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布点方法

合集下载

空气采样布点方法

空气采样布点方法

空气采样布点方法一、引言空气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空气中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采样的布点方法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采样,并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位和数量。

本文将介绍空气采样布点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确定采样区域首先,需要明确需要进行空气采样的区域范围。

通常情况下,这个范围是由环保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例如城市规划局提供城市规划区域范围等。

如果没有提供,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需要选择不同的采样区域。

例如,对于工业污染源,应该选择距离工厂较近的地方进行采样;对于交通污染源,则应该选择交通繁忙地段进行采样。

三、确定采样方式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分布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空气采样方式。

一般来说,常用的空气采样方式有袋式采样、吸附管采样、活性炭管采样等。

袋式采样是将空气直接吸入袋中,适用于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

吸附管采样则是通过将空气通过吸附管,使污染物与吸附剂发生反应并固定在吸附剂上。

活性炭管采样则是利用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

四、确定采样点位和数量根据确定的采样区域和选择的空气采样方式,需要确定具体的采样点位和数量。

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采样,例如交通路口、工厂周边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采样点位。

例如,在工业区内应该设置多个点位进行连续监测;而在城市内,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较少的点位。

五、布设空气监测站根据确定好的采样点位和数量,需要布设相应的空气监测站。

在布设监测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场地:监测站应该选择在平坦、无遮挡、无显著污染源的场地。

2. 确定监测站类型:根据不同的采样方式,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监测站。

例如,袋式采样需要设置采样亭或者采样车;吸附管采样和活性炭管采样则可以通过设置吸附管支架或者活性炭管支架来完成。

土壤检测采样点的6种布设方法

土壤检测采样点的6种布设方法

土壤检测采样点的6种布设方法一、简单随机布点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抽签一样随机。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大片土地,就像一个大棋盘。

你闭上眼睛,随便在这个棋盘上点几个点,这就是简单随机布点啦。

它比较适合土壤情况相对比较均匀的地方哦。

比如说那种大片的、没有太多地形变化或者土地用途比较单一的农田。

不过呢,这种方法也有点小任性,如果土地本身差异比较大,可能就不太能准确反映整个区域的土壤情况啦。

二、对角线布点法。

这方法可有趣啦。

就像在土地这个大图形里画对角线一样。

如果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地块,我们就在它的对角线上选几个点。

这就像是给土地画了个特殊的标记。

这种布点法对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的地块很实用呢。

就好像给小地块量身定制的一种采样方式,能比较快地了解这块小土地的土壤大概情况。

三、棋盘式布点法。

棋盘式布点就像是在土地上摆棋盘。

把土地划分成很多个小方格,然后在这些方格的交叉点上设置采样点。

这就像是给土地做了个很细致的网格规划。

适合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程度中等的大面积地块。

它就像是撒大网捕鱼一样,能比较全面地覆盖到土地的各个部分,这样检测出来的土壤情况就更有代表性啦。

四、蛇形布点法。

蛇形布点法可形象啦,就像蛇在土地上蜿蜒爬行留下的痕迹一样。

在地块比较狭长的时候,这种方法特别好用。

沿着地块的长度方向,弯弯绕绕地设置采样点。

这样能保证在狭长的土地上也能采到不同位置的土壤样本,不会遗漏掉土地两边或者中间有特殊情况的土壤。

五、分层布点法。

这个分层布点就像是给土地做分层蛋糕一样。

如果土地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表层土和深层土情况差异比较大,或者有不同的土壤类型在垂直方向上分布,那就可以分层来设置采样点。

先在表层采一些样,再到深层采一些样。

这样就能全面了解土地不同深度的土壤状况啦。

六、放射状布点法。

放射状布点法就像太阳射出的光线一样。

如果土地中间有个特殊的点,比如有个污染源头在中间,或者有个特殊的地形中心,那就以这个点为中心,像光线一样向四周设置采样点。

大气采样的布点方法

大气采样的布点方法

大气监测布点采样方法近几年,朋友圈里晒蓝天白云照片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其实蓝天白云天气的增多离不开大气的监测、治理,其中采样则是最基础且重要的一环,如果采样出现误差,之后的监测和治理步骤都无法进行。

