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实施方案范文
![医院感染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2178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f.png)
医院感染实施方案范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更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医院感染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各科室、病房的感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通过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及时发现感染疫情的蔓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规范,做到“三无”手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规范使用抗生素。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同时,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四、强化环境清洁消毒。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施、器械、床单、衣物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定期对医疗设施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杜绝病原菌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
五、加强患者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患者管理制度,对不同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对于感染性废物,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七、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医院内发生的各类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和报告。
对于突发的感染事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和蔓延。
八、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宣教。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患者和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参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总之,医院感染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院感工作实施方案
![院感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9fb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e.png)
院感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院感工作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目标。
1. 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降低院感发生率;2. 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院感传播的可能性;3.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院感管理团队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院感管理工作机制;2. 开展院感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3. 制定院感监测方案,建立院感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院感疫情;4. 完善医院院感防控制度,加强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5. 加强患者感染源控制,规范手术室、病房、门诊等医疗环境管理;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院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院感管理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时间表;2. 组织开展院感管理知识培训,包括院感防控知识、手卫生、消毒灭菌等内容;3. 建立院感监测网络,明确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及时发现和报告院感疫情;4. 完善院感防控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清洁消毒制度等;5. 加强医疗环境管理,定期开展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6. 加强患者感染源控制,规范患者隔离管理,加强患者手卫生和个人防护;7. 推进院感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院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院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分析。
五、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降低院感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全体医务人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清洁、和谐的医疗环境。
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ffc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c.png)
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防止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保障患者、职工和访客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个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的范例,内容包括感染控制的目标、策略、实施步骤和监测评估等。
一、感染控制的目标1.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减少患者感染率。
2.提高医院职工的感染预防和控制能力,保护其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3.提高医院环境的卫生水平,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5.提高患者和访客的感染防护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6.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感染暴发事件。
二、感染控制的策略1.推行手卫生:医院全体职工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并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医院内要设立足够的洗手设施和消毒剂,并制定相应的手卫生标准。
2.提高环境清洁防护水平:医院要制定环境清洁消毒操作规范,定期对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3.强化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医院要确保医疗器械及设备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毒灭菌,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4.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要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建立抗生素使用和检测管理制度。
医生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确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5.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护士要加强对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手卫生、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等方面的操作技能,确保护理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6.健全感染监测和评估体系:医院要建立感染监测和评估制度,及时收集感染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并及时应对感染暴发事件。
三、实施步骤1.制定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医院要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培训医院职工:医院要组织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能力。
3.设立感染控制标识:在医院内设置感染控制标识,提醒医务人员、患者和访客注意感染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范文(三篇)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c3f5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7.png)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范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目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____%。
2.医院感染漏报率≤l____%。
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____%,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____%。
4.消毒灭菌合格率l____%。
5.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l____%。
6.使用中皮肤消毒剂,细菌数≤l0cfu/ml,其他的消毒剂细菌数≤l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每季度生物监测一次。
7.使用中灭菌剂。
每季度监测一次,无菌生长。
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8.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应≥70uw /cm2。
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____%(功率<30w)应不低于1000h。
9.压力蒸汽灭菌。
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10.进入人体无菌____、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必须无菌。
11.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菌。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范文(二)为贯彻执行____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____建设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感管委主任、医务部主任、感染管理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各临床医肢及相关职能部门科主任(副主任)及重点科室护士长提任委员。
感染管理科由____名专职人员组成,一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
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使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感管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院工作进行布置,____制定医院及各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进行质量监督评价,提出措施及建议。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491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2.png)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标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声誉。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质量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1.1明确委员会成员:医院领导、感染科医生、护士长、感染控制专家等。
1.2制定感染控制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分工、监测指标等。
1.3定期召开会议:评估感染状况、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2.1定期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隔离措施等。
2.2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强调感染对患者的影响,激发医务人员的责任感。
2.3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医务人员的培训情况,定期进行评估。
三、加强医疗设施和器械管理3.1定期检查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3.2建立设施和器械的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方法、清洁频率等。
3.3建立设施和器械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修、更换老化设备。
四、加强患者管理4.1建立感染筛查机制:对高危患者进行感染筛查,及时隔离治疗。
4.2加强患者宣教:告知患者感染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3建立患者感染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患者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5.1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保持医院环境整洁、无菌。
5.2加强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5.3建立环境消毒制度:对医院各个区域进行定期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结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设施和器械管理、患者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质控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质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304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9.png)
医院感染质控实施方案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或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质控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医院感染质控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小组,明确监测人员职责和监测指标。
2.制定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明确监测内容、频率和流程。
3.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及时记录和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二、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1.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其感染预防意识和技能水平。
3.建立医院感染预防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2.及时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和溯源工作,发现感染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建立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院感染事件,防止医院感染扩大。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督和评估。
1.建立医院感染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建立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制度,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医院感染信息公开,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公布医院感染相关信息,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1.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宣教。
1.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参与度。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37c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c.png)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标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期间感染的疾病,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医院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质量控制方案。
一、建立规范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1.1 制定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明确感染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
1.2 制定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包括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感染控制培训计划、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等。
