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21fac36294dd88d1d26b1f.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性质和目的博弈论是研究多人决策问题的理论,这类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又经常会遇到。
例如,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的寡头垄断市场就是典型的多人决策——期中的每一厂商必须考虑其它厂商的行为。
但博弈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远不限于产业组织理论。
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模型就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经济研究中,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存在博弈论问题:如许多工人可能会为同一升迁机会勾心斗角,不同部门间也会为争取公司的资本金投入相互竞争。
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选择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学会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其间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著作,开展课堂讨论,以开拓思维。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中,我们将讨论四类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如果其中一个参与人不知道另外参与人的收益函数,该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的,如在拍卖中,每一个竞买者都不知道另外竞买者愿为拍卖品出多高的价格)。
与上述四类型博弈相对应的是四个均衡概念: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本课程32总学时,2个学分。
二、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博弈论基本概念(4学时)1.1博弈论典型案例介绍1.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描述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学时)2.1可理性化和反复剔除劣行动2.2纳什均衡2.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多重性讨论2.5 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及其存在性第三章纳什均衡应用举例(4学时)3.1 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3.2 Hotelling寡头垄断模型3.3 监督博弈3.4 公地的悲剧3.5市民责任博弈第四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8学时)4.1 完全信息扩展博弈4.2 子博弈完美4.3 博弈定义的两种扩展4.4 完美信息博弈与逆向归纳法4.5法律上的一个应用——要挟诉讼4.6 贴现4.7子博弈完美均衡的进一步例子4.8重复博弈与无名氏定理第五章贝叶斯纳什均衡(4学时)5.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描述5.2 Harsanyi转换5.3 贝叶斯纳什均衡5.4 不完全信息的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5.5 不完全信息下的公共产品提供5.6 一度价格密封拍卖5.7 双向拍卖第六章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6学时)7.1 基本思想7.2 贝叶斯法则7.3 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7.4 信号博弈三、参考教材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 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4.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5.杰里、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6.G.Romp,Game Theory: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徐家杰2010.9.20。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fec4ba27d3240c8547ef6e.png)
博弈论(英语)》教学大纲Game TheorySyllabus课程编号:Course Code:150133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Hours:48讲课学时:Lecture Hours: 48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Credits: 3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经济实验班)Applied Majors: Finance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Prerequisites: Principles in Economics一、课程的教学目标(Purposes)博弈论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两部分内容。
该课程的讲授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不对称和非合作条件下微观经济理论,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们后续高级微观经济学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Game Theory is a course specific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includes basics in Game Theory and some preliminaries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s economists, and improve their expertise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The target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some problems in real life using Game Theory, an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c, and thus shed the light for their studies and professions in the future.二、教学基本要求(Requirement)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新版博弈论教学大纲
![新版博弈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3380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1.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时数: 36 学分数:2开课学期:春季大纲执笔人:王金波大纲审核人:范业刚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性质: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小四号黑体)第一章导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非技术性概述/博弈论的分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⑵教学难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基本要求了解: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应达到的要求)第二章: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支付函数。
博弈论
![博弈论](https://img.taocdn.com/s3/m/4d238e87e53a580216fcfe40.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任课教师丁建峰上课时间每周五1-2节(8:00-9:40)上课地点E201办公室法学院407-2办公室,Office Hour:周五3-4节【课程介绍】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决策的学问,是法经济学的重要工具。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法律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也构成了社会的激励机制,它通过确立权利,配置责任和确定奖惩规则等措施,激励个人选择无害于或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博弈论提供了理解法律现象的简洁清晰的视角,通过博弈论的学习进入法经济学的研究,是一条“捷径”。
同时,研习博弈论,还可以增进思维的逻辑性,使头脑清楚明敏,而且通过这门学问,学习者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最直观的了解,因此,法学院本科开设的《博弈论》课程,具有提升专业素养和通识教育的双重意义。
本课程分为六章,每讲依形式之不同,大约需要4-8课时讲习。
【参考书】本课程以教师随堂讲义为主要参考材料,但也鼓励学生阅读教师制定的重要参考书,本课程的参考书目如下:1.迪克西特《妙趣横生博弈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The Art of Strategy,直译为“策略的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旧版名为《策略思维》,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拜尔《法律的博弈分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4.肯·宾默尔《博弈论简介》5.肯·宾默尔《博弈论教程》(Playing for Real,直译为“玩儿真的”),中译本由格致出版社2010年出版,但翻译甚劣。
