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研究综述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问题探究
大众传媒引领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真 正做到扶正祛邪, 扬善抑恶。凡是 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 有利于 调动医院员工积极性, 有利于弘扬 正气的,大众传媒都要积极予以宣 扬和支持。
是我们知道法律和
制度只是对人们的
一种约束,只有触犯
了才起作用,有时候
道德风险并不触犯
插图:李健
法律和制度。 现在我国正处
31
医保园地●管理
TIANJIN SOCIAL INSURANCE
于社会转型期,制度的完善还要经 历一个过程,必定存在一段时间制 度缺失。在这个制度缺失期,应该 通过另一种方法来控制道德风险, 这就是医患双方道德约束。
三、内在约束机制下 的医德教育体系建构
所谓医德, 是指医务人员的职 业道德, 也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与 病人、病人家属、社会发生医患关 系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医疗上 讲, 就是尊重病人的生命和权利, 在具体工作中给病人及社会提供
卫生服务。从实质上讲, 就是通过 医务人员的努力, 医治好疾病, 保 护好生命, 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 类健康、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医保园地●管理
TIANJIN SOCIAL INSURANCE
道德风险问题是医疗保险领 域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患 者的道德风险和医生的道德风险, 其中医生的道德风险是原生道德 风险,而患者的道德风险则是派生 的道德风险。解决医生的道德风险 问题是解决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 所有问题的关键。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医患双方道德风险问题
136107 保险学论文浅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医患双方道德风险问题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概况截止20xx年7月我国已经有6.95亿人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基金同比增长14%。
参保人员大部分是年满十八岁到退休前的公民,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是一种保基础的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当前确立的是城乡双规制模式,在该模式中,一共包括三个主体,分别是医疗服务机构、保险机构、保险需求方。
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保险中及其常见的名词,它是指投保人在得到保险保障之后改变日常行为的一种倾向,是由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需求方的一种投机行为。
在在20xx 年的审计署公布的公告显示,20xx年的专项审计中,有421例存在违法违纪的近16亿的医疗保险资金,180多个医患合谋骗保案例,涉及9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骗取的保险基金将近达2亿元。
三、医疗保险中医患双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一)投保人的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属于第三方支付,在此制度下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人们的道德缺失和自私的本性,在没有社会医疗保险之前,大多数的人都是“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参保以后总想着“我治病国家买单,不治白不治”,并且出于攀比心理患者出现“小病大养”很多一般的病却盲目追求疗效好、副作用小的高端药物的行为。
第二,许多参保者为了追求一丁点的医保费而将医保卡借给其他非参保人员,冒名就医从而出现了“一人参保,全家获利”的问题。
(二)医疗服务机构的道德风险我国终端药品销售从2005年的3131亿元,到20xx年已经上升至13829亿元。
发达国家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的比重约为14%,发展中国家为14%―40%不等,而在我国却高达52%,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医疗服务机构的道德风险产生的。
医生作为患者和保险机构的双重委托人,具有极大的权利,因此医疗服务机构是最主要的发生道德风险的一方。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有关法规为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根据患病时基本医疗要求和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补充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组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有力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就是消除和排清的行为。
一、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表现(一)医疗服务供方的道德风险一是过度用药。
对于疗效差不多的药品,医院偏向于开高价新药和进口药;而且,不是因病施药,而是往往开可用可不用或患者实际上并不需要的药品。
发达国家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的比重约为14%,发展中国家为14%—40%不等,而在我国却高达52%。
二是过度检查。
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医生以各种理由要求患者做没有必要的检查。
本来可以通过常规检查诊断,却诱导患者做高新仪器检查。
三是过度收费。
不少医院乱收费,同一种药品,在药店十几元到医院却卖到几十元。
同一患者,同一疾病,在同一医院看病,在不同医生诊治下药费能差好几倍。
(二)医疗服务需方的道德风险一是小病大养。
一旦生病,投保人可能比在未投保之前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包括住院时间的延长、昂贵药物和先进诊疗设备的使用等。
二是“搭便车”现象。
在不愿自己付全价看病的情况下,很多人会用已经投保的家人的医保卡看病,形成“一人投保,全家获保”的局面。
(三)医患合谋产生的道德风险一是大处方、人情方、营养方大肆泛滥。
医生无原则地满足患者开药品的要求。
还有少数患者与医生相互配合,共同对付医疗保险管理部门。
二是自费药品或非药品“合法化”。
投保人为大量自费药品甚至非药品披上“合法”的外衣而得到报销。
更为严重的是,投保人竟然能在定点药店里买到牙膏、脸盆甚至是面粉这些压根与“药”搭不上边儿的日常用品。
药店有售且可以用医保卡,这对药店和投保人都有好处,双方又何乐不为?二、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防范(一)在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尤其要进行医德建设所谓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与病人、家庭、社会发生的医患关系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道德风险是指在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损害保险利益、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
这种风险会给参保人、医疗机构、医疗人员以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防范。
本文将就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进行探讨。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虚报、骗取医疗保险金、贪污腐败、违法违规行为。
其中虚报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包括诊断虚报、药品虚开和检查检验虚报等。
因为虚报可以让医院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险资金,同时也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多的报销金额,所以这种行为在社会医疗保险中比较普遍。
骗取医疗保险金主要是指伪造或者虚构病案、药品或者检查检验项目,以此来获得医疗保险金。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疗保险的利益,同时也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贪污腐败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滥用职权,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同时也削弱了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违反医疗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开展非法医疗活动、私自提高药品价格等。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参保人的健康安全,同时也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可信度。
