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提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提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58c831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3.png)
提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中,自主研究和展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和研究,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同学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公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两个自主研究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材料,然后在小组内共同探究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制作海报或PPT展示,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展示。
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自主探究和研究,还可以通过交流和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从同学的展示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素养。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自主研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会在课前分发导学案,包括研究要求、研究重难点、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巩固练、质疑问难和课堂小结等环节。
自主研究部分通常在课前完成,也可以在课堂上的每个活动前几分钟内完成。
通过自主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基础知识,同时提出新问题,提高课堂研究效率。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设计有思考性的自主研究内容。
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公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板块。
每个板块的第一部分是自主研究,内容包括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因等。
自主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思考和提问,使思维走向深入。
教师在学生完成自主研究后,请学生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相互补充,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
该环节的第二部分是合作探究和情感升华,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以及社会关爱等情怀。
教师将知识分块,并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设置问题时,要关注知识内涵的挖掘及与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的联系。
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公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串。
小学语文《麻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麻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ee938d0b1c59eef9c7b4b7.png)
优点1、关注学困生书写2、讲解细致3、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安排内容稍多2、口头语多3、朗读时间不够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学了解课文内容
4、学生认识书写生字词
5、学生熟读课文,抄字词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总结段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字词
板书设计
麻雀
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包括掌握重点生字词,语言积累机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感受母爱,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
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4人,其中学困生占有6个,残疾学生一名,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精读课文,需要让前面的学生帮扶带动后进生,在讲生字词时做到仔细认真并反复读写,多次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
:谈作家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5c77eefad6195f302ba699.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姓名教师Leabharlann 名任教学科小学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4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含义,理解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森林动物会
师:今天上课之前大树伯伯告诉老师,今天森林里要召开运动会了,同学们想去看运动会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参观他们的运动会。
学生自说前后
师:运动会开始了,小动物们进行着激烈的赛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能用我们刚刚学习的“前、后”来说一说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吗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
会辨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2)小兔子的前后是谁后面是谁
(4)谁得了第一
学生自主思考并说一说自己的结果
填通过情境,展开学习
板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小学语文《蝴蝶的家》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蝴蝶的家》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b55407f61fb7360a4c6561.png)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初读时,应让学生自主阅读,从不同角度大胆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发现提问的不足,再读课文提出更多问题。最后,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尝试解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建立多元、开放、立体的“大学科”“大阅读”“大课堂”,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个体素养融为一体,着力培养他们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同时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改进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生命自由舒展、多姿精彩。
3、再读课文、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下雨着急
猜想
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教学反思
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蝴蝶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
6、再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词或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7、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8、畅谈感受。
9、给生字注音、组词、扩词
1、通过交流,拓宽提问角度,进一步丰富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2、筛选出有助于理解的问题,尝试解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
2.检查预习情况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41d7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1.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门艺术,既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技巧,也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改进。
近年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分享我的经验和观点。
首先,我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等多个方面,是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内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例如,在数学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我发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来实现。
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我灵活运用讲授、实践、互动等教学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不仅讲解文学知识,还通过朗读、创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也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学校教育目标相融合。
此外,我还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汲取经验,加强自我反思和教学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观摩,我发现自己在学生评价和反馈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于是我开始尝试更多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等,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总的来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和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秋天的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秋天的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0e084c0029bd64793e2ccf.png)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1.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写在积累本上,会背的部分还可以默写。
本环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13个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开火车读句子,正音。
3.在教师的组织下,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并相互评价。
4.小组内交流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找到各段的重点句,简单概括段落内容,并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结构。
不足之处: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圈画相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内容。
(2)在教师的组织下朗读第2自然段,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展示学习成果。
①观察课件中的画面,交流发现银杏叶的特点。说说这里把银杏叶比作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从整体入手,把握主旨,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的意思。通过课文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455c2c89eb172dec63b75e.png)
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反思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既然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进行教学评价时候,就应该以此为中心。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例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来说,除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比如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从心底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在组织教学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以及两个小朋友想去对方的城市去看看的渴望之情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就引导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再与同学交流,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在教学评价时,我们也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评价,不仅考虑知识的掌握,比如现在的试题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像我们期末考试听力部分,除了考察听力,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些内容是节选自一些课外读物,也起到了推荐阅读的作用,如果孩子阅读量大的话,或许不用听就知道怎么选择,还有我们教科书上的和大人一起读,起到推动亲子阅读的作用,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等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交际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都是契合核心素养的精神的。
