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晶体的常识说课稿教案

晶体的常识说课稿教案

晶体的常识说课稿教案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 2、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讲述]:固体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物质状态,但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如上面展示的都是晶体,只要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那么晶体与非晶体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的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熔融态物质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般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投影图片]:1、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2、凝华得到的碘晶体;3、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

[探究实验]:完成教材实验3-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化学选修三中的晶体常识进行深入讲解。

晶体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宏观性质。

本节课将围绕晶体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旨在使学生掌握晶体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

此外,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晶体知识对他们而言仍属于新领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索和学习。

通过对晶体常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晶体的分类及特点;(2)理解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晶体知识解释一些现象;(3)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实验仪器观察晶体,提高实验操作技能;(4)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方法,了解晶体制备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晶体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3)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晶体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认识到晶体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4)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5)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教师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点晶体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图片和实例。

视频:播放晶体生长的实验过程。

1.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晶体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重要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晶体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晶体。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晶体的基本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点阵参数晶体的对称性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对称性。

3.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基本特点。

3.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周期性结构、点阵参数和对称性。

3. 示例:展示晶体的对称性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分析晶体的对称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晶体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晶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晶体的常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

)[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

其实,同学们也许没有留心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固体,当然也有的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固体。

[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教师讲述]我们就将这些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晶体,而另一些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非晶体。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设计意图:课前请同学收集身边的固态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分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汇报。

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探究活动一:探究晶体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的特点之一:自范性[过渡]晶体和非晶体在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案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教案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案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教案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b5E2RGbCAP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p1EanqFDPw[板书]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讲解]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DXDiTa9E3d[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5掌握晶体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一)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二)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食盐晶体、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数一数钠晶胞和铜晶胞所含的原子数。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晶体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们以有序的、重复的方式排列在空间中。

晶体常常具有明确的几何形状,并表现出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设计一节晶体的常识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特点、结构和应用。

一、引入(段落一)在课程开始时,可以用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晶体的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科学家在研究晶体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发现,或者问一个激发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冰的形状总是六边形?”引入部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晶体的关注。

二、晶体的定义与特点(段落二)在本节课程中,首先需要对晶体进行定义和描述。

可以简明扼要地解释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规律形成的固体。

然后,介绍晶体的特点,如外形规则、内部结构有序、有独特的性质等。

可以用一些实例或图片进行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晶体的特点。

三、晶体的结构(段落三)本节课程的重点是介绍晶体的结构。

晶体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等几种类型。

可以通过示意图、立体模型或实验演示等方式展示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

同时,还可以讲解晶体的晶格和晶格参数的概念,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

四、晶体的应用(段落四)晶体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节课程中,可以简要介绍一些晶体的应用,如石英晶体在计时器中的作用,硅晶体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等。

可以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如晶体管的发明对电子学的影响,让学生理解晶体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五、晶体的实验(段落五)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晶体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与晶体有关的实验。

例如,可以进行晶体的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晶体的制备过程,并观察不同条件下晶体的形态和性质差异。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六、总结与展望(段落六)在本节课程的最后,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回顾晶体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应用。

可以提问一些追加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与晶体相关的话题。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性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晶体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的形态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晶体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简单立方等。

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空间点阵、球棍模型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结构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异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晶体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晶体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晶体性质的表现。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晶体性质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实验和观察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四章:晶体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晶体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

晶体在光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液晶、光电器件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晶体应用的原理和优势。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晶体常识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晶体的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性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
2. 晶体的种类和性质
3. 晶体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晶体的概念和种类,晶体的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晶体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一段描写晶体的文字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晶体的概念和种类
1. 老师讲解晶体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晶体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讲解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观特征,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外观。

三、分析晶体的结构
1.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示例分析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有序排列和规则性。

2. 让学生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的结构差异。

四、探讨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老师介绍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示晶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总结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及应用,强化学生对于晶体常识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通过讲解、示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理解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3. 掌握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晶体的概念和性质(400字左右)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组成的固体物质。

2. 晶体的特征: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各向同性,清晰的面和直线、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3. 晶体的性质:硬度、透明度、熔点等。

二、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600字左右)1. 晶体的结构:晶体是由基本的晶胞重复堆积而成的。

