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作文-三年级作文
扭秧歌民俗作文
![扭秧歌民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04d5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7.png)
扭秧歌民俗作文在咱这大地上,有一种民俗活动那是相当的热闹、相当的有看头,这就是扭秧歌。
扭秧歌的队伍一出现,那场面就跟开了锅似的。
先说说这秧歌队里的人物吧,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特色。
打头的往往是个手持彩扇的大爷或者大妈,那神态就像是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扇子一挥,整个队伍就像是得到了信号,立马就活泛起来了。
男人们穿着色彩鲜艳的绸衣绸裤,腰间系着红绸带,那绸带一甩起来,就像是一条条灵动的火蛇。
他们的脚步迈得那叫一个大,像是在丈量大地似的,左一扭右一扭,脸上还带着憨憨的笑容,就好像在说:“看我扭得多带劲!”女人们呢,打扮得更是花枝招展。
头上戴着花,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手里拿着彩色的手帕。
她们扭起来那是婀娜多姿,脚步轻盈得就像踩在云朵上。
手帕在手里上下翻飞,一会儿像飞舞的蝴蝶,一会儿又像飘动的彩云。
还有那些扮相奇特的角色。
你看那丑角,脸上涂着红红的脸蛋,鼻子上还画个大白点,穿着奇装异服,扭起来的动作那是又滑稽又搞笑。
他就像个调皮的精灵,在队伍里窜来窜去,时不时地还和周围的观众互动一下。
观众们看到他,笑得那是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
扭秧歌的音乐也是特别有感染力。
那锣鼓一敲起来,“咚咚锵,咚咚锵”,就像有魔力一样,让你的脚不由自主地就想跟着节奏动起来。
唢呐一吹,声音又尖又亮,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欢乐的故事。
这音乐就像是给扭秧歌的人们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让他们越扭越起劲儿。
每次有扭秧歌的活动,那可真是人山人海。
小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想要找个最好的位置看个清楚。
老人们则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才是咱的传统啊,多少年了,还是这么好看。
”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呢,有的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跟着队伍后面扭两下,虽然扭得不太标准,但那股子热情却是一点也不少。
扭秧歌可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它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从老一辈那里传下来,一代又一代,不管岁月怎么变迁,它始终都在。
它把大家聚在一起,让这个社区、这个村子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扭秧歌作文习俗
![扭秧歌作文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a93d76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2.png)
扭秧歌作文习俗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扭秧歌可是一项备受欢迎的传统习俗。
那欢腾的场面、热闹的氛围,总是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欢乐和活力。
说起扭秧歌,我就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奶奶去看秧歌表演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节,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味道。
奶奶早早地就把我从被窝里拽了出来,说要带我去看扭秧歌。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被奶奶拉着出了门。
当我们来到表演的广场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我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奶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
我费力地踮起脚尖,想要看看舞台上的情况,可除了前面人的后脑勺,啥也看不到。
就在我着急的时候,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响起,瞬间把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群穿着鲜艳服装的大爷大妈们,手持扇子和手绢,扭着腰肢,迈着欢快的步伐走了出来。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把整个冬天都融化了。
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举着花伞的大爷,他的步伐矫健有力,花伞在他手中不停地旋转,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后面的大妈们有的挥舞着扇子,扇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有的甩着手绢,手绢像彩蝶一样飞舞。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却又各有特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位大妈,她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衣服,衣服上绣着金色的凤凰,特别漂亮。
她的脸上化着浓浓的妆,腮红打得像两个红苹果,额头上还点了一个美人痣。
她扭得特别起劲,腰肢扭动的幅度很大,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灿烂。
她一边扭,一边还和旁边的人互动,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还有一位大爷,他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帽子上插着一根鸡毛。
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热情。
他手中的锣鼓敲得震天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的心也跟着欢快起来。
在队伍的后面,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穿着小小的秧歌服,跟着大人的步伐,有模有样地扭着。
他们的样子可爱极了,引得周围的观众阵阵欢笑。
扭秧歌的音乐也特别好听,那欢快的节奏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跳动。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0fc07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0f.png)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
在 2024 年这个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我来到了化稍营镇。
哎呀,这里可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一到镇上,那欢快的锣鼓声就“咚咚锵锵”地响个不停,好像在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快来呀,快来呀,精彩的扭秧歌开始啦!”我顺着声音一路小跑过去,只见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
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哇塞!一群穿着鲜艳服装的大爷大妈们正欢快地扭着秧歌。
他们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和手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就跟春天的花儿一样美。
我旁边站着一对夫妻,男的对女的说:“你看,咱镇上这秧歌扭得真是越来越带劲了!”女的笑着回应:“可不是嘛,这才有过节的气氛呢!”
