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欣赏

2017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欣赏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1.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

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

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录。

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

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

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

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

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行。

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

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

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

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

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

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

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己。

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

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

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

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

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

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

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

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

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

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浙江卷】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篇)

【浙江卷】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篇)

浙江卷】2017 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 篇)2017 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自拟题目。

②不得少于800 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分析◎杭州市瓶窑中学何立庆先引用孔子的一段话,《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国君要你去帮助他治理国家,您老人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说,有这样的事情啊?老师,您也太迂腐了吧,您怎么正名啊?孔子回答说,子路,你这个人好粗鲁,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让它空着,不懂就让它不懂,不要自以为是去解释,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这段“名正言顺”的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名”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正” 的标准是什么?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这个一般的概念作出最合理(符合语境)的解释,只有这样,你对“名”的阐述才能合理合规合情合法,在各种场合说得通,说得令人信服,即达到“可言”的程度,并且对于自己的阐述不能随便马虎(“无所苟”)。

那么,对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确立四个维度:“名”的对象和内涵,“正”的标准和判断,“可言”的思辨和依据,“无所苟”的态度和价值。

如果把这四个维度引申到对2017 年的我省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之中来,那么,毫无疑问,首先应该对“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三本书的内涵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一般的理解,“有字之书”是通过视力和听力读取的书,“无字之书”是人生的阅历感悟、前人的经验教训、社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进程演变等,“心灵之书” 是情感的跌宕起伏、精神的收放自如、思想的迸发延伸、灵魂的激越飞扬等。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满分作文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满分作文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满分作文在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的高考作文中,满分作文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深刻的主题、清晰的结构、丰富的内容、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以下是一篇可能获得满分的作文示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教育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然而,当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不禁开始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制造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

在服务业,智能客服和推荐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机器取代了部分人类的工作,一些人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和培训体系,以适应未来劳动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不透明,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隐私和安全的担忧。

因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人类的道德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

当机器能够模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时,我们如何界定机器与人类的关系?我们是否应该赋予机器以道德责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答案。

总之,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变化,同时也要警惕其中可能带来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整,我们可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人类的威胁。

这篇作文紧扣人工智能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潜在的挑战和问题。

作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流畅,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符合满分作文的标准。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河北四、作文(60分)22.(2017·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卷实录】2017年6月11日上午,阅卷组召开了2017高考阅卷全体动员大会。

会议强调指出,全媒体时代,媒体舆论环境特别复杂,每一个人都成了可能的信息员,一个不经意的言论、一件琐事、一段视频或音频、一张图片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群体性事件。

要求全体阅卷人员不得将手机带入阅卷场地,未经省考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接受媒体采访。

11日下午,在评卷之前,阅卷组首先选择了11份标杆卷,由专家对阅卷老师进行阅卷培训和试评,让阅卷人员掌握评分标准,保证阅卷尺度的统一。

今年,阅卷老师先是仔细揣摩了11份标杆卷并进入试评,后又临时追加至21篇,因此今年试评时间较往年更长,用时整整两天。

之所以试评时间长达两天,一是为了让阅卷老师熟悉评分标准,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给分标准。

二是为了公平、公正,希望给考生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一个客观真实的分数。

13日上午转入正式评卷。

学科质检组时刻掌控着阅卷老师的阅卷情况,随时调整监控,保证高考作文的阅卷质量。

19目上午12点之前全部阅完,返程。

实录一:“三评加仲裁'机制减少误判我省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部分,全部采取“四评”机制,即“三评加仲裁”的评卷流程。

“三评加仲裁”是指,网上评卷系统将隐去考生所有个人信息的答题图片随机分发到两位评卷员的计算机上,评卷员根据评分标准在计算机上对考生的答题给出分数。

2017年全国一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10篇及名师点评

2017年全国一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10篇及名师点评

2017年全国一卷广东10篇优秀高考满分作文及名师点评1.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外国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

