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
《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20**年8月到20**年6月,根据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我们承担了县级课题《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
现在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抓住契机,进行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实验伊始,我组织全体学生系统学习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生从思想上对自己有个严格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榜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每周评选出班级最佳学生上光荣榜,对多次违纪的学生扣分上榜,这样严惩分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
例如霍天浩同学,过去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不服从老师的管理,成为管理中的老大难,我对他循循善诱,分析了这样做的危害,并让他写下了保证书,这样一来,他对自己过去的错误不仅有了认识,更重要的是从行动上有了改进,由此可见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细微处入手。
二、懂得奉献,学会感恩。
如今的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被关照的优越条件下生活,养成了什么都是应该的,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在班级中也是这样,同学间缺少关心和帮助,为此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学会感恩》在班会上,我让同学们谈谈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老师同学又是怎样教育和帮助自己的,他们为了你们的成长和快乐,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尤其是在纹川地震中孩子们的捐款数额出呼我的意外,最少都是10元以上,他们小小年纪懂得了奉献,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怀,接着我在班级讲了《老牛的故事》、《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故事,同时应用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启发学生奉献一分爱心,就是为自己积累一分财富。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和平中学顾玉清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学识。
较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学生终身享受不尽的财富。
为此,我能够与科代课组的教师一道,在《小学生较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研究过程中,能够依照课题研究计划,有步骤,存有计划,存有措施的全面落实课题的实行步骤,课题研究必须达至的目标基本能够同时实现。
在研究中,能够按时出席教师培训自学,转型教学观念,认清形势和业务能力。
能够将课题研究密切与课堂教学结合,力争在品德学科课中培育学生较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中不搞出一刀切,一锅煮,对他们也就是“分层大力推进,分类指导”,使优秀生犯罪行为在充份发展,使中等生的较好犯罪行为在旧有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创造力后生的较好犯罪行为不“滑坡”,并有所提高。
为此现将第一阶段的总结如下:一、课题简介我们科任组分担了《小学生较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中,始终能够把学生较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能够为按时出席学校非政府的课康培训自学,不断积极探索,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能发生改变转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能够融合教学对学生展开较好犯罪行为培育的尝试,能够融合教学课堂教学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接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的具体实施1.搞好开题前的调查摸底工作,针对各班学生的情况,我能够按时出席课题研究工作。
2.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能够按时出席课题组非政府的有关的理论自学,经常与每一位课题教师入行沟通,提高科研认识,在学习现代学生良好行为教育理论的同时,通过网络了解各地的教育发展情况,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使自己从思想上认识了课题的重要性,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能够积极主动出席学校非政府的教师教育理论的自学,明晰课题研究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研究阶段性总结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大英县玉峰镇小学校德育办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
而人的行为习惯首先取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我校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巨大意义,激发他们为塑造完美幸福的人生而从小注重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的激情,组成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强大“教育场”,采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手段,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学生一定能多方面地培养出较强行为动力水平的好习惯,并逐渐把这些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和谐地成长。
开题以来我校把这一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参研人员的职责、分工,保证课题研究覆盖到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各个层面,形成课题研究网络。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1、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陪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的研究(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4)、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5)、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6)、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2、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知道上课前需要准备那些学习用具、准备到什么程度,为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知道作业前要如何准备,该怎样书写,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学会检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细节。
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活动课程(1)开学初我校各班都开展了新教育实验活动,深化学生的晨诵、午读、暮醒的时效性,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优秀范文5篇)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本学期,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现将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根据实际,制定有效计划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所以,我把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定位在学生的准备习惯、作业习惯、检查习惯:(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知道上课前需要准备那些学习用具、准备到什么程度,为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知道作业前要如何准备,该怎样书写,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学会检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细节。
二、对照计划,实施有效措施1、充分准备,为有效学习作保障35分钟的上课时间对每一位教师都是考验,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课堂上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上课我观察到,经常有学生忘记带课本、练习本、笔、尺子等课上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具,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经常耽误大家的时间;还有的孩子下了课不管自己的课桌上有多乱,先跑出去玩,等上课铃响后再满头大汗的跑进教室,然后才慢吞吞的收拾、准备自己的上课用品;还有的孩子物品也带全了,杂乱的堆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找什么东西的时候需要翻个遍,还时不时的有东西掉下去。
确定了以上三个问题,针对计划当中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在开始的第一周,我先就课上需要准备什么物品,怎样摆放提出了如下要求:练习本要用哪一页就翻开到哪一页;要用的文具比如笔、橡皮、尺子之类的要提前从文具盒里拿出来,上课不允许铅笔盒再发出声音;练习本在下、课本在上,然后用铅笔盒压好,摆出文具。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蒋春阳一、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多措并举确保课题顺利实施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领导①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
由徐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高新美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②实行“课题骨干教师交流制度”。
精挑细选养成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2、健全制度学校领导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课题研究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并将教师的课题研究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
3、重视培训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别重视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经验聚焦两大方面。