那么,大气采样有几种方法?具体实施起来又需要哪些条件呢?大气采样点布设不是随意进行的,简单来说,其原则主要包括:采样点应设在监测区域污染浓度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地方;采样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要选择在开阔地带、风向的上风口,在交通密集区则应设在距人行道1.5m处;各个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采样高度应根据采样目的而定。

具体到采样点布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1.功能区布点法。

该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适用于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交通密集区等等;2.网格布点法。

多用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3.同心圆布点法。

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重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4.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例如高立的烟囱;5.平行布点法,适用于线性污染源,如公路、斑马线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亦可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此外,在大气采样过程中,采样时间(每次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也称采样时段)和采样频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及人力物力等因素决定。

如短时间采样,其试样缺乏代表性,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因此仅适用于事故性污染、初步调查等的应急监测;增加采样频率就相应地增加了采样时间,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样品就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监测站和采样点的布设

监测站和采样点的布设

10.污染监测点的具体设置原则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确定。道路交通监测污染点采样口距道路边缘距离不超过20m。
道路人平均机 动车流量(人 表 平均车辆数)
采样口语道路边缘 之间最小间 隔距离/m
一 小于或等于 3000 25
PM10
SO2、NO2、 Co和O3
10
3000~6000
城市人口数 量/万人 小于50 50~100 100~200 200~400 大于400 SO2、NOx、 自然降尘量 TSP 3 4 5 6 7 大于或等于3 4~8 8~11 12~20 20~30 硫酸盐化 速率 大于6 6~12 12~18 18~30 30~40
表 二
WHO建议城市地区空气污染趋势监测站的数目
城市人口 数量/万人 可吸入颗 SO2 粒 NOx 氧化剂 CO 风向、风 速
小于或等 于100 100~400 400~800 大于800
2 5 8 10
2 5 8 10
1 2 4 5
1 2 3 4
1 2 4 5

1 2 2 3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
监测站点总数确定后,可采用经验法、统计法、模拟法等进行监测站点布 设。经验法是最常用的的方法,特别是对尚未建立监测网或者监测数据积 累少的地方,需凭借经验确定监测站位置。具体方法是:
道路人平均机动车流量人平均车辆数采样口语道路边缘之间最小间隔距离mpm10so2no2co和o3小于或等于3000251030006000302060001500045301500040008060大于40000150100城市人口数量万人so2noxtsp自然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小于50大于或等于3大于650100612100200811121820040012201830大于40020303040我国污染检测样点设置数目主要依据城市人口数量如表二在有自动监测系统的城市以自动监测为主人工连续采样为辅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21.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培养底盘A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m(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II类区域:≤4cfu/(15min·直径9cm平皿)III类区域:≤4cfu/(5min·直径9cm平皿)六、附录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土壤布点与采样的要求方法等课件

土壤布点与采样的要求方法等课件
土壤布点与采样的要求方法等课件
目录
• 土壤布点技术 • 土壤采样方法 • 土壤采样深度与频率 • 土壤样品处理与保存 •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 • 土壤污染与防治
01
土壤布点技术
Chapter
随机布点法
01
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点,确保 样点分布均匀。
02
根据研究区域的大小和土壤类型 的分布,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 点,确保样点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能够反映土壤的总体情况。
样品保存
01
02
03
密封保存
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装入 洁净的容器中,并密封保 存,以防止样品受潮、污 染或变质。
低温保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 土壤样品保存在低温环境 中,以延缓样品变质。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土壤样品的保存 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 处理。
样品运
包装安全
确保土壤样品在运输过程 中不受损坏或泄漏。
系统布点法
按照固定的间距或网格进行布点,样 点分布更加规律。
根据研究区域的网格或等距线,按照 固定的间距设置样点,样点分布相对 规律,适用于大尺度土壤调查和资源 评价。
网格布点法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交叉点 设置样点。
将研究区域按照一定的大小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 的中心或交叉点设置一个样点,适用于地形变化较小、地势 平坦地区的土壤调查。
按照预定的要求,在采样区域内不受任何方向和障碍物限制的点位进行采样,每 个点位都用GPS进行定位,并记录经纬度、地貌、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
分层随机采样
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将研 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层 分别随机采样,能反映各层的平均状 况。
VS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1、河流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点泛指水体中一个具体的取样点,它受水面宽度和深度影响。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1—1 和表 1—2,其中,中泓线设置在除去河流两岸滩涂部分后的中间位置;左、右两垂线布设在中线至岸边的中间部分。

