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2-1 燃烧热 能源(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理解反应热和中和热的基础上,从宏观上理解辨识燃烧热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关于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学会关于燃烧热的相关计算。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形成科学合理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一、燃烧热1.燃烧热的概念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1。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1,或ΔH=-890.31 kJ·mol-1,它表示25 ℃、101 kPa时,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3.燃烧热的计算由燃烧热定义可知:25 ℃、101 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其燃烧热,即Q放=n(可燃物)×|ΔH|;或变换一下求物质的燃烧热:ΔH=-Q放n(可燃物)。
此公式中的ΔH是指物质的燃烧热,而不是指一般反应的反应热。
例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0 kJ·mol -1 答案 A解析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求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燃烧产物。
符合要求的只有A 项。
特别提示——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注意燃烧热的符号,ΔH 一定为负值,单位为kJ·mol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中和热燃烧热课件(共14张PPT)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二、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理解: ①燃烧热属于反应热,也用ΔH表示,单位也为 kJ/mol。 叙述时直接读出“数值”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 也可用ΔH表示,如ΔH=-890.31kJ/mol ②燃烧热的测定条件通常是101kPa.
热量。
4. 若是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
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中 小学班 级安全 教育工 作计划 范文
作 为 班 主 任 ,班级安 全工作 职责重 大,务必 常抓不 懈,富 有实效 。今年 ,我班将 进一步 认 真 学 习 贯 彻加强 学校安 全工作 的有关 文件,以 学生安 全工作 为中心 ,避免各类事故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练习】已知: 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注意H2为1mol,生成水为液态 答案:氢气的燃烧热ΔH= -285.8 kJ/mol
化学 ·选修 4
第一章第二节 中和热 燃烧热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2.会书写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复习引入 写热化学方程式 ⑴1L1mol/L稀盐酸和1L1mol/L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为57.3kJ。
的 发生。
高中化学《燃烧热、能源》教案

1.1.3 燃烧热能源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燃烧热的定义
2.燃烧热的计算
【学情分析】: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燃烧热,其中突出了燃烧热定义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出发讨论选择燃料的标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结合燃烧热的利用介绍
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计算
2. 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燃烧热的概念。
1-2-1课时作业--燃烧热 能源

1-2-1课时作业--燃烧热能源D 原因在于对燃烧热定义中“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没有真正理解,水应为液态。
2.火箭新兵“长三丙”第三级推进器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已知298 K、101 kPa时,2 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在298 K、101 kPa时,11.2 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 kJB.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则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C.在298 K、101 kPa时,2H2(g)+O2(g)===2H2O(g)ΔH<-571.6 kJ/molD.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解析:在298 K、101 kPa时,11.2 L H2的质量不为1 g,故放出的热量不能确定,A错误;B中氢气的燃烧热的单位错误,应是kJ/mol,B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在298 K、101 kPa时,2 mol H2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1.6 kJ,即ΔH>-571.6 kJ/mol,C错误;书写298 K、101 kPa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把条件省略,D正确。
答案:D3.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解析:燃烧热和中和热均属于反应热,两者是并列关系,A项正确。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是并列关系,而非交叉关系,B项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C项正确。
根据能源的分类及关系可知D项正确。
答案:B4.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C.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解析:A项中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能量低,更稳定;B项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且ΔH=-571.6 kJ·mol-1;C项中燃烧热为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g)所放出的热量。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34张PPT)

低
酸雨 温室效应
利用率
新能源 (4)新能源包括:太阳能、 氢能 ________ 风能 和________ 海洋能 等。 生物质能
能源
地热能 、________、 、________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3.地位 能源是国民经济 ________和社会发展 ________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
101 kPa 时 , ________ 1 mol 纯 物 质 ________ 完全 燃 烧 生 成 ________ 稳定的氧化物 ________ 时所放出的热量。
- 或ΔH________0 < 。 2.符号:ΔH为________
kJ/mol 。 3.单位:________ 4.意义 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表示在25°C、 1 mol CO2(g) 和 101 kPa 时, ________CH 4(g) 完全 燃 烧 生成 __________ H2O(l) 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________
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 水平。
应用 思考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燃烧热是以 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
式时,以燃烧 1 mol物质为标准来确定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
栏 目 链 接
综合
拓展 三、能源的分类及煤作燃料的利与弊 1.能源的分类方法
(1)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流水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 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蒸 汽、电力、氢能等。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d>0 C、2a=b08)若 g 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5/2O2(g)=2CO2(g)+H2O()ΔH=-1300 J/mo2C2H2(g)+5O2(g)==4CO2g+2H2O ΔH=-2600 J/mo教学反思: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燃烧燃烧的含义③掌握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习过程1、燃烧热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定义:在25℃,101 o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1章 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先把可燃物的计量数定为1,再配平其他物
质。
2.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 热量有何关系?分别用1 mol H2与2 mol H2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所计算出的氢气的燃烧热是否相同?