理论方面重点学习的是著名教育专家林格主编的《怎样培养习惯》一书;经验聚焦方面,我们一是学习前辈在习惯养成方面的经验做法,二是通过网络搜集其他学校的借鉴性经验做法;三是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潜移默化育习惯1、努力培植丰富的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的隐形阵地,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营造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
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
教学楼内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大厅用醒目大字雕刻着“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教学楼道内有“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每个班级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色构想建起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诗词长廊、成语长廊、对联长廊等特色鲜明,寓意深刻。
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②营造习惯培养的精神环境。
我们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讲习惯养成的意义、方法等;二是各班每月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
三是建立“好习惯积累卡”,广泛开展“我的好习惯”记事活动。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多措并举确保课题顺利实施为保障课题研究得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领导①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
由徐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高新美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题研究得开展情况.②实行“课题骨干教师交流制度"。
精挑细选养成教育经验丰富得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题研究得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题研究中得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2、健全制度学校领导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课题研究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并将教师得课题研究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3、重视培训理念就是行动得先导。
为了更好得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别重视课题组成员得培训工作。
培训得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经验聚焦两大方面.理论方面重点学习得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林格主编得《怎样培养习惯》一书;经验聚焦方面,我们一就是学习前辈在习惯养成方面得经验做法,二就是通过网络搜集其她学校得借鉴性经验做法;三就是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潜移默化育习惯1、努力培植丰富得文化环境良好得校园环境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得隐形阵地,对学生得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得作用。
我们得具体做法就是:①营造习惯培养得物质环境。
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得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得可利用资源。
教学楼内得内容更就是丰富多彩:大厅用醒目大字雕刻着“为幸福人生奠基”得办学理念;教学楼道内有“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每个班级根据自身不同得特色构想建起不同主题得走廊文化:诗词长廊、成语长廊、对联长廊等特色鲜明,寓意深刻。
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得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②营造习惯培养得精神环境。
我们得做法就是:一就是通过“国旗下得讲话”讲习惯养成得意义、方法等;二就是各班每月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总结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
”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于是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一、抓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
2、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
我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3、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4、教给方法,反复练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7篇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7篇篇1一、引言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本篇总结将围绕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提升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自律能力:习惯养成需要持之以恒,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至关重要。
3. 促进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目前,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
同时,家庭和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1. 学校教育:学校应将习惯养成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通过课程、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家庭教育: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3. 社会教育:社会应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不懈的努力,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自律能力、学习效率等也有所提升。
同时,家庭和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合作也更加密切,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六、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前言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一些不良影响的产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例如:1.按时完成作业,做到“做完作业,休息身体,陶冶情趣”。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培养好习惯后,小学生可以更加利于迅速适应中学和更高等级学习,并有望继续保持优异成绩。
生活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学会维护生活环境,遵守公共秩序,从年纪小开始习惯日常生活有规律,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2.从小开始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好习惯,让小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得到锻炼,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生活得更加优秀。
目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现状目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状况表现不尽如人意,常有以下问题:1.有些小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小学生生活习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差异较大,很多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3.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受到诱惑,从而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例如课堂上偷玩游戏、旷课等行为。
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为了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以下措施:学校层面1.定期开展班级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
2.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3.鼓励小学生勇于公开自己的行为习惯,并赞扬他们好习惯的形成。
家长层面1.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他们的约束和管理。
2.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习高道德行为,学习尊重、包容和合作等。
3.家长应该耐心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对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德育组按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实验方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德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具体情况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素养。
(1)首先我们组织全体德育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德育组课题实验方案和刘所长推荐的文章并且不定期举办沙龙,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使我们更深一步认识到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德育是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特别是刘所长让我们深入学习的《创新教育十年书稿》更是让我们对于开展新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要让我们的道德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但是,我们的社会现状却是,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意志力薄弱,依赖性强;一味要求他人,忘却完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围绕我转;家务事不会做,自制力差;有些孩子甚至把游戏厅网吧当成了感情寄托的地方。
