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 天气 概念整理
第三单元天气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3.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
5.测量天气的工具包括:雨量器、气温计、风向标和风速仪。
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7.温度计一般都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这几部分构成。
温度的符号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是“℃”。
8.温度计的读数: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写作:20℃0℃—15℃读作:二十摄氏度零摄氏度零下十五摄氏度9.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为了比较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可以在同一个地点选择五个时间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为了比较一段时间内某地气温的变化,可以每天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10.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11.一天的气温变化时候从低→高→低。
12.气象站用百叶箱测量气温。
13.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14.雨量器要选择直筒透明的容器,贴上刻度条。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0——10——25——50——100——250————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通常根据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去的降雨量等级。
1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描述。
例如:北风是北面吹过来的风。
国旗往北边飘,风向是南风。
17.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风向,不能判断风速。
如箭头指北就是北风。
18.风力等级判断:方法一:用风旗判断。
方法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天气》复习课件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降水量柱状图分析
天气
降雨量
这15天的统计中,下雨有( 6 )天。 中雨( 3 )天,大雨( 1 )天,暴雨( 2 )天。 中雨分别是(11日)、(18日)和(21日)。 暴雨分别是(12日)和( 22日)。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天气
测量工具: 风向:风向标
风
8大风向: 风速:风速仪
测量工具: 气温计 气温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常用单位:摄氏度 ℃ 气温测量地点 室外阴凉通风处
最高气温:几点 下午2点(14时)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气温
气温计
天气
怎么拿
竖直 (悬挂)
怎么看
平视 (持平)
怎么读写
15℃ ( ) -5℃ (√) -15℃( )
天气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时间 6时 8时 气温 5℃ 9℃
(1)从天气日历中,可以知道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30℃ )。
(2)根据雨量等级表,这天的降水量属于( B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天气日历分析
(3)气象预报说今日刮北风,错误的说法是( A )。 A.风是从南吹向北的
B.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C.风是从北吹向南的
(4)根据红旗的飘动情况,当天的风速是( C )。
气温
10时 10℃
12时 14时 16时 12℃ 15℃ 10℃
气温变化柱状图天气《气》单元知识梳理时间 6时 8时 气温 5℃ 9℃
气温
10时 10℃
12时 14时 16时 12℃ 15℃ 10℃
气温变化柱状图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天气
降雨量
常用单位:毫米 测量工具: 雨量器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天气的变化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天气的变化本文档将介绍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即天气的变化。
1. 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大气层中的气象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风、云和降水等因素。
2. 天气的变化原因天气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汽的变化: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会导致天气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温度的升降会直接影响天气情况。
- 气压的变化:气压的高低会引起气象现象的变化。
- 风的影响:风的速度和方向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 雨水的作用:降水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天气变化。
- 地理环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也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3. 天气的预测人们通过天气预报来获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利用气象观测和科学模型来预测气象变化的可能性和趋势。
- 技术手段:天气预报利用了气象观测设备、卫星遥感、计算机模拟和气象预报算法等技术手段。
- 预测的依据:天气预报依据过去和现在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和推理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4. 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装选择: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服装。
- 活动安排:天气的好坏会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安排。
- 农业生产: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重要的影响。
- 交通出行:恶劣的天气情况可能会影响交通状况。
- 健康状况:天气的变化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结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大气层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天气预报可以提前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有助于人们做出适当的安排和准备。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复习资料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信息的工具。
测量天气信息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lào、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一年有24个节气。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读作:三十八摄氏度读作:零摄氏度读作:零下五摄氏度写作:38℃写作:0℃写作:-5℃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②悬挂在空气中。
③保持干燥zào。
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降雨量的单位:毫米。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①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
③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我们的风速等级0级风无风风旗不动1级风微风风旗微动2级风大风风旗展开飘动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东风是由东面吹过来的风,南风是由南面吹过来的风,西风是由西面吹过来的风,北风是由北面吹过来的风,东北风是由东北方向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西南风是由西南方向吹过来的风,西北风是由西北方向吹过来的风。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雨、雪等。
- 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 多云:天空中有较多的云,但还能看到太阳。
- 阴:天空中布满云,看不到太阳。
-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 雪:从云中降落的冰晶。
2. 天气符号。
- 人们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这样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交流天气信息。
例如:“☀”表示晴,“☁”表示多云,“ ”表示雨,“ ”表示雪等。
3. 气温。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 测量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拿温度计的上端。
-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 风。
-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
-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中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速的大小。
5. 降水量。
-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
-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 通常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小雨(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水量10 - 24.9毫米)、大雨(日降水量25 - 49.9毫米)、暴雨(日降水量50 - 99.9毫米)等。
二、观测天气。
1. 制作简易气象站。
- 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气象站来观测天气。
例如,可以制作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简易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等。
- 制作风向标:可以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
将吸管两端剪开,一端插入大头针作为轴,在卡纸上剪出箭头和箭尾形状,分别粘在吸管的两端,然后将大头针插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体上,如铅笔的橡皮端,这样就可以根据箭头指向来判断风向了。
新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课本知识点
三上第三单元《天气》复习总结一、天气变化1.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
2.描述天气特征:可以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4.天气现象的分类天气现象一般包括降水现象(雨、雪、冰雹等)、地面凝结和凝华现象(露、霜等)、视程障碍现象(雾、霾、沙尘暴等)、雷电现象(雷暴、闪电等)、其他现象(风、晴、多云等)。
5.天气符号:6.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益处:(1)适量的雨水能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2)雨水使空气湿润,清新。
(3)雨水使河水不干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损害,给我们带来损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1)风、霜、雨、雪会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容易引起中暑、冻伤、感冒等疾病。
(2)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3)暴雨会阻碍交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7.大气圈大气圈又成大气层,因重力关系而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8.制作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具有记录和分析气象,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等作用。
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天气现象(云量、降水量、气温和风)。