答案 相同条件下,2 mol H2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1 mol H2完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 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随堂检测
燃烧热
热化学 方程式
CO(g)+12O2(g)
CO2(g)
举例 ΔH=-283.0 kJ·mol-1
中和热 NaOH(aq)+12H2SO4(aq) 12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10-
-13-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 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随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燃烧热的有关计算
问题探究
1.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改变吗?如何配平表示可
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
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无关。配平表示可燃物燃
随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知H2、C3H8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2 220 kJ·mol-1。
(2)燃烧释放的总热量的计算式为
Q放=1 mol×285.8 kJ·mol-1+2 mol×2 220 kJ·mol-1=4 725.8 kJ。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第1课时)

能源
资源蕴藏方面: 煤是我国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应充分利用,但由于 煤为不可再生能源,故使用过程中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并提高其能量利用率,同时应加快开发新能源。 开采和运输方面: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开采成本较低,这从我 国的大、中、小型煤矿繁多即可说明,且一般的煤矿工人 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但煤在大量开采时,又会造成地 面塌陷;在运输方面,很不方便,需要装、卸、运等诸多 环节,且开采出来的煤在贮存时便有部分变质,造成资源 浪费,同时造成环境污染,这从煤矿周围的空气质量普遍 不佳(尤其是粉尘)即可证明,故应大大提高清洁煤技术, 使煤通过气化等手段而变得易于运输。
19
能源
能源分类
按转换 过程分 按利用 历史分
按性质分
一 级 能 源 二级能源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常规 能源
可再生 能源 不可再 生能源
风能、水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 可再生能源 波浪能、潮汐能等。
新能源
不可再生 能源
核能
电能、氢能、煤气、水煤气、蒸汽、焦炭、汽油、 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沼气能等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25
参考观点
能源
资源综合利用: 煤作为固体燃料,燃烧反应速率小,热利 用效率低,我们国家的煤,在进行综合利 用时的办法主要是煤的干馏和煤的气化、 液化,但在此过程中,却有相当多的副产 物不能有效利用,如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 焦炉气、煤焦油等,我们都没有很好地进 行再加工,结果是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 了环境。因此,积极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十 分重要。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14
燃烧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2
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1mol水时的 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 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H2O (1) △H=-57.3kJ/mol
3.要点: Ⅰ、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Ⅱ、反应物: (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 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Ⅲ、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若 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之内
44.6 mol×890 kJ/mol=3.97×104kJ
答:CH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 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3.97×104kJ。
.
9
【例2】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ΔH=-2 800 kJ/mol
Ⅳ、放出的热量:57.3kJ/mol
.