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

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必是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

朴素而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时光中塑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长城正是其中最闪亮的一棵明珠。

但是,长城的闪亮,不仅仅是因为它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更是因为它还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象征。

你们或许感到惊诧:城墙难道不是战争的产物吗?是,但又不全是。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

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

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

历史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更是一个爱和平,友好的大国。

正是因为这种谋求合作和发展的智慧,让中国的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变得愈发灿烂。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出生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西北,因为那里聚集了中国、匈奴、印度等多种文化。

他的话,正是古中国的一个写照——强大而友好,并积极地合作与发展。

而长城,以及以长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则是最好的见证人。

时光飞逝千年,今天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长城亦不再是边贸站,但中国人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思想却未曾变过。

想必你们都听过“一带一路”,那正是新时代中国合作发展的里程碑。

尽管时光匆匆,千年已逝,中国也亦曾饱经风雨,但如今的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实力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又站了起来,主动地挽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牵起邻邦们的手,一起谋求合作与发展。

这不仅是大国的实力展现,更是大国的智慧体现。

古老的长城,古老的丝路终于绽出了新的光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在快速发展。

自从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

中国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便利了无数国人,更出口到国外,成为了市场上最富有竞争力的一流科技产品。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选评(新课标卷Ⅲ)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选评(新课标卷Ⅲ)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选评(新课标卷Ⅲ)【高考真题】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读】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考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改革之路,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题目中有“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两个副标题供考生选择,“我看高考”适用于议论性文体,“我的高考”适用于记叙性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和擅长的文体决定取舍。

用最优秀的答卷向祖国人民汇报。

考生拟写的正标题需要与副标题和谐搭配,要和谐就是要有差别,甚至风格对立,这样才能彰显标题风格的多样化。

两个副标题都从“我”,细微笼统,正标题就应该宏观、抽象,或清晰、明了一些。

因此,比喻、引用、化用、对偶、悬念等拟题方式均可用上。

最佳立意构思的方向:1.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2.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3.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4.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5.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6.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满分展评】【标杆】高考,我们向你致敬!——我看高考一考生对于中国的高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7年高考浙江卷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7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题材料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

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

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

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

对于文体,本则作文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主旨单一的材料把握材料立意即可;含意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可以先分析“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什么,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何要读这三本书,如何阅读这三本书,阅读之后会怎样等角度立意作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点评思路一: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三、优秀作文欣赏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推荐文章老规矩高考满分作文4篇热度: 2015高考作文最新范文4篇热度:201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4篇热度:2017高考作文搞笑段子汇总热度:写传统文化的高考作文热度:高考作文也已成为近几年媒体的关注热点,而高考满分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笃学创新,最具风采千古江山,英雄有觅,风流不曾被雨打风吹去。

今有大李为解除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又有老王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还有小刘用相机带人们体验生命光影,品味大千世界。

我不禁感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王于平凡中彰显着不平凡,这种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小刘用生命去感受世界的美,这种风采亦值得赞扬;但我更觉得,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国家学术的向前迈进。

这种笃学创新的学术风采更值得我敬佩,也更值得整个社会去褒扬和追求。

笃学。

当下我们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却多了“意粗气躁,一事无成”的懒人;我们少了“博学笃志,不问功名”的求学者,却多了“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世俗人;我们少了埋头苦干,潜心于学术的价值追求,却多了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浮躁之风。

在人们精神日甘堕落,社会风气日趋奢靡的今天,大李笃学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

幸而,我们有梁思成潜心于学术,专心写出《营造法式》;我们有季羡林于牛棚中仍能笃志研学,写下《牛棚杂忆》;我们还有大李身体力行,笃学敏思,为当代治学环境又注入一股清风——此等笃学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生命和灵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但当下市场上山寨抄袭大行其道,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创新精神难以得到肯定和赞扬。

文凭造假,论文抄袭,学术领域创新能力弱的种种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引起我们忧虑和深思。

