功能紊乱的影响并非表面的,可对生活的质量和工作产生影响,失去了说话和发音的功能会使一个本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人面临职业限制。

在对声音有特殊要求的职业中,教师是令人关注的人群,有文献报道大约3%~9%[2]的人都会有一些嗓音问题,而职业教师占所有嗓音病例的16%~18%[3]。

1 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现状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很多人向往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职业,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

全国各大师范类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分配已将众多的教师送上了讲台,开始了他们责任重大的、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在备受人们尊重的同时,教师难免要经受上课时久站的疲劳和长期用嗓子而导致的病痛,前者在今天的课堂上允许教师坐着授课来加以避免,可后者则是教师的职业病,无法减少。

教师在工作中几乎每一刻都离不开使用嗓子,但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和歌唱家不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久而久之成为嗓音问题[4]。

患者经常出现声音嘶哑并且咽喉疼痛,音色晦暗不清的情况,即使小声说话也会感到嗓子疲劳,也就更无法再进行持久的讲话。

高校教师每周都会有很多的课,每次课的时间较长,而且上课的时间都排在一起。

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超负荷使用嗓子的情况将会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国大约有5 768 000名教师,大约40%即2 067 200名教师出现过喉咙沙哑,数量相同的教师认为教学会对发音产生负面影响。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职业教师占所有嗓音病例的16%~18%。

长期以来,教师患嗓音病的比例居高不下,1989~1990年对江苏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单是急慢性咽喉炎易发作率就为36%;1994年对480名教师的调查,其中332人患有嗓音疾病,占69.16%。

1996年12月对开封市区4所小学240名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被诊患有各类轻重不等喉部疾病者占60.4%;1997~1998年对河南省焦作市部分中专教师的调查表明教师的嗓音病发病率是41.81%;根据杨小锋的调查,在2 009名被调查教师中有1 186人患有嗓音疾病,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9.01%[5]。

然而这些数据远不足以为职业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嗓音问题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许多用不同方法进行的研究都证实,教师是患嗓音问题的高风险职业,在任何时候,教师中存在嗓音异常的比例总在50%左右。

大多数教师为了教学坚持带病工作,再怎么难受也得熬着,即便声音变得沙哑了,也只当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女教师存在嗓音异常的比例比男教师高。

由于嗓音问题会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教师在社会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该人群是临床研究以及预防中特别重要的群体。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的嗓音现状,我们参照临床采集病史的问诊内容设计完成了宁夏医科大学工作人员嗓音问题调查问卷和回访问卷。

通过对宁夏医科大学工作人员嗓音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嗓音问题对交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显著的,许多教师都因为嗓音问题而难堪、情绪低落甚至压抑、别人要求重复讲话次数多、自尊受到伤害、职业形象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都有改善自己嗓音问题的愿望。

2 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影响因素教师工作是需要大量用声的行业,其对声音的需求以及对声音的损耗,较歌星或演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统计:以45 min为一节课,每秒钟吐2个字计算,教师每堂课发声器官需要做5 400次伸张运动,若连上三、四节则达数万次之多[6]。

加之有的教师发声方法不正确、用声习惯不良或基于个体生理、心理、情绪和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更使教师的嗓音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2.1 发声方法不正确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引起各种嗓音疾病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教师因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嗓音训练,未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导致各发声器官在发声时出现不平衡、不协调的动作。

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应当是运用最节约发声能量,发挥发声器官最大声学作用[7]。

发生方法不正确具体来讲包括:呼吸方法不正确,声带运动调节失调,共鸣运用不良等。

面对宽大的教室、众多学生,为使自己的声音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教师只能习惯性地用挤、压、卡、撑等发出喉音过重的声音,使气息、声带、共鸣得不到正常的工作,造成发声器官工作失调,产生声音障碍,长此以往,嗓音就会发生病变。

2.2 用声习惯不良用声习惯不良包括过度使用嗓子和滥用嗓音等。

过度使用嗓子是指超过个人能力、音量过大、发声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嗓音不适或疲劳;滥用嗓音顾名思义是指用嗓无节制,不讲究轻重缓急。

发声器官中的声带组织很薄,发声时振动频率很高,若过度用声,就会使声带处于超量、大幅度、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从而出现声音和器官上的反应,致使声带出现运动过渡性黏膜充血、水肿甚至黏膜下出血,引起发声功能失调性声门闭合不良,在声音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嘶哑,甚至失声。

