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111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时间:2014年11月5日地点:XXXX医生办公室主讲人:XXX主任,XXX副主任,XXX副主任参会人员:XXX科全体医护人员XXX主任:为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制定,组织大家学习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和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1. 临床科室申请用血必须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签字核准鉴定。

2.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参照-附件)及控制用血量。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经治医师必须在病史中写明用血指征。

3. 凡属必须履行用血申报手续的患者,经治医生应认真填写“用血通知书”,由家属持“通知书”及有关证明,到区用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后,方可予临床用血。

夜间或休息日急诊用血,可由家属持“通知书”到本院门诊收费处交纳用血互助金及血款后准予用血,事后家属到区用血办补办用血证明后,可到财务科退还用血互助金。

如遇经济确有困难者,可由科主任(或二值班)与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共同认可签字后,方可先用血后补款。

4. 临床医生必须有计划地申请用血量,原则上应在规定期限内用完所备血液,如遇特殊情况,尚未用完所配制的血液,应及时通知血库进行调剂。

如调剂无效或未及时通知而造成血液报废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备血科室承担。

关于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1. 临床医师议定输血治疗方案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使其理解输血治疗和输血相关实验检查的必要性。

2. 输血前必须进行肝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HIV、梅毒等传染性病原血指标的检查,并将相关结果填入《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

3.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总值班或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培训(护士)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培训(护士)

免疫防御
血液中含有白细胞、抗体 等免疫成分,能够抵御病 原体的入侵,保护人体免 受感染。
止血与凝血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 子在受损时迅速发挥作用, 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临床用血的需求与重要性
01
02
03
04
救治危重患者
对于严重失血、贫血或休克的 患者,输血是挽救生命的必要
措施。
手术需求
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输血来补 充失血或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

特殊治疗
某些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免 疫系统疾病等需要输血进行治
疗。
临床用血的重要性
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及时和 有效,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至关重要。
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与法规
严格筛选供血者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健 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确保血液安全。
血液储存与运输
用血申请与审批
输血监测与记录
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血 液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血液的投诉与处理
投诉渠道
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鼓励患者及家属反映关于血液质量的问题。
处理流程
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处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类似问题 不再发生。
05
临床用血的伦理与法律责任
临床用血的伦理原则
尊重原则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尊严,不强迫或 诱导患者接受或拒绝输血。
知情同意原则
护士在操作时应正确使用锐器, 避免造成损伤。如不慎被锐器刺 伤,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挤
压伤口、清洗消毒等。
医院应建立健全锐器伤报告制度, 及时处理锐器伤事件,加强员工
安全教育。
医疗废物的处理与防护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 生的废弃物,如血液、组织、 分泌物等。

输血培训记录

输血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培训记录参加人员:培训时间:主要内容一、输血的意义❖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增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改善缺氧❖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凝血功能二、红细胞血型1.ABO血型2.Rh 血型三、输血的适应证❖急性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四、输血的并发症❖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疾病传播❖细菌污染❖其他成分输血血细胞制剂红细胞❖悬浮红细胞(CRCs)主要用于各种贫血1u=150ml(含有部分葡萄糖及甘露醇)50kg患者输入2u悬浮红细胞可升高Hb10g/L适应症❖、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2、各种慢性贫血❖3、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4、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内科❖Hb <60g/L 应输血❖60g/L < Hb <100g/L 伴明显缺氧症状需输血血小板❖PLT <20×109/L,如无出血倾向可不输❖PLT <10×109/L,无论有无出血倾向均需输血小板❖PLT <50×109/L,不能手术(除外剖妇产)❖PLT >70×109/L。

可手术❖50kg常人,2u可升高血小板30×109/L血浆适应症❖1、补充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Ⅷ)❖2、大面积烧伤、创伤❖只用于补充凝血因子❖低蛋白血症使用不合理冷沉淀❖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Ⅷ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因子)❖用于血友病A、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DIC❖15ml/kg,12h输一次血浆蛋白成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血容量;❖免疫球蛋白用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和治疗低球蛋白血症引起的严重感染;❖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Ⅷ因子等。

用于治疗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临床用血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用血制度培训对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血的规范,安全、保存、输血前筛查以及输血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用血的认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用血操作的安全有效。

一、用血规范的重要性1.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有明确的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输血成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2.用血操作的标准化流程:-首先,对病情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输血;-根据患者的血型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输血成分;-与血液库进行沟通,取得相应的血液制品;-完成输血前的相关检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输血;-按照规定的输血速度和时间进行输血;-输血后,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1.输血前的必要检查:-病史和体征:包括过敏体质史、输血史、家族史、出血或栓塞病史等;-血型与抗体筛查:确保选择正确的血型和减少输血反应的风险;-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病毒;-凝血功能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输血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

