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涉海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我们于11月22日接到了学校有关于研究性学习的通知,我们很快组织了小组,我们组网罗了班上精通电脑和善于交际,以及组织能力极强的同学,因此,许多同学要求加入我们组,我们小组在第一时间爆满,人数达到近10人。
小组快速讨论了有关的研究步骤。
一、讨论研究步骤我们组课题的灵感来源于一堂地理课。
我们的地理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了如东的地理发源。
由此,我们产生了研究如东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方言的念头。
我们计划先由查找资料入手,然后开展问卷调查,并以之为主要步骤。
我们计划采访有关的专家和年老的老人。
在收集了资料后开展讨论,研究现代如东人关于如东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有关建议。
此外,我们还准备用照片的形式表达我们的研究成果,但最后由于资金与时间问题,我们放弃这个步骤。
我们还想到了用手抄小报的形式,但时间紧迫,我们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不多,这个创意搁浅了。
二、开始研究调查1、网上收集资料我们于23日下午开始在网上收集资料,由于如东只是南通下属的一个县,网上对于如东的资料并不多。
以下是我们精选出了一些资料。
城市概况美丽富饶的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
地处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市为邻。
如东县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
2004年底,总人口108.46万人。
如东县辖15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兵房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县治为掘港镇。
县境陆地西起河口镇曹家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拼茶新垦区,宽达46公里。
全县面积(不包括海域)1872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2年末)。
从空中俯瞰如东县,宛如一只“巨掌”,遏住了黄海巨涛,横按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之上。
洋口港资料
目录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位于江苏省如东县海域的古长江入海口,烂沙洋深槽潮汐通道,其一般水深在-17m以上,宽2.2~2.4km,航道两侧有天然沙洲掩护,且地处强潮流海域,水道、沙洲方向一致,航道顺直,底质稳定,直通外海,贯通太平洋。
洋口港临港工业区选址临港滩涂,以岛陆连接通道为准线,向东至北坎新垦区东北中心路东端与海堤相交处,向西至原苴镇盐场退堤海堤西端,东西长约10km。
围堤向外垂直于东西老堤距离约3km,围区规划总面积约30km2。
本工程一期拟围面积约10km2,即以岛陆连接通道为准线,东西向长约4.0km,围堤向外垂直于东西老海堤距离约2.5km。
1.2 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1.2.1 主要文件(1)南通市洋口港开发办公室委托设计任务书;(2)《江苏洋口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1988)。
(3)《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区临港工业用地围垦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5)《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9)南通市洋口港开发办公室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4)(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9-97)(1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16)《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17-90)1.3 本报告主要结论1.2m(废黄河高程,以下同)的岸边高滩,低潮全部露出,涨潮时潮水几乎垂直岸边(围垦区外围线)漫滩,该区域不是烂沙洋和黄沙洋水道的纳潮蓄水区,该围垦区的选择和规划是合适的,对烂沙洋和黄沙洋水道没有影响。
(1)根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03年8月《江苏如东洋口港近岸围垦工程潮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初步成果),围垦工程区位于0.6m(2)根据国标、行业标准以及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如东洋口港区临港工业用地围堤一期工程围堤外堤按1级堤防工程设计,东、西侧堤按3级堤防工程设计,隔堤、龙口、施工排水口等临时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
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涉海关键技术问题
了 水 动力 泥 沙 系 统 研 究 。 文 中对 该 研 究 成 果 进 行 了介 绍 ,包 括 要 解 决 的关 键 技 术 问 题 、开 展 的 主 要科 研 工作 、技 术 创 新 和研 究 结 论 。为 深 水 港 的 开发 建 设 提 供 了科 学 依据 。
关键 词 :辐 射 沙 洲 ;西 太 阳 沙 ;烂 沙 洋 ;波 浪 ;潮 流 ; 泥沙
Ke r s:r d a a d a k ; Xi i a g h y wo d a i sn b n s l t y n s a;L n h y n ; wa e t a u r n ; s d me t a a saag v ; i l c re t e i n d
1 概 述
江苏省 的射 阳河 口至 长江 口北 岸近岸浅水 区的地 貌形
态 为 以掠 港 为 中 心 的 辐射 沙 洲 形 态 ( 1 。 辐 射 沙 洲 是 一 图 )
种 为 世 所 罕 见 的 独 特 的 海 岸 地 貌 形 态 ,南 北 延 伸 20k 0 m,
东西横跨 9 m,共有 7 0k O多条水下 沙脊 ,各 条沙脊 高低不 等 ,形态各异 ,沙脊之 间有深槽相 隔 ,深槽 坡陡水深 。该 辐射沙洲是全世界最特殊 的海底沙 脊群 ,被称为 “ 上迷 海
中 图分 类 号 :f 3 . r 1 7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 10 — 6 8(0 1 0 — 0 10 0 3 3 8 2 1 ) 10 0 — 4
M a i e K e c i ue n he De eo m e fDe pwa e r rn y Te hn q si t v l p nto e tr Po t i t i a s nd La ha a e e n Xia y ng haa ns y ng S a Ar a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曲红玲 , 等: 洋 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7 1
存在 明显 差异 。西 太 阳沙北 侧 的烂 沙 洋深槽 表 现 出落潮 水道 性质 , 而南 水道 在 一定 程 度 上表 现 出 涨潮 水 道 性质 ; 黄 沙洋 与烂 沙洋水 道 之间存 在频 繁 的潮 量 交换 。
系数 , 取为 :
唧
f . 5 . + s . 2 1 3
0 . 3 2
. 1 . 4 7 < < 3 0 0
. — a b ≤ 1 4 7
—
f w=
.