队伍里有个大妈,那动作可灵活了,她一边扭着腰,一边还向周围的观众抛媚眼,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还有个大爷,可能是太投入了,不小心把扇子甩出去老远,他赶紧跑过去捡,那滑稽的样子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我正看得入神,突然感觉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小明。
他兴奋地说:“嘿,咋样,好看不?”我连忙点头:“好看好看,太精彩啦!”
这时候,秧歌队里的音乐节奏变得更快了,大家扭得也更起劲了。
整个化稍营镇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
直到夜幕降临,秧歌表演才结束。
我带着满心的欢喜往家走,心里还在回味着那热闹的场景。
2024 年的元宵晚,化稍营镇的扭秧歌,真的让我难以忘怀!。
元宵节扭秧歌三年级作文350字
![元宵节扭秧歌三年级作文3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a5e44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a.png)
元宵节扭秧歌三年级作文350字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村举办了扭秧歌活动。
我和妈妈一起去参加了。
这是一场热闹的演出。
那五个人,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一人拿着一个道具,那个道具像一座小山似的,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有一只手拿着扇子,还有一只手拿着棒,后面跟着十多个人。
他们在秧歌队的后面边走边扭,而且还要一直唱着歌,让人看了就想笑。
在秧歌队前面还有一个人举着两个大灯笼,像是给秧歌队打灯一样。
秧歌队后面还有一只大气球,看起来好像要爆炸了一样。
而且那些人的动作都很快,一下子就扭过去了。
我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队伍。
我们班的同学排在我的后面,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唱起了歌。
而且我们班的同学还边走边跳起了舞,给我们班增添了不少乐趣。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当秧歌手这个角色。
当秧歌队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时,我就在后面打着节奏拍着手跟着他们一起扭起来。
那些秧歌队的人都非常开心,而且还夸我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呢!
—— 1 —1 —。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8df3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2.png)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
《扭秧歌》
咱丹东啊,那扭秧歌可是一大特色习俗呢!每次看到那些扭秧歌的队伍,我就特别兴奋。
记得有一次,我正好路过一个广场,那里正在热热闹闹地扭秧歌呢!大老远我就听到那欢快的锣鼓声啦,“咚咚锵,咚咚锵”的,哎呀,可带劲了!我赶紧凑过去看。
只见那些叔叔阿姨,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脸上还化着浓浓的妆呢,头上戴着各种漂亮的头饰。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开始扭起来啦。
那个领头的大爷,手里拿着一把大扇子,扭得特别起劲儿,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啊,一会儿挤挤眼睛,一会儿咧咧嘴,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旁边的大妈们呢,手里甩着红手绢,腰肢扭得像水蛇一样,那姿势,可美了。
他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变成圆圈,不停地变换着队形,看得我眼睛都花啦!