针对这些道德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一、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医疗保险行为,建立监管机制,规范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监管责任。
加强医疗保险监管,建立责任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对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三、加强培训教育。
通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促进医务人员自律和诚信管理。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监管和惩处的效率,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总之,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防范,保障医疗保险的安全和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疗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公共政策学论文——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摘要:道德风险源于人的机会之一倾向,它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经常引起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和参保者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在医疗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参保人的过度需求和医生的诱导需求。
本文试图从参保者和医生的两个方面来阐述道德风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预测未来保险机构和政府将采用哪些措施来减少医疗过程中道德风险的出现。
关键词:道德风险过度需求诱导需求医疗保险制度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然而,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则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调查显示,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总支出中,医疗支出占11.8%%,教育支出占10.6%%,远高于交通通讯支出(7.4%%)和衣着支出(6.3%%)。
调查显示,中国西部25%%的贫困家庭教育支出超过了收入的50%%,25%%的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医疗支出超过了全年的收入。
医疗费用的上升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现有的医疗保险体制中存在的种种缺陷而造成的道德风险。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高度专业化、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道德风险的产生就在所难免,道德风险扭曲了正常的医患互动,医生“诱导需求”和病人的“过度需求”造成了社会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加和社会福利的降低。
因此,如何降低医疗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对医疗改革制度的完善显得十分必要。
1.2提出问题: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为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对医疗服务的不合理索取,从而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讲,对整个公共社会而言,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可能导致一些对医疗服务十分需求的人得不到满足,最终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
因此规避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对每一个群众而言,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对整个医疗保险系统而言,关系着医疗保险的成败以及社会福利。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道德风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哲学概念。
道德风险也被称为道德危机,是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领域是道德风险高发区,表现在道德风险发生的频率最高,分布最广,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
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医疗保险涉及多方利益群体,关系更为复杂,再加上医疗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可逆性、及其提供的专业性,医疗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问题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和严重。
一、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分析1.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缺陷这种制度的缺陷,具体来说,是指个人投保以后,就医费用大部分是由第三方付费。
由于“第三方支付”制度的存在,患者普遍存在“过度消费”和“免费医疗”的心理倾向。
比如,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就医时,面对不同的方案,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而在“第三方支付”的诱导下,一般会选择最昂贵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不会考虑患者的支付能力,往往推荐价格高昂的药品和保健服务项目,这不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保险机构的支付危机。
2.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监管1/ 5首先,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分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行业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发改委、物价部门负责医疗和药品价格的制定与监管。
在对医院的监督管理上,并不是每一部门都会积极配合,这就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另外,我国现在虽然有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居民医保的有效实施,但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管作用。
3. 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另一原因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包括患者身体的个体差异性、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
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医疗服务和产品的消费不可能像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那样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并且,治疗结果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医生为了减少医疗技术事故的发生,也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医疗纠纷之中,通常都会建议患者做“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检查,同时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医生也会倾向于选择治疗费用高昂一些的方案,在用药上医生也会多开好药、贵药。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1.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防范概述2. 道德风险来源及影响分析3.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防范措施4. 道德风险防范措施的成效5. 社会医疗保险治理与道德风险防范1.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防范概述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大力发展的福利项目,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