其中:
为床 面粗糙 尺度 , =1 2 0 d 。 ; 为 床面 附近水 质点 的振 幅 。
2 . 2 悬沙 浓度控 制方 程
1 . 2 波 浪
本海区常浪 向为 N向, 次常浪向为 N N W 向, 出现频率分别 为 1 9 . 6 0 %和 1 0 . 5 1 %。强浪向为 N , N N E ,
N E和 E N E向 , H 3 ≥1 . 3 i n的波 高 出现频率 分别 为 0 . 8 0 %, 0 . 6 3 %, 0 . 2 0 %和 0 . 2 4 %, H , ≥1 . 6 m 的波 高 出现频 率 分别为 0 . 2 0 %, 0 . 1 6 %, 0 . 1 2 %和 0 . 2 0 % 。工 程海域 形成 大浪 的主要天 气过程 为寒 潮和 台风 ( 含热 带 风暴 , 强 热带 风暴 ) 。由于西 太 阳沙外 围沙洲 高 潮 时 淹没 、 低 潮 时 出露 , 工程 区海 域 的波浪 强 度 也 随潮 位 高低 而 不 同 , 高潮 位 时波浪 较大 , 低潮 位 时外 围沙洲 掩 护作 用 明显 , 波 浪强 度 明显 减 弱 , 寒潮 、 台风 期 间 的大
南通港总体规划
南通港总体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时间: 2010 年 01 月 15 日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南通港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 48′ 54″,北纬32° 45″。
距入海口 195.5 公里,距吴淞口 102 公里,距南京 264 公里。
前言改革开放以后,随狼山海轮港区的建设,南通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由内河封闭式港口向沿海开放型港口转变。
《南通港总体布局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于1988 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联合批准实施。
按照《规划》重点发展了狼山、南通、江海等公共港区,随九十年代以来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富民、任港、天生、如皋等港区亦相继发展,2003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010 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490.8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8.2 万 TEU。
港口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和空间上均突破了原《规划》的范围,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形势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港口功能日益拓展,港口的发展要适应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的要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实施,江海转运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港口面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任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布局已初步形成,进一步研究南通港的地位与作用非常必要;南通市已知明确稳定深水港口岸线已基本得到开发,急需解决港口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问题。
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未来南通港的发展方向,优化港口的规划布局,合理、有效地开发港口资源,促进港口与城市、腹地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主枢纽港的作用,南通港务局与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开展了《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了《南通港总体规划》。
该规划描绘了港口发展的宏观蓝图,是南通港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制订中长期规划、建设计划及选择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呈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批准后实施。
第一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第一节地理位置南通港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 48′54″,北纬32°45″。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李孟国;杨树森;韩西军【摘要】综合使用水文泥沙特征分析、卫星遥感分析、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波浪数学模型(SWAN模型、缓坡方程、多向不规则波Boussinesq方程)计算、波流中刷物理模型试验、泥沙淤积计算、骤淤计算与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辐射沙洲中的如东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水动力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水港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在辐射沙洲海域中进行深水港开发建设是可行的.【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如东海域;辐射沙洲;西太阳沙;烂沙洋;波浪;潮流;泥沙【作者】李孟国;杨树森;韩西军【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2如东海域位于苏北辐射沙洲内(辐射沙洲海岸长200 km,宽90 km,有70多条潮汐通道,辐射沙洲地形独特罕见,有海上迷宫之称),如东海域的特点是:1)岸滩平坦宽阔,其中滩面平均坡度为1:2 000,宽度可达7~10 km;2)在岸滩的外边缘分布着众多的辐射状沙脊和深槽,其中有2个主要的潮汐通道深槽,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图1)。
烂沙洋被火星沙、大洪埂子、太阳沙分成了烂沙洋南水道、烂沙洋中水道、烂沙洋北水道;黄沙洋水道被河豚沙分成了黄沙洋南水道和黄沙洋北水道。
在烂沙洋南水道的西端、烂沙洋北水道南侧为西太阳沙和小西太阳沙。
由于本海域岸滩宽阔,深水区离岸远,港口建设相对落后,港口资源一直没有充分开发利用。