我还看到有个小朋友,在队伍旁边跟着扭呢,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是那股认真劲儿,真是太可爱啦!我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晃了起来。
这扭秧歌啊,真的是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欢乐氛围,大家都沉浸在其中呢。
咱丹东的扭秧歌习俗啊,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欢乐和趣味呀,我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呢!以后我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去扭一扭,好好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作文学习扭秧歌
![作文学习扭秧歌](https://img.taocdn.com/s3/m/8925b2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a.png)
作文学习扭秧歌篇一作文学习扭秧歌哎呀呀,说起扭秧歌,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以前我对扭秧歌没啥概念,总觉得那是大爷大妈们的活动,跟咱这年轻人不咋搭边儿。
但后来有一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在一次乡村的集市上,我本来是去瞎逛的,结果就看到一群人在那热热闹闹地扭秧歌。
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啊!我就站在那呆呆地看着,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那欢快的步伐,我觉得也许扭秧歌也没那么老土嘛。
我心里就琢磨着,我能不能也学学扭秧歌呢?这想法一冒出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一个小年轻,去扭秧歌,会不会被人笑话啊?可是又一想,管他呢,自己开心最重要呗。
于是我就开始找老师教我,嘿,你还别说,找个合适的老师还真不容易。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热心的大爷,大爷一开始还挺诧异的,可能没想到我这么个小年轻会想学扭秧歌吧。
但是大爷人特别好,很认真地教我各种动作,什么十字步啦,摆臂啦。
我一开始那叫一个笨拙啊,感觉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那动作僵硬得哟,我自己都想笑。
不过慢慢地,我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我发现扭秧歌真的能让人放松心情,忘掉那些烦恼。
现在我还在努力学习中呢,虽然可能我扭得还不是很好,但我会加油的呀!谁规定年轻人就不能扭秧歌啦?嘿嘿!篇二作文学习扭秧歌哇塞,扭秧歌啊,这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刚开始知道要学扭秧歌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啊。
我就在想,这扭秧歌能好玩吗?不会很土气吧?但又有点好奇,到底是咋扭的呢。
然后我就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开始了我的扭秧歌之旅。
记得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我那动作,简直不忍直视啊!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似的,特别僵硬。
周围的小伙伴们都笑得不行了,哎呀,可太尴尬了。
我都有点想打退堂鼓了,这也太难了吧。
可是后来我又一想,不行,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啊。
我得努力练习,说不定我能扭得很好呢。
于是我就天天练啊练,慢慢地,好像有点感觉了。
有一次,我居然还在小区里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呢,虽然还是有点小紧张,但大家都给我鼓掌,说我进步很大。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d9c74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e.png)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哎呀呀,说起咱家乡的扭秧歌,那可真是老带劲了!那场面,那氛围,简直绝了。
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大街上就热闹起来了。
大姑娘小媳妇,还有那些老爷们儿,都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脸上化着妆,那模样,嘿,可逗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扭秧歌,看着看着我就乐了,这都啥造型啊,咋这么搞笑呢。
扭秧歌的人可多了,他们排着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啊扭的。
那动作,有时候特别夸张,就像在抽风似的,哈哈。
也许有人觉得这没啥好看的,但是咱家乡人就好这口儿啊。
我觉得吧,这就是咱家乡的特色,是咱家乡人的一种情感寄托。
你说扭秧歌有啥用?我也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图个乐呵,图个热闹呗。
看着大家都开开心心的,那感觉多好啊。
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天天都能扭秧歌该多好啊,那生活得多有意思。
还记得有一年,我也跟着瞎起哄,上去扭了几下,哎呀妈呀,把我累得够呛。
不过还挺好玩的,虽然我扭得乱七八糟的,但我自己开心啊。
咱家乡的扭秧歌,那真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不管时代咋变,这扭秧歌的传统可不能丢。