介绍晶胞、晶格和晶面的概念。

2. 晶体的形成过程:熔融结晶和溶液结晶。

说明每一种结晶方式的过程和条件。

三、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500字左右)1. 宝石:介绍各种宝石的晶体结构和特点,如钻石、蓝宝石等。

2. 金属晶体:说明金属晶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

3. 半导体晶体:介绍半导体晶体在电子器件中的重要性,如集成电路芯片。

4. 结晶的糖和盐:解释结晶的糖和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和用途。

教学方法与步骤:1.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班级讨论: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晶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3. 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结晶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结晶的过程。

4.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晶体形态,分析晶体的差异和原因。

5. 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调研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向全班展示。

6. 总结和评价:和学生一起总结晶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提升:1. 学生讨论和答辩的质量。

2. 结晶实验的操作是否准确,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 学生展示晶体应用的创意和深度。

4.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和加强的意见。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2. 实验材料和设备:试管、温度计、溶液等。

总结:通过本次晶体常识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晶体的概念、性质、结构和形成过程,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中体会晶体的重要性。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3-1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知道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获得晶体的途径。

3.知道晶胞的概念,学会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新知导学】一、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1) 晶体: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 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

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特点(1)晶体具有自范性。

它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它是晶体中结构微粒在微观空间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2)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它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获取途径(1)熔融态物质的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非晶体自范性(本质区别)有无是否均一均一不均一固定熔、沸点有无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有无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最科学的区分方法)能不能(能发生散射)(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测定方法测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科学的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例1下列有关晶体的特征及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晶体一般都有各向异性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C.固态物质不一定是晶体D.粉末状的固体肯定不是晶体【考点】晶体与非晶体【题点】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答案D解析晶体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对称性等特性,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B项正确;玻璃为固态物质,属于非晶体,故C项正确;晶体可以通过外部条件变成粉末状固体,如通过研磨、熔融态时迅速冷却等方法都可以得到看不出几何外形的粉末,故D项不正确。

例2不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选项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B.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C.石墨的熔点为3 625 ℃D.在石墨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明锐的谱线【考点】晶体与非晶体【题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答案A解析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上体现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明的斑点或明锐的谱线等特征,都是晶体在各个方面有别于非晶体的体现,故B 、C 、D 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晶体学习的兴趣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特性晶体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好奇心。

1.4.2 讲解晶体定义:解释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4.3 晶体应用展示:介绍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光学、建筑等。

1.4.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1.4.5 总结: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晶胞、晶格常数、晶面等2.3 教学方法图形演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晶体结构的学习。

2.4.2 讲解晶体结构类型:通过图形演示,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4.3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晶体结构的特点。

2.4.4 讲解晶体结构参数: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其重要性。

2.4.5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结构参数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2.4.6 总结:强调晶体结构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制备3.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与过程掌握晶体的制备方法3.2 教学内容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法、熔融法等晶体的制备方法:Czochralski法、Float Zone法等3.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演示相结合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晶体生长与制备的过程。

3.4.2 讲解晶体生长原理: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4.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生长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过程。

3.4.4 讲解晶体制备方法:介绍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晶体的常识 教案 说课稿

晶体的常识 教案  说课稿

晶体的常识一、教学设计本节从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引入,介绍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晶体呈现多面体的外形是由于晶体中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结果。

通过以铜晶体和铜晶胞为例,介绍了晶胞的概念和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1. 晶体、晶胞的概念;2.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 晶胞的结构;2. 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具体教学建议:1. 利用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

例如,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硝酸钾等;展示一些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引导学生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等。

2. 运用观察、分析、对比、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通过对晶体实物、模型,以及教科书中的图34、图35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晶体呈现多面体外形?晶体有什么性质?怎样鉴别晶体与非晶体?等等。

3.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

例如,碘的升华实验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等。

4.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晶胞;把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比喻:如果我们把一块大晶体敲碎,可以得到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块,这许多小块与大晶体具有相同的形状,如果把小块继续不停地敲碎,最后可以得到晶体的基本单元,即晶胞;大晶体可以看成是许多这样的重复单位重叠起来形成的,或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好像蜂室与蜂巢的关系。

