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途径的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途径的研究班级文化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传统。
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凝聚人心,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 价值观与信念班级文化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与信念。
班级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明确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愿意去遵循与贯彻,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团结的班级文化。
可以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来深入讨论和普及班级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并传承下去。
2. 行为规范班级文化还包括一系列行为规范,它们决定了班级成员在日常生活、学习、相处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表现。
比如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等。
教师和生源可以一同制定班级的行为规范,也可以通过班会、学科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来普及和强化这些行为规范。
3. 传统与习俗班级文化还包括一些特有的传统和习俗,这些传统和习俗会贯穿于班级的方方面面,成为班级的独特标记。
例如学生的生日会、班级活动、纪念活动等。
这些传统与习俗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 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积极的班级文化也应该包括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1. 成员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所有学生。
每个成员都应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班级文化的制定和落实应该力求民主、广泛和透明,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
2. 学校管理的支持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应该给予班级文化建设充分的支持和资源保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专门的经费和场地、组织相关培训、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等方式,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条件。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者和设计者。
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班级文化内涵的理解,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
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首先,班主任必须明确把班级培养成为怎样的班级,把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学生?其次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积极效应,从而自觉把班级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怎样建设班级文化?(一)确立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真正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漂亮整洁的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在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如何发挥这些隐性的教育力量,来促使学生的发展,帮助孩子走出误区,改变习惯,完善自己,铸造人格精神。
在确立班级文化的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两点:1、综合素质的人才等于人文修养加科学知识。
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引导。
2、把营造热爱学习的风气放在班级文化建设的首位。
(二)确立新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1、班级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引领的学科文化建设。
它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如制度文化建设、情感文化建设班级环境布置等。
2、班级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原则。
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以教师为主体,新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开放性原则,要积极听取家长、学生的建议,让家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共建者。
3、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原则。
爱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
4、班级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原则。
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师生不断的磨合中逐渐形成的。
5、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教学原则。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整体性方向,又要给学生的个性化留有余地。
(三)建设新班级精神文化的策略。
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班级文化建设》课题总结一、课题研究主要过程: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06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前期论证,学习相关理论,参加培训,完善实施方案,搜集已有的班级建设成果,确定子课题题目。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全面展开,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阶段成果展示,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内容,并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召开结题动员会,统计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二、课题的研究总结在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当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个优秀的集体要有向心力,就得有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这样的班级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长期积淀下来的,凝聚着本班学生和老师鲜明个性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阶段我们把班级文化主题围绕着“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班级文化建设”来开展的,不仅是班级布置属班级文化范围,学生行为、精神都属于班级文化氛围之内。
因此,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物质文化:班级的环境布置;2、行为文化:班级的系列主题活动;3、制度文化: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4、精神文化:班级的学风班风、人际关系。
人的和谐是一切和谐的核心,也是和谐的价值所在。
学生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关键,而学生和谐主要体现为班级的和谐。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是各种人际关系的建设,而学生属于被教育者及教育行为的接受者,所以教师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班级学生的和谐发展,因而,从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入手,自上而下,环环紧扣,循序渐进,长远定位,才是建设和谐班级过程中有效可行的方法。
建立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班级的集中体现。
作为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个性,努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doc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doc《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篇一:《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实施方案凉州区新华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二〇一〇年十一月新华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已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班级德育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撑略显滞后,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
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级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从“人生”出发,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
这对现阶段中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在班级中建设班级文化,既发挥其对班级成员的导向、陶冶等教育功能,又能使班级成员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里的系列集体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幸福感,最终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报告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报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着力向“精致课堂”这一高远目标迈进。
基于学校发展现阶段特征,优化班级建设是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们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我们申请的市级课题《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自2018年9月开题至今,已走过了将近一年的历程。
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很多努力,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现就一年来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情况本课题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的本质内容,以及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构建新型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创建一种充满教育力的班级文化,创造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实施本课题的研究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第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达到预定效果。
自开题以来,我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圆满完成了对该课题的选题——课题论证——成员组建——方案制定——课题申报——批准立项等一系列工作,于2018年9月正式开题。
