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跳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中所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相关、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出示:跳水运动员跳水。

2.鼓励学生说一说: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

)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在一艘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

(起因)第二部分(2~4):写孩子为了拿回帽子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经过)第三部分(5、6):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跳入水中后,水手们把孩子救上了船。

(结果)4.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艘航肆帽桅撕逗唬钩扭咧舱鸥瞄(2)学生书写,老师相机纠正。

“艘”右上边中间是两短横,“肆”横向笔画间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距均匀,“撕”中的的“其”写得略靠上。

5.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航行放肆吓唬桅杆瞄准龇牙咧嘴心惊胆战(1)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吓”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桅”读第二声;“龇”是平舌音。

(2)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17 跳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3.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4.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2.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一、质疑课题,了解作者1.学生齐读课题,思考: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如何?2.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图片,简介作者。

二、学习词语,交流感受根据生字词的安排和本课的文本特点,词语学习安排以下三组。

1.第一组:一艘、船舱、桅杆、航行(1)本组词语与船有关,引导学生把学习词语与认识帆船的主要结构结合起来,借助简笔画标示出船舱、甲板、桅杆、横木等,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最高横木的位置及高度,感受站在上面的高度危险性。

(2)对于“艘、航、舱、桅”等字,引导学生从形声字造字法的角度进行识记,注意“艘、桅”重点笔画的书写指导。

2.第二组:放肆、摘帽子、钩住绳子、龇牙咧嘴(1)这一组词语都是描写猴子的,结合上下文理解后,引导学生连起来说说猴子是怎么逗孩子的。

(2)重点指导“肆、帽”的书写。

3.第三组:哭笑不得、吓唬、发抖、心惊胆战(1)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词语都与孩子有关,联系上下文理解。

(2)让学生连起来大体说一说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心情的变化。

三、概括情节,讲述故事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出示起因,进行示例教学,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句或小标题概括故事的经过和结果:水手拿猴子取乐→()→()(起因)(经过)(结果)2.再让学生把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设置情境,讲述故事。

(1)情境预设:危机过去了,船长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跳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自然段)(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上去追猴子,想制服它)(3)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跳水》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思3.掌握生词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思辨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跳水》的情节2.正确朗读课文3.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三、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课本2.录音机或其他播放设备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4.课堂教学设计表格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教具,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录音,学生跟读,纠正发音。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拆分课文,让学生逐句朗读,并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三步:课文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课文填空1.准备一些句子,挖空其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填空。

2.学生完成填空后进行答案讲解,巩固课文内容。

第五步:课文表演1.学生分组,编排课文的小剧场表演。

2.学生展示表演,全班同学观看并评价。

五、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问题,检查重点概念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跳水》2.完成课后习题以上内容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案”的指导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跳水》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跳水运动的相关知识。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跳水比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跳水运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讲解字义,指导书写。

4. 精读课文: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解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跳水》2. 生字:__()3. 新词:__()4. 文章结构:__()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3)模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答案:(1)文章主题:本文通过讲述跳水运动的故事,展现了运动员勇敢、果断的精神风貌。

(2)词语解释: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关注跳水运动的相关新闻和比赛,了解我国跳水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跳水》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跳水》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跳水》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海上遭遇危险,父亲为了救他勇敢跳水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示了父爱的伟大,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勇敢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大海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情节。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练习。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情景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课文大意。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智慧和勇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在船上遇到危险时,他的父亲果断采取措施,最终使孩子安全脱险的过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智慧地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父母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果断”、“毫不犹豫”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以及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爱和勇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跟读、模仿。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纸:准备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纸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中跳水运动员的奋斗精神和毅力。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简单表达个人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ppt或手册。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练习册。

4.水杯、纸巾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呈现1.让学生朗读本课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2.解释课文中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跳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引导学生对自己设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跳水运动员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堂检测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简答题或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写一篇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朥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17《跳水》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跳水》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是以“思维"为专题------“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进一步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思维解决问题,让生命在张开的手掌上延伸着无限,在短暂的时光里凝聚着永恒的智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跳水》一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能明白事情的发展过程,但是事情的情节间的内在联系,船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让孩子跳水的决定以及他的思维过程,学生还不能够有条理、准确地表述,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1.本节课的重点是以船长为中心,分析船长的思维,体会船长为何让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在哪里?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孩子学会推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船长让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之妙处。

【教学难点】学会处在危险的境地中应该果断冷静,抓住有利条件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回顾课文内容问: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再来说说这个故事?注意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述: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内容,文中有四个角色,分别是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