由于沿岸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在辐射沙洲海岸建设深水港口。
从建港资源条件看,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是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是长江口以北近千公里海岸线上唯一可建10万~20万吨级海港的天然深水港址,具备建设大型LNG专用泊位,第五、六代集装箱泊位,30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大型散货泊位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东部沿海十分宝贵的深水海港资源。
恶劣海洋环境下充填砂袋堤施工技术_莫宏武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3月(中旬)第10卷第08期 总 第241期恶劣海洋环境下充填砂袋堤施工技术莫宏武 曾德海(1.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9;2.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31)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南通港洋口港区陆岛通道接岛引堤工程,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大型充填砂袋的施工技术,通过对 施 工条件、砂袋材料、施工工艺和科研试验数据等分析,总结在外海恶劣海洋环境下大型充填砂袋的施工经验,为类似项 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域潮差大;浅海辐射沙洲;潮间带;砂袋棱体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1.08.004 Abstract:We mainly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rge-scale sandbag backfill which had been adopted under the harsh marine environment in Approach Jetty Works of Island Connection for Nantong Yangkou Port Land-Island Channel.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condition,material of sandbag,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the data of research and testing,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large-scale sandbag under the harsh marine environment of open sea is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imilar works. Key words:Offshore tidal range;Radial sand ridge in shallow sea;Tidal zone;Sandbag prism 1 前言 南通港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 县掘港镇东侧,于烂沙洋南侧的西太阳沙至岸滩围垦区之 间 水 域 , 工 程 区 西 距 小 洋 港 约 3 0km、 东 南 距 吕 四 港 约 50km、西南距如东县城约32km。
南通港洋口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后教学教材
前言一、规划编制的背景(一)洋口港区开发建设的意义南通港位于长江左岸长江口以北的江苏省南通市境内。
南通港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海运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南通市发展临海工业、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南通市域岸线由沿江和沿海两部分组成。
沿江部分由南通、狼山、江海、通海、如皋、天生、任港和富民八个港区组成,港区岸线总长48.4Km,目前已开发利用岸线17.0Km。
沿海部分由洋口和吕四两个港区组成,港区岸线总长49.8公里,尚未完全开发利用。
南通港目前得以开发利用的港区全部集中在沿江港区,由于受到长江口航道水深的限制,难以接卸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不利于南通港服务等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由于受到沿江陆域纵深狭窄的影响,限制了临港工业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港口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洋口港区是江苏省亟待开发的沿海深水港址之一,作为南通港唯一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前景的港区,同时拥有宽阔的潮滩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其开发建设在巩固南通港国家主要港口地位、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服务等级、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提高港口市场竞争力、增加港口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7年4月,江苏省召开了关于沿海开发的工作会议。
江苏省的有关领导表示江苏沿海开发正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沿海开发将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
会议上,有关领导表示加快沿海港口的开发,要把洋口港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和南通市“江海联动”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对江苏LNG项目的核准,洋口港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洋口港区的开发建设对如东县当地经济,以及南通市和江苏省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洋口港区开发建设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在进行全国海岸普查时发现,江苏省射阳河口南至长江口一带近20000km2的海域中发育了滩槽相间、形似指状、以弶港为顶点向四周辐射的沙洲群。