1.3 定期评估和更新制度:定期对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
二、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2.1 确保医疗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医院环境、器械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医疗环境的卫生。
2.2 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消毒灭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3.1 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 强化手卫生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加强感染控制技能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在医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技能。
四、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4.2 加强感染事件报告:医院内部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发现感染事件及时报告,确保感染事件的及时处理。
4.3 定期进行感染数据分析:对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找出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强患者管理与预防5.1 加强患者隔离管理: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管理,避免感染传播给其他患者。
5.2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对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通用)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7403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d.png)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通用)在医院中,感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为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一个全面的感染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一个通用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一、感染管理委员会为了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们成立了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感染科主任担任副主任委员,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评估感染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制定调整管理方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每月定期对感染指标进行监测,包括医院内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率、标本感染率等。
监测结果要及时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医院感染管控医院设立感染管控专岗,负责每日监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
对于高风险病例,要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单间隔离、手部消毒等。
四、医院感染教育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
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引导他们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五、医院感染预防医院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卫生、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等。
同时,对医院内潜在的感染源进行清查和处理,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六、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医院建立医疗事故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明确感染事件的报告流程和标准。
对于发生的感染事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分析和上报相关部门。
七、医院感染管理评价医院每年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包括感染率、管控效果等指标。
评价结果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参考,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通过以上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可以看出一个全面的感染管理工作要从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监测、感染管控、感染教育、感染预防、感染事件报告和感染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防控,保障医疗安全。
希望各医院都能认真贯彻执行感染管理方案,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医院感染规定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医院感染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9f8c6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7.png)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医院感染规定一、目的和范围: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医院感染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该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科室和部门。
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储存等环节,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高效、合规的处理,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同时,本制度旨在提高全体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科室、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部门等,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
二、定义:医疗废物被定义为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确保医疗废物的分类准确、处理得当,以下对医疗废物的五大类别进行详细定义:1. 感染性废物:指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中,含有致病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风险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废物:-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废弃医疗器械、器具、敷料等;-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废弃生物制品、消毒剂等。
2. 损伤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具有锋利、刺伤特性的废弃物品,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废物。
包括以下废物:- 废弃的注射针头、缝合针、刀片等;- 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易碎且可能造成伤害的废弃物。
3. 病理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含有病原体的组织和器官、病理切片等废物。
包括以下废物:- 手术、病理检查等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 病理切片、细胞学涂片等废弃样本。
4.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变质、淘汰的药物及其包装物,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药物。
包括以下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的药物;- 患者使用后的废弃药物及其包装物;- 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药品。
5. 化学性废物:指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等特性的废物。
医院院内感染实施方案
![医院院内感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1d74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a.png)
医院院内感染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院内感染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院内感染管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医院院内感染的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需要统一领导,明确责任。
医院应当设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担任主任,相关科室主任和感染管理专家担任委员,负责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同时,各科室和医护人员应明确院内感染防控的责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位。
其次,医院院内感染的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的感染病例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报告。
同时,要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及时报告重大传染病疫情,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有效沟通。
此外,医院院内感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和感染控制。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设施、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到定期清洁、彻底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同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等操作规范,做到医疗操作无菌化,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
最后,医院院内感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院内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他们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医院的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医院院内感染的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监测报告,做好清洁消毒和感染控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医院能够高度重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院内感染管理实施方案
![院内感染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0be3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6.png)
卫生院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实施方案一、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一)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1、普通门诊和传染病门诊,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2、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或专用桶。
(二)、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三)、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各有手消毒设施。
(四)、急诊抢救室抢救车、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五)、急诊抢救器才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二、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一)、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2)、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感染时即刻消毒。
(5)、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走廊、病房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9)、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二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77cd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a.png)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一、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在此基础上逐一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等进行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严防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的发生。
医院感染控制指标监测内容二、卫生学监测标准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标准环境范围标准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类别322(cfu/m)(cfu/cm)(cfu/cm)Ⅰ类层流洁净手术≤10≤5≤5室、层流洁净病房Ⅱ类普通手术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200≤5≤5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1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500≤10≤10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普通病房Ⅳ类传染科及病-≤15≤15房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至少每个月监测一次。
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2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270uw/cm,照射强度监测院感科每半年抽查一次,科室要求每季度监测一次。
2参考值:使用中的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
新购进的灯2管不低于90μw/cm。
2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1、二级医院感染现患率≤___%。
2、二级医院感染漏报率≤___%。
3、二级医院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___%。
4、二级医院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___%。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___%6、住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___%。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15f2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c.png)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在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产生的各种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医疗机构需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确保全面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1. 制定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工作计划应包括院内感染监测、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医院环境清洁等方面。
2. 完善院内感染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院内感染病例。
监测内容包括院内感染类型、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等信息,为感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 加强医疗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易感染区域,要加大消毒频率,确保医疗环境的无菌状态。
4. 强化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包括消毒灭菌、手卫生、个人防护等方面。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废物不会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源。
6. 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对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7. 形成良好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医疗机构应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措施等手段,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自觉遵守院内感染控制规定,共同维护医疗机构的安全环境。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与健康。