2017年新课标II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6篇)

2017年新课标II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6篇)

2017新课标2卷高分作文原题回放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眼界无穷世界宽“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

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

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

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

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评析

天津卷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 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 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 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 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 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 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 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 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 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 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 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 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 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 “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 “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对于“我”的构思 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 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 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 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江苏卷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 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 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浙江卷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 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 作。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7年高考江苏卷

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7年高考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车”。

本作文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

对于“车”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

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

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

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

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

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

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

各种车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

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

“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

“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

2017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赏析

2017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赏析

2017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赏析D的愿景,鞭策着华夏子孙不断前行。

心中有桃源,你便不必望穿秋水地去寻找。

这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内涵完美契合。

村镇门口修葺一新的建筑,平坦宽阔的马路和乡亲们因实现致富而洋溢的笑脸,是时代无声变迁的写照。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安居乐业,这实在已臻于《礼记》中天下大治的境界。

我真诚地祝愿: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愿这美丽的精神家园永驻心间。

这大概是国人不老的诗意与远方吧!驰向远方——高铁速度中国速度,震撼世界。

从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到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再到如今“高铁速度”频繁刷屏,我们不得不感叹:厉害了,我的国!鸟瞰中国,你会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而震惊。

那是新生的希望,那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美哉,我巍巍中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巍巍中华,与国无疆!世界东方屹立着巍巍中华,赤子心中燃烧着不灭骄傲!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议论性散文。

考生抓住“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高铁”三个关键词,表达内心的“荣光与骄傲”,文气充沛,气势磅礴。

醒目的结构和以小标题的形式标清内容,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晰,每段文字都表现了考生的自豪感,又紧扣全文中心。

文章语言精当,用例、化用恰到好处,语言富有画面感又饱含情感,行文整散结合,既有节制又意气风发。

我眼中的中国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诚然,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短板也会显现出来。

中国也不例外。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国泱泱,大河滂滂。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犹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景象;犹能想起驼铃声声,昭君出塞;犹忆起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丝绸之路将展现出新的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也给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她积极响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也让中华文化传播四方。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欣赏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命题者意在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

应该说,这道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

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字。

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

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

这道作文题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立意:(1)高考一直影响着我的中学生活;(2)从我几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汗珠和泪水的角度写;(3)从高考为国选材,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进行分析;(4)从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析高考的利与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我看高考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

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跃龙门”的“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2017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及专家点评五篇

2017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及专家点评五篇

2017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及专家点评五篇2017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专家点评五篇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一《创新科技点亮美丽中国》今天的中国正在创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

中国的国门已经敞开,既张开臂膀欢迎像你们一样渴望一探究竟的海外青年,又放眼目送和我一样心怀中国梦的热忱青年留学深造。

中国和我们这一代青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创新科技领域,层出不穷的智慧产物正点亮我们的生活。

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正是物联网正式走进大众生活的时代标志。

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扫描单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开始骑行。

这一极具便利性和灵活性的创新出行方式得益于先进的科技。

而研发者坦言,从设想的萌生到梦想的实现总共不到十个月的时间。

可见,中国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力的交融已经到了十分高效的水平,我们早已走出王开岭口中那个“用强大的智商、逻辑和麻木,将现实给无理地合理化”的悲剧。

创新成为了开拓者的血液,科技成为了开拓者的利器。

创新科技产物引领了资源共享化的新潮流,同时也激活了大众绿色出行的环保意识。

正所谓仓原实而精神富,物质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活观念对于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侧重,因此绿色出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大众中的普遍认可才助推了创新科技产物——共享单车的成功。

而共享单车的大规模使用同时也离不开新型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的一臂之力。

移动支付,是革命性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将银行信用账户与手机应用或网上银行关联,实现以信用卡更便捷的交易。