6.其他高级博弈论教程——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读(在资料盘“博弈论进阶参考”文件夹内)【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34学时(17周),上课时间约15-16周,考试1次第一章导论——囚徒困境与经典矩阵博弈(8学时)第二章博——不确定性与信息(4学时)第三章弈——序贯博弈(8学时)第四章策——激励与讨价还价(4学时)第五章略——合作与协调(4学时)第六章小结—应用、总结与讨论(2-4学时)【考查方式】每章之后会布置习题,供有学习兴趣的同学选作。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2dcc5869dc5022abea00ba.png)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博弈论英文名称:Game Theory二、课程代码及性质ECN5011 学科(大类)基础课必修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5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经济学院经济各专业的二年级本科生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博弈论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博弈论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博弈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策略互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机制设计的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的内容包括: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展开型博弈,贝叶斯均衡,动态博弈,可理性化,动态博弈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均衡解的概念、求解、刻画与运用。
课程难点:运用合理的均衡解概念分析策略互动场景。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辅以讨论、辩论环节。
教学手段:主要课程内容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教学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教学内容:占优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二)教学内容2(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纳什均衡(纯策略与混合策略)、以及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三)教学内容3(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与贝叶斯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四)教学内容4(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序贯博弈与子博弈精炼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五)教学内容5(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教学内容:委托代理模型等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六)教学内容6(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经济学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博弈论基础,罗伯特·吉本斯著,高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ebff1889eb172dec63b7a5.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博弈论》是经济学院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课。
2、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博弈问题。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学和非经济类的本科专业的本科生。
为了让学生基本地掌握发展经济理论,我们计划用38 个学时分五部分讲授知识,用 4 个学时进行经济实践活动,希望在教学与实践中,学生能够加强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检验。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
5、推荐教材与参考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Roger A McCain 著,原毅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博弈论》施锡铨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Game Theory 》,1991,D.Fudenberg& J.Tirole 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博弈论》(第二版)谢识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实践为辅,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经济实践与经济讨论的活动如举行经济散文竞赛和经济辩论等等。
为适应科学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我们在教学媒体上逐步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硬件设备,与此相配套的就是使用诸如Powerpoint 之类的电子讲稿,此外我们还将通过网络与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7、开课与编写大纲单位:经济学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卢燕平;审定单位:经济学院;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本书共有五个大的专题。
第1个专题基本原理第1章. 冲突、战略与博弈( 2 课时)1、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到博弈的定义、概念、分析方法等等,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2d03ed4a7302768f9939bf.png)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603课程名称: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战略等相关课程二、课程简介博弈论是近年来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许多可用博弈论分析或解决的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关键。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博弈论已是一门被广泛接纳的理论知识课程,博弈论之所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Game theory is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branch of modern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Game theo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multi person decision making, and there are many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that can be analyzed or solved by game theory at all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gam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economics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master modern economics.Game theory i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rious subjects when the behavior of the decision-maker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In Western economics textbooks, game theory is a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urs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because information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broadens and profoundly change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economis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思想,帮助学生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认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电子商务领域的博弈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以致用。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7384ba240c844769eaee85.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043802 课程名称: 博弈论 英文名称: Game Theory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时: 48 学 分: 3 适用对象: 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微积分、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相互影响时的最优决策以及相应的均衡结