院感控实施方案
![院感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552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2.png)
院感控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院感控)成为了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院感控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就院感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医院建立有效的院感控体系。
一、建立院感控团队建立院感控团队是院感控工作的基础。
该团队应包括院感控专家、感染科医生、护士长、临床微生物学家、感染控制护士等专业人员。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制定院感控政策和指南,监测医院内的感染状况,并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建立院感监测系统是院感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医院内各种类型感染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感染事件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监测内容应包括医院内感染的类型、发生率、病原体分布等信息。
三、加强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措施:1.手卫生:医护人员和患者应做好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戴手套等。
2.环境清洁:医院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对医疗设备、床铺、地面等进行消毒和清洁。
3.医疗器械使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应符合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消毒和灭菌。
4.隔离措施: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
5.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在接触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四、加强院感控知识培训医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因此,加强院感控知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应定期组织院感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控工作的重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院感控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院感控政策宣传医院应制定相关的院感控政策和指南,并加强宣传,让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医院内外的人员宣传院感控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5be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感染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质量控制方案。
一、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1.1 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应当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由院领导担任主任,包括感染科、临床科室主任、药剂科主任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1.2 制定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委员会应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包括感染预防、感染监测、感染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1.3 促进感染控制培训:委员会应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二、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2.1 建立感染控制培训计划:医院应制定感染控制培训计划,包括感染控制基础知识、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方面的内容,并定期进行培训。
2.2 提供多种培训方式:医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感染控制培训,如举办讲座、组织研讨会、制作培训视频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2.3 培训效果评估: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加强医疗设施和环境的管理3.1 规范手卫生操作:医院应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同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材料。
3.2 加强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医院应建立医疗设施清洁消毒制度,对手术室、病房、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保证医疗环境的卫生。
3.3 控制医疗废物的处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四、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4.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
4.2 提高感染报告率: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报告意识培养,建立健全的感染报告制度,确保感染事件的及时上报。
院感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院感管理控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5d8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7.png)
院感管理控制实施方案一、引言。
院感管理是医疗机构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为了加强院感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制定并实施院感管理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二、院感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院感管理控制是医疗机构的基本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的安全。
有效的院感管理控制可以减少医疗机构内部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院感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1.建立院感管理团队。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院感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感染控制专家等。
团队成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院感管理工作。
2.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院感管理的责任部门、管理流程、监督机制等。
同时,要建立院感管理档案,对院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记录和归档。
3.加强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医疗设施的清洁卫生。
对于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清洁消毒到位。
4.加强医护人员的院感管理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院感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院感管理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院感管理知识、感染控制技能、个人防护等,培训形式多样,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现场演练等。
5.加强患者的院感管理宣教。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的院感管理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在医疗机构内设置宣教栏,发布院感管理知识、宣传院感管理政策,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6.建立院感管理督导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院感管理督导机制,定期对院感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院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结语。
院感管理控制是医疗机构的基本管理工作,对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当充分重视院感管理控制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强院感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fc73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9.png)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所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方案。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手卫生、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与评估。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应加强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感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督查。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有效性。
三、结语。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共体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实施方案
![医共体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557d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1.png)
医共体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实施方案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认真督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房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
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
每月对临床科室及检验科进行院感检查。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1、要求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
2)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
按时上交。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定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4篇)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eb1eb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f.png)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下是该办法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和职责:- 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包括相关科室的主治医师、护士长、院感科医师等组成。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监督和评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
2. 医院感染管理岗位的设置和职责:- 每个科室应设置感染管理岗位,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
感染管理岗位负责科室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负责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及时处理感染事件。
3. 感染监测和报告:- 医院应对感染发生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具体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
- 发现感染事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委员会,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4. 感染防控措施:- 医疗机构应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感染监测、防控和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 医院应合理配置感染控制资源,包括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剂、防护用品等,并定期检测和评估其使用情况。
5. 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包括感染控制知识的宣传、操作规范的培训和学习等。
- 医院还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考核和评估。
6. 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和纠纷解决:- 医院应制定感染事件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对感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跟踪,并及时解决相关纠纷。
7. 监督检查和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对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医院应及时整改。
这些是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基本内容,具体的细则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医院的要求而有所变化。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就诊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机构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屯镇中心卫生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山东省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口腔科、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
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
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
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
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 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压力灭菌器的监测,每周由供应室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药剂科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
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情况。
4.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内窥镜选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
呼吸机管道应遵照国家或国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指南”定期更换、消毒。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
(2)清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传播途径,对感染性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
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临床重点科室应安装干手设施和非手触式水龙头设施,购入一些手消毒剂,解决医护人员在进行连续性诊疗的间隙手卫生工作欠缺的问题,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连续诊疗时使用。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
(1)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4)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家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规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处理、报登记,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咨询指导。
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
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 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八、各科室应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认真填写“手卫生质量管理记录本”。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控
制
实
施
方
案
郭屯镇中心卫生院医护质量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