(二)、第二阶段的研究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018年10月我们正式进入了课题实验阶段,实验前期,我们采取了“总结经验,分层实施,及时交流,定期跟踪”的策略,就“如何建设班级特色文化?”展开了深入调研和分析,通过相互切磋、互动交流,各学段组和个人都围绕《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详实的《研究行动计划》,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11月我们围绕“学校各班级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指导全校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并再次明确研究目标。
”正式进入了本课题的实质性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二、研究反思我们课题组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课题的研究本身就是对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一次全新的挑战,深入课题研究的同时,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凸显了我校的特色,收到了一些效果。
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
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
第一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1、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1)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导向、规范、熏陶、凝聚、激励等功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学生成长的导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起着制约、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
班级文化所积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来讲,将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产生巨大的导向功能,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3)对学生成长的规范。
班级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会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并努力去实现。
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言行与成长有一种制约作用,使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避免不良习惯的养成。
(4)对学生成长的熏陶。
班级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影响人。
教师和学生在建设班级文化环境的同时,班集体的自觉意识和班集体的组织舆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将产生诱导和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熏陶的功能。
2、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1教师继续教育理念落后一是部分教师缺乏学习。
许多班主任经常忙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对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结合本班的实际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缺乏学习研究。
这些原因也会使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产生片面的理解。
如:有些班主任以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几句口号,悬挂一些名言警句等;有些班主任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文化墙等。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以环境感染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活动教化人、以文化熏陶人“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小学德育课题组一、研究背景***近年来致力于实施“促进教育均衡”“打造校园文化”“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三大工程,并以“中小学校长论坛”的形式加以引领和推进,各校也掀起了“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的旋风。
**小学地处**城区黄金地段,校园宽敞,布局合理,设景巧妙,主题文化突出,是一所备受关注的新兴重点校,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已连续八届获得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和组织特等奖。
班级图书角、班级“小银行”、“小荧星”班级评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班集体机构健全,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强。
学校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主题活动,组织个性化的班级美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着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干部。
这些,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积淀。
扣紧形势,跟随主流,通过深化对校园文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对班级工作的实践和探讨,革除以往班级工作指导思想陈旧呆板、班级机制同出一辙、班级布置千人一面、班级活动简单划一的弊端,根据本班师生的实际将班级工作做活做细,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做到以环境感染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活动教化人、以文化熏陶人。
因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课题便应运而生。
二、研究意义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
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委“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2、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案例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1
班级文化建设案例引言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内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和方式,积极引导、促进班级正向发展,形成一种明确的价值观念、规范和氛围的过程。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案例,来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选取的班级为某高中高一年级的1班。
背景介绍1班是某高中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约为50人。
多年来,1班在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一直是学校的示范班级之一。
该班级以其活跃的气氛、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1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社交技巧以及个人责任感。
通过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个人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和全面素质。
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1班制定了一套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包括上课纪律、作业管理、考试考勤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通过班会讨论并最终全体同学表决通过的,以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适用性。
2.每周班会活动:1班定期开展班会活动,每周一次。
班会内容主要包括班级事务汇报、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方法分享、团队合作训练等。
班会活动由班级指导老师主持,旨在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3.班级活动组织:1班每学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包括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4.学生自治工作:1班通过选举产生了班级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全体同学投票选出。
班级委员会负责班级内部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包括组织活动、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这种学生自治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责任感。
5.师生关系建设:1班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班级指导老师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也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问答互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
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石城学区课题组史志霞班级文化建设指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建设形成的一个班级的团结理念和凝聚力。
其核心就是班主任治班的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形成团结的集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是评价一个班级是否真正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考察一个班主任是否有个人独特教育目标的一个要素。
班主任只有明确班级目标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文化建设,才能形成班级文化。
每一个班主任都有各自的治班特色,在带班过程中逐渐形成班级文化氛围。
在开展班级特色及文化建设课题研究过程准备阶段,我们先确定了研究相关内容。
首先、确定我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总原则:心存感恩,快乐学习。
具体建设方略概括为“三个目标一培养”。
“一培养”即培养感恩意识。
“三个目标”即一、精神品质:团结、勇敢、求实、创新;二、集体意识:我自豪,我是九班人;三、学习意识:我学习我快乐,我快乐我学习。
围绕这一原则我积极开展活动,努力创造“心存感恩,快乐学习”的环境。
1、用心关爱学生。
这种关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
教育是一种爱的行为,如果教师没有爱做教育的基础,那么他的教育教学就缺少了灵魂。
2、注重引领体验和互助教育。
老师以身作则,通过交流谈心引领学生学会感恩和快乐学习。
所谓互助教育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育。
运用学生的友情讲明道理,以友谊教育学生。
有时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对学生的触动更大,教育持久性更长。
3、活动自治,锻炼能力。
围绕总原则开展相关活动,锻炼学生的策划、组织、运作等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力求做到“在老师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模式。
4、正确处理德智关系,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古人云:“德者,才之帅也。
