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谈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谈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郑州大学河南省郑州市450000摘要:伴随社会人口老龄化之后,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在提高,同时也对养老方面的需求有所上升,医养结合模式也应运而生,其自身价值和意义十分明确,起到的作用也相对较为明显,能够将养老和医疗更加规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好提高养老质量与养老服务的规范性,同时也为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满足做出保障。
综合来看,其自身具备明确的优点,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养老服务,整合了养老资源,普遍性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但也面临一定工作不足需要应对。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老年群体;社区;社区服务;优点;不足;引言:医养结合新养老模式是应对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关键的一类措施,其自身价值和意义十分明显,对于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与维持有着积极意义。
既往医养分离的情况下,往往养老服务不够规范,不能有效衔接医疗服务,老年人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以及就诊就医也相对不够便利便捷。
正因如此,医养结合新模式的优势与发展意义就日渐明显,所起到作用也相对可观,尤其对于基层社区来说,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既往的不足,实现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
一、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点分析(一)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就实际情况而言,老年人大多数都具备着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慢性病,这些慢性病需要终生服药,或者需要一定长期医疗资源支持,既往医养分离的情况下养老没有从医疗角度出发,或者老年群体就诊就医相对困难,二者不能无缝衔接,造成了很多不便,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来说也十分不利[1]。
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一方面需要较好的养老服务,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一定医疗资源支持,二者联合起来,才能够保障生活质量,满足日常生活以及就诊就医、医疗支持、预防保健、疾病康复等多方面的需求。
通过医养结合之后,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可以充分整合,老年群体的社会社交关系也可以得到保障,从社会、生理、医疗等多个角度出发,保障老年群体身心健康情况。
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
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和养老服务的相互融合,通过提供医疗、康复和护理等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并提供社交、心理和文化活动等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
1.养老院内建医疗机构:在养老院内设立医疗机构,提供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如常规体检、疾病诊断和治疗等。
2.医院内设养老院:在医院内设立养老院,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病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5.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定期体检、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等。
6.医院和养老机构合作: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同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如康复护理、疾病管理和社交活动等。
9.医养互助社区:老年人自愿组成医养互助社区,通过互助和合作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
11.医疗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医疗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老年病研究和康复技术创新,以提高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水平。
12.医养结合的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提供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13.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等。
15.护理院与社区合作:护理院与社区合作,共同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如康复护理、疾病管理和社交活动等。
18.医养结合的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以上是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应用,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和养老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医养结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
“医养结合”让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医养结合”让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推进,养老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不得不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种名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了养老模式改革中的“主角”。
那么,什么是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对于养老问题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什么是医养结合?医养结合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加重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使老人所处的养老机构同时具备医院的功能,老人在养老期间可以有效享受到集合了医疗服务、健康咨询、疾病诊治、大病康复以及生活照护、精神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够有效的满足我国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因此正逐渐成为我国老年人养老的全新选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目达2.8亿左右,其中约有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约有4000万老人属于失能老人,这导致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已经逐渐成为养老的重点、难点与焦点。
只有不断发展医养结合的全新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平安健康的度过晚年生活。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作用"医养结合"是指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照护和养老服务,使老人在病有所医的同时也有养老的支持。
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通过医疗服务的提供,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老人的身体健康管理,降低疾病风险。
提供医生、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或居家环境中提供定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包括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疾病治疗等,提高老人的医疗服务便捷性和科学性。
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老人康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因疾病或老年病导致的依赖程度。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老人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老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引导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行为。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
医养结合四种模式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
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养结合正逐渐成为
老年人健康需求的重要补充。
目前,医养结合有四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
别是:医养结合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康复中心和医养结合互联
网平台。
医养结合社区是指在社区内设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
提供全方位的医养健康服务。
医疗机构可以提供门诊、常规检查、急诊等
医疗服务,同时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等养老
服务。
通过社区医养结合,老年人可以实现就近就医和就近照护,提高生
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在一个机构内同时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
这种
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就医和住院的整个过程,实现医疗和
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
医养结合机构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医疗和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医养结合康复中心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治疗和养老服务的机构。
康复中心可以提供各种康复项目,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帮助老年人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康复中心也提供养老服务,
如饮食照料、护理、心理辅导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照护。
总之,医养结合的四种模式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
照护服务,帮助他们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对老
年人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养结合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它通过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身心健康保障。
其基本原则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医养服务,包括日间照料、健康咨询、康复训练、疾病治疗等服务。
医养结合的核心是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调。
通过医养共同管理的模式,老年人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同时获得更好的社交网络和心理支持。
该模式显著降低了老年人收治医院的频次,减轻了医疗资源的负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护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定期的体检和健康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老年人的疾病,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专业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也是防治老年人疾病的有效手段。