表1—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表 1—2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2 污水采样点位的确定污水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无须设置监测断面,可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2.1工业污(废)水2.1.1对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在环境和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此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此类污染物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13种。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此类污染物有pH 、色度、SS 、、、、、、、、-----34235PO F S CN N NH COD BOD Cr 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LAS 、类大肠菌群数、TOC 等56种。

2.1.2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处理设施的入口和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处理单元的入口和排口设置采样点。

2.2城市污水2.2.1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2.2.2在接纳污水入口后的排水管道或渠道为了保证两股水流的充分混合,采样点布设在离污水(或支管)入口约20~30倍管径的下游处。

2.2.3城市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在污水入河排污口的上、下游分别设置采样点。

采样位置设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位于1/4水深处;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位于1/2水深处。

大气采样布点方法

大气采样布点方法

大气采样布点方法大气采样就像给大气做一次“体检”,那布点方法可重要啦!咱先说说功能区布点法,嘿,这就好比给大气划分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各有各的特点。

在这些不同区域设置采样点,不就能清楚了解不同功能区的大气状况了吗?这多棒呀!那网格布点法呢,就像给大气织一张“网”,把整个区域划分成一个个小网格,在网格交点处布点。

哇塞,这样是不是能全面了解整个区域的大气情况呢?同心圆布点法也很厉害哦,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同心圆,就像围绕着太阳的行星轨道一样。

在不同半径的圆周上布点,能清楚地知道污染源对周围大气的影响。

那布点的时候有啥注意事项呢?首先得考虑风向啊,风往哪儿吹,咱的采样点就得合理布置,不然咋能准确反映大气情况呢?还有地形也很重要呀,高高低低的地形可不能忽视。

说到安全性,咱这大气采样布点可不能在危险的地方瞎搞呀。

得保证采样人员的安全,要是在一些不稳定的地方布点,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稳定性也很关键,布点得选稳定的地方,不能今天在这儿,明天就没了。

就像盖房子得打牢地基一样,咱这采样点也得稳定可靠。

大气采样布点方法的应用场景可多啦!环境监测部门那是经常用啊,看看哪个地方的大气污染严重,好采取措施治理。

企业也可以用呀,检查自己的排放有没有超标。

优势也不少呢,能准确反映大气状况,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

这不是超级厉害嘛!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城市为了治理大气污染,采用了多种布点方法。

在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都设置了采样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发现了问题所在,然后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哇,效果那叫一个好,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了。

大气采样布点方法真的超重要,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状况,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采样布点方法范文

采样布点方法范文

采样布点方法范文采样布点方法是一种用于选择样本的方法,旨在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在各个领域中,如统计学、市场调查、社会科学研究等,采样布点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样布点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采样布点方法,它的原理是在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观测。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随机数表、随机数生成器或把名字写在等大纸条上放入罐子中,来保证样本观测的随机性。

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简单易行,能够确保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

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因为容易导致样本不具备代表性而不被采用。

系统抽样是一种无随机性的抽样方法。

在进行系统抽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范围,这个范围称为抽样间隔(sampling interval)。

然后,从总体中无偏地选择一个初始个体。

之后,选择此初始个体后的每隔抽样间隔的个体。

系统抽样方法比简单随机抽样更简单:只需指定一个初始值和抽样间隔,就能快速抽取样本。

然而,如果总体的有序性与抽样间隔相吻合,那么系统抽样就会导致样本具备一定的偏倚性。

分层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划分为不同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中进行抽样的方法。