”班主任要有自树树人思想,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做人,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学习,最终形成德才兼备的教育模式。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班级文化建设研宄》课题研究报告孙玉珍工作五年,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回顾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历程,有进步也有不足,有喜悦也有烦恼。
在这三年中我始终坚持以制度管理班级、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改善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措施管理班级,不仅使班级卫生、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班级管理中也有很多烦恼,比如仍有个别同学班级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意识差,上课迟到、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班级任务等。
我曾试图去改变他们,但成效甚微,为此苦恼于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我看到班级文化建设研宄这个课题的时候,感觉很熟悉也很有必要尝试一下。
和其他同事交流一下,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有很多的意义。
比如可以规范学生行为、引领班级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等。
所以我们决定选择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这个课题,以期解决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确立基于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确立班级文化建设走向。
通过一年半的研究,基木实现预期研究目标,摸索出基于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班级意识不断增强,学校文化更加突出。
一、班级文化的重构研究什么是班级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木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 [1]也有人把班级文化解释为“班级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形象、班级行为规范和意识等文化诸因素,他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基础。
”[2]综合所查资料,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建设过程中的一切文化要素。
括班级物质文化,如班级环境卫生、黑板报、班级绿化等;班级精神文化,如班歌、班风、班训、班旗等;班级活动文化,如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班级制度文化,如班级公约、班级值日牛.制度、操行评分细则等。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汇报材料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施情况汇报材料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谨代表柔远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向各位做课题实施情况汇报。
首先,我就对本课题的认识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主要环境。
新课程就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无数教育教学事实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学生只有在文化浓郁的、团结上进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
1、理论价值: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育人平台,调动教师共同参与,共同研究,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情感沟通指导,帮助学生个体成长,进而达到促进班级整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2、实践价值:通过进一步挖掘我校的传统文化;新建并改进具有育人寓意的设施和项目;加强校风、学风、师风、班风的建设;创建、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以及高品味的人文环境,形成“育人”合力,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主人翁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实践意义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文化氛围,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支点和抓手,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如今各种传媒及网络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加重了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对学生意识观念和文化教育的负担。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
德育教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新发展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生态德育、文化德育、协同德育等不同的模式,可以允许有各种不同的提法和大胆创新的探索,但是,一定要立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立足于社会环境的教化力量整合。
《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
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
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早以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不容忽视。
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首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
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一、研究的目的近期班级内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有矛盾发生;部分学生搞小团体,不尊重任课老师。
影响了班级活动及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何解决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是作为班主任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经过对班级近期典型事件的分析,决定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团队精神,建成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班集体。
二、目标假设1、深化对班级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探索班级管理有效模式,建成一个有凝聚力、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班级集体。
3、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会合作、会创造,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研究步骤与思路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收集分析近期典型事件,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形成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1)、进行班级环境布置,班级命名,制订本班的各阶段奋斗目标、班徽、班级名言、班歌、班训、班级文学社等。
(2)、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
可以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些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名言园地”,定期摘抄名言警句。
(3)、建立班级文化专栏,可以结合节日文化、集体活动,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如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给学生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4)、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文明习惯、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学习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等并形成制度。
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增强学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一、总目标: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昂扬向上。
我们齐心协力,和家人一起共建充满爱的知识家园。
让每一个家长都参与进来,和家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具体目标:1、制定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让家长融入到班级建设和教育中来,家长和老师一起擦亮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满满的支持。
3、让学生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在班级布置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
在墙面安排上,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多样化、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让班级的每一堵墙都“说话”, 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开展消除网瘾活动,通过结合学校的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找到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养成多种优质的娱乐活动。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制作读书手抄小报等,让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三、具体措施:1、开展学生家长沟通会在第一个月开展学生家长沟通会,在会上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
让家长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在会上解答家长对于现阶段孩子青春期出现的叛逆、不愿沟通、贪玩等问题的疑问。
在会上,与家长共谋学生发展,共建班级文化,争取在学生家长沟通会上奠定后续双方的沟通渠道,并且明确教育目的。
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2、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
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
立德树人班级文化建设课题
立德树人班级文化建设课题在当今的教育领域,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许多学校开始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注重德育培养的班级文化。
通过分析班级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关系,以便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2. 制定德育培养计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培养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措施。
同时,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 丰富班级文化活动。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班级环境建设。