以后我们的教学也是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要站得远一点,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组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2391ef6f1aff00bed51e63.png)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培训内容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
教学应该超越事实,以概念为本;提高学业标准更多的是要求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性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各学科的重要概念进行选择,具体事实应该作为工具来帮助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即教学中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次的理解力;学习重心也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重要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
2、培训收获研修收获让我不断成长,完善自我。
参加本次国培研修学习,我不敢说硕果累累,但至少改变巨大。
我在国培中学习,在研修中收获,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不断改变我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我亲身感受到:这次国培学习,简直就是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
它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回忆,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愉悦!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差距。
今后,我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尝试,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远大的理想,一路高歌,拼搏奋进。
3、培训反思本次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各位专家从自己切身的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领域的独特见解。
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教师该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小学语文《麻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麻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7e16f4ff00bed5b8f31d96.png)
小学语文《麻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麻雀的一种伟大的令人敬佩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麻雀)(2)生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根据要求快速阅读课文。
(1)看看文中有哪些角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2)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3、品味描写小麻雀的句子(1)师: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只小麻雀而写,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飞了下来。
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还应该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出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行为),对学生平时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正如叶圣句子,并用横线画下来。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笔在句子旁作批注。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并谈感受。
4、品味描写猎狗的句子师:当猎狗嗅到了这只野味,发现了小麻雀时是怎么做的?请从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来。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猎狗想吃小麻雀。
)(教师同步板书——吃)(3)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猎狗想吃小麻雀的画面,学生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小学语文《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07e9ea964bcf84b8d57b39.png)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会背了儿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一起背一遍。
二.课文朗读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聆听。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指着课文跟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田字格,观察课本中的田字格里的范字,
2.学生观察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中间竖线叫竖中线,横虚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横中线。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1.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2.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使学生在读和说教学活动中受到人格熏陶和感染。
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共16人,其中男8人,女8人。由于刚进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幼儿班基础薄弱,存在识字水平还很薄弱、写字姿势不对、到笔顺等现象,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和讲解并手把手教学。
4.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分别出示”一、二、三、下”在田字格中的范字,边讲解边写。巡视学生。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
五、作业布置
生字“一、二、三、下”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一.学生一起背复习上节课儿歌。
二.学生朗读课文。跟读、自由读、齐读。
三.1.观察田字格范字,讨论。
2.根据教师讲解在田字格中边听边看边写生字。
四.学生交流本节课学到的内容,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教学反思
学本节课学生第一次认识田字格,及学习在田字格中书写,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助于写好生字,准确下笔。但部分学生仍不能按照要求写字,写字姿势需进一步指导和改正。
小学语文《司马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司马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ba985a1fe4733687f21aaa0.png)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据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教学的班级有学生36人,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掉()流()使()爬()桌()留()是()爪()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三、搭配词语。
一座水缸找石头
一口石头砸大人
一块假山搬水缸
教学反思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本节课我以识字教学为主。具体如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反思及建议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反思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e87a9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1.png)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反思及建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反思及建议在当今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不断演变。
作为教育者,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复杂的挑战时能够取得成功。
然而,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本文中,我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深入理解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他们在不同领域中实现成功所需的基本能力。
核心素养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人际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
这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核心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反思在反思过去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我发现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点过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活动,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使用更多的团队项目和合作学习活动,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另外,我还发现课堂上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对话和写作。
初中数学《相反数》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相反数》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4bef5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4.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相反数》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7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相反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主要介绍相反数的定义及符号的确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并且发现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相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2.能准确写出任意数的相反数,对简化符号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负数的相反数的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1、加强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2、培养转变能力;
3、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做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练习反馈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出相反数的概念:一般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让学生理解相反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分别对整数,分数,小数,零求相反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相反数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已经很熟悉整数和分数了,上节课学习了正数和负数,因此学习相反数对于学生来说简单,就是一个符号的转变问题,只要符号不会弄错,学习相反数基本没有问题,学生大脑思维比较广阔,易理解,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3篇)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3e85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5.png)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3篇)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同学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育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老师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引导同学学习和把握文化科学学问和技能,促进同学素养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以下是我整理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概念的区分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同学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进展属性的品质与力量。