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养成习惯与德育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因为大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大家的科研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特别高。
在方案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德育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
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
在确定实施方案的时候,我们德育组成员根据学生特点,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各个阶段德育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实验内容及要求:本学期,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安全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汇报一下。
(点击)二、注重习惯培养,让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提高。
首先是文明礼貌习惯,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狠抓学生的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中期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家庭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往往会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的行为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这种情况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激发教师的意志,成就学校的辉煌。
研究内容和过程进展:1.加强行为规范建设,让学生在研究中明确规范道德认识是学生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只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领会规范,懂得遵守规范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需要。
我们制定了《沈平小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包括文明礼仪、班级纪律、晨间和午间管理、课间活动、两操集会、环境卫生、食堂用餐、放学离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要求。
我们不断实践和调整,已经进行了三次修改,以适应实际情况和体现学校特色。
为了更好地建立学生的行为规范,我们不断丰富规范建设内容,加强对规范的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要求。
例如,《XXX“文明小标兵”评比要求》、《XXX“班级形象之星”争创要求》等,都是立足于“争先创优”的角度,通过转变表达的句式,使规范内容更加易于记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研究规范,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儿歌记忆、名言激励、广播宣传、板报评比等。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将规范研究与营造班级文化融为一体,每个班级都开设了规范研究角,内容多样,班级文化建设因此增添了一分生机。
除了常规活动,我们还在打造特色教育活动中展开了大胆地尝试。
例如,我们开展了“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设立学校行为规范监督员等。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校园文明小标兵”、“班级形象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导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在规范活动月中,我们也开展了多个主题系列活动,将规范教育细化深化。
总之,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规范教育,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完善言行,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新时代小学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多措并举确保课题顺利实施为保障课题研究得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领导①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
由徐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高新美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题研究得开展情况.②实行“课题骨干教师交流制度"。
精挑细选养成教育经验丰富得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题研究得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题研究中得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2、健全制度学校领导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课题研究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并将教师得课题研究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3、重视培训理念就是行动得先导。
为了更好得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别重视课题组成员得培训工作。
培训得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经验聚焦两大方面.理论方面重点学习得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林格主编得《怎样培养习惯》一书;经验聚焦方面,我们一就是学习前辈在习惯养成方面得经验做法,二就是通过网络搜集其她学校得借鉴性经验做法;三就是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潜移默化育习惯1、努力培植丰富得文化环境良好得校园环境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得隐形阵地,对学生得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得作用。
我们得具体做法就是:①营造习惯培养得物质环境。
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得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得可利用资源。
教学楼内得内容更就是丰富多彩:大厅用醒目大字雕刻着“为幸福人生奠基”得办学理念;教学楼道内有“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每个班级根据自身不同得特色构想建起不同主题得走廊文化:诗词长廊、成语长廊、对联长廊等特色鲜明,寓意深刻。
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得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②营造习惯培养得精神环境。
我们得做法就是:一就是通过“国旗下得讲话”讲习惯养成得意义、方法等;二就是各班每月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2篇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精选2篇(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概念与定义的明确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对概念和定义进行明确。
他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觉、坚持和积极的行为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他们还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律和自觉的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阶段: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研究随着对概念和定义的明确,学者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研究。
他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如社会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来解释和指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行为的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阶段: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关注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如激励机制、模仿学习、自我监控等,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教师和家长如何合作开展养成教育的问题。
第四阶段:评价和效果研究在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关注养成教育的评价和效果研究。
他们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评价了养成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改变方面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改变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第五阶段:综合性的研究与实践最近,学者们开始将养成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实践。
例如,他们将养成教育与性格教育、情商教育等进行结合,探索了不同教育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综合性教育的新理念和实践模式。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研究阶段,我们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和收获。
以下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的总结报告。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探索和研究,找出一套适合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探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1.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观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自律性不强、缺乏责任感等。
2. 针对现状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和培训,包括定期召开班会、开展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课程、开展行为规范培训等。
3. 教育活动和培训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一些积极改变,如自律性增强、责任感增加等。
4. 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培训内容过于单一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研究的启示与建议1. 需要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不仅仅依靠一次性的培训和活动。