这是物联网技术成熟后与另一领略的紧密合作。

作为在创新科技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又一大新生事物,它在大众生活中渗透的速度远比想象中的迅速。

小到菜市场中的肉菜交易、快递验收等小金额交易都通过移动支付完成。

而它的普及也反映出中国民众对于新兴事物接受能力的加快以及对创新的认可。

移动支付不仅成为创新科技的一大成就,同时也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增长。

或许我们都不曾想过,创新科技能让如此快地让中国乘上发展列车。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全国卷Ⅰ作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评一]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关注热点,倡导国际视野。

作文材料中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出行、购物等八大门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问题,同时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承担中国公民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展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功能。

2.全面驱动,尊重个性,引导独立思考。

今年的高考作文,既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数量限制,又有“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内容驱动,还有“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对象规定和目标达成,同时更有“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的思维驱动;四重驱动层层叠加,对考生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欠佳的考生来说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写作。

3.取材方面,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

“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若从十二个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来写,肯定会忽视本次作文的核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进而导致偏题。

2017全国3卷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2017全国3卷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 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 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 “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 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 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 性理解。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 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 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 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 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 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 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 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 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 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 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 理想写作。
生的暗恋对象,高考落榜之后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其实追 到Y的,是一位相貌不扬学历一般的男孩。当初几位暗恋Y 的高材生后悔不已,在微信群里有过软绵绵酸溜溜的表白, 但对于Y君来讲,一笑了之,不削一顾。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君。他高中入党,可算是他们 当中风光无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绩显赫。不幸的
是,在竞争省委书记的过程中,被人检举巨额受贿,锒铛 入狱。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 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 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 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 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满分作文一一隅中国,美在乡村巍巍华夏,泱泱大国。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洗练,沉淀。

传统文化灿若繁星,熠熠生辉。

中国之美,美在和,美在礼,但在中国地图上,在山川与河流的走向中,与黄土地最接近的是乡村。

昨日,中国以经济强国,文化大国示人;今日,中国一隅,美在乡村。

乡村之美,美在发展。

回望历史,风云涌动的那个年代,南海边的小渔村还被困于层层铁丝网之中,一夜间,高楼林立,绿树成阴。

乡村,似乎在中国的发展上一跃成为最大的潜力股。

当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深入人心;当淳朴的民风与新奇的外界产生碰撞产生火花;当说起“生活在别处,天堂在远方”时,乡村竟成为人们远离尘嚣,享受生活的首选。

你一定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些崎岖的小路被宽阔的水泥路替代;那些在历史中渐渐隐没的古镇,有天被更多的人所欣赏,记录;那些曾经落后的养老院开始创新,实现网上医疗;当一批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如今让我们惊叹的美丽乡村已不止是老牛与水车;稻田与落日,不止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座“边城”。

乡村的发展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丽。

乡村之美,美在文化。

当茶余饭后,人们不再只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而是三五成群,走出家门,走进广场。

伴随着律动的音乐,自信地跳起舞。

这是中国大街小巷尤其乡村最为常见的一幅生活图景。

你知道的,广场舞这三个字这已经成为一种民间文化。

从中国古代开始,诗、乐、舞自是一家,舞蹈源于生活,当人们沉浸在轻松自然的舞姿里,潇洒恣意的节奏里,你不难读懂中国,那是种“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乐趣,而乡村图书馆的出现,让人们强健体魄之余,也拥有更独立的精神,更自由的思想。

这样的乡村文化,是自信的,是满足的。

乡村之美,美在回味。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

乡村的美在发展,但仍自有一番深入人心的美,这种美,是根植于广袤的土地几千年,来源于生于此,长于此的智慧的人民,它就是“民以食为天”中的美食。

中国人讲究吃,吃的花样多。

食材、烹法、搭配、菜系,皆是讲究。

你一定看过那部精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无论你走到天涯何方,总难忘却家乡的味道。

