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高中美术绘画模块】
绘画中的色彩
课时:4课时
教材分析:
绘画中的色彩,属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一部分的学习。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绘画中的色彩术语。为第二部分课程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的进行绘画实践。
绘画色彩学就是研究物象明暗、远近的色彩变化规律,怎样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帮助表达创作的主题思想。在传统的写实绘画中,使用色彩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的真实色彩。在印象派画家出现之前,多数画家都不懂科学的色彩学。除了个别的天才作品之外,色彩基本上都是素描的附属品,主要功能是表现物象的固有色,从而导致画风单纯、朴素,缺乏色彩的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印象派阶段,人们逐渐认识了色彩的科学规律与其在艺术上的主导地位,于是色彩开始摆脱了素描附庸的地位,色彩成为绘画的主角。为了让普通高中学生更好的认识绘画中的色彩,以便更好的欣赏绘画作品,领会艺术大师作品的精髓,我把本课分为了由两条主线相贯穿的学习内容,即“所见即所得“和“所见非所得”,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的调理性更加明确,并且通过本课的学
习,开拓思维、发现生活中的色彩、表达自我、创新求异。
教学目标:欣赏和学习绘画中的色彩。通过学习绘画中所见即所得的色彩三原色、三要素;所见非
所得的色彩术语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色调知识,提高学生对绘画及色彩术语的认
识与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所见非所得——认识了解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色调。
教学难点:所见非所得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示范用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通过联想平日眼睛所能看到的丰富色彩,激发学
生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播放丰富多彩的色彩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
色彩的魅力。
【二】学习新课
一、通过一组人“关于现实中购买的颜色和绘画作品中的色彩的区别”的讨论展开,明确获得绘画中色彩术语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力。
二、学习获得绘画中的色彩方法之一——所见即所得(我们利用我们的眼睛可以从绘画作品中直观发现、
浅显易懂的色彩术语)
(一)三原色:
1、请学生对马蒂斯代表作品《蓝衣少女》进行分析。
2、推出三原色的概念:独立存在的色,不能够通过任意颜色调配产生,色彩学中称之为原色。
(二)间色、复色:
1、通过对三原色的认识,进步讲解间色、复色的概念。
2、欣赏影视作品、民间年画,请学生分析间色的在绘画中运用。
3、欣赏乔治·莫兰迪作品,请学生分析复色在绘画中的运用。
(三)色彩三要素:
1、了解色彩三要素的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2、欣赏比较凡高两幅自画像,进一步认识色彩明度概念。
3、去色比较。请同学分析去色后莫奈作品《日出印象》的效果和原作之间的差别,进一步认识色彩的纯度概念。
(过渡:通过图片和欣赏作品引出问题“我们的眼睛怎么了?”)
三、学习获得绘画中的色彩方法之二——所见非所得(我们有时会被眼睛欺骗,需要掌握色彩规律中的术
语)
(一)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学生自主讨论学习):
1、欣赏一组莫奈作品《鲁昂大教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并从中总结色彩规律中的术语。
2、欣赏雷诺阿、马奈、凡高作品,让学生分析了解色彩在光源、室外环境下的运用。
3、欣赏凡高作品《吃土豆的人》,让学生分析了解色彩在室内环境、光源下的运用。
(二)色调:
1、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用语言表述春天和秋天的色调感觉,引出色调概念。
2、欣赏法国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让学生了解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绿色、蓝色、黑色--为冷色调。
3、做变调练习,改变法国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的色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调带来的不同画面感。
4、欣赏雷诺阿作品《夏庞蒂埃太太及子女像》以及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作品,让学生自主分析画面,进一步理解色调对画面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回顾小结,获得绘画中的色彩方法,即所见即所得
(三原色、间色、复色、色彩三要素);所见非所得(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色调)。
【四】课堂实践
1、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关于四季色彩创作。
创作提示:1、运用“所见即所得”和“所见非所得”的创作方法;
2、发挥想象。
3、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评
学生作品展示,自评、互评、师评。
【六】课后拓展
引用艺术大师的话对本课进行总结。
临朐一中
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