教师若课务负担过重,又不注意合理用嗓或用嗓习惯不好,经常用声过度或滥用嗓音,又长期得不到休息和调整,便极易发生嗓音疾病。

2.3 生理、心理、情绪和环境因素[8]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发声活动,发声器官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年繁重紧张的工作易引起生理上的疲劳,生理疲劳的直接体现就是各器官的功能减退,以致轻微的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引起说话发声的失误。

当今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会或多或少的感觉到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教师更不例外,大多数教师对工作感到压力很大,其精神常常处在紧张、忧虑、压抑的状态中,这些都对说话发声的控制力产生影响。

另外,学校地处城市的闹市区,教师们不得不提高嗓门来说话,这就使得喉部特定的肌肉群经常处在过度疲劳状态、燥热湿冷等各种气候变化,或大风土尘等天气也会引起发声器官的不适,尤其对健康欠佳的人。

2.4 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教师个体的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嗓音的重要因素。

个人生活习惯诸如生活起居无规律、睡眠不足;饮食无节制或暴饮暴食;滥用烟酒及辛辣食物或喜欢用嗓后即喝冷饮;喝水少,有喝浓茶、咖啡或用口呼吸;喜欢大声说话、长时间打电话等,均可导致嗓音问题。

特别是长期睡眠不足,血液中大量乳酸积聚刺激声带,容易引起喉肌疲劳、声带充血、嗓音功能减弱,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引发嗓音疾病。

在对宁夏医科大学工作人员的嗓音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并不知道嗓音问题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教师只是认为说话时间长和感冒后持续用嗓是引起嗓音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其他因素尤其是使用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却很少关注,在平时的预防措施中也仅仅采用尽量多喝水的方法来避免嗓音问题的发生。

3 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保健措施作为靠嗓音工作的教师往往都想有一副好的嗓音,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洪亮的且不易疲劳的嗓子,歌唱演员、话剧演员、配音演员、播音员也是如此,都想使自己的歌唱能力、发音能力能够在健康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强,发音的技巧能不断地进步,尽可能使嗓音不出现问题。

其实一副好嗓子不外乎两方面。

3.1 要学会科学用嗓科学的发声技巧最早产生于歌唱的领域中,在歌唱中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声音训练的基础,放松是在训练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喉咙的放松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僵硬的喉咙既唱不出优美的声音也容易使声带疲劳;在发声技巧中要注意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气息的训练,只有正确的控制气息才能使声音圆润流畅;发声训练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共鸣腔体的使用,即发音位置的训练,共鸣就是指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

高校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如果能够运用这些科学的发声方法,将会有助于节省自身的嗓音资源和防止声带疲劳并由此而延长嗓音的使用寿命,也会由于声音质量的进步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掌握日常的嗓音护理方法(1)平时注意讲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量平和说话,避免大声说话,可以使用扩音器来帮助。

(2)要避免连续使用嗓子,连续说话不要超过90 min,要让声带充分休息。

(3)平时可常用些润喉含片来刺激唾液分泌,生活中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持口腔清洁,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

(4)注意饮食,多喝温开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

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润声带。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过热、过凉和辛辣的食物,戒烟少酒。

(5)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

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

(6)当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话。

如果嗓音状况持续得不到改善,应及时看喉科医生。

(7)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多跑步、打球、做锻炼,这样不但能增强体质,还会增大肺活量,为吸气、呼气和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

运动之余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劳累一天的发声器官功能得以恢复。

4 小结总之,教师的嗓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状并没得到根本改善,许多影响教师嗓音问题的因素仍然存在,嗓音保健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它不仅仅涉及医疗部门,许多问题有待院校管理部门解决[9]。

但只要我们能提高嗓音的保健意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嗓音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1 林希.如何永葆嗓音的青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5(4):16.2 张均超.574名教师嗓音状况的调查分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 曾小维.评估职业教师嗓音问题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方案.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3,11(3):229-230.4 宋芸芸.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22-24.5 杨小锋.教师嗓音健康问题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3(4):126-129.6 姜华敏,倪淑萍.教师嗓音疾病寻因与防治对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100.7 王岩淑.发生生理和嗓音保护.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2(1):71.8 刘泽梅.浅析教师的嗓音保护.内江科技,2006,(5):80.9 鹿道温.162名大学教师嗓音调查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8(3):125-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