南通港洋口港区总体规划方案潮流数学模型研究
2 条水道( 1 , 图 )烂沙洋被火星沙、 大洪埂子、 太阳沙分成 了烂沙洋南水道、 烂沙洋 中水道、 烂沙洋北水道; 黄 沙洋水 道被 河豚 沙分成 了黄 沙洋 南水 道和 黄沙 洋北水 道 。在烂 沙洋南 水道 的西 端 、 沙洋北 水 道南侧 为西 烂
太 阳沙和小 西太 阳沙 。 …
收稿 1期 :07— 4—1 ; 修 回 1期 :07 5 3 3 20 0 9 3 20 —0 —2
作者简介 : 李孟 国(9 4 , , 16 一)男 天津市人 , 研究员 , 博士后 , 主要从事海岸河 口水动力与泥沙研究 。
Big a h L n — g o 16 o r p y: IMe g u (94一) m l ,rfso , otd co . , ae poesrp s o tr
在烂 沙 洋 北 水 道 和 黄
沙洋 水 道 汇 合 处 再 向 东 则是小 洋港 水道 。
从建 港资源条 件 一’ 4 0 看, 烂沙 洋北水 道槽 宽 水深 , 有开发 l 具 0万
吨级 以 上 深 水 航 道 的 前景, 小洋 港水 道是 离 岸最 近 的水 道 , 最大 水
研究南通港洋 口港区总体规划方案实施后对各主要水道的影响 , 分析论证工程的可行性。
1 工程方案基本情况
如东海域岸滩平坦宽阔, 其中滩面平均坡度为 12 0 , : 00宽度可达 7 0kl —1 I 为了能够利用烂沙洋水道和 I , 小洋港 水道 发展 港 口, 必须在 深水 区附近浅滩 上建设 人 工 岛然后 通 过陆 岛通 道 与岸 连接 或 直接 架 设栈 桥 到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5 8 期
2 0 年 10 月 07
水 道 港 口
多岛屿_多汊道环境下大型深水港建设中的水沙问题
洋山港海域的潮流由于岛屿的峡道效应,形 成了港区及其周边海域的强潮流,港区内水域受 两侧岛链约束,潮流运动呈典型的与岛链走向比 较一致的往复流 (图 2)。根据 2006 年 4—5 月实 测全潮水沙资料,涨潮流速在 0.54~0.89 m/s 之间, 平均为 0.75 m/s,大、中、小潮分别为 0.91 m/s, 0.81 m/s 和 0.55 m/s,落潮在 0.51~0.95 m/s 之间, 平均为 0.81 m/s,大、中、小潮分别为 1.03 m/s、 0.88 m/s 和 0.54 m/s,总体来看,落潮流速大于涨 潮流速;涨潮、落潮垂线最大流速在 2.00 m/s 以 上[7]。
1 海域地貌和水沙运动特征 1.1 地貌特征
洋山深水港区是由大、小洋山南、北两支岛 链组成,形成东窄西宽面向杭州湾开口的喇叭状 水域,大、小洋山是其中两个主要岛屿。在长期 的波浪和潮流动力作用下,形成了洋山港海域特 有的地形地貌分布特征[6]:通道内水域自西向东宽 度逐渐缩窄,水深逐渐增大,地形西高东低;在 蒋公柱西侧,靠近小洋山侧有-20 m 深槽,外侧 有-8 m 起浅滩;通道两侧存在深槽 (图 1)。 1.2 潮汐和潮流特征
中图分类号:P 73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972(2011)01-0164-07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ati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deepwater harbor located at the area with many islands and branch channels
《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1年总目次
港珠澳 大桥珠澳 口岸人工 岛工程二维潮 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 ………… 李文丹 ,李孟 国,韩西 军,王晨 阳 2 11 . 7 0 .5 2
0 .6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种适用方法 ………… ……………………………………… 黄传志 ,曹永华 ,杨京方 2 11 . 1 0 .6 沿海集装箱港 区港 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 …… ……………… 王文渊,唐 国磊 ,宋 向群 , 云 2 11 . 6 彭
流泥的工程 特性分析研究 ……… ………………. . ………………………….梁爱华 ,孙万禾 ,刘爱 民;朱耀庭 2 1 。 01 .3
1
海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裂宽度 与锈蚀率 的关系及其对黏结力的影响 … … 苏林王 ,王友元 ,萧澎伟 ,胡若邻 201 .3 5 1 .
跨海大桥承台防腐工艺的探讨 …………………………………………………………… 何益勇 ,张琦 ,尚伟伟 2 1 . 9 01 .3
2 1 .5 7 0 1 .
0 .5 0 册子岛油库码头及航 道回淤研究 ………………………… …………………… 王金鹿 ,张朝晖 , 李建 明,张晋 2 11 .1 01 .5 6 绞吸船定位桩抗 冲击能力 的数值研究 …………………… …… …………………………………………… 季勇志 2 1 .1
011 2 唐山港京唐港区沿岸建港前后潮汐 、海流特性分析 ……………… …………………………… 章始红 ,卓玉生 2 .4. 7
O .5 在水平静力作用下全 直桩码头结构整体简化计算方法 … ………………… 张志 明,何 良德 ,李新 国,张守国 2 l1 . 1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极速发展,陆地资源也几近枯竭,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海洋。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
但与此同时,海洋资源的开发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关键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对策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我国是一个海陆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大国,海岸线漫长,长达1.84万千米,加上岛屿海岸线共3.2万千米。
我国管辖海域广阔,拥有内水和领海的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有丰富的海洋海洋资源,且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海洋动力资源和滨海旅游等资源。
(1)海洋油气资源我国陆架区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含油气盆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
根据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