班级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注重班级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整洁、温馨、具有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
5. 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总之,立德树人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班级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方案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我国,幼儿园教育被视为儿童成长的基石,而班级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班级文化建设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1)分析现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为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探索适应新时代幼儿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
(3)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2.研究内容(1)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新时代幼儿发展的需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
(3)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4)特色班级文化的构建与推广。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验证研究成果。
(3)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班级文化建设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研究提供借鉴。
2.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与分析国内外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确定研究方向与内容。
(2)第二阶段:开展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3)第三阶段: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进行实践与推广。
四、预期成果与研究价值1.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系统的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2)提出有针对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
(3)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2.研究价值(1)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2)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3)丰富我国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
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
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
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
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
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级文化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师生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包括班级精神、班级风尚、班级传统、班级制度等多个方面。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1. 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集体。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验,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的方法
1. 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培养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可以通过共同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班级精神。
3. 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4.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汇报材料五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汇报材料五范文一、自然概况本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汇报材料旨在深入探讨和总结我班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与成果。
我班现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教职工10人。
班级位于学校主教学楼的三层,拥有宽敞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源。
在自然概况方面,以下是我班的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学校位于市区中心,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占地面积约100亩,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2. 学科设置:我班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教育。
3. 师资力量:我班教职工队伍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5人,分别承担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
4. 学生构成:我班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具有多元化的性格特点。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5. 文化氛围:我班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班级内部,倡导尊重、互助、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6. 校园环境: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标,教学区域和生活区域布局合理。
学校设有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机构建设为了确保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监督指导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 明确责任分工:班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各科任老师担任组员,分别负责各自学科的文化建设任务。
2. 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3. 加强培训与交流:组织班级教师参加文明校园创建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创建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
近期班级内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有矛盾发生;部分学生搞小团体,不尊重任课老师。
影响了班级活动及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何解决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是作为班主任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经过对班级近期典型事件的分析,决定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团队精神,建成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班集体。
二、目标假设
1、深化对班级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探索班级管理有效模式,建成一个有凝聚力、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班级集体。
3、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会合作、会创造,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研究步骤与思路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收集分析近期典型事件,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形成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1)、进行班级环境布置,班级命名,制订本班的各阶段奋斗目标、班徽、班级名言、班歌、班训、班级文学社等。
(2)、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
可以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些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名言园地”,定期摘抄名言警句。
(3)、建立班级文化专栏,可以结合节日文化、集体活动,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如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给学生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4)、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文明习惯、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学习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等并形成制度。
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增强学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5)、创立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
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
在班主任接班后
都应及时和学生商讨、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良好班集体的必要前提。
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明天是绚丽多彩的、是快乐的。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然后把它醒目地标榜在教室中,用目标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
(6)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班级活动,如调查研究、参观与访谈、班级环境布置、主题班会、互动和各种竞赛活动。
如设计书香校园、节约校园、安全校园等的宣传标语口号,感动人物演讲比赛、讲故事、绘画比赛,班级之星评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精神追求的品位。
3、结题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整理《班级管理制度汇编》,完善《班级文化专栏》与《班级之星》评比活动,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活动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潜能,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团结合作的班级文化。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班级环境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2、调查法。
通过调查班级文化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经验总结法。
对某一成功经验进行探讨总结,并横向展开。
五、预期成果
1、《班级管理制度汇编》
2、《班级文化专栏》
3、《班级之星》
3、《课题研究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