随着我国医疗不断发展,很多人为了获得更便宜的医疗服务,而采取了一些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道德风险。
因此,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成为了制约医疗保险可行性、公正性的因素。
应对道德风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 道德风险来源及影响分析道德风险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保险欺诈、医疗诈骗、医闹、医院贪污、腐败等。
这些行为的震动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严重损害医疗行业的声誉,严重影响人们的信任感。
道德风险还会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预期风险等于政策设计,套灰制度降低风险承担能力;提高保险费率,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医疗保险在防范道德风险方面还有重要差距。
3.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防范措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防范应该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和制度防范。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制定科学规范和标准来规范医院和医生的服务行为,制定以权变权,理性用药的具体措施。
(2)信息技术防范。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体系,对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监管和管理,尤其是承保信息的管理,以实现保险“正常交易”的完整性。
(3)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宣传,对广大居民进行教育,加强人们对医疗保险风险的知晓和防范。
(4)强化监督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和维权机构,控制医疗服务收入,制止医疗的过度治疗、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过高药费、以及医疗机构内的有偿献血和营养药品等违反法律或道德的行为。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论文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论文标题: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道德风险逐渐成为医疗保险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探讨了道德风险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旨在促进医疗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医疗保险是保障个人在医疗需求发生时能够获得相应经济保障的一种机制。
然而,医疗保险市场上存在着许多道德风险,例如虚报,滥用医疗保险金等现象。
这些道德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保险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还对社会公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探索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1. 虚报行为:被保险人或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医疗保险金,可能会虚假报销或进行虚假手术等行为,增加医疗保险的赔付金额。
2. 恶意滥用:一些被保险人可能恶意滥用医疗保险,透过虚报病情、频繁就医等手段来获取医疗保险赔付,从而导致医疗保险成本的上升。
3. 代办保险:个别人员会通过伪造身份和关系代为办理保险,进而骗取医疗保险金,增加医疗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压力。
4. 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险公司在核定保险费用时,对被保险人的真实信息了解不足,容易导致虚报行为以及其他道德风险发生。
三、道德风险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影响1. 资金压力: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医疗保险公司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这将导致医疗保险公司的经济压力增加,增加保险费用或降低保险赔付金额,直接影响医疗保险市场的竞争力。
2. 不公平分配:被虚假报销或滥用医疗保险的行为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真正需要医疗保险赔付的人的利益。
3. 心理影响: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会导致社会公众对医疗保险市场的信任度下降,影响市场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整体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
四、道德风险的控制策略1. 完善监管措施:加强对医疗保险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严厉打击虚假报销等违规行为。
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和伦理问题
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和伦理问题当今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和普及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
医疗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在面临疾病和健康风险时不至于陷入经济困境。
然而,医疗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道德风险和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和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道德风险之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是,无法确定被保险人的真实健康状况和风险。
被保险人可能会隐瞒某些病情或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以获取更高的保险赔偿或更低的保险费用。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困扰和不公平现象,同时也削弱了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
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加强信息收集和验证机制来减少信息不对称。
保险公司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被保险人的健康数据和病历信息。
此外,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道德风险之道德风险之道德风险另一个道德风险是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机构在制定保险政策和计划时,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和评估风险。
然而,这种分类往往会引发道德困境。
例如,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某些潜在的高风险疾病而拒绝向某些人提供保险,或者提高他们的保险费率。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和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对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正义的医疗保险体系。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禁止保险公司根据种族、性别、年龄或其他不合理因素来歧视被保险人。
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风险均摊机制,通过共享风险的方式来减少保险费用的差异,从而减轻弱势群体的压力。