目前,世界海洋石油平均探明率为73%,而我国仅为12.3%;世界海洋天然气平均探明率为60.5%,我国仅为10.9%,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海洋油气整体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资源基础雄厚,产业化潜力较大,是未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近10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到达85%。
〔2〕海洋生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统计,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到达了4895.6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3412.82万吨,占总产量的69.71%;捕捞产量1482.78万吨,占总产量的30.29%。
捕捞产量中,海洋捕捞产量1149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44.25%。
南通港洋口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后)
前言一、规划编制的背景(一)洋口港区开发建设的意义南通港位于长江左岸长江口以北的江苏省南通市境内。
南通港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海运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南通市发展临海工业、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南通市域岸线由沿江和沿海两部分组成。
沿江部分由南通、狼山、江海、通海、如皋、天生、任港和富民八个港区组成,港区岸线总长48.4Km,目前已开发利用岸线17.0Km。
沿海部分由洋口和吕四两个港区组成,港区岸线总长49.8公里,尚未完全开发利用。
南通港目前得以开发利用的港区全部集中在沿江港区,由于受到长江口航道水深的限制,难以接卸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不利于南通港服务等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由于受到沿江陆域纵深狭窄的影响,限制了临港工业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港口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洋口港区是江苏省亟待开发的沿海深水港址之一,作为南通港唯一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前景的港区,同时拥有宽阔的潮滩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其开发建设在巩固南通港国家主要港口地位、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服务等级、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提高港口市场竞争力、增加港口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7年4月,江苏省召开了关于沿海开发的工作会议。
江苏省的有关领导表示江苏沿海开发正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沿海开发将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
会议上,有关领导表示加快沿海港口的开发,要把洋口港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和南通市“江海联动”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对江苏LNG项目的核准,洋口港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洋口港区的开发建设对如东县当地经济,以及南通市和江苏省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洋口港区开发建设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在进行全国海岸普查时发现,江苏省射阳河口南至长江口一带近20000km2的海域中发育了滩槽相间、形似指状、以弶港为顶点向四周辐射的沙洲群。
中国第一个无遮掩人工岛-洋口港人工岛(太阳岛)
中国第一个无遮掩人工岛-洋口港人工岛(太阳岛)(4)
时间:2009-08-06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310次
俯瞰洋口港人工岛——太阳岛
建设太阳岛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实际上太阳岛是一个砂石料推起来的岛屿,砂石料抛填量达160万立方米,充砂管袋77万立方米,吹填砂600万立方米。但原先抛石按照传统的方法使用的平板驳船作为抛石的工具,但是工序复杂,效率极低,不能适应工程08年底前建成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研究攻关,发明了一种“海吊船”的特殊船舶,用于替代平板驳船,每天可以24小时从事抛石作业,创造了每天抛石38000立方米的最高记录,工效提高了3倍以上,建成了世界首条抛石专用船只;潮来潮去的人工岛外海施工需要特殊的平台,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多次召开技术攻关会,开发出组装打桩船、水上铺排船联合施工新工艺,一举解决了困扰施工的难题;由于太阳岛施工区域狭小,船舶定位困难,他们创造性地研制出船体侧面打桩新技术,不但加快了打桩进度,而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抛石施工前必须要把潮水中的流砂固定住,技术人员绞尽脑汁,想出了采用多种类软体排铺设新技术,成功地降服了泥沙的流失,通过这一先进技术,当4000多吨钢板桩立护、100米宽的土工布和40米宽的软体排平护到位后,流沙顺从地听从施工人员的摆布流入指令位置;为了防止岛内回填砂的流失,他们不断优化内坡倒滤层施工方案,发明了变更倒滤层坡比、增大压载土工布幅宽以及充填袋压坡脚等新工艺,优化倒滤层施工技术和质量。
【附:人工岛简介】
什么是人工岛
人工岛是指在近岸浅海水域中人工建造的陆地。作为进行海上作业或其他用途的场所,大多有栈桥或海底隧道与岸相连。现代工业发达的沿海国家,滨海一带人口密集、城市拥挤,使得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新企业及公用设施受到很大限制,原有城市本身的居住、交通、噪声、水与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很难解决。因此,兴建人工岛,改变或改善了上述难题。人工岛是利用海洋空间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工程。
LNG政府政策