这就是咱家乡的宝贝啊,得好好保护着。
哎呀,我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
反正家乡的扭秧歌,就是好,就是棒!你们要是有机会,也来看看,感受感受这独特的魅力,保准让你们也爱上!哼,不信你们就试试!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扭秧歌作文习俗
![扭秧歌作文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bf4a4a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b.png)
扭秧歌作文习俗篇一扭秧歌习俗哎呀呀,说起扭秧歌,那可真是咱这地儿的一大特色习俗呢!每次看到那些大爷大妈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上画着红扑扑的妆,扭得那叫一个带劲,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也许有人觉得这有点土气,可我觉得这才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呢!扭秧歌的时候,那欢快的锣鼓声一敲起来,“咚咚锵,咚咚锵”,感觉整个空气都热闹了起来。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一有扭秧歌的活动,我就会跟着大人去凑热闹。
看着他们扭来扭去的,我也会忍不住在旁边瞎比划。
那时候我就在想,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在人群中尽情地扭起来。
哈哈,现在想想还挺好笑的。
扭秧歌可不只是随便扭扭,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呢。
那步伐,那姿势,都得有模有样的。
而且扭秧歌的人之间还得有默契,要配合好音乐和节奏。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精灵,在那片土地上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活力。
不过,现在好像年轻人喜欢扭秧歌的越来越少了,这多可惜呀!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儿呢。
我就想说,咱能不能别光追捧那些洋玩意儿,也多看看咱自己的传统习俗呀。
也许扭秧歌在一些人眼里不够时尚,但它蕴含的那种欢乐和质朴,是其他东西替代不了的呀!你们说是不是?篇二扭秧歌习俗嘿,扭秧歌这习俗啊,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呐!说爱呢,是因为每次看到那热闹的场面,我就忍不住被吸引。
那大红大绿的服装,那夸张的动作,真的是太有感染力了。
我记得有一次过年,村里组织扭秧歌,那场面简直了。
大人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小孩们在旁边跑来跑去,我也跟着瞎起哄。
当时我就在想,这就是过年的味道啊,热热闹闹的,多好。
可有时候吧,我又觉得这扭秧歌有点太闹腾了。
那锣鼓声震得我耳朵都疼,而且那些大爷大妈们扭起来有时候还真有点“辣眼睛”。
哈哈,别打我呀,我这也是实话实说嘛。
但是话说回来,这也许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呢。
我觉得扭秧歌这习俗吧,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更代表了一种精神。
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
扭秧歌作文(15篇)
![扭秧歌作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70d8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c.png)
扭秧歌作文(15篇)扭秧歌是中国北方传统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关于扭秧歌的15篇作文,为大家介绍扭秧歌的起源、特点、发展和文化意义等方面。
1、扭秧歌的起源及历史传承扭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农民舞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最初扭秧歌是作为祭祀或民间节庆活动中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独立的舞蹈形式。
现在,扭秧歌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传播和流传。
2、扭秧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扭秧歌有着快速的舞步、轻快的音乐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扭秧歌舞者通过扭腰、摆手、跳跃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动作具有明显的民间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3、扭秧歌对农民文化的贡献4、扭秧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5、扭秧歌与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扭秧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扩展和影响力的提升,扭秧歌也成为了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文化符号和形象。
6、扭秧歌的姿态和技巧扭秧歌的表演技巧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和实践经验。
舞者的动作应该要轻快、协调和有力,搭配上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舞步,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扭秧歌的魅力和特色。