总之,医养结合是一种富有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在未来,我们相信它将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银川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银川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心得体会
银川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资源、社会养老资源和社区资源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康复疗养、精神慰藉、文体娱乐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这种模式让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关爱,延长他们的寿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我参与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我发现银川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1. 多元化服务:老年人可以在服务中心获得文化娱乐、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社交互动等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2. 专业化服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并通过专业培训,提供高质量的照顾和服务,大大降低了老年人因照顾不周而产生的各种风险。
3. 社区化管理:服务中心在建设中注重与社区的协作和共建,通过与社区组织、志愿者、城市管理机构等各方合作,构建起完善的老年人服务体系。
4. 科技化应用:服务中心运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向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研学活动和远程医疗辅助服务等。
总之,银川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它能够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服务,同时与社区紧密结合,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康复护理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康复护理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完善的康复护理服务,促进老年人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这种模式通过协调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和家庭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源,实现医疗和养老的融合,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服务。
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提供老年人所需的康复护理服务。
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而养老服务机构则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让他们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其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
每个老年人的康复需求都有所不同,需要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医疗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
这样,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再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提供及时的康复护理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通常位于社区附近,方便老年人就近接受康复护理服务。
而且,养老服务机构一般有专门的康复护理团队,可以随时提供所需的康复护理服务。
这样,老年人可以避免长时间等待和跋涉,及时获得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和满意度。
最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促进康复护理行业的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康复护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为康复护理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需求,推动行业的发展。
此外,该模式还可以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康复护理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通过结合医疗和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及时的康复护理服务,促进老年人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促进康复护理行业的发展。
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它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在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看护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贴心的服务,为他们晚年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
除了医疗服务,社区养老还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中心通常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健身房等活动设施,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社区养老中心还提供日间照料、居家护理等特殊服务,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此外,社区养老中心还会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供各种养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帮助老人提升养老自我管理的能力。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养结合社区养老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其次,医养结合社区养老能够减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退休生活。
再次,医养结合社区养老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医养结合社区养老能够促进老年人社交交流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虽然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养结合社区养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其次,医养结合社区养老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再次,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需要提高,需要加强医养结合模式的培训和管理。
最后,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有待扩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的普及程度。
总的来说,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有助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养老照料的新型模式。
通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支持,推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发展。
医养结合背景下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的三种模式
医养结合背景下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的三种模式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
在医养结合背景下,一些医疗机构开始举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三种模式。
在社会化运营模式中,医疗机构与其他企业或组织合作,共同举办养老机构。
医疗机构可以与物业公司、养老服务公司、保险公司等合作,共同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并由各方共同运营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和专业技术,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保障养老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与其他企业或组织合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这种社会化运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和优质的养老服务。
在特色化运营模式中,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之余,还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与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自然景观、历史名胜等资源,开展特色化的养老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
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与当地旅游部门、文化机构、社区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出医养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项目,吸引老年人入住,享受特色化的养老生活。
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医疗机构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医养结合的多赢局面。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类型及分析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类型及分析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旨在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养老及康复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类型及分析。
一、医院养老模式医院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机构改建成为养老院,提供医疗、康复和护理等服务的养老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由大型综合性医院或特色专科医院改建而成,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团队。
优势是医疗服务水平高,能够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老年人可以随时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缺点是由于改建成本高,养老费用相对较高,老年人对医院环境可能有些不适应。
二、养老院医疗服务模式养老院医疗服务模式是指在养老院内设立医疗机构,引入医生、护士和药师等医疗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和常见疾病的治疗。
这种模式兼具养老院和医疗机构的特点,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
优势是养老费用相对较低,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缺点是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只能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
三、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是指将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提供上门服务的养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同时社区还提供休闲、文化和娱乐等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优势是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家中享受到服务,更加舒适和便捷;缺点是医疗资源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无法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