二、气温1.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室外阴凉通风处,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2.气温计(1)概念:气温计是测量气温专用的工具,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2)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温度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组成。
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的底部有液泡,不同的温度计里面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遇热膨胀便会沿着玻璃管中的毛细管上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比如台风、暴雨、冰雹、暴雪。
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5.表示冷暖天气现象有:(冷热温暖)表示阴晴天气现象有:(阴多云晴)表示雨雪天气的现象有:(小雨中雨大雨雷雨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
表示风天气的现象有:(微风大风)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较多),有时可以(看见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
7.雨和雪都是(水),雨是(液态的水),雪是(固态的水)。
8.天气灾害有:(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9.了解以下天气符号10.会画以下天气符号1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1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13.温度计都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14.气温计结构:15.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30℃),最高气温是(50℃),每一大格被分成(10)个小格?一大格的含义是(10℃),一小格的含义分别是(1℃)。
16.读刻度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17.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18.(双金属温度计)用于(工业)上温度的测量。
(红外线温度计)用于(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19.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构造相同:都有(液泡、刻度、液柱、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不同点:(1)作用不同: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水温计是测量水的温度的仪器(2)(分度值)不同,水温计和气温计通常是1℃,而体温计是0.1℃。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1.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天空状态、降水和风等自然现象。
2.地球被一层大气圈所包围,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大气圈中发生的。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变化很快,有时较为缓慢。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观察和记录气温是很重要的。
6.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以了解所在区域内的气温。
7.温度计、气温计(又称寒暑表)、体温计和水温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
8.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9.气温计包括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等几个部分。
10.测量气温时,应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XXX,待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11.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14.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装置,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雨量的等级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
16.风是周围流动的空气,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7.我们可以利用地面上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来了解风的大小和方向。
18.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19.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
2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时,表示西南风。
21.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成12个不同的等级。
22.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形成云。
23.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24.大团堆积的云很有可能会下雨,纤维羽毛状的云经常出现在晴天。
25.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此时的天气状况是晴。
天空中云层密度不同,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状况被称为多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关于天气的知识是孩子们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整理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
首先,孩子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时间和地点的气候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力等。
通过观察天空和气象仪器,可以判断出天气的变化。
1. 天气的种类:孩子们需要学习各种天气的名称和特征,例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风天等。
比如,晴天是指天空无云,阳光充足;多云是指天空有云,但不阻碍阳光照射;阴天是指天空全被云层覆盖,没有阳光;雨天是指有雨水降落;雪天是指有雪花飘落;风天是指有风吹动树叶和其他物体。
2. 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例如:春天是温暖多雨的季节,夏天是炎热多雨的季节,秋天是凉爽多风的季节,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季节。
3. 气象仪器:孩子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气象仪器,以使用这些仪器观察和测量天气。
例如: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而湿度计用来测量湿度。
可以通过使用这些仪器,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天气条件。
4. 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天气的变化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例如:气候、地形、海洋等都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日常现象,以及利用简单的气象仪器,来体验天气的变化。
5. 天气的影响:孩子们还需要了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例如:下雨会浇灭大火,但会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天气炎热时,人们需要防暑降温,而农作物则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防止干旱。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希望本文所整理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天气知识点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让他们对天气更加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3.2认识气温计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测量气温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②悬挂在空气中;③让气温计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1、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3、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6、我们用(气温计)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
7、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8、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9、气温计包括(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几部分。
10、测量气温时应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将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11、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3、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14、(雨量器)是测量降雨多少的装置,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16、(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17、我们可以利用(地面上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18、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19、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
2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时,就是(西南)风。
21、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成(12)个不同的等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天气第2课 认识气温计
一、知识速记 1. 温度 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摄氏度 ,用符号 ℃表示。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 气温计 , 又叫 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 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叫 水温计 。
3.气温计由 单位符号 、 刻度 、 液柱 、 液泡 等部分组 成。 4.使用温度计,应先了解它的 测量范围 ,读数时眼睛要 平视 。
四、连线题。
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气温计有着特殊结构,请将结构与名称
用线连起来。
单位符号
刻度
液柱
液泡
3.当我们发烧时,需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的测量范
围一般在( B )
A.0~100 ℃
B.35~42 ℃
C.-30~50 ℃
4.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测量水温时,要将温度计的液泡紧贴容器底部 B.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进行读数 C.读取示数时,要把温度计拿出来放在眼前在读
二、重点实验认识的仪器叫 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 气温计 , 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 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叫
水温计 。
2.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用符号 ℃ 摄氏度 。
表示,读作
二、判断题。 1.使用温度计时我们需要注意它的量程范围。( √ ) 2.无论是水温计、体温计还是气温计,这些都属于温度计。
(√) 3.观察气温计时我们发现自0 ℃以上,数字越大,气温就越 高。( √ ) 4.温度计是玻璃制品,要小心轻放,谨防破裂。( √ )
三、选择题。
1.如果气温计10~20 ℃之间有5个小格,那么该气温计的每一
个格表示( B )
A.1 ℃
B.2 ℃
C.5 ℃