(贴出人物)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故事一开始是水手逗猴子取乐,这是故事的起因;猴子就去招惹孩子,孩子气得去追猴子,不知不觉中,孩子陷入险境,这是故事的经过;在这危急时刻,船长逼迫孩子跳水,最后孩子被水手救起,这就是故事的结果。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水手、猴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而写船长的笔墨却很少,但你们觉得四个角色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着重划出船长)师过渡:我们看看船长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87页,你们找到了哪一段?二、走进“跳水"1、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之后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2、要想读好这一段,最难的是把哪个地方读好?3、船长的话要怎样读?适时引导:急切、命令、坚定......过渡:船长为什么要这么大声、急切地向孩子喊道呢?我们看看孩子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三、走进险境让学生用横线划出描写孩子身处险境的句子,再指名孩子汇报。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跳水》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3、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过程:一、根据板书,讲述故事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小说《跳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哦,船长、孩子、水手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这是小小说的一个特点)2、小说中有哪些人物?(水手、猴子、孩子、船长)3、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猴子逗弄孩子,孩子追赶猴子,追着追着就遇到了危险,结果船长出现,孩子就得救了。

)这些都是这个故事的情节,小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凑,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感觉,这也是小小说的一个特点。

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4、非常好,你看,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根据关键的人物,抓住主要的情节,就会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二、聚焦人物,体会境险1、刚才我们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阅读了整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吗?(紧张、惊险、心惊肉跳、心惊胆战)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心惊胆战的一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让你“心惊胆战"的语句,抓住关键词,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1)“摇摇晃晃”“发起抖来"感受到孩子脚下不稳,心里害怕,处境危险。

(2)还有哪里也让你体会到孩子处境很危险?(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得大叫了一声”)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处境危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模仿”、“显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教学难点学生认识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三)读课文,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一)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二)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三、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跳水》,请大家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教师边叙述边板书课题:(板书:《跳水》)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设疑,展开想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深入课文之中,由“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

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

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是怎样的?等等。

(二)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课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出来。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

(三)分段、概括段意。

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事情发展的过程,初步认识事物是在相互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结束的。

谁来谈一谈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各是什么?(起因:水手们取乐猴子,猴子十分放肆;发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子走上高最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优秀9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优秀9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跳水》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跳水》教案篇一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为了取回被夺走的帽子,爬上了船的桅杆的顶端,正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这个故事———《跳水》二、交流预习,以学定教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这个故事,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是怎样引起的?2、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想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梳理问题,以学定教。

视学生问题的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小组交流。

﹚三、自主学习,读书感悟1、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故事是由于水手拿猴子取乐引起的,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2、那事情发生的经过怎样?下面请同学继续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你印象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试一试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不顾生命危险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此时处境怎样?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试一试,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3、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那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得呢?自读课文的较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得?刚才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提示:你可以这样说:船长当时会这样想或船长还可能这样想…﹚4、感情朗读: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

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5、说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秋天,一家三口去爬山游玩,坐索道时,绳索突然断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父母同时想到要救自己的孩子。

在绳索快要落地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双双用手把孩子举了起来,孩子幸存活了下来,而她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她。

6、小结: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内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吧!当孩子在较危险的时候,父母都会想方设法救他们,能够使本无希望的事情发生转机,出现奇迹。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描述跳水的内容;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2.重点词语的掌握。

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记忆;2.文中复杂句型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教具:课文PPT、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3.活动准备:制作朗读任务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跳水的认识;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合作理解课文,找出关键词语;3.学生表演课文片段。

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第四步:朗读训练(10分钟)1.学生利用朗读任务卡片,进行小组朗读训练;2.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课文中的关键内容;2.学生回答提问,巩固课堂内容。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本课文的习题;2.背诵本节课的部分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朗读训练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准确性。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跳水》教学设计
引读1: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们全都吓呆了,因为他们知道:(生读句子)
引读2:忽然,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见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起来,因为他自己一下子也明白了:(生读句子)
引读3:在这性命攸关的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为孩子的处境感到万分焦急,因为我们都知道:(生读句子)
7.教师采访:
(1)水手都吓呆了,你为什么能“立刻”瞄准儿子呀?
(2)你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呢?
8.从船长的动作和语言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沉着、冷静、机智)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佩服再来读读这段话。
(1)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孩子得救了吗?谁来读一下第6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孩子当时所处的险境和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
3、学习本文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句段的意思,归纳出孩子处境的危险、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是的,如果你们能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只要······就······”“即使······也······”,相信一定会进一步地去体会孩子的处境,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
(2)师:读到这里时,你紧张吗?你想救孩子吗?用什么方法?得快呀,你看孩子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学生汇报救人方法。
6.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船长出现了!谁来读?
4.教师总结:实际生活中危险时刻都有,千万不要争强好胜,一时蛮干,把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呀!除了猴子的挑逗和孩子自己的争强好胜以外还有别的原因促使孩子走到桅杆顶端吗?学生交流:水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2、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层次,练习给课文分段,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跳水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3、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在哪里跳?为什么跳?怎么跳?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2、交流汇报。