四、医养结合敬老院模式医养结合敬老院模式是指将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的敬老院养老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由大型专业养老机构创办,引入了医生、护士、康复师和营养师等专业医疗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
优势是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缺点是养老费用相对较高,对老年人的经济要求较高。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
在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时,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营中的优缺点及对策探析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营中的优缺点及对策探析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和护理。
这种模式运营有以下的优点:1.优化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综合的养老服务。
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得到日常照料、康复护理、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关怀,提高了老年人身心的健康水平。
2.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医养结合模式能够引入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
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够规范化养老服务,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使得养老服务变得更加规范、专业。
3.解决老年疾病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患病问题日益突出。
医养结合模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能够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但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1.医疗资源不足:医养结合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以及医疗设备、药品等资源。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仍然相对不足,缺乏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存在困难。
2.高昂的费用:由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其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这使得该模式的服务费用较高,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老年人来说,难以承担。
针对这些问题1.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扩大医疗人员的培养规模,并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更新和扩充,以满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需求。
2.推动降低运营成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还可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减免相关税费,降低服务费用,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更具市场竞争力。
3.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宣传: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该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
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10种主要模式
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10种主要模式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和护理。
在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介绍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10种主要模式。
1.医疗机构与养老院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常见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形式,即医疗机构和养老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
2.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模式:一些养老机构在院内设有医务室,供老年人就诊和接受基本的医疗服务,如急救、药物管理等。
4.技能型养老机构模式:技能型养老机构是为有一定护理技能要求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机构。
这种模式一般由护理机构、康复中心等机构运营。
5.养老机构内设康复中心模式:一些大型养老机构内设有康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7.社区卫生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社区卫生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整合起来。
8.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养老社区内设立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可以在社区中方便地获得医疗照料。
9.养老机构内设综合医院模式:一些大型养老机构内设有综合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内科、外科等。
10.养老机构与医疗保险合作模式:一些养老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用于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
以上是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10种主要模式。
这些模式不仅丰富了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全面和方便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模式还将进一步发展。
丰富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行动方案
丰富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行动方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保障和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发展质量,确保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一、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根据服务老年人的特点,合理核定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医保限额。
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做实合作机制和内容。
到2025年, 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或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
二、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深化“十三五”时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成果,培育一批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集中管理运营和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
支持物业企业发挥贴近住户的优势,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到2025 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支持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
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推动其在长期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储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支持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引导养老机构立足自身定位,合理延伸服务范围, 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新建护理型养老服务设施和照护服务能力改造提升项目。
引导地方对普通型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而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通过将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保障。
针对这种养老服务模式,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对策。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建立多个层次的养老设施,包括康复护理中心、长者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
通过不同层次的设施,可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程度的医疗和护理需求。
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具备医疗和护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专业的养老护理学院或培训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
还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督导和管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应该走市场化发展道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激发养老服务的创新和活力。
要加强对养老服务市场的监管,打击不合规的养老机构,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需要广泛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老年人意识到这种服务的存在和优势。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示范工作等方式,提高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所以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可以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社会的各个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所以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培养和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1.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细分为“居家/社区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家庭病床、养老机构以医养机构”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2.随着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与慢性病患病并发现象的日益普遍,当前“医”“养”分离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3. 创新性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拨支付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目前北京、安徽、青岛等城市率先推出了医养结合模式,如:二、三级医院办养老病房、养老机构增设医务室、社会资本等多种模式。