果,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许多固有看法,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现象。目前,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研究 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一般认为,最早始于 1944 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一书的出版。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本课程将主要介绍非合作博弈 部分,非合作博弈按信息是否完全可分为完全信息博介绍四种基本的博弈 模型,分别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学习这些博弈模型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经济现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博弈论为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讨论在行为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
最优决策及其均衡结果。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 学标准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具 有经济学、微积分和概率论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博弈论的 思想与逻辑,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知识,正确分析现实问题,做出理性决策。 要求理解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四种基本博弈类型的逻辑、分析方法以及求 解均衡的技术方法。在现实经济中运用博弈的思想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e84c903968011ca200917e.png)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41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本科生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目标1:培养学生的博弈论思维目标2:使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目标3:使学生掌握用博弈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目标4:对进一步学习博弈论以及高级经济学课程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可包括但不限于:博弈论的第一部分:对博弈论的简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应该细讲、精讲,博弈论的第二部分:信息经济学,即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包括委托-代理理论、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等内容应该粗讲或者选讲。
难点内容是对均衡的理解,用数学和现实例子相结合进行讲解。
重点内容是如何求解均衡解,用大量的应用来熟练掌握均衡解的求解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是结合黑板与多媒体。
每一堂课都会有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保证学生掌握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选学部分学生有能力自学的可以自学。
对现实经济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会有探索新经济问题的兴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课程的考核要求和复习思考题等,各章节格式如下:第一章博弈论的简介第一节博弈论与经济学1.博弈论与经济学的相同点2.博弈论与经济学的不同点第二节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1.博弈论的产生2.博弈论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第三节博弈论内容体系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2.动态博弈和静态博弈3.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教学重点:博弈论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博弈论内容体系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一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表示第二节重复提出严格劣策略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4.缺陷第三节纳什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4.缺陷第四节混合纳什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第五节均衡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1.均衡解的存在性2.均衡解的多重性教学重点:第一节-第四节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一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表示第二节纳什均衡第三节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4.缺陷第四节重复博弈1.有限次重复博弈2.无限次重复博弈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一节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2.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表示第二节贝叶斯纳什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第三节拍卖与招标博弈分析1.拍卖2.拍卖博弈分析3.招标4.招标博弈分析第四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重新解释1.不完全信息解释2.本质特征3.纯化定理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三节第五章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一节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1.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2.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表示第二节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1.基本思想2.定义3.求解方法第三节信号传递博弈1.定义2.求解3.举例第四节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1.KMWR声誉模型2.政府的货币政策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三节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第一节委托-代理问题1.非对称信息的时间2.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第二节激励机制设计1.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2.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第三节激励机制设计的应用1.最佳所得税结构设计2.最优激励合同3.拍卖机制设计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七章逆向选择理论第一节定义第二节现实中的逆向选择问题1.旧车市场2.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3.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八章信号传递模型第一节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第二节计量分析教学重点:第一节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写明各章的主要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
博弈论 教学大纲
![博弈论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de87c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49.png)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博弈论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博弈论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博弈问题。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博弈的定义、概念、分析方法,了解经典的博弈案例,掌握博弈的表述方法,能够找到博弈的均衡点,了解不确定博弈非合作博弈均衡。
1.1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掌握博弈的表述方法,能够找到博弈的均衡点。
1.2了解经典的博弈案例,掌握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能够理解和分析案例中的博弈均衡及其内涵。