3. 伦理问题之限制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服务的提供。
保险公司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限制条款和规定,以降低医疗费用和控制成本。
然而,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某些时候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医学综述论文:浅探商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摘要:目前,道德风险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罪魁祸首。
本文从医疗服务机构、投保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存在于我国商业医疗保险领域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相应提出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几点粗浅建议。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一、商业医疗保险的特殊性相对于一般的保险产品而言,商业医疗保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为保险服务过程涉及到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三方。
投保人(被保险人)通过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而获得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保险人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对医疗机构进行补偿,医疗机构则通过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而获得保险人的补偿。
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处于同一个医疗服务和保险运行系统当中。
一方面,保险人、医疗机构均以保障被保险人(病人)的医疗需求为社会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各自的生存与发展,以利润(或价值)最大化为内在的经济目标,产生相互利益制约。
商业医疗保险独特的市场关系,使得保险人除与被保险人关系紧密外,与医疗机构的关系也非常紧密。
在保险公司没有介入之前,医患矛盾可谓由来已久。
在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收入与其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相联系的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医生给患者开大处方、小病大医的情况司空见惯。
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医生和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信息层面上。
病人对医疗诊断和治疗,与医生相比显然知之甚少,而医疗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病人不可能冒生命危险对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从表面上看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医院以及医疗处理方案。
而事实上,病人在就诊时往往只能任医生摆布。
另一方面,医生既是患者的顾问又是医疗服务提供者,这种双重角色是一个矛盾。
医生不可能完全从患者利益出发提供治疗方案,医生在决定提供哪种治疗方案上存在经济利益。
当病人缺乏医疗知识时,医生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利用其特殊身份,创造医疗服务的额外需求。
医疗保险的介入,改变了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切断了医患双方直接的经济联系,大大化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及规避
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及规避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快,医疗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社会医疗保险则是医疗保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不仅能够缓解个人医疗开销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均衡性和规范性。
但是,由于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存在着诸多的道德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规避和防范。
一、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1、信息不对称。
由于医患关系不对等,医生掌握了患者的医疗信息,但患者往往没有足够的医疗知识来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决策,导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从而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行。
2、虚假诊疗。
医生为了获取更多的诊疗费用,可能会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或虚假的诊疗操作,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医疗保险资金的挥霍。
3、医患双方的诚信问题。
一方面,患者往往瞒报病情、年龄、职业等信息,以便获得更高的报销比例或费用。
另一方面,医生可能会在报销时为患者虚增医疗项目,从而获取更高的报销比例。
4、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城乡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不一样,在定点医院和非定点医院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二、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规避措施1、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公开医疗服务的价格、医疗项目、标准和费用等信息,方便患者进行选择和决策,也有助于监督医生的诊疗行为。
2、建立有效的医疗质量监管机制。
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考核,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防范虚假诊疗和过度医疗现象。
3、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建立医生和患者的诚信档案,实行医生责任到人,暴露和追究医生和患者的违规行为,建立医疗事故登记制度等常态化管理制度。
4、促进医疗服务的均衡性和规范性。
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安排,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管,加快药品审批制度和医师执业制度的改革。
5、加强社会保障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提高医疗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强医疗保险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患者和医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共同维护医疗服务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研究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研究在各种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一直都存在,但是在医疗保险的市场上却非常的复杂,它使得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相对的降低,造成医疗费用支出的过度膨胀,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不断的下降,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通过研究,找到防范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方法。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公共性的服务行业,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就直接导致了医疗行业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它的价格很可能会跟实际的需求水平有所偏差,医疗的费用可能会过快的增长,一个人健康与否,并不是说他没有疾病或者不受到任何伤害,健康还表现在一个人心理、生理以及幸福感上,因为疾病的风险是不确定的,而且医疗服务事业有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所以就直接就形成了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医疗服务机构内部缺少合理的成本约束和鼓励机制,而且医疗服务机构本身也可能会产生诱导性的需求,没有办法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建立医疗保险,就是为了要分散疾病带来的风险,但是,实际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确实是提高了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消费者道德风险上的意识,让人们在医疗服务上过度的消费,直接导致了社会费用的开支严重不合理。