4.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包括:服务对象及内容:一般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群,而医养结合机构主要服务于患有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肿瘤晚期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护理、医疗及康复服务。
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养老中增加了医疗照护,在医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
服务提供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数量庞大,单方面强调,由某一主体来实现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是非常不现实的,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医养结合体系。
服务模式的实现:政府主导,统筹安排。
将部分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变,转型为老年人医院、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
传统养老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双向转诊等合作。
同时政府应近距离规划养老和医疗的位置。
人员及机构准入:在养老机构中应增加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
而医疗机构转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护理任务较重,应适当增加护理员的岗位。
通过人员的调整,即节约人力资源,又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对于医养结合的机构,应具有基本医疗、康复、基础护理、公共卫生及急救等功能的医疗水平。
服务性质:目前对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性质,主要界定为养老机构的一种,需要达到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标准。
但是,随着医养结合服务的深入发展,其医疗机构的相关特点也进一步凸显,是否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医疗机构资格认证,或者发展新的形式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应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作为一种具备医疗的特殊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资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不仅仅是提供药品、注射服务等最为基本的医疗服务,而应该是解决慢性病老人、大病康复老人、绝症晚期老人的医疗需求,真正发挥出医养结合的服务功能。
因此,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级别,应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
从软件方面要具备足够数量的有资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护士;从硬件方面要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
(1)二、三级医院设立老年养护病房。
(2)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3)社会资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4)居家养老。
老年人在家中由家人照顾日常生活,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政府规定范围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5.医养结合就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它的优势在于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将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终关怀相结合。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到相近的医院得到专业便捷的救治。
或者养老机构担当医院的病房功能,医院的医师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医治,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
这种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位置非常相近.国家卫计委:“医养结合”有四种模式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
专家提出了未来四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寄望医养结合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
据最新统计,2013年我国老龄人口已突破两个亿,未富先老在中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健康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据悉,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是75岁,健康的预期寿命是68岁,也就是说,其中有7年时间老年人是与疾病相伴的。
近日,在“2015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有备而老,我们还有一点时间,并对我国如何进行“有备而老”展开了深入研讨。
老龄化将使我国慢病负担增长40%,养老院床位空置率却达到48%2014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10%,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人达到100万左右。
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每三个人就将有一个老年人。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30年,人口老龄化将使我们国家的慢病负担增长40%。
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建构刻不容缓。
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在发言中说,面对相对庞大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不仅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数量有限,一些综合医院和专业医疗机构里做老年病科的专业和机构也很有限。
我国目前从事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才几万人,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庞大的健康需求。
蔡菲介绍说,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5张,同比增长10%。
但目前我国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48%左右,床位空置率严重的养老院主要是没有医疗服务的相关支持。
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结合,将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居家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但亟须医疗、家政、照护、心理等多种服务的无缝衔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地政府近几年陆续推出了不同的养老模式。
上海等地推出的“90%家庭养老,7%社区养老,3%依托机构养老”的“9073”模式,除了大家普遍接受的居家养老外,特别加大了社区养老比例,更强调和注重社区化养老。
对此,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解释说,“9073”养老规划,按照基本意思和多数老人的自然老化规律,可以简单理解为:60~70岁基本属于“90”居家部分;70~80岁可能属于“7”社区部分;80~90岁可能属于机构部分。
我国养老机构也基本是按照老人自理、半自理、完全失能、失智的需求做了区域划分。
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和对老人需求的深刻理解,现在主要问题是要在社区构建一个老龄长期照护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对象是慢性病患和残障人口,其中老年人构成其中的绝大多数。
台湾老人福利机构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敏雄也指出,居家养老是全世界公认的比较理想的养老模式,但也需要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等各种服务模式的无缝对接以及转介安排。
这就要求社区除了提供基本的家政物业管理服务外,还要将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及养老机构导入小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对老年人进行综合性的寄托照顾。
同时,运用社区医疗服务,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连续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依据社区的条件和需求差异,社区还应与其他养老设施,包括长期照护中心、赡养机构、老人活动中心、老人大学、医院等配套服务相结合。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未来可能将有四种形式蔡菲介绍说,我国未来“医养结合”的目标,是面向社区在全国建成一个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疗服务网络,明显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会有四种存在形式:1.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养老服务。
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
比如,上海建工医院新开一家护理院,北京的八里庄服务中心最近申请了一个护理院的资质。
2.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去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护理站,从人员、房屋、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
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它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3.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
这种情况目前比较普遍,很多社区,养老院就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也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
现在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有很多地方甚至排了几百人,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特别鼓励的。
4.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
这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医养结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
”蔡菲强调说,“十三五”是我国两次人口老龄高峰的低谷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很好的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为应对未来的老龄化高峰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医养结合”成为养老服务新模式。
今年,北辰区着力改善民计民生,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列入“20项民心工程”,致力于将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联动发展。
日前,为爱馨瑞景园老年公寓配套的医疗服务站正式投入使用,公寓内的老人可以随时看病拿药,比以往方便了许多。
前沿新闻记者在医疗服务站看到,每个科室门前都有老人坐在长椅上等候检查,他们神情放松,不时与周边老人闲聊几句。
正在等着测量血压的孙爷爷说:“我就住在楼上,门口一刷卡就能进入医疗服务站。
以前,由于离医院比较远,总是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到医院检查,现在不出公寓大门,就有医疗服务站,特别方便,我每周都会过来量量血压、听听心脏,预防疾病出现。
”老年公寓的医疗服务站每天会定时派医生对老人的健康体征进行监测,对公寓里的老人进行慢性病理疗,初步形成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格局。
爱馨瑞景园老年公寓负责人周静介绍说:“医疗服务站成立后,特别受老人们欢迎,他们看病拿药不用走很长的路,挂号也不用排长队,还有医生对他们的健康体征进行监测,让他们住着很放心,家属们也安心。
”在探索“医养结合”的同时,北辰区还进一步加快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