那口深黑的大锅,那口老灶能包含洞庭湖的野生鱼、昆明大山的菌、湘西的腊肉、兰州的拉面、四川的钵钵鸡。

那种滋味儿,酸甜苦辣,刺激味蕾的同时,让你深刻的记得这是乡味儿,是传统美食的味儿,亦是人生的味儿。

于中国人而言,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文化的虔诚,对上天馈赠的感恩,对情感的交流。

诚如《晏子春秋》所言“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朋友,乡村亦是“美而不言”,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发展缩影,见微知著,中国大美如斯。

满分作文二今日中国说今日,我驭共享单车而来,临窗而坐,提笔科试,任思接春秋,视通沙海。

崇山峻岭之上,峭壁深壑之间,长城旧迹,卓然坚不可摧;大漠荒原之中,惊涛骇浪之下,丝路香瓷,灿然永存于世。

欲言今日之中国,则必及古昔。

若夫炎黄之族,既立千载;唐虞之政,洪范万代。

秦扫六合,北筑长城;汉兴天下,首开丝路。

唐宋文治,若何隆盛;康乾武功,若何煊赫。

虽近代屈辱百年,族人以短刀匹马顽抗坚船利炮,以血沃疆土终成丰功伟烈。

我华夏之文明,曾照拂世界;我九州之悲往,亦奋发图强;我中国之未来,必称雄宇内。

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长城。

有赋云:雄踞两千年,民族之精神;蜿蜒万余里,中华之脊梁。

盖自春秋至明,皆“因地形,用险制塞”。

贾长沙以“守藩篱”“却匈奴”而论仁义,陆参以“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而论兴替,近人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而振民心,今人以“靖九州之天地,乃民族之梁脊;守中华之基业,乃民族之史碑”而铸国魂。

长城,于我中华而言,早非烽台城墙,已然立成象征矣。

众志成城,民心固而长城固;敌忾同仇,大地春而社稷春。

此为中国之精魂也!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一带一路。

古之丝路,有陆海之分;今之一带一路,乃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简称也。

其有同乎?连接亚非欧,交流政经文也。

其有异乎?古为交通路线。

今为国家战略,其文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何以托古而不为新名?曰:丝路文明,东西交流之滥觞也;一带一路,天下大同之瞻瞩也。

承前事而启后业,继往昔以开未来。

运筹帷幄,以兼容并蓄而促天下之合;决胜千里,以开放创新而成世界之荣。

此为中国之气度也!言今日中国,其必曰共享单车。

今日之中国,当谨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古训。

一代有一代之显学,一年又一年之新象。

北大戴威诸人首创OFO,但经三载,已“健康环保新风尚,满城尽骑小黄车”矣。

虽说汽车文明尚未成型,然则共享经济蔚然成风,生活互联网+,智能环保便捷,中国人既以中国之格式引领世界潮流文化。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此为中国之新民也!试看今日之中国,龙舞潜渊,凤鸣九天,其进步未可量也;纵观今日之国人,文明之风,谦和之礼,其幸福不能夺也。

美哉我泱泱中国,厚德载物;壮哉我浩浩中国,自强不息!满分作文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又是一年深秋至,这几日桂花开得是那样日益繁茂,又是那样的不动声色;桂花的香是清淡的,又是浓郁的。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给人一种清冷高雅的美。

可自从读了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越发觉得桂花的清淡,和不张扬的花期,细微的花朵才是更加的淡雅恬静啊!记得读书时,在寒冷的北方小城,舅舅家每年初冬,总喜欢摆一株盛开的桂花盆景。

可后来都说八月桂花香,难道是记错了吗,也许就只是深秋,但在那时还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分明觉得好像已经很冷了。

每次从凉飕飕的屋外进来,尽管屋内也还是冰冷,可屋子里淡淡的香味,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不敢太暖的寒。

后来,读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就更觉得疑惑,春天——桂花?仔细查了才知道,原来是有一种四季桂的,那舅舅家的桂花应该是冬日无疑了。