在基本医疗保险中不管是医生、患者还是医疗保险的结构都有自己所要保持和维护的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这三者之间逐渐的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所以,同时也产生了道德的风险,在医疗保险的过程中,不管是作为患者还是医疗机构本身,看病的时候都不用自己去掏钱,费用的支付都是由第三方来完成,这样大大增加了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的发生。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的方法(一)合理分担医疗费用对于医疗中所产生的费用应该要合理的进行分担,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可以增加医疗费用的自负比例,被保险人自负的比例增加,他们在就医的时候就会慎重考虑。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医疗保险的作用与意义
作用
医疗保险的作用在于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的补偿或报销,减轻因疾病带来的 经济压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意义
医疗保险不仅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还能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同时 ,医疗保险在激励公民提高健康意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
02
道德风险概述
道德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VS
缺乏实证研究
现有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对实际 运营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未来可以通 过收集和分析实际运营数据,对道德风险 防范机制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深化理论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为制定
更加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02
提高参保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保险知识普及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普及医疗保险知识,提高 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
强化风险教育
定期开展风险教育活动,提醒参保人员认识到道 德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后果,增强风险意识。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保险相关信息,增加信息透 明度,以便公众了解市场状况和风险。
违规操作。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危害
资源浪费
过度使用医疗保险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影响 其他真正需要医疗服务的人。
保险失真
道德风险会导致保险的补偿功能失真,影响保险 市场的正常运行。
健康公平性受损
逆选择可能导致具有高健康风险的人占据更多的 医疗资源,对其他人的健康公平性造成影响。
04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机 制研究
2023-10-26
contents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一)道德风险的内涵对于道德风险,从一般的经济学观点出发,将其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行动的可能性;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p ,将其定义为签约双方由于目标的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对最优契约的执行结果的偏离;站在保险的视角将其定义为人们以不诚实或故意欺诈的行为促使保险事故发生,以便从保险活动中取得额外利益。
道德风险在各种保险市场中都存在,但由于医疗保险自身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在医疗保险市场上存在多个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和被保险人三个方面,加之医疗保险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医疗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尤其在医疗保险市场较其他保险市场更为复杂得多。
它使医疗费用支出过度膨胀,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需求相对降低,甚至可能带来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
在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一直表现得非常突出,医生和患者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提供或过度索取医疗服务,造成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了医疗资的大量浪费,最终导致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保险机构利润倒挂。
(二)现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其成因1.定点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对于定点医院,国家允许医院将药品收入的15%-20%进行提成。
所以医院往往鼓励医生给患者多开药;同时提供尽可能多的诸如医疗设备检查等服务以提高医院的营业额,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而医院为了本身的经济效益经常会把任务分解到各个医生身上,把医生的工资奖金与医生所开出的药品的数量和为患者所作检查的项目数挂钩。
2.医生的道德风险在医疗市场经常可看到医疗供给创造医疗需求的社会规律,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生在医院的激励和医药代表的高额回扣等多种压力或诱惑下,借着自身的信息优势以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的关心,利用其处方权增加药品量和诊疗项目、多用昂贵的治疗手段,而为患者做不必要的医疗设备检查、延长参保患者的住院时间、诱导患者进行尽可能多的医疗消费。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诱因及防控分析论文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诱因及防控分析论文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道德风险,如虚假报销、滥用医疗资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给患者权益和社会信心带来了重大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诱因:缺乏监管和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信息不对称、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转变等。
首先,缺乏监管和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是导致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医疗保险监管存在不足,特别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
医疗机构存在伪装、虚假报销等行为时,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
此外,缺乏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使得道德风险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解决。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是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