同学进展核心素养是针对同学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形成的一般进展,包括重要的和关键的品行和力量。
二、之间的联系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同学进展核心素养框架下,依据详细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别功能确定的。
1.同学进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同学整体的全面的进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同学进展核心素养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总和不等于同学进展核心素养。
一方面学科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同学进展核心素养并非全部由学科课程与教学完成。
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中可能存在对于学科本身是重要的和关键的,而在同学的整体进展看并非关键的核心素养。
例如,数学中的几何直观,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属于关键力量,可以作为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同学的一般进展未必是关键力量。
2.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同学进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科课程与教学目标既要由学科本身的特别性打算,同时也要受制于同学全面进展的总目标。
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同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关注同学进展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同时担当着学科目标的实现和同学一般进展目标的实现。
3.同学进展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但无法完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实现。
每一个学科都有培育同学学科素养的任务,同样也是实现同学进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同学的核心素养既有跨学科性,又必需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实现。
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只重视与学科亲密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是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同学进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7152b8b168884868762d6fb.png)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人情美
景物美
诗意美对昆明的喜爱,对家乡淡淡的乡愁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以散文教学方式,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对作者的思乡之情理解的不够透彻,是因为孩子们的体验还不够。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昆明的怀念之情;对家乡的淡淡的乡愁;以及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难点: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3、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用几个词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4、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如果不是还写了些什么?
5、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6、题目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我”给宁坤的画呢?
7、课文第3段和第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9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文章中昆明的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完成对应的思考问题。
2、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完成学习。
3、教师进行点拨,解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4、进行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花的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花的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ba8d8b27d3240c8547efbb.png)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
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小学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主题:《花的学校》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4.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学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素养分析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初中语文《春》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春》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dd53cc0912a216157929ae.png)
第二部分(2~7)(绘春)
第三部分(8~10)(颂春)
(二)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1.请你找出,文章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草、花、风、雨、人。
2.请你分别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如“春草图”,再请学生依次归纳)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三、着眼于文章的行文脉络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文中探寻答案。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四、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草嫩嫩绿绿软软
花颜色形状味道
风声音
雨形状味道
人们欢喜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形式上有所突破,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三、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学生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一、通过学生学过的有关春的诗句入手,调动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训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省时高效,便于文本的解读。
初中语文《春》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春》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语文
学校
学校称
教龄
9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初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5118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0.png)
初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进行反思。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对于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关键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设计之一。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浮力”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船只、气球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和作用,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2、引导探究,培养能力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路”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的组装和连接,让他们通过实践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合作交流,提升素养合作交流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和反射”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1、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小学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3bf8a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f.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质数和合数》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23~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能够正确判断质数与合数。
1、将下列数中的质数画出来了,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03259101236
991357517989
2、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两组数判断的依据和方法相同吗?如果不同,你能具体说说这两组数据的判断方法分别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合数都是2的倍数。
(2)学习教材内容,回答得很好。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的因数只有一个。
学生不能准确判断0575179和89是不是质数。对于数字稍大一点的,学生不能很快而且正确的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质数,例如6167717379838997
部分学生把奇数和质数混淆,偶数和合数混淆。
2、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及时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不同看法,关注学困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第1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举例完成得较好。完成第2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掌握得不好,不能正确完成。
用学生自己的学号作为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
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根源,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和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即不止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源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
1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
2学科教学目标要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4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概念是思维的单位
5学科核心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育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应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优良途径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作业设计
“评价”要回答“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问题,是指依据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撤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
评价和反馈意见需要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反馈意见要详细,详尽,应能根据每个操作给予持续性的辅助。
评价内容和方式指向学生们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应制定并运用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