2.输血前的血液保存:-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保存血液制品,确保质量;-要正确记录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三、输血反应的处理1.输血反应的种类和临床表现:-轻度输血反应:出现头痛、恶心、发热等轻微不适;-中度输血反应:出现寒战、胸闷、低血压等症状;-重度输血反应: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2.输血反应的处理:-停止输血,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药物,缓解不适症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输血反应的相关检查,以指导后续治疗;-遵循相应的发现、报告、记录和处理流程,确保安全性。

以上是本次临床用血制度培训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用血的认识和操作水平,确保用血过程的安全有效。

临床用血是一项高风险操作,每位医务人员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

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知识培训

2、无偿献血者配偶和直系亲属用血报销,须向当地血站提交以 下材料:
1)无偿献血证 2)献血者、用血者和代办人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 3)用血者与献血者的关系证明;
双方在同一户籍,可携带户口本;双方不在同一户籍,需携 带关系证明,证明可由:单位、街道、派出所、社区、村委会开据。
4)就诊医院输血记录单(复印件) 5)就诊医院用血发票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医保公章) 3、献血在前,用血在后。
临床用血知识及 无偿献血知识培训
检验科:刘继霞 2021.08
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哪些责任
1、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 能少输血者不多输;如有输血指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 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则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 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2、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 性质、适应征、剂量及用法。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生须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 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 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 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 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 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 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人
后,签署姓名及时间。不得由非医护人员送血标本。 4、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血标 本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再次输血必须重新采集血 样。
取血时应注意什么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一、培训目的二、培训对象临床用血科室和相关科室的临床用血操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用血的基本知识:包括血液成分、血型学基础知识、供血者的选择、血液传染病的筛查等。

2.临床用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适应症的判断和禁忌症的辨识等。

3.用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填写用血申请单、抽取供血者的标本、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等。

4.用血的操作流程:包括输血品种的选择、用血器材的准备、输血前的检查和用血的实施等。

5.用血后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输血反应、记录用血情况、护理病人等。

6.防止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采取严密隔离措施等。

四、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等形式的培训,由专家和资深医师进行讲解。

2.实践培训:开展临床用血操作示教和模拟操作培训,由资深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实践训练。

3.在岗培训:定期考核和培训在岗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减少操作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五、培训周期和评估1.培训周期:新进人员在入职前需完成基本知识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现有人员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复习培训。

2.培训评估: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考核来评估培训效果。

不合格的人员需补充培训,并重新考核。

六、培训资料和工具1.培训教材:编写培训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内容,以供培训参考和学习使用。

2.演示材料:编制培训演示课件,包括用血操作流程、示范操作视频等,用于培训讲解和实践演示。

3.操作器材和设备:确保培训时有充足的操作器材和设备供学员使用,如各类血样采集器具、输血器材、血型鉴定试剂等。

七、培训后续支持2.提供进修机会:鼓励临床用血科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培训班等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八、制度执行临床用血科室负责制定和执行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上为医院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旨在提高临床用血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规范操作能力,确保用血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临床安全用血知识培训

临床安全用血知识培训

临床安全用血知识培训临床用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6月2日)四、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6年4月1日)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院长)。

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医疗机构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

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

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培训

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培训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 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 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 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 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七)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立即通知输血科,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 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八)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 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一)值班人员积极协助临床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抢救措施,并立即报告科主任。 (二)积极协助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核查,包括《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 《输血记录单》、患者病历等,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供血者的血.液信息和血液外 观质量、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
(三)通知临床科室重新采集患者血标本,并对已保存的患者和供血者的原始血标本、新采集 的患者血标本、及血袋中的血样进行重新检测,包括ABO和Rh (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 配血试验。
五、一旦接到临床或输血科关于发生输血反应的通知,医院职能部门(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委员 会)应执行下列程序:
(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措施,竭尽全力减轻输血不 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输血行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单位于2022年11月25日组织了一次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的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认识,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培训内容1.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概述培训开始,授课老师详细介绍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质量,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2.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组成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血申请制度: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填写输血申请单,经上级医师审核后方可执行。

(2)输血前核对制度: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输血过程管理制度: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后管理制度: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为确保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控。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对违反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4.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更新也不断加快。

授课老师提醒医护人员要关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新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合集5篇)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合集5篇)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合集5篇)第一篇: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2016年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时间:2016年6月8日地点:8楼会议室人员:全体医务人员主持人:唐洪乾内容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输血科、临床科室主任及专家组成。