医疗保险涉及的信息流通涉及到医疗服务的价格、质量、服务范围等重要相关信息。
然而,患者、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道德风险的产生。
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信息了解有限,容易被医疗机构的不当行为欺骗;医疗机构对于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清楚,容易导致过度医疗等不良行为;保险机构对于医疗服务的价值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的判断有限,难以准确识别虚假报销等行为。
此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也是道德风险的重要诱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价值导向趋向个人利益最大化。
一些人将社会医疗保险视为“敲诈”的对象,通过虚假报销、滥用医疗服务等手段来获取不正当的权益。
这种行为无疑会对社会医疗保险造成巨大的负担,破坏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针对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力度监管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监管法规体系。
此外,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患者和保险机构的权益保护。
其次,加强信息管理和共享。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透明。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研究综述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研究综述摘要:伴随医疗保险的各种改革的进程,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医疗服务的希求、供给、利用和监督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对其主要内容(主要涉及产生和表现形式)和规避两方面研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做了概述关键词:道德风险医疗保险规避一、产生背景及现状道德风险,一般指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危险。
它也可表述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系统中医、保、患三方的博弈关系,在医疗保险额度领域中存在的一种非理性医疗服务供给和消费行为。
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及医疗科技进步等因素都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然而, 医疗费用迅猛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现有医疗保险体制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而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 患者和医方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过度提供医疗服务, 最终导致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医疗费用的攀升。
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医生和患者为了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提供或过度索取医疗服务,从而造成医疗卫生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费平均每年增长20.87%,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平均年增长14.67,均高于同期8.60%的GDP年增长率。
[2]这样一个比例,即使对发达国家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
这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国家财政将会难以为继。
我国于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运行若干年后发现各地统筹帐户超支现象严重,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大隐患。
医疗保险市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医疗费用呈不断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保险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而对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保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因此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特点、危害和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特点医疗保险道德风险是指在医疗保险业务中出现的违反道德、违反诚信和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和事件。
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阴谋欺诈行为多。
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假冒治疗、虚构疾病、隐瞒症状、骗取医疗保险理赔款等。
(2)与医疗行业紧密相关。
医疗保险的特点是与医疗行业紧密相关,而医疗行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复杂性和难度。
(3)涉及面广。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往往涉及到医生、患者、医院、保险公司等多方利益关系,且难以全面掌握。
二、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危害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对各方面的危害十分严重:(1)损害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
医疗保险欺诈等行为造成保险公司巨大的经济损失,扰乱医疗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2)增加患者的成本负担。
医疗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将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和医疗保险支付的金额,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3)破坏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疗保险欺诈行为会引起医生的不良竞争行为,诱使医生和患者讲价钱、降低服务质量等现象,最终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三、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为了有效预防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防范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宣传教育。
加大对医疗保险欺诈等道德风险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医生和医院的风险意识,增强行业内部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加强监管执法。
加强对医疗保险欺诈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执法部门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严格打击医疗保险欺诈等违法行为。
(3)加强技术手段应用。
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医生、患者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判断,预警潜在风险,提高医疗保险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摘要】医疗保险市场在我国具有重要性,但同时也存在道德风险,研究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导致这些风险的因素以及控制这些风险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政府监管和社会责任承担被认为是有效控制道德风险的手段。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诚信机制以及齐抓共管被认为是应对道德风险的关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医疗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方法,以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疗保险市场、道德风险、控制、政府监管、社会责任、监管力度、诚信机制、齐抓共管。
