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3.2土地资源 第2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答案:1、A 2、D 3、B 4、C 5、A 6、D 7、(1)水土流失1/5黄土高原(2)生物(3)《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8、(1)B蔬松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2)西北(3)洪涝
归纳总结
1、本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
学习要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有、、
等。
2、土地是立国之本。我们要注意用地、用地、耕地。
3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可以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
2、本课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有:
教学反思
重点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
难点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义。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佳问题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由身边的人均耕地的变化和黄土高原的景观特点导入土地问题。
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学生回顾并依次回答上节课学到问题,思考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
学生分析:学生观察图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在此基础上总结如何解释漫画含义。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师生共同总结。
3、学生读3.14图,讨论分析:学生读书分组讨论自由回答。比较谁回答的方法最有效?
引导学生从法律、国策、土地日等方面理解。
4、学生在课本中掌握记忆。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叙述正确的是(可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尚有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案例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具体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案例,讨论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分析成果,总结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土地利用、农业土地利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土地资源的实际运用和案例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土地资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珍惜资源的感情,增强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土地资源的图片、地图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方案,让学生上台展示,并大家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精选5篇)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篇1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1)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肯定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2.智能的培育:初步学会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削减的状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3.思想教育要求:使同学熟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1.记住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2.记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种主要土地的分布。
教学难点: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内部差异和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
教具: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教学设计:一、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从今日开头我们学习第三节土地资源,在没讲新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
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2.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同学回答)3.依据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同学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学们读P90 6.8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供应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老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简单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进展供应了有利条件。
)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各类土地类型的比例却不尽合理,下面看P91 6.9图。
回答:1.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23.1%)2.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9.1%)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7%)由读图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土地资源篇1指导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1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以及利用状况的一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土地资源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存在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不了解、保护意识不强烈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吗?”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采用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土地资源,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球和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土地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教师讲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分布等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如耕地、林地、草地等,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吗?”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课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学生分析】本班有学生80余人,班级人数多,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优等生基础较好,对知识点的分析及掌握程度较好;但差生较多,甚至连小学的基础都没打牢,特别是当用起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时,有些同学用不好。
目前我正在努力引导每位学生学好地理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
【内容分析】本节课为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教材65—74页的内容。
包括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分类、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本节课先学习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用1.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对,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板书一、土地资源的利用)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板书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参考教材图3.6“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读图提问:出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图片,看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问: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归纳总结: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
这些都属于可利用土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分析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理解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便于学生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图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的动画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呈现(10分钟)1.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通过图表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并提出解决办法。
巩固(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节约用地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和效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在地理学科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能,但对土地资源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尚浅。此外,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掌握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3.学会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并了解相应的解决措施;
4.掌握地图阅读技巧,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8.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9.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吗?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空间,是我们生存和发面的知识。”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身边的案例引入土地资源相关知识,降低学习难度;
2.采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针对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的不足,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2.通过展示一组土地资源利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思考,如:农田、森林、草地、城市建筑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2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地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3)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2.难点: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存在地区差异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我国不同类型的农业提问:你眼中的农业是哪些?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农业类型?引导过渡:不同的农业类型对应不同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这些土地分布在哪里呢?接下列我们就一起分析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土地资源的分布1.活动:讨论交流——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和相关气候图,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
提示:耕地主要分为旱地和水田,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小麦。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阅读相关地图和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并完成下列表格。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哪类干湿地区,分布在哪类地形区?(2)草地主要分布在哪类干湿地区,分布在哪类地形区?(3)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主要受到哪些气候要素的影响?小结: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教师利用相关地图进行讲解和补充。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形象的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
2.难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与失败。
3.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的案例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土地资源利用的图片和数据。
3.分组安排,便于学生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利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土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学习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学会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数据等教学素材。
2.准备PPT,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3.准备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数据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中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状况,从而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所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生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视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实例,用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2.准备土地资源分类、分布和利用的图表,方便学生直观了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和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多样。
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让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如:通过PPT展示土地资源的定义、各类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利用情况。
《土地资源》参考教案(第2课时)(配参考课件1)
教学设计题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课题名称第四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计划学时第二学时教材分析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土地再熟悉不过了,对目前家乡土地的利用状况也略知一二,这有助于开展教学。
但是若纵观全局,分析全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就不容乐观。
知识面窄,他们需要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放眼中国,放眼世界。
教学设想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读图思考、读图描图、探索追问、填表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征及土地的基本国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
3、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导入新课】一、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学生:读图3.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2.放牧的羊越来越多,草场退化严重。