1.3 了解不确定博弈非合作博弈均衡,理解不完美和不完全信息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1.4 了解有限理性、进化博弈与合作博弈1.5 了解博弈论历史和发展课程目标2:用博弈论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掌握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的内涵,理解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可以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2.1用博弈论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掌握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的内涵,2.2理解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可以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了解博弈论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教学重难点:重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难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教学内容1.1从游戏理论到决策理论1.2一些例子1.3博弈的特征和博弈的分类4.教学方法(1)讲授法。
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讲解。
(2)讨论法。
围绕课程中涉及到的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3d78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2.png)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引言:经济博弈论是一门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个体的决策、策略选择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经济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第一部分:博弈论基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学生将学习博弈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应用领域。
重点内容包括:1.1 博弈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完全信息博弈的区别1.3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概念和特点1.4 纳什均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二部分:静态博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静态博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静态博弈中的决策问题。
重点内容包括:2.1 纳什均衡的计算方法和应用2.2 优势策略和劣势策略的概念2.3 博弈论在市场竞争和价格决策中的应用2.4 博弈论在企业决策和战略规划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动态博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动态博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学生将了解动态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和结果预测。
重点内容包括:3.1 动态博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2 重复博弈和无限博弈的区别和应用3.3 博弈论在合作与欺骗中的应用3.4 博弈论在金融市场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第四部分:进阶话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经济博弈论的进阶话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重点内容包括:4.1 演化博弈论和文化博弈论的概念和应用4.2 合作与冲突的博弈论分析4.3 博弈论在政策制定和国际关系中的应用4.4 博弈论在社会行为和心理学中的应用结语:经济博弈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门课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1219d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c.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第一篇:博弈论教学大纲【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0955【学分】2 【参考学时】32【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参考教材】《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课程基础】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
具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将会发现本门课程分析问题的崭新角度,因而特别推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选修此门课程。
【适应对象】尽管本门课程的大多数例子是经济学的,但也不乏其他学科的,如法律、政治学、社会学等。
这样不仅可以使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阔视野,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接触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机会,但这里强烈建议那些非经济类预选本门课程的同学,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及一定的数学基础。
【教学目的】著名经济学家Jean Tirole说过“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与现实相距甚远,非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信息时的价格制度常常不是实现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最有效安排。
而非价格制度的最显著特征是参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此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通用方法便是博弈论。
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用博弈论分析现实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博弈论是近年来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许多可用博弈论分析或解决的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关键。
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博弈论二、策略博弈,从故事开始诺曼底战役模拟三、博弈的三要素和囚徒困境1、局中人;2、策略;3、支付函数;4、囚徒困境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1、掌握博弈论的概念;2、熟练掌握博弈的三要素;3、了解现实中的囚徒困境现象。
【参考学时】2学时【参考资料】《博弈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四、几类经典博弈模型1、公共地的悲剧;由于公共地悲剧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28b63d524de518974b7dd7.png)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46305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英文名称:Economy Gam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
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着重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新产业组织学派,信息经济学中的海萨尼转化,宏观经济学中的博弈方法,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博弈问题,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演化博弈分析、公共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公共选择问题等都与本课程有关。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tandard analysis tools of economics. It focuse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individuals. 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in daily life and occupies a core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ourses. The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chool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Hesanian transfo rmation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 game method in macroeconomics, the spatial game problem in regional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public economics The principal-agent issues and public choice issues are all related to this course.三、课程性质与目的在掌握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博弈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并能从博弈的角度理解消费者、企业、政府以及各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结果。
博弈论 教学大纲
![博弈论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00587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博弈论教学大纲博弈论教学大纲引言: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和竞争行为的学科,它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1 博弈的定义与分类- 博弈的定义:博弈是指在一定规则下,两个或多个决策者通过制定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