1. 引言1.1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重要性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支出成为许多家庭的重大负担。
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市场,确保人民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不仅关乎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健康的医疗保险市场能够有效分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制度的改革。
加强医疗保险市场监管,控制道德风险,是维护医疗保险市场正常运行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打击欺诈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才能确保医疗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和帮助。
1.2 道德风险的定义道德风险,指在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的可能导致道德问题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在理赔、报销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败、欺诈、不正当行为等,从而损害了医疗保险市场的公平性、透明性和信誉度。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可能给医疗保险参与者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甚至损害了广大参保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研究综述摘要:伴随医疗保险的各种改革的进程,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其对医疗服务的希求、供给、利用和监督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对其主要内容(主要涉及产生和表现形式)和规避两方面研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做了概述关键词:道德风险医疗保险规避一、产生背景及现状道德风险,一般指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危险。
它也可表述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系统中医、保、患三方的博弈关系,在医疗保险额度领域中存在的一种非理性医疗服务供给和消费行为。
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及医疗科技进步等因素都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然而, 医疗费用迅猛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现有医疗保险体制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而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 患者和医方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过度提供医疗服务, 最终导致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医疗费用的攀升。
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医生和患者为了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提供或过度索取医疗服务,从而造成医疗卫生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从1995年到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费平均每年增长20.87%,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平均年增长14.67,均高于同期8.60%的GDP年增长率。
[2]这样一个比例,即使对发达国家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
这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国家财政将会难以为继。
我国于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运行若干年后发现各地统筹帐户超支现象严重,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大隐患。
医疗保险市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医疗费用呈不断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保险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而对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二、道德风险内容研究 2.1 国外研究2.1.1 对医疗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最早提出道德风险定义的是经济学家Arow,他在1963发表了《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其认为道德风险是“保单背离了它本身的激励方向,从而改变了保险公司所依赖的保险事故发生概率”。
在道德一词的使用上,他指出道德风险问题实际上与道德风险无关,可以用正统的经济学工具来分析解释。
他认为如果医疗费用全部或部分的由健康保险承担,被保险人倾向于比自付医疗费用时更多的消费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市场不适用于相关标准假定,它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患者极度缺乏治疗效果的概率和效率的信息。
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消费缺乏何时需求和需求多少等相关信息,较弱的信息可获性导致了较弱的判断力,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要想了解这些信息就只有向医生咨询,而医生恰恰是出售这种商品的人:消费者即使获得了一些信息,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全正确的理解,失误的判断很可能导致错误的选择;而错误的选择成本很高,与其他商品相比,在许多情况下它往往具有不可更改性、不可重复性、甚至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阿罗认为,由于保险的福利问题总是非常严重的,政府应该在市场失灵出现时干预保险市场。
2.1.2 对道德风险福利损失的研究马丁·菲尔斯坦(Man Feldstein)1973年对道德风险的福利损失进行了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他估计了过度保险的成本。
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包括:已经购买的服务部分因个人自付部分减少而增加的服务量;已经购买的服务部分价格的上升;纯粹因保险覆盖而消费的服务量和价格增加;纯粹因保险覆盖使购买的服务质量提高部分,包括昂贵的、技术密集型服务。
任何提高共保率的程序会降低过度保险的成本,但是同时会减少风险共担带来的收益。
马丁·菲尔斯坦发现美国的平均共保率为O.33,将共保率提高到O.50或O.67会减少保险购买量,由此减少过度保险,但是增加了消费者承担的风险。
改变共保率所获得的福利为:福利净增量=风险共担收益一成本变化量。
菲尔斯坦的分析将共保率从O.33增加到O.67时的净福利增量,他发现当共保率提高时,成本下降的幅度大大超过收益的变化,在可能性最高的参数假设下,他估计由此将获得的净福利每年约为278亿美元(以1984年物价计算)。
2.1.3 对道德风险的模型研究Stiglitz和Amott合作构造了保险市场纯道德风险标准模型,他们用倒置的因果关系推导出同样的相关性,即获得高保障的被保险人更容易因为疏于防范而使自己置于更大的风险中。
A.Chassagnon和PA.Chiappori考察了保险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下的混合标准模型,也得出风险与保障之间的正相关性。
2.1.4 对医疗保险需求方道德风险的研究Pauly M.V对医疗保险遭受个体道德风险的程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即使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会降低交易成本,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成本。
因此,他认为最优的医疗保健政策应该是建立一种由病人和国家共同付费以及设立保险免赔或保险起付标准的新机制,病人应该根据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程度而承担一定的费用。