分层抽样的目的是确保每个层级都能得到恰当的代表性。

首先,将总体按照一些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然后在每个层级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具有更强的代表性,能够更好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但是,分层抽样的实施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对总体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且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整群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复的群组(clusters),然后在每个群组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群组来构成样本的方法。

整群抽样的目的是降低调查成本和提高效率。

通常,群组的选择是基于方便性或经济性的考虑。

整群抽样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化了调查过程,但样本与总体之间的代表性可能会受到群组选择的影响。

在选择采样布点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的目的、总体特征和可用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

环境监测如何布点采样

环境监测如何布点采样

今天大气氟化物采样器厂家为大家分享下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之布点采样,一起来看一下吧!1.点位布设1.1.一般原则1.1.1.采样点位应根据监测任务的目的、要求布设,必要时进行现场踏勘后确定。

1.1.2.所选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监测数据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质量水平或空气中所测污染物浓度水平。

1.1.3.监测点位的布设和数量应满足监测目的及任务要求。

1.2.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求1.2.1.监测点应地处相对安全、交通便利、电源和防火措施有保障的地方。

1.2.2.监测点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有270°以上的捕集空间,不能有阻碍空气流动的高大建筑、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1.2.3.如果采样口一侧靠近建筑,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º以上的自由空间。

1.2.4.从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高度差的两倍以上,或从采样口到建筑物顶部与地平线的夹角小于30°。

1.2.5.样口距地面高度在1.5~15m范围内,距支撑物表面1m以上。

有特殊监测要求时,应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整。

1.3.采样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于手工间断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15米范围内;(二)对于自动监测,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15米范围内;(三)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5米范围内;(四)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米以上,无法按满足(一)、(二)条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15~25米范围内选取;(五)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六)使用开放光程监测仪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在监测光束能完全通过的情况下,允许监测光束从日平均机动车流量少于10,000辆的道路上空、对监测结果影响不大的小污染源和少量未达到间隔距离要求的树木或建筑物上空穿过,穿过的合计距离,不能超过监测光束总光程长度的10%;(七)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点的布设分几个方面来讨论:流动的水体(河流)、死水(湖泊、水库)、地下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一)河流样品的代表性首先取决于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代表性。

为了合理地确定采样断面和采样点,必需调查讨论、收集资料,重要包括: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特征;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分布与排放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资源情形,包括森林、矿产、土壤、耕地、水资源,特别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4.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分布和重点水资源保护区;5.实地考察现场的交通情形、河宽、河床结构、岸边标志等,生物、沉积物特点;6.收集原有的水质分析资料。

在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断面、采样点。

1.采样断面的布设对于流经城市或工业区的河流,至少应布设三个断面,即:对比断面(城市或工业区的上游,此时河流未受污染,一条河流只设一个对比断面);掌控断面,也叫污染断面(污水排放后,与河水混合,通过此断面可了解排污对河流的影响情形。

依据排放点的位置,可多设几个污染断面);清洁断面,也叫净化断面(经过一段距离后,污染物在环境中降解、净化,可了解河水净化情况)。

工业区或城市在有支流混入河水前,应靠近河口处布设采样点,以便对比支流混入前后的情况。

掌控断面工业区或城市了解支流混入前支流河水情形了解城市排污情形了解支流混入后河水污染情形当有较大河心滩时,应在河心滩两侧的河水中布设点位。

对比断面的布设:选择一个对比断面很紧要,由于水体中某种污染物质可能来源于人为污染、天然污染,因此搞清楚天然水体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本底值,才能进一步得知人为造成的污染有多少,在实在设置地点时应考虑以下原则:①阔别工业区、城市、居民密集区和重要交通线,避开工业污染源、农田回流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②尽可能阔别农药和化肥施用区;③尽可能布设在水文条件较稳定、较平直的河段上;④尽可能布设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上游河段;⑤既要避开重要交通线,又要考虑交通便利,尽可能布设在交通线的上游。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拥有必然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定赶忙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 6 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 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办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 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两端距墙 1 米;室内面积>30m 2,设东、西、南、北 4 角及中央 5 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 1 米。