三、理解课文尝试分段1、课件播放课文的动画片,学生欣赏故事。

2、学生欣赏后,提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看故事时的心情?据学生回答,板书:惊险3、故事中最惊险的部分在哪?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惊险场景?4、指名朗读5D6自然段,互相评议。

5、此时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横木上,摇摇欲坠,情况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6、故事写到这儿,就达到了DD高潮。

板书:高潮7、这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么?板书:怎么办?结果?8、怎么办?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吗?是谁救了他?板书:船长9、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板书:10、谁自告奋勇把这一段读一遍?学生读。

评议。

11、孩子安全获救,你们的心情怎样?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当中,谁最高兴?为什么?12、当儿子转危为安,作为船长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谁能告诉他呢(指名回答)13、哪几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板书:经过。

请男生齐读2D6自然段。

14、猴子为什么会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并板书:水手取乐15、师指板书总结: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放肆;因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谁能接着老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事情的过程介绍完整?(指名练说)板书:命令得救16、从老师的板书,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大家拿出笔来,就按这个顺序,在课文中把段落划分出来。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掌握跳水的入水技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跳水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入水技巧的训练。

三、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

2.实践教具:跳水训练道具、水上摄影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介绍跳水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跳水的基本动作,包括起跳、空中动作等。

3.示范:老师示范跳水动作,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水动作训练,相互观摩,相互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跳水动作的记忆。

2.讲解:介绍跳水的入水技巧,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等。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跳水训练,重点练习入水技巧。

4.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跳水的基本技巧和入门知识。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跳水》第二课时篇1一、教学目标1.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三、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跳水的比赛吗?(有或没有)下面老师带大家到跳水比赛的现场去看一看(播放一段我国运动员跳水的录象),大家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谈感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跳水》,但和刚才看到的跳水却是完全不同的。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谁跳水,怎样跳水?(想)那么同学们赶快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二)读中感悟,质疑问难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概可归纳为: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危险。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后来孩子得救了。

2文中船长给人的印象最深,他的办法很好。

2.质疑问难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个别问题边问边解答,归纳出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1这个孩子为什么走上最高的横木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3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孩子跳水?4有没有其它方法救孩子?(三)合作学习,讨论释疑1.对以上问题,自由结组,和自己喜欢的人、采取各自喜欢的方式来共同完成。

比如:读、说、画、演等。

2.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学习结果。

关于“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及孩子处境怎样”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如下内容:(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难堪。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最后得救的过程。

教学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跳水》这篇课文讲了哪些角色?他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的猴子?理解“放肆”这个词2、这只猴子为什么很放肆?出示: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它指谁?大家指谁?将角色转换到句子中去。

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是因为……)你能将这两种关联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猴子放肆表现在什么地方?1)快速阅读26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猴子放肆的句子。

2)用“三角形”在句子中标出动词。

学生汇报3)师读句子,学生闭眼相象,做猴子的动作。

4)学生汇报想到的画面。

小结:作者在描写猴子时,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将猴子的放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后我们作文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2、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呢?小声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孩子心理变化的词语。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哭笑不得、脸红了、气急了、气极了1)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变化?这些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可不可以换一下次序?比如……2)用“因为……所以……”回答理解“哭笑不得”区分“气急了”和“气极了”。

3)小结:这四个词语虽然都是描写心理变化,但是表示的程度不同,所以,按照事情的发展,心理变化也应该从轻到重。

因此,这些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不能调换次序。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孩子当时的境地十分危险?在文中做勾画学生汇报A、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敪案及敪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内容
•课题:《跳水》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
2. 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课文《跳水》;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并能够正确使用;
•能够表达自己对跳水的想法,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用法。