13
例: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
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
应放出28__.7_____ kJ的热量。
(2)用28gK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
放出__2__8_._7kJ的热量。
4
▪ ⑤单位:kJ·mol-1。
▪ ⑥文字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或“ΔH” 表示。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1,或ΔH=-890.3kJ·mol-1。
最新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教案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一 燃烧热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常用符号ΔH 表示。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热为负值。
已知4 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s)+O2(g)===SO2(g) ΔH =-296 kJ ·mol -1。
2.1.00 L 1.00 mol ·L -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 ·L -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 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mol -1,表示其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是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 =-57.3 kJ ·mol -1。
3.已知2H2(g)+O2(g)===2H2O(l) ΔH =-571.6 kJ ·mol -1,该反应中ΔH 表示的意义是燃烧2 mol H2生成液态H2O ,放出571.6 kJ 的热量。
若燃烧1 mol 氢气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1, 生成气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1和ΔH2的大小关系是ΔH1<ΔH2;ΔH1=-285.8 kJ·mol-1,表示的意义是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4.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1)燃烧热的概念是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1。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1,或ΔH=-890.31 kJ·mol-1,它表示25 ℃、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高中化学燃烧热教案

高中化学燃烧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燃烧反应及其在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与热力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燃烧反应及其特点。
2. 燃烧热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燃烧反应的热效应与燃料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例:通过生活与工业中常见的燃烧反应,引入燃烧热概念。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测定确定燃烧热的大小及计算方法。
3. 互动讨论:通过讨论燃烧反应的热效应对燃料的选择进行分析。
四、教学流程
1. 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的介绍。
2. 燃烧热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实验探究:测定某种物质的燃烧热。
4. 讨论燃料的选择对燃烧反应的影响。
5. 梳理总结:燃烧热在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撰写实验报告并加以评价。
2. 知识运用能力: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燃烧热概念解决问题。
六、教学资源
1. 实验用具:实验室内的燃烧热测定设备。
2. 实验材料:具有明显燃烧特点的物质。
3. 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引导学生学习。
七、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燃烧反应及其热效应的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培养化学实验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提升综合素养。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第一课时练习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 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也不相同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 )A .② ④B .① ④C .② ③D .① ④ ⑤3、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则2H 2O(l) =2H 2(g)+O 2(g) ;Δ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H 大于0B .ΔH= -571.6 KJ/molC .该反应可表示36g 液态水分解的热效应D .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4、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CH 3OH (l )+23O 2(g) CO 2(g)+2H 2O(l) ;ΔH =+725.8 kJ ·mol-1B . 2CH 3OH (l )+3O 2(g) 2CO 2(g)+4H 2O(l) ;ΔH =-1 452 kJ ·mol -1C . 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 ;ΔH =-725.8 kJ ·mol -1D . 2CH 3OH (l )+3O 2(g)2CO 2(g)+4H 2O(l) ; ΔH =+1 452 kJ ·mol -15、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 .0.5Q B . Q C . 2Q D .5Q思考题: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联系和区别?2、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能否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一、燃烧热、中和热[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化学四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反应热的定义、表示方法、反应热符号的规定。
2.中和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和过程,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顾思考,回答(找学生代表发言)【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掌握学情.【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正如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性质一样,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
科学家定义了一个称为“焓"的物理量,符号为H,用它的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教师】请学生们先看书P5关于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内容。
我们来讨论焓变及其与反应热的关系.【学生】学生看书,不懂的可以提问.【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看书,有利于学生成自学的习惯【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
焓的定义:2.焓变的定义:表示方法:符号规定: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讨论归纳】1.焓是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具有的能量,它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同温同压下,同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含有的能量是不同的.2.在实验室里或在生产中,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由于大气压通常变化很小,可以看做不变,热力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的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就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 复习必修相关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 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 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 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 LjJ 曼_ G _ _ —F HI 血门?、结归纳*1农分析作图0 1! ■ 竺丿书打一一做好必修与选 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 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又称为焓变”符号:△ 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为放热反应?H 为牛” 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生成(1)理解燃烧燃烧的含义(2)掌握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教学难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一)知识与技能(1)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物质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 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人教新科标高中化学选修四《燃烧热 能源》教案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简案
广东实验中学化学科杨少敏
一、燃烧热
1、定义:
[引入] H2(g)+½O2(g)=H2O(g) ∆H=-285.8kJ/mol
2H2(g)+O2(g)=2H2O(g) ∆H=-571.6kJ/mol
H2(g)+ ½O2(g)=H2O(l) ∆H=-241.8kJ/mol
哪一个是H2的燃烧热?
[分析](1)可燃物1mol;(2)生成稳定化合物
H2O(g)=H2O(l) ∆H=-44.01kJ/mol
C→CO→CO2
[练习] 乙炔燃烧的反应热
2、注意
(1)特殊条件下的反应热
(2)放热∆H<0
(3)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配平,其余可出现分数
(4)物质在O2中燃烧
3、应用
[思考](1) 参考表1-1,比较H2、CH4谁的热值高?