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每年至少开展临床合理、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1次,使医护人员临床合理用血知晓率达95%以上,确保新进人员培训率达100%,由医务科备案。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医院输血管理会议2次。

二、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输血1.输血前必须完整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核准并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临床输血申请单》复印件由科主任负责保存,每月末送医务科备案。

2.决定输血治疗前,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或授权人应写明“我已经了解输血的风险性及并发症,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名,存入病历。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后才可用血。

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4.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存入病历。

5.各科主任、组长、主治(管)医师应根据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每年用血量纳入科室及医疗小组目标考核。

三、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1.输血科在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经办人要签名,有关登记资料齐全,保存至少10年。

禁止接收不合格血液入库。

2.按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保存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血液成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按照部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

4.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111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111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信息为提高临床用血技能及规范血液管理,我院血液中心于2021年1月1日至1月5日开展了临床用血制度培训。

此次培训共邀请了1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生参与,旨在让医生了解血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培训内容1. 临床用血流程介绍首先,血液中心的主任介绍了血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包括用血适应症、用血禁忌症、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安全控制等内容。

然后详细介绍了临床用血流程,包括血液制品发放、数字化统计和质控,使参与的医生们了解了一系列血液管理的具体细节。

2. 血液制品种类及使用方法接着,血液中心的医生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等,对每种血液制品的适应症、存储条件、使用方法等做了详细的讲解。

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还向参与的医生们讲解了血液制品的使用风险和对策,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3. 用血文化建设培训中还特别强调了用血文化的建设,包括配血管理制度、输血记录、血库库存管理等方面。

血液中心的医生讲解了如何按要求完善用血流程和用血文化,使参与的医生加深了对用血流程的认识,提高了用血管理的质量。

培训效果通过此次临床用血制度培训,参与的医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他们了解了用血流程的基本信息、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更加了解了血液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和控制方法。

此外,他们也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到如何完善用血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用血管理水平。

,此次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为我院的用血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血液中心将继续积极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我院的用血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2011年临床用血培训内容

2011年临床用血培训内容

2011年临床用血培训内容输血科徐伟临床用血申请程序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按要求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双方签字方可进行输血治疗。

无家属的无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带班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把关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往输血科备血。

如因《临床用血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延误了患者的输血治疗,由主管医生承担责任。

3、计划用血小于800ml的,由经治医生和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签字盖章;计划用血在800~1200ml的,由经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签字盖章;计划用血在1200~2000ml的,由经治医生和申请科室主任签字盖章;临床一次用血、备血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申请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

(急诊用血除外,但过后要补办手续)4、如有特殊输血要求的,至少提前一天与输血科联系。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1、要求提单医生祥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特别是能够表明患者身份的必须认真填写,如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科室、家庭住址等。

这些项目的填写有助于区分同名同姓的患者,为安全输血带来保障。

2、预定输血成分及输血量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去填写,如果把红细胞悬液写成了血浆,输血科把血浆融化完后血浆是不可以再冰冻的,不仅耽误患者的治疗,同时也浪费了血资源,出库的血液包括血液制品是不可以再回退的。

3、受血者输血前的相关检验项目要求必需填写完整,包括血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数量、谷丙转氨酶、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爱滋病毒抗体、梅毒等。

对于平诊患者输血必须填写完整,血库才可以发血,如果是急诊患者输血必须先把血抽出来送往检验科,且要标明“血样已送检”或“结果未回报”等字样,等结果出来后要及时补上。

这些项目的填写有助于血库为患者准备合适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输血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次培训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本次培训涵盖输血管理制度、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评估等方面内容。

二、培训内容1.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管理组织架构: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临床科室、检验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代表组成,负责制定、监督和评估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2)输血审批制度:患者输血前需进行血型、抗体筛查等检查,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指征制定用血计划,报科主任批准后,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3)输血备案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输血备案制度,对输血治疗情况进行登记,便于追踪和监测。

2. 输血前评估(1)患者病情评估: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判断输血指征。

(2)输血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检查,评估输血风险,确保安全。

3. 输血过程管理(1)输血医嘱执行: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袋标签信息,确保无误。

(2)输血操作: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3)输血速度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 输血后评估(1)输血疗效评估:观察患者输血后病情变化,评估输血疗效。

(2)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密切关注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授课包括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评估等内容;实践操作包括输血操作流程、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