4. 教学准备
•课文《跳水》的教材;
•课文学习笔记。

5.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观看跳水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呈现】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注重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讲解】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
让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操练】
让学生做相关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并加深理解。

【归纳】
总结课文要点,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敪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较高,表达了对跳水这项运动的浓厚兴趣。

但在课文中某些生词的解释上,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生词的拓展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在表达方面
仍需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
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

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

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生质疑
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
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


3、学生质疑:
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
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
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
“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
(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40秒钟)
三、精读,理解
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

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
1、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

小组讨论:孩子为什么非要拿那顶不值钱的帽子?
(小组争先发言:孩子觉得自己是人,却被小小的猴子耍了,太丢人了。

水手的哄笑,大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猴子的放肆,水手的大笑,使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
书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学生读书)
听听,猴子好像在说什么?
(学生想象回答:来呀,来拿你的臭帽子吧!哈哈!笨蛋,你是拿不到你的帽子的!……)
真气人,孩子怎么想?
(学生想象回答:哼!死猴子,我非把你捉住拿回帽子不可。

你不要高兴得太早,看我怎么收拾你!……)
为了夺回面子,维护自尊,洗刷耻辱,孩子又是怎么做的?(一学生读有关句子)
“气极了”这三个字该怎么读?(气愤,语气加重)试读,齐读。

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吓呆了”是什么样子(学生体会:口张得大大的,眼睁得圆圆的,全身僵硬,气也出不来了,呆若木鸡了。


这三个字又怎么读?
(学生体会:语音要小,语速要慢,“呆”要重读。

师范读,生自读、齐读。


下面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
(学生讨论:书中描写孩子处于绝境的两个句子,第一句讲桅杆高,甲板硬,从横木上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说明处境危险。

第二句同样讲他的处境危险。

从图上可看出横木周围没有遮拦物,没有扶手,横木很窄。

此时,孩子心中也很紧张,他稍微一动,就会失去平衡,掉下来,更不可能转身了。

)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这两句话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紧张,语速稍快)齐读。

请一学生读本段最后两句。

学生评析。

按要求读有关句子。

同学们,难道我们就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摔死吗?快想办法救救他呀!
(学生想办法:搭云梯。

拉网接。

抬垫子。

叫水手爬上横木抱孩子。

叫直升飞机……)
抽一位没发言但在思考的同学,问:你觉得他们的办法行得通吗?为什么?
(生答:行不通。

他们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是时间不允许。

他们没有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若照他们的办法去做,孩子早就没命了。


2、学习第5~6自然段,体会船长的“智”。

导语:大家的办法都很好,关键是时间不允许。

咱们还是看看船长是怎么化险为夷的。

请默读第5~6自然段。

船长是怎么做的?结果呢?(板书:瞄准跳水得救)
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机智、当机立断)
同桌同学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
(正方发言:会开枪。

为了逼孩子跳水。

与其让孩子率死,或变成残废,长期痛苦,不如一枪打死……
反方发言:不会开枪。

因为世界上没有父亲向亲生儿子开枪的。

父母
都是爱孩子的。

开枪打死自己的儿子,岂不是没有人性了吗?不会的。

打死了儿子,就断子绝孙了。

即使开枪,也不会打在儿子身上……)
大家发言很激烈,也很精彩,我们还是看看书吧。

齐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思考:如果要开枪会喊“三”吗?(不会)有个同学讲得好,即使开枪也只是鸣枪示警,不会朝孩子身上打。

讨论:父亲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体会:命令,着急,大声喊。

每句后面一个字应拖读。

“二”比“一”读时语音还应长一些。

读出父亲迫切希望孩子跳水的语气。


大家想想,猴子、孩子、水手,船长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请用“因为……所以……”,“……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回答。

(将此句式投射在银幕上)
四、总结,深化
1、大家的问题都解决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风平浪静一词与《跳水》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学生发言:因为风平浪静,水手才拿猴子取乐,导致故事的发生。

因为风平浪静,孩子才走向最高横木处于绝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因为风平浪静,船长才举枪命令孩子跳水,使故事走向高潮。

因为风平波静,水手跳进大海很快地救起了孩子。


总结:谢谢!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体会到了“风平浪静”贯穿了故事的始末。

看似轻轻一笔,可见作者的匠心。

因此,我们作文时,特别是在描写自然环境时,一定要注意你所写的自然环境必须要与事情发展有联系。

2、读完这课,你想到些什么?
3、再次捧起书本,用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语气,向大家讲述《跳水》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惊心动魄,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吧。

齐读第4~6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