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PPT课件

02 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
鼻腔
01
02
03
04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 具有过滤、加湿和调温 空气的功能。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 挡灰尘和细菌进入呼吸 道。
鼻腔黏膜富含血管,有 助于调节吸入空气的温 度和湿度。
鼻腔内的嗅觉细胞能够 识别气味分子,传递信 息到大脑。

01
02
03
04
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叉口 ,具有保护下呼吸道和食道的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进入肺部的管道, 具有调节空气流量和分泌黏液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痉 挛或肿胀,导致呼吸困难。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和氧气的摄入。 肺部的血液循环能够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肺内有肺泡结构,能够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肺部的神经和肌肉能够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控制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进入肺部。
调节体温
呼吸系统通过蒸发散热等方式 调节体温。
发声功能
喉部结构和声带的振动产生声 音。
呼吸系统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胚胎发育早期
在胚胎发育早期,呼吸系 统的各个器官开始形成。
胎儿期
随着胎儿的发育,呼吸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
新生儿期
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系统 需要适应新的环境,逐渐 成熟。

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免疫治 疗等综合治疗为主。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呼吸系统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 疗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可以精确地修改和调控基因表达。

组织胚胎学ppt课件呼吸系统

组织胚胎学ppt课件呼吸系统

肺泡孔:
相邻肺泡间 气体流通的 小孔
肺泡隔: 肺泡间结缔组织
• 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 丰富的毛细血管 • 尘细胞(心衰细胞)、
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等
气-血屏障(呼吸膜)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液体层 • I型肺泡上皮 • 上皮基膜 • 血管基膜 • 血管内皮细胞
(三)肺泡囊 1、管壁:无 2、结节性膨大:无 3、数个肺泡开口
(四)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
1、半球形小囊 2、主要为单层扁平上皮
肺泡上皮细胞
I型肺泡细胞

扁平

无核部分极薄

吞饮小泡

细胞间紧密连接
功 能
气体交换
II型肺泡细胞
立方 嗜锇性板层小体 内含表面活性物质 (棕榈酰卵磷脂)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增生修复I型细胞
粘膜上 皮
纤毛细胞 : 净化空气
杯状细胞: 分泌粘蛋白
刷细胞: 功能不定
基细胞: 干细胞
小颗粒细胞: 分泌5-羟色胺等
四、肺
表面被覆浆膜
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 大量肺泡(即支气管树)组成
间质: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 神经等
结构
叶支气管
小支气管
导气部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由一系列连续而不断分支的管道组成。 分两部分: 导气部:鼻 肺内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肺内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
三、 气管与主支气管
气管组织结构
粘膜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固有层:L.C.T.
粘膜下层 L.C.T.含血管、淋巴管、混合腺等
外膜
‘C’形透明软骨环和L.C.T.平滑肌等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通过使用特定的染料对呼吸系统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了解其正常的生物学特点。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了解基因在呼吸系 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了解蛋白质在呼吸 系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长以及肺泡的发育等。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包括妊娠中期、 妊娠晚期和新生儿期。在这段时
间内,肺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成熟, 为出生后的呼吸做好准备。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和母体因素等。这些因 素可能会引起肺发育异常,导致 出生后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肺的组成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与疾病的发生
01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导致 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等。
02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 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可能增加后天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05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 方法
解剖学方法
尸体解剖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道组织学 • 肺组织学 •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前景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呼吸系统的主要入口,具有滤 过、加湿、加温等功能。

04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的过程
呼吸系统的胚胎发育始于胎儿 期的第4周,此时肺部开始发育, 形成原始支气管和肺组织。

呼吸系统—呼吸道(组织胚胎学课件)

呼吸系统—呼吸道(组织胚胎学课件)
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功能:分泌的黏液能黏附气
体中的尘埃颗粒、细菌和溶 解有害物质,参与形成黏膜 表面的黏液屏障。
光镜图
电镜图
02 气管黏膜
刷细胞
形态: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 功能:未定。细胞基部与感觉神
经末梢形成突触,故认为其可能 具有感受刺激的功能。
刷细胞
02 气管黏膜
基细胞
形态:锥体形,细胞矮小,位于
✓ 嗅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
A.嗅细胞(双极神经元)
B.支持细胞
C.基细胞
A
✓ 固有层--富含血管
C
D.嗅腺(浆液性)
E.嗅神经


