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一、概述
腹腔是一个封闭的腔,与外界相对隔绝。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为零或接近于零。当腹腔内压力异常升高>20mmHg时,称为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u, IAH)。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人描述IAH。Kron(1984)首先应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这一概念。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为特征,其临床表现酷似肠梗阻,也可视为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
二、病因与分类
ACS是从IAH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引起IAH的病因很多,结合分类归纳如下:
1、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ACS和慢性ACS,临床上所指的ACS均系急性。
(1)急性病因:常发生在严重创伤、急腹症或腹部大手术后,最常见的病因是严重腹部创伤、急性胰腺炎,完全性肠梗阻和腹主动脉瘤破裂。
(2)慢性病因:如腹腔肿瘤、腹水、妊娠、中心性肥胖症、慢性腹部透析等。
2、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腹膜后、腹腔和腹壁三种病因。
(1)腹膜后:有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手术后等。
(2)腹腔: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肠麻痹、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腹腔镜气腹等。
(3)腹壁:烧伤焦痂、腹裂修补或脐膨出、巨大腹壁疝修补术、高张力缝闭腹部切口等。均可引起IAH。
三、发病机制
ACS既可发生于手术病人,也可发生于非手术病人,既可发生于手术前,也可发生于手术后。
正常情况下腹腔容积和内容物维持在大气压水平(7.5mmHg),使其处于一个生理相对平衡状态,当任何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升高,如急性胰腺炎、出血、肿瘤引起腹膜后体积增加,肠梗阻、肠系膜静脉阻塞,内脏破裂引起腹腔内容积增大,烧伤焦痂,张力缝合引起腹壁外挤压等,均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终至发生ACS。
四、病理生理
IAH发展会造成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
1、心血管紊乱:IAH致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受压和胸内压力增加,使上、下腔静脉回流减少,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降低,腹内压>20mmHg 时此影响更为明显。
2、肺功能不全:腹内压急骤升高时,胸腔容积减少,肺顺应性下降,引发以高通气压力,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为特点的呼吸衰竭。
Simoon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急性IAH产生的呼吸衰竭可以通过腹部减压得到改善。
3、肾功能紊乱:从少尿逐渐变为无尿和对扩大血容量无反应的肾前氮质血症,是ACS造成肾功能紊乱的特征。
腹内压>15mmHg时可出现少尿,增高至30mmHg时则导致无尿,肾危害与腹内压升高成正比。
4、腹腔内脏异常:ACS时肠系膜动脉、小肠粘膜、肝动脉、肝脏微循环和门静脉血流均减少。腹内压>10mmHg时,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再手术率及病死率均增加。
肠道对腹内压升高最为敏感,一般在出现典型的肾脏、肺脏及心血管症状之前即有损害迹象。腹内压20mmHg时肠粘膜血流下降,粘膜和粘膜下层血流灌注受阻,造成组织缺氧,细胞无氧代谢,酸中毒及自由基产生。以上变化可通过肠粘膜内PH检测确定。
5、腹壁损害:IAH时直接压迫腹壁肌肉和血管,引起腹壁血流量减少,
局部缺血、水肿,腹壁弹性降低,加剧IAH的发展。
6、颅脑功能失调:IAH时可出现颅内压升高及脑灌注压下降的急剧变化。
颅内压和大脑灌注压的改变与肺、心血管功能变化无关,而与胸内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脑静脉血回流受阻有关。
五、腹内压测定
1、测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间接法是通过测定内脏压力来间接反映腹腔内压力。
2、内脏测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膀胱测压法:当膀胱容量达50~100ml时,膀胱起着一种被动的隔膜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压力在5~70mmHg范围内,膀胱压(urinary bladder pressare, UBP)和直接测定的腹内压是相等的。加之此技术简便,可在床边进行,是间接测量腹内压的最佳方法。
具体方法是向膀胱内置一根Foley导管,排空膀胱内尿液,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通过T形连接或三通接头将导管与测压器连接。病人仰卧,以耻骨联合为“O”点,水柱高度即为腹内压(cmH2O)。
(2)胃内测压法:通过胃内放置胃管或胃造口管注入50~100ml盐水,将胃管与测压器连接。胃内压的“O”点位于腋中线。
腹内压不超过20mmHg,胃内压与膀胱压力基本符合,如腹内压>20mmHg,胃内压力与膀胱压力有明显差别。
(3)下腔静脉压测定:可通过股静脉插管测量下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膀胱压相符性好,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腹腔内压力,但由于本测定有侵袭性,且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重复性差,应用不够方便,临床上少用。
六、临床表现
1、腹胀: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急性发展的严重腹胀,常难以忍受,可伴有腹痛。
2、呕吐:是ACS的早期症状之一,若为肠梗阻本身引起的ACS,呕吐很频繁。
3、多器官功能障碍:早期常有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次数加快,缺氧伴有少尿,晚期可有呼吸衰竭,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肠道与肝血流量降低及心排出量减少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4、体征:对称性全腹膨胀和腹肌紧张,测量腹内压力明显升高。
七、诊断要点
1、ACS的发生与严重创伤(尤其多发伤),大手术(大量出血或手术时间过长),同时大量扩容有密切关系。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1)严重的腹膨胀,同时伴有呼吸、循环及肾等功能障碍或衰竭。
(2)腹内压>26mmHg。
(3)腹内压15~25mmHg,同时伴有呼吸、循环及肾等功能障碍或衰竭。
八、治疗方案及原则
ACS一经确认,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行腹腔减压术。
Moore、meldrum及cheatham等将腹内压分为四级,具体如下:
Ⅰ级:10~15mmHg(13.6~20.4cmH2O)
Ⅱ级:16~25mmHg(21.8~34.0cmH2O)
Ⅲ级:26~35mmHg(35.4~47.6cmH2O)
Ⅳ级:>35mmHg。
一般而言,腹内压Ⅰ级时无须处理;Ⅱ级时进行严密监护,结合临床表现酌情处理;Ⅲ级时需要手术减压;Ⅳ级时则需立即行腹腔减压术。
有资料报道ACS不减压其死亡率几近100%,通过外科减压后93%可逆转器官功能不全,总生存率可升至59%。
减压方法;即可在床旁简单地拆除切口缝线,移除填塞物,置引流管,也可进手术室实施正规的腹腔减压术,即清除血凝块,腹腔积液,坏死组织及填塞物,炎症感染部位引流,扩张的肠管减压,旁路手术解除梗阻等。
为预防在减压过程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在减压前应做好准备,包括补充液体、吸氧、纠正凝血障碍及酸中毒,扩容,加强保温及监护。
ACS经腹腔减压后,由于腹膜后血肿,内脏水肿、扩张,严重腹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