(2)比较CH4和C2H5OH谁更环保?
(3)为什么我国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油的代用品?
二、节能
[常识回顾] 常规能源、新能源
[目前我国能耗情况]1、炼钢能耗是国际水平1.6倍
2、纵能耗比日本高4倍,比美国高2倍,比印度高1倍
[课后习题] P9. 5
[热点话题]中国是否应该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工业还是开展公共交通建设?
[辩论] 甲方:应该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乙方:发展公共交通建设
建议论点从环保、能源、经济入手。
三、科学视野
[科学论文] 今年8月份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请你从互联网、报章、书籍等各方面收取信息,结合本节书内容,形成论文,论
述“节约型中国”的现实意义。
选修4 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热 能量

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一、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用△H 表示,一般采用kJ ·mol-1为单位。
物质的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表现出来的物质能量越低可用量热计进行测量。
放热反应△H<0,用“-”表示 吸热反应△H>0,用“+”表示反应热可分为多种: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二、燃烧热(一)定义——在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二)单位:kJ·mol -1 (三)理解1、1mol 纯物质——指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均可)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1)如H 2在Cl 2中也可燃烧,但放热出的热量则不叫燃烧热(2)C 燃烧生成CO 放出的热量、H 2燃烧生成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也不叫燃烧热(3) 1mol C ——CO 2(g)、H 2(g)——H 2O(l)、P ——P 2O 5(s)、S ——SO 2(g)等生成稳定氧化物才可叫燃烧热3、物质的量:可燃物只能是1mol 才能叫燃烧热4、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该反应的△H <0(四)燃烧热是物质的属性,与用量无关,可得用仪器由实验测出(五)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强调: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一定为1如: H 2(g)+12O 2(g) = H 2O(l) △H = —285.8kJ·mol -1 表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H 2(g)+O 2(g) = 2H 2O(l) △H = —285.8×2kJ·mol -1 表示H 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六)有关燃烧的热量计算问题例:下面有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 = 2H 2O(l) △H = —571.6kJ·mol -1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H= -2220kJ ·mol -1根据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H 2的燃烧热为 ,C 3H 8的燃烧热为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 如果你是研究火箭的科学家,你会选择以下
哪种燃料用于火箭的发射系统?
表 2-1 一些物质的燃烧热
燃料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 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 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4.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应以1mol物质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 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CH4(g)+2O2(g)=CO2(g)+2H2O(g)
△H=-890.31KJ/mol
【练习】 3、在101kPa,23g乙醇完全燃烧放出683.4kJ热量, 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作业】 1.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
一次能源: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电能、汽油、蒸汽、核电、氢能
【作业】 1.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
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5×105 kJ。请算出丁烷的燃烧热(写出计算过 程),并且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活着不是靠泪水搏取同情,而是靠汗水获得掌声。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够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够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 天下最悲哀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将其可怜的自卑感,以令人生厌的自大自夸来掩饰。 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资源、能源、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研究燃烧热的实际意义。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过程:【引言】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那么不同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燃烧热。
【板书】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燃烧热【讲述】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板书】1.定义:在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学生讨论、归纳概念要点】(1)在101 kPa 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 完全燃烧应生成CO 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 2燃烧生成液态 H 2O ,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3)可燃物以lmol 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H 2(g)十21O 2 (g)=H 2O(l);△H=-285.8kJ/mol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投影】【思考与交流】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汇报】1、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2、表中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投影】例:10 g 硫磺在 O 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地,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 g H 2O 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讨论】10 g 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 Q = m·C(t 2-t 2)=500 g × 4.18 × 10-3kJ/(g·C)(62.4-18)C = 92.8 kJ ,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 gmol g kJ 10328.921-⋅⨯=-297 kJ/mol ,硫磺的燃烧热为297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 2(g)= SO2(g);△H=-297 kJ/mol【板书】二、能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我国能源状况【回答】能源就是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