这是从需求方控制医疗费用来控制道德风险的思想起源,由此奠定了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支付原则的理论基础。
2.1.5 对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研究EvaIls R.G研究了医疗保险中由于医生与病人之间知识程度的差异即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需求偏向,认为医疗保险需求是一种由供给者诱导的需求,并且提出了医生目标收入假说。
这一假说表明随着医生人数的增加,医生会提高价格并刺激需求以达到他们的目标收入。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强有力的干预政策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医生(供给方)的行为,保护病人(需求方)的利益。
按照目标收入假说预计,医生供给量增加会导致高价格和高需求,这同正统的经济理论正好相反,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增加供给会降低价格[4]。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赵曼教授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描述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及其多元化的约束条件,针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成败得失及其机制性、体制性矛盾,从微观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探讨了医患双方道德风险的特点及其规避措施,提出通过明晰医术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医院声誉”和“医生个人声誉"这种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对现有公立医院进行产权改造,在信息、结构、决策结构与动力结构相一致的微观基础上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医生尤其是名医拥有剩余索取权。
2.2.2 从费用控制的角度黎民教授从行为主体和行为路径两个视角分析了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关系。
他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道德风险具有巨大的活动空间,道德风险的肆虐又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甚至失控;而防范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则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相应的制度约束。
2.2.3 从博弈论的角度毛瑛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机构、参保人、医疗保险机构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博弈条件、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从破坏博弈条件、干扰破坏博弈过程两个角度防范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具体包括加强道德体系建设、削弱医疗机构侵害医保的利益驱动、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降低博弈发生概率、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
2.2.4 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王锦锦、李珍教授认为道德风险源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积弊己久,主要表现为需求方的过度消费和供给方的诱导需求,只有针对医、患、保三方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对其进行有效消解。
胡苏云分析了事后道德风险的特征,道德风险与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的价格关系,提出了道德风险福利损失这一概念,认为克服道德风险的方法包括付费制度的设计等。
史文璧,黄丞认为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往往引起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表现形式包括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和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
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对道德风险的控制主要采取以医疗机构为主、被保险人为辅的方法。
2.2.5 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郑秉文教授运用经济学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医疗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认为社会医疗保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逆向选择,但却由于第三方支付等原因无法克服道德风险,进而分析了公共、私人以及二者混合等医疗保险提供的效率并进行了比较。
张维迎教授完整的论证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各种模型,如委托一代理模型、代理人市场一声誉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等,为国内专家和学者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数理基础。
邓大松教授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医患双方的不完全信息模型,提出采取行政管制和政府计划等措施理清医疗保险中的医患关系,将医疗市场发展引上良性轨道;对于住院费用的控制采取双渠道控制法,鼓励医院开展内涵创收,制约不合理检查和不合理用药的外延创收。
王新辉从四方面分析了医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医生和病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疾病治疗的不确定因素、我国目前以药养医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按服务项目付费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姜新旺等[ 13] 提出各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第三方制度, 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信息不对称、治疗不确定性等。
三、道德风险规避的研究赵曼在界定各参与方权利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通过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医疗保险领域制度创新的角度, 提出了约束医疗保险费用的路径选择。
[1]史文壁等对医疗机构诱导需求的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后, 提出针对医疗机构, 主要是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采用预付制偿付方式、在医疗机构间引入竞争、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控制办法。
[9]郭有德认为, 由于在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 医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权威性, 所以应充分发挥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主动性是控制医疗费用和道德风险的有效机制。
[10]林俊荣系统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险中利益主体的道德风险, 提出了引进信用分值制度, 规范定点医院行为、建立个人信用帐户对医生进行约束、制定具体的病种目录及一系列的参考系数以供监督等针对医疗供方的控制方法。
[11]王锦锦等提出针对医方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如转换经营机制、改进支付方式等, 同时,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机构还应进行制度创新, 如人力资源优化、引进退出机制等。
[7]黎民等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道德风险具有巨大的活动空间, 道德风险的肆虐又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甚至失控, 而防范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 则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