B


D
E


嗅部黏膜模式图
03 嗅部
(1)嗅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
嗅毛
✓ 嗅细胞
嗅泡
• 形态:树突末端膨大成球状嗅泡,嗅泡发
出嗅毛,嗅毛是嗅觉感受器,可感受刺激。 树突
(2)固有层:细密的CT
含较多弹性纤维,常见淋巴组织、浆 细胞、肥大细胞等。 浆细胞能合成分泌IgA,与黏膜上皮 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在管腔内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03 气管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疏松CT
•混合性腺→粘液,溶菌酶 •淋巴组织→SIgA
气管腺
04 气管外膜
•疏松CT + “C”
1 2
3
03 气管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1. 黏膜层: (1)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 (2)固有层内有很多淋巴细胞、 和小血管,可见腺导管。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固有层
03 气管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 2. 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 组成,与固有层和外膜无明显 分界,内有较多的混合性腺。

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组织胚胎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
混合腺 + +
+/-
软骨片 + +
+/-
平滑肌 +
++
** 无纤毛的克拉拉C.
一环层
15
呼气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管壁有肺泡 •单层立方,克拉拉C •上皮下方有平滑肌
16
呼气部- 肺泡管和肺泡囊
肺泡管 •管壁有许多肺泡 •单层立方,扁平 •平滑肌**
肺泡囊 •无平滑肌**
17
呼气部-肺泡 肺泡管
9
三、肺 Lung 肺A,V
气体交换 大气和肺泡 肺泡和血液
(血液和组织)
细支气管 肺 泡
10
Lung
肺 的 低 倍 光 镜 结 构
11

肺实质:支气管树及肺泡-24级. 主支气管(Br)—叶、段Br—小Br—细 Br—终末细Br—呼吸性细Br—肺泡管、 肺泡囊—肺泡. 肺导气部:终末细支气管以上. 肺呼吸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 肺小叶: 细支气管极其分支.
轴突
5
二、气 管
6
粘膜层 粘膜下层
外膜
气管 (HE)
混合腺
7
EM: 气管上皮
3.杯状C
1.纤毛C 2.刷C
5.基C
4. 小颗粒C
8
气管壁的层次
1. 粘膜层=上皮+固有层 假复层纤毛柱状… 纤毛C,杯状C,刷C,基底C,小颗粒C
2. 粘膜下层=CT+混合腺
3. 外膜=16-20 ‘C’ 字形透明软骨环。
第16章
1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 肺

(组胚)呼吸系统ppt课件

(组胚)呼吸系统ppt课件
42
•肺泡之间薄层CT.
•主要有连续毛细血管 丰富弹性纤维、 成纤维细胞、 浆细胞 肺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
38
• 肺巨噬细胞:
来源:单核细胞演化 分布:肺间质、
肺泡隔及肺泡腔内
功能:吞噬、 免疫 分泌功能
➢尘细胞、心衰细胞
.
39
(3)肺泡孔: •肺泡间气体流通的小孔 •均衡各肺泡内气体含量 •侧支通气,防止肺泡萎缩 •感染时可通过肺泡孔蔓延
.
28
肺的呼吸部
终末细支气管
·管壁有少量肺泡开口 ·单层立方 ·上皮下方有平滑肌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管壁有大量肺泡开口 •单层立方,扁平 •平滑肌 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
.
无平滑肌
29
肺呼吸部的结构变化规律
管壁
上皮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不完整 有肺泡开口
管壁四周均有肺泡开口
单层柱状 单层立方
单层立方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 上皮
杯状细胞、腺渐少
软骨呈片状, 平滑肌增多
.
20
2. 细支气管和终末性细支管:
➢细支气管bronchiole
管壁薄 ▪管壁结构特点 假复纤→单纤
杯状细胞 腺体 少 消失 软骨片
平滑肌增多
.
21
➢终末细支气管:
管壁更薄,内径0.5mm
▪上皮内含克拉拉细胞 *柱状 *游离面圆顶状凸向管腔 *顶部胞质内有较多低电 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分泌 类表面活性物质,形成 保护膜(含蛋白水解 酶)。
.
22
➢终末细支气管:
▪管壁结构特点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 腺体 完全消失 软骨片