【讨论】有人说我国已探明的煤和石油储量已足以使用好几百年,我们根本不必要节约能源?(发表自己的见解)【讲述】权威部门的最新测算显示,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
我国能源的利用率却很低,矿产资源利用率为40%一50%。
例如,1994年我国1000美元GDP耗煤2.041标吨,是日本的13.7倍,德、意、法的8.7倍,美国的4.6倍,印度的1.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4.7l倍。
如此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讨论】新能源的要求与探索(让学生讨论、想像,激发使命感和求知欲)【汇报】1、要求:产生能量高、经济、污染少。
新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等。
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
【板书】1、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讲述】在现有的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那些储量更丰富、更清洁、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并惊奇地发现,这些新能源大多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一直息息相关。
人们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它们,只不过今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式利用它们。
【板书】2、新能源介绍:【副板书】太阳能【讲解】其实在各种类型的新能源中,并不是都像核能一样让人感到很神秘,其实大多数新能源离我们很近,比如太阳能。
大家想一想,太阳能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太阳是一颗不断发光发热的恒星,其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请看这样一个数字,地表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时的能量,是太阳给与了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成了自然界中复杂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地表景观……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日常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太阳能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太阳能在利用时的不足之处,即非常分散,必须制造出一些装置来收集太阳能。
【投影】【副板书】氢能【讲述】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极有前途的二次能源。
氢能有许多优点:氢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氢燃烧时反应速率快,高发热值大;更突出的优点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最干净的燃料。
另外,氢能的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
液态氢已被用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中的能源。
1980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氢能汽车。
1985年原苏联也利用Ti、Fe、V合金氢化物进行了用氢气和汽油作为混合燃料的汽车的试验,若在汽油中加入质量分数约为4%的氢气,则可节油40%,废气中的CO也可减少90%。
预计不久的将来,氢能不仅可以广泛地作为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的动力,而且可以成为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
【副板书】地热能【投影】【讲述】地热能约为全球煤热能的1.7亿倍。
地热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地下蒸汽或地热水(温泉);另一种是地下干热岩体的热能。
利用地热能发电,在工业上可用于加热、干燥、制冷与冷藏、脱水加工、淡化海水和提取化学元素等;在医疗卫生方面,温泉水可以医治皮肤和关节等的疾病,许多国家都有供沐浴医疗用的温泉。
【副板书】风能【讲解】同太阳能相似,风能也早已被人们熟悉和利用,现代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变得越来越具有魅力。
有哪位同学知道,人们是如何利用风能的?【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问题。
早期人们只是简单地把风能通过一定的装置转换成机械能,如风帆助航。
近代人们则将风能应用到了发电、供暖、通讯、灌溉、制冷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例如丹麦约有600个中心通讯站用风机供电,这样既可节煤、油、气,又可以清洁环境;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积极研制风帆货船,以使古老的帆船获得新生。
今后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再提到风车可能就不再只是荷兰的专利了。
【教师提问】关于风能利用的问题,它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利用风能应选择在经常刮风的地区。
【投影】【小结】略【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C(s)+0.5O 2(g) = 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 —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l molNaOH 分别和l molCH 3COOH 、1mol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CH 3COOH <HNO 32.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 2(g)+21O 2(g)===H 2O(1); △H=-285.kJ/mol C 3H 8(g)+5O 2(g)===3CO 2(g)+4H 2O(1); △H=-2220.0kJ/mol(1)实验测得H 2和C 3H 8的混合气体共5mo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kJ,则混合气体中H 2和C 3H 8的体积比是 。
(2)已知:H 2O(1)=H 2O(g);△H=+44.0kJ/mol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 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 :)(放热点燃J )()()(122Q g CO g O s C +途径II :先制水煤气:)(放热J )()( )()(222Q g H g CO g O H s C ++再燃烧水煤气: )共放热(点燃点燃J )()(21)()()(21)(322222Q g O H g Q g H g CO g Q g CO ⎪⎪⎭⎪⎪⎬⎫++ 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I 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途径II 放出的热量。
(2)321Q Q Q 、、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3)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应需要_______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
(4)简述煤通过途径II 作为燃料的意义。
板书设计: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一、燃烧热1.定义:在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二、能源1、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2、新能源介绍:教学回顾:本节课的重点是燃烧热的定义以及实际的应用,应多展示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