扭秧歌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扭秧歌的表演形式包括单人表演、群舞表演以及节庆和婚礼等场合的表演。
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内涵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9、扭秧歌和现代文化的融合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兴起,扭秧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现代的扭秧歌表演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表现形式,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了更多现代的舞蹈元素和创新元素。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扭秧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10、扭秧歌的意义和价值扭秧歌是一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内涵丰富多彩、文化价值珍贵。
作文学习扭秧歌
![作文学习扭秧歌](https://img.taocdn.com/s3/m/6f91b4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e.png)
作文学习扭秧歌篇一作文学习扭秧歌哎呀呀,说起扭秧歌,那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一开始,我觉得扭秧歌不就是扭扭屁股摆摆手嘛,能有多难。
可真到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太天真啦!那各种步伐、手势,还有身体的扭动,根本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呀。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笨拙的鸭子,怎么都扭不出那种韵味。
有一次上课,老师让我们自己练习,我就开始瞎扭起来。
旁边的同学看到我那奇怪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还打趣说我这是在跳“抽筋舞”。
哼,我心里那个气呀,但又没办法,谁让我确实不会呢。
也许我真的没有扭秧歌的天赋吧,我心里暗暗想。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我改变了想法。
我们去看了一场专业的扭秧歌表演,那些大爷大妈们扭得那叫一个带劲,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
我突然意识到,扭秧歌不只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啊。
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
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会时不时地出错,但我已经慢慢找到感觉啦。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也能扭得像模像样的!嘿,你们就等着瞧吧!篇二作文学习扭秧歌哎呀呀,学扭秧歌可真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呀!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超级迷茫的。
看着老师那灵活的动作,我心里直犯嘀咕:这是人能学会的吗?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机器人,动作僵硬得不行。
有一次练习的时候,我不小心扭到了脚,那叫一个疼啊。
我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这扭秧歌也太难了吧,我是不是不适合啊。
但又一想,不行,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后来,我发现和同学们一起练习特别有意思。
我们会互相开玩笑,互相纠错,慢慢地,我觉得扭秧歌也没那么可怕了。
而且我还自己发明了一些奇怪的动作,虽然可能不标准,但至少让我觉得很开心。
记得有一次表演,我紧张得要死。
我觉得自己肯定会出丑,可没想到,上台后音乐一响,我好像突然就进入状态了。
那一场表演,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呢。
也许这就是扭秧歌的魅力吧,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释放自己。
现在想想,学扭秧歌的过程虽然有苦有甜,但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
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释放自己的情感,这真的很棒啊!篇三作文学习扭秧歌哇塞,扭秧歌啊,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纠结的事儿。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f7a3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f.png)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在丹东这片充满活力和风情的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习俗——扭秧歌,那可真是热闹非凡,让人陶醉其中。
扭秧歌的场景,那真叫一个壮观!每到喜庆的日子,比如重大的节日或者谁家有个大喜事儿,那街头巷尾就会响起欢快的锣鼓声。
大姑娘、小媳妇、大爷大妈们,一个个身着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迫不及待地加入到扭秧歌的队伍中。