教学方案参考【方案Ⅰ】问题解决学习晶体与非晶体创设问题情景:(1)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2)展示实验室常见的各种晶体实物;(3)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NaCl、CO2、金刚石等晶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2)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3)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问题解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 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性质3. 晶体的应用领域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的图片,初步了解晶体的外观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晶体的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结晶形状等。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晶体在科技、医疗、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应用领域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2. 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3. 熟悉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2. 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3. 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类型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类型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2. 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3.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实验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生长与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1.2 教学重点:晶体的定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分类。

1.3 教学难点:晶体结构的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样品、显微镜等。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样品,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样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2)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解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介绍晶体的分类及各类晶体的特点。

(3)实践:让学生观察晶体样品,使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生长的过程。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的空间点阵和晶胞的概念。

2.2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空间点阵、晶胞。

2.3 教学难点:晶胞的计算、晶体结构的描述。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结构模型、计算器等。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晶体结构的特点。

(2)讲解: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讲解空间点阵和晶胞的概念,解释晶胞的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晶胞参数,观察晶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

第三章:晶体生长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掌握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3.2 教学重点: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3.3 教学难点: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的掌握。

3.4 教学准备:PPT课件、晶体生长实验器材、视频等。

3.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生长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对晶体生长产生兴趣。

(2)讲解: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讲解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溶液浓度等。

(3)实践:让学生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观察晶体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

第四章:晶体性质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性质的基本特点,掌握晶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教案: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理解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重点:1.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2.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晶体的结构特点;2.掌握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示范、晶体模型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显示一张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你们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晶体的定义并解释相关概念。

二、晶体的分类(15分钟)1.介绍晶体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形状分类和按组成元素分类两种方式。

2.分别展示不同形状的晶体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自行分类。

3.解释晶体的形状与晶体内部结构的关系,例如:三方晶系的晶体形状呈六边形,与其结构有关。

三、晶体的结构特点(25分钟)1.介绍晶体的结构特点,包括周期性、有序性和紧密堆积等。

2.使用实验示范或模型,示意晶体的结构特点,并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四、晶体的性质与应用(30分钟)1.介绍晶体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电性质和热性质等。

2.分析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单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与其紧密堆积结构有关。

3.介绍晶体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光学仪器和化学催化等,并展示相关实例。

4.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在这些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5.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五、实验探究(30分钟)1.进行一项与晶体相关的实验,例如晶体的生长实验。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流程和观察的指标,进行实验操作。

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和发现,教师进行总结讲解。

六、反思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梳理重点内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展。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2.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A、熔沸点
B、硬度
C、颜色
D、x-射线衍射实验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过渡]从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晶体和非晶体性质上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内部结构不同,结构决定性质。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晶体的结构。

【板书】二﹑晶胞
1.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探究点二晶胞结构
[设问]氯化钠晶胞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为什么不是13或者14个?
【板书】3.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均摊法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晶胞结构相关知识
[知识巩固]
1.现有甲、乙、丙(如下图)三种晶体的晶胞。

可推知:甲晶胞中x与y 的个数比是________,乙晶胞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丙晶胞中有________个c离子,有________个d离子。

2.已知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XYZ B.X2Y4Z
C.XY4Z D.X4Y2Z
3. 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