2.琳琳家住山东青岛,中午她测得室外温度如右图,此时气 温计显示( B ) A.35 ℃ B.38 ℃ C.40 ℃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4.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3.测量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2.百叶箱安装在高度为1.25m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为了观测大气的自然状况,要求百叶箱不仅通风要好,而且还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4.测量降水量
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单位:毫米
6.观察云
1.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2.统计天气信息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8.天气预报Fra bibliotek怎样制作出来的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霰雹(冰雹)和雨淞等。
5.观测风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能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
3.风速是风的前进速度。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5.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依据标准气象观测场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1.我们关心天气
0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02.可以通过气温、降水量、云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03.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认识气温计
0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0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
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4、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
5、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6、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
7、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
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
8、气温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9、温度计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测量不同的对象时可以选用不同的温度计。
10、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11、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12、温度计读数和记录。
以0℃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7摄氏度写作7℃,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写作-5℃。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1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拿温度计的手应放在温度计的顶部。
⑵温度计底部不可以接触物体。
⑶读数时眼睛应该平视。
15、百叶箱是安置测温仪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降水和强风的影响,又能使仪器的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温度的变化。
一般安装在约离地面1.5米高度的地方,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
16、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内容梳理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描述天气: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2)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3)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认识温度计(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气温计的结构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3)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3.测量气温(1)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2)一天中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最高气温前,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温度后,气温呈下降趋势。
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低→高→低。
(3)绘制柱状图的方法:①找气温、点上点;②对应条,画横线;③涂颜色,即完成。
4.测量降水量(1)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我们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3)制作简易雨量器注意事项:①必须选用直筒透明杯;②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0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4)雨量器的读数:①水平放置雨量器,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②视线要与液面平行;③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5)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5.测量风(1)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风速和风向。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与风向一致。
(4)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感受并记录天气变化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通过记录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
4、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气温、降雨量、云量、风向和风速等。
5、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观察、讨论、测量、记录四种天气特征1、气温的测量工具单位测量地点记录方法气温气温计摄氏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绘制柱状图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比早上高,下午2点气温最高,黎明气温最低。
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气温。
2、降雨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必须选择直筒透明容器来制作。
(3)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量划分为6个等级。
3、风的观测(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就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
工具 单位 测量地点 记录方法 降雨量 雨量器 毫米(mm ) 室外空旷处 绘制柱状图东风 东 南 南风西风 西 北 北风4、云的观察(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积云是大团、堆积的云;卷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三、整理天气日历及天气预报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4、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
5、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6、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
7、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
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
8、气温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9、温度计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测量不同的对象时可以选用不同的温度计。
10、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11、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12、温度计读数和记录。
以0℃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7摄氏度写作7℃,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写作-5℃。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1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⑴拿温度计的手应放在温度计的顶部。
⑵温度计底部不可以接触物体。
⑶读数时眼睛应该平视。
15、百叶箱是安置测温仪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降水和强风的影响,又能使仪器的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温度的变化。
一般安装在约离地面1.5米高度的地方,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
16、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17、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
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各种农作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1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19、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20、风速和风向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2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2、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23、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
24、云的分类
积云:大团、堆积的云
卷云:纤维、羽毛状的云
层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25、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
26、卷积云:是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的累积叠加起来,看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大家管这样的天气叫做鱼鳞天。
代表着好天气,晴朗。
27、高积云:和卷积云很类似,大体的区别就是范围更大,云朵更厚。
同样是好天气的意思。
28、淡积云:出现很频繁的云朵,看起来很蓬松,洁白,像一团一团棉花漂浮在空中,代表好天气。
29、积雨云:通常出现在低空中,云彩颜色很暗沉。
通常出现这种云代表着有大雨,强风,常鸣,和闪电的到来。
30、高层云:在太阳光或者月光的照耀下,会像是灰蒙蒙的布帘。
所到之处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如果云朵越来越厚越暗,那么就要下雨了。
31、雨层云:是种低空的云,颜色灰暗,如果一直笼罩在天空中不动的话,会在近期内下雨。
32、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3、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4、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5、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36、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37、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38、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9、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40、百叶箱内的温度最能代表当时当地的气温。
4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风向表示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