我还记得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扭秧歌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正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一阵喧闹的锣鼓声由远及近。
我心里好奇,顺着声音的方向就跑了过去。
只见在一个宽敞的广场上,一支庞大的秧歌队伍正热火朝天地扭动着。
打头的是一个穿着大红袍,手里拿着一把大折扇的老爷子。
他那步伐矫健得很,扇子在他手中挥舞得呼呼作响,就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他的脸上满是自信和喜悦,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号子,为后面的队伍打着节奏。
跟在他后面的是一群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阿姨们。
她们头上戴着漂亮的花朵,腰间系着彩色的绸带,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着腰肢,那腰就像柔软的柳枝儿,轻盈又灵活。
她们的手臂也没闲着,一会儿高高举起,一会儿左右摆动,手中的手绢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真是美极了!再往后看,还有一群小伙子,他们扮相滑稽,有的戴着夸张的帽子,有的脸上画着有趣的图案。
他们的动作夸张又有力,时不时还来几个高难度的跳跃和转身,引得周围的观众阵阵喝彩。
队伍中的乐器手们也格外引人注目。
打鼓的大叔,那鼓槌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每一下都敲得又准又狠,震得人的心脏都跟着一起跳动。
敲锣的大哥,那锣声清脆响亮,和鼓声配合得恰到好处。
还有吹唢呐的大爷,他鼓起腮帮子,使劲地吹着,那声音高亢激昂,仿佛要把整个天空都穿透。
在队伍的旁边,还有一群小孩子,他们跟着队伍跑前跑后,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那模样天真可爱,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而周围的观众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干脆就蹲在地上,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时不时有人大声叫好,还有人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哼唱。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418c4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4.png)
2024年元宵晚扭秧歌化稍营镇作文朋友!今天咱就聊聊2024年元宵节在化稍营镇扭秧歌的那桩趣事儿。
这一提到扭秧歌,我这心里就跟打翻了调料瓶一样,酸酸甜甜,都搅和在一起了。
我记得头一回认真看扭秧歌,那还是小时候在咱化稍营镇的文化广场上。
那时候,村里的张大娘可是领头的,好多年轻小伙子小姑娘都跟着她学呢。
咱这儿的秧歌,可是独具特色,放眼看去,满眼的红绿,一个个都穿得喜气洋洋的,就像年画里的那些角色似的,特别喜人。
秧歌队一上场,可就热闹了。
鼓声一响,伴随着铿锵的锣声,大家就开始扭起来了。
那步子踩得跟弹簧似的,腰肢扭得就像那水里的鱼儿。
张大娘就是个中高手,她总能带着大家扭出新花样来。
有一次,她竟然带着队伍边扭边摆了个“心”形,当时引得围观的人直拍手叫好。
你知道吗?扭秧歌这事儿可不光是年轻人的事,我亲眼见着有一群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扭得那叫一个带劲。
尤其是隔壁的王大爷,他那股子劲儿,仿佛能把地板都震得颤三颤。
他总是和大家打趣说:“趁着腿脚还利索,多扭几圈,生活才能有滋有味!”到了晚上,广场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红艳艳的,仿佛那些灯笼都在对着你笑。
那天,我正走神呢,忽然有个灯谜比赛开始了,我这才想起来,元宵节嘛,灯谜也是标配啊。
我兴冲冲地去猜了几个,当然,猜中的不多,但重在参与嘛。
你还别说,咱村儿的扭秧歌传说可还不少。
听老人们说,以前村里有一位奶奶,年轻时因为扭秧歌出了名,她的秧歌舞姿带来了全家和乐,幸福美满。
我想啊,这也许就是舞蹈的魅力吧,不光是扭在身子上,也扭进了心坎里。
元宵节的化稍营镇啊,那气氛热烈得能把冬天都变成春天。
就连那些平时不太说话的老兄老弟们,这天也是放开了聊,大伙儿围在一起说这秧歌,那场面,仿佛全村的人都成了一家人。
至于现在的秧歌队,也有不少新变化。
年轻人还加了点流行音乐的拍子进去,看得老一辈人连连点头。
而那些沿街的小摊贩,则忙不迭地吆喝“热乎的汤圆来啦!”这一口下去,那叫一个满足!说到这里,我倒有点想家了。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3f4f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0.png)
家乡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哎呀,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尤其是扭秧歌,那可是我们那儿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啊!
这天,大年初一,村里的老少爷们儿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头戴大红花,脸上抹得红彤彤的,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来到村头集合。
我爷爷是秧歌队的头儿,指挥着大家整队。
我呢,也兴奋地跟着爷爷后面,一起学扭秧歌。
“哈哈,小丫头片子,看你能跟上不?”爷爷笑着拍拍我的肩膀,我挺起小胸脯,大声说:“爷爷,你就瞧好吧!”
音乐响起,欢快的鼓声、锣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秧歌队开始扭起来了。
我跟着爷爷,一步一个点儿,学得有模有样的。
爷爷见状,笑着拍了拍我的头:“不错,不错,有模样!”