中国天然气利用的相关政策一、制定政策的必要性(一)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天然气需求大幅度增长,国内天然气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由于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利用境外资源难度增大,天然气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制定和实施天然气利用政策,可以有效遏制不合理的需求,促进天然气供求关系协调。
(二)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
我国天然气使用结构不合理,化工用气比例过高。
特别是由于气价相对较低,天然气产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地方盲目发展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甲醇、化肥项目。
需要引导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化用气结构,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的效益。
(三)促进节能减排。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近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压力较大。
合理利用天然气,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一)政策适用范围。
本政策主要是引导和规范天然气下游利用领域,不包括天然气下游利用项目的融资、税收政策等内容。
本政策所指天然气是指天然气商品,不含地下储气库注采气。
在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天然气利用的活动均应遵循本政策。
本政策也适用于管道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
(二)利用管理主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天然气利用管理工作。
各省(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天然气利用管理工作。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改善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大调控和引导力度,强化需求侧管理,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国一盘棋,国家对天然气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同时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要;坚持区别对待,明确天然气利用顺序,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海南东水港水动力泥沙特征研究
海南东水港水动力泥沙特征研究李孟国;杨树森;韩西军【摘要】东水港位于海南澄迈湾东水泻湖内.针对东水深水港的开发建设,采用自然条件分析、岸滩演变分析、悬沙运动及岸线变化卫星遥感分析、潮流泥沙数模计算等手段,对海南澄迈湾及东水港的水动力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水动力泥沙条件考虑,澄迈湾东水港具备开发建设成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7页(P10-16)【关键词】海南岛;澄迈湾;东水港;波浪;潮流;泥沙;泻湖【作者】李孟国;杨树森;韩西军【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9.2+2东水港区位于海南岛北部、琼州海峡南岸澄迈湾东水泻湖内(图1)。
澄迈湾东起天尾角,西至玉包角,北面是琼州海峡。
澄迈湾湾顶有两个泻湖,即东水泻湖和花场泻湖,在两个泻湖内(附近),分别建有东水港和马村港。
东水泻湖属沙坝泻湖,长12 km,宽100~1000 m,深-2~-5 m。
在整个澄迈湾内,东水泻湖口门距离-10 m等深线仅1 km左右,因此,东水港具有很好的开发建设成10万吨级以上深水大港的水深条件。
由于东水港是建在泻湖内,为将东水港开发建设成深水大港,需要对泻湖内港区、浅滩段航道进行开挖,因此,研究合理的口门形态、航道开挖尺度、走向、防波堤布置、港区航道维护等有关工程问题将成为开发东水港的关键问题,而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正确处理和解决需要对工程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基于现场实测资料(水深、水文、底质等)及遥感图片对澄迈湾及东水港的水动力特征、泥沙运动特征、岸线变化和岸滩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潮流场和泥沙场进行了模拟研究。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
1年 4月
水 运 工 程
Pr o t& W aer y t wa En i e rn gn eig
Ap .2 r 011
I 期
总 第 4 2期 5
N . S ra . 5 o4 e ilNo 4 2
宗 翱 _
合 ・ 口。 ’
辐射沙洲海域深水港 开发 建设 水 动 力泥 沙 问题 研 究
p t rp r i a ils n b n si a i l t e e s r c n c lme s r stk n wae o t n r d a a d a k f sb ewi n c s a yt h i a a u e a e . se h e
Ke r : d n e r a rda a d a k ; tia gh ; a s a a g wa e ia u e ts dme t y wo ds Ru o gs aae ; a il n b n s Xi y n s a L n h y n ; v ;t l r n; e i n s a d c
中图分类号 :T 12 V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22 1 )4 0 0 — 8 0 2 4 7 (0 10 — 0 10
思想政治作业
翻开中国版图,从长江口至连云港南近千公里的淤泥质海岸线上无一港口,与这片辽阔土地上正在涌动的经济大潮极不匹配,浩渺的海域仍保持着传统的宁静,人们企盼着沸腾的奇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科学探索发现,在中国南黄海巨大的辐射沙脊群间,有一条亘古长存的潮汐通道,这就是源自江苏如东洋口岸外的黄沙洋——烂沙洋深槽,水深达-17m 以上,直通太平洋,地震剖面揭示,为古长江由此入海的主干道承袭而成,恰似海底长江,可以依此建设深水海港。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未知此奥秘,这一惊人的发现犹如在千里海岸寻得了“海中硅谷”,江海大地为之一震,人们热血沸腾······一1980年初夏的一日清晨,南黄海如东东部滩涂,曙光初照,渔民们赶着牛车象往日一样匆匆赶海。