干净手术室9个点。

(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 一般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 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裸露5-15-30 分钟,盖好马上送检。

( 3) 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表 4:干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等空气干净度级别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级手术区周边区布点要求手术周边区区100 级1000 级Ⅱ1000 10000级级2 4Ⅲ10000100000级级辅Ⅲ100000 级 5(5) 质控标准:Ⅰ类地域(干净手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皿),新风机组2d 干净一次,初效过滤器1-2 月更换,中效每周检查 3 个月更换,高效每年更换,尾端高效每年检查 3 年更换。

回风口每周干净一次、每年更换一次。

Ⅱ类地域:细菌总数≤4cfu/m3(15min9cm平皿),Ⅲ类地域:细菌总数≤4cfu/m3(5min9cm 平皿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马上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放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 2 次 (双手涂擦面积约 60 平方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ml 无菌盐水试管内,马上送检。

土壤环境采样点的布设方案

土壤环境采样点的布设方案

土壤环境采样点的布设方案
答案:
土壤监测布设采样点包括以下6种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 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 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

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以上分点。

4) 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 放射状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监测站和采样点的布设

监测站和采样点的布设
城市人口 数量/万人 可入颗 SO2 粒 NOx 氧化剂 CO 风向、风 速
小于或等 于100 100~400 400~800 大于800
2 5 8 10
2 5 8 10
1 2 4 5
1 2 3 4
1 2 4 5
1 2 2 3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
监测站点总数确定后,可采用经验法、统计法、模拟法等进行监测站点布 设。经验法是最常用的的方法,特别是对尚未建立监测网或者监测数据积 累少的地方,需凭借经验确定监测站位置。具体方法是:
6000~15000 15000~4000 0
30
45 80
20
30 60
我国污染检测样点设置数目 主要依据城市人口数量如表 (二),在有自动监测系统 的城市以自动监测为主,人 工连续采样为辅;无自动监 测系统的人工连续采样为主, 辅以单机自动监测,便于解 决缺少瞬时值的问题。
大于40000
150
100
3.同心圆布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 集中的地区。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做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 做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心周围的交点作为采样点。 4.扇形布点法: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 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做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
1.功能区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 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在 根据具体污染境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量不要求平均,在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教密集的 居民区多设采样点。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1)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1)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采样梅花布点法标准

采样梅花布点法标准

采样梅花布点法标准
采样梅花布点法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采样点的布置呈梅花状,即每个采样点都位于一个“梅花”的交点上,以确保采样点的分布均匀。

2. 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采用双对角线法,即将监测区域按照“之”字形或“川”字形分割成若干条平行线,每个平行线之间再绘制一条对角线,在对角线上布置监测点,数值一般取2-5个中位数。

3. 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反映该地区的土壤状况。

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用途和管理的土壤类型,应根据需要分别布置采样点。

4. 在进行土壤采样时,应注意采样点的准确位置和定位精度。

在实践中,可以使用GPS、GIS等辅助技术进行采样点的精确定位。

同时,为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个采样点应进行多次采样和混合。

5.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采样点的原状,避免人为因素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同时,应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采样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梅花布点法是一种科学的采样方法,可以保证采样的均匀性、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土壤监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采样布点方法,见图5-1(a、b、c、d)。

图5-1 土壤采样点示意图
(1)对角线布点法(见图5-1(a)):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布点方法是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线引一斜线,将此对角线三等分,在每等分的中间设一采样点,即每一田块设三个采样点。

根据调查目的、田块面积和地形等条件可做变动,多划分几个等分段,适当增加采样点。

图中记号“×”作为采样点。

(2)梅花形布点法(见图5-1(b)):该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3)棋盘式布点法(见图5-1(c)):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一般设10个以上采样点。

此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因为固体废物分布不均匀,应设20个以上采样点。

(4)蛇形布点法(见图5-1(d)):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