组织胚胎学PPT17 呼吸系统课件

组织胚胎学PPT17 呼吸系统课件
单层柱状,杯状细胞极少或消失;混合腺极少或消失;平滑肌呈环状。 肺小叶:细支气管及其所属分支组成肺小叶,周围由结缔组织包裹。
三、 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
(1) 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完全消失,平滑肌呈环状。 (2) 上皮为单层柱状,含两种细胞: 纤毛细胞: 分泌细胞(Clara cell):能分泌呼吸膜(气-血屏障): 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五层结构,包括: I. 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下方的液体层 II. 肺泡上皮 III. 上皮基膜 IV. 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V. 内皮
4. 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用于平衡肺泡 气压。
(二)肺的血管及血液循环
肺动脉肺泡隔毛细血管肺静脉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树壁内毛细血管支气管静脉
一、支气管树 结构的变化规律: (1)管壁变薄 (2)上皮:
假复纤单柱纤单柱单立单扁 杯状细胞:多少消失 (3)平滑肌:散在成束成环 (4)混合腺:多少消失 (5)透明软骨:环片消失
一、 肺内支气管:假复纤,杯状细胞减少;混合腺减少; 平滑肌成束;软骨片。
二、细支气管:
保持管腔通畅。
四、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上有肺泡开口
五、肺泡管:肺泡开口多,管壁很不完整
六、肺泡囊:肺泡共同开口处
七、肺泡:上皮 + 肺泡隔 1. 上皮:I 型上皮细胞 +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
Ⅰ型肺泡细胞(type 1 alveolar cell) 形态:细胞扁平,无核部分菲薄。 功能: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组织胚胎学系
呼吸系统组成
鼻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气管与支气管
管壁分三层:黏膜、黏膜下层、外膜 一、粘膜:上皮+ 固有层

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肺护理课件

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肺护理课件

06
未来展望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组织样本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 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肺组织模型,用于模拟疾病过程和测试药物 效果,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实现对肺疾病 的基因治疗,从根本上改变疾病进程。
01
02
03
肺的黏膜上皮层
包括纤毛细胞、分泌细胞 和基底细胞等,具有保护 、分泌和排泄功能。
肺的结缔组织
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和基质等,维持肺的弹性 和韧性。
肺的肌肉组织
包括平滑肌和横纹肌,负 责肺的舒缩运动。
肺的功能
气体交换
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将氧气输 送到血液,同时将二氧化碳从血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 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 矿物质,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避免刺激呼吸道。
肺的疾病预防
接种疫苗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 道疾病。
控制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积极治疗和控 制慢性疾病,预防肺部病变。
哮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 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 诱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呼吸道病毒感 染、空气污染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呈 进行性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患者 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02

组织学与胚胎学 呼吸系统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 呼吸系统ppt课件

杯状细胞渐减少→消失;
②腺体:减少→消失; ③软骨块:变小、减少→消失;
平滑肌:相对增多→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 粘膜皱襞渐出现→明显
12.06.2020
.
11
2. 终末细支气管 (terminal bronchiole)
12.06.2020
.
12
上皮:纤毛细胞 克拉拉细胞
(Clara cell)
(0.2-0.5um)