如图所示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写练
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说明】
①晶体自范性: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②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③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联系实际】介绍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的不同形成过程。
5.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5、晶胞中原子个数的确定
6.晶体的种类(1)晶胞中原子的位置
(2)常用计算方法——均摊法
【动画展示】晶胞中粒子个数计算规律:
晶胞
体心
面心
棱边
顶点
立方体
1
1/2
1/4
1/8
【提示】在使用均摊法计算规律时一定先看清楚晶胞构型;若晶胞构型不是立方体,晶胞中的微粒数视情况而定!!
(2)设计意图
提出晶胞的概念,对宏观晶体进行微观的研究分析,初步掌握借助晶胞知识研究晶体的方法,并能准确运用均摊法计算晶胞所含原子的数目。
3.通过模型观察思考、例题1、2,检测目标三。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从身边常见的固体引入,介绍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并通过图片和实验进一步了解晶体外形及特点。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利用图片、动画、比喻、实物模型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运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为了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里原子的排列,无须画出千千万万的原子,只需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这种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
1.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体在整个空间可以被划分成无数平行叠置的平行六面体。
【图片展示】蜂巢与蜂有形的,晶胞是无形的,是人为划定的。
(2)设计意图
通过以前所学、结合实例、实验探究深入对晶体进行认识学习,掌握晶体的特点,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简述晶体四种类型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3)评价实施
例一、《创新方案》设计三第1、2、3题
(4)完成目标目标1、2
活动之二:晶胞
(1)活动过程
【过渡质疑】金刚石晶体图片,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我们如何研究?
【实验探究】“趣味小实验”在水晶柱面上滴一滴融化的石蜡,用一根红热的铁针刺中凝固的石蜡。
你会发现不同的方向石蜡融化的快慢不同。这说明在水晶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不同。
3、晶体的各向异性
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强度、光学性质等,都会表现出各向异性。这也反映了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有序性,通过这些性质可以了解内部排列与结构的一些信息。
②“并置”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一个晶胞到另一个晶胞只需平移,不需转动。
③“完全等同”指所有晶胞的形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完全相同。
【动画展示】平行六面体与无隙并置
【深入研究】5、晶胞中原子个数的确定:
(1)晶胞中原子的位置有:四种——顶点、棱边、面心、体心。
(2)常用计算方法——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x。
晶胞借助模型观察初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借助一些模型展示,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晶胞的物理模型对晶体内部结构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学习。
【科学视野】5.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知识拓展】6.晶体的种类
根据晶体构成微粒和相互作用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小结归纳】
<1>规则的几何外形<2>固定的熔点<3>自范性<4>各向异性<5>常见晶体有四种类型
<6>晶体的形成有三条途径<7>对称性
2、晶胞的结构:一般来说,晶胞都是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平行六面体(其边长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垂直)。
3 .晶胞的特征:
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的平移能与下一个最小单元(即晶胞)完全重合。
4.晶体和晶胞的关系:晶体可以看作是完全等同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补充说明】
①“无隙”指相邻的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一个晶胞与相邻的晶胞完全共顶点、共棱边、共面。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2014年3月17日
课题
名称
《晶体的常识》
(高中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第三章+第1节)。
课型
新授课
开发者
高二化学教师XXX
课标
要求
简单认识晶体的特点,并了解晶体结构基元——晶胞。
分解
课程
标准
核心概念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晶体与非晶体认识通过复习和阅读简单地
晶体特点了解通过实验分析准确的
【实验探究】
实验1、硫晶体的结晶
取少量硫粉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熔融态,停止加热,观察硫晶体的析出。
实验2、碘的凝华
在一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小烧杯上,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硫酸铜晶体的析出
取硫酸铜粉末配置高温饱和溶液,冷却析晶。
【讨论归纳】4.晶体形成的途径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问题与思考】粉末状的固体是否都为非晶体呢?
【图片展示】一些晶体的显微照片。
它们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是晶粒太小,肉眼看不到。
【质疑】那么怎样判断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呢?
【学与问】对比分析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投影示意图,观察玻璃的结构示意图,有何结论?
(3)评价实施
例题1、图为NaCl晶胞,试分析:晶胞中各离子的个数。
例题2、下图依次为I2、金刚石晶胞的示意图,计算一下,它们平均分别含几个原子?
(4)完成目标目标3
板书设计
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胞
1.概念1、概念
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晶胞的结构
3.晶体的各向异性3、晶胞的特征
4.晶体形成的途径4、晶体与晶胞的关系
叙写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和阅读分析,简单认识晶体与非晶体。
2.通过对比观察和实验分析,准确了解晶体的特点,并能区别晶体与非晶体。
3.借助模型和动画展示,初步认识晶胞及其特点,并能运用均摊法准确进行原子数目的计算。
评价设计
1.通过复习回顾思考,列举实例,检测目标一。
2.通过自然界实例和实验事实、学与问作答,检测目标二。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
【图片展示】让我们一起欣赏几种美丽的晶体。
我们身边接触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又称玻璃体)两大类。
【提问】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区别?
活动之一:晶体与非晶体
(1)活动过程
【归纳展示】1.概念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列表对比】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