- 博弈的分类: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决策者可以通过合作来达到最优结果,而非合作博弈则是每个决策者都追求自己的最优结果。
1.2 博弈论的基本元素- 玩家:参与博弈的个体或组织。
- 策略:玩家在博弈中可选择的行动方式。
- 支付:博弈的结果对玩家的影响,可以是利润、效用或其他形式的回报。
- 博弈规则:博弈中的约束和限制条件。
二、非合作博弈理论2.1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非合作博弈中,当每个玩家都选择了最优策略后,没有任何一个玩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 纳什均衡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每个玩家的最优策略,找到使得每个玩家的收益最大化的策略组合。
2.2 博弈的解- 完全信息博弈:所有玩家都知道所有其他玩家的策略和支付函数。
- 不完全信息博弈:玩家只知道自己的策略和支付函数,对其他玩家的信息有限。
- 混合策略:玩家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支付。
三、合作博弈理论3.1 合作博弈的定义与特点- 合作博弈的定义:参与者可以通过合作来达到最优结果的博弈形式。
- 特点:合作博弈通常涉及资源分配、合作成本、合作稳定性等问题。
3.2 合作博弈的解- 核心解:合作博弈中,核心解是指所有玩家都满意的资源分配方案。
- Shapley值:用于衡量每个玩家对合作博弈结果的贡献程度。
四、博弈论的应用4.1 经济学领域- 市场竞争: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策略选择和市场均衡。
- 拍卖理论:博弈论可以解释拍卖中不同策略对竞拍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时数: 36 学分数:2
开课学期:春季大纲执笔人:王金波大纲审核人:范业刚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小四号黑体)
课程性质: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小四号黑体)
第一章导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
1、课程内容
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非技术性概述/博弈论的分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
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⑵教学难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
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基本要求
了解: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
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应达到的要求)
第二章: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
1、课程内容
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支付函数。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支付函数⑵教学难点: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3、基本要求
掌握: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纳什均衡及纳什均衡应用举例(2学时)
1、课程内容
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
⑵教学难点: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3、基本要求
理解: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第四章:混合策略纳什均衡(2学时)
1、课程内容
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⑵教学难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3、基本要求
掌握: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第五章:博弈的扩展式表述(2学时)
1、课程内容
博弈树的画法即代表的含义/信息集的概念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博弈树的画法及含义
⑵教学难点::博弈树的画法及含义
3、基本要求
掌握::博弈树的画法及含义
第六章: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2学时)
1、课程内容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
⑵教学难点: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3、基本要求
掌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第七章: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举例(2学时)
1、课程内容
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⑵教学难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
模型
3、基本要求
理解与掌握: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第八章:重复博弈(2学时)
1、课程内容
重复博弈的概念/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次重复博弈。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重复博弈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
⑵教学难点: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重复博弈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
3、基本要求
掌握:会求解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掌握冷酷战略的含义及应用
第九章:不完全信息博弈(2学时)
1、课程内容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主观概率理论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
⑵教学难点:贝叶斯法则应用。
3、基本要求
掌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应用
第十章:海萨尼转化(2学时)
1、课程内容
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海萨尼转化的应用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
⑵教学难点:海萨尼转化的应用
3、基本要求
掌握: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
第十一章:贝叶斯均衡应用举例(2学时)
1、课程内容
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⑵教学难点: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卖
3、基本要求
理解与掌握: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双方叫价拍
第十二章: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区别与联系(2学时)
1、课程内容
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转化问题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转化
⑵教学难点: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转化
3、基本要求
理解:贝叶斯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的转化,
第十三章:机制设计理论与显示原理初步(2学时)
1、课程内容
贝叶斯博弈和机制设计/拍卖机制设计/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
⑵教学难点: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理解与掌握:贝叶斯博弈和机制设计/拍卖机制设计/机制设计与显示原理/不完全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十四章:精炼贝叶斯均衡(2学时)
1、课程内容
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⑵教学难点: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基本思路/贝叶斯法则
第十五章:信号传递博弈(2学时)
1、课程内容
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
⑵教学难点: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垄断限价模型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信号传递博弈基本模型
第十六章:声誉模型(2学时)
1、课程内容
了解声誉模型的基本含义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声誉模型。
⑵教学难点:声誉模型
3、基本要求
了解:声誉模型
第十七章:委托——代理初步(2学时)1、课程内容
委托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委托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3、基本要求
理解掌握:委托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十八章:博弈论课程总结(2学时)1、课程内容
博弈论的发展历程、趋势及最新发展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博弈论的发展历程
⑵教学难点:无
理解掌握:无
学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