扭秧歌的队伍越扭越欢,村里的孩子们也跟着跑来跑去,学着我们扭。
有个小哥哥,动作特别灵活,一会儿学大公鸡抖翅膀,一会儿又学小鸭子跳水上。
我看着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嘿嘿,小丫头,学学我跳个鸭子步。
”小哥哥说着,扭起鸭子步,一摇一摆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也跟着他学起来,没想到,还真有点样子。
这时,奶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好学,将来成为咱们村的名秧歌演员!”我害羞地笑了,心里美滋滋的。
扭完秧歌,大家来到村里的戏台子,唱起京剧。
爷爷拉起二胡,奶奶唱起戏,我呢,也跟着他们哼哼唧唧。
村里的人聚在一起,有说
有笑,热闹非凡。
家乡的风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陶醉其中。
扭秧歌,这个让我自豪的家乡风俗,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小学三年级作文扭秧歌欢庆节日的传统舞蹈形式
![小学三年级作文扭秧歌欢庆节日的传统舞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8b4317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7.png)
扭秧歌欢庆节日的传统舞蹈形式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扭秧歌。
扭秧歌是一个非常热闹而有趣的舞蹈形式。
每年夏季,一到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中午,我们小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身着美丽的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地扭秧歌,欢庆佳节的到来。
扭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活动。
据传说,在古代,由于恶鬼们常常骚扰我们的庄稼,因此人们想出了一种祛除恶鬼的方法,那就是扭秧歌。
扭秧歌的动作形式酷似耕地的动作,人们相信通过每个人的舞蹈动作,可以把恶鬼赶走,确保庄稼的丰收和家宅的平安。
在扭秧歌的舞蹈过程中,我们小朋友们以队列的形式分列两边,手牵手、脚踩踏着节奏跳动着。
我们身穿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头上戴着花环,脸上是开心的笑容。
我们像一群欢快的蝴蝶,翩翩起舞,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和不顺心。
扭秧歌的音乐节奏欢快热烈,让人忍不住想要随着音乐一起欢呼跳跃。
伴随着鼓点和锣声,我们的舞步更加生动。
我们跳着起舞,身体扭动得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能跳到两米高的地方,这让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
妈妈告诉我,这是扭秧歌独特的舞蹈技巧,它既强调了节奏感,又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扭秧歌不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快乐和回忆。
一年一度的扭秧歌舞蹈比赛是我们的重头戏,我们会小组组成,一起练习舞蹈动作,争取赛出好成绩。
在比赛中,我们认真观摩其他队伍的表演,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为他们的才艺而赞叹不已。
扭秧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人们对丰收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这个舞蹈形式透露着浓浓的民俗文化和乡土气息,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农耕的重要性。
扭秧歌通过有趣的舞蹈形式,将动态与静态、亲情与友情融为一体,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扭秧歌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朵璀璨花朵,它美丽动人,让人心旷神怡。
我热爱扭秧歌,热爱跳舞,它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和自信。
我希望未来的节日,我能和更多的小伙伴们一起跳扭秧歌,共同庆祝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和传承。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3b7e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1.png)
元宵节秧歌比赛作文
夜幕一拉下,星星都亮了起来,元宵节的夜晚简直热闹得不行!这秧歌比赛啊,可是今晚的重头戏!
锣鼓声震天响,就像过年放炮似的,让人耳朵都震得嗡嗡的。
那些穿得像彩虹一样的秧歌队队员,跳起舞来可带劲了,脚步整齐
得跟机器人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家伙儿都挤过来看热闹,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笑个不停。
大人们边吃着元宵,边欣赏这舞蹈,脸上都笑开了花。
那秧歌队的领队,站在最前面,就跟个指挥家似的。
他手上的
扇子摇得可有节奏了,带得整个队伍都跳得特别带劲。
队员们一个
个都跟着他的节奏,跳得那叫一个投入啊!