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么空灵的诗句里写的就只是桂花,因为细因为微,所以花落更加的悄无声息。

我们一想到花总是美好的,花瓣总是轻盈的,花蕊总是惹人怜爱的,花落总是纷纷的,而桂花叶密千层绿,花开只是万点黄。

因为太微小,像女人细密的心事,像凡世琐屑的生活,让人有种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的怅茫。

又说桂树原来是月宫独有的一种树木,广寒宫,听着这样的名字,看着这样的字眼就觉得莫名的凄泠,更有情诗圣手李商隐的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就更增添了这惆怅,于是李清照又说“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至此,桂花在心底里留下了这清冷,忧伤与凄清,无法自拔。

就在前几日,还只是看着附近这棵枝繁叶茂的桂树,仿佛树梢洇在淡淡的雾气里,随之像是细细密密的白点散落在这万千枝叶中,昨日踮着脚尖看了,还只是一个个比谷粒还小的紧致的花苞,今日经过,就释然开放了。

满园的香气,让多少人驻足观望,多少人寻觅着这香味的来源,在这凄冷的深秋的早上,久久回荡。

是啊桂花都开了,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美,每一种花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每一个花期也终将过去,都会留下短暂而绚丽的美。

花都能如此,人也应该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在污浊的,混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本真。

不改变初衷,最终赢得精彩。

满分作文四做自己必须敢于正视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当我们沉浸于前进路上的琐碎而无暇他顾、疲惫不堪时,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忽略了什么,或是值不值得?我们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并为此挥霍大把的光阴,到最后,当遇到下一件事时,犹豫的我们才会清醒,奈何难以回头。

不如安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呢喃——那些蛰伏在角落里的声音,或许才是灵魂的梵音,让你看淡很多悲伤,给予你更从容的力量。

仔细回想以往的经历,听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你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那么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于怀于外在的成败,那么你离内心会愈来愈远;如果你甘于低头盲目追求当下,那么你会错过更多。

春花秋月何时了。

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谁不希望沉浸在诗意般的人生里?可是,执着的追求过后,恐怕只剩凄美的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低头盲目求索时,怎不抬头望一眼?望一眼辽阔的国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我们都渴望有一颗忘忧草。

希冀自己会更无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写的旖旎风景,可是我们如此的浮躁,去哪里能瞥到一路花开?那穿枝拂叶的人们,有泪可落,而我们却只有感伤。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其实尘世中并没有诸多沉重的桎梏,所谓的疲惫,不过是我们太过执念于那些本来无需挂怀的世事,而真正的轻盈,则被我们弃于脑后,被封存被遗忘。

尘世的喧嚣与明亮,世俗的快乐与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过。

我们无法奢望太多,也无需牵强,只要快乐、安宁、没有悲伤就好;而这,不过是重新对话我们的生活而已,让眼泪打碎荒芜,濡湿遗忘的角落,去做我们本来“必修”的事情,重新参与生活。

雄浑陶醉的场景,光彩炫目的字眼,都不过是要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

不必感叹人生易逝,岁月难留,而应增加时间的厚度,更加从容地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满分作文五高考永不言败不为艰难学习就像一个无望无际的海洋,那样宽广,那样伟大,我们就像一艘小船,在这迷茫的大海中,寻找着彼岸,而上天对它的考验将是无数次可怕的暴风雨,小船只有两种选择,其一在困难面前退缩,在浩瀚的大海中挣扎,最后只有沉下海去,永远永远找不到彼岸!其二永不言败,不为艰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跟小船一样,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结果是如何只有靠我们去努力,去奋斗。

我们学习中虽然苦,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困难,等待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永不言败,那么成功离我们就不愿了,成功是要付出努力的,付出汗水,没有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所以我们应该付出不懈努力去学习。

面对高考,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勤奋的努力,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

在高考的路途中还要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决心,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