12.06.2020
.
23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12.06.2020
.
1
一、概述
•组成— •功能
✓导气:鼻→肺的终末细支气管 ✓气体交换:肺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嗅觉:鼻嗅部 ✓发音:喉 ✓内分泌:散在
12.06.2020
.
2
二、气管
管壁由内向外分3层: 粘膜 粘膜下层 外膜
12.06.2020
.
3
1.粘膜
(1)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基膜厚;
•5种细胞:
纤毛细胞
杯状细胞
刷细胞
小颗粒细胞
基细胞
12.06.2020
.
4
杯状细胞
纤毛细胞
12.06.2020
.
刷细胞
5
(2)固有层:CT 弹性纤维多,
淋巴组织→SIgA
2.粘膜下层:疏松CT
•混合性腺→粘液,
浆液
•淋巴组织
12.06.2020
•圆或立方形; •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 •细胞器较多,含嗜锇性板层小体(磷脂、蛋白质
等);
•功能: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杯状细胞:多少消失 (3)固有层:平滑肌:散在成束成环 (4)黏膜下层:混合腺:多少消失 (5)外膜:透明软骨:环片消失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一一))各小级支支气气管管(small bronchi) 假复纤上皮,杯状细胞减少;混合腺减少;平滑肌成束;软骨片。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二)细支气管 (bronchiole) :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混合腺和软骨
均极少或消失;平滑肌增多。
肺小叶:细支气管及其所属分支组成肺小叶,周围由结缔组织包裹。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三) 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 1. 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完全消失,平滑肌呈环状
—— “三无一完整”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四)呼吸性细支气管 (respiratory bronchiole) 管壁开始有散在肺泡开口
肺泡回缩力 防止肺泡塌陷,易于吸气
吸气时: 肺泡 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
肺泡回缩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2、肺泡隔 (alveolar septum) 1)丰富的毛细血管: 易于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膜(气—血屏障)
组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下方液体层
肺泡上皮 上皮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内皮
奇V 上腔V 心脏
心脏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掌握:
1、掌握气管壁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肺支气管树的组成及其结构变化特点 3、掌握肺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概念:呼吸膜(气-血屏障)
习题:
名词解释:呼吸膜(气-血屏障) 问答题:试述肺泡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二、肺 lung
实质:支气管树 + 肺泡
叶支气管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肺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导气部 呼吸部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叶支气管 段支气管
终末细支 气管 呼吸性细支 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支气管树结构的变化规律: (1)管壁变薄,肺泡开口无少多 (2)上皮:上皮细胞由高低
囊状结构,切片上呈蜂窝状,总面积达70~80m2,是进行气体交换的 重要结构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七)肺泡 (pulmonary alveolar)
上皮
I 型肺泡细胞 II 型肺泡细胞
肺泡隔:结缔组织,含 毛细血管 巨噬细胞 弹性纤维
II型细胞
肺泡隔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肺泡孔
I型细胞
1、上皮
4)无腺体及软骨
呼吸性支气管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五)肺泡管 (alveolar duct) 肺泡开口多,管壁很不完整
呼 吸 性 细 支 气 管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六)肺泡囊 (alveolar sac) 肺泡共同开口处
肺泡囊
肺泡囊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七)肺泡 (pulmonary alveolar)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概述:
组成: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功能:
1. 传导、净化空气, 并进行气体交换
2. 发声,嗅觉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一、气管和支气管
(一)结构
黏膜层 黏膜下层
外膜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一、气管和支气管
(一)结构
黏膜
上皮 固有层
功能: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增生修复肺泡上皮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表面活性物质:
分布: 分泌到肺腔表面,下方为液体层 合成分泌过程:RER合成蛋白前体 Golig’s加糖 板层体内
和脂质结合 肺泡腔 功能: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
平静呼气时: 肺泡缩小 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外膜
软骨环 结缔组织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1、黏膜层
1)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纤毛细胞:防御
杯状细胞:分泌黏液, 吸附异物
基细胞:未分化细胞, 增殖功能
小颗粒细胞:内分泌细胞 刷细胞:可能感受刺激
杯状 刷细胞 细胞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纤毛 基细胞 细胞
小颗粒 细胞
杯状细胞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二)功能
传导并净化空气
** 与净化功能相关结构: 1)纤毛运动排出异物 2)杯状细胞分泌黏液,粘附异物灰尘 3)浆细胞分泌IgA(形成SIgA ,破坏外来抗原) 4)腺体分泌黏液
** 与传导空气相关结构: 透明软骨环,支撑气道,保证通畅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二、肺 lung •实质:肺内支气管树与肺泡 •间质:
1)I 型细胞
结构
Lm:细胞扁平;含核部略厚,其他部分菲薄。 Em:细胞器不发达;
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
功能: 形成广泛、菲薄的气体交换面。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1、上皮
2)II 型细胞
结构
Lm:细胞圆或立方形,突向肺泡腔 Em:游离面少许微绒毛;
胞质内RER,Golig’s,Mit,嗜锇性板层小体
作用:气体的弥散速率和 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呼吸膜影响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2)肺巨噬细胞
(尘细胞)
部位:肺泡腔或肺泡隔 结构:同巨噬细胞 功能:吞噬灰尘、异物、细菌等,净化空气
3)弹性纤维: 易于肺泡扩张后回缩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肺气肿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肺泡孔:可建立侧支通气
炎症可经它蔓延扩散
纤毛细胞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刷细胞
1、黏膜层
2) 固有层: 结缔组织,含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2、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含混合性气管腺
浆液性腺泡: 分泌浆液,内含溶菌酶等。
黏液性腺泡 分泌黏液,有粘附作用。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3、外膜 结缔组织 + 透明软骨环
(“C”型)
II型细胞
肺泡隔 肺泡孔
I型细胞
呼吸系统(组织胚胎学)
织本身 肺血循环 :功能性,主要进行气体交换
1、胸主A或肋间A 支气管A Cap 支气管V
肺动脉肺泡隔毛细血管肺静脉
肺V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树壁内毛细血管支气管静脉
2、心脏 肺A
Cap(肺泡) 微V 肺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