他们忽然发现有几辆载满学者和仪器设备的拖拉机向更远的方向驶去,人们满是疑惑,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来此探明海底沙脊迷宫、发现建港资源的江苏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考察队的专家们。
拖拉机急速行驶在一望无垠的滩面上,海水渐渐漫进车箱,溅起的海水打在专家们的脸上、身上,他们全然不顾,小心呵护着仪器和设备。
终于他们来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渔轮,专家们离车登上渔轮,继续向目的地进发。
初夏的海上,仍是寒风瑟瑟,颠簸摇曳的渔轮又使他们头晕心呕,然而他们却要在海上工作十余日,完成十多个勘测项目。
勘测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项目一个个在艰难中完成,海底迷宫渐渐被破解:自如东洋口岸外,有一条亘古长存的潮汐主通道,这就是黄沙洋——烂沙洋深槽,其一般水深-17m以上,宽大于2.4km,直通太平洋,专家们对此发现激动不已。
为了进一步验证初步的发现,在其后的五年里,这些专家反复多次来到海上,一丝不苟地进行海上调查勘测,其中有南京大学及河海大学的严恺、朱大奎、严以新、薛鸿超等教授,还有一位熟悉的身影,也是调查组唯一的女学者,她就是现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王颖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涉海关键技术问题李孟国,杨树森(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摘要:江苏如东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水下地形和水动力泥沙条件非常复杂。
针对该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进行了水动力泥沙系统研究。
文中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包括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的主要科研工作、技术创新和研究结论。
为深水港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辐射沙洲;西太阳沙;烂沙洋;波浪;潮流;泥沙中图分类号:P7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3688(2011)01-0001-04Marine Key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water Portin Xitaiyangsha and Lanshayang Sea AreaLI Meng-guo ,YANG Shu-sen(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Sediment of the Ministry ofTransport ,Tianjin 300456,China )Abstract :ThetopographyandhydrodynamicsedimentconditionsinXitaiyangshaandLanshayangseaareaofRudongCountyareverycomplex.Inallusiontothedevelopmentofdeepwaterportinthisseaarea,the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studiesonhydrodynamicsedimentproblemswerecarriedout.Thispaperintroducestheresearchresults,includingkeytechniquestobesolved,themainresearchworkstobecarriedout,technicalinnovationsandresearchconclusions,andprovidesthedeepwaterportdevelopmentwithscientificbasis.Key words :radialsandbanks;Xitaiyangsha;Lanshayang;wave;tidalcurrent;sediment收稿日期:2010-09-06作者简介:李孟国(1964—),男,天津市人,博士,研究员,港口航道工程专业。
中国港湾建设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11年2月第1期总第172期Feb.,2011Total172,No.1图1辐射沙洲全貌图1概述江苏省的射阳河口至长江口北岸近岸浅水区的地貌形态为以弶港为中心的辐射沙洲形态(图1)。
辐射沙洲是一种为世所罕见的独特的海岸地貌形态,南北延伸200km ,东西横跨90km ,共有70多条水下沙脊,各条沙脊高低不等,形态各异,沙脊之间有深槽相隔,深槽坡陡水深。
该辐射沙洲是全世界最特殊的海底沙脊群,被称为“海上迷宫”,在海岸学和海洋地质学上均有重大科学意义。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在如此长的海岸线上至今尚没有一个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港口[1]。
该辐射沙洲处于山东半岛南部的旋转潮波系统与自东海进入黄海的前进潮波系统相交汇的地方。
由于潮波辐聚,波能集中,使得该区潮差大、潮流强,为强潮区。
辐射沙洲海域潮汐以正规半日潮为主,潮流为半日强潮流,且大致以弶港为顶点作辐射状的辐聚、辐散运动。
辐射沙黄沙洋烂沙洋弶港中国港湾建设2011年第1期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具有开发成10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的前景和潜力,与黄沙洋水道深槽相比,烂沙洋水道深槽离岸更近些,更便于开发利用。
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所在的如东海域岸滩平坦宽阔,其中滩面平均坡度为1∶2000,宽度可达7~10km 。
由于深水区离岸相对较远,港池和码头需要建设人工岛来实现,而人工岛与岸上陆地连接又涉及到建设陆岛通道(实体堤和桥梁)问题。
从图1和图2可见,烂沙洋北水道南侧的西太阳沙和小西太阳沙浅滩和烂沙洋南水道南侧的岸滩可以考虑建设人工岛,也就是说烂沙洋水道及其附近浅滩是可以建设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的地方。
烂沙洋水道开辟成深水航道和其附近浅滩建设人工岛将涉及到与水动力、泥沙和滩槽稳定等有关的若干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了采用多种先进的研究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论证,包括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的主要科研工作、技术创新[1-7]和研究结论。
2关键技术问题西太阳沙和烂沙洋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如下。
1)滩槽的稳定性问题:即水道改道、滩槽格局明显变化,等等。
2)人工岛建设问题:即人工岛的基础(底座)稳定问题。