比赛越来越激烈,每个队伍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有的队
伍跳得特别高难度,看得人目瞪口呆;有的队伍跳得特别有地方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关于大秧歌的作文六篇
![关于大秧歌的作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20e1b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f.png)
关于大秧歌的作文六篇【篇一:扭秧歌】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
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简评:文章来自现实生活。
本文小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用简练的语言,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扭秧歌的场景,条理清楚,感情真实。
【篇二:正月十五秧歌会】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狂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齐呜,唢呐响了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
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鹤氅,手持大折扇。
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七咚锵,七咚锵,七八弄咚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绸飞舞,虎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
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却步。
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做个“罗圈揖”,唱个贺年的大喏,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
扭秧歌的感受作文
![扭秧歌的感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9eb9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9.png)
扭秧歌的感受作文
扭秧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是在正月里进行的一种庆祝活动。
在东北的一些地区,人们都会在正月里扭秧歌庆祝新年,图个吉利。
前几年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过东北三省的一些农村过年,我看到了扭秧歌的人们,他们穿着传统的服装,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秧歌队开始进场了,只见他们先迈着小碎步走着,然后突然加快步伐走上了台,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灿烂起来。
当他们向观众鞠躬时,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向观众鞠了一个躬。
在他们表演完以后就开始进入到我们今天扭秧歌的环节了。
我们来到一个广场上,秧歌队分成了好几个小组。
有一队是由十多个人组成的,他们在一个大圆圈上绕来绕去,脸上露出了微笑,看起来非常高兴。
另一队是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他们在一个小圆圈上围成了一个圆圈开始跳起了秧歌。
这两个队跳得都很好。
看完之后我们就开始往回走了。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广场上。
—— 1 —1 —。
扭秧歌佚名作文
![扭秧歌佚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a9e0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扭秧歌佚名作文
在咱这旮旯儿,扭秧歌那可是一项倍儿有趣的活动。
你瞅,只要那锣鼓家伙事儿一敲起来,就像吹响了欢乐的集结号。
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就都按捺不住了。
打头的那个大爷,那可真是有模有样。
他就像个将军似的,手里拿着个彩色的扇子,一摇一摆的。
那步伐呀,迈得特别有节奏感,左一步,右一步,就像在地上画着神秘的符号。
他的脸上洋溢着那种喜气洋洋的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感觉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快乐。
再看后面跟着的大妈们,一个个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那衣服的颜色啊,就像把春天所有的花儿都穿在了身上。
她们腰间系着红绸子,绸子随着她们的扭动在空中飞舞,就像一道道红色的火焰。
大妈们扭起秧歌来,那腰肢灵活得很,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屁股也跟着一撅一撅的,可有意思了。
旁边的小孩子看着,笑得直不起腰来,还跟着学,结果学得四不像,把大家逗得更乐了。
还有那些年轻的小媳妇们,她们扭秧歌的时候既有大妈们的那种韵味,又多了几分俏皮。
她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着小星星。
手上的动作特别细腻,扇子在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打开,像朵盛开的花;一会儿合上,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秧歌队扭到哪儿,哪儿就围满了人。
大家一边看,一边跟着节奏拍手叫好。
那锣鼓声、欢笑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场盛大的欢乐派对。
扭秧歌的人越扭越带劲,看秧歌的人也越看越入迷。
这扭秧歌啊,扭出了咱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好日子的向往,就像那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焰,在咱这一片土地上热热闹闹地燃烧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秧歌作文-三年级作文
【篇一:扭秧歌】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
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
”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
”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篇二:看扭秧歌】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
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
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
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
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
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篇三:扭秧歌作文】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
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
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
”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
”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篇四:扭秧歌】
太好了,晚上又可以出去转转了!你猜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我家小区门口那里有一个老奶奶扭秧歌团队。
那里都是些老奶奶,都六、七十多岁了。
还等什么,赶快走吧!
来到那里,我眼前一亮。
原来,这里还有舞狮子的呢!真精彩啊!不一会儿,狮子就舞完了。
下面是老奶奶扭秧歌开始了。
老奶奶扭的真好!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还有变花样的呢!她们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扇子。
八角巾一会甩在肩上,一会摇下来。
扇子左扇一下,右扇一下。
灵巧的挥舞着。
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像她们这水平,足足可以参加扭秧歌大赛了!
时间过的真快,又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篇五:扭秧歌】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
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
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
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
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
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
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
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篇六:正月十五扭秧歌】
朋友,你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
“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
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
领头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
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
随着锣鼓声,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导下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
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
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跳入场内双手抱拳,唱了一个贺年的小曲,小戏便开始了。
这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
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
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
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
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
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
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
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火暴、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篇七:扭秧歌】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
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
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
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
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
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
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
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
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
”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篇八:扭秧歌】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
去探个究竟。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
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