3.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4.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土地资源》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2.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3.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策略土地资源是人类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
中国众多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所以,在学习了自然资源分类及其特点等基础知识之后,教材把土地资源作为第一个自然资源种类进行介绍。
为了便于区分各类土地资源,把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景观图入手,以增强其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
之后,运用数据资料同类对比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以利于学生顺理成章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特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进一步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其中,尤为强调农业用地的分布特点。
最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课时分配上为2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以1994年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发表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首先通过分布图来分析各种利用类型土地的分布特点,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总结中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四、教学流程1.某校近日发起了“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买贺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B.减少固体垃圾C.改变不良习惯D.节约开支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因为我国()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D.人口多,人均耕地少3.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由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使林地面积迅速增大B.由于大规模的垦荒,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近几年我国土地面积没有变化D.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利用不合理等,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4.有关我国土地类型利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积极毁林垦荒,不断扩大耕地面积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C.在半干旱地区采取退耕还牧政策D.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答案:A;D;D;A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三、地区分布不均1.水田:南方地区2.旱地:东北、华北3.草地:西北地区4.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5.难以利用土地:西北内陆地区四、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乱占耕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2.中国的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八、布置作业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针对沙漠、雪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2)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包括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3)学生能够掌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土地资源状况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2)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1)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形成切实可行的保护土地资源的行动方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使学生对土地资源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4、实地考察法如有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肥沃的农田图片,引出土地资源的话题。
提问学生:“你们对土地资源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20 分钟)(1)土地资源的分类讲解土地资源的分类,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并通过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用途。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地图和数据,向学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等特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当前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如耕地减少、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自探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
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采取的措施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开源”、“节约”结合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质疑再探:(3分钟)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征与分布。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并能初步分析土地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准备相关地理教学资源如土地资源图谱、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
学生方面需预习相关地理知识,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此外,建议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资料,初步了解不同土地资源类型的具体事例及其利用方式。
同时,可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提前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通过上述准备,为第一课时的《土地资源》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首先,以一种充满探索色彩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土地资源图像,比如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山脉、广袤的农田等,引导学生感受到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在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辅助下,老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土地资源是怎么来的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对土地资源有初步的感知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呈现接着,进入课程内容。
在本次教学课中,需要详细讲述以下几个关键内容:1.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利用互动式地图或者多媒体资料,详细介绍土地资源的定义及其多种分类方式。
包括按利用方式、用途和形态进行分类。
强调不同的土地类型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2. 土地资源的全球分布及影响。
借助地理图册和动态地图,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对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土地资源教学设计Lesson 2 teaching design of land resources第2课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1.土地资源的特点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
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3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
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
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4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
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
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重责。
一方面,我国本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馈练习出现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加以展开。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图3.5如果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配合使用,将起到更直观的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及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
2.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
教材中特别指出: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丧失其生产能力,不能再生。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最具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交流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
1.土壤的水蚀和风蚀现象严重。
目前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191万平方千米。
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千米。
2.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我国荒漠化的面积每年增加1 000多平方千米,甚至在我国南方也出现了沙荒地。
近半个世纪,土地沙化面积扩大了500万公顷。
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造成的。
3.土地出现次生盐碱化现象。
特别是用水灌溉的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4.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农田,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同时新开垦耕地0.54亿公顷,净减耕地0.13亿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末的0.1公顷。
这样,每公顷耕地平均养活的人口从5.5人上升至10人。
耕地不仅数量减少,土地肥力也有所下降,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1.5%,明显低于美欧等国家的2.5%~4%的水平。
荒漠、沼泽是否属于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一种,由此不少同学可能会认为,荒漠、沼泽目前人类不能大规模的利用,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
其实不然,土地资源与土地的关系就像水资源与水的关系一样,两者很难划清。
所以人们将当前可以利用和预见将来能大规模利用的土地,都作为土地资源。
其实人们对荒漠和沼泽的利用早就开始了,例如人们将沙漠作为核试验和卫星发射基地;古埃及人通过灌溉,将沙漠变成绿洲;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多沼泽地,经开垦,昔日的“北大荒”,如今良田成片,变成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了祖国的“北大仓”。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荒漠、沼泽一定会得以大规模地开采和利用。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东方网xx年6月25日消息:国土资源部负责人日前在长沙向记者透露,xx年底,我国人均耕地为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5%。
据预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保护耕地,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对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资源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热衷于外延式扩张建设,土地利用率低下;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以地生财”,违反规划盲目批地,造成土地闲置浪费。
统计显示,1997年至xx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180万公顷,大多是城郊平坦优质的耕地。
一方面我国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另一方面可供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后备资源不到1分地,而我国土地垦殖率已达13.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有关人士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重组,要保护好耕地就必须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
要转变土地使用方式,走内涵式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土地使用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付诸实施。
我国西北部和北方的沙漠及沙地我国主要有8大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它们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部,面积4.88万平方千米;库姆达格沙漠,位于新疆南部东端,面积1.95万平方千米;柴达木沙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面积3.49万平方千米;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面积4.43万平方千米;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面积4.27万平方千米;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河套平原西南,面积0.99万平方千米;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面积1.86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4大沙地分别是: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面积2.14万平方千米;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中下游,面积5.06万平方千米;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面积3.21万平方千米;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中国今后十年将退耕380多万公顷东方网xx年6月22日消息: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今后xx年,我国预计须退耕还林(还草、还湖)380多万公顷。
近年来,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xx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18.4万公顷,与1991~1996年的年均30万公顷相比,下降了37%。
但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表示,保护耕地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田凤山说,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耕地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
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安排,到xx 年,非农建设用地需占用耕地196.7万公顷,实际上xx年前,已经占用了73.7万公顷。
也就是说,未来xx年,仅有123.3万公顷左右的控制指标。
据预测,到xx年,我国仅交通建设一项,就将新增用地60多万公顷。
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制约因素影响耕地保护工作。
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遏制,补充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传统的用地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