四、培训时间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五、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医疗机构从事临床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经治医师、护士、检验人员等。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时间:2014年11月5日地点:XXXX医生办公室主讲人:XXX主任,XXX副主任,XXX副主任参会人员:XXX科全体医护人员XX灯任:为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制定,组织大家学习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和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1.临床科室申请用血必须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签字核准鉴定。

2.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参照-附件)及控制用血量。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经治医师必须在病史中写明用血指征。

3.凡届必须履行用血申报手续的患者,经治医生应认真填写“用血通知书”,由家届持“通知书”及有关证明,到区用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后,方可予临床用血。

夜间或休息日急诊用血,可由家届持“通知书”到本院门诊收费处交纳用血互助金及血款后准予用血,事后家届到区用血办补办用血证明后,可到财务科退还用血互助金。

如遇经济确有困难者,可由科主任(或二值班)与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共同认可签字后,方可先用血后补款。

4.临床医生必须有计划地申请用血量,原则上应在规定期限内用完所备血液,如遇特殊情况,尚未用完所配制的血液,应及时通知血库进行调剂。

如调剂无效或未及时通知而造成血液报废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备血科室承担。

关丁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1.临床医师议定输血治疗方案前应向患者或家届告知,使其理解输血治疗和输血相关实验检查的必要性。

2.输血前必须进行肝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HIV、梅蠹等传染性病原血指标的检查,并将相关结果填入《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

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届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届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届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总值班或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临床用血培训2016年

临床用血培训2016年

十五、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与应急措施 十六、临床输血反应的识别 十七、医院用血应急预案
十八、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
十九、血液输注无效
一、严格掌握临床用血适应症

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常用血液成分指南》、《内科输血指 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如:常规用量Hb内科<60g/L或红细胞压积<0.2 ,外科70-100g/L等 坚决杜绝“人情血”、“营养血” 1单位(200ml全血制得)提升Hb 5g/L

二、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由临床医师告知患者家属输血的风险性并将知情同意书送于患者家 属签字同意,同时将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存于该患者病历内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 属意见的,经医院分管院长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 输血治疗
三、用血申请及审批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输血量少于 8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输血。


六、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 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 利弊后输注。(该种血制品南昌市血站不提供) 七、 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 (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 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八、 全血: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 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 休克时考虑输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 主要输血方案。(现在临床可以使用红悬加血浆代替全血)

输血室操作规程培训记录(3篇)

输血室操作规程培训记录(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为了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提高输血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我院护理部于2023年11月15日组织开展了输血室操作规程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使所有参与输血工作的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输血室的操作规程,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培训对象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包括输血室全体医护人员、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

三、培训内容1. 输血制度与规程概述- 介绍我国现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 阐述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申请、配血、输血、输血后观察等环节。

2. 血液采集与检验- 血液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 血液检验项目及意义,如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 血液保存及有效期。

3.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前的核对制度,包括患者信息核对、血型核对、交叉配血结果核对等。

-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的观察与处理等。

- 输血后的观察与记录。

4.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输血反应的类型、原因及临床表现。

- 输血反应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 输血后血容量异常的处理。

5. 输血安全与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的重要性及措施。

- 输血质量控制的要点。

- 输血室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结合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讲解和演示。

五、培训过程1. 理论授课- 邀请我院输血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详细讲解输血制度与规程、血液采集与检验、输血操作规程等内容。

- 邀请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分享输血工作经验,介绍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实际操作- 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血液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实际操作练习。

- 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与纠正。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参训人员对输血并发症的识别、判断和处理能力。

六、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对输血室操作规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输血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111(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临床用血制度培训记录
时间:2015年10月9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主讲人:欧耀东参会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内容:一、为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制定,组织大家学习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和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
1. 临床科室申请用血必须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签字核准鉴定。

2.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控制用血量。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需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经治医师必须在病史中写明用血指征。

3. 凡属必须履行用血申报手续的患者,经治医生应认真填写“用血通知书”,由家属持“通知书”及有关证明,到区用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后,方可予临床用血。

夜间或休息日急诊用血,可由家属持“通知书”到本院门诊收费处交纳用血互助金及血款后准予用血,事后家属到区用血办补办用血证明后,可到财务科退还用血互助金。

如遇经济确有困难者,可由科主任(或二值班)与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共同认可签字后,方可先用血后补款。

4. 临床医生必须有计划地申请用血量,原则上应在规定期限内用完所备血液,如遇特殊情况,尚未用完所配制的血液,应及时通知血库进
行调剂。

如调剂无效或未及时通知而造成血液报废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备血科室承担。

关于输血前检测和告知制度:
1. 临床医师议定输血治疗方案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使其理解输血治疗和输血相关实验检查的必要性。