2. 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需要充分发挥班级和家庭的作用,通过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的无缝衔接,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主动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5篇)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我每接到一个新班,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
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让老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
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看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要少讲或不讲,同时,在看时注意要集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
会想:首先要肯想,老师每提一问,学生人人都必须立即思考,立刻去想,准备回答。
即使不回答或答不上来,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去了,老师要有的放矢的进行点拔,使学生接着去想,同时,要对学生及时评价,答得对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都要通过“说”这一关来点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想的出,就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会说,能促进前者三会。
我的做法是: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并要看谁的声音最响亮,看谁发言最有气魄,最有精神,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声音”达到合格。
第二、经常让学生说想法。
说想法,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
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单独说也可以三两人互相说,还可以分组说。
总之,人人必须有说的机会,同时,学生传说的,教师切莫代言。
第三、要求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定义、概念、法则、性质等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来完整的回答问题。
第四、要给学困生的发言权,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善于观察,不会听,不会想,也不会善于思考,所以自然就不会说了,所以教师总是要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说,说错了不要紧,教师给予纠正。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二)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如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这些都对他们的习惯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开展关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我校小学生的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课间和校园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习惯养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四、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2)设计调查问卷和观察量表。
2、实施阶段(1)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开展观察活动,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3)选取案例进行跟踪分析。
3、总结阶段(1)对研究数据和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结果1、小学生习惯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发现,我校小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不善于预习和复习。
(2)生活习惯方面一些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注重个人卫生,作息不规律。
(3)行为习惯方面存在文明礼貌意识淡薄、不遵守纪律等现象。
2、影响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
(2)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校园文化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范文一、课题提出: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想。
部分孩子缺少勤奋读书的思想。
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贪玩、学习不刻苦,特别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甚至不完成作业也无所谓……没有较好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1、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初步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
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研究内容:1、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2、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的评价思想的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评价原则:(一)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个案研究法: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
即:实践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法:积极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展实验,总结反思评价标准、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效性,同时考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运用,及时通过评价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观察法: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并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周丽莉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本人就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身教重于言教
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
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
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容易。
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行为楷模。
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这就是无意模仿的结果。
相反,经常受到父母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习惯影响的学生往往会效仿父母的行为;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切记: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
基于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他们视老师为自己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其小小的心灵看来,教师是高大的、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
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
从而,他们就会去模仿教师的一些一言一行。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
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有时可能比家长的教导还要深刻,教师一句不良的语言、一个稍不注意的行为,往往会使学生的言行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所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言谈、行为、小节都是必须为人榜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更是重要。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是好习惯的自然流露、体现,如果只对学生讲这讲那,平时自己都做不到,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认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教给方法,反复练习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动作往往讲过了他们也不会记住。
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
同时还召开主题系列班会活动,如:道德伴我行、告别不文明现象、懂文明讲礼貌、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还开展读书活动,坚持背古诗,鼓励孩子们每天读10分钟好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定期评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组织开展队列竞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励孩子们做到快、静、齐,按右侧通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纵观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总的说来,
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如果不坚持,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有的老师学习任务一忙,就忽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
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能同步。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
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而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
我们为此举办了家长培训班,但毕竟几次培训还无法改变家长的行为习惯。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风班貌良好。
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
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
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