3)潮流动力与泥沙条件:人工岛工程对周围环境(潮流场泥沙场)的影响程度,人工岛的建设对周围各水道的潮流场产生影响问题。
4)波浪条件:波浪状况的了解与设计波浪要素的确定。
5)波流共同作用下人工岛周围的冲刷问题与技术。
6)陆岛通道研究:实体堤与桥梁的合理搭配比例,实体堤的最佳轴线与合理长度的确定。
7)陆岛通道中桥梁的桥墩冲刷问题与技术。
8)烂沙洋水道的开挖:开挖后有无骤淤碍航问题。
3开展的主要科研工作针对在西太阳沙建设人工岛、在烂沙洋建设深水航道问题,本研究做了如下10个方面的工作:1)自然条件分析。
根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工程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特征。
2)滩槽的稳定性分析。
根据工程海区历次水深测图,对工程海区大范围海域的滩槽冲淤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对黄沙洋水道、小洋港水道、烂沙洋北水道、中水道、南水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西太阳沙的稳定性分析、烂沙洋南水道南侧浅滩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波浪作用下西太阳沙断面水槽试验研究,对西太阳沙浅滩在波浪作洲海域的强潮汐、潮流,尤其是辐聚、辐散的强潮流构成了辐射沙洲形成和发育的有利的水动力环境,辐射沙洲在强潮流的持久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在辐射沙洲中,处于如东海域的烂沙洋水道和黄沙洋水道是两个主要的潮汐通道深槽,两条水道槽宽水深,呈垂直于岸线状,是可能开发建设深水港的理想地方(图2)。
大量研究表明黄沙洋—烂沙洋是沿古河谷发育、晚更新世以来位置基本未发生变化的深水道,巨大的纳潮量使之近百年来沉积速率小,适于建深水航道。
烂沙洋被火星沙、大洪埂子、太阳沙分成了烂沙洋南水道、烂沙洋中水道、烂沙洋北水道;黄沙洋水道被河豚沙分成了黄沙洋南水道和黄沙洋北水道。
在烂沙洋南水道的西端、烂沙洋北水道南侧为西太阳沙和小西太阳沙浅滩。
图2辐射沙洲中烂沙洋和黄沙洋海区示意图2··2011年第1期用下的冲刷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3)悬沙运动的遥感分析、西太阳沙浅滩和近岸浅滩演变遥感分析。
4)泥沙水力特性试验。
对现场泥沙进行了水槽试验,包括波、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及推移质输沙、悬沙分布试验、泥沙静水沉速试验、泥沙静水沉积密实试验等。
5)人工岛及配套码头方案的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分析了工程对周围海区潮流泥沙场的影响,及各水道潮量的影响,模拟了烂沙洋北水道人工开挖后的潮流场的变化。
6)波浪场数学模型研究。
使用SWAN模型对本海区的风浪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复演了“麦莎”台风过程;使用抛物型缓坡方程进行了大范围平均波浪和重现期波浪场计算;使用Boussinesq方程进行了人工岛及配套码头工程的多向不规则波计算,分析了人工岛周围的波浪场特征,为人工岛及其配套码头设计提供了设计波要素。
7)人工岛周边波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不同方向大浪作用下人工岛周围的冲刷坑形态和冲刷坑深度。
8)烂沙洋北水道开挖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烂沙洋深槽局部段天然水深还不能完全满足30万吨级油轮正常进出的要求,需要人工疏浚。
烂沙洋深槽能否进行人工疏浚,疏浚后能否维护得住是需要研究的。
本部分内容对烂沙洋深槽局部段挖深后的泥沙回淤量进行计算与分析,对骤淤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9)陆岛通道研究。
西太阳沙人工岛建成后,岛与陆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建设陆岛通道工程。
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论证了实体堤的最佳轴线与合理长度。
10)陆岛通道中桥梁的桥墩冲刷试验研究。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波浪、潮流在不同组合情况下的桥墩冲刷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①在正常波流组合及5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深水区、浅水区各1个桥墩断面的冲刷深度与范围;②应用两个断面试验结果分析各桥墩的冲刷深度;③桥墩的防冲措施。
这些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4技术创新1)开发了使用卫星遥感卫片定量分析水中浅滩面积变化实用技术。
可以用卫星遥感卫片分析近岸浅滩的长年演变过程,提出了沙洲或浅滩具有“维护其稳定的恢复周期”的概念[2]。
该项技术可通过多时像的遥感资料判读不同潮位下沙洲或岸滩的出露面积,并结合实测水深地形建立沙洲及岸滩出露面积与潮位的相关关系,由此可定量分析同一潮位下各时期沙洲及浅滩的面积变化,以研究其长时期的演变规律以及台风前后的变化情况。
另外,通过相关软件的处理将各时期卫片的岸滩边界复演至同一基面,以研究其边界形态的变化情况。
应用该技术成功地研究分析了西太阳沙及近岸浅滩的长年演变过程,特别是台风前后的演变。
提出了沙洲或浅滩具有“维护其稳定的恢复周期”的概念,并得出了西太阳沙的恢复周期以及制约其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等结论。
为人工岛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证据。
2)深入开发了使用系列模型试验法进行建筑物波流冲刷试验技术[3-4],使该技术工程应用实用化。
系列模型试验是利用几何及水流运动相似而泥沙运动不相似的模型取得试验结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此方法,模型沙的重率可以较大,粒径可以较粗,可以使用原型沙,而模型不必做得很大。
模型和原型沙运动不相似而带来的试验结果的偏差可通过一系列由小到大的模型试验结果外延加以消除。
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原型沙进行试验是适宜的,系列模型试验只要做两个比尺差距较大的模型就能通过外延得到所需要的试验结果,并能保证一定的精度。
通过试验研究了西太阳沙自身的波浪冲刷问题、人工岛周围的冲刷问题和陆岛通道桥墩冲刷问题。
本研究使系列模型试验技术进一步发展,达到实用化。
3)使用SWAN模型模拟了工程海区的风浪,复演了影响本海区的“麦莎”台风过程,得出了工程海区年均波浪不大,“麦莎”台风产生的浪接近于重现期为10a的强度的结论。
4)使用缓坡方程对辐射沙洲海区的波浪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工程海域辐射沙洲对波浪的传播变化影响很大,工程浅滩区域地形对外海来浪的衰减作用明显的重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