2. 输血前必须进行肝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HIV、梅毒等传染性病原血指标的检查,并将相关结果填入《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

3.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总值班或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二、输血的核对制度和输血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
1. 确定输血后,经治医生认真填写“输血检验报告单”,并开出备血医嘱。

由两名医护人员持“报告单”到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急诊、床号和诊断,并采集血样。

核对者在“报告单”反面签全名,
2. 临床科室应有专人持“输血检验报告单“及受血者血样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领血和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查对“输血检验报告单”内容、血型、血液有效期、交配实验结果、血袋标签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
双方签字后方可发血。

发血后认真填写“病人用血记录本”。

无收费签章及未按第三条规定办理申报手续者不得发血。

同时有两人以上输血时,必须分别领血,以防差错。

4. 输血前,经治医生开出输血医嘱。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床边再次核对上述内容,准确无误方可实行输血。

输血者应在“输血检验报告单”上签名。

关于输血质量监测、考核和信息反馈:
1. 每一次输血治疗均应有病程治疗和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指证、输血品种、和计量、输血反应等,手术中输血应在麻醉单、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和护理记录中有出入血量的记载。

2. 输血过程应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正在补液的病员,需注意避免血液稀释)。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应将“输血检验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临床医生应将输血情况详细记入病历,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与血袋一同返还血库保存。

血袋至少保存一天。

“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3. 病案首页用血量记录应与交叉血单的用血量前后一致(包括各种成分)。

输血前9项传染病血指标检查应有医嘱和结果报告单,且医嘱时间和报告结果单中记载的送检时间(包括急诊输血)均应在第一次输血之前。

以上内容医务科定期督查,并与医疗质量考核挂钩。

三、下面学习输血不良反应及其治疗
﹙一﹚发热反应: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二﹚过敏反应: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可继续输血,给于抗组胺药物。

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 0.5-
1ml)和静脉给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插管切开。

﹙三﹚溶血反应:可凝溶血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液。

离心静脉血后观察血浆色泽,如粉红色为溶血。

尿潜血阳性及血蛋白尿,同时予以抗休克治疗、保护肾功能;若DIC明显可使用肝素或血浆交换治疗。

﹙四﹚细菌污染反应:﹙1﹚立即中止输血,血袋中血液做染色细胞检查及细菌培养;﹙2﹚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

﹙五﹚循环超负荷:立即中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

﹙六﹚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LI):气管插管、输氧及机械通气后48-96 小时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

﹙七﹚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骨髓移植、加强化疗或放疗的病人要输入经γ射线辐照除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

﹙八﹚疾病传播:预防:﹙1﹚严格输血适应症;﹙2﹚严格献血员体检;﹙3﹚血制品生产中采用有效的手段灭活病毒;﹙4﹚自体输血。

﹙九﹚免疫抑制: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及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十﹚大量输血的影响:大量输血(24小时用库存血置换病人全部血液或数小时内输入4000ml)时可出现低体温、碱中毒、暂时性低血
钙、高血钾及凝血异常。

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

四、关于预防及控制输血感染的制度和处置方案的学习:
1. 加强科室感染管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加强上岗人员的在职教育,采取学术讲座、授课、录像、考试等形式定期培训;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资料、传染病的防治、规章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2. 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输血传播疾病:
①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非必要时应避免输血;
②励自体输血。

特别强调:紧急用血及大量输血应急预案
(一)紧急用血原则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临床医生在等待做完血交叉试验的时间内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和向病人家属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的紧急情况下,可发放未进行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随后须立即完成血交叉试验。

紧急发血必需遵循下列原则: 1. 给予未知血型病人O型红细胞,如未知病人是Rh血型时,则首选D阴性红细胞,特别是对有过妊娠经历的女性。

2. 如有时间完成病人的ABO&Rh 血型检测,可给ABO&Rh血型相合的血制品。

以前的血型记录不作为发放何种血制品的依据。

3. 用显着的方式在血袋标签上表明交叉试验在发血时未完成。

4. 尽快完成血交叉试验,如在试验的任何一步发现不相合,应迅速通知主管医生或血库医生。

5. 如病人由于医疗问题死亡,但不涉及输血,则没有必要完成血交叉试验,但应由主管输
血的医生来决定。

如有原因表明输血加重了原始病情或促进死亡,则应完成所有的试验。

(二)大量输血原则是指在24小时内输血量达到或超过病人的一个血容量。

1. 经血库医生同意,血交叉试验可适当简化。

2. 必须按照紧急用血原则,尽早给予病人输血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